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治皇帝-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这一次吴大麻子那个在宫里“当差”的儿子要回乡探亲,吴七爷忙不迭地让家丁们敲锣打鼓等候在湖畔,并宣布要在村里请戏班子热闹两天,可把亲邻们乐坏了。年幼的吴良辅跟着哥哥们也挤在白洋淀边等着看热闹。呵,只见一只披红挂绿的大船缓缓驶来,船上的人穿着绫罗绸缎簇拥着一位穿红袍的人,他面白无须笑靥如花,正满面春风地频频向乡亲们招手致意呢。 
“乖乖,这船多大呀,还有船上人穿的衣服都那么好看,闪着光,轻飘飘滑爽爽的,可真像是神仙下凡哩!” 
“小良子,记住喽,这就是进宫当老公的好处。” 
吴良辅的哥哥开导着吴良辅。 
“嘛是‘老公’?” 
“唉,说了你也不知道,快看,吴公公快要下船了。” 
自此以后,懵懵懂懂的吴良辅便牢牢记住了这一幕,八面威风,一身红锦袍的吴公公成了他的偶像。嘿,心想事成,真没想到,几年之后,吴良辅自己也成了“吴公公”。这是他自愿的,因为他渐渐地打听到,只要割去了自己的那玩意儿,便可以进宫伺候皇上,便也可以衣锦还乡荣光耀祖了。至少,爹娘和兄弟不必再为挨饥受穷而愁眉不展了,嘿,这是一条多好的道儿呀! 
的确,打从割了那玩意儿之后,吴良辅就没后悔过。在他看来,吃饱肚子为上,即使没有荣华富贵,有皇粮吃,至少也可以免做饿死之鬼呀。难道不是吗?现在他吴良辅是皇上的心腹,堂堂的吴总管,戴着兰顶子花翎的四品顶戴,月月俸禄,岁有赏钱,私下里还有各宫里太监们的孝敬钱,真是财源滚滚哪!这阵子家乡没人来京里,吴良辅手头的银子没地方搁,索性就掀开铺盖卷儿塞在了炕板下,这地方可保险了。 
吴良辅呆呆地想着心事,没留神皇上已经出了乾清宫,慌得他一溜小跑跟在了后头,还是没敢多问。 
福临眉头紧蹙,倒翦着双手,伫立在乾清宫的汉白玉丹陛上,此时此刻,福临的神态举止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庄重,吴良辅愣愣地看着皇上的背影,心里说,皇上已经是成人了,再不好糊弄了,日后可得多加小心哪! 
福临信步南行,出了乾清门。天色已晚,几名太监提着灯笼一前一后地照路,侍卫们则远远地跟着,不紧不慢。 
月亮像个银盆似地挂在东边的天际,闪着淡金色的光芒。“花好月圆”,福临的脑子里闪出了这几个字,这才想到再过两天就是中秋了,难怪,月亮已经这么圆了,夜空里还弥漫着馥郁的桂花香。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一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月光洒在庭院里,一切显得宁静而安详,树木、藤架、亭台和房屋仿佛涂上了一层水银,变得神秘而美妙。 
“将灯笼熄掉!” 
福临吩咐侍卫们熄灭了灯笼,他想仔细享受这宁静的月夜,他走得很慢很轻,踏着树影、花影,闻着阵阵的花香,福临有些陶醉了,同时心头飘过一丝淡淡的忧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行乐须及春?” 
福临将诗句复吟了一遍,脑子里映出了一个清晰的倩影,她的脸庞如象牙般的光结细腻,一双漆黑的眼睛灿若繁星,两腮胭脂,一点朱唇,这女子分明是个小仙女,她的名字也格外的美:“乌云珠!”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福临这么轻轻一喊,旁边的人自是听不清楚,只当皇上还在借景吟诗抒情呢,而吴良辅却听得一清二楚。“乌云珠是了,就是费扬古的姐姐,襄亲王的福晋!嘿,万岁爷这回又陷进去了,奴才我怎么也得想个法子帮他了却这相思之苦呀!” 
黑夜中,吴良辅的小眼睛滴溜乱转,犹如天边一颗颗转瞬即逝的流星。片刻之后,他的眼睛定位了,嘴边浮起了。一丝诡秘的笑意:“万岁爷,立秋了,奴才给你披件外衣吧。” 
吴良辅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柔媚,却打乱了福临的思绪,气得福临眼珠子一瞪:“滚!讨厌的娘娘腔!” 
“是,怪奴才多嘴!”吴良辅举手“啪”地抽了自己一耳光,声音依旧:“万岁爷,过两日就是中秋了,听说太后要在园子里摆酒赏月,邀一些亲王、贝勒爷的福晋同乐,到时候,万岁爷也少不了去给太后捧场,奴才只是担心万岁爷万一着了凉,可就扫兴了。” 
吴良辅絮絮叨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连他自己也有些后怕了:“今儿是嘛回事?吃了豹子胆啦?” 
“哦!你这么一说,朕倒记起来了,难得你一片忠心。哎,你说,她也会来吧?”月色下福临的眼睛分外明亮,一眨不眨地看着吴良辅,语气相当温和,而且还带着一付商量的口吻。皇上可是好久没这么与奴才们说话了,吴良辅心里不由得一阵窃喜:“嘿,皇上上钩了!” 
“万岁爷,奴才听不懂您的意思。” 
“你个狗奴才,又在朕面前装傻了不是?好吧,快给朕出个主意,事成之后去内务府领赏银一百两!” 
“嗻!万岁爷,这事儿包在奴才身上了,您就等着瞧好吧。” 




 31.移情别恋襄王福晋



 
风流天子色迷迷的双眼,此刻又瞄上了下一个猎物。他的弟妹乌云珠,被拥进真龙怀里的那一刻,听到窗外一声轻轻的叹息…… 

孝庄皇太后为享天伦之乐,特地吩咐在慈宁宫摆中秋家宴,并在正殿南面搭了戏台子。戏舞白技并作,慈宁宫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北京,远的不说,自前明在此建都以来,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若以北京的季节而论,冬多,春少,夏季苦热苦雨,只数秋天最好。”白发苍苍的太祖皇帝的寿康太妃资格最老,所以说起话来也带着权威性。 
“是这样。”孝庄太后笑笑表示同意。人到中年的孝庄太后看上去要年轻得多,两道弯弯的细眉下是一双细长而明亮的眼睛,既让人感到和蔼可亲又让人觉得她很有威严。渐渐发福的身材并不臃肿,反衬出她的安详和高贵,其实,她才是这后宫的主人,至于寿康太妃以及懿靖大贵妃和康惠淑妃,本应搬出后宫别居的,可孝庄太后念着旧情,依旧让她们住在宫里,而她们也就倚老卖老舒舒服服地住着了。 
“立了秋,把扇丢。这天气是渐渐的凉爽了,今儿是中秋,秋高气爽的,真舒服呢。”懿靖大贵妃正吃着一串紫红的葡萄,嘴里还咂着:“这玩意儿,就是好吃,又酸又甜,总是吃不够!” 
“额娘,早知道您爱吃,臣妾把自家院子里的葡萄也摘些来孝敬您。那架子上结满了葡萄,一串串的罩着一层白霜,沉甸甸的,甜着呢。”襄亲王福晋乌云珠格格笑着在另外一个桌子上插着话,懿靖大贵妃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生母,自然就是乌云珠的婆母了。 
“这孩子!有了好东西要先孝敬太后才是,不懂规矩!” 
“得了,你就别怪她了,喏那些葡萄就是她亲手摘的。”孝庄后笑着也拿起了一串。 
中秋节本是北京水果品种上市最多的时候,有红葡萄、白葡萄、鸭儿梨、红苹果、青柿子、石榴、桃子、烟台梨,还有大西瓜——当然,这是宫里头专为赏月准备的。此外,还有金糕、栗子糕、蜜海棠、蜜红果和油酥核桃仁、糖炒栗子等干果蜜食。自然,过中秋更少不了月饼。南方的月饼细腻精致,北方的月饼个大味美,各有千秋。“稻香村”、“兴记”和前门外的“胡坊”是京城里有名的出售南方风味的月饼店,有火腿、五仁、咸鸭蛋和豆沙馅的,咸甜不一。而老北京的却习惯吃“自来红”、“自来白”和上供用的大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等),品种不多。 
“皇阿奶,要吃饼饼!”一声稚嫩的童音显得格外的清脆。 
“嗬,我的乖孙儿,来来,坐在阿奶的身上,要吃哪一块饼饼?”孝庄太后亲呢地弯腰抱起了不满二岁的皇孙三阿哥,忍不住在他的嫩脸上亲了一下。 
“要吃,要吃!”三阿哥指着满桌子的果品,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拿了鸭梨又想去抓红枣。 
“哎,这个可不能吃。乖孙子,这里面有胡儿,你人还小,吃不得哟。” 
“皇阿奶,我要吃!”三阿哥松开了鸭梨,将双手搂住了孝庄太后的脖子,撒起娇来。 
“玄烨,听话,不许胡闹!”三阿哥的生母康妃显得有些不安,她瞪着亲生儿子,生怕这个小顽童惹恼了太后。“曹嬷嬷,快将玄烨抱走,你是怎么带三阿哥的?” 
“不关她的事。这可人的孩子,噢,我许多年没有这样的体会了。”孝庄太后紧搂着玄烨,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 
“哥哥,阿其那!”玄烨的小手指着另外一张桌子,二阿哥福全正抱着一只大月饼啃得起劲儿呢。 
“曹嬷嬷,你就是这样教育三阿哥的吗?瞧瞧,他竟开口骂他的哥哥!”孝庄太后气恼地看着玄烨的乳母孙氏。 
“奴婢该死!”曹氏等人,连忙跪倒,吓得变了脸色。 
“算啦,大过节的,别扫了大伙儿的兴!苏嘛喇姑,三阿哥的启蒙教育之事日后就由你负责了。这孩子天资极高,是块璞玉呀。” 
苏嘛喇姑点头应允后,朝玄烨说:“三阿哥,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听说过老哈王脚下有七颗北斗红星的故事吗?” 
“我知道!老哈王,是,是太皇太爷爷?”玄烨咧嘴一笑,挣脱了皇奶的怀抱,跟着苏嘛喇姑一溜小跑地走了。 
“这孩子,真是聪明!当初伶丫头将出之时,哀家似乎看到她的衣裾有光着龙绕,一问方知她已经有孕在身。其实,当年我怀福临时实亦如此,所以哀家看来,玄烨这孩子必膺大福。” 
孝庄太后的一席话说得康妃喜上眉媚,不料她的脚下却有人“叭”地啐了一口,康妃一楞,抬眼看着淑惠妃,她嘴里嗑着瓜子,“叭”地又朝地下吐了一口。而她旁边的皇后孝惠则拿着一只裂开了的石榴呆呆地出神。 
“你们知道吧,玄烨可是人小志大哩。”孝庄后一时兴起,没顾及两位侄孙女的表情,笑着又说开了:“去年周发抓盘,这玄烨两只胖胖的小手,竟把翡翠盘里盛的所有物件都抓起来了!这孩子将来必是福寿绵长、文武全才的主!” 
众福晋嫔妃们纷纷点头附和着,皇太后高兴那就顺着呗。不过,这也是事实,谁会想到三阿哥连那只黑杆的狼毫笔也不丢弃呢?而当初二阿哥福全抓周的时候,尽抓那些红红绿绿颜色漂亮的玩意儿。 
这么一来,康妃心里更是得意。她坐直了身子,拿起一只大鸭梨,“咔嚓”咬了一口,然后挑衅似地看着孝惠和淑惠两姐妹:“吃呀,两位姐姐,这鸭儿梨真甜呢。” 
玄烨还有一个哥哥福全,两个姐姐及两个妹妹,用她们的母亲封号都在贵人以下,上不了正席,纵然心里不痛快,酸溜溜的,也得强颜欢笑,跟着凑趣讨孝庄太后的好。 
“万—岁—爷—驾—到!”慈宁门外老太监拖长着声音响亮地喊道。院子里原本正在吃喝的女眷们慌得起身,直挺挺地立在一边,低头垂手,也顾不上掸去衣襟上的瓜子壳了。院里廊下的太监宫女们更是匍葡在地,恭迎皇上。 
孝庄太后看在眼里,心里高兴可嘴上却说着调侃的话:“皇儿,瞧瞧,你这么一来呀,女眷们怕是要饿着肚子回去了。” 
“皇额娘,儿臣谨遵您的教诲,以孝治天下,每日退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给您请安。今儿个又恰逢中秋佳节,儿臣岂有不来之理?嗬,这么多好吃的,儿臣今天可以一饱口福喽。”福临满面春风,笑吟吟地坐在母后的身边,手一摆:“起吧!”便伸手从果盒子里拈了颗蜜饯。 
“你们也都坐下吧,咱这是家宴,没有外人,不必拘礼。海中天,传膳吧。”孝庄太后微笑着示意奴才们撤下了桌上的瓜果点心。 
“皇额娘,您真偏心呐。”孔四贞撒着小嘴冲福临一挤眼睛:“您摆了那么多的果子让我们吃,这会儿肚子却吃得差不多饱了,您才让上菜。若皇兄不来的话,您也许就用果子把我们姐妹们给打发了。” 
孔四贞坐在后边的一桌,有孝惠皇后和妹妹淑惠,还有佟佳氏即现在的康妃、田贵人、静妃以及襄亲王的福晋乌云珠等,一色的妙龄女子,辈份相同,虽身份不一但都年轻美貌,如花似玉,真是一桌子黛绿鸦青,姹紫嫣红。 
孝庄后听着孔四贞的戏言笑骂道:“没良心的丫头,起明个儿就给你找个婆家嫁出去,哎,听说那孙延龄还没有消息,也好,你就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头陪着额娘吧。” 
这一下把孔四贞闹了个大红脸,她脸上发讪低下了头咕哝着:“额娘处处护着皇兄,就是偏心嘛。” 
“四贞妹妹,待会上了酒菜让皇兄敬你一杯,你总该没有话说了吧?”福临笑嘻嘻地朝孔四贞看着,但他的眼睛却在急切地寻找着弟媳襄亲王妃乌云珠。呵,刚刚她被高大健壮的皇后遮住了脸,福临无所顾忌地看着董鄂氏,觉得在这群姹紫嫣红的满、蒙贵妇之中,只有她像一株绽放的芙蓉花,高贵、脱俗,清新艳丽,福临的脸上盛满了笑意。正宫娘娘孝惠似乎是第一次看见皇上如此温和甜蜜的笑容,一双杏眼痴痴地看着福临,而坐在她身旁的董鄂氏乌云珠却面若桃花,羞怯地低下了头。 
孝惠章皇后这一对姐妹花原本是由当朝的大后姑奶奶孝庄后做主,被选入后宫为帝妃的。可就在入宫之前,姐姐就被册封为皇后,妹妹则成了淑惠妃。这是大清对科尔沁蒙古的恩宠,更是科尔沁人引以为自豪的。满洲的爱新觉罗氏打江山辖四方,而科尔沁的女人则成了大清的后宫之主。又一支崭新的龙凤奏鸣曲即将在紫禁城里上演了,孝惠章皇后姐妹俩怀着激动兴奋而懦懦不安的心情分别乘坐八人和四人抬的孔雀顶暖轿进了后宫。清代皇帝一生行两次极为隆重的大婚礼的,惟有顺治帝福临了。 
坤宁宫的东暖阁里充满了喜气,墙上、宫灯上贴着红红的双喜字,龙凤喜床上罩着五彩纳纱百子帐,大红缎绣龙凤双喜字炕褥、明虞和朱红的彩绣百子被,被上压着装有珠宝、金银元宝和谷米的宝瓶,孝惠端坐在炕前,红衣红裙红头花,顶着一个红盖头。 
孝惠当然不知道,这次大婚的情形跟上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礼仪、陈设、地点一切照旧,只不过前皇后是自己的亲姑姑,眼下则受冷遇成了静妃,而自己将会成为坤宁宫的新主子。孝惠的耳畔还响着执事官员的禀奏:“皇后用大婚物品清单,金如意二柄,各重六十两;各种朝冠十顶,其中海龙、薰貂冬冠各一顶,各缀金凤十一只,内八只上镶大东珠七十二颗、小东珠一百六十八颗,顶风三只,上镶大东珠十二颗、小东珠六十颗、贯顶大东珠三颗、珠顶一颗,猫晶石八件,上缀帽尾穗一挂,金镶青金石结一件,上镶东珠六颗、正珠六颗,上穿正珠四百八十颗……”孝惠虽贵为科尔沁蒙古的公主,却也从没见过和听说过这么多华丽珍贵的东西,而且,这些全归她一个人享用!什么东珠、珊瑚、红碧瑶、绿玉、琥珀、金用、伽南香等各种朝珠十一盘,各种金馏子十四件,珍珠、绿玉、脂工金戒箍五对。有一件明黄江绸绣玉彩金龙珠宝棉朝被,上面竟缀满米粒大小的东珠上万颗! 
孝惠乘着风辇由长长的迎亲仪仗队簇拥着,从大清门经午门人宫,至太和殿下,降舆人坤宁宫,这便是大婚的洞房了。坤宁宫在明代为皇后居住的中宫,清世祖顺帝将它改建,西头大部分地方闢为祭神之所,东暖阁则作为大婚时的洞房。洞房内靠北是龙凤喜床,五彩细纱百子帐以及明黄和朱红的彩绣百子被上,百子造型生动,个个栩栩如生,象征着皇帝子孙万代兴盛。南边窗前有一铺大炕,是帝后进合卺宴、行合卺礼的地方。眼看着吉时快到了,孝惠的心开始“怦怦”地乱跳着,到现在为止,她还不知皇上长得什么样儿呢。 
这一日宫里格外热闹和喜庆。皇宫内各宫殿,各门都挂上皮制的红灯笼,名称不一,款式也各异,有戳灯、挂灯、提杆灯、手把灯、羊角灯等等。此外,宫内各殿宇、门座等处,都要架彩或悬挂彩绸,铺设大红地毡,这些彩绸和毛毯多办由杭州、苏州一带制办,做工精美,色泽艳丽,更增添了宫里的喜庆劲儿。 
孝惠的妹妹被封为淑惠妃,是坐着小辇金凤顶大仪车统神武门、顺贞门等后门,在下午人的后宫,而作为正宫娘娘的孝惠章皇后,则在掌灯时分坐着九凤金辇百子喜轿,经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内左门、乾清门的正门人的交泰殿,在皇上与皇后拜完了天地之后,皇后则蒙着红盖头被送入了设在坤宁宫的喜房。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琴声和铜铃声,数十名萨满太太在坤宁宫西头唱起了喜歌:“……天神保佑我爱新觉罗氏,将生下大富大贵的哈哈济,像野草长遍草原,像松籽儿撒满山林,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比雪鹰还要矫健,比猎豹还要矫健,天神保佑我爱新觉罗氏……” 
不一会儿,四位身着华丽朝服的贵妇人袅袅婷婷地走进了坤宁宫,为首的一人是个中年美妇,体态婀娜,一双美国顾盼生辉,她便是一品命妇堂堂的豫王福晋刘三秀,私下里被满洲贵妇们称为“蛮子福晋”。她如今虽是孀妇,但已受了封浩,成了孝庄太后宫中的常客,这一回,她是奉命来侍候帝后合卺宴的,自然也是专管“憋宝”的——就是等帝后合了房,看看皇后有没有“喜”。 
孝惠由四位福晋侍候着梳妆上头,戴双喜如意,梳双凤髻,胸前挂着朝珠,净面之后重又搽上脂粉,然后坐在了南炕的右边,隔着炕上的一只黄地龙凤双喜字红里膳桌,端坐着新郎福临。他目不斜视,眉头微蹙,任由福晋们支使着,像一个木头人似的。 
孝惠由于害羞并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时候进来的,这会儿面对面坐着,她才有机会从眼角偷偷地看上几眼。这一看,她的眼光便再也离不开他了。少年天子有一双细长的眼睛,漆黑的眉毛,眸子非常明亮,可这会儿似乎有些迷惑。宽宽的脸庞,高耸的鼻梁以及丰厚红润的嘴唇,足以显示出作为男子汉的阳刚之美。当然,他还只是个大男孩,嘴唇四周还只有些淡黄的茸毛呢,不过,他的确很英俊,既威严又洒脱。孝惠心里一喜,立即觉得面红耳赤,她真为自己庆幸和骄傲呀! 
御膳房的首领太监细声细气地报起了菜名,每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