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征:英雄的史诗-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加遵义会议的人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朱德 陈云 周恩来 张闻天 秦邦宪(博古)
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 邓发 刘少奇 何克全(凯丰)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刘伯承(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李富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
林彪(红1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红1军团政委)
彭德怀(红3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红3军团政委)
李卓然(红5军团政委)
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
翻译:伍修权
军事顾问:李德
遵义会议的主要决定
一、军事上: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至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
二、组织上:(一)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二)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朱德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1月18日的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手。”
遵义会议的直接意义
一、转变了红军的战略方向,明确提出去川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二、进行了组织调整,取消了博古、李德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对红军的指挥权;三、对党在白区的斗争策略做了重要改变,不再采取阵地战、消耗战的形式,代之以游击战。这些军事与组织上的问题,是当时关系红军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最重大问题。如果没有遵义会议,让李德再瞎指挥下去,全党全军都有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第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始。在这次会议上,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自己的问题。第二,是我党历史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实践证明,光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照搬外国经验,是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的。第三,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开始。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全党全军通过胜利和失败的比较所作出的历史选择。
伍修权评价遵义
会议
李德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迫使人们苦苦思索面临的问题:为什么在毛泽东同志指挥下,能够以三四万的兵力,粉碎敌人的一、二、三次“围剿”,还扩大了根据地,发展了红军……事实教育了人们,王明自称“百分之百”的正确,却打了败仗,被他们批判排斥了的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却越来越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人们在胜利时认识了毛泽东同志,在失败中又进一步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