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陛下!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两人再次向傅仪行过礼才向外而去。:阿甘8535。&。。。[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九十四章 意见不一的皇室()
吉冈显作和土肥原贤二刚刚出去,屋里就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阿甘陈宝琛送客回来,只看见呆呆的傅仪和下面已经分成两派的亲王贝勒们在争辩。
“这日本人明显没安好心,这是要利用我们呢,拿我们当枪使。”贝勒载涛信不过日本人,直言反对参与进去。
“日本人还能利用我们什么?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可利用的?他们帮我们复国,最多也就在满州捞点好处,别的还能怎么样?”恭亲王傅伟显然觉得这是一个复国的机会。
傅伟是傅仪的堂兄,辛亥时他和肃亲王善耆都是反对签署逊位诏书的亲王。并且在傅仪逊位之后,时刻想着复辟。组织了宗社党,并在辽东暗地联络土匪组织勤王军。如今有这样一个天降机会,又怎么愿意放过。
“我也觉得这事不靠谱。日本人帮我们复国,肯定就要和现在的民国政府反脸。就算在满州得些好处,相比之下,值吗?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多罗贝勒载洵也是满心怀疑。
“只要我们能复国,花点代价那也值得啊。了不得就是象庚子事变时那样,割点土地或者划一些租界给他们。反正现在这些土地已经全都不属于我们的了。和日本人合作,总能把满州大部分拿回来吧。”傅伟依然坚持他的看法。
“要是他们把满州整个拿去呢?”载涛反驳道。
“这可能吗?整个拿去,还算帮我们复国吗?你没听他们讲,还要帮我们组建军队,还帮我们武装和训练军队吗?要是能帮我们重新打回关内,我看就算把整个满州都给了他们也值。”傅伟顽固的说道。
“怎么不可能?你没看到朝鲜吗?现在,整个朝鲜都成了他们日本的一部分了。连朝鲜他们原来李朝的皇帝都弄死了。你能肯定,日本人对我们不会像对朝鲜李朝那样吗?万一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拿皇上的龙体去冒险?”载洵哼道。
“别说朝鲜了,他们不是还从我们大清国手里拿走了台湾么。醇亲王,你说呢?你倒是也拿个主意啊。”载涛附和了他六哥载洵一句,随即转向他的五哥载沣。
“我觉得,还是不要想那么多了。上次张勋那次,不光把民国政府给咱们的优待费搞没了,还把皇上从紫禁城里搞到这里。难道你们还不接受教训啊?是不是想把我们整个皇族都搞没了才称心?”看见弟弟问到了自己头上,载沣无奈的说了一句。
当年他刚当上摄政王的时候,也是雄性勃勃,想着要挽大清的江山于既倒。可是,几年下来,这大清国江山不但没有丝毫稳固的迹象,反而是更加的危险。不得已,才把权力交给了袁世凯。那想到,这一交直接就把自己儿子的江山给交没掉了。心灰意冷的他,现在已经彻底认命了。就连上次张勋复辟时,请他出山来主持大局,他也直接就是拒绝了。
这一次日本人的提议,他本能持怀疑的态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他看来,当初若没有日本人庇护和资助孙文、黄兴那些乱党,大清国也不至于变成今天的民国。一个参与颠覆了大清国的国家,如今又突然冒出来,支持大清国复国。这也太不正常了,事有反常即为妖。所以载沣认为这绝对不能相信。
看到连载沣也反对自己的主张,孤立无援的傅伟把目光投向了傅仪。刚才日本人说出帮傅仪复国后,傅仪脸上那欢喜的神情他也看在了眼里。皇上肯定和我一样想的,傅伟心里念叨着。
“我看,我们还是请皇上圣裁吧。我们这样辩论,也辩不出个结果来。”傅伟把希望寄托到了傅仪身上。
“老师怎么看?你觉得这日本人的话可信吗?”傅仪没有理睬傅伟的请求,而是转脸问进来后一言未发的师父陈宝琛。
“满州如今可是在张作霖的控制之下,张作霖和日本人也合作很久了。他的军队也是日本人帮着训练的!如今,日本人要帮助我们在满州建立满州国。张作霖会答应么?要是他不答应,日本人会怎么对付他?而且,在我看来,张作霖现在本身就和北京政府对立。和我们在满州建立满洲国有多大区别?为什么日本人放弃对他的支持,转过头来支持我们?论势力、论实力,我们都远远不如张作霖啊。”陈宝琛没有正面回答傅仪的问题,而是又抛出几个问题,来引导傅仪思考。
陈宝琛的这几个问题,犹如在傅仪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啊,直接扶持张作霖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地来扶持他呢?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人想在他这里,得到在张作霖那里得不到的好处。此外,陈宝琛的话里还有一层晦暗的暗指。张作霖不能满足日本人,日本人就要搞掉他,另外找人合作。那如果自己也不能满足日本人呢?他们会不会故伎重演,再找人来代替他?
实际上,陈宝琛此刻也非常纠结。做为依然忠于清朝的他来说,日本人的条件再苛刻,就像傅伟说的那样,现在什么都丢光了,再丢更多也不是丢自己的。复国之后,多少都会得到些好处。可他同时还是个华夏人啊!日本人的成立满洲国,这明显就是分裂华夏。从良心上来说,这是他根本就不愿意看到的。
议事厅里,诡异的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傅仪,看他会做出个怎么样的选择。可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傅仪此刻却没了主意。以自己父亲为首的三兄弟都是持反对意见,恭亲王虽然和自己想法差不多,可刚才师父陈宝琛的话也不由得让他不心生警惕。
就在傅仪和一干皇亲们左思右想,举棋不定的时候。在张家口的杨寰宇却在听着温玉如的汇报,满脸得意的笑容。吉冈显作和土肥原贤二已进入天津的张园,就被温玉如按杨寰宇要求,日夜监视着张园的情报人员认了出来。尽管情报人员不知道土肥原贤二他们进去说了什么。可拿到情报的杨寰宇知道啊,猜都能猜出来这两小日本是干什么去的。:阿甘[本章结束]
第九十五章 德国代表团()
“要不要派人把他们秘密抓起来?”看着听了汇报满脸喜色的杨寰宇一眼,温玉如试探着问道。 '
“抓起来?哦,不,不要!告诉你的人,不光不能抓他们,还要加强监视,最好能在他们之中发展个线人出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杨寰宇听到温玉如的问话,有点愕然。赶紧叮嘱道。
“还要保护他们?”温玉如觉得不能理解,这些家伙和日本要是有勾结,绝对破坏力巨大。而且,在他看来,这些满清余孽死不足惜。
“想不通?”杨寰宇看着这位越来越重要的手下笑着问。心里盘算着怎么向他透点风。
“是的,杨帅!这些人留着有害无益,一旦他们和日本人勾结起来,危害不小呢。象张勋那样的满清的孝子贤孙还有很多,如果,万一那个逊位的小皇帝登高一呼,肯定会有不小的麻烦。”温玉如老老实实的把他的想法说出来。
“正因为有麻烦,所以才要你从他们中间发展个眼线,好掌握他们的动向。不过,和日本人勾结么,我还担心他们不勾结呢。”杨寰宇似笑非笑地看着温玉如。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如果温玉如还想不明白,那这个情报主管就该换人了。
听了杨寰宇的话,温玉如陷入了沉思。这是需要他们勾结,又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那就是要给日本人设陷阱,而这个傅仪就是诱饵了?温玉如想明白了这一点,立刻兴奋起来。总司令这是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奥,还是一盘坑外国鬼子的棋。
“杨帅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温玉如向杨寰宇保证道。
“前段时间让你安排下去的事情怎么样了?”杨寰宇又问起另外一个问题。
“已经在实施了,不过完全建立起来估计还要很长时间,或许要两到三年。不过”温玉如轻声回答道,只是说到后来却有点吞吞吐吐。
“不过什么?”杨寰宇觉得有点奇怪。
“杨帅不是要保密吗,负责经办的人,列上来的名单里,您的名字也在上面。”温玉如小心翼翼地回答。
“哈哈,好!是不是,就你自己的名字不在上面?负责经办的是谁?”杨寰宇笑了起来,开起了温玉如的玩笑。
“负责这个任务的是贺衷寒,一个年轻人,很有才干。”温如玉报告道。
“他清楚吗?干了这个工作,永远只能隐身幕后,不可能出人头地?绝对不许给他执法权!还有,我让你找的那个戴春风找到吗?”杨寰宇哑然失笑,这个贺衷寒在自己前世历史上可也是大名鼎鼎啊。
“嘿嘿,杨帅放心,这个贺衷寒很有热情并不在乎名利,我多次试探过。戴春风倒是找到了,不过这人不过是上海滩上的一个瘪三而已,杨帅怎么会知道他?”温玉如感觉非常奇怪。
“他和我同岁吧?我的一个故人请我照顾他一下。好了,这事一定要绝对保密,不要出岔子。我要动身去武汉,德国人应该要到了。”杨寰宇再次叮嘱道。戴春风的事则是找个托辞应付,这个戴春风,希望依旧和前世那个一样能干,杨寰宇心里同时想着。
1924年的三月,德国人按照和杨寰宇达成的协议,派遣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达武汉。代表团团长是德国国家防卫军的军务局局长海耶将军,副团长是柏林洪堡大学的马科斯。普朗克教授。杨寰宇带领负责后勤的副委员长阎锡山上将、新内阁中刚上任的教育总长陈独秀、以及自己的参谋长杨爱源,在汉口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除了代表团团长海耶将军访问结束后将会回德国以外,以普朗克为首的大部分成员都将留在华夏。普朗克将在武汉领衔筹办华夏第一所理工大学。代表团成员罗伯特。多恩伯格将领衔在华夏筹备华德联合研究院,开战新式武器的研发工作。代表团成员雨果。容克斯将负责在华的工业投资,船厂、钢厂等等工厂的建设。代表团成员之一的冯。博克上校将在华夏负责组织援助高尔察克的德国志愿者军团,和安排在华国防军任职的军事顾问。
“这位冯。博克上校就是德国驻华夏的最高指挥官?”德国人派来华夏的军官军衔最高的只是个上校,随同杨寰宇参与迎接的杨爱源很不理解。
“他们现在的国家防卫军司令才是少将,海耶将军相当于咱们的总参谋长也只是少将,你还期望他们能派来个上将?以后,和冯。博克上校的所有联络,就你负责了。”杨寰宇笑着。
“杨将军,接下来的行程,不知道您将为我们做怎样的安排?”海耶将军在例行的仪式结束后向陪同的杨寰宇问道。
“普朗克教授和他的团队将留在武汉,将在陈独秀先生的陪同下,选址建校。冯。博克上校将在我的参谋长杨爱源将军的陪同下,考察国防军各部。多恩伯格博士和他的团队,将跟随我们前往我的总部张家口,他的研究所将设在那里。雨果。容克先生将在我们的阎锡山将军的陪同下考察各地,选址工厂的合适建造地点。将军阁下将先参观我的司令部,高尔察克将军将在那里就有关德国志愿者参战事宜和您会谈。之后将由我亲自陪同,前往北京。我们的委员长段祺瑞将军将在北京等候您的到来。”杨寰宇介绍着对德国代表团的各项安排。
“很好,我非常期待和高尔察克将军以及段祺瑞将军的会面。只是我从阁下的安排中,能看出来,建设的中心将围绕着武汉。我觉得这里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上海、天津以及青岛这些地方靠近海港,我认为会更合适一些。”海耶将军很直接的说出了他的看法。
“我想将军阁下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上个月,我们国会通过了迁都武汉的决议。这里将会是华夏的新国都,这样一来,将军阁下是否还认为上海、天津会比这儿更合适?”杨寰宇笑着做了个说明。:阿甘[本章结束]
第九十六章 分歧()
德国代表团高调访问华夏是杨寰宇刻意安排的。阿甘目的就是要适度的刺激一下英法美。对英法的刺激是政治上的,因为德国代表团团长是军务局局长。这意味着德国正尝试着摆脱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各种限制。对美国的刺激则是经济上的,在工业生产的总量上,德国或许和美国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国土面积和人口决定的。但在工业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德国并不比美国差。德国和华夏的高调合作,意味着美国再不采用实质性的行动,就很可能丢失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巨大市场。只是杨寰宇没想到,反应最大的国家确是苏俄。
苏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和德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军事、工业和科技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合作项目。但所有这些合作都是秘密的,而正因为是秘密的,所以合作的规模都不大。本来,苏俄人觉得,以英法为首的西方世界正不遗余力的限制德国的发展,德国除了和苏俄的这种暗地里的合作之外,是找不到合作伙伴的。现在虽然规模不大,但对苏俄在整个西方都对他严加防范的情形下,无疑是打破封锁的最好途径。
可是现在,德国与华夏的高调合作,肯定会使德国人的合作重点偏向华夏。没有人会在光明正大和偷偷摸摸之间选择偷偷摸摸。再一点就是德国和华夏的这个合作,会进一步的消弱苏俄对华夏的影响力。花掉了无数金卢布扶持的华夏国民党和gcd,如今都和自己渐行渐远。这是苏俄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寰宇一回到北京,就接到了陈绍禹和张国焘要求见面的要求。在陆军部杨寰宇的部长办公室里,杨寰宇见到了前来和他商谈的陈绍禹和张国焘。
“我认为,在你主导下的和德国人的合作,背离了我们gcd的信仰和宗旨。而且,德国当局他们残酷杀害了德国**的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同志,他们是杀害我们gcd人的刽子手。你怎么能和这些刽子手们合作呢?”陈绍禹坐在沙发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就直接开了炮。
“那你怎么看待德国人和苏俄人之间的合作呢?”杨寰宇有点无语。
“你这是造谣,伟大的苏俄什么时候和德国人合作了?”陈绍禹站了起来,愤怒的说道。
“好吧,这个问题你可以在回去后问问共产国际的那些先生们。我们换个角度,你们认为,我们和德国人的合作,对我们华夏是有利呢还是有弊?或者说,是利多弊少呢还是弊多利少?”杨寰宇心平气和的引导他们。
“虽然从华夏的角度来说,是有好处。但是,我们全世界无产阶级都是一家人。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小家而忘记大家。”陈绍禹顽固的反驳。
“那你是不是觉得,苏俄鬼子前段时间出兵蒙古也是应该的?”杨寰宇有了点火气,语气开始冷厉起来。
“首先,我抗议你把苏俄的同志们成为鬼子,只是一种侮辱性的称呼!其次,我不认为他们出兵蒙古有什么不好,我觉得,蒙古人民在他们的统治下会生活的更好。”陈绍禹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苏俄人的正确。
“那我坚持要和德国人合作呢?”杨寰宇感到有些不耐烦。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么,竟然不顾自己国家的国家主权。
“那我会提交提议,建议开除你的党员资格。并在全国组织罢工和暴动,打击你们的合作。”陈绍禹一副义无反顾的模样,大义凛然的说道。
听了他这么说,杨寰宇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甚至还觉得这个陈绍禹有点可爱,书呆子气十足。
“寰宇,绍禹这也是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你和德国人的合作,共产国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张国焘见杨寰宇不说话,打着圆场。
“我们华夏gcd首先是要为华夏谋福利。首先要想的是我们华夏人的利益。苏俄人和德国人合作,共产国际为什么不说话?在我看来,所谓的共产国际不过是苏俄人手里控制的一个工具!我是个党员,但我更是个华夏人。如果谁要做出危害华夏利益的事情,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杨寰宇沉声说道,针对陈绍禹刚才的威胁警告道。
“你是不是对伟大的苏俄有偏见?我就不明白,你怎么会对伟大的苏俄有这么大的敌意?”张国焘对杨寰宇的强硬态度也很不理解。
“这不是偏见!但确实有敌意!假如他们不觊觎蒙古,不对我们华夏抱有非分只想,归还我们华夏被沙俄侵占的领土。我自然会对他们表示友好。”杨寰宇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
“所以你庇护和支持高尔察克反革命集团对苏俄的破坏?”陈绍禹再次站起身来,质问道。
“嗯,没错!因为高尔察克将军愿意向我们归还沙俄侵占的我国领土!不过,出了这扇门,我可不会承认。”杨寰宇笑着认可。
“我会向陈独秀同志和李大钊同志汇报,对你的错误言论进行批判。并对你的错误言行进行处分!”知道再谈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的陈绍禹站起身,头也不回的摔门而去。
“我说寰宇啊,你这又何必呢?同志之间,没必要搞得那么针锋相对么。”留下来的张国焘感觉非常尴尬,杨寰宇是他和陈独秀一起介绍入党的,现在和共产国际的代表陈绍禹搞得火药味这么浓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看到陈绍禹不顾自己,愤然而去,也禁不住埋怨起来。
“没什么的,这种冲突是必然的。华夏和苏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苏俄的那一套,并不适合我们照搬。我们要走的道路也必然需要经过多种途径探索,在这个情况下,不同观念的碰撞就是难免的了。我的观点也并非一定就正确,但有一点是我坚持的原则。那就是,华夏的利益高于一切,那怕因此会与全世界为敌!”杨寰宇回应道。:阿甘[本章结束]
第九十七章 陈仲甫的忧虑()
苏俄人尽管反应大,却没什么太好的反应渠道。阿甘因为杨寰宇的关系,民国政府依旧承认的是高尔察克的俄国临时政府,和苏俄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原先和苏俄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孙文政府又已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