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谰冀缭奖呔辰氚碌乩G鸾鼋鍪怯孟省ā从拥鹿谰故怯孟恃从拥鹿谰卓死寡≡窳擞孟省ā6孀诺鹿谰氚碌乩**的奥地利便不复存在,今后,将成为德国的一个新的行省。米克拉斯他的总统使命也就自然而然的终结了。
不去说希特勒如何风光的回归奥地利,当奥地利与德国合并的消息传到华夏,尽管心里早有准备,杨寰宇还是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进程比他知道的进程提前了四个多月。而此刻在拜访了杨寰宇之后,听从杨寰宇的劝告,正流连在华夏的山水之间的洛克菲勒也吓了一跳。因为他想起了杨寰宇与他做的预言,德国会首先吞并奥地利,而后是捷克和斯洛伐克,再之后是南斯拉夫,当希特勒的兵锋指向华沙的时候,再无退路的英法会向德国宣战。新的一次世界大战进而拉开他的大幕。仿佛杨寰宇的话言犹在耳,就传来了德国合并了奥地利的消息。
“这也太神奇了吧?”洛克菲勒边小声的在嘴里嘀咕,边让他的随从去安排回武汉的行程。他要再次去见杨寰宇,然后回国。此时,再美的风景,也无法留住他那颗焦虑的心了。
同一时间,杨寰宇也招来了总参谋长吴佩孚,副总参谋长叶开鑫,以及总统府参军长熊式辉等人,商讨华夏在接下来的国际关系中,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这个问题杨寰宇已经考虑了几年了,但他始终拿不定主意,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是见招拆招的处理遇到的问题。但现在再这样做,他总觉得有些不负责任。
华夏国防军里,要是与那个国家的军方关系最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与高尔察克的复**的联系或许会更紧密一些,与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军也合作的非常顺畅,但华夏国防军与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间的合作是不平等的。俄罗斯复**更多的像是华夏国防军的附庸,若不是俄罗斯联邦眼下还是一个**的政权的话,把俄罗斯复**看成华夏国防军的仆从军都合适。而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军,他们从武器装备到军官直至士兵的训练,都是华夏国防军一手打造的,即便现在的中东,沙特阿拉伯国防军的官兵,在看到派遣军的官兵,都习惯‘性’的会抢先立正敬礼,并礼让派遣军的人先行。所以,华夏国防军在面对俄罗斯复**和沙特阿拉伯国防军时,都具有着天然的优越感,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去看待他们。
可是,华夏国防军与德国国防军间的关系就完全不一样。华夏国防军在早期,就有不少德**官受聘成为华夏国防军的军事顾问,帮助华夏国防军的部队进行士兵的单兵战术训练。而后,以博克为首的德**官们,又长期在华夏‘混’,与华夏国防军之间的‘交’流异常的频繁,在组织了德国志愿军帮助俄罗斯复**作战以后,更是与华夏国防军在坦克战术、空军战术、多兵种协同上,相互探讨,‘交’换各种心得。可以说,德国国防军与华夏国防军,特别是杨寰宇的嫡系将领们,与德国国防军的相当一部分将领都有着极好的‘私’人情谊。
这些情况,总参谋长吴佩孚非常清楚,特别是他个人与冯・博克也有着非常好的‘私’‘交’。他在就任库伦警备区司令官的时候,与苏俄作战的俄罗斯复**和德国志愿军的装备给养,可都是通过他的手供应出去的。现在,杨寰宇召集他们商讨今后华夏对美德英法这些欧美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就非常的耐人寻味。这说明在杨寰宇的潜意识里,想要与德国疏远。
杨寰宇向他们做出的预言正在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德国、意大利、日本正在逐步抱成一团,而美国、英国、法国他们更是天然的盟友。只是杨寰宇预言的苏俄会先与德国合作,继而与英法合作,眼下还看不出端倪。就个人感情来说,吴佩孚觉得与德国合作就很不错,只是德国与日本走的越来越近让人感觉有些不爽。可要说和英法合作,吴佩孚总觉得心里有些抵触。当然,现在的选择是要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量,个人的喜好就只能先放一边了。
“元帅不看好德国?他们无法在与英法的战争中获得胜利?依我看,不管他们那一方,只要得到我们的支持,必定就会是胜利的一方。”就在吴佩孚还在思索着杨寰宇的用意的时候,熊式辉自信满满的抢先开口问道。而这个问题,也同样是吴佩孚想问的。
“这不是我看好谁,还是我不看好谁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名正言顺的拿下东南亚,而不必担心日后会有数不清的麻烦。眼下,东南亚基本上都是美、英、法、荷四国的殖民地。我们要拿下东南亚,势必就要与美、英、法、荷四国反目,在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应该站在德国的阵线。更不要说,在对待苏俄的问题上,我们与德国更是高度的一致。但他们的同盟里,夹杂了一个日本却是很让人讨厌。不用说,在争夺东南亚的利益时,日本会成为我们的强劲对手。我们一旦和德国成为盟友,就变相的与日本也成了同盟。到时候,面对被日本人占据的东南亚英法德殖民地,我们该怎么办?眼看着被日本拿去,还是翻脸从他们手里夺回来?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又注定无法和德国结盟。”杨寰宇满脸纠结的说着他头疼的问题。
“那我们就和谁都不结盟,我们拿下东南亚,谁不服,就揍谁好了。自从我们国防军成立以来,我们揍了日本人、揍了苏俄人、也揍了英国人,我想,美国人和法国人应该也同样不禁揍。”叶开鑫闻言,豪气万丈的‘插’话。
“我们总不能举世皆敌吧?和两大军事集团同时为敌,明显是不明智的。”熊式辉反驳叶开鑫的话。
“元帅确定美国一定会站在英国一边吗?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为敌,实在不是个好选择。他们的工业力量比我们强太多了。而且,他们远隔重洋,我们要想进攻他们本土的话,后勤线太长了,不好维护啊。”吴佩孚也有他的疑问。这些年,他眼看着华夏国防军一步步的壮大起来,对国家的工业能力对军队的影响,感触尤其深刻。加上他以前长期负责对俄罗斯复**的支持,对后勤物资的补给,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也非常有心得。
“美国绝对会站在英国一边,除非英法迅速的在欧洲大陆失去落脚点。但对我们来说,把华夏的影响力扩展到美洲,这确实不是个好的选择。正如子‘玉’说的,远隔重洋的支持军队作战,这是件很困难也很不明智的选择。所以,我的目标就是东南亚和澳洲,另外就是在中东,把势力的触角伸到地中海地区。但我不想染指欧洲。占据整个东南亚和澳洲,把南海变成我们华夏的内海,以太平洋和印度洋作为我们防御的屏障,这样,我们只需要在西北方向的陆地考虑战略防御,就能大致确保今后数百年华夏的安定。所以,选择与美国为敌,的确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远‘交’近攻,我们没必要跨越重洋去和美国作战,他们也同样不会愿意跨越重洋来和我们作战的。”杨寰宇第一次在他的部下面前,表‘露’出他的真实打算。而且,他的话也说得很清楚,华夏不会主动在欧洲和美洲开辟战场。
尽管杨寰宇极力表示出他的野心有限,但还是让在座的几个人都感到惊讶。把南海变成华夏的内海。想想都已经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只是要达成这个目标,不与美、英、法反目,似乎是很难的。同时又要和日本做争夺,想要保持与德、意、日同盟的友好关系好像也不可能,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就算德国与英法宣战,日本就一定会跟着和英法宣战?德国和意大利要和英国法国争夺欧洲的话语权,日本和我们一样,触角不可能伸到欧洲去,这样做,对日本可没多大的好处。所以,我不认为日本会掺和进这种漩涡里面去。”熊式辉觉得这日本人会不会是脑子坏掉了,德国和意大利要和英法争夺欧洲,和你日本有什么关系?还这样巴巴的凑上去。
“你忘了当初的青岛之战的起因是什么了?日本向德国宣战,目的就是我们的胶东半岛。现在,东南亚的这些国家都是英法德殖民地,跟随德国向英法宣战,既是作为同盟的义务,也能借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的向英法德这些殖民地下手,让这些地方成为他们日本的殖民地。这种好机会,可不是经常会有的。而我们的目标既然也是东南亚,那么与日本争夺东南亚已经是无法避免的。”在这个问题上,吴佩孚的眼光比熊式辉可老辣多了。
“既然这样的话,让日本人先动手,等他们把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的殖民地都占领以后,我们从日本人人里再夺过来,这样,我们就没必要再和英国和法国他们翻脸了。”叶开鑫觉得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兴冲冲的说道。
“我也这样想过!但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对日本宣战,换句话说,我们就变相的站到了英法这边。可日本的实力毕竟有限,你们不要忘了,大英帝国那颗皇冠上的明珠――印度。日本有能力一直打到印度去吗?我看悬!这样的话,又有了新的问题。英法要是以印度为基地,反攻东南亚这些国家时,我们怎么办?我们在日本人手里夺取的地方,允许那时已成为我们盟友的英法美的军队进入吗?进入之后,要是他们提出让我们‘交’还这些国家,我们该怎么办?要知道,这些国家可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他们的殖民地,作为盟友,我们有理由占着不还么?可要是还给他们的话,我们有何必去日本人手里抢回来?”杨寰宇一连串的反问和假设,让本来兴冲冲的叶开鑫,情绪立刻低落下去。杨寰宇的这些问题就是让他始终没想明白的症结。仿佛是个悖论,在二选一的模式下,站在英法一方,东南亚的这些地盘本来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英法德殖民地,所以,要帮他们维系。可站在英法德对立面,与日本成为盟友,又不合适在盟友手里抢食。但谁也不选的话,又有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感觉,让他心里没底。总之,似乎是不管怎么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很难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完美解决方案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在座的人才算真正‘弄’明白,杨寰宇究竟在纠结什么事。吴佩孚心里暗暗的想着,这杨寰宇还是太纯良了点,厚黑的功底不够深啊!也难怪当初一片形式大好的时候,不过一次意外的遇刺受伤,就差点让他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差点为人作嫁的变成蒋志清、汪兆铭的成果。想到这里,吴佩孚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后,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说到。
“我觉得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选边,不站队。我们可以不管欧洲的战况如何,但是,我们可以强调,在亚洲,必须要以我们的意志为主导。欧洲战场我们可以不干涉,但是谁要干涉我们在亚洲的政策,我们就会参与到欧洲战事里去,帮助干涉我们亚洲政策的那一方的反对方。比如,英法要是敢对我们在亚洲的行动说三道四,我们就帮助德国,向他们发起进攻。同样的,德国和意大利要是多嘴,我们就帮助英法去打他们。要是他们都老老实实的闭嘴,那么,我们也对欧洲的事务闭嘴,随他们是人脑子打出猪脑子还是打成狗脑子,反正我们就是旁观。我想,要是这样的话,不管我们在亚洲做什么,他们都不敢说什么的。至于日本和德国、意大利虽然有同盟关系,想要帮助德国和意大利进攻英法的话,尽管可以去参与欧洲的战事,我们不管。但要敢在亚洲范围内搞风搞雨,那就别怪我们把他打成猪头。”
吴佩孚的意见,是站在华夏有能力左右欧洲的战局的角度来讲的。不管美国是否会帮助英国还是旁观,只要华夏加入欧洲战局,可以说是华夏帮谁,谁就能获得在欧洲的胜利。换句话说,吴佩孚就是要杨寰宇向全世界表明一个态度,华夏可以不管亚洲以外的任何事,但亚洲事务,必须华夏说了算!
“问题是,这个态度是能做不能说呢!要是我们这样一说,东南亚那些国家,即便在我们的帮助下,摆脱了英法的殖民统治,他们会认可我们的领导吗?对他们来说,被英法殖民和被我们统治,都是换汤不换‘药’,这等于埋下了无数的隐患,会在将来给我们华夏带来无穷的麻烦。所以,我们需要以一个解放者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一个亚洲霸主的面目。”杨寰宇叹了口气,郁闷的说道。
杨寰宇这样想,当然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越南人和朝鲜人。前世的华夏给予越南人的帮助不可谓少,但越南在获得**之后,不但与华夏在陆上有边界争端,在南海,更是冲突不断。而朝鲜也是同样,当年金胖子挑起战争,华夏出于阵营的考量,出兵帮助他们,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保障了金胖子家族半个多世纪的家族统治。可即便这样,直到杨寰宇穿越到这世之前,华夏与朝鲜之间的海上边界依然无法确定。华夏以国际通行的十二海里领海为界,但朝鲜就咬定要以五十海里领海为界,以至于经常‘性’的扣押华夏的渔民渔船。这种感受,吴佩孚自然不可能会有体会。
。。。q
第四十三章 拳头大的道理大()
吴佩孚想到的办法,其实就是杨寰宇曾经想过,也对温‘玉’如做过暗示的想法。…79…当时,杨寰宇曾笑着说温‘玉’如心太软,让温‘玉’如猜测了很久却不得要领。这想法就是在东南亚扶持那些**人士,帮他们组织武装,然后挑动他们与英国和法国的殖民政f作战。这种形式的战‘乱’,其实就是内战。殖民政f维持他们殖民统治的武装力量,并不是来自于英国或者法国本土的军队,而是他们组织当地人建立起来的土著军队。在这种军队里,军队的核心和主要的军官都是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这主要看是那个国家的殖民地。英国人的殖民地,军官们自然是英国人,法国的殖民地,军官就是法国人。
不管是第一步挑动那些人反抗殖民,还是再以后,想法再挑动这个东南亚的殖民国家里,不同种族的战斗,核心就是一个,让他们自相残杀。通过这个方式,来消耗这些土著的数量。只是后来,杨寰宇却并没有和温‘玉’如点破,也没在温‘玉’如面前再次提及,因为这想法让他有种负罪感!毕竟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为了夺取人家的土地,而去挑动他们进行内战,每每想起,杨寰宇都自觉他的双手会沾满血腥。
但是,今天既然再次提及东南亚的问题,这个潜在的,将来华夏统治东南亚存在的最大的麻烦,他就不得不提出来。只是杨寰宇这次换了个温和一点的方式,他想把华夏装扮成一个解放者的面目,通过收买人心来解决这个麻烦。只是这个方式有风险,那就是一旦收买人心不成,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这条路,就是用鲜血来洗去当地土著们心里的痕迹。这样的话,将来的华夏势必在国际社会会变得名声狼藉。
只是吴佩孚的想法,处置的手段,和杨寰宇的想法有所不同,但又殊途同归。他的想法是建立在杨寰宇判断的日本会跟随德国向英法宣战,之后出兵染指东南亚的基础上的,他想让日本人来充当刽子手。吴佩孚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华夏统治这些东南亚的土著会引起他们的反抗,那么日本人要统治他们,相必也会遭遇同样的局面。那就让日本人先出兵去占领这些地方,让日本人去把那些反抗最坚决的家伙杀一遍,如果日本人能把那些当地土著杀光就更好了。这样的话,等华夏在日本人手里再把这些地方拿过来时,那些主要的反抗分子相必也被日本人杀差不多了。而且,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佬,要作战的话,他们的对手也首先是日本人。华夏可以做个渔翁,先悠闲的看看戏,等到时机成熟,收网捕鱼就行了。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不表态,等日本人先去和英国佬、法国佬们打么,当地土著也让日本人先去清理一遍,之后,我们就以护侨的名义,赶走日本人,把那些地方接受回来就行了。”吴佩孚犹豫了好一会,才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部分出来。他没说的是,他还有个想法,在日本人占领那些殖民地后,华夏可以组织些人,冒充当地土著去袭击日本人,引‘诱’日本人向当地土著们开刀。只要日本人举起刀,往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不管是串联鼓动,还是继续冒充土著袭击日本人,引发日本人更大的怒火,都可以根据形势做选择。当然,也可以冒充日本人,去杀当地土著,引导当地土著们,反对日本人的统治。这才是吴佩孚想到的绝户计,杀光那些土著,让日本背黑锅。
“要是日本人不动手呢?”熊式辉觉得吴佩孚有些想当然了,虽然吴佩孚职衔比他高,资格比他老,但既然是开会,他依仗着是杨寰宇的嫡系,大起胆子直接反问道。
熊式辉的反问,让在场的吴佩孚和叶开鑫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这个假设是建立在杨寰宇的预计假设之上的,他们都把眼光看向杨寰宇。
“这个可能‘性’确实也不能排除,我们肯定不能替日本天皇做什么决定么!但我们现在在讨论的,不就是要确定接下来,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我们该怎么办么?那就需要做出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的预案。日本人出兵,他们打败了英法军队我们怎么做?日本人出兵,打输了我们怎么做?日本人不出兵我们怎么做?等等情况,我们都要想好应对措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事到临头,清楚我们该做什么,不是吗?”看着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他的脸上,杨寰宇笑着说道。
听杨寰宇这么说,几个人都默默的若有所思。在一年多前,杨寰宇就下达了扩军的命令,很显然,对眼下的国际局势,杨寰宇是早就有所准备,而且打算大干一场的。就在刚才,杨寰宇已经表明了他对东南亚和澳洲的必得之心。在前不久与苏俄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时,曝出的华夏联邦的说法,想必也是杨寰宇早有预谋的。作为军人,他们对杨寰宇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不但不反对,甚至还有些期待。
“我觉得日本应该会出兵,只要德国对英法宣战的话。日本人不甘心困守海岛,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