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禄对于西域觊觎已久,对于唐军的兵马分布了解的非常透彻。

    北庭节度使有兵两万,其中只有四千三百骑兵,根本不足以召集如此可怕的一支骑兵队。

    在电光火石的那一瞬间,苏禄就明白了什么原因。

    裴旻这名不虚传的天下名将,从一开始就没有安排葛逻禄去什么王庭,而是算定了他们会绕着羯丹山支援王庭。

    特别安排了葛逻禄在这里堵截他们……

    什么于阗王尉迟眺为子报仇,都是谎言,都是裴旻安排的计策,为得就是将他们诱出碎叶城。

    等得就是他们绕走羯丹山这一刻,好伏击他们。

    “迎敌!”

    苏禄咆哮着大吼大叫,可就在他准备指挥作战的时候。

    “杀啊~~~”

    惊天动地的怒吼又在身侧响起!

    羯丹山上也钻出无数顶铁盔的兵卒,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分成多个小队,快速从山中杀出,声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与此同时,身后的唐军居然在这一刻越逼越近,好似一群饿狼,怕给抢了口粮,竟然在短时间内极速逼近。

    苏禄带着几分茫然的看着东方,自不用说,东方铁定有唐军兵马。

    只是东面一马平川,近处兵卒不好躲藏,只能躲得远了一些。

    但是从远处的尘土,亦可看出那边一样有着大鼓的骑兵队,数量不下于万。

    短短的时间里,他居然给四面包围了。

第四十章 北庭名将() 
    葛逻禄的可汗阿史那施,从葛逻禄的角度来说,是个英雄。

    阿史那施为人豪迈善战,彪悍勇壮,深得葛逻禄、维吾尔人、拔悉密人的敬重,是他们推举的可汗。

    葛逻禄也没有辜负期望,一直率领着三族人四方扩张,将一个弱小的墙头草样的民族,打造成了西方一个不容忽视的战斗力。

    阿史那施有的不只是有勇,还有一定的谋略,尤其是远见。

    他前后分析了近百年来草原上那些盛名一时的强部,发现了一个可怕定律。

    真正的草原强部,大多都是依附华夏王朝而崛起的。

    即便当年的东突厥,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华夏文人惊呼“戎狄炽强,古未有也”,早在最初,他们也认隋文帝杨坚为圣人可汗呢。

    更别说后来的突利可汗,薛延陀,乃至于后突厥等,那个不是在华夏王朝的支持下,才走到巅峰的?

    抱唐朝大腿,也是阿史那施为自己选择的捷径。

    只可惜,他抱大腿的姿势有些不对,选错了大腿。

    县官不如现管!

    李隆基的大腿足够的粗,但西北方的战局战事却把握在裴旻手上。

    裴旻选择了回纥成为了北地草原的代言人,回纥果然青云直上,在北地草原建立了偌大的汗国,逼得他只能往西发展。

    只是西方强豪遍地,尤其是突骑施。

    突骑施得拜占庭帝国相助,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不是葛逻禄能够抗衡的。

    除非是借助唐朝的力量,重创突骑施,他们才有机会取而代之。

    裴旻的使者抵达葛逻禄要求他们出兵的时候,阿史那施没有半刻犹豫,反而觉得是天赐良机。

    为了向大唐天朝展现自己的实力,阿史那施派出了自己所有能战的部队。

    看着前面有些慌乱的突骑施先头部队。

    阿史那施高举着自己手上的弯刀,高喝道:“草原狼的子孙们,跟着你们可汗的脚步,从这些废物的身体上践踏过去!”

    伴随着豪迈的叫喝声,阿史那施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头。

    鲜血飞溅中,阿史那施强行排开一条血路,手中的马刀左右挥砍,好似一头发狂的猛虎。

    北庭节度使盖嘉运站在羯丹山,俯视着山下战场。

    情况可谓一片大好,但又数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取胜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存在任何的怀疑。

    但突骑施毕竟是游牧民族,军中以骑兵为主,不乏骁勇矫捷之士,想要全部留住,不太容易。

    “无论如何都要在我中军赶到之前,咬住突骑施的大部队。咬不住,你这个节度使就别当了。”

    想着裴旻带着几分野蛮,又决绝的命令,盖嘉运一边大发感慨,官大压死人,一边咬着牙,摇晃着手臂道:“传令下去,丢下弓弩,直接白刃战,给我贴住杀,谁敢后退,立斩不舍!”

    “督战队上前线督战,兵士每进一步,督战队前移一步”

    盖嘉运没有显赫的身世,更加没有父母的帮助,爬上北庭节度使的高位,是有一定的机缘,更多的是靠自己不要命的拼杀换来的,耗费了十年之功。

    就这样给裴旻罢免了,他可不甘心。

    授命的北庭步卒持着长枪利矛,也不顾战马拥挤时候的踩踏,一往无前的冲杀了上去。

    羯丹山东面!

    一位模样异常俊美的男子,高坐在马背之上,他年岁不大也就二十出头。眉毛、眼睛、鼻子、嘴,还有健康而富有光泽的肤色,柔和而又分明,长得非常有魅力。

    他叫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但在他的心底,自己就是唐人。

    他的父亲高舍鸡因功给授为游击将军,而他二十出头,已经给拜为将军,地位与自己的父亲一样。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高仙芝的志向根本不甘于小小的游击将军。

    能够取代盖嘉运才是他的初步目标。

    这么说固然是对上司盖嘉运的一种不尊重,但他对于自己的这个顶头上司确实没有多少尊敬之心。

    一方面是他自己才气高傲,另一方面也是盖嘉运自己的问题。

    盖嘉运不是不能干,相反他骁勇善战,凭借自己的本事,从最底下的兵士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子。

    不过就如暴发户一样,有些贫穷习惯的人突然暴富,会迷失本心,他所干的事情,欺压起百姓起来比富豪更加出格过分。

    盖嘉运自从获得高位以后,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本心。

    虽未到判若两人的地步,但已经让身为下属的高仙芝看不起了。

    高仙芝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此次包围战,葛逻禄骑兵负责包围圈正面、东面的敌人,盖嘉运率领的北庭步卒负责西面靠羯丹山压制,而他意外给授予特别任务。

    突骑施的铁枪大马闻名西域,真想将他们全歼并不容易。

    尤其是东面,最容易给破开口子。

    高仙芝的任务就是率领北庭的四千骑兵,给与破围而出的突骑施兵迎头痛击。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负责迎击给困入死地,却又得到一线生机的兵士。

    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种兵士往往战斗力最为可怖,没有任何蛊惑人心的话语比人类的求生欲望更加令人无畏。

    然而就是这艰巨的任务,裴旻却特别亲点他高仙芝来执行,显然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

    高仙芝不清楚那个素未谋面的大唐名将,为何愿意将如此重任托付,这般信任自己。

    有本事的人,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

    高仙芝显然就是这类人。

    他在高地上纵观全局。

    困兽之兵,果然凶悍。

    战斗几乎是在包围圈的每一个地方同时展开,无数的敌人抱着决死之心向四面突围。

    士兵们在山脚下遭遇,拼杀得异常惨烈。

    地面上倾注了无数的血肉,使得山脚下红黄相间,堆积的尸体几乎都能把地面的沟壑填平。

    高仙芝发现葛逻禄的骑兵确实厉害。

    他听说葛逻禄的部队在最早的时候是游弋草原的雇佣兵,谁给钱就为谁而战。

    而今看来,此言不虚,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居然在第一时间与突骑施名动天下的铁枪大马打个平手,令得局面陷入了胶着状态,实在难得。

    正沉吟间,高仙芝忽然发现葛逻禄右侧翼有些松动,眉宇闪现一丝兴奋,是自己出手的时候了。

第四十一章 十面埋伏大阵() 
    裴旻与安西诸王诸将的中军抵达战场的时候,战事正好到了白热化。

    裴旻选择了一个能够一览战场的高坡,看着战局。

    正前方与右侧翼都打的难舍难分。

    突骑施的铁枪大马名动大西北,但是葛逻禄兵士大多是雇佣兵出身,族中兵士个个身经百战,狠斗起来比之突骑施的兵卒,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左翼地北庭步卒完全占据上风,胶着在一起打白刃战。

    骑兵失去了速度,反而不及步卒灵动。兼之突骑施的兵卒都想着往前右突围,哪里会往羯丹山方向进攻。

    盖嘉运受到的压力最小,成效自然奇佳。

    夏珊、折虎臣、封常清率领的后军也是这个道理。

    突骑施只是留下了一部分殿后军,但区区殿后军哪里挡得住夏珊、折虎臣、封常清的脚步。

    折虎臣就如一柄正面敲击的大锤,破阵勇猛无前,而夏珊则是致命的匕首,斜刺里追魂夺命。

    两人一个正面突击,一个侧面迂回,配合无间。

    封常清则指挥着兵士,趁势杀乱敌众。

    真正精彩的还属东边高仙芝。

    苏禄可汗领着他的本部亲卫强行撕开了一条道路,高仙芝在第一时间迎击了上去。

    两队骑兵,猛烈的撞击在了一处。

    跟随中军一起行动的张孝嵩,看着战局也将目光注视在了高仙芝的身上,赞叹道:“此人想必就是高仙芝了吧!”

    他当年出使西域,也听过高仙芝的名号,故而一言猜中。

    “不错,确实如传言的一样,是个人物。”

    裴旻眯眼看着战局,心底也忍不住暗赞,高仙芝这位唐朝名震西域的宿将果然了不得。

    对于战局的把握很有一套。

    高仙芝不是在确定苏禄破围的时候发动攻势的,而是在苏禄即将破围的那一瞬间,给予了迎头一击。

    也就是说在苏禄还未突破防线的时候,已经先一步看出了防线的不足,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

    张孝嵩道:“高仙芝固然取得先手,但兵力有限,抵挡不住。国公快派兵支援吧!”

    裴旻顿了顿道:“以高仙芝的本事,还能撑一会儿,不急!”

    他说着又道:“他们表现的如此出众,我们也不能落了后手!”

    “传令旗下令……”

    裴旻将自己中军兵马,以令旗的方式一点一点的调度出去。

    此时战场上已经是尸横累累,放眼望去,战场上残肢碎肉,人马尸体层层叠叠,断裂的旌旗和长矛散落其间,箭头和断兵四处都是。

    张孝嵩也算是经历战事的人物,也为眼前的惨烈的战况惊得目瞪口呆。

    相比当初他在西域率各部落的兵马万余长驱直入,攻克数百城的小打小闹。

    这聚集了近乎数十万大军的战场,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定了定神,张孝嵩突然面色大变道:“十面埋伏大阵!”

    裴旻笑道:“张都督看来也懂此道,不错,正是当年淮阴侯的十面埋伏大阵。”

    卫公李靖在军略上是的全才,不但正气兼顾,还精于行军布阵之道。

    他创的陌刀阵、六花阵影响深远,他遗留的兵书《霸国箴》就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军阵。

    裴旻研究多年,对于其中诸多阵法,均有了解涉猎。

    十面埋伏大阵是韩信垓下大破项羽的阵势,构造复杂,非一般人根本无法掌控全局。

    裴旻也不敢说完全研究透彻,但对付突骑施,足矣。

    “原来国公让他们咬住突骑施是为了给中军争取布阵时间?”

    张孝嵩这时也明白了裴旻的意思。

    裴旻大笑道:“我又不傻?手中有近乎二十万大军,不以多欺少,还跟他公平对决?”

    十面埋伏大阵的核心立意就是人多欺负人少。

    这也是为什么这套阵法,不盛传的原因。

    因为十面埋伏大阵过于繁杂,而且这人多欺负人少,也没有必要用如此麻烦的阵法。

    韩信当年之所以会布下这种人多欺负人少的大阵,便是因为他的对手的项羽,天下无双的楚霸王项羽。

    现在裴旻在这里布下十面埋伏大阵,显然是不打算放过这群入侵的突骑施兵卒。

    张孝嵩看着四面八方散出去的军阵,带着几分忧心的道:“某听说十面埋伏大阵有一定的纰漏,而且尤为繁杂,古往今来没有几人能够掌控这么复杂而又彼此配合默契的阵势。”

    裴旻摆手决然道:“这世间本就没有万全的阵法,我也不敢自比淮阴侯那般有着惊世骇俗的调兵水平,不过……我不能跟韩信相提并论,苏禄更没资格比项羽。”

    在与张孝嵩对话的时候,裴旻已经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

    裴旻带来的十五万大军,北庭的两万兵士,外加葛逻禄的三万余兵卒……

    共计二十万大军,在十面埋伏大阵的调度下展开了层层叠叠的攻势。

    这以多攻少,兵力是敌人的两倍以上,又还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本就无败的可能。

    十面埋伏大阵一展开,登时将突骑施的兵马如瓮中捉鳖一样,将之裹在其中。

    便在裴旻调度着前线兵马,孙周突然来到了近处,说道:“公子,我与展如联系上了,很是奇怪。展如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展开行动,还没有将突骑施王庭的假情报泄露,苏禄已经得到消息了,做了支援王庭的打算准备。”

    裴旻略一愣神,之前就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苏禄那么配合他的计策。

    为此他还特地让孙周联系了展如,是不是他那边有了变故,做了什么利于局面的事情。

    如今看来,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裴旻看了一直跟随他左右的安西诸国国王大将一眼。

    这一个个的国王大将,此时此刻便如乡巴佬一样,看着面前可怕而庞大的战场,宛如梦中。

    裴旻并未多说什么,依旧耐心的指挥着十面埋伏大阵,此时此刻没有什么闭围歼苏禄大军更有意义价值的事情。

    战争并没有立刻结束,而是打了两天一夜。

    苏禄不住的想要突围,一次又一次的让各路军马围堵的死死的。

    就如裴旻说的那样,苏禄不是项羽。

    项羽能够破十面埋伏大阵而出,却做不到。

    在即将摘采胜果的时候,裴旻下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他让封常清退了下来,将安西诸部调上了战场。

第四十二章 看一场好戏() 
    十面埋伏大阵,一环接连一环,层层叠叠,环环相扣。

    利用人数优势,组成了巨大的包围圈,将敌人困入其中。

    此时的突骑施部队便在这大阵的中心,给二十万兵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起来,一点一点的给消耗殆尽。

    西域险恶,以至于民风彪悍,受命出击的安西诸国国王大将,固然不及唐军那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拼杀起来也异常的骁勇,不住的往前突杀。

    裴旻在高处,双目眨也不眨的看着西域诸军的一举一动,将他们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

    待看到某一军的表现,眉头挑了一挑,叫来了孙周,在他耳边,一阵耳语。

    看着反抗力越来越弱的突骑施,下达了最后的攻击命令。

    震天的锣鼓声轰然响起……

    飘扬的大纛之下,苏禄将自己袋囊中仅剩余的马奶酒倒入喉咙,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带着茫然的望着四方。

    他引以为豪的十万大军,早已在这两天一日见,给分割成了无数小块,一点一点的消灭。

    此时此刻在他身旁的仅有不到三千的本部军马。

    想着自己也是一代英豪,西北雄主而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免悲由心生。

    带着迷茫的目光,看着大局已定的战场,完全不知如何往那边突围。

    裴旻的用意很是明显,他本可以一日定胜负,但他就是不急着强攻,而是以消耗为主。

    摆明了是将他们突骑施视为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反正早杀晚杀也是一样。不如用包围圈来消磨他们的意志,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

    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成果。

    苏禄不但知道这点,更加知道裴旻这种做法从侧面来说是给了他们喘气的机会。

    只要能够破围,就有重整旗鼓,东山再来的机会。

    可是任由他往哪个方向突围,都会遇到重重阻击,都会遇上数以倍计的敌人。

    哪怕是想逃往羯丹山,也是如此。

    十面埋伏大阵就是将人多欺负人少的优势,无限扩大。

    经过两天一夜反复尝试,苏禄除了身旁的兵卒一点点的减少,士气一点点的下降,没有任何成果。

    “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将碎叶城付之一炬,鱼死网破!”

    苏禄恨恨地低声咆哮。

    抱怨换不来机会,反而迎来了唐军总攻的战鼓声。

    “我们突骑施是草原天神的后裔,个个都是英雄,没有卑躬屈膝的羔羊。便是陷入死地,也要杀个够本……”

    周边兵卒配合着自己的可汗,高声呼啸。

    但是没有一刻钟,呼啸变成了阵阵惨叫。

    不可一世的苏禄最后赖以依靠的三千精锐,为仆固怀恩的重甲骑兵一突,从头到尾给冲成两断。

    苏禄也在乱军中给擒拿住了。

    裴旻原地安营,就在这尸横遍野的羯丹山下,安下了营寨。

    在中军帅帐,裴旻首先接见了葛逻禄的可汗阿史那施。

    这位葛逻禄的可汗,大冷的天,只披着一件熊皮外衣。

    黑色的熊皮上到处可见猩红的血迹。

    “辛苦阿史那族长了,要是没你们,哪有这般畅快淋漓的大胜!”

    裴旻大步走上去迎接,对着阿史那施作揖问好。

    阿史那施恭恭敬敬的在三步外站定,认认真真的行礼道:“能为天朝效力,是我葛逻禄一族的荣幸。却不知国公还有用得到我们的地方?要是没有,我们自带的粮食不多,打算折回部落去。”

    裴旻一脸讶异道:“这战场还未打扫,有多少缴获的物资并未算清。可汗这就离去,也未免太着急了。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