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这不是我们政府应该做的么,算不上善政,只算我们没有尸位素餐而已。贵党故总理不也说要平均地权么?殊途同归罢了。”孙宝琦还没答话,徐树铮先忍不住了。虽然杨寰宇算起来是他的学生,当初也是他一手提拔,虽然现在职位比他徐树铮还高,但他是真的甘做绿叶。听到吴稚晖话里暗藏机锋,本来就不满意,抓住机会,自然就夹枪帶棒的立马还了回去。言下之意,自然就是你们南京政府政府做不到,却空喊口号,一帮大佬们不过都是些尸位素餐的饭桶而已,连自己的本分都做不好。
“不是我们不想,这不就是来讨教来了吗?实在是这几年,内乱不息,战火肆虐。政府的大部分开支都用于军费,力有不逮啊。”李石曾那里听不出来这双方话语里的火药味?他故作不知的把话题扯开去。顺便点了一下,不是南京政府不想这么做,这不没钱吗。
“哈,难道你们的军费开支比我们还大?贵党刚执政的时候,除了新疆叛乱未平,华夏没其它地方需要动用武力。即便分家以后的这几年,新疆平叛,西敌苏俄的入侵,中东夺取数块租借地,大败英国皇家海军和陆军,挥军进藏,平定藏区。那样不是大笔大笔的军费花销。比起你们南面的小打小闹,花的钱可多多了。”徐树铮一点都没有退一步的打算,直接把矛头指向南京政府的无能上了。算上去,新疆平叛,与湘赣的农民军类似,都是苏俄在背后上下其手。而北方特区的其它战事,则或是为国御侮,或是在外开疆辟土,并且都战而胜之。现在,还不是一样有余力实施“耕者有其田”?
徐树铮的话,让四个老人脸上都有些讪讪然。刚刚接手华夏政权的时候,华夏可是安稳的很,既没南北对峙,也没有南方数省的**,更没有湘赣的农民军暴动。可d一接受政权没多久,华夏就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他们自己也感到确实脸上无光。
“事实上,这事啊,不在于有没有钱的问题,在于想不想去做。我们也不是一下子就心血来潮的推出这样一个政策。其实,在东北的黑龙江、嫩江、合江、兴安北四省,这个政策早就开始试行了。现在推出的政策,只是在试行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做了调整之后才最终成型的。贵党真要想做,也可以选几个地方先试行么,钱花的不多,有效果,自然再可以大面积推行不是。”倒是孙宝琦为人厚道,打断了徐树铮和四老他们之间的斗嘴,把话题引入正途。
“慕韩公,又铮将军!实不相瞒,如今南北对峙,d与兴华会分道扬镳,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我党当初行差踏错了一步。数年下来,南北分治,北方显然比南方更为成功,孑民自认当坦然以对,而不应文过饰非。这次来,自然是存了南北和解的想法而来。只是不知道杨主席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毕竟同胞之间,兵戈相向,唯亲者痛而仇者快。如杨主席亦有此意的话,我们再来商讨双方积怨如何化解。另外,孑民想参观一下北方工业大学,不知道慕韩公能否帮着安排一下。”四大元老中的蔡元培终于不耐烦这种毫无边际的试探和勾心斗角。直接把来意和盘托出,把问题直接交到了北方特区政府的手上。
蔡元培的大白话,让双方一下子都陷入了沉默。这等于是自揭其短,承认当初清党是错误,承认当初d夺权太过,是造成眼下华夏如此形势的责任人。六个人,十只眼睛都看向了蔡元培,有不解,有恍然,有不满,有惋惜。
“有一点我要说明白,孑民并不认为‘清党’有错,但清兴华会确实是错了。不过这个责任还是得杨主席来承担。”看着众人都看向自己,蔡元培解释道。
做为华夏cd的创始人的陈独秀、李达兆与他蔡元培都是好友知己,陈独秀担任北院院长还是蔡元培的力邀。但蔡元培是真心不认同这个苏俄支持下的政党,特别是所谓的阶级斗争。对在湘赣的农民运动的“打土豪分田地”更是极度厌恶,这也是当时他力主清党的原因。说白了,他不认为苏俄那套在华夏施行,能给华夏人民带来安宁和富强。而当时,恰恰做为兴华会会首的杨寰宇也cd的党员,自然而然,他把兴华会也与cd挂上了钩。
听着蔡元培的补充解释,大家也都相对无言。蔡元培的这些话,虽然把d的面子直接拉了下来,但却把“清党”的责任,分了一半给杨寰宇。事后,但杨寰宇听到徐树铮的转述的时候,也有点哭笑不得。
话挑白了,这场会谈自然也就没必要再继续下去,孙宝琦和徐树铮自然要把这个最新的情况去和杨寰宇商议之后,才能给四老答案。于是,在孙宝琦的安排下,派人去通知北方工业大学的校长马君武,安排几个人去北方工业大学去参观。
到了这个时候,在政坛上打滚这么多年的孙宝琦和徐树铮再想不到“耕者有其田”政策对南京政府的致命影响的话,那他们这些年可就真白混了。匆匆赶到杨寰宇的办公室,把国民党四大元老的来访真实目的和杨寰宇一说,杨寰宇也慢慢的回过味来了。他真没想过,“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政策的实施,还有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结束南北对峙的事实分裂状态,与d组建联合政府,这当然是好事。但这里也有很大的风险,北方刚刚实施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已经把北方特区政府旗下的能卖出去的企业股份都卖的差不多了。南方现有的企业,虽然也有杨寰宇暗中持有部分股权,但显然不能交出去。d有一次“清党”,会不会有第二次?如何保证这些企业股权在组建联合政府之后,被新的联合政府接管,而失去控制权,进而变成为d做嫁衣?
要知道,现在的北方特区政府,实质上是一个独裁的军政府。除非,南京政府能够认可过去的那种军事委员会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模式。不然,是很难保证将来这些d的政客们不出尔反尔的翻脸不认人。而且,蒋志清好不容易掌控的“党军”,会痛快的交出来,重新变成只忠于国家的国防军吗?
就算蒋志清同意,北方军区现有的军队怎么办?南北分裂之后,痛定思痛地杨寰宇同样把他控制下的军队变成了“党军”——兴华会的军队。从上到下,基本上全部的军官如今都是兴华会会员,包括一部分骨干士兵。这个才是杨寰宇真正头疼难以处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确实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寰宇会把以提高部队战斗力而组建的,不参与政治的兴华会,变成一个现在这样参与政治的准政党,实在就是拜d所赐。现在既然要南北和谈,那么未来的华夏是依旧独裁还是变成民主制,就是杨寰宇面临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选择。
当然,趁杨寰宇的心的话,他肯定依然希望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尽管他讨厌管理政务。可这又不是绝对的,会有这个独裁的念头,还是出于他对历史进程的预知。他希望在二战爆发以后,华夏能在战争中获取足够多的战争红利,就必须在这几年,积累足够的军事实力。不实行独裁,很难想象,在和平发展时期,他的大力扩展军事实力的想法会被国会说认同和批准。至于战后,取消独裁也就无所谓了。只要那时的华夏政府,能维持足够的力量,保住在战争中获取的利益就行。
想要d认可他的独裁要求吗?杨寰宇是一点信心也没有。或者,不谈判,看着南京政府倒台,然后挥军南下,一统华夏?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延续目前的政体,保证独裁统治的延续。到战后,只要他放弃独裁,民众想必也能认可?
思来想去的杨寰宇,纠结到无以复加。其实,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杨寰宇不够做个政客。或者说,他存有妇人之仁。因为只要他不在乎打内战,相信只要他兵锋所指,不说战无不克,也肯定是所向披靡。可杨寰宇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有心结,又无法自遣。
一人计短,拿不定主意的杨寰宇,只能召集他的心腹们和支持者们来商讨到底该怎么办。好在现在飞机便捷,徐树铮、阎锡山、吴佩孚、徐庭瑶、孙宝琦、张昭德、马君武、廖磊、张治中、秦国镛、汤芗铭、梅贻琦、俞大维、温玉如、胡宗铎、刘翼飞等全被他召集到了一起。在总司令部的会议室里,召开了这个他认为无比重要的会议。
在会议开始,当杨寰宇介绍了国民党四大元老齐聚张家口,希望展开南北和谈的消息后,除了孙宝琦和徐树铮,所有人几乎都大吃一惊,随即,又变得兴奋异常。但杨寰宇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大家目瞪口呆。
“你们有谁相信吗?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在十年内爆发?”如果说,偏居北方的危机感,促使在座的人支持杨寰宇现在在北方特区的独裁的话,南北和谈以后,杨寰宇相信,除了军方将领,文官们肯定难以接受这种独裁的统治方式继续延续下去。
那么,杨寰宇就需要让他们相信,即使华夏现在统一了,危机依然没有过去。所以,他才试图用战争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爆发来说服这些人。不然的话,南北和谈因为杨寰宇提出的独裁要求而破裂,同样会在北方引发一些动荡。可以因为南京政府不能接受杨寰宇的和谈条件而失败,失败了,那就等南京政府内乱好了,可要是因此造成北方的内部混乱的话,这样的结果,绝对是杨寰宇不希望看到的。
。。。
第三三零章 南北和谈(二) 'vip'()
对杨寰宇的问话,没人能回答,也没人敢相信。十年之内,再次爆发世界性的大战?好像怎么看也不象啊,国联的成员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大多都响应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的倡议签署了《非战公约》,到目前,已经有大约五十个国家批准了该条约的签署。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打起来吗?
只有长期从事外交事务的孙宝琦,想起了一件往事。“巴黎和会结束后,我倒是听当时的华夏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说起过,当时的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算算时间,倒也是没几年了呢。”1919年的巴黎和会,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三年。
“我在德国期间,确实感觉到了,德国人对一战的战败都愤愤不平。那时,我在德国好像听说过一个叫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他们的领袖叫希特勒,好像就鼓吹要推翻巴黎和会强加给德国的侮辱。要是这个党掌握德国政权的话,正是有可能。”一年前刚从德国回过的俞大维插话道。
“不错,就是这个希特勒,我在德国考察时知道的他,而且,根据我得到的情报,他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眼下已经是德国议会的第二大党,我估计,或许明年,或许后年,他们这个党就会成为德国国会的第一大党。也就是说,希特勒有可能上台掌权。德国会在他的领导下,再次与英法开战。当然,这是我们根据情报分析得到的结果。但我们必须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杨寰宇接着俞大维的话,把孙宝琦和俞大维的猜测变成一个论据。
在座的军官们,都没什么表示。他们认可杨寰宇,不是在一件两件事上对杨寰宇的佩服。可以说,从跟着杨寰宇入蒙开始,打日本人、打苏俄人、打英国人,不仅现在把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势力赶出了华夏,还扶植起来一个傀儡的高尔察克时不时的找苏俄的麻烦。现在更是在中东,划下了一大片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华夏的永久租借地,那几乎已经相当于华夏的海外领土了。试问近代华夏有过那个将军能获得这样的成就?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于服从杨寰宇的任何决定。倒是文官系统,还没有这种死心塌地的服从。
“可就算德国会和英法打起来,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关系,欧洲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也鞭长莫及啊。。l''”梅贻琦满脑子问号,他怎么也想不通,就算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起来,又和我们华夏有什么牵连。
“三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算不上世界大战,德国和英法开战,他一定会拉几个盟友,英法也同样会拉盟友。在我们的边上,有两个一支对我们华夏虎视眈眈的敌人,苏俄和日本。苏俄一定会和德国人打起来的,说起这个,也许你们有的人不知道,我们与高尔察克有协议,我们帮助他们在欧洲复国,推翻苏俄,他们到时会把历朝历代俄国人在北方占领的华夏领土交还给我们华夏。”杨寰宇解释道,这事出来徐树铮、吴佩孚、阎锡山等几个早期参与者,包括汤芗铭、秦国镛他们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几位文官了。
在座的人俱都恍然大悟,怪不得在北方,既然有高尔察克这个盟友在,依然让吴佩孚坐镇库伦,蒙疆一线,始终驻扎着杨寰宇麾下最精锐的几个机械化装甲师,而不是把这些部队调到长城一线。原来杨寰宇的眼光还盯着北方在清朝手里丢失的那些国土。
“主席是打算等到那时,联合德国吗?”一直半眯着眼貌似在打瞌睡的马君武突然睁开眼问道,睁开的双眼里有股热切。是啊,对华夏人来说,收复故土是仅次于开疆拓土的让男儿热血沸腾的事了。
“这个现在倒不好说,要看那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到那时,日本人和德国人结盟,我们恐怕就要和英法结盟。如果日本人和英法结盟,我们可能就别无选择了。所以,我们需要在战争爆发之前,做好一切的准备。当然,这些话只是今天在会议上说的,我绝对不希望听到还有比如传这个话。”杨寰宇的话说道后面的提醒时,已经是声色俱厉。
按照杨寰宇的想法,当然是希望日本人依旧会和德国人结盟。这样,由于日本国内缺乏资源,而现在华夏这里又讨不到便易,他们的目标自然而然的就会指向英法在东南亚的这些殖民地。那时候,华夏只要是在日本人手里抢下东南亚各国的控制权,英法到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而万一日本不和德国结盟的话,整体形势就对华夏很不利,与德国结盟,无疑是下下策。当然,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只能把杨寰宇最不愿意从基地里拿出来的大杀器搞出来了。原本在杨寰宇的打算里,只要美国人不先搞出这个,他也不打算把这个搞出来,毕竟这东西杀人太狠。想到这里,杨寰宇不仅又有点可怜日本人了。不管日本人和谁结盟,怕是都免不了挨这个大杀器的结局。和德国人结盟,可能依旧会挨美国人的,和英美结盟,就免不了挨华夏人的,
只是倒是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是真的太难说了。如今的世界和前世已经相差太多,至少,在亚洲已经差别太大了。不仅华夏已经崛起,摆脱了被列强奴役的命运,苏俄那边,多出了个高尔察克领导下的俄国。这样一来,希特勒还会不会和斯大林翻脸?也许他们会结成联盟,要是翻脸,或许会和高尔察克结成联盟,在这点上,对华夏都没有好处。
虽然希特勒对**从骨子里仇恨,但他也没少和斯大林合作。结盟并非不可能,可那样的话,要是德国再和日本结盟,华夏就面临着先要和日本人开战。因为德日苏结成联盟,不可能不对高尔察克发起进攻,那时候,华夏要帮盟友高尔察克,就必须和日本开战了。这样一来,放日本人先南下,后摘果子的计划就会落空。要是苏德翻脸的话,华夏想要进攻苏俄就失去了合法性,总不能同盟内讧吧。这显然也对华夏没好处。
变数太多,那么,华夏就需要在最后时刻再选择站队。杨寰宇唯一没底的,就是万一需要和德国结盟的话,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因为一旦和德国结盟,就不仅仅需要打败英法,必须要把美国也打败才行。那时的世界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占据了整个欧洲的德国和占据了亚洲的华夏,形成两极对抗?所以,杨寰宇据对不允许今天会议上,他的态度被泄露出去。
今天杨寰宇召集的会议要讨论的是南北和谈,可杨寰宇却和大家扯起了十年里会爆发世界大战。这算是在唱那一出?徐树铮看着年轻的杨寰宇,心里思索着。杨寰宇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扯这个肯定是有目的的,可目的在那里?世界大战,战争准备,以做好战争准备为目的的国家的运行,话语权,一条逻辑线条在徐树铮的脑海里串联起来,他明白了杨寰宇要的是什么。杨寰宇想要在华夏政府里的绝对话语权,换句话说,他就是要独裁。可这话杨寰宇自己不能说,所以才需要统一大家伙的认识着手,引导大家认同他的理念。“哈,这个小狐狸!原来打的这个算盘。”徐树铮差点笑出声来。
“从刚才总司令的话里,我们应该知道,未来的十数年,是关系到华夏今后百年命运的十数年。要做好应对这个战争的准备,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一致的声音,向一个一致的目标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排除一切有可能出现的干扰。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围绕着一个核心,共同努力。”明白了杨寰宇的心思,徐树铮自然知道了话题该往那带。他着重提到杨寰宇的职务是总司令,而不说什么主席。而话里的围绕着一个核心,更是明明白白的把这个核心指向了杨寰宇。
所有与会的都是人精,到这时候,徐树铮说出了这番话,大家要是还不明白,那就可以辞职回家抱孩子去了。杨寰宇本身就是北方特区的独裁者,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默认认可的。再想到会议开始时提到的要进行南北和谈,杨寰宇的目标底线就变得清清楚楚了。在南北和谈成功后,新的华夏联合政府里,杨寰宇依旧需要如今在北方特区里这样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大家现在在这里开会,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达到这个目的。
“让总司令出任总统,修改宪法,三军总司令由总统兼任,向美国人那样搞。”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海军司令汤芗铭提议道。
“总统是有任期年限的,我们之前丢失政权,不久是因为国会选举失败,才丢了执政权吗?到时候再来一下,岂不又要乱套了?”胡宗铎提出反对,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