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布劳恩被排除出了决策层。而秦博古也已经近乎是孤家寡人,只有周翔宇是自己站上权力巅峰的有力竞争者。只要周翔宇离开,他就能抓紧机会,巩固自己一方的势力。
毛润之的提议没人反对,顺利的得到通过。被委以重任的周翔宇筹备了一个谈判班底,与陈庚一道,前往武汉去见杨寰宇。因为杨寰宇说过,农民军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与他直接沟通,所以,周翔宇一行很顺利的进入到守卫森严的东湖之畔的杨寰宇官邸。
杨寰宇看着手里拿着的这张纸,纸上是副官王以哲记录下来的周翔宇口述的农民军方面提出的条件。他心里实话说,很失望!他没想到农民军会用这样的条件来和自己讨价还价。但出于表示自己的诚意,他依然同意了农民军方面提出的,谈判期间暂时停火的要求。但他有限制,那就是农民军部队允许向他们的地盘后撤,但不允许向国防军控制区域运动。就是说,双方维持目前态势,国防军暂停进攻,但农民军要进入现在国防军的控制区,国防军依然会采取行动。
但对农民军提出的四项要求,杨寰宇一条都不能接受!唯一他觉得可以商榷的,就是最后一条,让农民军的将领在军委会占据一个职位,但这也是有要求的,就是不得在军中搞政治活动。至于其它条件,杨寰宇绝对不可能同意,这没得商量。
议会议员的选举,在杨寰宇的认知里,民意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制定议员议席,这算怎么回事?难道华夏的议会是个象征性机构那样,各党各派都有固定席位,到时候做做样子举举手吗?虽然杨寰宇并不希望出现能掣肘自己权力的议会出现,但他还是希望议会能做些具体的实事,能找出一些华夏在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案。
至于地方自治,现在的杨寰宇想都没想过。他要集举国之力备战,你地方自治了,不听号令算怎么个事?而军队编制更是想都不要想,这触及了杨寰宇的底线!杨寰宇也是因为前世是个军人,在军队这些年的教育的关系,对农民军的这些领导人充满敬意。这才使他拥有绝对的优势武力,依然不太想与他们兵戎相见。但来到这个世界这些年,一些观念正在慢慢的颠覆,而这次农民军提出的谈判要求,让他尤为失望,这那里是想解决政见不同的问题?这是公然的要求武装割据。
“这就是你们心中想为华夏民众谋福祉的诚意吗?”杨寰宇看着周翔宇,眼神有点冷。
。。。
第三五四章 愤怒的杨新章 'vip'()
“在我党经历了蒋志清将军的清党之后,我党就不得不以谨慎小心的态度面对国内的政治势力。所以保留武力,只是我党为保证自身安全的一个举措。这并不能说我们的诚意不够!”面对杨寰宇的责问,周翔宇理直气壮的辩解道。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在这一点上,贵党与蒋志清将军所代表的d并没有什么区别!蒋志清为了赢得支持他们党的浙江财团的财力支持,以及考虑军队中的湘赣籍军官们的稳定而清党。但你们又有什么不同?你们拿了苏俄的援助,就要接受他们下达的指令,遵从他们的意志。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苏俄的那一套是否合适我们华夏的现状?你们不觉得你们在湘赣地区的做法有些过激?你们在搞肃反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同志与蒋志清的行为有什么不同?你们难道没有觉得,按照苏俄制定的道路走下去,受到损害的,将会是华夏的利益吗?我真心期望,见到一个能团结华夏各党各派,**自主的贵党,与华夏人民一起建设这个国家,而不是一个搞军事割据的利益集团。”杨寰宇的话说的很重,在他的话里,他直接把农民军说成了与d一样的,只顾自己一党一派利益的其它利益集团的傀儡。作为一个对cd有着特殊记忆,并对眼前的周翔宇以及在湘赣的毛润之等农民军领导人充满敬意的他,在这个世界里,还是对农民军对苏俄的言听计从感到了困惑,这不科学啊。
对杨寰宇的这番话,周翔宇感到有些尴尬。湘赣苏维埃地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何尝不知道?但他觉得那只是为了自己党的生存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无论肃反,清查b团,还是查田运动、扩红运动,说穿了,还是因为党内不同的派系都集中在湘赣这个狭小的范围里,各个派别之间,为了争夺话语权,辖区有限的资源的支配权而进行的争斗。这时候,他们还有时间去想华夏民众利益吗?肯定先要为能否生存下去而努力。不然,目标再崇高,党被消灭了,人都死光了,目标还有实现的可能吗?
“现实的生存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在争取生存的过程中,我们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目标就不对,不能否认我们为了华夏富强而努力的理念。”周翔宇无法否认杨寰宇说的那些问题,因为那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无可否认。
“那我现在为你们提供了一个不用再看苏俄的脸色,能够**自主的、合法的生存机会,你们为什么不要呢?当然,这其中,贵党的阶级斗争观念是必须改变的。必须放弃以暴力革命的方法,要知道破坏是很容易的,建设却很难。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察觉,你们湘赣控制区里,各项经济数据的大幅度下滑。也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过,下滑的经济数据要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恢复。其实,你们要是真的能好好考虑这些问题的话,你们就会明白,你们的革命方式所造成的对经济的破坏,明白你们现在的所谓革命给民众带来的并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他们更穷困。”杨寰宇启发式的说道。
农民军的领导人们,向秦博古,只是个26岁的年轻人。作为一群热血青年,他们何尝想过这些问题?他们只是以为象苏俄那样,打碎旧次序建立新次序就能使华夏走向富强。至于如何建立新次序,特别是如何建立起新的经济次序,这对他们来说,就有些为难了。他们是革命者,是政治的狂热者,但真的不是经济学家。他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还需要在日后逐步的摸索,杨寰宇的话让周翔宇不得不陷入思索。
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杨寰宇毫不掩饰的表明他对苏俄制度的不看好。杨寰宇强调的是,苏俄的国家发展道路并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但这种国家道路的实践是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的,而且并不是经过五年或者十年就能看出结果得到结论的。而且,即便苏俄成功了,也与他们的国家环境、民族习性、文化传承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关联。华夏仅是一个刚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下脱身出来,经不起太过剧烈的震荡,华夏的崛起,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杨寰宇没去和周翔宇谈什么国家的扩张一类的话题,因为尽管苏俄自己在这么搞,但在他们的理论中,却把这个行为定性为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苏俄只有自己那么做才不是帝国主义,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其它的国家的党,是不能这么想的,因为除开苏俄以外,其它的国家的党与党之间,是兄弟和同志。既然不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所以,杨寰宇清楚,他要是现在和周翔宇他们谈到这个方面,引起反对那是必然。毕竟眼下农民军受苏俄的影响太深,苏俄的烙痕太明显。
周翔宇带着与杨寰宇沟通的结果返回湘赣去向农民军的领导层汇报。象这样的谈判,显然不是一时半会,也不是一次二次可以谈下来的。但杨寰宇显然委婉的拒绝了农民军的几乎所有要求,却又给了农民军一个希望,一个和平崛起的希望。只要放弃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暴力革命的手段,农民军可以在华夏的任何一个地方去宣传他们的主张,当然,所有行动必须符合现行的华夏法律。而且,农民军可以在华夏的任何一级行政区参与各级议员的竞选,只要能选上,华夏政府都一概认可。按照杨寰宇的说法,华夏境内所有的政党,在政治地位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而只要华夏民众的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农民军的政治主张的话,那怕到时华夏总统和行政院长等职位都是农民军的领导人来担任,杨寰宇也不会有意见。
既然双方开始接触,准备进行谈判。国防军的军事进攻行动自然是停止了,但是,冲突依然存在。双方爆发的最大的冲突的,就在农民军第八军团周昆在罗霄山脉暗中留下的杨新章69团。国防军各部接到的命令是就地停火,维持眼下的态势。但对于越界的军事行动,依然有权采取行动。这个时候,周昆留下的那个团要继续向西,自然就属于越界行为。但农民军简陋的通讯手段,使周昆并没有办法把这个情况向留在罗霄山脉中的杨新章团通报,而他自己也无法再次带领部队进入罗霄山脉,因为这是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换成面对别的武装,周昆行动就行动了,可面对国防军,周昆真没那个底气。前一次的罗霄之行,让他心有余悸,他不得不承认,他的部队与国防军的部队,在力量上,差距太过巨大。
并没有接到停火命令的杨新章团,这样一来,自然就悲剧了。他们在第二天天亮之后,就被在附近活动的山地师的小队发现并进行了监视。但杨新章不知道,他接受前一天的教训,在整个营地四周层层设防,摆出了一副固守的姿态。在防备被袭的同时,派出小股人员在周边探查情况,等待周昆再次带队返回。
只是他派出去的小股探查人员,十个出去,能囫囵着回来的只有一两个,其它的人员虽然死亡的很少,但毫无例外的,都丧失了作战能力。几次下来,杨新章也死心了,不再派小股人员出去探路,要行动也是整连整营的大部队行动。情况在一周以后得到了改善,细心的杨新章发现,现在,他要是往东后撤的路上派人出去,基本上不会遭到袭击。向南和向北的话,会遭到袭击,但伤员附近,国防军会留下药品。只有往西走,国防军会下死手。这似乎是国防军在给他警告,撤退可以不找你的麻烦,前进的话,结果就是被消灭。这个发现让杨新章愤怒异常,不过是些小股部队,依仗武器精良,进行偷袭而已,竟然还敢给自己划定活动区域?
他那里知道,若不是杨寰宇下达了停火命令,他这个团早就被张辉瓒吃掉了,那里还容他平平安安的呆在这里?针对他这支部队,在他的西面,张辉瓒已经调过来了两个营的兵力,只要他全团西进,就将予以歼灭。撤退的话则放他走。这也算是张辉瓒彻底执行杨寰宇的命令,默认眼下的部队位置为停火位置,各支部队的目前位置为他的实际控制线。张辉瓒可没想过,杨新章的团并没有接到停火的指令,所以只对杨新章派出的人,他都认为是在试探他的底线做出的挑衅,所以对杨新章派出的人在越过警戒线之后,不加警告的给予杀伤。
但真正的问题是杨新章的这个团已经处于张辉瓒师的包围之中,杨新章要是自己主动向后撤退的话,张辉瓒可以默认放行,但周昆想要派人往西进入罗霄山脉的话,张辉瓒却不同意通过。因为不能排除这是周昆部想要和杨新章部打通通道连成一片的企图,这是张辉瓒不允许的。在他看来,有什么事情一个电报就能沟通,派人联络,这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企图,担心电报被截获?这真的不能怪张辉瓒这么想,国防军的电台都配发到了连一级,他那里会想到,农民军的团一级的建制竟然连电台都没有?
由于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双方的这种误解,在杨新章感觉到愤怒之后,终于酿成了杨寰宇发布停火命令之后,国防军与农民军之间的最大冲突。心怀不忿的杨新章率部西进,他的这一举动是建立在这一区域只有国防军的小部队活动的基础上。他做出这个判断,是基于国防军从没对他的营地发起过袭击,袭击的都是他派出去的小股人员。若是附近有国防军较大建制的部队,怎么可能不对他的营地展开进攻呢?所以,他决心整团向西运动,在他的想法里,这样的话,国防军的小股部队应该不敢来捋自己的虎须。
杨新章部的异动,自然第一时间通过电波被上报到师长张辉瓒这里。张辉瓒在诧异之余,第一次要求警戒部队对杨新章部给予口头警告。当然,要是杨新章部置国防军的警告不顾的话,那自然是视作对国防军的挑衅,那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了。在杨新章团西面设防的是山地师第六师36团李维藩部的二营和三营,接到命令立刻就进入了战备状态,二营布设防御阵地,三营则做好了机动包抄的准备。散布在杨新章团东面的一营和四营也加强了戒备,随时准备集结起来,支援二营和三营的战斗。
“贵部已经越过双方停火线的警戒区,请贵部停止前进,否则一切后果自负。”当通过喇叭传来的口头警告传到杨新章耳朵里的时候,杨新章虽然听到了停火线这个词,却并没去想这是什么意思。他只是觉得好笑,想用这种口头警告来阻止他的部队的行动?他要是听了这种口头警告就下令部队停止行动的话,那才是笑话了。什么时候,农民军会接受这种敌人的警告?
对国防军口头警告的回答自然是杨新章部的枪声。随着枪响,杨新章部的态度自然也就一览无余,杨新章的态度,在担任警戒的国防军眼里,自然被看作公然的挑衅。原本只是警戒的36团二营立刻进入战斗位置,喊话的小队迅速后撤,36团的三营则向杨新章部的侧后迂回,准备包抄。散布在原杨新章营地东面的36团一营,也开始集结,堵截杨新章部的后撤之路。
用子弹做出了回答的杨新章自然也不会继续集结着部队等着挨打,整个团也迅速的分散开,三个营呈品字阵型搜索前进。这一次,国防军的反应就不再是喇叭喊话这样的待遇了,而是用迫击炮和机枪做出了回应。密集的机枪声和炮弹的爆炸声让杨新章终于明白,他之前的判断出现了巨大偏差,在这一带,并非没有国防军的大建制部队,而是人家没有对他采取行动。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刚才国防军的口头警告中的那个新词“双方停火线”,顾名思义,此刻双方是停火了?可他并没有接到相关的命令和通知啊!
。。。
第三五五章 转变 'vip'()
杨新章的团被国防军在罗霄山脉全歼的消息,农民军是从华夏的报纸上获知的。'。。l'华夏政府一面公布了这个消息,一面指责农民军没有和谈的诚意,在双方都认可的停火期间,调动部队,意图趁国防军不备进行偷袭,穿越罗霄山脉。并且,报社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还提醒国防军,农民军有可能有穿越罗霄山脉入湘的企图,要国防军提高警惕。
报纸上这篇歪打正着的报道,一下子让农民军的处境变得很尴尬,也再次在农民军内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原本,农民军答应和谈的目的,确实是想行一个缓兵之计,之后利用停火时间调整部署,穿越罗霄山脉入湘,然后向云贵转进,绕路西进向华俄边境转移的企图。可现在显然不能再这么做了,不说国防军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件加强那一带的戒备。即便是真的走这条路成功逃脱,得到的也是在华夏政治上的信用破产。
对于这样的意外农民军很是恼火,这确实只是个意外,形同孤军的杨新章并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在罗霄山脉里,既没有电台,也接触不到报纸广播。只是杨新章没想到,正是他的这一盲目的行动导致的结果,让毛润之放弃了穿越罗霄山脉转进的意图,并在其它人的意见的影响下,最终放弃了武力对抗的想法,认可了与华夏政府真正和谈。
不过在这个消息刚刚传到农民军领导层这里的时候,还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论。反对议和的人,认为这是华夏政府出尔反尔的证明,一面说停火,一面却对农民军的部队进行军事进攻。如果农民军真的最终放弃了军队,一定会让农民军处于极端被动的境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到那时,农民军绝对就是鱼肉,任人宰割。在强调这些理由的时候,面对议和支持方认为,这是杨新章团已经失去联络的情况下擅自行动造成的结果。他们反驳,认为只要国防军对杨新章的行动作出警告的话,杨新章团是不会一意孤行的说法。
这样强词夺理的说法,让那些支持议和的人也很无奈。明知道这个理由不成立,却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反驳。。l实际上大家都清楚,农民军的部队,什么时候在意过国防军的警告了?要是国防军一个警告,农民军就主动放弃军事行动的话,农民军还能在湘赣存在这么多年吗?农民军之所以能存在,而且现在华夏政府提出议和,以政治方法解决问题,不正是因为农民军的武装不听国防军的么!只是,不能否认,国防军真的想通过警告杨新章,放过他这个团的话,还是有办法的。正是因为有这个可能性,所以,支持议和一方,即便明白这是反对一方的强词夺理,也没有办法驳斥。
手上没有掌握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很多时候就硬气不起来。这是早已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的毛润之的认知。也是他总结辛亥以来,华夏军一度陷入阀混战的根源。袁世凯依仗着麾下的北洋军,段祺瑞依仗的同样是北洋军,孙文在南方兴风作浪,依仗的也是滇、桂、粤各系的军阀。杨寰宇和胡汉民之间这一次能解决南北对峙虽然采用的是政治手段,可杨寰宇若是手里没有军队,他的政治手段同样无从施展。所以,毛润之对农民军放弃对自己的武装控制权是持反对态度的。
只是现实告诉他,他的想法想要坚持下去已经很困难。杨新章的部队被国防军消灭,在客观上,他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别人在找杨新章的部队被消灭是因为国防军对周昆部的封锁,使他无法给呆在罗霄山脉里的杨新章部送信,从而造成杨新章部在情况不明的情形下,盲目出击。可在毛润之眼里,看到的却是事情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国防军对罗霄山脉一带的控制很严密,严密到周昆想给下面的部队送信都没办法送。这样来看国防军部署在罗霄山脉一带的部队数量绝对不会少,这说明什么?说明国防军已经把罗霄山脉作为重点防御区域,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