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将在三国-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雷没听懂他说的是什么,程昱却不高兴了:“你这个道士,胆大包天,居然侮辱我们,难道是不想活了?”

    何雷一怔,低声说:“先生,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程昱气道:“他说咱们是狗,为了一点荤腥日夜兼程!”何雷心想,这个道士有意思,面对素来以凶残霸道著称的董卓军团不但不躲避,还敢跑过来找死,且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你这个道士,为什么说我们是狗,你可知道,只要本将军一声令下,你和你的那些朋友全都要身首分家死于非命。”

    道士愕然道:“朋友,什么朋友?我没有朋友?”何雷纳闷的问:“那你身后那些人是怎么回事儿?”

    道士恍然道:“你说他们呀,他们都是我的粮食。因为我要去长安投靠太师董卓大人,路途遥远,所以特意带着他们做吃食的!”

    “什么,粮食?你,你吃人?”程昱惊道。

    “是啊,天下人都在吃人,我为什么不能!”道士嫌他大惊小怪,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有本事的吃掉没本事的天经地义。”

    何雷觉得这道士出现的太突兀,恐怕另有内情,饶有兴趣的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用粮食,把这些人换下来,你不要吃人,吃粮食不是更好!”

    道士冷笑,指着何雷身后的兵马划了个圈子:“你有多少粮食?”何雷道:“这个你不用管,总之够换你手中的难民了!”

    道士大笑道:“大汉朝十三个州,几百万百姓,都是我的难民,你能换的走吗?”典韦大怒:“你个臭道士,我大哥看的起你才跟你废话,你居然不识抬举,看我一戟劈死你!”说着,纵马向前。何雷急忙拦住他:“二弟不要鲁莽!”

    “你要怎么样才不肯吃人?”何雷笑道。

    “你这人太过迂腐,贫道问你,董太师可以吃人为什么我就不可以,难道你敢数落董太师的不是?”

    “吃人是不对的,别说是董太师,就算是当今圣上要吃人都是不对的。齐桓公因为吃人而丢了江山,你不知道吗?”

    “反了,反了,你敢数落董太师的不对,反了,反了?”

    “董太师没有吃人?”

    “可是据贫道所知,董太师的军队出外打仗从来不带军粮,总是以人肉作为粮食,有没有这回事儿?”

    何雷微微一震,回头看了一眼高顺,高顺皱着眉,微微点头,表示确有其事。何雷心头登时窜起一股火苗,瞬间烧到喉咙,烧入顶门,他跳下马背揪着道士的脖领子,厉声道:“天下汹汹,百姓劳苦,惠贤畜生,一视同仁,董太师吃人是他的不对,你吃人就是你的不对?来人,给他粮食,让他滚蛋。”

    典韦气道:“为什么不杀了他?”

    何雷心想,这道士来的挺奇怪,或许是个有来历的,还是留着,看看他到底耍什么花样。

    高顺给道士弄了两袋子粮食,给他一匹战马托着,把他赶走了,回来对何雷不悦地说:“这等刁民,留着他干什么,杀了算了,还送他一匹战马?”

    何雷摇头苦笑,然后对那些难民道:“你们都回家去吧!”

    高顺又说:“将军,咱们队伍里正好缺人,不如拉他们壮丁,跟咱们一起去打仗,我看至少有一二百人呢,而且都是精壮年。”

    程昱纳闷的说:“那道士一个人怎么能绑架这么多人呢,这事儿透着古怪。”典韦正色说:“我看他一定是懂得妖术!”

    何雷心想,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三国时代之所以没能出现统一,就是因为没能出现一个像李世民、朱元璋、李自成那样善于收敛民心的人,包括刘备在内,刘备只用汉室宗亲的招牌来收敛民心,效果还是不大,因为他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口号。像李自成的:“均田免粮!”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何雷问那些难民:“你们是怎么被那道士抓住的?”

    其中有个胖子站出来说:“那道士会妖术,冲着我们一招手,我们就迷糊了,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何雷不相信他的话都,可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心想,今天眼前这些难民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让他们给自己宣传一下,于是吩咐道:“发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各回各家。”

    难民们千恩万谢,程昱道:“你们记住,这位是朝廷的司隶校尉牛辅将军,千万别记错了!”

正文 第四十一章再试牛辅

    董卓军主力军团渡过颖水之后,第二天午时左右抵达梁郡城下,和张辽的营寨相隔五里下寨。何雷立即在大营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召集李?、郭汜、张辽前来议事。不到一个时辰,三人纷纷赶来。

    何雷让他们汇报工作。

    李?道:“遵照将军指示,我已经在阳翟和芒砀山留兵驻守,每隔五里安排五名探子,如果东郡曹操有什么异动,很快就能知晓。我军将会在他的兵马到来之前布置好一切。”

    郭汜道:“我也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商丘地区留下了五千人马,严防袁绍前来救援。不过,袁绍现在还在扬州,似乎没有要救援的意思。”

    张辽道:“末将屯兵城下之后,连续三次到梁郡搦战,敌人就是坚守不出,我也无可奈何。”

    “坚守不出?”何雷在大帐内转了个圈子,用目光去看程昱,程昱一时之间也没有注意,微微的躬了躬身子!

    张辽忽然说:“主公,前些日子和敌军交战,我结识了一个大才子,您要不要见见,也许他有什么计策呢?”

    何雷道:“叫什么名字?”

    “叫荀?,听说是黄门侍郎荀攸的叔叔,您要不要见见?”

    “见,马上就见,你们先下去!”何雷高兴地跳起老高,吓得众将还以为他得了失心疯,荀?那可是曹操早期五大谋士中除郭嘉外最杰出的人物。

    荀?仍然是那身粗布衣衫,平板着脸,迈着四方步,从外面走进来,见了何雷,微微拱手,就算是打招呼了。

    何雷胸口涌上来一阵热流,兴奋的说:“先生,先生请上座。”深深地给荀?鞠了个躬。荀?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结结巴巴的说:“将军为何这么客气,荀?只是一介布衣而已!”

    何雷抬起头来看看荀?,只觉得非常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了,笑着说:“先生大才,牛辅仰慕已久,牛辅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先生能否答应?”

    “哦,牛将军听说过我,请问你有什么请求?”

    何雷道:“在下自幼喜好读书,只是家父一心想我学武,所以,也就荒废了学业,今日见到先生,我是想……想拜先生为师,不知先生肯答应否?”

    荀?道:“你要拜我为师,那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如果你答得让我满意,我就收下你!”

    何雷心想,你要是问我吟诗作对,我就剽窃几首李白、杜甫的名句,保管你目瞪口呆。“先生请讲。”

    荀?慢慢地走了两步,思索一下说:“请问将军,你觉得大汉朝因何会到了今日这步田地?”

    何雷叹道:“先生请恕我直言,大凡一个王朝的覆灭,都覆灭于皇帝和大臣的先行**。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每一个王朝的政权,全都坚如铁石,他拥有法律、监狱、军队以及君臣大义。没有人可以打倒他,只有他自己打倒自己,主凶就是该王朝的君主,如果君王不猛下毒手,他的王朝和政权,就会永远屹立,稳如泰山。

    大汉朝自从桓灵二帝以来,政治**,宦官弄权,军阀割据,奸佞横行,国家已经被君王折腾的千疮百孔了。黄巾贼虽然是贼,但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呀,因为他们是人,要活命只有造反,不造反就会死路一条。这情形就好比暴君贪官手持钢刀,向百姓怒吼:“你到底反不反?”百姓要是拒绝反叛,贪官污吏暴君就会把他活活砍死,后面的人也就不敢不反了,先生以为如何?”

    荀?全身巨震,双目放射异彩:“这么说来,你认为大汉朝中兴无望了?”何雷摇头道:“也并非全然无望,以我之见,当今之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积弊之多,多如牛毛。汉室想要中兴,不光要依靠武力,其根本在于正风俗,严纲纪。风俗正,则积弊消,如此则朝廷可定。朝廷定,则四方诸侯不足虑也!”

    荀?点头道:“听你之言,只要举国上下,正气伸张,人才得用。中兴之日指日可待。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我想的还比较具体,我觉得,当今朝廷在董太师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董太师宽厚仁爱,任人唯贤,就像你说的,正风俗,严纲纪,尽心竭力的辅助幼主,未来大汉朝能不能中兴,全看董太师的了。在下对董太师心仪已久,早就想要一见,亲临教义,有朝一日,还望将军代为引荐,我这里有家传玉佩一双,,请将军笑纳。”荀?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对名贵的玉佩躬身举过头顶。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刚才的话真是你的心里话吗?你真的认为董卓是辅助幼主的忠臣,你要谄媚于他!”何雷气咻咻的说。

    “这是什么话,董太师不是你的岳父吗?董太师位极人臣掌握朝政,我等这些人想要做官,当然要惟命是从,这怎么能叫谄媚呢!”荀?笑着说。

    “看来我认错人了,你不是我要找的荀?,一定是同名同姓的,我问你,你的侄子叫什么名字?”

    “荀攸,以前做过黄门侍郎!”荀?淡淡的说。

    “没错呀,可是,先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董卓祸国乱政,罪大恶极,对上欺凌主上,对下虐待百姓,实在人人得而诛之,你却要谄媚于他,看来,看来历史是错误的!”最后一句,已经接近喃喃自语了。

    “我没听错吧,那董卓本是你的岳父,你却说他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难道你要造反,可是,你现在不是在为他征战吗?”

    何雷冷笑道:“我牛辅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但还懂得一点仁义道德,像董卓这样的乱臣贼子,死不足惜,我怎么会替他征战。实不相瞒,此次出征,我为的只是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来有一天,等我找到机会,我要营救皇帝,重新恢复汉室江山,和董卓有什么关系?”

    “可是,将军难道忘了,董卓是你的岳父?”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和国家君王比起来,岳父又算得了什么?”何雷厉声道。

    “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深明大义,荀?真是错怪将军了,罪过,罪过。“荀?站起来,拜伏于地:“主公,荀?错了,荀?该死。”

    “先生这话从何说起,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荀?被拉了起来,笑道:“刚才的话都是戏言,我荀?平生最恨的就是老贼董卓,怎么会谄媚于他,我是故意试试主公。现在我知道了,主公是个铮铮铁骨深明大义的好汉子,难怪张文远对你推崇备至了。

    何雷把他扶起来的时候,正好看他他脸颊上的鞭痕,恍然道:“原来……原来那个道士也是你假扮的,难怪我觉得你这么面熟。”

    荀?笑道:“那些难民其实都是张文远的部下,我临时借来用用的,张文远并不知情,主公千万不要怪罪。”

    何雷道:“先生一再试我,可是对我的人品信不过?”荀?叹道:“是的,主要是因为你是董卓老贼的女婿。”

    何雷笑道:“其实我早就有心离开董卓,只是,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谋划!”荀?道:“在下愿意追随主公左右,只是主公和董卓有翁婿之情,实在不宜下手,如之奈何?”

    何雷心想,用不找我下手,董老贼活不了多久了。我要是下手就对不起媚娘了,还是留给王允来做吧。

    “我不会杀他,我只想找时机离开他,令辟疆土,可是在这之前,咱们一定要先把皇帝从他的魔爪中救出来!”

    “没错,没错,主公真是思虑周全。”

    何雷走到帐篷门口,撩起帐篷,沉声问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必须尽快的解决刘岱,然后回关中去筹谋大事,只是刘岱奸猾无比,拒不出战,不知先生有没有办法?”

    荀?摇头道:“我还没想到,请给我一些时间。”

    何雷叹了口气道:“好吧!”

正文 第四十二章贾诩出山

    一直等到下午,快天黑了,荀?和程昱还没想出办法,何雷就打算强攻。正在这个时候,李?领着一个书生进来说:“将军,我有一计,可以让刘岱出城迎战!”何雷高兴地问:“计将安出?”

    李?指着那书生道:“快点告诉将军?”

    “是”书生躬身施礼然后恭恭敬敬的说:“启禀将军,此事其实非常好办,刘岱之所以不敢出城迎战,只是为了等待袁绍的援军到来,将军假借袁绍名义修书一封送入城内,谎称援兵即日就到,刘岱一定出城交战。”

    何雷沉吟道:“你怎么知道刘岱不出战是要等待袁绍的援兵?”

    书生的腰俯的更低,沉声道:“我听说刘岱连日来只在东门增兵,而放弃西门的防守,这情况显而易见,他是打算一旦失败,就去冀州投靠袁绍,所以,才会做出如此的猜测。

    何雷点头道:“倒也是合情合理!”

    那书生看上去约莫在四十岁左右,身形虽然魁梧,但却有张修长秀气的脸庞,配在他宽肩上像是比例上小了点。长脸庞上有一双聪明机灵却略带忧伤的眼睛和一张多情善感的嘴巴。此时他神色从容冷静,使人感到他是个守口如瓶,不轻易露出底细,智勇双全之人。

    何雷突然灵机一动,问道:“你是贾诩吗?”

    那书生全身一震,惊讶的问:“将军怎么会知道的?”

    何雷心中大喜,表面上却没有露出来,淡淡的说:“听说你的文章写的不错,我的帐下正好缺一个长史,你给我做长史好不好?”然后转过头去看李?:“李将军,把这人让给本将怎么样?”

    李?连忙道:“将军看上他是他的福气,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何雷又转过头去看贾诩,贾诩正色道:“谨尊将令!”

    何雷道:“我军中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模仿袁绍笔迹的事情叫交给你了,能不能做到?”贾诩连忙道:“属下在虎牢关曾将见过袁绍讨伐太师的檄文,模仿一下笔迹,还是不成问题的。”何雷拍手站起来;“那么这件事就全权委托先生,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贾诩谨慎的说:“不敢,不敢,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贾诩写好了书信找了一个士兵假扮成袁绍军的奸细,偷偷的来到梁郡东门城下,高喊:“我是车骑将军袁绍派来的,请刘将军赶快开门,我有要事禀告。”

    城头上的守军赶忙报告刘岱,刘岱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把士兵放进来。士兵挺机灵,呈上“袁绍”的书信之后说:“我家主公说了,他此刻远在扬州无法亲自前来救援,所以,委派驻防冀州的大将蒋义渠前来,蒋义渠的大军已经在路上,最迟后天清晨就能赶到梁郡。”

    刘岱大喜过望,吩咐人把士兵带下去好生款待,然后擂鼓升帐,召集众将,商量出兵。

    此时,牛辅军营中,贾诩又献上一条计策。

    贾诩道:“请将军抽掉军中的油嘴滑舌能言善辩之士,组织一支‘骂阵队伍’,到城外去辱骂刘岱,刘岱不堪受辱,一定出城决战。”

    何雷立即照办,吩咐程昱到军中去征集会骂人的能言善辩的人,士兵们听到消息之后,都踊跃报名,一会儿的功夫就组织起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开赴城下,对着城头破口大骂。

    贾诩还特意安排一些平日里口头不干净、讲话寒风带刺,谩骂如吃饭喝茶等粗野流氓,专门编排一些攻击、侮辱、肮脏、恶心的骂人之词,上从刘岱的是五代祖宗先人,下至他们的十五代子孙后代,无所不骂,无所不咒。特别是刘岱当初讨伐董卓诛杀乔瑁的事情,更是他们漫天胡扯破口大骂的借口依据,简直到了拿屎盆子往人脸上扣的程度。

    在出兵不出兵的问题上,刘岱手下的大将本来是有不同意见的,大将刘瑁就主张等袁绍的大军来了之后,再行出兵,里应外合杀散西凉军;另一员大将胡文才也是这种想法,所以,刘岱一直都在犹豫。

    外面的骂声一起,刘岱就坐不住了,在花厅里来回踱步,一忍再忍,最后还是没忍住,大声骂道:“这群混账东西,居然如此无礼,牛辅,我要把你碎尸万段,来人,立即发兵。”刘瑁和胡文才怎么拦也拦不住。

    刘岱点了四万大军,其中一万人是骑兵,带着刘瑁、胡文才打开城门,杀出城外。

    让何雷没有想到的是,荀?的话果然应验了,刘岱绝不是什么无勇无谋的等闲之辈,他的军队异常强悍,纪律井然,比起西凉军来居然毫不逊色,这就说明,他们在平常经过了多么艰苦的训练。

    最先冲出来的是一万盾矛手,秩序井然的在城门左右结成两个方阵。所谓的盾矛手,就是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战士。这个兵种以防守为主,盾牌可以挡住箭矢刀剑,长矛可以阻挡骑兵冲击,最大的作用还是向射手提供掩护,在战场上发挥强大的杀伤力,进可攻敌破阵,退可以结阵自守。

    所以,紧跟在他们身后的就是一万弓箭手,又是两个方阵。弓箭手之后是轻装步兵,轻装步兵之后是重装步兵,然后才是负责冲锋的骑兵队。

    方阵与方阵之间前后相距十步,左右相距三十步,这样可以避免互相掣肘,又可以方便冲锋过程中骑兵从人墙巷道中冲出,先发制人。

    何雷和张辽看到这种情形,不禁对荀?佩服不已,看来他说的非常对,刘岱一直以来都是扮猪吃老虎,把天下诸侯都给骗了。

    不过,仅凭这点本事还吓不倒何雷,因为西凉铁骑也是非常精锐的。

    “呜呜呜!”两个阵营中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天地间充满了浓烈的杀伐味道。刘岱头戴赤缨,身穿铁甲从巷道中杀了出来,左右是他的十几员贴身大将。

    刘岱是个圆胖脸,浓眉大眼,说话粗声粗气:“大胆牛辅,你岳父董卓欺君罔上,罪大恶极,是千古第一大奸臣,我不去讨伐他也就罢了,你居然赶来讨伐我,难道不怕老天打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