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可言,只要有个罐子,将硝石、硫磺、木炭的力量挤在一处,瞬间爆开。这就跟我们往常炼药一般,炼丹炉必需留有气孔,不然炼丹炉将会爆开,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清虚子带着几分讶异的看着这位后辈,不免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自己有原来的计策,加上与裴旻昨天的对话,方才有了今日的黑火药,却不想孤鸿子已经有所感悟,甚至看破了陶罐存在的关键。

    裴旻也有几分惊喜的瞧着孤鸿子,以他二十一世纪的常识来分辨,孤鸿子的解释可谓狗屁不通。

    真正的解释是爆热、爆容、爆速和爆压。硝石受热、受压会快速放出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引发爆炸。

    当然这些带着科学的解释,裴旻都记得不大清楚,孤鸿子肯定说不出来,但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形象的表达了个中原理。

    只有一定的空间,才够触发爆炸的发生。这是黑火药爆炸的关键,若没有空间,黑火药只会燃烧,不会爆炸。

    裴旻快步走了上去,见爆炸的余力直入地下,大约二尺左右,遗憾的摇了摇头。

    跟在其后的清虚子道:“国公觉得不妥?”

    余下炼丹方士也讶异的看着裴旻。

    裴旻道:“以我们用的硝石数量来计算,这黑火药的威力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想要开山碎石,还远远不够。比例的配合,还有待调整。”顿了一顿,他道:“要不试下一硝二磺三木炭,或者一磺二硝三木炭,再不然一硝二磺三木炭……”

    他依稀记得黑火药有一个一二三的定律,只是想不起来何一何二何三。

    听裴旻此话,孤鸿子摇头道:“黑火药是配方是硝石、硫磺、木炭确认无疑……可一二三的比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制成黑火药。黑火药的主要力量应该是硝石,即便三两硝石也不足以催动爆炸。”

    清虚子亦点头道:“孤鸿道友说的不错,硝石方才是主要力量,一二三的比例断不能成事。”

    裴旻微皱眉头,确定自己没有记错,不免坚持道:“试试吧!”

    清虚子、孤鸿子也不拒绝,他们炼丹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早已引以为常,并不焦急,六人根据一二三的比例,配置不同的配方。

    这人多力量大,六人不过片刻,已经依照一二三的口诀配了多份。

    结果如清虚子、孤鸿子说的一般,无论那份都没有半分效果,连爆炸都未能实现。

    “怎么这样?”裴旻有些傻眼,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

    孤鸿子道:“贫道认为黑火药的威力想要提升,硝石决不能少于硫磺、木炭,至少不能少于他们的总和,次之应当是木炭,再次才是硫磺。一二三的比例是不可能制成国公需要的黑火药的。”

    裴旻默然不言,思前想后,突然双手一合,道:“这样试试,一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用这个一二三试试?”

    清虚子、孤鸿子眼前一亮,两人相互配合!

    很快就制成了全新的配方……

    将材料混于小陶罐,埋入地下,点燃引线。

    “轰……”

    巨响终于来临,一阵地动山摇的感觉,好似晴天霹雳。

    漆黑的浓烟腾空而起!

    砂土碎片四溅……

    浓烟消散,一个五尺大坑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清虚子、孤鸿子都惊呆了眼睛,这明明数量相差无几,但是威力强横了一倍不止。

    “这就是黑火药的威力?”清虚子意识到为何当初孙思邈会如此坚决的反对他研究下去,此物现世,利弊难断。只是正如裴旻所言,人力扭转不了大势,更加改变不了大局。就算今日没有他们,以裴旻对黑火药的了解,终有现世的一天。

    “哈哈,就觉得没有记错!”裴旻兴奋的舞着拳头道:“一二三的一原来不是一份也不是一两而是一斤……清虚道长、孤鸿道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根据这一二三的比例,另行做细微的调整,尽可能的让黑火药更具威力。有了此等利器,开山修岭,可以提上章程。”

    说着裴旻对着几位炼丹方士深深作揖道:“裴旻仅代表陇右十数万百姓谢过诸位大德。”

    一众人大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有眼可见,此次试爆成功,裴旻才是第一功臣。

    众人赶忙谦逊回礼,想着自己并未立有度搜功劳,在这配方微调改良上,花费一番用心才是。

    裴旻这一离去,六人齐聚裴旻给他们特别修建的研究室,一同做着商议商讨,如何更加合理的微调配方。

    裴旻也不再犹疑,亲自执笔写一份奏章,直接快马传至大唐中枢尚书省,内容简单并不繁杂,然而却引起了朝野的动荡!

    开陇山,修乌鞘岭,石破惊天。

    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大唐的主要财政来源,正是因为丝路的繁华,大唐的财政方才一直呈现健康的状态。

    陇山,乌鞘岭对丝绸之路的影响不言而喻,明眼人一看就看的出来,但是上百年来,无一人敢开这个口,并非没有缘由。

    直到今时今日!

    裴旻的一封奏章,打破了这个局面。

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对() 


第六十章 五十斤,六十斤,八十斤() 


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的指点() 
黑火药的材料并不难求。23us.最快

    世间早流传硝石的制作方式,外加华夏各处硝石矿储蓄丰富,从来不缺硝石。至于木炭更是如此,在千年前的古代,几乎不存在丛林筏尽的情况,各种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唯有硫磺产量大唐略显不足,但硫磺在黑火药的比例中只是占据微不足道的一成,就算稀少,也足以取用。

    黑火药根本不为产量所担忧,八十斤的黑火药,数量固然不少,但面对六位已经掌握技巧配方的方士,且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不用一日便配了起来。

    同时裴旻也调用陇右按察使的权力,吩咐娇陈动用乔家商会的名义收集硝石、硫磺、木炭,以免让有心人探出端倪来。

    当初裴旻借用乔峰、阿朱的名义,开了采石、制砚、雕石三大工坊,带动了洮州的商业链。

    如今三大工坊势头渐弱,不再有昔日风光辉煌,但收入一样稳定。短短几年,乔家商会稳坐洮州第一首富的宝座。

    负责乔家商会的娇陈以带孩子为主,聘请了信任的管事负责,每月只是查阅一下账本,确定准确无误便是。

    娇陈、裴旻对于钱财都不热衷,除了在长安建造了几家酒楼茶肆以外,一直以来皆没有开发新的产业。

    存着大批的通宝不知何用,正好用来做硝石、硫磺、木炭的买卖,经过乔家商会转入陇右节度使府,再由节度使府出钱,几乎等于走个过场,通过掩人耳目的方式,确保黑火药的配方不外泄。

    要开陇山,修乌鞘岭,需要用到的黑火药估计要用千万计数,可不是一件小的数目。

    裴旻也开始从军中挑选一些忠臣可信的兵士,充当六位炼丹方士的副手,跟着他们学习黑火药的配置,以加快生产。

    带着八十斤黑火药,裴旻悠哉悠哉的赶往长安。

    现在时近冬季,也不用担心火药受热自燃,也做好了防潮的准备工作,一路上极为安逸。

    通过陇山绕着进入关中,裴旻再一次坚定了自己开陇山的信心。

    抵达了长安,正逢傍晚时分,长安关坊停市的时候。

    但裴旻身份特殊,城门坊门还关不住他,让人给宫里说了一声,直接回府洗漱去了。

    正打算去剑阁静修打坐,不想却得知高力士前来请他入宫。

    裴旻也只能放弃静修的打算,跟着高力士往皇宫走去。

    途中高力士轻声道:“国公此次说的可不是时候。”

    “请高内侍指点!”裴旻停住了小栗毛,在马背上对着高力士微微作揖。

    高力士点了点头依旧轻声道:“最近苏相在忙着收缴恶钱一事,此事关系国本,关系大唐未来经济,不容有任何差错。一但事败,将会导致京师人心浮动,朝廷钱币失去可信力,会退至以物易物的可怕境地。若这时西域商途出现差异,对于我大唐的经济,将会带来可怕的打击。”

    裴旻闻言恍然。

    所谓恶钱就是质料低劣的钱币,大多为私人所造的私钱。

    武则天前期,除了军事为人所弊,经济发展还算稳定,但是她人至末期,年老昏聩,无度的宠爱自己的面首,几个宠爱的小男人,人人皆有制造钱币的权力。在加上太平公主这样权势滔天的人物,也不断的造钱,以钱财收买人心,导致恶钱横行。

    在武则天之后,又是无能的唐中宗,导致了韦后、安乐公主、宗楚客之乱,又让朝廷混乱了许多年。

    这一个个的大人物,也都有制造钱币的权力,让恶钱横行的世界,更加猖獗。

    因为世面上的劣质钱币太多,也有许多商人偷偷看到了商机,背地里制造私钱。

    各种不良的情况汇聚在一起,令得市面上不合格的假钱甚至多过由朝廷铸造的真钱。

    因为不合格的假钱太多太多,根本查无所查,没有地方下手。

    唯一的办法是全天下的收缴不合格的钱币,将不合格的钱币,回炉重铸,使用恶钱的人,加以问罪,让市场上不再有恶钱出现。

    这种政策一但颁发,将会造成极大的动荡。朝廷不会成为为制造私钱者洗白的工具。他们以真实的铜钱重量来返还真实的钱币。

    以恶劣低劣的材质,往往四五个恶钱才能换取一个真正的开元通宝。

    一些富户可以无所谓,但是一些家庭近况不好的百姓,以及经济吃紧的小商贩,这些人本就为数不多的财产毁缩减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对于他们而言这是致命的。

    但是这种情况又不能不加以制止,任其猖獗泛滥下去,只会令钱币泛滥,朝廷失去公信力,为祸更大。

    就是为了将损失降至最小,朝廷才会选择在这天下稳定,万众归心的时候,处理恶钱一事。

    一但收缴恶钱,大唐的经济将会大受影响,需要一段时日才会缓和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丝绸之路更由不得半点马虎。

    裴旻正好凑在了这个时候,提议开山修岭,阻断最便捷的丝绸之路。所干的事情,等于跟朝廷的政策对冲了。

    裴旻得高力士指点,心中恍然,暗忖:“原来还有这层缘由,难怪满朝文臣反对的那么强烈。不将恶钱之事解决,这开山修岭未必能成!”

    看了高力士一眼,裴旻由衷的道:“谢高内侍指点!”

    高力士微微一笑,却也不接话。

    随着高力士畅通无阻的进了皇宫,在武德殿面见了李隆基。

    李隆基已经备好了酒菜,就等着裴旻到来了。

    “静远一路辛苦,朕特地给你装备了你最爱吃的冬笋爆鸡,是今年江南送来的第一批入冬冬笋,你可有口福了!”

    李隆基见裴旻到来,直接免去了他的行礼,让他一旁入座,然后又指了右边的位子道:“力士也一起来尝尝。”

    裴旻、高力士深知李隆基的脾气,这位李家三郎将你视为自己人的时候,你若显得太拘束,反而惹的他不悦,也不客气,直接分作两旁入座。

    裴旻看着桌上的几位菜肴,笑道:“谢陛下体恤,可不只是冬笋爆鸡是臣的最爱,这春笋干,还有这油炸虾仁,鱼鲙、腐皮可都是臣爱吃的。臣好喝茶,那是天下皆知。但臣是军人,从不忌口,不管好吃难吃都能吃,极少有人知道臣的口味,陛下有心了。”

    “哈哈!”李隆基带着几分嘚瑟的道:“静远跟随朕五年,朕岂能不知你的口味?”他是稍微留意了裴旻宴会时面前吃剩下的残羹饭菜,大致上了解了裴旻的喜好。尤其是冬笋春笋笋干之类的食物,绝对不剩半分。

    先对饮了三杯酒,裴旻吃着鲜嫩的冬笋,赞不绝口的道:“香脆又不麻口,地道的江南风味。能吃这一餐,臣这次长安,就不算白来。”

    李隆基笑道:“回头朕让御膳房挑些好的,让你带回鄯州,也让令堂也尝尝……”

    “那再好没有了!”裴旻更是高兴道:“臣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到春冬时节,娘亲都会去燕山采拔竹笋。北方的地不如南方的肥沃,笋的味道更硬更涩,但每每都能吃的津津有味,点滴不剩。娘亲一定喜欢高兴。”

    君臣三人边饮酒边吃喝。

    李隆基也适时问及了黑火药的事情:“静远,黑火药果真有你说的那般威力?”

    “臣岂敢欺君!”裴旻认真的道:“臣在信中还说保守了,只要数量足够,黑火药莫说是山石,即便城墙也能炸裂炸塌,强行震开一道口子。”

    李隆基动容的起身道:“如此说来,还能用于军事攻城?”

    “当然可以!”裴旻毫不犹豫的道:“而且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只是怎么使用,怎么运用,还需这方面的大匠自行研究。黑火药刚刚现世不久,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容易受潮,必需要在一定封闭的环境情况下才会发生爆炸,或者容易走火等等问题。需要有专业人士去了解去研究,根据黑火药的特点特性,研究发明……以现在的情况,用于实战,还需是特定的战场才能派上用场。不过开山修岭,却是足够。具体情况,陛下可以期待明天,臣保证定让那些质疑臣的大臣都吓的说不出话来。胆子小的,还可能尿裤子呢!”

    李隆基一脸期待,道:“那朕拭目以待!”对于裴旻的话,他没有半点的怀疑。

    这也是李隆基这位皇帝自身最大的优点以及缺点……

    “只是……”李隆基犹疑了片刻道:“就算黑火药真能开山裂石,能够在最短的期限内竣工,短时间内未必上得了章程。最近朕见时机已到,正打算入手处理恶钱泛滥一事。西域商道,短时间内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以免影响我大唐整体经济。”

    裴旻顿了顿道:“恶钱泛滥,必需整治,势在必行。臣却觉得可以缓一缓,不必急于一时,推迟一年执行,在陇山开通,乌鞘岭修缮之后,再行入手。”

    李隆基心思何等机警?心底中一动,道:“静远是打算利用异国大商来刺激大唐的经济?将威胁降至最低?”

第六十二章 无人发言() 
裴旻在路上得到高力士的提示,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恶钱泛滥,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裴旻有日常读书的习惯,一些记载历史事件的古籍多次记载朝廷收缴恶钱,严禁恶钱流通时,产生的影响。

    收缴恶钱,影响最大的不是百姓,而是市场。

    虽然收缴恶钱的制度实施,受损最大的是百姓无疑,但是绝大部分百姓都是善良的,无奈的。只要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一切余愿足矣。即便受了苦,受了累,受了委屈也无所谓。

    他们受了损失,充其量也就骂几句,勒紧裤腰带,依旧过着日子。

    现在的大唐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只要有手有脚。除非情况特殊,还不至于没有饭吃。

    真正受影响的是市场,因为大批的私钱、恶钱不能使用,会导致市场混乱,大量货物囤积,销售不出,呈现滞销情况。致使人心浮动,朝廷的公信力下降,以致不敢使用钱币交易,退回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境地。

    长安、洛阳的经济首当其冲的会面临巨大的考验,面临崩盘的局面。

    历朝历代对于废除恶钱的政策都是慎重又慎重的实施,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才来做这个决定。

    追其根源,裴旻胸有成竹的道:“废除恶钱,最受影响的莫过于长安、洛阳、凉州三处经济要地,一但废除,将会导致百姓家无余财,经济吃紧。商人的大批商品交易不出去,市场动荡混乱。而大批的外商正好可以帮我们解决大量滞销物品……以减少关税的便利,让凉州的商人往来长安、洛阳将囤积的货物,销售往西域。我们朝廷也要另做些应对,由户部出资,平价从百姓手中朝廷能够买官府能用的物品商货,以减少百姓压力。如此百姓安定,市场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两全其美。另外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以官员起表率作用,让良钱得以顺利的流入民间,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李隆基怔怔的看着裴旻,眼睛越来越亮,高声道:“此事大有可为,如若顺利,确实比今年更有把握。只是推迟一年,陇山、乌鞘岭一年之内,当真能够竣工?”

    “原先不敢确定!但是现在,只要朝廷全力支持,一年之内,必将竣工!”

    裴旻的原定计划是一年半两年时间,以陇右的百姓为民力。但如今开陇山,修乌鞘岭的提案影响到了朝政大局,那情况大不一样了。

    以朝廷出面,调动的民力劳役将包括凉州、关中,可用的劳力多了至少一半,一年时间绰绰有余。

    李隆基抚掌大笑:“论及才思敏捷,普天之下,非静远不做第二人选!”他毫不吝啬对裴旻的赞赏,续道:“原本不太相干的两件事情,经过你这么一却串联起来,让困难的事情简单化了。恶钱的处理,势在必行。但拖延一年,将风险降至最,却也值得。”

    他顿了顿道:“此事我会与几位宰相重新商议,静远要做的就是明天。用你琢磨出来的黑火药,让朝中文武大臣无话可。”

    裴旻眯眼一笑,道:“这点陛下放心,为了今日,臣这里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足以让所有人震撼。陛下、高内侍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在我弯弓射箭的时候,偷偷的找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才是。”

    李隆基会意道:“好,朕定然事先做足准备。”

    裴旻离开皇宫时,以是深夜。

    这在宫里吃饱喝足,裴旻在剑阁里练了会儿剑,消化消化,又在书房看了半个时辰的书,方才回屋睡去。

    翌日早朝!

    李隆基再次提起了开陇山,修乌鞘岭的事情。

    果如以往一样,他这话一出口,再度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哗然。

    当初李隆基一句“此事朕心里有数,无需再议”,将事情压了下去,此后也未再提。

    众臣皆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