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之后,我给训练出一支真正的军队,这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匈奴克星’。”
————————————————————————第十三回《匈奴克星》
第十三章 匈奴克星
方璇推开军师办公室的大门,只见宋仪坐在奇子上怔怔地出神,遂笑问道:“你在想什么?”
宋仪浑身一颤,强笑道:“哟!什么风把太守大人吹过来了,请坐,请问您有何贵干?”
方璇怪怪地看了宋仪一眼,道:“也没别的事,有个叫张宝的家伙自己是什么‘太平道’的人,在牧马广场做法传道,被我当场拆穿了他的把戏。现在太平道好像越来越活跃了。我暂时以‘诈骗罪’和‘挠乱社会治安罪’把那家伙刑事拘留了。你看要怎么个处置法?”
宋仪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沉默了一会儿,方璇忍不住道:“出什么事了?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宋仪一怔。忙坐直了笑道:“暖风熏人醉啊!这么舒适的天气,不知不觉就打起盹儿来了。对了,我有事要跟你说。”
“嗯。”方璇点点头。
“这几天我没事的时候去资料库翻资料,顺便看了你从前和匈奴打仗的情况。”
“嗯?”
“看得出来,你和匈奴的战争全是拼消耗,以坚固的防守和强大的后方支持吓跑敌人。但匈奴游骑兵机动性强,虽然他们不敢和我们下面交锋,却敢公然的占我们的便宜,乱抢一气,等我军一到就跑。往往是我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是赶退他们,等我军退了,他们又可以南下来掠夺。这样的胜利,打一百年吃亏的也是我们。”
方璇听了连连点头:“嗯。关于这点我也想过,却苦无对策。还好现在有你这个‘匈奴克星’在。不然这次又给他们占了便宜去了。”
宋仪正色地道:“这正是我要谈的重点。你倒说说看,这次我们为什么会全胜?”
方璇侧着头想了想,道:“嗯……首先,你够阴险,骗得莫容单于全力出兵而忘了沿途派斥候侦探我军动向,更忘了留下必要的守军守卫老家;其次,你够狠毒,杀光了部落里所有可能反抗的成年甚至少年男子;再次,你够变态,能想到在没腿高的草地上遍面钢丝绊马索,使最精英的匈奴兵全部被消灭在绊马索阵里……”
宋仪打断道:“骂够了吧?你也看出来,这次的胜利,是因为自己的策略得当,敌人的麻痹大意,以及用了草原的有利地形布满了先进的克制骑兵的作战工具。这三条少了一条都赢不了。问题是,下次再和匈奴人作战的时候,我们还能够这么好运在这三点上占尽便宜么?”
方璇一震,立刻陷入了沉思中。
“不能。”宋仪道:“如果我们真这么想,那我们就是自欺欺人。策略方面,纯属主观意识,失去了出奇不意的效果,下次能否再想出个因地制宜的好策略,我不敢保证;莫容匈奴被来震动了整个大草原,敌人还敢不敢再对我们麻痹大意,不言自明;至于绊马索,它已经不再是秘密武器,下次能否发挥作用更属未知。你说,我们还有什么好乐观的?还谈什么‘匈奴克星’?”
“你刚才分析了这么多点,我注意到,你惟独没说牧马城军力。可见你也知道,牧马城军力并不强。按以往的战绩,我军与匈奴兵的伤亡比大约是2:1。这次匈奴人在阵前这么混乱的情况下,我下令周旦出击,结果他的两千重骑兵只有一半活了下来。若不是你的大军随后赶到。哼哼,没准你已经见不着你的周大将了。周旦是牧马城里级别最高的将领,他的部队在牧马城所有军队中战斗力首屈一指,以牧马城一流精兵对乱作一团的匈奴人尚且如此狼狈,我不敢想象下次如果平等条件下作战我军会输得多么难看。若不是你随后赶到,战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了周旦。”
方璇打了个冷战,笑道:“不用说得这么杀气腾腾地吧?周旦跟我多年了,行军打仗确是一把好手,总不致于打了胜仗还砍他人头吧?”
宋仪耸耸肩,笑笑不答。
方璇撇开话题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才能对付匈奴人呢?”
宋仪缓缓地道:“只有当撇开一切人为因素,我军战斗力还在匈奴人之上时,我才敢说,五胡乱华这个汉民族的灾难时代,在它未成形时便被我们‘人流’了。”
方璇一怔:“什么‘五胡乱华’?”
宋仪叹了口气:“跟你这人说话真费劲儿。你就别管了,知道大概什么意思就行了。”
方璇“哦”了一声,问道:“那你用什么历史开刀做手术?”
宋仪道:“第一,升级士兵装备。”
方璇不无委屈地道:“牧马城的军备已经是天下最好的了。”
“不够。”宋仪道:“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理念,可你凭心而论,我们士兵身上的装备够好吗?”
方璇低头不语。
宋仪道:“在美国,生命永远都摆在第一位。装备对于士兵而言,其重要性我不想多说。我宁可载减90%的士兵而把省下的钱做成好装备穿到剩下10%的士兵们身上去。”
方璇不语。
宋仪耐心地等待方璇的回答。
“也罢。”方璇终于抬头道:“我去吩咐秦康和郑浑他们,让他们按将领的标准连夜为每一个士兵打造铠甲。”
宋仪摇摇头:“不现实。”
方璇一愣,宋仪道:“每个工匠每天拼命干活也只能打出两三件像样的铠甲,好的铠甲更是难得一出,就凭郑浑他们几个,累死他们也打不了那么多啊!”
方璇悻悻地道:“那你要我怎样?”
“科技。”宋仪盯着方璇道:“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你这个工程系的高材生来到这个时代,怎么没能给这里带来多少新科技呢?倒是人文政治方面,你做得相当不错。”
方璇叹了口气:“你说得倒轻巧。人文、政治我以前每天都接触得到,有样学样自然问题不大,但科技……术业有专攻啊!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什么都会啊!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我发明了水泥、混凝土的配方,发明了玻璃,发明了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建筑方法,调整了这个时代流行的武器中碳、锡的含量,这些都是‘发明’啊!从前有谁教过我这些?还不都是脑袋里琢磨着手上一点一点实验出来的?有了玻璃,我造出了世间第一问望远镜,老天爷,高中学的望远镜的结构、原理谁还记得?还不是我一步一步地把公式推导出来的?你知道吗?我刚来的时候,他们守着山西省这么大一个煤矿却不知道用煤。我花了三天三夜没睡觉设计出来现在我们用的高效煤炉,大大提高了火焰的温度,用煤效率也非常高。郑浑、秦康他们都把我神仙一般地崇拜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这恰恰就是你的局限性啊,我的方爷!”宋仪叹道:“你能够自学成才改进制陶工艺,发明砖、玻璃、瓷器的做法,能发明在钢里头加碳以提高钢的硬度,甚至仅用三天三夜就发明出来世间第一个高效煤炉来提高炉火温度以利于炼钢,怎么就不去制造世上第一架蒸气机,第一个流水生产线,第一个石没分馏装置,第一个柴油发动机,第一条轻轨铁路,乃至世上第一个水力、火力发电机,第一部电话、电报,第一套电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呢?”
方璇如被雷击!愣愣地站着品味宋仪这石破天惊的话。
“如果你精得连高效煤炉都设计得出,那么,我上面说的那些就真的这么难以制造吗?”
“你说的这些并不困难。”方璇如拔云见日一般爽朗,笑道:“你真是个神仙!这些你也想得出来。行,我这就去设计去!”
“喂喂,别急嘛!话还没说完哪!”宋仪拉住方璇叹道:“我并不是神仙,而是你活在古代太久了,思维也跟着僵化了。我且问你,把我刚才所说的都发明出来,你想用多长时间?”
方璇一愣:“都发明出来是不可能的吧?大多数就行了。至于要多长时间,我说不清楚,给我十年二十年看看。”
宋仪一笑:“十年能做出来?你也真是个天材——别说话,我没在夸你,也没在讽刺你。老兄,就算你动手能力再强,你一个人做比得过十个人,一百个人一起做么?”
方璇一怔。
“你比我们多了近两千年的科学文化知道。以你现在的地位、学识,你应该起一个博士生导师的作用,遗憾的是,你一直在做一个博士生,或者说研究生所做的事情。”
“明白我的意思吗?到工厂去,把那些年青的,脑筋转得快的,还有那些技术精湛的人都召集起来,跟他们讲蒸气机,自动化的原理,让他们按你的设想去做。在这个期间,他们有什么问题便向你请教,你只需回答他们的问题,顺便检查他们的工作进展,给他们提出合适的建议,就够了。”
“你可以一次带几批人,让他们分别去设计不同的东西。我会派国立大学堂的实习生过工厂去帮忙,顺便把你讲述的知道编成教材,名字叫……名字就叫《周易新解》吧。把这些理论硬往《周易》上某一句话凑就成。这些都是文书工作,不用你我操心。交给学文的实习生们办就好了。这样写出来的教材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也可以显得我们对古代文化和科学家们的尊重嘛!毕竟把‘牛顿定律’说成‘方璇定律’或‘宋仪定律’也太恶心了一点。”
方璇呆呆地看着口若悬河的宋仪,这家伙,脑子里总有让人佩服得不行的点子。
“这个期间呢,我帮你练兵。新军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黑色枪骑兵’队吧。取名自古董动漫《银河英雄传说》。政务方面交给糜子仲去管吧。受你我的
熏陶,糜子仲现在的内政水平让我都刮目相看了。总之,这一年你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别的什么事也别管,一年之后,我给你训练出一支钢铁军队,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匈奴克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回预告:
……通过与百姓们聊天,观察百姓们生活,学习牧马城种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法律法规,旁听牧马广场百家争鸣的演说,他已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甚至比孔子构想的天下大同的社会还要完美。能构想出这种体制的人,已经不能仅仅用“天才”两个字来形容了。方璇和宋仪,这两个牧马城的灵魂,就是拯救这个乱世的救世主。
————————————————第十四回《飞跃》
第十四章 飞跃
“行。我们各自分开搞一年,一年后看看谁的成果更大。”方璇饶有兴致地道。
宋仪一笑:“中国有个邓小平的伟人曾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以你的水平,一年之内,让牧马城科技水平飞跃一千年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我怎么能和你相比?这两天我抢你的戏太多了,其实真正的主角仍然是你。”
方璇心情激动地抱着宋仪哈哈大笑。
“对了。你刚才一进门的时候跟我说什么来着?”
方璇绝倒:“我都早把这事儿忘了,亏你说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话后居然还记得这点小事。”接着把张宝的事又说了一遍。
宋仪神色凝重:“这可不是小事。这个张宝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人公将军’,‘天公将军’张角的亲弟弟。日后可是黄巾军中的大头目。你去告诉张宝,只说我们牧马城信人道,不信太平道。请他日后传道不要再染指牧马——牧马地处 边疆,张宝他们未必会看得上眼,加上他的性命操在你我手中,张宝必会答应——同时不妨告诉他,牧马愿意和他们太平道树立友好关系,愿意和他们做任何生意上的往来,包括军械交易。我们可以送张角三兄弟每人一把牧马城出产的宝剑,放他们回中原玩儿去。”
方璇笑道:“你太精了,精得有时让我感到害怕。行,就依你所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一年初夏,也就是宋仪和方璇谈话后的两个月后,世上第一个蒸气机诞生。又过了三个多月,第一个自动化军械所正式投产。武器、铠甲的零件包括上面的牧马城徽记都由强大的蒸气机床一次性冲压生成。零件随流水线运到加工区,由机器统一进行铬盐氧化处理,再经过数道自动化工艺加工,最后由工匠组装而成,从此实现了军备的批量生产。
军械所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因为原来必须一件一件煅造锤炼的零件现在进行统一处理,也极大地节省了资源。
全城士兵的装备,军械所只用了两个半月便全部打造完毕。之后,就要不要将这些先进的装备(为了便于车间的实际操作,郑浑等人改进了铠甲的结构,将铠甲各部分拆分,这样,不仅加工起来更为方便,铠甲的各部分可以自由活动,社会穿在身上也更为舒适)卖给其他地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令宋仪非常满意的是,不管各人的观点如何,没有一个人在考虑朝庭的利益,而是真正把自己当作“牧马国”的一员。
最后还是方璇拍板,卖,但只卖次等货。在如此强大的生产力下,牧马城产品的超额剩余价值大得足以让其他地方的铁匠统统破产。方璇半开玩笑的说,民间的传统工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在挤垮地方工匠后,大可把他们请——或绑来牧马城,高薪聘请他们,吸取他们的技术精华为我所用。再座诸人无不佩服其高见。
宋仪马上很合时宜地甩出由汲羽按他的意思草拟的《牧马城专利法》和《牧马城商标法》,当场一致通过。会后郑浑开玩笑的说,如果太守和军师两个人要利用这两个法牟利的话,不到两天便会成为天底下最富的人。言辞中对宋仪方璇的敬仰之情表露无遗。
事实证明,《专利法》和《商标法》的出现,才从真正意义上肯定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社会地位。所谓的“奇淫技巧”不但不再是下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为发明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和荣誉。在随后的日子里,先后有不少奇人异士前来投奔。其中固然有不少坑蒙拐骗之徒,但也有许多人怀有真才实学,一时牧马城里百家争鸣,热闹非凡。
其中最著名的人就是闻名古今的名医华陀。为了表示郑重,方璇和宋仪亲自接见他,并在靠近牧马广场的繁华地带给华陀批了一块地,热情地挽留他。华陀感动和无以附加,虽然最后仍然婉拒说自己学浅,尚需游历天下以增阅历,但答应一旦学有所成,定回牧马定居。方璇与宋仪虽然有些失落,但华陀其志可嘉,当下不再挽留,恭恭敬敬地送华陀出了城。后来华陀终于又回到牧马城,开了一间叫“济世堂”的药铺,济世救人,此乃后话,先按下不题。
第二个名人却是大法师于吉。其实若论医术,于吉较之华陀亦不逞多让,但宋仪、方璇皆不晓于吉之名,对于吉的到来并不在意。于吉受到冷淡气愤不过,以法术在牧马广场献技,围观者甚众。宋仪前去看时却不禁哑然失笑,更加看不起于吉。原来所谓的法术,不过是用些粗浅的化学技巧加上障眼之法以愚弄世人。宋仪当场上前拆穿了于吉的把戏,仿张宝例以“诈骗罪”将他抓了起来,敲了十大板以示警戒。待打完后宋仪问于吉愿不愿意留下来当文艺演员参加牧马城的文艺演出。于吉羞得面红耳赤,头也不回去走了。后来在江南自创一派,巫医并用,倒也信者甚多,此是后话。
除此以外,许多历史上并未留名,但却在当时小有名气的工匠艺人纷纷投奔牧马城,大多数都被委以重任,对牧马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入秋以后,科研工作的重心发生转移。糜竺等大商人纷纷高薪聘请秦康等科研工作的核心人员,让他们把流水生产线推广到除军备以外其他的地方。方璇乐得自己省心省力,全部批准,自己则带了几个新“研究生”,开始着手电力的研究。
结果令方璇感到有些沮丧。虽然电力学在理论上问题并不大,但实际操作时却问题重重。仅仅就电线而言,没有橡胶包被,电线非常危险,且漏电现象严重,虽然知道人造橡胶的分子式是聚异戊二烯,却又不知道怎么合成。而像电力储存、电路铺架、甚至连电的使用等方面问题更严重。
当时唯一的成果是简易电报机的发明。方璇花了N长时间来推导麦克斯维方程组和傅立叶级数,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贮电池,通过手摇式发电机发电来解决电力问题,总算把世界上第一个发电机做了出来。但因为电池电量少,电报机又必须时时刻刻都开着,用起来非常的麻烦。方璇苦苦地钻研了一个月,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得颓然放弃,看来科技还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啊!
这一年里,宋仪挑选了最精锐的士兵,最精良的装备,造就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匈奴克星”。
第一个月,宋仪用来回撞击的沙袋来训练士兵们对冲击力的抵抗能力,克服他们对眼前巨物的恐惧感。
第二个月,宋仪让士兵们手执木棍迎击飞来的沙袋。
第三个月,沙袋被换成了外面包着皮毛,里面装满沙子的木马。
到了第四个月,这些战士已经能够冷静面对飞奔而来的铁骑;他们的铠甲能保护他们即使被马撞中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他们的反应能力能使他们在战斗中受到最小的损伤;他们的臂力在与木马的冲撞对抗中突飞猛进,能拿着比普通的槊还要长的钢枪挥舞自如,在大规模军事学习中甚至不会碰到同伴们的武器。
宋仪再开始教他们列阵、正步,教他们解剖生理学基础,教他们认识人体穴位,并用最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
当然,一万人的大军,宋仪不可能一一教授。宋仪将原理告诉他的学生们,他的学生们再向下层将领传授知识,再如此一层一层传达。真正有幸成为宋仪学生的,也只有宋歌、晏飞、赵云、太史慈、张飞(可惜这家伙学不好啊~~~)、司马凉以及大名鼎鼎的徐庶、庞统、诸葛亮等寥寥十数人而已。
徐庶、崔州平、庞统等,都是这一年的夏、秋两季前来牧马游学的学生。一时前来的还有程昱、孟公威、石广元、荀彧、张昭、郑玄、袁绍等一大批人。当时方璇正在实验室里忙着搞研究,宋仪则在夜以继日地操练军队,城内诸事统一由糜竺打点。糜竺出身豪商,并不太重视文人,加之政务繁忙,来访人数又多,哪里有暇一一会见?便设了一个招待所,由市政府办公室实习生统一负责执行。像袁绍、郑玄、张昭等人或为一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