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600转,波箱正处在2挡,2挡齿比 设为1。8,那么此时波箱输出轴的转速就是3600除以1。8大约等于2000转,而输出轴通过差速器 与传动轴是相连的,传动轴与车轮是相连的。因此,当你踩下离合器想换1挡时,波箱输出轴不受影响,仍保持2000转,引擎仍在3600转,车速稳定,若你这样强行入1挡会产生什么反应?”
高级减挡技巧(2)
还未等段坤回答,林文已经自问自答了:“假定1挡的齿比是3。6,那么换挡后输出轴的转速应该是3600除以3。6约等于1000转!和2挡时足足相差1000转,将近一倍!意义就是转速差导致挡位拨叉 无法切入,有可能换不进挡,即使进去了,你也会听到巨大的打齿声,然后车速瞬间被强行降低,引擎转速被强行拉高,破坏原有的行驶平衡性,严重的话,车子立刻失控。”
段坤顿悟:“哦!原来教科书上说的抢挡减速利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林文不由轻轻皱了皱眉头:“对,但也不完全对。我想让你明白的也不是抢挡这种技巧。”
“那是什么?”段坤如坠迷雾。
“听我说,”林文加重了语气,“的确,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用抢挡减速是保命的好方法。不过有些时候根本就减不了挡。”
“是两挡间转速相差太大的时候吧?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段坤问道。
“是的,两挡间相差太大,而且转速和车速都较高时,就像2挡1。8,1挡3。6,两者齿比相差一倍,如果2挡3600转行车时想强行减进1挡,打死你也不可能平顺地换进挡去!除非——”林文故意拉长声调,想试试段坤的反应。
段坤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文:“您就别卖关子了!除非怎么样你快说吧!我都听上瘾了!”
看来段坤一直都听得很认真,没有分神,这正是林文想要的态度。他继续说道:“单是一个‘除非’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离合器结合的情况下,刹车让车速下降,那么输出轴的转速也会下降,引擎转速还会跟着输出轴转速下降,假定引擎跌至1000转,那么此时2挡输出轴就应该是1000除以1。8约等于556转,如果减入1挡的话就应该是1000除以3。6约等于278转,虽然也是相差一倍,可278转比起刚才讲的556转已是小了很多,这时你就可以直接减挡,因为200来转的差距在现代波箱看来基本可以忽略了,加上波箱内同步器的减速作用,踩下离合时稍稍停顿一下已经可以消除这种转速差了。这也是普通驾驶者最常用,也是最稳健、最保守、最被动的减挡技巧。二是在踩下离合器的情况下,如果强行人为地把转速拉高,主动消除这种转速差,不就可以在保持当前车速的情况下减挡了吗?”
“噢!我知道了!”段坤恍然大悟,抢过林文手中的纸笔,演算起来,“当前2挡引擎3600转,输出轴2000转,假定换到1挡后输出轴仍要保持2000转不变,那么引擎转速就应该是2000乘以3。6约等于7200转!也就是说我在踩下离合后如果把引擎转速踩到7200转再减到1挡,车速不仅不会变慢,转速也能保持在Power band以内,我就可以踩着油门过弯而且出了弯更可以直接加速!!”
“非常正确!你总算弄懂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了!”林文表扬道。
段坤只觉得刚才零零碎碎的东西现在全都组合到了一起,终于明白了两脚离合的意义。
林文继续减挡补油的话题:“说起来非常有意思,主动减挡补油是现在认真玩车的人才会研究的技巧,可在以前,它却是开车人必须掌握的技巧。”
“嗯,为什么?”段坤对历史不是很了解,他开玩笑地问道,“怎么?以前的人勤奋好学,使现代玩车技巧大普及?”
林文被段坤逗乐了,他笑道:“不是的,只不过是因为从前的车都没有同步器,换挡时有一点转速差就换不进挡,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同步器……”段坤喃喃问道,“是不是那个利用自身摩擦来消除变速箱内各挡位齿轮的转速差,达到顺畅换挡目的的那个玩意?”
“对,就是它。”林文很满意段坤的问题,他补充说道,“同步器的出现省却了人工两脚离合,但它也是用一种牺牲小我的方法,靠磨损自己来保全波箱。但不要以为同步器是万能的,如果转速差太大而且你扳动波棍的速度太快,它一样应付不来。同步器本身的运作需要时间,转速差越大,它需要越多的时间去做同步工作,这种时间消耗本身就有悖于飙车要快速减挡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开赛车和开快车时仍要在减挡时补油。对赛车而言,减挡补油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赛车用的是传动效率更高的直牙齿轮波箱,比起内部结构相同的斜牙齿轮波箱 来更难换挡,一定要把转速差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上才能换进挡,减挡补油在此效果显著。不过现在的赛车都用上手动序列式波箱了,人为的减挡补油在赛场上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高级减挡技巧(3)
段坤啧啧赞叹道:“真够复杂的!实在是厉害!”
林文又说道:“在现在这个技术发达的年代,慢慢开车的话真的不用再费劲去做减挡补油了,尤其是街车一类的,本身它们的波箱零件已经可以做得很细小,惯性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大了,加上波箱内黏稠的齿轮油,减挡时踩下离合器,不到半秒输出轴已经慢了一些,如果每次减挡都在空挡稍作停留,不用补油也能转得很顺。”
“嗯,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了。”段坤聪明了很多。
“你一定得记住,如果是斗快飙车,这部Evo。4加挡可以在7000转左右,减挡应在4000转以下,保持在3600转减挡就可以了。至于每次减挡最精确的补油转速是多少,查出Evo。4的齿比算一下就能知道。”林文给段坤作出硬性规定。
“为什么要在3600转减挡?”段坤提出了异议,“Evo。4是在3000转时输出最大扭力,我保持在3000转减挡不是一样可以吗?”
“你有百分百的把握在那个边缘把转速控制妥当吗?”林文反问道,“Evo。4确实是在3000转涌出36kgm的最大扭力,理论上在3000转减挡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你看到转速下到3000转时,你的右脚还在刹车踏板上,这时你才开始踩离合换空挡补油,这么长的时间转速早就掉到Power band以外了。我说3600转减挡也是考虑到你的能力,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数值,你有什么想法的话,等到熟练之后再去实践吧。”
段坤反思:这难道就是我和林文经验上的差距吗?
见段坤默不作声,林文主动问道:“还记得我刚才说的你漏掉了我脚下的重点部分吗?”
段坤惊醒:“记得!记得!你说讲完四点不同再告诉我。”
林文笑了起来:“现在四点都讲完了,也是告诉你的时候了。我刚才脚下做的只不过是跟趾动作罢了。”
段坤想起了林文方才说过的一句话,他问道:“你刚才提到过跟趾动作!说是什么比两脚离合更简单、更高级的减挡动作?”
“是啊!只踩一次离合。在刹车的同时直接补油难道还不简单吗?”林文轻描淡写地回答。
段坤被林文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搞得稀里糊涂,一点头绪也没有,只有傻傻地坐着。
林文把变速杆拨入五挡,招手示意段坤过来看:“入弯前刹车,右脚是踩在刹车踏板上,当你打算减挡时,这样做……”
只见林文的右脚尖并没有离开刹车踏板,而左脚尖已踏在离合器踏板上准备动作。忽然,林文左脚踩下离合器,右脚尖保持刹车动作,而右脚跟却向右一转,准确地踏在油门踏板上!右手立刻五挡退四挡,然后右脚跟离开油门继续刹车,同时左脚放掉离合器,双手已悄悄地做出了一个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最后,林文的右脚尖快速从刹车踏板转移到油门踏板上,狠狠踩下!
林文凶狠地转了一下方向盘,说道:“完成!跟趾减挡加入弯的整套动作全部完成!”
段坤脸上的肌肉如同僵住一般,双眼圆睁,冷不丁冒出一句话:“真的假的?!”
3分28秒12
“呵呵,当然是真的了。怎么样?现在理解跟趾动作了吧?”林文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段坤。
段坤犹豫了一下,老实地回答:“差不多吧。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动作时我真的很晕,油门、刹车、离合器一起踩下去,真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动作!再仔细想想看,其实跟趾动作的道理和两脚离合差不多,跟趾更主动一点,减挡用的时间也更短。这下我全明白你那三分多钟的成绩是怎么跑出来的了!”
“没错,如果会了保持临界点状态的刹车技巧再练跟趾十分容易。”林文给段坤指点迷津,“不过你一定要先练熟临界刹车,这个动作的要领我已经给你讲得很详细了。至于跟趾动作的要领,还是由你自己去领悟吧!”
林文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准备下车:“好了,你来跑几次!切线和两脚离合,去找到自己攻弯的节奏感。”
“All right!”段坤信心十足,和林文换过座椅后,开始了自己晋升专业车手的第一步。
“刹车,准备减挡!”“快入空挡!”“好!补油,再换3挡!”“靠外,还能再外,是的,再往外切一点!”“杀到内线!好的,很对!”“不,不,再切内一些,我看得到,你还可以再向内切一点!”“OK,地板油冲刺!”
林文就像一位专业而又敬业的导师,认真地指导段坤学习每一个动作。
五个回合下来,段坤基本掌握了切弯的路线。在第六个回合中成绩大幅度提升,做出了4分11秒74的最快圈速!
“好棒!4分11秒74!比刚才快了很多啊!”段坤眉飞色舞,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徒弟”的进步,林文也很高兴:“值得鼓励!才跑了六圈就能有此进步实在可喜可贺!”
段坤不禁有些飘飘然:“看来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把你的记录破掉了。”
“我看这样吧,我再跑几次,给你做出一个更快的成绩,你以后就以我这个成绩作参考,什么时候破掉了,就说明你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说真的,3分52秒根本不算什么。”林文打算杀一杀段坤的威风。
“好吧,让我也见识一下你的真正实力。”段坤爽快答应。
林文又坐到了驾驶席上,和以往略带微笑的眼神完全不同,此刻他眼中散发出来的已不再是怡然自得的光芒,而是一种对于胜利和速度无限渴望的信念!
上路了,快,快,快!真的只有快!段坤睁大双眼,双手紧握扶手,这次,纯粹快得让人无法适从!
第一圈跑完,3分40秒15!已经打破了刚才的记录,但林文并不满意这个成绩。
第二圈结束,3分38秒17,再来!
第三圈成绩,3分35秒24。
第四圈记录,3分32秒41。
“差不多了!”林文自言自语道。
第四圈结束后,他把段坤放在大树的起点处:“这一圈玩真的,车上不能载人,你就在这里计时!”
段坤照做。Evo。4在离大树50米的地方开始起步,以摄人的气势从段坤眼前掠过。看着Evo。4渐去的背影,段坤心里浮出一个念头:他,难道会成为未来的中国车神?
Evo。4过弯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段坤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刚刚过去3分12秒,Evo。4的吼声越来越近。段坤抬头张望,只见Evo。4已经驶过了最后一个弯角向终点冲来!
3分15秒……3分20秒……3分25秒……
当Evo。4席卷着腾腾热浪再次从段坤眼前呼啸而过时,段坤准确地停止了计时。
3分28秒12!一个让人窒息的记录诞生了!
段坤的手不禁颤抖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快得烫手的记录!
林文已掉转车头开了过来,拿过手表看了看,语气平淡地说:“3分28秒12,还算不错。你今后就朝它努力吧!”
段坤呆呆地念叨着:“快,真快!”
“该回家了,很晚了。”林文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第二章 闯入GT世界
初识GT(1)
早上5点,林鹏像往常一样出门跑步。没走多远,身后传来了一阵引擎高转时剧烈的响声。林鹏皱起了眉头,停在原地:好棒的引擎声,是涡轮 引擎独有的声音。
林鹏转过头来打算看个清楚,一部白色的四门轿车刹那间从他身边急驰而过!
“哦,原来是部Evo。4,怪不得这么动听。”林鹏一眼认出了车型。
Evo。4漂亮地转过一个右弯,从林鹏的视野范围内消失。
“身手不错,弯过得很有水准!”林鹏给予驾驶者相当高的评价,“不过车手的机械操作不是很完美,如果能再加强一下就更好了。”林鹏从声音中听出了Evo。4车手的不足。
“唉,现在的年轻人技术越来越差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林鹏对Evo。4的驾驶者印象不错。
“看来我也应该买部车玩玩了,过年的时候再说吧。”林鹏心里盘算着。
“回去的时候给老婆和儿子买点早餐吧!林文那小子,昨天晚上不知道去哪里玩了,搞到快半夜才回来,问他也不说,性格那么闷,一点都不像我儿子。嗯……不过在驾驶方面,他还是很像我的。”想到这里,林鹏跑步前进。
此刻,段坤正驾着Evo。4奔往昨晚练习的山路,Evo。4前风挡玻璃左上角多了一张纸条,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写着几个数字:
3′28″12
从这天开始,段坤每天都会早起,把驾驶练习当做晨练,早餐前必先驾驶Evo。4到弯路上练上几圈。
一个月后某个星期天的上午,在段坤每天练习的“八公里弯路”上,白色的Evo。4依旧在飞驰。
“3分40秒29!你进步很快嘛!才一个月就把时间缩短到这种地步,还熟练地掌握了跟趾动作,够快!”林文看着手表上的成绩感到十分惊喜。
段坤并没有显露高兴的神态,反而一脸的不满:“我一个星期前就做出过3分40几秒的成绩,可状态一直都不太稳定,直到这个星期我才能做到很有把握地跑进3分40。”
“那很好,说明你技术熟练了!”林文称赞道。
“但是我发现自己再也没有提高了!”段坤苦恼地说,“上个月我每天都有很大的进步,每跑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可最近几天我忽然没有灵感了,跑来跑去都是3分40上下,怎么也快不上去了!”
“这很正常。毕竟你的经验还是太少,技巧也不够细腻。”林文安慰段坤,“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已经把这段路彻底跑透了呢?”林文问段坤。
段坤用力地点点头,说:“没错,我觉得3分40秒是我的极限了,找不到理由更快了。”
“还是经验问题,你缺乏更精确更严格的训练。基本的机械操作,你现在都做得很好。但弯角的走线特别粗糙,对于车辆在弯中的动态控制也只是一般。”林文总结说。
遇到这种情况,林文也有点头疼。一位正规车手的训练,最好是在专业的赛场内,驾驶真正的赛车练习。赛场是不容犯错的地方,车手任何技巧上的不足都会在赛场上暴露无遗。街道飞车只是赛车的替代,跑得再快,也无法达到赛场驾驶的准确度。一个三流水准的业余车手,可以在赛场上轻松灭掉一个公路飙车族。这是水平层次的差距,不是靠公路练习就可以弥补的。
放眼中国内地,只有两三家正规赛场,距离段坤所处的城市都十分遥远。
去赛场练车显然是不可能的,继续在弯路练习又得不到更大的进步。
林文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走,开车去我家。”
“去你家干吗?”段坤问。
“先去我家拿我的PS游戏机,再去你家进行模拟训练。”林文说。
半个小时后,在段坤家里,林文架起PS机开始准备玩游戏。
“说是模拟训练,却跑回来就玩游戏。你到底想干什么?”段坤有被耍的感觉。
林文把一张游戏光盘放进PS机内,PS机读碟的速度之慢堪称世界第一,林文耐心地等待,同时给段坤上课:“拜托,我们要玩的是GT!全球最棒的赛车游戏,专业到你不敢相信!”
初识GT(2)
“是吗?”段坤兴奋起来,“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出色的赛车游戏。”
“那是你孤陋寡闻。”林文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PS机这时才读出了光盘的内容:GT的开场动画。
“好好看看这段动画!”林文提醒道。
不用林文招呼,段坤已经被吸引住了。
“看啊!是Supra!”
“呀!还有Impreza ,GTO ,NSX和GT…R !”段坤清楚地看到了这些他今年才认识的劲车,心情激动不已。
动画放完了,GT的主菜单出现在屏幕上,段坤指着背景画面惊叫起来:“那不是我的Evo。4吗?”
“没错,是Evo。4。不过并不是你的Evo。4,这部可是三菱的厂车,RALLIART改装落场的标准赛车。怎么样?对游戏印象如何?”林文边说边选择进入计时练习赛。
“很爽!太棒了!”段坤还在回想刚才那段精彩的动画。
“GT是索尼旗下公司设计开发的赛车游戏,1997年推出第一代GT1,1999年又推出了GT2。无论是GT1还是GT2,都是当年,甚至是那一段时期内最专业、最有乐趣和最富挑战性的赛车游戏。一旦拥有GT系列,其他任何赛车游戏都可以扔进垃圾筐里了。”林文已经进入单人模式,选择了一部NSX准备在赛道上开跑了。
“有这么神?”段坤不敢相信。
“是的,专业得有些可怕!你先看我玩,我一边说给你听。”林文开始边玩边说,“GT里包含了两种主要模式:GT大赛和练习赛。在练习赛中可以两个人一起玩,也可以单人挑战电脑或进行个人计时练习。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任意选择车辆和赛道随意练习,直到你满意为止。”
林文稍稍停顿一下,开始介绍另外一种游戏模式:“在GT模式中,你就像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车手,首先要考取各个等级的驾照才能参加相应的比赛。如果胜出就会获得奖金和奖品车,然后可以对自己的赛车进行改装,以参加更大马力更高级别的比赛。一直到你跑完并且赢得所有比赛为止。GT里有好几个‘最’,最爽的是GT里收录车辆之多乃世界之最,全球够格去跑的车这里几乎全部都可以提供,保你收藏车子收到爆!最专业的是GT中对于驾驶技巧的要求近乎苛刻,能够考到金牌驾照实在困难!想在GT中称王称霸就要有一流的直觉和过硬的技巧。这个游戏内容丰富无比,想爆机的话怎么说也得练上半年。”
段坤听入了神。伴随着NSX的引擎轰鸣,林文在与电脑车的对抗练习赛中轻松折桂,把第二名的R33 GT…R甩下5秒之多。
林文放下PS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