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 作者 高月-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笑着点点头,“很好,你父亲是个明白人。”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叫骂吵嚷声,一名亲兵飞奔进帐急报:“使君,伊州军和天山军为争营地打起来了。”


第六卷 节度北庭 第194章 大食雄鹰
冲突已经平息了。在大营的北面,数百唐军分为两派,正怒目而视,一派是伊吾军,一派是天山军,在短暂的冲突中,十几顶帐篷被冲倒、划破,还有两人的胳膊上见了血,这场冲突还是沙陀人扎寨问题的延续,在荔非守瑜的扎营规划中,两营沙陀人并不在一起,一营和伊吾军同驻,另一营和瀚海军驻扎在南面,但韩志一定要求朱邪尽忠的沙陀部和他们同住,为此他劝旁边的天山军能够让出一块地方来,为此荔非守瑜特地来调解,命天山军让出一半的营帐,问题似乎就解决了,可就在刚才,伊吾军过来接收营帐,一口咬定是把全部营帐让给他们。双方言语不和,便动手打了起来。
荔非守瑜克制住内心的不满,质问韩志道:“韩都督,上午我明明已经妥协,让天山军让出一半的营盘给你,就算你有意让沙陀人驻扎在一起,这么大的地方也足够了,为何你非要独占全部营盘,委屈天山军的弟兄呢?”
韩志哼了一声道:“各族风俗不同,沙陀人从来不会二十人挤一座营帐,八人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你负责安排营帐,为何不能多拿出一点营帐?还有,城池中那么大的地方空着,你又不让我们进驻,你让我的弟兄们怎么服气?”
“就是再不服气,你可以提,但你不能怂恿军士来挑衅,眼看大战在即,你却又平生内耗,这可对唐军不利。”
韩志的小眼睛眯了起来,阴阴道:“荔非将军,戴帽子可要讲证据,我几时怂恿士兵来闹事?你这样说我,是什么意思?”
“使君来了!”
旁边的士兵闪开一条路,李庆安快步走了过来,他冷冷向倾翻的帐篷扫了一眼。道:“凡参与动手的人,全部给站出来?”
韩志连忙道:“使君……”
李庆安一摆手,止住了他的话头,“你的事等会儿再说,现在我要问动手的人。”
他回头看了众士兵一眼,“怎么,自己不肯出首吗?非要我来一个个找。”
这时,十几个士兵磨磨蹭蹭走了出来,李庆安点点头又道:“还有,大丈夫敢做敢当,给我站出来。”
又站出来三十几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动过手的人都陆陆续续站了出来,一共一百二十人。
“就这么多了吗?”
李庆安又问了三声,没有人再站出来,他看了看这一百多人,冷笑道:“很好!敌军未打,先内讧,既然如此,我就让你打个够,给我带下去。每人重打五十军棍!”
一百余人哭丧着被带了下去,不多时,‘噼啪!’的行刑声传来,开始有人哭喊起来。
李庆安这才回头问韩志道:“韩都督,你有什么要说的。”
韩志沉着脸道:“我们伊吾军不想和天山军共营,希望另外扎营,请节度使理解。”
李庆安盯着他的脸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准!”
……
一场争夺营房的闹剧以伊吾军搬出大营,另立营寨而结束,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是,引发这次闹剧祸首,沙陀人朱邪尽忠部却没有一同搬走,尽管韩志再三劝说朱邪尽忠,但朱邪尽忠态度鲜明的表示,自己是直属于李庆安的统帅,与伊吾军同寨不妥,韩志无可奈何,只得率朱邪盛义部搬到五里外的另一座营寨中去。
当天晚上,韩志的大帐里灯火通明,韩志、副将杨再成以及朱邪盛义在进行最后的商议。
韩志屈指敲了敲桌上的一份计划道:“李庆安极可能明后天就要出兵了,我们的机会只有今天晚上。”
早在一个半月前他率军抵达龙威城,发现了李庆安欲打碎叶的企图后,他的心中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为什么他不能抢先下手,夺取这份天大的功劳,为此他派斥候前往阿史不来城探查,去了三名斥候,却只回来一人。一人被俘,一人被杀,但韩志也由此得到了许多阿史不来城的第一手情报,他面临的问题便是兵力不足,三千伊吾军他只带来两千,再加上一千沙陀人,也不过三千骑兵,可阿史不来城却增援了一万石国军队,为此,他又想到了另一支沙陀骑兵,只可惜最后功亏一篑,朱邪尽忠不肯跟他搬出大营,尽管如此,韩志还是决定独自出兵攻打阿史不来城。
“现在,我要你们表个态,是否愿和我一起夺取这个不世之功。”
韩志的目光落在杨再成身上,杨再成有些犹豫,他感到这次进攻太过于冒险,而且他想起了赵廷玉之死,现在韩志又要步赵廷玉的后尘,他很想提醒韩志,但他看出韩志决心已下,劝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服从上司的命令是他的职责。杨再成便忧心忡忡道:“都督,我们只有三千人,而阿史不来城却有一万石国军队,兵力对比太过悬殊了,而且听说还有大食军,他们的战力要远远强于石国军队。”
“这个我知道,我派出的斥候已经打探清楚了,一个月前,阿史不来城的大食军已经去了怛罗斯,听说他们国内正在发生内战,他们应该准备回国了。而现在的一万军队都是石国人,是不堪一击的粟特军队,虽然我们兵力较少,但我的信心一战击溃他们,我只问你,愿不愿意跟我干?”
杨再成心中暗叹一口气,其实他不愿意,可是他开不了这个口,只得默默点了点头,韩志笑了,又用突厥语问朱邪盛义道:“盛义将军,现在需要你做个决断了。”
朱邪盛义一直为上次山谷发现葛逻禄贵族一事耿耿于怀,上次他们损失惨重,可最后女人、财物一样都没有捞到,尽管后来李庆安分了一部分战利品给沙陀,但大部分都被叶护截住了,他们所得无几,听说那次山谷遭遇中还有黄金,可他们连黄金的影子都没见到,死了大半的人,最后却被南霁云捡走了便宜,这件事使他心中一直不满,韩志这一问,朱邪盛义便立刻答应道:“都督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好!”韩志重重地一拳砸在桌上,兴奋道:“那就让石国小丑尝一尝我们伊吾军的厉害。”
夜里一更时分,伊吾军三千骑兵便悄悄离开了军营,沿着伊丽河向西疾驶而去。
……
主营的中军大帐里依然亮着光,李庆安一个人坐在桌上仔细研究着碎叶的地图,时间已经到夜里一更时分了,地图已经收起,他仍没有倦意,捧一杯热茶,慢慢地饮着,不时起身到帐前眺望,目光忧心忡忡,充满了难以抉择的矛盾。他仿佛在等候着什么。
忽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啪!’茶杯竟被李庆安捏碎了。
“禀报使君,韩都督率伊吾军西去,不知去向。”
“我知道了。”李庆安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和萧索。
……
阿史不来城位于宁远国的北面,原本是宁远国的北疆城池,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古就十分繁盛。
开元年间,大食东扩,阿史不来城被名将屈波底攻克,成为大食准备进攻碎叶的跳板。
但一场革命风暴卷席了大食,呼罗珊的什叶派穆斯林掀起了反对伍麦叶王朝的抗争,不久便被呼罗珊贵族阿拔斯窃取了领导权,成为新兴的阿拔斯王朝取代伍麦叶王朝的内战。
白衣大食在东方的势力纷纷西撤,但在阿史不来城和怛罗斯城还留有部分军队。
阿史不来城的大食军主将叫朱迪尔,是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此刻他已经投降了阿拔斯,被封为怛罗斯总督。
朱迪尔的手下一共有四千军队,阿史不来城和怛罗斯城各有两千军队,皆是呼罗珊地区的精锐,一个半月前,大食军抓获了一名大唐的斥候,从他口中得知大唐已经布重兵在北方新建五城中,朱迪尔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唐军准备攻打碎叶了,朱迪尔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立刻调石国军队增援阿史不来城。
在调兵过程中,朱迪尔使了一个小花招,他先撤军回怛罗斯,却又换成石国军队的装束后,和石国军队一起返回了阿史不来城,事实上,此刻阿史不来城的一万石国军队中只有六千是石国军队,而另外四千人却是由大食军改扮。
他们也已整装完毕,准备抢在唐军之前攻下碎叶城。
这天上午,阿史不来城上空响起了一阵低沉的牛角号声,一万大食和石国联军缓缓离开了城池,向碎叶川方向进军,从阿史不来城到碎叶的直线距离是二百五十里左右,但道路并不平坦,两条南北向的巨大山脉将碎叶川夹在中间,形成了一条宽一百多里的碎叶谷地,由于有碎叶河贯穿谷地,又有热海大湖,因此碎叶川土地丰腴,林木茂盛,草原肥美,是岭西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长长的队伍中,朱迪尔一马当先,行在队伍的前面,朱迪尔年约四十岁,长着一张方脸,眉毛又浓又粗,不苟言笑,他在大食军赫赫有名,称为呼罗珊雄鹰,和他走在一起的,便是石国军统帅,二王子远恩。
在几个月前的北庭之旅中,远恩最终没有能得到光明之眼,哈桑王子也没有得到,光明之眼被俱兰公主带去了位于康国萨末健的神祠之中,这几个月远恩一直郁郁寡欢,直到他被任命为石国远征军统帅,他的心情才渐渐开朗起来。
“朱迪尔将军,为什么不等唐军与突骑施两败俱伤后,我们再出兵呢?要知道这样匆忙进军,我们可是要面临两个敌人。”
朱迪尔瞥了他一眼道:“王子殿下,你的师傅没有告诉你们,唐军擅长于守城,一旦被他们拿下碎叶城,我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相反,我会告诉都摩支,从前我们没有占领碎叶的打算,今后也不会有,我们来是帮助他抵御唐军,是他的朋友,殿下,你明白吗?”
远恩这才恍然大悟,“朱迪尔将军果然深谋远虑。”
但他眉头一皱又道:“可是突骑施人内讧多年,恐怕他们不会团结一心。”
朱迪尔脸上露出了一丝罕有的笑意,“殿下,我老家呼罗珊有句俗语,“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此去碎叶,自然是要对付占据碎叶城的尔微特勒可汗,那么尔微特勒的敌人都摩支便是我们的朋友,大食并不一定非要占领碎叶,只要都摩支成为哈里发的仆人,那么让他继续留在碎叶,也不是不可以。”
远恩愣住了,如果把都摩支继续留在碎叶,那么石国有什么?不是说好把碎叶并给石国吗?
“朱迪尔将军……”
不等他说完,朱迪尔便一摆手道:“碎叶迟早是石国的,这只是我临时的缓兵之计,一旦阿拔斯即位,大食就会继续东扩,那时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唐朝,不仅碎叶归石国,拔汗那也会并入石国,作为他们亲善唐朝的惩罚。”
他话音刚落,远方忽然有一匹马疾奔而来,马上骑兵大声叫喊:“朱迪尔将军!”
朱迪尔勒住马,“什么事?”
“一支唐军正向这边杀来,离我们不到二十里了。”
朱迪尔吃了一惊,急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约三千人!”
朱迪尔不由冷笑一声,三千人便想对付自己一万人,太自不量力了,他立刻下令道:“全军整顿军马,准备迎战!”
片刻,韩志的三千伊吾军黑压压地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也远远地看见了石国的军队,不由兴奋地拔刀大喊:“杀上去,一举击溃石国军队!”
朱邪盛义吼声如雷,他率领一千沙陀骑兵如滚滚狼群,猛冲在前,向敌军的中心部分扑去。
中心部位正是四千精锐的大食军,他们身着革甲,戴着头盔,腰挎大食弯刀,手执长矛,骑在神骏的阿拉伯马上。
随着沙陀军扑上,大食军刷地撕去了身上石国军的长袍,露出了紧身黑甲,卷起的黑旗展开了,黑旗上是一只金黄色的萨拉丁雄鹰,这是阿拔斯的军徽。
他们一声呐喊,无数支长矛在阳光下闪烁,迎着沙陀人冲了上去,主帅朱迪尔令旗挥展,六千石国军如雄鹰的双翅,从左右向唐军包夹而去。
韩志的一颗心仿佛沉入了深渊,他万万没有想到,石国军队中竟藏有四千大食军,他们是那么勇猛善战,绝不是他想象中一击而溃的乌合之众。
他心中升起了一丝怯意。


第六卷 节度北庭 第195章 两姓突骑
唐军主力在夜间抵达了羯丹山,羯丹山位于碎叶城以北七十里处。是北部草原进入碎叶谷地的一条通道,前方探路的斥候传来消息,前方很安静,没有任何可疑情况,一更时分,唐军在一处宽阔的戈壁滩上临时休息了,由于是行军途中,唐军没有安营扎寨,而是就地休息,唐军们纷纷下马,各自忙碌着,给战马喂一点清水和草料,便从马背取下捆成一团的行李,展开睡袋钻进去,片刻便酣然入睡,月光如水,洒了一地的银色。
整个宿地只有一座小营帐,便是唐军的中军帐,帐内,李庆安正和十几员将领商量攻打碎叶的具体方案,段秀实、荔非守瑜、荔非元礼、南霁云、雷万春、白孝德、白孝节、朱邪尽忠以及从亲兵营中提拔的偏将陈良卿、武元浩、鲁云等等心腹将领聚集一堂。这些大将便组成北庭军的统帅核心。
由于监军王廷芳中途染病,便留在了月弓城,没有监军的掣肘,李庆安统兵更加自如,早在一个多月前,他便拟定了三个方案,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尤其是阿史不来城大食和石国联军出现,给他的碎叶之战添加了新的变数。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后世人的李庆安,更是清楚情报的重要性,为了打赢碎叶战役,李庆安从半年前便通过各个渠道了解碎叶突骑施人的军力、粮食、民意以及两派突骑施人关系最新进展的各种情报,并根据这些情报制定了攻打碎叶的方案和战后的控制方案。
但石国和大食联军他却一无所知,他们的兵力、兵器、布阵、主将情况以及战斗力,这些他都不了解,作为一名统帅,去打一场不知对手的战役,无疑于盲人摸象。
营帐争论得很激烈,众人争论的焦点便渐渐集中在先打碎叶城,还是先打大食军,众人已经明显分成了两派意见。
段秀实站起身道:“各位,大食军兵力一万,尽管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但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与唐军同等战力的军队,目前我们兵力是一万二千人。与敌军基本持平,还略胜出一筹,我们获胜的机会很大,可如果我们先打碎叶,消耗掉部分兵力不说,一旦进攻碎叶出现意外,我们极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这对我们碎叶战役将极为不利。”
段秀实是支持先打完大食军,再打碎叶,以避免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但荔非守瑜却坚持要先打下碎叶再战大食人,他的理由很简单,拿下碎叶城,这对善于守城的唐军将极为有利,凭坚城抗拒大食军,唐军便掌握了主动,待大食军疲惫之时,再一举击破。
有趣的是,他的兄长荔非元礼却坚决支持段秀实,营帐充满了他的大嗓音:“狗屁大食人、石国人,在我看来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能抵抗唐军的劲弩?他们能抵抗唐军的火药爆炸?这还有什么可商议的,给弟兄们许以重赏,杀他们个落花流水,让他们尝一尝我们北庭军的厉害。”
他话音刚落,大帐外忽然传来了军士的急报:“使君,伊吾军回来了!”
伊吾军回来的消息震惊了大帐里的将领,他们纷纷抢出大帐,李庆安也快步走出营帐,夜色中,只听见远方有马蹄声传来,隐隐可见一群黑点向这边奔来,酣睡中的唐军也纷纷被马蹄声惊醒,他们从睡袋中钻出,执刀待战。
黑点越来越近,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果然是伊吾军,确切说,是伊吾军的残军,不足一千人,很多人都带着伤,惨败而归的伊吾军终于找到了唐军主力,支撑他们的一口气松了,许多伤兵纷纷从马上摔下,两百名随军的女护兵迅速跑上去,熟练地替他们处理伤情。
片刻,副指挥使杨再成被两名士兵扶到李庆安面前,他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使君,韩都督战死。沙陀人全军覆没,伊吾军惨败。”
尽管伊吾军惨败是在李庆安的意料之中,但还是没想到会败得如此之惨,他摇摇头,吩咐左右道:“把他扶下去好生疗伤。”
这时,旁边荔非元礼一声怒喝:“大食狗贼,老子要他尝尝厉害!”
李庆安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转身向大帐走去,顿时吓得荔非元礼连忙噤声,段秀实拍了拍他的肩膀,“使君心情不好,别惹他。”
说完,他向李庆安追了上去。
“使君,伊吾军虽死伤惨重,但我相信大食军也一样遭到了重创,这是一个机会。”
“机会?”
李庆安冷笑一声回头问道:“那我问你,韩志为何会判断失误?大食究竟有多少军马?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是独立作战,还是已和突骑施人勾结?你凭什么知道大食军遭到了重创?”
段秀实被李庆安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或许觉得自己口气重了一点,李庆安叹了口气又道:“韩志就是败在邀功心切和对敌军似是而非的了解上,他自以为对敌军了解透彻,可上了战场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以致大败。我和韩志的不同,就是他输了无关大局,而我输了,将彻底葬送大唐重建碎叶的战略国策,段将军,战机不急这一时,我考虑的不是拿下碎叶这么简单,而是大唐要长久地控制碎叶。”
说完,李庆安转身向大帐走远,远远地传来他的命令,“传我命令。大军就地驻营,让裴瑜来见我。”
……
碎叶城,一种不安的气氛笼罩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之上,一些逃进城的牧民带来了阿史不来城附近发生战争的消息,整个碎叶城的居民都陷入了一种可能会被屠城的恐惧之中,天还没黑,大街上便空空荡荡,不见一个行人,城门也早早地关了,只偶然有一队突骑施骑兵从街头奔驰而过。
在一条小巷口,一名年轻的男子望着骑兵队驰远,这才飞快地从巷子里出来,向斜对面的一条小街跑去。
他是一名汉人,身着突厥人的短袍马靴,这是碎叶汉人最常见的一种打扮,他顺着小街一直向里走,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座高宅大院门前,他走上台阶拍了拍门环,不多时,大门‘吱嘎!’开了一条缝。
“你找谁?”
“我是从北庭来,找常东主,你就说是李使君让我来的。”
“你请稍等!”
门又关上了,又等了片刻,大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再次打开,露出常进那宽阔的脸庞,他急问道:“你是北庭节度使李将军派来的吗?”
那年轻男子向身后看了看,取出一块确认身份的银牌,一晃道:“在下是节度使帐下文书,姓裴,奉李使君之命而来。”
这年轻男子便是李庆安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