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 作者 高月-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儿!“
“奴才在!”李猪儿连忙凑上前道:“王爷什么吩咐。”
“我来问你,你说李怀仙听谁的话?”
李猪儿谄笑道:“李怀仙当然是听王爷的话。”
“除了我之外呢?”
李猪儿挠挠后脑勺,想了想道:“除了王爷,那就应该是世子了。”
“你是说庆绪?”
“是!奴才听说李怀仙和世子的关系颇好,世子说话,他应多少能听一点吧!”
安禄山一拍脑门,自己糊涂了,安庆绪不就在河东吗?让他去潞州为主将,不就可以了吗?
想到这,他连忙令道:“传我的命令,命安庆绪率一万军立刻南下,出任南线大元帅!”
安禄山终于找到了解决李怀仙和李归仁矛盾的办法,他心中颇为欣慰,这时他感觉到了一阵困意,便打了个哈欠对李猪儿道:“猪儿,我要午睡了,扶我进房吧!”
“是!”
李猪儿和几个侍卫一起,将安禄山扶进了寝房。


第十五卷 定鼎天下 第638章 贵妃消息
安禄山的午睡几乎要两个时辰,雷打不动,睡着后便由他的亲兵侍卫在睡房周围守护,李猪儿是侍候他睡觉的心腹之一,当安禄山睡着后,他可以蹲在一旁小睡,或者去吃午饭,这段时间他比较自由,当然,他也可以出去,没人管他,但他必须在安禄山醒来时出现,否则他将遭到重罚。
李猪儿今天二十岁出头,是一名宦官,十年前,他还是一名少年时被带进安禄山的府中,安禄山看中他的聪明伶俐,亲自操刀将他阉割了,从此,李猪儿再也没有发育,他现在已经二十二岁,但身材还是和十年前一样,从背影看他,又瘦又小,俨如少年一般。
李猪儿从小父母双亡,是他的叔父李醉将他养大,尽管当年是他叔父李醉将他送进安禄山府上,但他李猪儿并不怨恨,他任然像对父亲一样善待自己这个唯一的亲人。
李猪儿从燕王府出来,叫了一辆马车便匆匆向城北而去,上午他叔父请人给他带了个口信,他旧疾发作了,让李猪儿有空来看看他,李猪儿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在伺候了安禄山睡觉后,他便赶到了叔父李醉的住处。
李醉原来住在城东一所破旧的小房子里,但不久前他搬了家,住进了一栋占地八亩的大宅,又添了十几个丫鬟仆役,李醉的娘子三年前跟人跑了,而现在,他又娶了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家里有用不完的钱,据说他在城外还有五顷良田。
尽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李醉的一些朋友也并不感到惊奇,毕竟他的侄子李猪儿是安禄山身边的心腹,自然是有钱。
但李猪儿心里却明白这一切和他无关,他虽是伺候安禄山的心腹,但在安禄山眼中,他和一条狗没有区别,别说赏赐他钱,他连吃饭都是安禄山剩下的残羹剩饭,只是从去年开始,安禄山每月才给他三贯例钱。
十年来像狗一般的生活,身体的残缺使他小便时有一种难以启口的痛楚,这一切使他对安禄山恨之入骨,但又惧怕他之极。
直到叔父李醉给他引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对他的尊重,才让他感觉到了人的尊严,这个人便是史思明。
李醉的新宅位于城北一条叫五善人巷的街巷中,是一栋比较隐蔽的宅子,除了这座宅子,史思明还送给了李醉两个美女和一万贯钱,城外的五顷良田也是史思明所送。
另外对于李猪儿,史思明也异常大方,送给了他一千两黄金,熔铸成一个大金佛,李猪儿将它埋在了叔父的旧房子里,那是他后半生的安身养命钱。
李猪儿刚刚一敲门,门便开了,露出叔父李醉养得白胖的脸。
“你怎么才来,快进吧!”
李醉有些埋怨道:“让别人等快两个时辰了。”
“今天胖子心情不好,他刚刚才睡下,叔父有什么事吗?”
“我没有什么事,是有人在等你,快跟我来吧!”
李猪儿跟着叔父走进了内室,房中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在看书,李猪儿一眼便认了出来,是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
他连忙上前跪下见礼,史朝义慌忙把他扶起,“李哥儿,快别这样!”
史朝义和他父亲史思明长得完全不同,史思明头发枯黄,瘦脸鹰鼻,一脸奸诈,但史朝义却长了一张方脸大耳,颇有几分汉人模样,像他的母亲,而且性子也不同,史思明凶狠残暴、冷酷无情,而史朝义却为人宽厚,颇得史思明部下的敬重。
他请李猪儿坐下笑道:“我知道你要急着赶回去,我就长话短说了。”
李猪儿感激道:“多谢史将军体谅,今天那人心情不好,我担心他会早醒。”
“那我就直说了。”
史朝义看了李醉一眼,李醉便知趣地退了下去,顺手将门关上,史朝义便道:“是这样,我父亲得到一个消息,说贵妃藏身在太原府曲阳县……”
“真的吗?”
李猪儿又惊又喜道:“安禄山对前贵妃可是梦寐以求,他听杨花花说贵妃藏身在太原,他便发动了对太原的战役,若真找到贵妃,他肯定会欢喜得发狂了。”
史朝义却摆摆手笑道:“当然不是真的,其实我父亲都知道,杨贵妃肯定是在李庆安手中,但安禄山却不肯相信,这段时间我父亲一直在寻找,结果真在易州的乡村里找到了一个长得很像杨贵妃的女人,当然只是外貌相,她只是一个乡村愚妇,和贵妃是没得比,但我父亲一直在训练她,最近终于训练出一点模样了,我父亲便将她藏在太原府的曲阳县,这个消息你要找机会透露给安禄山。”
李猪儿迟疑一下道:“让我透露恐怕他不信,我从不出门,怎么会知道贵妃藏在曲阳县。”
“当然不是你直接透露,明天上午会有一个女道士来找安禄山提供贵妃在曲阳县的情报,最好你能出来一下,引他去见安禄山,这样,你就介入此事中了,你说说看,什么时辰她来比较好?”
李猪儿想了一下,道:“巳时正吧!如果没有意外我可以出来一下,就怕明天会有特殊事情我走不开,不过如果巳时不行,巳时一刻也可以。”
史朝义又问道:“现在燕王府中,肯定就只有你一人见过贵妃吗?”
李猪儿点点头,“我曾伺候安禄山进宫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见过贵妃一次,其实另一个宦官罗秉忠也见过贵妃,只是他年初得重病死了。”
“这就对了,你可以向安禄山提出,你去一趟曲阳县辨认,如果是就接回贵妃。”
说到这,史朝义取出一卷画,在桌上打开来,笑道:“你看这幅画,明天女道士就会拿这幅画去见安禄山,另外还有一只贵妃用过的玉磬,是我父亲花重金请宦官从南唐宫中偷出来,这两样东西就是证据。”
李猪儿上前看了看画,只见杨贵妃穿着一身女道士袍服,合掌跪在蒲团上,容貌清丽脱俗,他顿时惊讶道:“这真是贵妃啊!”
“这当然是贵妃,是一名宫廷画工偷偷在华清宫画的,也被我父亲用重金买到手,这幅画就当是贵妃在曲阳太阴观的留像,你要记住了,要附和女道士的话,最后,你要主动提出去曲阳辨认,明白吗?”
李猪儿心中紧张得怦怦直跳,他点了点头,史朝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我答应你,这件事结束后,我就送你去长安,让你在长安享受后半生的富贵。”
李猪儿感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他跪下砰砰磕了两个头,“史将军的恩德,我铭记于心。”
“请起!请起!你快回去吧!别让安胖子怀疑到你。”
“那我走了。”
李猪儿不敢停留,转身便匆匆走了,史朝义将东西收拾好了,便从后门离开了李醉家。
回燕王府之前,李猪儿又悄悄来到了李醉的老房子里,李醉既然有了新宅,这处老房子他就不用了,被李猪儿拿走。
房子很旧,只有三间,不过是砖瓦房,还算结实,最早是李猪儿父亲的房子,父母病逝后,被叔父占用了。
外面房间里空空荡荡,在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堆满了杂物,李猪儿来到墙角处,用铁锹挖出一只箱子,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尊沉甸甸的铜佛,足有六十几斤,这就是用史思明给他的一千两黄金熔铸成的金佛,外面镀了一层铜。
李猪儿轻轻抚摸着这遵铜佛,他忍不住咧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一千两黄金啊!价值三万贯,他这辈子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多钱,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希望。
……
时间很快便到了第二天上午,安禄山坐在书房中听侍卫读各地送来的情报,他的眼睛只有在清晨刚起床时还勉强能看清东西,但很快眼睛就会变得模糊起来,开始看不清文字,就算一个人站在他面前,他也是模模糊糊,凭感觉和声音来辨认对方,这是他的一大秘密,只有他的几名心腹侍卫知道,他不准任何说出去,就连谋士高尚也被瞒在鼓里,这也是安禄山喜欢在清晨召集大将开会的缘故。
听了几份情报,无非是各地要钱要粮,安禄山便没有什么兴趣了,他打了个哈欠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猪儿偷偷看了一眼时漏,已经马上到巳时正了,他心中紧张得快跳了出来,见安禄山问话,他连忙上前道:“王爷,吃点心的时辰到了,我去给王爷端点心去。”
这是安禄山的习惯,巳时左右一定要吃一顿点心,再喝杯热茶,安禄山嗯了一声,李猪儿便匆匆出去了,他刚出去没多久,正好看见一名丫鬟端着一盘点心来了,他接过点心盘子,又向大门外望去,只见一名侍卫在院门口探头探脑,他便问道:“什么事?”
“李哥儿,门口来了个女道士,说有贵妃的消息。”
果然来了,李猪儿心中一阵狂跳,侍卫又道:“如果王爷没空,我就打发她走。”
这就是史朝义让李猪儿来接应一下的原因,由于安禄山悬赏十万贯找杨贵妃的消息,这两年来报告杨贵妃消息的人多如牛毛,刚开始还有兴趣,但每次都失望后,安禄山也有点烦了,侍卫们也不敢轻易去禀报,只有碰巧安禄山没睡觉,又心情好时,才敢禀报一下。
所以李猪儿若不出来,女道士可能连见安禄山的机会都没有,李猪儿便道:“不碍事,让她稍等一下,正好王爷在休息,我去禀报一声。”
李猪儿端着盘子走进了房中,安禄山正端着杯子喝茶,眼睛眯成一条缝,在看窗外的一树槐花。
他放下盘子,小声道:“王爷,外面来了个女道士,说有杨贵妃的消息。”
安禄山眉头一皱道:“怎么又来了,可靠吗?”
“奴才没有出去不知,但奴才想,杨贵妃不是也做过女道士吗?或许有点意思。”
“嗯!”
安禄山点点头道:“那你先去问问,如果确实有点希望,再领她进来!”
安禄山把寻找杨贵妃的希望都寄托在杨花花身上,对其他人不抱什么希望了,而且杨花花说,杨贵妃在太原城内,现在太原严防死守,他更没有什么想法了。
李猪儿出去了,片刻跑进来道:“王爷,有点希望啊!女道士是从太原府来的。”
安禄山精神一振,连声道:“快!快宣她进来。”
很快,几名侍卫带着一名女道士走了进来,只见这名女道士年约四十出头,满脸横肉,一看便是不善类。
她左手拿一柄拂尘,右手作揖向安禄山行礼道:“无量天尊!贫道参见燕王殿下。”
她带着一个包,被侍卫拿在手上,安禄山迫不及待道:“道姑,你知道贵妃娘娘下落?”
“贫道七天前还和她在一起,不过她已经不是贵妃了,道号太真。”
安禄山呆了一下,李猪儿接口道:“殿下,杨贵妃正式封贵妃前,不就是出家做了太真道姑吗?”
安禄山大喜,又道:“你快说,她在哪里?”
女道士不慌不忙道:“殿下,贫道是从太原府曲阳县的太阴观而来,我们太阴观是秦国夫人捐资所修,也就是贵妃娘娘的大姐,去年九月,一个女道士从长安而来,在我们观内修行,她出手阔绰,深得观主的重视,给她独院供奉三清,我偶然听说她道号太真,连她的模样都没有见过,直到两个月前,她有些感恙,观主命我进院陪她修行,我这才见她真面目,果然是国色天香,一个偶然机会,我听她侍女叫她贵妃娘娘,被她训斥,我才知道,原来她就是鼎鼎大名的杨贵妃。”
安禄山听得心痒难耐,又连忙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无量天尊,贫道是为求赏而来,如何没有证据。”
她回头指了指侍卫手中的包裹,侍卫连忙将包裹放在桌上,解开来,只见包裹里有两样东西,一只紫玉磬,一幅画轴。
安禄山手一指玉磬,李猪儿连忙拾起递给了他,安禄山仔细打量这只玉磬,玉晶莹温润,隐隐呈紫色,没有丝毫杂质,绝对是极品美玉,安禄山转过玉磬看了看底部,只见上面有字迹,他看不清楚,便问李猪儿道:“上面写什么?”
李猪儿认识字不多,偏巧上面的字他都认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道:“天宝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贺贵妃册封。”
“是它!”安禄山顿时激动起来,“我就说这玉磬这么眼熟,是天宝四年贵妃册封时,我送去的贺礼,就是这个紫玉磬。”
李猪儿连忙拍马屁道:“恭喜王爷,贵妃娘娘现在还保存着王爷送的东西,说明她对王爷还有恩情。”
安禄山高兴得呵呵直笑,他又道:“把画展开!”
李猪儿连忙又将画轴展开,安禄山看别的东西不清楚,但看杨贵妃的容貌,他的眼睛却突然好了起来,只见上面是一幅贵妃出家图,画图很简单,没有背景,杨贵妃身着道袍,披散头发,跪在蒲团山合掌作揖,容貌天姿国色,楚楚动人,人见人怜。
安禄山都看呆了,半晌才问中年道姑道:“这是谁画的?”
“是贫道所画,贫道擅长丹青,出家前是北都的画匠。”
“画得很好!很好!”
安禄山终于有点相信了,他心中激动万分,多年梦寐以求的杨贵妃终于出现了,他竟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想让儿子安庆绪去接来,但安庆绪又率兵南下了,这时,李猪儿道:“王爷,要不奴才跑一趟吧!奴才见过贵妃,顺便辨认一下,如果真是,奴才便将她接回幽州。”
“好!”
安禄山当即答应了,“你带一千骑兵前去曲阳县,让江画师也随你去,再给我画一幅像来,无论如何,你要把她带回河北,事成,我赏你五百贯钱。”
这可以说是安禄山给他身边奴才最厚的赏赐了,他又唯恐一千骑兵被郭子仪袭击,又下令道:“命尹子奇率大军再次围攻太原,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撤离!”
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女人,安禄山已经不顾一切了。
……
这些天,史思明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他已率大军返回了定州,他得到紧急情报,安西军大将雷万春和代州太守辛云京率一万五千人从飞狐道进入了定州,并截断了运去太原府的一批粮食。
这件事,史思明隐瞒住了安禄山,飞狐道就是他的防守范围,他防御空虚被安西军偷袭而入,这让安禄山知道了,他会吃不了兜着走。
史思明立刻出兵五万,前往定州去迎战入侵的安西军,但安西军却神龙见首不见尾,他赶到定州时,安西军又转战到易州去了,火烧了位于易县的一座粮仓,损失二十余万石粮食,令史思明狼狈异常。
这天下午,史思明终于得到了消息,由于突厥仆骨部出兵八万人南下助战,雷万春的军队已经撤回了河东,这令史思明一颗心放下了,他随即喜出望外,仆骨部不但履约出兵,而且还出兵八万人,这简直是让他如虎添翼,这样一来,他大事可成。


第十五卷 定鼎天下 第639章 上党战役(一)
或许是意识到唐军援兵的到来,燕军开始连夜东撤了,夜色中,李庆安和数十名大将在府城关的城墙上,凝视着对岸的敌军调动,一盏盏哨塔上的灯依次灭了,对岸归寂于黑暗之中,这时,一羽信鸽从对岸飞来,这是对岸的斥候送来了消息。
“大将军,最新情报!”
一名校尉将一卷鸽信递给了李庆安,两名亲兵连忙举过火把,李庆安展开鸽信看了看,对众人道:“这是良马寨斥候传来的消息,李怀仙的军队已经先退过良马寨了。”
李嗣业眉头一皱道:“听说安庆绪已经到了对方军中,这应该是安庆绪替代了李归仁的主将,只有他能协调李怀仙同时撤军。”
“你担心他们又开始精诚合作吗?”李庆安笑着问道。
李嗣业点了点头,“卑职确实有一点担心,安禄山应该也意识到了李怀仙和李归仁的矛盾,所以才让安庆绪来为主将,有安庆绪居中调和,两李之间的矛盾很可能会消弭于无形。”
李庆安笑着摇了摇头,“安庆绪来了也没用,他们最多只是表面上的和解,撤军、行军或许没有问题,可一旦涉及到双方的切身利益,比如激战,他们矛盾就会显露无疑,这不仅仅是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涉及到了双方各自的利益,他们的利益不可调和,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或许吧!大将军考虑问题和我们不同,或许更能看透。”
李庆安笑了笑又道:“明天一早,我们去看一看李归仁的扎营,应该有更多的收获。”
……
天渐渐亮了,对岸的斥候又传来消息,燕军所有的士兵都撤过了良马寨,向上党方向而去,良马寨在沁水以东约八十里,那里地势险要,攻防兼备,燕军撤离良马寨也就意味着他们确实是退回潞州了,李庆安当即下令北唐军渡河。
两个时辰内,北唐军的工程营便在沁水上搭建了两座浮桥,大军开始迅速渡河,李庆安命大将荔非元礼为先锋,率骑兵一万,限他半天之内拿下良马寨,荔非元礼当即领令,率一万骑军,浩浩荡荡向良马寨疾奔而去。
李庆安则和李嗣业来到了李归仁的驻营处,李归仁似乎也意识到李庆安会来查看他的营盘,临走时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但正是这样,说明了李归仁心细如发的一面。
李嗣业见李庆安的几名亲兵在测量哨塔间的距离,不由走上前笑道:“这就是大将军的细节决定成败了。”
李庆安也走上前笑道:“虽然李归仁自认为把一切痕迹都抹掉了,灶拆除了,水井也填了,但就从这座哨塔身上,我还是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情报。”
李嗣业好奇道:“卑职但闻其详。”
李庆安笑了笑,走上前问亲兵道:“测量几座了?”
“回禀大将军,我们已经测量了五座。”
“够了,把测量结果给我。”
一名亲兵校尉将一只测量板递给了李庆安,测量板方方正正,上面夹着十几页纸,纸上画有标准表格,这是李庆安亲手设计的测量表之一,专门针对敌军哨塔的测量,另外还有营盘、还有粮草库、还有羊马圈等等几十张表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