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连夜撤军当然瞒不过辽东军,不过辽东军却故作不知,任由熊文灿等人撤回山海关,这倒不是辽东军心慈手软,只因辽东军此时也是精疲力尽,实是无力追击。另一方面,吴三桂是有意为明军留下几分力量,以免大明境内的李自成迅速坐大,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时,便攻下京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让大明和闯王军斗去吧,自己还是征讨关外来得更实惠些。与大明一战到此还不算彻底结束,在连山驿一带还有几万明军,虽然他们已是进退无路,可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尽快将其剿灭,为此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才是正经。五日后,宁远城已基本恢复了往日平静,吴三桂命祖大寿率其部下驻守绥中,何可刚驻守宁远,他自己刚率吴三辅的步兵第三团和吴三枷所率的暂编骑兵纵队共计两万余人赶赴连山驿一线。

此时已退据连山驿三天的洪承畴及其三万余部下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据探马回报,关外明军或降或死,其余明军早已退回关内,如今辽东只剩下自己这支孤军,仅凭自己这三万余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如何与辽东几十万兵马相抗?就在洪承畴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又有探马来报,义锦两县都有大股骑兵正在向连山驿一带运动,同时宁远也有一支人马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正向自己扑来。洪承畴听后面色青黄。连手中茶杯掉落地上都不知道。一直跟在洪承畴身边的曹变蛟小声问道:“大人,如今形势对咱们极为不利,是战是降,大人您倒是拿个主意啊!”“是战是降?是战是降……”洪承畴不断自言自语,却直到辽东军兵临城下,他也未有定计。此次义锦两县来人正是骑兵一团和二团。共计近四万人,加上吴三桂所率两万余人,辽东军已有六万大军齐聚连山驿城下。几日前宁远大战,辽东正规军也不过三个步兵团而已,却敌住了明军四十余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如今形势逆转,明军却成了劣势一方,看着城下密密麻的辽东军,洪承畴实在是难起反抗之心。可身为大明属臣。儒家忠君思想早已深入到其骨髓。要让他投降于辽东叛军,他又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时辽东军中有人打马上前,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辅。只见吴三辅在城下高喝道:“洪将军。宁远城下一别,别来无恙啊!末将吴三辅代我家大帅问侯将军。”

“有劳吴将军挂念,不过你我本非朋友,有何事直说便是。”“那好,我家大帅派我前来。只是想劝洪将军一句。明军五十万大军尚且被我等击败,能逃回关内的不过七八万人而已,以将军现在手下仅有三万官军,恐怕不是我们的对手,大人是战是降,还望早做决断!”

“哼,我等即身为大明官员,只有血战到底,如何会投靠与尔等?不必多言,只管一战便是!“就算洪承畴心有降念,可现在当着敌我全军几万人地面,让他如何舍得这个脸皮开城投降。

“洪将军不必如此武断,有几个人还想见见洪将军,等将军见过之后再做决断不迟。”吴三辅说完,一挥手,身后有人带着十几人从辽东军中走到阵前。洪承畴一见大吃一惊,来人却是自己一家老小,他们不是在京城吗?怎么会落到辽东军手中?不过此时却不是详问的时侯,洪承畴指着远处的吴三桂大怒道:“吴三桂,我本以为你是个军人,敬佩你一身本事,可没想到你竞会行此小人之事,战场撕杀,你死我活本无可非议,可你为何要拿我家人威胁与我?此等行径与小人何异?”吴三辅一笑道:“洪将军误会我家大帅了,我家大帅不过是怕将军掂念家人,不能做出正确决断,所以才特地将你的家人接到此处与将军团聚,何来威胁之说?来人,将洪将军家人送到城下,请洪将军接收。”很快有人将洪承畴一家老人送至城下,才又返回军中。“洪将军如此终可放心了吧!我等在城下暂歇片刻,等将军与家人叙过了旧,再做决断也是不迟。”

洪承畴没想到辽东军竟真会如此轻易放了自己家小,忙命人打开城门,将家小接到城上。不过洪承畴此时也想明白了,如今连山驿被困,自己家小在辽东军手中和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区别,若是自己一心反抗到底,最后连山驿被破,自己身亡,自己家小还不是要落入辽东军手中?不过不管怎么说,洪承畴却知自己已是欠了辽东军一个天大的人情。洪承畴与家人相见,自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看到自己最为宠爱地小妾阿香已是身怀六甲,洪承畴可真是百感交急。自己今年也是不小了,家里妻妾不少,可却偏偏膝下尚虚。所以在临出关之前,还几次派人送书信与家中,嘱咐家人,务必要照顾好阿香,可没想到今日相见却是在如此情况之下。不由得洪承畴不反复思考,若自己不答应辽东军,自己身死事小,洪家从此断了香火,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自己列祖列宗。

阿香也看出了洪承畴的忧虑,何况在阿香被接到辽东军中时起,便一直有人向其宣讲辽东军的种种好处,也讲明了如今的形势,让其劝洪承畴投降辽东。“夫君可知如今朝内情况?”洪承畴抬眼望阿香,疑道:“你难道知道?快快讲来,杨嗣昌、卢象升等诸位大如今怎样了?万岁可曾怪罪他们?”洪承畴被困连山驿,根本不知朝中现在情况,忙问道。“我等关心夫君安危,所以四处打探,还好熊文灿大人念及旧情,将朝中文报抄了一份送于府中,我才知道一些。杨嗣昌大人已经战死辽东,尸体恐怕还在辽东,卢大人也是身负重伤,回京后便气绝身亡。而且那文报上还说、还说夫君也已战死辽东……”说到此处,阿香已是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道:“妾身本也想随大人一同上路,可……可腹中骨内却是大人最后一点香火,我才不得不苟活于世……”洪承畴听到此处,悲从心生,抱住阿香。阿香此时已说不下去,还是洪承畴大夫在一边接道:“万岁得知明军大败,五十万人回去不到十万,一怒之下不但不念及旧情,竟要将杨嗣昌杨大人一家老小尽数斩首示从,将卢家与咱家全家发配边疆,又要将熊文灿大人削职为民。只有田立田将军因接应有功,未赏未罚。”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田立是走了秉笔太监王承恩的路子,送上了无数金银,才得王承恩在朱由检面前为其说了好话,朱由检又想到,当初自己能登上大宝,全亏田立及吴三桂。可如今已与吴三桂彻底撕破脸皮,若是再降罪于田立,恐怕天下人都会说自己忘恩负义,这才未怪罪于田立。洪承畴听到此处惊道:“那……那杨大人的家人可被斩首?”

“没有,因田立为其说项,听说又撒了大笔银子,请周延儒等人劝阻万岁,万岁这才改变了主意,最后只是将杨大人家小发配边疆,卢家和咱家全家被削职为民,抄没家产,而熊大人官降一品。仍任三边总督,准其戴罪立功,田大人仍是官居原职。只是,只是我等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大人了……”洪承畴暗道了一声:好险,若非田立为其奔走,几位大人的家人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是凶多吉少啊!看来这个田立倒真是人重惜重意的好汉子。如有机会,定要报此大恩。“那你们怎么会落入辽东军手中,到了此处?”

“圣旨一下,咱家家产尽数被抄,归于国库,我们已是无家可归,若非田大人赠于我们一些白银,我们恐怕此时已不知流落到何处了。”说到此处,大夫人及一众家人已是泪流满面。一夜之间从诰命夫人到普通百姓。从家财万贯到食不裹腹,这其中的苦楚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

“我们在客店中住了几日,可咱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区区一点银两又能用几天。可没等我们想到法,那个帐房王海眼看咱们洪家已是没落,竟携带着仅剩的银子跑了。”

“什么?那个王海竟胆敢携款私逃?枉我对他如此信任,日后若是让我见了他,我非活剐了他不可!夫人。那这几曰你们是如何度过的?”“好在当初官兵抄家时,因仰慕大人声望,又因大人是为国捐躯,所以他们也是手下留情,我们这些妇人身上地金银首饰并未没收。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当了身上的首饰,勉强度日。一天夜里,突然来了几个人,拿着大人的手书,说大人如今身在辽东,并未身亡,我与众位妹妹开始还不相信,可手书上确是大人笔迹,而且上面还有大人的印章,我们达才信了,跟他们出了京城,上了大船,一路来到这里。天见可怜,没想到竟真的见到大人。”

洪承畴暗叹辽东真是好手段,竟可模仿自己笔迹,连印章也是不差分毫,看来他们是早有预谋的。如今自己家人团聚,可自己却高兴不起来,是战是降,自己真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如果与辽东军一战,自己没有半分把握,也许这便是自己与家人相见地最后一面了。若是让自己投降辽东,自己自幼熟读史书,这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自己又岂会不知,而且就算投靠了辽东,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就在洪承畴还在犹豫不决时,曹变蛟率领一小队人马来到洪承畴身前,低声道:“大人,如今是战是降,您拿个主意吧!”“我……”洪承畴吱唔了半天,也没有再说出一个字。曹变蛟看洪承畴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突然道:“既然大人不好开口,这个罪人便由我一人来承担吧!”

洪承畴还不明白曹变蛟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见曹变蛟对身后那队人马一使眼色,从中冲出十几个人,竟将洪承畴身边亲卫按倒在地。曹变蛟自己也拔出腰间战刀,押在了洪承畴颈上,道:“大人,恕末将无礼了!”“曹变蛟,你这是要造反啊!”事已至此,洪承畴那里还会不明白曹变蛟的意思,他这是要开城投靠辽东。这时周围明军眼见主将被曹变蛟擒住,马上团团将其围住,只是洪承畴还在曹变蛟手中,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弟兄们!”曹变蛟将洪承畴交给身边一名同伴,对周围明军大喝道:“你们也许还不知道吧,咱们在此为朱由检拼死拼活,可咱们的那们万岁却丝毫不领惜,咱们的大帅杨嗣昌杨大人已经战死杀场,为国捐躯,可朱由检却不但未念其功,反而将其家人尽数发配边疆。咱们的洪大人一心为国,却又如何?那朱由检以为洪大人也已战死杀场,竟将洪大人一家贬为平民,并抄其全家,若非辽东军将大人家小接来,他们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其他如卢大人、熊将军等人也未有好下场,尽数被贬,这样的皇帝那里还值得咱们为他卖命?咱们今日死在此处倒还不要紧,可咱们的家小日后如何生存?你们难道就忍心眼看着他们被人欺辱吗?”

四周明军听了曹变蛟的话犹豫了,许多人手中地刀枪已垂了下去。曹变蛟一见,又道:“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洪大人,是否如此!”从明军望向洪承畴,洪承畴却是一言不发。此时洪承畴内心也是矛盾得很,虽然曹变蛟所言句句属实,但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若是反驳于他,相信军中还会有一大半站在自己一边。可就是真的如此,又能怎样,难道自己就真的不顾众将士对自己的信任,不顾他们的性命,率领他们与城外辽东军作垂死挣扎吗?自己于心何忍啊!何况自己家小就在一边,难道也要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为国捐躯吗?洪承畴下不了这个狠心,只能是低下头,一言不发,任由曹变蛟自由发挥。众明军见洪承畴并未反驳,便知曹变蛟并未撒慌,顿时议论纷纷。

曹变蛟见洪承畴默许了自己的所做所为,信心更足,大声道:“既然他大明对咱们不仁,也休怪咱对他不义。想来他辽东竟连后金降将都能善待,还将那多尔衮、阿敏封为副团长,咱们怎么说也是与其同根同源,又岂能亏待咱们?,我已下定决心,投靠辽东,弟兄们意下如何?愿意随我一同投靠辽东便跟我下了城墙,打开城门,迎东军军入城!”说完,曹变蛟令部下缚起洪承畴双臂,押向他向城下走去。周围几千明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未有一人出言反对,反而为曹变蛟让出一条路来。“他娘的,早就听说辽东百姓家家安居乐夜,人人吃得好,穿得暖,当兵的不但不受气,还有军饷可拿。咱就算回到关内,没准那狗皇帝一声令下便要了咱的人头,还不如在辽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是下定决心投靠辽东了,走……”一名壮汉说完扔了手中长刀,跟在了曹变蛟。等人身后。曹变蛟暗自高兴。只要有了第一人,就必会有第二人,果然如此,未等曹变蛟走上几步,只听身后刀枪落地声不绝于耳,回头望去。只见城上几千名明军竟都已扔了兵器,跟在自己身后。洪承畴虽有心投靠辽东,可眼见自己手下众军卒放弃抵抗,还是心中一凉,双眼溢出泪水。几千人走到城下时,守在城门附近的明军也早已得到消息,未待曹变蛟开口,便已扔下了兵器,打开城门。其实城中明军那个不知若是与辽东军开战。恐怕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其中凶险。能保住一条性命又何乐而不为呢?曹变蛟押着洪承畴,后面跟着万余已放弃抵抗的明军走出城门,来到辽东军面前。

吴三桂在后面见到明军已弃械出城,他亲自柏马上前。接受明军投降,叹道:“今有洪将军和曹将军投靠我军,我辽东军更是如虎添冀,扫平蒙古、朝鲜指日可待!”说着,吴三桂亲自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曹变歧。又为洪承畴解开缚绳。洪承畴听吴三桂并未提起大明,知道这是吴三桂照顾自己情绪,不过日后辽东与大明必有一战,而且以两方实力来说,大明恐怕是凶多吉少。面对吴三桂的热情,洪承畴也实在是无话好说,如今自己已是走投无路,若不投降,又能怎样,只好顺水推舟道:“多谢吴将军厚爱,承畴愿为将军为马前卒,以报将军大恩。”洪承畴既已投靠了辽东,不管是以什么理由,今后便只有一心向着辽东了。不过他却不知,曹变蛟当日在宁远城下便已被吴三辅所折服,早已投靠了辽东,此后诸事自然都是辽东在暗中安排的。洪承畴投降辽东后,其余几座城池中地明军自然是传檄而定,并未费辽东军吹灰之力。至此辽东军与大明之战,再次以辽东大胜而告终。此战明军损失四十余万人,其中军卒近三十万,民壮十几万,战死有十几万之多,投降的也有二十余万,仅有不到十万军卒返回关内。大明北方经此一战已是兵尽粮绝,别说再次出关,就是剿灭关内各地反军都是力有不及。给了李自成一个发展的机会。

而辽东军此战也损失了十余万人,其中步兵三个团损失都在一半以上,十五万民兵死伤十万之众,不过彻底消除了大明对自己的威胁,并俘虏二十余万壮丁,对地广人稀的辽东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也算利大于弊。至于朝鲜派来的几万杂兵,刚过鸭绿江便停步不前,待几日后传来明军大败地消息,未用辽东动用一兵一卒便已灰溜溜的逃回境内。随后那朝鲜国王竟上书吴三桂,自称属臣,愿年年进贡,只求一时平安。吴三桂因接连与后金、大明两场大战,辽东也急需一段时间休养生息,虽未同意朝鲜国王的请求,不过也下令骑兵三团返回境内,未再派兵入朝。朝鲜国王自以为捡了个便宜,辽东不但未追究自己,也未向自己索要钱物。他那里知道,吴三桂既不同意纳其为属国,便是打定了要征讨朝鲜的主意,只是现在一时无力跨过鸭绿江畔而已,等吴三桂缓过手来,朝鲜便是他志在必得之地。在辽东与大明大战之际,南北蒙古在边境线各自率近十万大军对峙了近半个月之久,只因双方势均力敌,无人敢轻易开战,最终却因西蒙也调集了五万大军,陈兵边境。南北蒙古怕被西蒙白白捡了便宜,只好偃旗息鼓,各自率军回境,一时间关外竟是一片安宁,再无战事。

吴三桂也率领各部重要将领坐镇义州,处理战后事宜。不过吴三桂反回义州的第一件事却没有接见辽东任何将领,而是提审了一员后金被俘小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鳌拜。鳌拜随其叔父避于长春,可当多尔衮率军围住长春城后,鳌拜自知就算自己降于辽东,恐怕也是难逃一死,本来还想顽抗到底,可其部下却不想为其陪葬,竟趁夜将其生擒,献于前来征讨的多尔衮。当日在盛京城下吴阳等辽东壮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发下的誓言历历在目,吴三桂当然不会忘记,此时一见鳌拜真是恨不能生淡其肉。

第八十三章 厅中议事

鳌拜被抓后,本还以为,就连阿敏、多尔衮等后金贝勒都能不死,还被吴三桂封为辽东军副团长,想来自己也应该还有一线生机。所以一见吴三桂便跪倒在地,乞救吴三桂饶命,并发下毒誓,愿一生忠于吴三桂,为其冲锋陷阵。

可没想到吴三桂却是一柏桌案,喝道:“鳌拜,事到如今你竟还想活命?吴阳等人正在等你上路呢,你若不死,他们又岂能瞑目?来人,将其押到城门外,斩首示众!”

辽东军卒不顾鳌拜的挣扎,将其押至城门外,一刀斩下其头颅,回来向吴三桂缴令。吴三桂亲自携带着鳌拜血淋淋的人头,来到英烈祠,祭奠当日死在盛京城下的十几名烈士。看着上面一排排的牌位,每个个排位便代表了一名为辽东而英勇牺牲的辽东将士,只是不知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会为辽东而献出宝贵的生命,希望他们泉下有知,看到如今鼎盛的辽东,能够倍感欣慰。祭奠完毕,吴三桂召集各部、各团将领,对这近半年来两场大战的得失作以总结,并确定今后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第二日一早,各部将领都已赶到议事大厅,未曾开始开会,吴三桂站起身形,首先道:“接连的两场大战,已奠定了我辽东在关外不可捍动的地位,只是这一切都是辽东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咱们在这里为这些阵亡的辽东英勇将士默哀三分钟。”说完自己一脸悲痛,低下了头,心中默默怀念着那些不朽的灵魂。众将也都依言站起,特别是祖大寿、何可刚、吴三辅等步兵三团的将领,更是心中悲切,全团士卒损失了近一半,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好战友好兄弟。回想起他们当日在城上的悲壮义举,许多将士临死前还大喊着:“辽东万岁!”的口号,拉响了怀中手雷,义无返顾地与明军同归于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力保宁远不失。

短短的三分钟一晃即逝。吴三桂召呼众将各自入座,未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