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长篇情感小说非城市爱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尽管一踏进那道门槛,我必须先洗一次脚,换两双新袜子,刷三次牙,鼓五番勇气,除了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我还欠缺对城市人个性的了解,我很想表现得更好一些,让人瞧得起一些,所以我屏着气,忍受着我不习惯闻的香水味,说一些装腔作势的话,渲染着自己的艰辛。我大放厥词,我把虚伪当作追求理想的手段,这个念头会让我变得豪迈,出了大门我就长长吁气,让夜风怜悯地给自己爱抚。虽然不管我怎样努力,在阅历丰富的妇产科主任面前,都是拙劣的小把戏,这只能使我以更快的速度暴露着自己。但这妨碍不了我的攀附的决心。 
我的拙劣的小小的险恶没有遭来抛弃的命运,妇产科主任面对这株长满旁枝的树苗,没有连根铲除,而是准备用自己的热情来修理。 
这就是我在城市生活中的命运的转折点。 
妇产科主任很快将我的作用发挥到我打工的厂里,她请厂长给我调换了宿舍,只要她一个电话,我可以随时从缝纫机上下来,到她家改善伙食,或是聆听教诲。她常常用凛然的、不可违背的眼神纠正我的言行举止,当然这常常使我难堪不快,但我似乎又是演戏的天才,恰如其分地表现笨拙,好让她有题材,包括交给她的文章,留一些偏见或不成熟的见解,让她有发挥的余地。她常常是站着对我说话,而我则坐着。她是那种讲话必须借助手势和工具的人,一支钢笔,一本书,甚至抹布在手,都对她的言语有所提高。 
“你必须脱下这身牛仔,女孩子应该斯斯文文的。”我正想说点什么,她立刻严厉地阻止我,“别辩驳,你只有二十岁,眼下我对你负有一点责任,我将让你从体力劳动的境地摆脱出来,修正是艰难的,但你以后会明白我的苦心。” 
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感激她,在我看来,修正是抽象的,而管束却是具体的,她高估了我的承受能力,以为我的心灵跟肩膀一样厚实,又以为我只要懂得良苦用心就能按她的意图行事,可是她忽略了我那因为自卑而过分扩张的自尊和乡下人的敏感。我一方面感激她,而另一方面变得非常害怕见她。 
但是不管怎样,她拿着我的文章四处奔波,号召社会关心有上进心的外来人员。市文联主席也召见了我,我所在的服装厂附近的一所大学里的院长最先被我的身世感动,然后又被我的文章感动,于是同意破格录取。然后我所在的服装厂也答应出资助学。虽然领导层的意见不一,可是年轻的厂长终于力排众异,拍了板。 
此后,我的信心大增,我的文章也频频见诸报端。凭借这些,我终于在一九九三年九月,顺利地进入了本市的一所高校。妇产科主任的慈悲使我的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妇产科主任的慈悲(二)   
车间里有一个男孩,做得一手细活,是二工段的顶梁柱。像我这样的女孩子,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做不好工作是不奇怪的。好在他天生好心肠,做完了自己的就加班加点地帮我。偶尔他有一天实在有事先走,走到门口,我就会急切地喊他。他就会叹一口气,折回来,而我当然不会先走,用记账的本子写文章。在成全我的理想上面,他是帮了大忙,难怪后来一直有人开我们的玩笑,哥唉,哥唉,早就好起来了。事实呢,我对做精细活的男人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厌恶,枉费了他数万米的长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就不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但后来,妇产科主任坚定地说:我早料定我不会走眼。 
我在她的信赖中备感羞愧。但是,羞愧也没有阻止我接受教育的决心。 
妇产科主任一步步将我从打工的车间转移到了教育学院的课堂。 
当得知我能上大学,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我整个生命的活力似乎都因为兴奋而调动起来了,一种对新生活的热情使我面部表情焕然一新。我唱着歌干活,生冷的食堂饭菜也不能使我抱怨,要加班就加班吧,以后想加反而没机会呢。 
因此,我常常微笑,微笑使我看上去既妩媚又健康,走起路来轻轻飘飘,很自在,也很放松。 
我梦游般地进了高等学校的中文系的课堂。大学校园坐落在与服装厂同一条街道的小巷子里,楼房是同样式样的楼房,可是它顽强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深刻,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福地,它默不作声,它闪闪发光。菁菁校园,莘莘学子,那幽静的剥落石灰的房子,那古董一样穿中山装的教授,那宽大的足球场,连食堂卖饭的姑娘都文质彬彬。 
第一次坐进课堂时,我恍然若梦,就像一只干巴巴的海绵使劲而贪婪地吸食着讲师的声音和黑板上的字。而我的同学们度过了长长的黑色七月,对于他们来说,这已是天堂的顶部。他们在操场上、在娱乐室、在学校的小丛林里或是在校门口的小吃店里跳跃或者微笑。只有我,傻乎乎地坐在课堂的教室里。不久,也就是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一个下午,我就由于学习疲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晕倒在课堂上。同学们七手八脚地把我搬上了三轮车送进医院,我们的班长和生活委员一个骑,一个在后面推。到了医院,一个去挂号,一个去找地方停车,他们让我在门口等一会儿。我想,完了,马上要交住院押金了!可是我的口袋里只有十几块钱。我一不做二不休,支撑着爬起来,躲到了柱子后面。一会儿,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我的周围围满了人,原来我已经倒在了地上。我的同学们到现在还不知道我为什么没倒在原来扶我坐下的台阶上,而是倒在柱子后面。没有人来问我要住院押金。我在医院住了五天,我的脸色恢复得很快,所有的化验结果表明,我只是贫血和营养不良。我每天都在考虑要不要写信给我的爸爸,还是再去卖一回血。 
我写了一封信给我的爸爸,让我的同学帮我寄出去,可是到今天他都没有收到,也没有见到电影里或书本里出现的医生催讨医药费的情形。我的同学们轮换来看我,我不敢看他们的脸,我知道我不是他们真正的同学,无论在生活环境和入学条件上,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小心地照顾着我的身体和我的自尊。直到我能走路时,自己跑到医生那里打听费用的事,他们只笼统地告诉我已经有人交了。我去问我的同学,也只知道交了。出院以后,我仍然不敢看他们的脸,我不知道我欠谁的,我也不想知道具体欠谁的,我想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这反而让我从来没有说出“谢谢”这两个字。 
另一个使我不能融入这个环境的原因是我刚刚从服装厂出来,服装厂的工作环境不是我的同学们可以想像得出来的。每天在轰隆隆的机器的运作中工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要提高嗓门喊,久而久之,我们说话就习惯提高音量,我们自己听不见,就误以为所有的人也听不见。初进学校不久的一次上课,老师喊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本能地用服装厂的声音说:老师,我不会。 
顿时,课堂上发出女生们的一声集体惊呼,她们以为我要和谁吵架,当所有的目光朝我射来时,我才意识到我在课堂上投了一枚炸弹。尽管我刻意降低自己说话的音量,我仍然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调整,这一段经历造成了我和同学之间一道明显的障碍。 
在服装厂和我相处的姑娘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所以我们之间说话一向都是直来直去,很少刻意含蓄的,为此我有意牺牲了诗人的语气,是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我难以相处或高人一等。当然我自己本来也就是一个没有心思的人。可是到了大学,当大家都含糊其辞地说话时,别人都能听出里面的真谛,只有我,怎么也分不清哪一句是客气,哪一句是真情实意。 
一个学期下来,所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接触以后,空气似乎也变得污浊起来,单调而枯燥的讲课使人昏昏欲睡。教学的方式、黑板的高低、讲台的大小跟我的小学、中学的那些地方几乎如出一辙,但这并不妨碍我把多年前的戏重演一番。工工整整的笔记,按各个教师不同,要求把文章或肢解,或背熟,或发挥,或编撰结局,就像那倒霉的阿Q,我们揣摸他每一个动作,把他的形象一点一点刻在黑板上,模仿研究,麻木的阿Q受得了,并且还为被抬举而受宠若惊呢,但我们却实在受不了。然而我不会,肯定不会发出异样的声音,逃课,不参与等等之类的事。相反,我表现积极,踊跃发言。大学头一年,我仍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了能使自己脱胎换骨,几乎是卧薪尝胆,除了白天几节课,我整个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我知道知识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对图书馆的迷恋越多就跟这个新的集体联系越少,我几乎跟外边的世界彻底疏远,我是充实的但又是孤独的,我的同学们大多对我表现出冷淡和生疏,当然有时他们也表露出敬佩,但这种敬佩却又带有明显的距离。 
这曾使我陷入更深的自卑。我服装厂的同事来看我,一方面让我亲切、高兴;另一方面又使我加倍地自卑。因为我和她们亲热而自卑,又因为自卑而鄙视自己,你瞧,我自己多忘本呀! 
我的神经常常承受不住持续的阴影,装满思想——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而过于疲倦,同时,沉闷的清贫的环境和饮食都使我觉得乏力。但那些形态各异的教授和讲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现代文学的老师一到教室,闭着眼睛就讲,自得其乐,下边学生溜号也好,交头接耳也好,看武侠小说也好,哪怕男女生摸摸手接个吻他都会全然不知。 
教西方文学的是个绝对的文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若有哪位学生以为可以像对伍教授那样做小动作,他一支粉笔头飞过去,不偏不倚,叫你头上长包。 
语法老师就过于锋芒了,比较不适合那里的格调,倒与我相当投机。他从不因我衣着破旧,举止的木讷轻视我。相反,格外喜欢和我交流,那种师生之间的交谈别具一番滋味。 
大学生活,为我后来从事创作做了必要的准备,即便那些书在服装厂的集体宿舍也能读下来,但感觉和效果不能同日而语。就像同样是水果蔬菜,做法不一,营养也就大不一样。 
当我用这种眼光看我的姐妹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时,我知道我的生活和我的思想注定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轨迹,我看到了许多不能理解的现象,也看到了自己无根的本质。 
素昧平生的妇产科主任为我铺好了从服装厂到大学校门的路,为此,我终生对她心怀感激。   
上海之行(二)   
我觉得无比忧伤,而且没有尽头了。 
就在我噼里啪啦诅咒宣泄的时候,他却在加班加点地进入生意场,他从来不说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人与事、这种节奏、这种风气、这种发展的方向,他的样子不再干净,而是满脸灰尘和疲倦,他回来就睡,不再和我温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劲儿地追问,你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你到哪里去玩了?你写了些什么?他什么也不问,倒头就睡。待到第二天我睁开眼的时候,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写着他今天要去推销的具体地点和回来的时间,但大多数他都不守时,他说五点回来总要到七点,说七点那就有可能是深夜十一点。 
他——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却叫我发现了人的可怕和不可信任。当一个人,一个男人想要去专注于某件事,执著地探求它的结果,那么在这个时候,他是专心的,可以丧失自己的七情六欲,丧失自己的品德,丧失自己的爱。 
我不仅因此而怀疑他,也因此而敬佩他。因为我知道这因何而起,为谁而做。我受不了他的冷落,常常冷面对他,冷语刺他,用手抓他,用牙齿咬他,他不反抗。他最后说,请你理解,以后就好了。 
他才不会说:我这样做完全为了你啊!他就是这样,从来不会表白,一切由我自己悟出来。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在我失业在家无所事事的时候却是他在这个圈子里进步最快,成长迅猛的日子。 
一个月以后他就可以用他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该行业的看法了。他逐渐明白了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竞争……他说:保健品之所以往农村走是因为农村人的思想太单纯,太经不起诱惑,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有钱让他们掏出来不算本事,没钱让他们借钱掏给他这才算是本事。 
他说他在镇上搞宣传的时候,有七十岁的大爷、六十岁的大婶都被他们那一套迷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把卖青菜的钱、卖鸡蛋的钱、甚至卖废纸的钱都拿来买保健品。他说他看他们买得起劲不是高兴而是辛酸,他说他的父母也是经常这么上别人的当的。 
他说有些保健品的寿命不会太长,除却真正意义上的保健效用加上稳打稳扎的营销,这样的产品生命力长一些外,而其余的都是趁这个风口上大捞一把就溜的公司。 
他说,这里根本没有事业和理想,有的只是膨胀的金钱欲。 
他的话让我羞耻,想起当我拿着比他多得多的工资在他面前大肆挥霍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持同一种态度的,但我不肯说出来,甚至不肯想。归根结底是金钱俘虏了我的本性。 
他看的清楚,但并未停止行动,就像我一样看的清楚亦无法停止行动一样。 
但是他的话使我失去了继续在这个行业探寻出路的念头。 
夏天到来的时候,我的上海之行的念头也清晰了。 
“你为什么要去上海?” 
“上海是不排外的,它对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仁,在那里我能感受到环境的和谐。” 
“还有呢?” 
“我能找到适合我发展的工作,发挥我的特长,这里能找到的好工作实在太少了。” 
“这不是理由。” 
“这是理由。我没有理想,没有发展方向,没有自我,我快憋疯了,你知不知道?” 
“我呢?” 
“你当然留在这里,你的工作做得不错,收入也可以,老板不是对你挺器重吗?你不能放弃。” 
“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不是说我们之间……” 
“说有什么用,我什么也不能保证。” 
“不让你走你会整天不开心。好吧,你想走就走吧。” 
用这样的回答作为离别的宣言,无疑对他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他告诉我如果我走,那么他将退掉这租了一年之久的房子,住到公司的男员工宿舍去,这将意味着,我们共同建立起来的带有家的意味的地方和形式将不复存在。他企图从我脸上和身上找到些伤感和留恋,但我没有。我在还未和工作单位老板正式见面之前,我就一古脑儿地将我春夏秋冬四季服装和五大纸箱的书搬上了汽车,确切地说,我指使他将我的东西搬上汽车,而我站在一旁作沉思状。 
我想这座城市带给我这么多的伤心和绝望,奇迹和沉醉,我没有理由不跟它说声再见。 
但谁又留恋我的离情呢?房子还在行使房子的沉默权,行人行使自己的奔波权,卖菜的老妇人只管识别买菜和不买菜的人,惟有我的房东有些遗憾,除了少些收入之外她还少了两个免费的家庭教师,她对他读初三的儿子说:去,去给他们搬箱子。看到他们这么热情,你想让她买了你只用了一年的床,哪怕给一百块也行。 
但她不买,这倒不是说她认为这张床不值一百块,也不是她家不缺床,而是她认为这个时候是可以杀价的时候,这是个时时刻刻算计的地方,不难理解。 
最后,我们的床孤零零地呆在老地方,轻松是轻松,倒也加倍的寂寞。 
两年之后我回来了,挺着大肚子回来了。其实,这不是由于他费了多少口舌,买了房子,买了床和煤气灶,而决定我回来的真正时刻就是我离开的那一刻,虽然当时我以为,爱情左右我的目光,却不能决定我命运的方向,但是实际上我已被牢牢牵制,只是由于牵制我的线太长,在那个状态下还没让我感觉到而已。这是后话。 
他送我上车,他把箱子挨个摆好,他去买矿泉水和茶叶蛋,他往我的口袋里塞苹果和梨。 
太阳大或者不大,天气热或者不热,我已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他不安地孤单地站在路边,看着大客车前进、调头、加速,然后他往自己仅装有衣服的行李上一蹲。 
第二天就call他,“蹲下来为什么呢?” 
“我没有力气了。” 
“你后来有没有吃饭?” 
“吃饭?哦,我忘了。” 
“你后来就到单位的集体宿舍去了吗?” 
“没有,我回房东家,在我们的床上躺了一会,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我仿佛看见孤单的他,拎着包走进四壁空空的地方,没有人,然后失望地睡去,不愿醒来,我的泪就出来了。 
我口口声声说,我出去是为了理想,而不是别的。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喜欢赛跑的兔子啊,我的理想是在城市里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一种不同凡响的成就,然后拥有一个高贵的身份,一所自己的房子,一种精致的生活状态,被人瞧得起,感受真正的城市生活。 
我男朋友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让你过有钱人的好日子。 
我就骂他俗,那不是我的理想,我不是为了物质上的享受,是精神上的东西。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我自己是极为认真的。只有他,我的男朋友可以抛开一切冠冕堂皇的词语,把它转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概念——钱。于是为了这个实在的概念去挣钱。当然,他当时还是相信这不是我的理想。否则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放弃挣钱的机会,随我到大城市转悠了。 
实际上,我的理想就是钱啊。     
第二卷   
跌进梦的陷阱(一)   
尽管我们作为打工妹谈论秦琼会用一些相当不屑的口气,但是我们想拥有城市的决心是同等的,对城市生活的渴望是相当的。所以我在不经意间举着爱情的旗帜步了她的后尘。 
距离进城九百多天后,进了大学的校门。人变得斯文了,会用华丽的词句了。诸如“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的书,也读顺口了,衣服也穿得有点得体了,第一次进澡堂子的羞涩也无影无踪了。相反,我了解了自己硕大丰满的乳房实在是值得骄傲的资本——除了才华之外的资本,而不应该是自卑的理由。这些促使我各方面的信心都有所增大,我经常给崇拜我的读者回信,表面上探讨文学、人生、做人的哲学,实际上在寻找爱情的踪迹,只不过不敢承认罢了。 
我认识那个被我当成初恋情人的男人是在进城的第一年。他姓吴,有着浓密的黑发,纯朴略带腼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