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氏闻言,抿着嘴隐着不屑道,“按着说她也只比七娘子大了几个月,偏偏一派大家闺秀的模样,说话做事大大方方,到底是赵家老太太从小带在身边养大的,这个六娘子,小小年纪不简单。”
五姨娘一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媚眼露笑道,“按着夫人这样说,倒确实比我们七姑娘更适合嫁过去呢。”
“呵,是啊。”林氏咬牙一笑,“她要是个破落户上不了台面,我才要担心不是?”
“可不正是这个道理。”五姨娘心底暗暗窃喜了起来。于自己于儿子,她自然希望林氏事事顺心,只有林氏顺心了,她这个做姨娘的才能天天安心度日。
这厢林氏和五姨娘各怀心思私语着,那厢六娘子已经起了身。其实说是累了,可六娘子只靠了一个时辰就睁了眼。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四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六)
“六姑娘不多睡一会儿?”秦妈妈一直在耳房收拾箱笼,听见里屋的动静便掀帘走了进来。
六娘子赞许的看了秦妈妈一眼,然后柔声问道,“什么时辰了?”
“申时过了一会儿了。”秦妈妈扶六娘子下了床,一边唤了揽月进来给六娘子梳头一边道,“方才夫人派人来传话,说今儿晚膳在清宜居,酉时就开席。”
六娘子想着一会儿就要面对陆家里里外外一大家子人,不免有些头疼的对揽月道,“梳个小髻,就戴外祖母给我的那支赤金簪花小钗,耳坠子用那对珊瑚红的,再插朵小绢花。”
六娘子对穿衣打扮总有自己的讲究,通常按着她的想法打扮出来都会令人眼前一亮。因此揽月听了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扶着六娘子坐到了镜妆前拆了她的发髻仔细的梳了起来。
“秦妈妈,那些随行的寒士可打点好了?”六娘子对镜闭眼而坐,一边细细打量这半新不旧的屋子一边随意的同秦妈妈聊天。
“陈伯都打点好了,除了六姑娘分的银子,老爷也派管事来分了银子,又安排在了邻街的天井胡同的一出宅子里住下了。”秦妈妈一一回道,“老爷说过三天,让他们养足了精神再回去,这一路颠簸的,总是辛苦。”
六娘子听着忽然睁了眼道,“陈伯和张伯也在那宅子里住着?”
“是。”秦妈妈点头道。
“三天后让陈伯留下。”六娘子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这事儿我亲自同父亲说。”
秦妈妈点点头,又折出去拿了本新册子回来道,“六姑娘看看,随行的衣物都记在案了,这一路的开销刚才竹韵也誊上去了。”
“妈妈收着吧。”六娘子笑了笑,“少不得要妈妈多辛苦,这些事儿本在家里我也不大管的。”
“姑娘信的过我可是我老妈妈的福气。”秦妈妈溺爱的看了六娘子一眼,真正是将自家姑娘疼在了心尖儿上。
六娘子笑而不语,只觉在陆家做这一回客人是累到了骨子里。
想着这几年住在怀阳,见的都是民风淳朴,看的全是平川美景。怀阳远离帝都,说的简单些那就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赵家二老对她又是隔代养,平日里无论吃穿住用,到了她头上全都是顶好的一分,所谓委屈是根本从来没有过的。
心中如此一念,六娘子不免又想起了顾望之。她走时给顾望之寄出的最后一封信里是提过一句,若是自己到了陆府安顿下来后就会告诉他。可想着毕竟是深宅大院,上头有父亲继母,左右还有兄弟姊妹,若是再同顾望之频繁来往书信,哪怕聊的只是最简单的家常,都似有不妥。
正这般想着,外头传来了小丫鬟青涩的传报声,“六姑娘,夫人让我来传话,若是六姑娘起身了便去一趟太夫人那里,太夫人这一个月来一直念叨着六姑娘呢。”
六娘子心里一惊,匆忙道,“这位姐姐且等等,我马上就来。”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五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七)
陆家是三代同堂,说起最大的这位太夫人那来头也是有的。太夫人姓徐,当年是贵州滇县望族徐家嫡生的么女。徐家是三代文史之家,虽族中并未出过什么大官,可是倒是有几个宗族子弟学问做的很大。
当年太夫人算是低嫁,陆老太爷一辈子也是碌碌无为,中了个举人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可虽说官运不旺,但这一路走来夫妻俩倒是相敬如宾平平顺顺的,陆老爷作为嫡系中的壮丁也算是争气有为,不论是读书学问还是开枝散叶都做出了嫡子的表率,陆家也算是家和安顺了。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两年前,陆老太爷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这事儿六娘子自是知道的,当时她已是旧皮囊新思想,乍听自己的祖父病逝,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赶回宣城奔丧。谁知期期艾艾等了整整两个月,陆家那儿竟半点动静也没有。
作为陆老爷原配生下的唯一的女儿,六娘子这个陆府嫡女竟连自己亲祖父的丧都没有奔成。这深宅府邸的弯弯绕绕,可见曲的是有多厉害。
这样想着,六娘子已经跟着领路的丫鬟到了陶然居。
有轻盈的笑声从里头断断续续的传来,六娘子低眉顺眼,跟着领路的小丫鬟踏进了屋子。在来的时候她就知道太夫人自从老太爷病逝以后就礼了佛,可却还是被屋子里燃着的沉香熏眯了眼。
“这可是六丫头?”突然,一个还算中气十足的声音破耳传来。
六娘子还没来得及揉眼睛,就被人推到了前面。
“这六丫头……六丫头啊,竟长的这般高了!”那话里带着隐约的哭腔,六娘子只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人使劲的捏了捏,不疼,却格外的突兀。
她在迷香中努力睁了眼,迎面看到的是一张圆润的脸庞和一对闪着柔光的祖母绿玉石耳坠子。
“老祖宗,六娘子这一路颠簸的,怕是还没缓过神来来,您瞧,她眼圈底都还泛着青呢,不如您让她坐了喘口气,您再细细的问。”林氏的声音飘飘然的传来,“您瞧,这一屋子的人,看着您抹眼泪,大家眼眶都红了。”
“是,是,你说的是,也是我老糊涂了,六丫头从小身子骨不好就养在怀阳,如今这连路颠簸的,我瞧着她的模样分明是清减的。”太夫人一边说一边差了仆妇端了张芍药粗绣锦垫的高背椅过来,“快快,扶六姑娘坐好了。”
六娘子本不是身子骨弱,分明就是被这满屋子缭绕的佛香给眯了眼,若不是有机敏的小丫鬟搀着,她早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眼下既被人误会是舟车劳顿没缓过神,她也懒得解释,便顺水推舟的垂着头落了座。
只是也不知道是六娘子耳朵尖太还是有人太肆无忌惮,当她刚坐稳在锦垫上,就听到屋里响起一声尖促的冷笑。
六娘子顺声看去,冷笑的人没找到,却是才发现这陶然居里竟七七八八站了半屋子的人。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五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八)
她心中无奈微荡,只好一边揉眼睛一边又站了起来,走到太夫人跟前行了个姿势到位的叩拜礼后方才开口道,“孙女适才一路走来,冷风吹得头犯了晕,多有失礼,还望祖母不要怪罪孙女骄纵才好。”
“哎呦我的小乖乖,这会儿还难受不?”太夫人见六娘子虽然青涩稚嫩可却俨然一派大家闺秀的姿态,心里一欢喜,便一把将她搂在了怀里。
“得祖母怜惜。”六娘子只觉太夫人真是个自来熟,却不得不顺着方才的话接口道,“孙女从小就未出过远门,见识浅薄,却不知原来宣城入了十月已是这般冷了。”眼下一屋子,除了她剩下的全是自家人,谈什么都不合适,只能谈天气了。
“今年入冬早,往年十月还是暖和的。怎么,可是这次回来没带足衣裳?不担心,祖母这儿多的是料子,回头只管让你妈妈来取。”太夫人年纪大了,又遭丧偶之殇,礼了佛以后便爱做散财童子,喜欢和隔代打交道。虽眼跟前这个孙女从小就抱离了陆家养在了怀阳,可是说到底赵家这门亲事当年是陆老太爷亲自去求来的,新娘子也是太夫人自己亲自去药王庙看的,所以对六娘子,太夫人还是有一些情分在心中的。
只是后来的事儿变化太快,快的让人几乎自顾不暇,六娘子便成了那一众鹅卵石中的细沙,终于还是被顺流而下的湍水冲的无隐无踪了。
…※※※※※※…※※…
不过太夫人一番自来熟的动情寒暄,倒是彻底将六娘子给煽情了个清醒。
“先头在外院已是见过两位哥哥和七弟了,可姐妹们却是现在才有精神认一认,我不懂礼数,让姐妹们笑话了。”六娘子依然被太夫人搂在怀中,可她笑颜盈盈,说的话不卑不亢且声音软糯,叫听的人不免觉得烫贴的舒服。
“六妹妹这一路过来风尘仆仆的,原该是我们做姐妹的先去看你的。眼下正巧了,在祖母这儿凑在一起了。”六娘子话音刚落,便有个身形纤细瘦长的少女站了起来。
六娘子细细看去,这少女大约十四、五岁的年纪,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眉眼如画文静优雅,像一朵欲开未绽的桃花,明媚清丽,容光照人。
见六娘子面露茫然,那少女随即笑道,“我是你大姐姐。”
“大姐姐好。”六娘子恍然,冲初娘子行了个随礼。
初娘子眉眼舒展的受了六娘子的礼后便指着右手边红衣粉裙的少女道,“这是你三姐姐。”
六娘子顺势看去,一下子被三娘子小小年纪的娇美惊艳住了。想着前世她在电视剧里早已见过不少古装扮相的明星了,有些确实也是美不胜收的,可现代人扮古代人,再像也少了一份的气韵。
但眼前的三娘子虽小小年纪,却让六娘子第一次觉得,原来真正是有人能生得“纤尘不染”的!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五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九)
三娘子比初娘子略微矮一些,小巧精致的瓜子脸,黛眉细长,眸似灿星,肤光胜雪,端的是明珠生晕美玉莹光,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玉立婷婷。
“三姐姐真漂亮。”六娘子发自肺腑的赞叹了一句,却惹的三娘子脸颊绯红,唯唯诺诺的说不出一个字来,不过屋子里的气氛倒是因为六娘子的这句真心的赞美而轻松了许多。
见三娘子害羞得半天没一句整话,终究还是初娘子笑着接口道,“六妹妹真是实在的可爱,瞧把我们三娘子臊的。”
周遭不少人没忍住都“噗嗤”笑出了声。
六娘子这才尴尬的眨眼道,“便是我眼浅,打小到现在还未见过比三姐姐更漂亮的人儿了。”
可冷不丁的,站在初娘子左手边的小姑娘却“哼”了一声,挑眉嘲讽道,“那六姐姐眼光可真是浅了,如今住回了宣城,少不得可以让你开开眼界了。”
“七妹妹说的是,少不得要七妹妹多教教我。”六娘子循声而答,似没有听出七娘子话里的讽刺。
话说来之前六娘子早就是做好了功课的,陆府有哪几口人,小辈中那几个得势些,那几个性子淡漠无争,她通过赵老夫人派的人侧面打听,也都是一一记在心中的。
之前初娘子已是介绍了自己同三娘子,那眼下左手边这个一派姑娘打扮的小姑娘自然就是林氏所出的陆家七姑娘了。
只是这个七姑娘生的虽也是娇美清秀,但那眸子里透出的盛气凌人却让人一点也喜欢不起来。
七娘子皮笑肉不笑的看了六娘子一眼,“六姐姐若是喜欢,过年的时候我一定会尽地主……”
“母亲,六娘子从怀阳回来,这一路颠簸想来肯定没有踏踏实实的睡上一个好觉,不如今儿早些摆膳,回头也好让六娘子早早休息。”林氏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七娘子的话,她一张口,特意将“回来”二字念得额外清晰响亮。
六娘子听着林氏的话,目光却一直在七娘子身上打转。只见林氏话音刚落,七娘子脸上就青一阵白一阵的,似想强辩又似知道自己口无遮拦犯了错误,小脸上的神情在那一瞬间特别精彩。
六娘子在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虽说七娘子是林氏亲生的,可明显这个女儿没有袭承到亲娘的半点精明,连“尽地主之谊”这种话她也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脱口而出,可想而知陆家是有多不把她当成一份子来看!
如此一想,六娘子心里不禁冷了几份,连带着应酬敷衍的心思也瞬间被七娘子毫不掩饰的排斥态度给熄了个全灭。
也罢,陆家人是不稀罕她,可她也不稀罕陆家人,没得只许她放火不许陆家人点灯的。
此番来宣城过年,本就是陆家人心血来潮,这是第一次,想必也是最后一次。以后若再有,六娘子觉得自己就算是把自己折腾病了也会赖在怀阳连闺门都不踏出半步的。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六章 小青衫•故宅规矩(一)
心里一抵触,那天的晚饭六娘子便吃的食不知味。
不过一大家子人吃饭,从太夫人到老爷夫人姨娘,又从嫡子嫡女到庶子庶女,光是桌子就摆了两大张,将个山兰厅挤的满满当当,再加上进进出出的丫鬟老妈子,左右也没几个人真正注意过六娘子。
只是那日晚饭散了以后,倒是初娘子同她一路聊了回去。不过问的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什么宣城入冬早衣裳可带够了没,什么方才的菜合不合胃口,有什么特别爱吃的有什么特别忌口的。
六娘子笑着一一应对,既不敷衍也不刻意讨好,举止言谈间端足了婉约从容。
但六娘子这般不冷不热的态度却并没有打消初娘子的热情,相反的,她还一路跟着六娘子回了浅草阁。
“这原是父亲的书房,后来闲置了,虽有些小,不过却是坐北朝南,即便是冬日的午后采光也是极好的。”初娘子似乎对浅草阁并不陌生,一进屋便念叨了起来。
“我今儿下午着实累了,贪睡了一会儿,箱笼还没整理完,那些个茶叶小食的现在也不知塞在哪儿,只能用清水招待大姐姐了。”六娘子这说的是大实话,她入陆府统共也就几个时辰,自己睡了一会儿,又提早去见了老太太,马车上的箱笼只来得及搬进浅草阁,根本还没打开过。
初娘子闻言眼光微闪,忙笑道,“妹妹别忙,原也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失了礼不请自来的,实在是有些事儿要先一一同妹妹商量好了,妹妹毕竟是自家人,不是客人。”
初娘子的话听在六娘子心中总觉得有几分别扭,可她却不着痕迹的抹平了心事,神情自若的点头道,“大姐姐说的是,不知大姐姐有何叮嘱?”六娘子说着就拉着初娘子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
初娘子初见这个戏文故事一般存在的六妹妹时,就觉得她虽年纪小小却是个不卑不亢的,想来应该也是个有主见的,便干脆少了拐弯抹角,轻轻的拉着她的手道,“原本这些也是父亲母亲的意思,我这个做大姐姐的就是代为转达,六妹妹且听听,有什么想法我们再议。”
六娘子无声的点了点头。
初娘子便深吸一口气道,“咱们府上的姑娘每日都是要给母亲晨昏定省的。早上是卯时三刻,晚上倒是不定的,大多是用了晚饭后。府里只有太夫人和母亲那儿是有小厨房的,其他人吃喝一律是公中出,大厨房在西北角,稍微远了些,所以各处小院都会有个小灶,主要是入冬以后用来烧热水的。”
言下之意便是以后六娘子的一日三餐也走大厨房,这一点六娘子并无异议。
见六娘子点头,初娘子继续道,“六妹妹此番回来,同我们姐妹几个一样,每月都能拿五两银子的月例,平日不管妹妹是打赏下人还是攒着或是买胭脂水粉的都行。母亲知六妹妹是个和顺温婉的,妹妹没有来以前母亲就替妹妹物色了几个丫鬟妈妈和粗使婆子,却是没想到妹妹竟只从怀阳带来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妈妈。母亲也不知先前打点好的人手够不够,便是让妹妹明儿先挑着,若是不够就再让管事妈妈去张罗。”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六章 小青衫•故宅规矩(二)
初娘子话说到这儿,六娘子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可究竟是哪儿不对她一时半刻又说不出来,只能堪堪的说了句,“大姐姐,我不用这么多人服侍。”
初娘子笑道,“六妹妹还真是个实诚的,咱们陆府好歹也是大户人家,哪儿有正经姑娘只有两个丫鬟一个妈妈的,更何况六妹妹还是嫡……”话没说完,初娘子的声音便戛然而止。
一时间,暖暖的屋子里落针可闻。六娘子倒还好,只是柔柔的笑,神情倒并无两样,可初娘子却一改之前的大方自若,紧紧的抿着嘴,脸颊红的仿佛能掐出血来。
“大姐姐说的有道理,原也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只是要劳烦母亲操心,我心里是过意不去的。”看着初娘子几次张嘴不语,六娘子终于叹气先打破了一室冷冷的静谧。
“六……妹妹明、明事理,母亲知道你这般替她着想一定很欣慰。”初娘子恢复的很快,只是再说话就没了之前那般从容的长姐风范,多少变得有些缩手缩脚起来。
六娘子却并不在意这些,依旧细细的听着初娘子林林总总的说着府上要注意的规矩事项,两人促膝谈完后,六娘子还亲自将初娘子送出浅草阁,并再三言谢,客气有余。
…※※※※※※…※※…
折身回到屋中,六娘子只觉自己脸颊酸酸的,这才发现是笑的脸都僵了。正当她伸手想倒杯水润润嗓子的时候,忽闻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姑娘还是喝茶吧。”揽月见六娘子已经捧了杯,急急的端上了刚泡开的热茶。
六娘子失笑,“箱笼收拾出来了?”
揽月清楚六娘子话里头的意思,不免有些讪讪然道,“方才姑娘同大姑娘那么一说,我同秦妈妈就先收拾了装茶叶的箱笼。”
六娘子接过茶盏,细细的品了一口道,“还是太平猴魁好喝。”
“这是今年四月老太爷特意给姑娘留下的,也就这么六两多,全给姑娘带来了宣城。”揽月说着替六娘子脱了鞋服侍她上了炕。
六娘子笑了笑,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