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三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这些水军将领配合已久的于禁看到蒋钦和周泰的动作,就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不外乎就是借助小部队的灵活杀入敌阵,绞乱敌军的阵形,然后自己这里再给混乱了的敌人一个有力的打击,所以于禁把战舰分成了两部分,三分之一又摆出一个冲锋的阵势,等到蒋钦和周泰把敌人绞乱的时候,自己再添一把火,然后剩下的舰队摆出了一个半月的阵势,成包围之状,要包圆张允带来的两万水军。说实在的,要是周瑜在指挥敌方的舰队,杀了于禁也不敢摆出包围的架势,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处于下游,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但是现在面临的是张允这个笨蛋,再有蒋钦和周泰的帮助,张允要是没有援军的话是插翅难逃。
于禁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蒋钦和周泰已经杀入了敌阵,凭借着手中小部分精锐水军,和一些艨艟快船,他们灵活的做战,利用他们杀入敌阵的时候,躲开了大部分的敌军,把张允带来的水军前部绞的混乱不堪,混乱了的敌阵前面的战舰速度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这样一来,后面的战舰不可避免的就撞上了前面的敌舰,于是一个撞两个,两个撞三个,而蒋钦和周泰则率军杀入了敌军的后阵,因为他们的部队少,所以也不过多的纠缠,杀透重围,杀出了敌军的后阵。而混乱中的张允水军又面临着于禁水军的冲击,这一下是乱上加乱,于禁率领的可是大部队,前面冲锋阵把张允的水军硬是分成了两个部分,杀到后面以后,又快速的返回身来和下游的于禁大军把整个张允的部队给包围了起来,准备撕杀,而蒋钦和周泰则带着他们带出的水军在上游巡逻,以防再有曹操的水军前来参战。
事实证明蒋钦和周泰的决定是正确的,于禁和张允正打的如火如荼,上游果然开来了大量的敌军舰队,打头的不是别的,正是当初在三江口吃了甘宁大量水军的连环船,看来这是敌军设计的一个计谋,利用张允的水军缠住自己的先锋水军,然后利用连环船吃掉自己这部分水军。蒋钦这下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的两只少量的水军就可以绞乱张允的两万水军了,这些根本就不是曹军水军的主力,可能连水军都不是,只是一些炮灰。而蒋钦和周泰也都知道连环船的厉害,于是马上给于禁打出旗语,让于禁的水军马上撤出战斗,自己则带着水军杀回敌阵,给自己的部队解围。此时于禁也看到了蒋钦的旗语,马上命人撤出战斗,虽然这样一来损失了一部分的水军战舰和士兵,但是总好过全军覆没的好。当于禁的水军在蒋钦和周泰的两队水军护卫下,撤出战圈的时候,上游的连环船已经接近了战场,并且敌军已经开始点火了。看到这个情况,于禁长出了一口气,幸好及时撤出来,否则就不好玩儿了。
被连环船包围的水军战舰纷纷起火,一些我军没有撤出来的水军战士纷纷跳水逃生,于禁的水军正好在下游接着,总算又挽回了一点损失。而着火的战舰也顺江而下,于禁赶紧救了落水的水军战士顺着江边向后撤去,待敌军的船只都烧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敢返回江心。但是他们开路先锋的任务失败了,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了水军的大队之中。当甘宁听到蒋钦等人率领的水军遭到打击的时候,甘宁并没有生气,他首先想到的是蔡瑁变厉害了,这样一来以后的战斗将非常的不好打了。而甘宁手下的将领也开始思考起来,最后甘宁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先观察一下再说,并没有追究蒋钦等人战斗失利的事情,因为处于那个情况下,就是甘宁也不一定做的比蒋钦等人更好,毕竟他是吃过连环船亏的人了。
有了这个教训,再次担任先锋的蒋钦等人再也不敢大意了,一路小心谨慎的在江上开路,而蔡瑁的水军再也没有出现,这样一来也让我军的水军将领松了一口气。平时面对荆州的水军他们都是万事顺利,现在一下失利让他们有点杯弓蛇影意思,心里不禁有点不安。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他们再次的和蔡瑁的水军见面才消散,不过那个时候,陆逊的大军也已经开到永安城的城下了,正和李严的军队对峙呢。
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益州(九)
    蒋钦等人率领的水军吃了个闷亏,损失了一些兵力。事实上他们的运气也不错,此次江上的战斗本是李严设计的一个计谋,本来是需要一员将领率军于我军水军纠缠,然后再放火船的。但是因为这个计划拥有一定的危险性,曹军的几个水军将领都不愿意涉险,最后这个差事被水军中唯一一个非蔡姓的将领张允给捞着了。面对蔡瑁等人的阴险,张允是气愤万分,这分明是排挤自己,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张允也耍了个小心眼,他收买了一个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的死囚犯,稍加化妆,让他代替自己前去冒险。结果就是这场战斗里,这个不会指挥水军战斗的死囚根本就缠不住于禁,被我军水军逃脱,导致自己还损失了不少的部队和船只。如果当时指挥战斗的是张允的话,那于禁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逃跑的,可以说是于禁他们拣了个便宜。而李严之所以出了这样一个计谋,主要不是对付我军的水军,而是想要偷偷的除掉一个水军的将领,因为他相信已经有过一次对付连环船经验的我军水军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没想到因为张允的胆小,李严的计划破产,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不过这样也没有什么,对于这样一个胆小的人,有他没他区别不大。
当陆逊的大军开进到永安城的城下的时候,李严等将领已经站到了城墙上严阵以待,城里的五万大军一个个斗志昂扬,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这边人少而显得士气低迷。当陆逊看到城墙上士兵的表现的时候,心里也很是感叹于这些士兵的精悍,对于进攻西川更加的小心。蔡瑁的水军就在长江边上的水寨里面和永安城里面的守军互相支援。对于蔡瑁的水军陆逊并没有放在眼里,因为甘宁在那呢,不需要自己来关心。
在陆逊把大营扎下以后,召集了众将商议进攻事宜。陆逊军中的将领绝对的有实力,所以对于这次的进攻都不怎么担心。他们这次来还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再有来的时候沙摩柯专门回到自己的部落里面,又召集了三千武陵蛮人参战,还有高顺的陷阵营在我的全力支持下,已经由七百人增加到了三千人,有了这六千人在,陆逊相信没有什么城墙能够挡住他们的进攻。而且还有李严这个内应在,就是不打也许李严都能找机会开城。但是演戏还是要演全套的,不能让李严就那样的暴露,而且那样做也增加了李严的危险,这不是陆逊想要看到的,所以攻城还是必要的,而且还要打的激烈一点。
有了这个认识,陆逊和手下的众将统一了意见,就是轮番攻击,同时注意自己一方的士兵的情况,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争取用最少的损失,来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且还从我这里要来了魏延,只等魏延到了陆逊的军中,就可以开始攻城战了。
几天以后,魏延到了陆逊的军中,陆逊这样做是因为魏延是和李严一起来投军的,他们本来就认识,在以后的攻城战中由魏延去面对李严,这样一来李严就能明白陆逊的意思,尽量和魏延纠缠在一起,打的激烈一些,给别人造成一种李严自己不能指挥战斗的错觉,给陆逊的攻城制造机会。因为陆逊通过仔细的思考,觉得不应该让李严现在就暴露,否则要是曹仁反应快的话,陆逊就没有机会占领一些重要的关卡,而有了李严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在后面的战斗中给与陆逊更大的帮助。
在魏延休息了一天以后,陆逊就展开了攻城战斗。先是攻城器械的压制,然后众将领军冲锋,魏延更是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魏延本是三国里面有名的勇将,武艺非凡,再有身后的黄叙专门保护他,确保他一定能够冲上城墙和李严见面,所以魏延冲锋的速度非常的快。同时冲锋的还有文聘,张辽和高顺,考虑到高顺的功夫不是很强,陆逊还让军中弓术比较好的沙摩柯(演义里面的沙摩柯除了手中的铁蒺藜骨朵以外,还腰胯两张强弓,这可不是摆设)专门保护他,其余的魏续,李通率领着大量的士兵做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前面的战斗。有了这个安排,魏延和高顺都顺利的冲上了城墙,魏延上来以后,没管别人,直接就向着李严冲了过去,为了确保魏延和李严的战斗没有别人打扰,魏延的身边还有高顺训练出来的一些陷阵营的战士在保驾护航,而其余的守城将领看到自己的主将被人缠住,敌人正在向着城墙上杀来,也各自找了一个对手战斗起来,除了魏延身边的陷阵营战士外,高顺的身边也有不少陷阵营的士兵,这一次的战斗,高顺直接投入了全部士兵的三分之一,战斗真是相当的激烈,说来也巧,迎上来阻止高顺的正是曹真,而曹真的身边自然是少不了虎豹骑精兵了,这样一来,三国中两只最精锐的士兵就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其惨烈程度甚至超过了高顺和曹真的战斗。如果说高顺和曹真,魏延和李严的战斗是势均力敌的,那吴臣和霍峻就完全的陷入了被动之中,霍峻面对的文聘还好一些,两人都是荆州名将,多少还了解一些,动起手来也有分寸,但是面对张辽的吴臣也是到了血霉了,那张辽本是吕布手下的第一猛将,功夫岂是吴臣这样连二流武将都算不上的人可以比较的,只是几下的功夫就把吴臣杀的连连败退,跟随着张辽的士兵更是士气高涨,把他们的对手杀的大败亏输,一时所向披靡,勇不可挡。就在张辽大发神威的时候,傍边恼了一人,这人正是负责指挥士兵守城的西川将领刘循,刘循看到自己这边竟然没有人能够阻止张辽的前进,心里气愤异常,抄起手中的长枪就加入了战圈。刘循也不过是在三国里面算是二流的将领,但是他气愤之下竟然爆发起来,和吴臣一起竟然挡住了张辽的攻击,有了刘循的帮助,吴臣也缓过气来,稳住了阵脚,并且开始展开了反击。这样一来,整个城墙上面的战斗就都陷入了僵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战事渐渐的不利于我军,因为我军是通过云梯上城,而敌军是通过楼梯,两下一比较,谁优谁劣一看就知道了,我军的士兵补充已经跟不上敌军的数量,渐渐的被敌军压制了下来。而士兵的失利也影响了将领,张辽等将领也被迫后撤,最后都自己撤下城去,结束了城墙上的战斗,而最后魏延撤退的时候,接到李严的暗示,硬拼了一记,最后两人两败俱伤,魏延上了手臂,李严伤了右腿,这样李严就有机会以后不参加战斗了。
其后的几天,陆逊和李严就应付似的战斗了几场,然后就开始了一段对峙时间,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吕蒙和李典,还有我和张任交战的时间,陆逊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给曹仁一种李严把自己挡在了西川外面的感觉,为以后的战斗做铺垫。只等着最后给曹仁致命的一击。
陆逊和李严缠斗,只是表面的现象,但是甘宁和蔡瑁的水军战斗却是实打实的。为了打通通往西川水路,甘宁必须把蔡瑁的水军消灭,让他们不能阻挡我军的前进步伐。为此,蔡瑁的水军是倒了大霉了,每天都要面对甘宁的挑战,蔡瑁不是周瑜,周瑜就有那个魄力和耐心,当周瑜想要防守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引诱,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蔡瑁就不能比了,有心防守,却受不了甘宁的挑衅,不防守吧,出去交战又屡屡被甘宁击败,不到十天的时间,蔡瑁的五万水军就损失了士卒三千多人,大小战舰近百艘。面对如此的结果,蔡瑁心里是郁闷极了,最后干脆用铁链封锁了水寨的大门,来了个铁锁横江,就是不出战了。面对蔡瑁的窝囊表现,甘宁是哭笑不得,本想消灭蔡瑁的水军,不想前几次打的过火了,吓得蔡瑁不敢出来迎战,这可不是甘宁想要的。为了激蔡瑁出战,甘宁是什么计策都用了,奈何蔡瑁就是不出,铁了心的当乌龟了。
就这样,陆逊的大军就在陆逊的有意拖延和蔡瑁的不敢迎战之下,僵持了下来,这种打打停停的战斗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的时候,你需要时刻的担心他的阴谋,曹操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对手。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决战益州(十)
    待汉中,永安,建宁的战事都暂时僵持下来以后,战争进入了一个稳定平缓的时期,各地的战斗都只是小规模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真正的战斗马上就要来临了。
相对于有了全盘做战计划的我来说,被迫被动防守的曹操虽然占有地利的优势,其实心里却是忐忑不安。因为他没有实力来反攻我,只能见招拆招,等我出手,他才能反击,这样一来就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我的目的他也知道,主要是西川之地,再次才是他现在的汉中,孰轻孰重又哪能不知道呢?但是他必须坐镇汉中,因为他现在的领地南北跨度非常的大,而且雍凉之地因为各种天灾人祸,产粮不足,需要西川的支援。而汉中无疑是两地的中转站,万一汉中被人占领,那曹操的地盘就被我拦腰斩断,北地少了西川的支援,破灭不远。所以必须有一个人来坐镇汉中,保持这个中转站,而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除了他曹操,还真没有几个人是我以及我的超级智囊团的对手。所以为了汉中,他曹操只能被捆在这个地方。事实上曹操的手下也提出过不要雍凉之地,仅凭借汉中和西川的天险来防守,但是这个方案被曹操否定了,因为少了北方之地,曹操将要面临的就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尴尬局面,两川的天险既是曹操的屏障,又何尝不是曹操的牢笼?而就算是我十年,二十年攻不下两川,但是长久的处于这种安逸的地方,人们的进取之心将被渐渐的磨灭,这对于曹操这个枭雄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他不能容忍他的后人变成一个只会被动防守,任人欺负的软蛋。最后被人俘虏,看押到死,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拼一下,输了也顶多就是抄家灭族,赢了还能给子孙后代迎来一片新的天地,所以北地曹操也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地方。但是现在曹操面临一个需要选择的局面,现在西川已经被敌人攻进腹地去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自己的困境将永远的存在。
曹操此时还没有弄清楚我真正的主力到底是哪一支,按照他的想法,永安的李严,和建宁的李典都是他的心腹将领,而且都是本领不凡之人,虽然他们现在都只是在被动的防守,但是他相信他们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再有曹仁的背后支持,西川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这里能够击败我,那西川的困境也许就可以自解。而他的心里还有一点担心,就是永安可以凭借坚城和长江防守的稳一些,李严也有能力做到这点,但是李典那里就危险一些了,所以他的心里稍稍的偏向了李典,正是因为他这一点偏向,西川的战事开始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因为打死曹操也不会知道李严其实是我的手下,我就是利用这一点迷惑曹操,吕蒙开始强力的进攻李典,而其后陆逊指挥的战斗开始激烈起来,李严对于陆逊的进攻是一一化解,这样也给了曹操一个错误的暗示,陆逊要进川去支援吕蒙的进攻,而李严能够有效的阻挡陆逊的进攻。
这样的战斗一开始,因为曹操的偏向,曹仁手里的军队就稍稍的向着李典的方向多调了一些,支援李典的战斗,毕竟李典那里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建宁郡到底和永安是不一样的。这一偏向,就给了陆逊的机会,也给了李严的机会。每次陆逊攻城的时候,李严都是和魏延交手,也顺便交换了一些情况,有了李严的情报,陆逊也摸出了曹操的安排,知道时机快要到了。所以为了尽快的达到目的,陆逊可是认真的演起戏来,每天的进攻都非常的猛烈,而李严却指挥若定,每次都恰到好处的击退陆逊的进攻,又没有给陆逊造成太大的伤害。因为李严戏演的漂亮,永安城里面的将领都很服李严,李严指挥起他们来是如指臂使,这一下更是给李严制造机会了。所以在一次战斗之中,李严让魏延通知陆逊,让他见机行事。
战争持续了近两个月,永安城里面的粮食渐渐的吃紧了,做为前线要地,存粮虽然丰富,却也不是很多,所以李严现在需要运粮。这也是一个机会,李严心里一动,就指定了一员偏将前去运粮。在第二天,陆逊照样攻城,李严和魏延交手的时候把压粮队的路线给泄漏了出去,有了这个消息,陆逊马上派兵前去刧粮,永安的后方存粮之地是在巴郡,原来严颜防守的地方,这里的粮食顺江而下可以直通永安。但是由于我军的水军和蔡瑁的水军在前方交战,所以这水路运粮只能运到离永安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然后下船走陆路到永安。但是就是这一段的陆路,粮草被陆逊给刧了下来。粮草丢失的消息被李严有目的的悄悄放了出去,这样一来,整个永安的守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就连水军也惊惶了起来。为了稳定城里的军心,李严把丢失粮草的消息正式全军都通知了一遍,并且保证一定会在断粮之前把后续的粮草运来,这样一来由于李严一向治军严明,用他自己的威信把军士的不满暂时压了下来,然后李严招来了刘循,让他回西川的运粮,这也是李严有意安排的。因为在他手下的将领之中,他已经了解了吴臣虽然有能力,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二五仔,立场不稳定,属于墙头草,霍峻很有头脑,能够看清局势,知道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靠拢,而曹真李严还有用处,不能让他离开自己的身边。只有这个刘循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李严摸不准他的脉象,只好把他派出去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对于永安城里发生的事情,李严都偷偷的用箭书通知了陆逊,陆逊也知道第二天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所以一吃完早饭,陆逊就整军备战,这一次是真正的战斗了。为了确保能够完成任务,陆逊把手里的全部将领都派了出去,文聘,李通,黄叙,张辽,魏续五人分别带领士兵全力攻城,高顺带领陷阵营在后面支援,沙摩柯的武陵蛮人随时候命。一切安排妥当以后,陆逊开始下令攻城。五员大将,这些人都是我军有名的勇将,个个都是武艺非凡,攻城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这一次魏延没有攻城,而是在城下统帅陆逊军中仅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