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上命天下共表孝经并小学颁行,道周于库中作《圣世颁孝经颂》,《颂》曰“粤稽天德,厥贵恒性。于皇师天,永孝配命。师天永孝,乃立民极。明明我皇,允惟天德。”余姚孙嘉绩,亦系白云,从道周受易。刑部尚书刘泽深,拟瘴戍,再奏不允。泽深上言“道周之罪,前两疏已严矣。至此惟有论死,死生之际,臣不敢不慎也。自来论死诸臣,非封彊,则贪酷,未有以建言诛者。今以此加道周,道周无封彊贪酷之失,而有建言蒙僇之名,于道周得矣,非我皇上覆载之量也。且皇上所疑者党耳。党者见诸行事,道周具疏空言,一二臣工,始未尝不相与也,今且短之,既而斥之,乌有所谓党,而烦朝廷之大法耶?去年行刑时,忽奉旨停免。今皇上岂有积恨于道周?万一转圜动念,而臣已论定,噬脐何及?敢仍以原拟上。”
上从之,戍辰州。自十四年正月入诏狱,积十有四月始得出,作《再重重生诗》。学龙、廷秀、仲吉亦戍。
道周道南都,至杭州,诸生迎至大涤,析鹅鹿疑义,示三易指归,《诗》、《礼》、《乐》、《春秋》及《乐律》,论儒派。八月,荷芟入楚,未至。
上议起废锢,礼部右侍郎蒋德璟言“前少詹事臣道周,愚戆之咎,实皆自取,第半生孤苦,子幼家贫,万里投荒,深可轸念。”德璟旋入阁。八月日讲,上与辅臣从容语及张溥、张采之为人。曰“溥小臣,且不免偏,何以负重名?”周延
儒进曰“张溥、黄道周,皆为偏,惟是读书博通,所以人人惜之。”上默然。德璟因言“前蒙皇上放道周生还,渠极感圣恩,但子方十岁,得免其永戍,量移内地,皆出怜才好生之德。”上微笑。德璟又言“道周在狱时,写有《孝经》百本,每本作文一篇,是感颂圣德。”黄景昉、陈演、吴涎浴暗乐苁虑仔ⅲ仪蹇嗉豢杉啊!毖尤逖浴凹雌涠潦椋嗌锌捎谩!鄙喜淮穑┪⑿Χ选C魅眨蛛贰瓣僦钕壬孀嘤朗频乐埽宀俨┭В袷蹲佑祝扌牟痪趿酢1怂浔橛兀艘环痛矗胍喔幕凇H瞬诺毕В俗骱紊庾铮糜妹芤槔醋啵 备ǔ忌涎浴暗乐芟蚶次淳纷粒坑腥涡月室庵蹋悦啥髑床靡痔臻F,闻已甚悔前非。每日在狱,手书《孝经》,极其感佩天恩,颂扬圣德。恭睹皇上勤学好问,稽古考文,臣等自惭固陋,未能仰承万一。因思及道周博雅,遂据臆陈,伏蒙皇上怜其贫苦,鉴其改悔,而轸及于人才当惜,赦罪酌用。斯真造化生成之恩,天地覆载之量。道原周职詹事府詹事,今既蒙恩赦,用似当还其故秩,以备史局编摩,更足资其一得,此又非止从道周起见也。”上报“可”命即拟旨。
辅臣复上言“皇上此举,众美俱备,从此知学行之足贵,信廉吏之可为,所裨于作人磨世,君德治象非细。”是日,诏复道周少詹事。都下臣民,中外相庆。
道周已至九江,朝命敦促就道,旋请假归里,以学龙、廷秀等尚在戍所,席藁请命,亦得释。道周既归漳浦,坚卧不出。
明年甲申三月,京师陷,福王立于南京,起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时马士英当国,道周入朝,无所为。
乙酉三月,奉命祭告禹陵,舟泊龙江湾,梦高皇帝呼曰“卿竟舍我去耶?”对曰“朝廷舍臣,非臣舍朝廷。”时左都御史刘宗周去国,道周祀陵,留连绍兴。弥月,三谒宗周,
固却不见。曰“际此乱朝,岂大臣徜徉山水之日?”道周闻之,即行。
南都溃,马士英东奔钱塘,道周逢之江上,痛詈之,士英落靴走。及浙省降,宗周与门人前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等谋起兵,求道周计事,不获,悔曰“石斋夙有渊思,吾初不宜拒之太深。”
唐王在位,访故臣于张家玉,荐道周,王拱手曰“得此商彝周鼎,当为廓庙羽仪。”道周来自浙,拜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位首辅。郑芝龙以公爵班宰相上,道周争之,芝龙不肯出兵,道周愤时事不可为,而荷殊绝之知,乃自请视师,经略江西。芝龙不与一卒,道周亲书告身奖语号召,得百余人,径进出杉关,众至万人,田夫荷锄从之,曰“扁担兵”开府广信,与杨廷麟、万元吉为呼应。王命家玉出屯金溪,以为之援。道周遗家玉书曰“道周之年,不能致远,为皇上为马;道周之力,不能任重,为皇上为牛;或者左右拾遗,因事靖献,道周其皇上晨鸡乎。”
时鲁王上书福州,称皇叔父,不称陛下。唐正怒,杀其使者陈谦,遂积隙。道周移书浙东大臣张国维、熊汝霖等解之。
大略谓“东迁以还,藉力晋郑,蔡丘而后,推德桓文。上爱殿下,笃于所生,勿以降阶之问,为博达所笑。”其冬,徽州陷,道周提兵赴救。新守婺源令故门士,以书绐约内应,抵明堂里,猝遇大清将张天禄,被执。从者职方福州赵士超,通判六合毛玉洁,中书平和赖继堂龙溪蔡春溶。
顺治三年丙戌,正月七日,入徽州。元宵,见张灯为鱼龙百戏,趋营帐,念民,为之泣下。至南京,置西上门故尚膳监中,先后绝粒十余日,作《自挽诗》,书后曰“丙戌就俘以来,义在必死,未了诸缘,无所复忆。所忆者为《春秋·表正
》、《诗晷·正》二书未就,及未登嵩室,陟华岳之巅耳。《表正》为少时旧书,坠婺源明堂,想已废于兵火,无复能读之者,尝读陈无涯兄弟,裁其大略,不知能竟之否。《晷正》必须吾自草,无复能传其意者。如嵩华二岳,先年欲以黄冠丐此了愿。当遣戍辰州,乞多千里,移去潼关,为林让庵铨部所尼,垂老得此,坐华巅,卧王屋,执笔以事《诗》、《春秋》,虽礼北斗,受玉虹,不为过矣。生平所历黄山、白岳、匡庐、九
华、浮丘、龙首、穹窿、玄墓、洞庭、三茅、天目、径山、西
陵、委宛、天台、雁宕、罗浮、怀玉,一十八翁,要当一一谢之。生死千秋,未必再晤,风雷楮墨,载其精神,亦使众山闻之,谓我不薄也。”又云“武夷天姥,系于维桑,大涤焦桐,为吾讲舍,寤寐相绻,未之辞焉。”三月十五日毕命。韩四维子僧某殓而瘗之。凡入旬中,赋诗三百十一章,自名《石斋逸诗》。曰“石斋死后,世当传之,以当逸事。”年六十一。
赠文明伯,立庙福州及漳浦。所著有《三易洞玑》、《易象正》、《淄衣儒行坊记》、《表记集传》,司经局进呈诸书;《
行业咏业焚草》、《解辽环》、《解齐环》、《榕坛问业》、
《逆流草骈枝集》、《浙闱策问》、《洪范·月令朗义》、《
孝经大传》、《邺书大涤》、《函书》、《逸诗》行世。夫人蔡,名玉卿,能仿道周书。尝集兵万人,号夫人军。已而镶乏,解。子四子中、子成、子和、子平。
论曰庄烈自信王继统,无腹心股肱之助,不动声色而除魏忠贤,天下欣然以为明王复出。泊临御十七载,忧勤宵旰,终用身殉。后之论者,不欲以亡国之咎訾之。然刚而自贤,莫肯虑下,屡用诏狱,廷杖以待言者。任人理财,每与大学平天下之道反其好恶。观黄道周、刘宗周之进退,亦可见矣。其失天下,不可谓已无以取之。宗周粹然儒者,非一代之士。道周
说经议事,与匡衡、刘向相类,而直节则李膺、范滂之流,虽才不及济乱,要亦三百年之元气所留也。鸣呼!后之人主,无执理任刚,决于违谏,使君臣俱覆,以宗社为孤注,如庄烈者,可不鉴哉!
○蒋德璟
蒋德璟,字八公,泉州晋江人,进士。崇祯中,官詹事侍读学士,迁礼部右侍郎。十四年,晋尚书,与黄景昉、吴蟠笱浚胫薄5颅Z明习国典,晓练世务,立朝持正,和而近情,上甚响之。左都御史刘宗周,以救姜采、熊开元得罪,且不测。德璟引唐太宗优容魏征事微解,上颜改霁,宗周削籍归。又偕周延儒因日讲进言,赦前少詹事黄道周,复其官。
十七年正月,李自成陷山西,三辅震恐,上罪已求直言。
科臣光时亨疏陈练饷之害。德璟票本谓“曩来聚敛小人,倡为练饷搜括诸议,以致民穷祸结,危及社稷。”上大不怿,召问聚敛小人,谁也对即前户部尚书李待问。乃极言抽练无实,空增七百三十万之饷,民安得不困。上怒德璟朋比,遂引病出直。三月八日,疏辞去国,舟及沧津,京师陷,时论深惜德璟。福王时,德璟不起。唐王在位,应召入直,位次黄道周下。尝自请行关,相机督战,守关将施福等不受节制。德璟知事去,太息,乞罢职归泉州。大清兵下泉州,不食死。所著有《悫书》行世。
○路振飞
路振飞,字见白,直隶曲周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中,官福建按察使,晋佥都御史,巡抚淮扬,唐王在凤阳高墙,振飞入见,奇其神宇器识,深相结好,奉私钱周之,由是知府张以谨以下,视遇有加,吏不侵辱。福王立,中外汹汹,镇将刘泽清、高杰,欲寄家属于江南,左都御史刘宗周劾之,并及振飞。已,廉知振飞公清,寻悔曰“参两镇过责淮抚,是余激也。”乙酉五月,南都败,振飞东走,及其乡诸生韩雄都等聚兵大湖,不降。
唐王思旧恩,使吴江诸生持敕书访之,敕曰“麦饭豆粥,念久欲报。”既至,拜文渊阁大学士,入直。振飞持论有执,不肯阿上。上欲用王朝升为总督,彭遇■佥都御史,振飞鼓诮必循资格,岂得非常之人,恐非休休雅量。”振飞执言“臣等无私隙,遇■降贼,乞怜马士英,为浙抚搜括激变。朝升在太湖,奉剑州知州朱盛征,始称通城王,继称皇帝,卖官夺女,百姓不容,故尔逃来。若大用此二人,无乃伤新政乎?”卒从其谏。
大清兵至延平,王乘马奔,振飞追扈不及,缢邵武山寺。
○曾樱
曾樱,字仲含,江西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中,知常州府,时有诏逮高攀龙,攀龙自裁。缇绮欲载尸察验,并
逮其子回奏。无锡知县吴大朴,依阿其间,樱力持不可,乃免。
与李应升为同年生,借官帑以给官旗之逮应升者。时常民集者数千人,欲击官旗,樱再三晓谕而散。
崇祯十六年,为登莱防抚。大清兵破莱阳、栖霞、宁海诸州县,二月廿一日,攻登州,樱御之,乃退。尝为副使,分巡兴泉道。
唐王时,拜大学士,入直。樱忠款恳至,言语委密,处孤主骄臣之间,调护上下,使无疑忤,上亲臣腹心依之。郑芝龙不肯出兵,驾往来延建,樱以为此非迟久策,失海内望,请速幸赣州,并力出江西湖南。卒不决而败。樱至厦门,依朱成功,辛卯春,大清泉州守将袭破厦门,成功还救不及,樱自缢。
○傅冠
傅冠,字元甫,江西进贤人。丙戌二月,以行在太子太保,兼礼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督师,同忠孝伯朱成功,大守永定关。岗兵张安、丘华,俱听节制。前军方入建昌境,饷已告匮,后军闻警,辄归。冠见令不行,十二疏乞罢,不许。后敕揭重熙佐冠共事,冠无心任职,日午方起。重熙奏之,乃勒令归。
九月晦,汀州破。大清兵分道自江西入邵武,冠避泰宁之分水村。村人江亨龙新执贽,缚冠以献,大帅李成栋解缚,进曰“公大臣,释留,当取令旨,但去发,保无他。”冠厉声曰“汝知千古有文文山乎?吾乡先进也!吾乡惟有断头宰相尔。”成栋载至汀州,饮食与俱。已而成栋入粤东,使镇将李发卫之。十一月廿一日,对局弈罢,发阅文书,曰“公必不
顺,令旨收公矣。”冠欣然曰“早毕我事,尔之赐也。”整衣冠南向拜,曰“负国无状,死不足赎。”复西向拜,曰“祖父暴骨,愧见先人地下。”
初,就执日,叹曰“负国重恩,永惭地下。”以足三顿地,夜半,风雨大作,顿足处崩陷数十丈。其首函寄汀狱,或无故动摇。数见梦于狱,夜尝有光。囚冤滥者,祈卜,皆奇验。
家人傅国桢等负其骸,初墓汀之罗汉岭,与忠诚伯周之蕃相望。
阅三年,冠子号哭,请合身首,归葬。旧衣二弃故汀墓旁,经年色如新,行道指曰“相公衣”。
卷四
○金声
金声,字正希,徽州休宁人。从父商武昌,以嘉鱼籍中天启甲子乡试。崇祯元年戊辰,成进士,选庶吉士。己巳,王师薄都城,袁崇焕败,上御左顺门,问方略。声伏地哭举同馆刘之纶,白衣申甫知兵。申甫者,云南人,初为僧,自言“入嵩山遇异人,授以书。中言车战,乃习之。”瘗其书嵩山下,脱浮屠服,游京师。与声、之纶善,三人甚相得。至是,上命甫随之纶入对,大悦,立擢之纶兵部右侍郎,甫京营副总兵,声试御史参军事。然实无兵与甫,听召募市人,取民间牛车,加竹盾给之声。疏陈不可状。而忌甫者谋委之饵敌,日夜督战,竟败。
先一日,总兵满桂战殁安定门外。甫继出,死芦沟桥。越日,之纶取遵化,军娘娘山,遇伏,死战一昼夜,援兵不至,流矢贯颅死。金声啮其镞出,以授其母,赙丧归蜀。言者论声书生误国,上遣中使觇声馆,布被萧然,为太息。与至郭外,得甫尸,喜曰“甫能死事,虽败,举不失人矣。”声自劾,上察其清忠,赠之纶官,予谥察葬,而复声庶吉士。告归。
十六年,流寇蹂蕲黄,将逼留都。声遭父丧,蹶起请当事团结乡勇守御。时马士英开府凤阳,募黔兵数千,纡道侵掠饶
徽界。徽人以为贼,纵乡兵格斗。脱者奔告士英,言金翰林实主之。奏闻,逮治,声慷慨就道,曰“吾不出众无所恃。”
再疏申本末,上识声名,特旨修撰起用。会母丧,力请终制。
明年三月,都城陷,恸哭呕血,不欲生。
甲申五月,王师下南京,徽民议降。声奋身出悬高皇帝像于明伦堂,率郡人大监三日,起兵。闽中授佥都御史,巡抚池、太、徽、守,晋兵部右侍郎,假便宜。然池、宁、太,已归大清,三面敌境,独用徽城孤撑,当杭严上疏,凡三阅月。会道臣林贞从福州至,主客相疑。张家玉请分严杭隶贞,令徽得展布,无使一瓢百舆。张天禄自宁国引兵薄徽,声婴城守,黄澍由饶州诈言逃归,开门延之。是夕,城遂陷。先是,声知不济,麾将士曰“徽本不欲守,吾为祸始,义当死。汝曹从吾死,无益。”多涕泣不忍去。
至南京,洪承畴欣然迎见。声张目问之曰“卿相识否?”
曰“尔金正希,胡不识?”复语声曰“尔相识否?”声曰“朱之识也!”曰“吾承畴耳。”声叱之曰“承畴登甲第,受神宗皇帝,庄烈皇帝深恩,历重任,死松杏,先帝震悼辍朝,与祭九坛,赐阴二子,仍望祭立庙,祀春秋。此我朝忠义之臣,何物么麽,敢冒其姓名耶?”承畴俯首,已,谓此人老,火性未除,吾不能再见。屡使劝之降,不可。十月八日,死于通济门外。望拜孝陵,端坐受刃,年四十八。子敦涵,间道走闽。赠礼部倘书,谥文毅。从死者参军江天一,自有传。
一云天一掖声历阶,每佐声申语,辞气甚厉。稍近承畴,出袖中砚掷之。承畴大怒,牵出斩之,骂不绝口。声亦于是日遇害。
○万元吉
万元吉,字吉人,江西南昌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监大学士杨嗣昌军,扼夔门,与石柱女帅秦良玉合兵击贼。招降关索,惠登相、王光思有功。会嗣昌败,薄其赏,稍迁大理评事。李自成陷西安,上命大学士吴鍪Γ栽渚霸藁Q罢倩巩‘,不果行。元吉在军中久,晓练兵事,诺宿将左良玉、金声桓等皆惮之。元吉亦见天下坏,矢报国。
乙酉,良玉死,子梦庚及声桓等以全军降大清,南都不守。
元吉散家赀募兵,与清江进士杨廷麟,同郡进士郭维经,起义师于赣州。元吉扼吉安,东西犄角,军容甚盛。
时大清已命声桓开府南昌,所部皆左营饶将,南军不能进。
闻福京立君,拜表请乘舆亲出江西,臣等坚守赣州,以待王师。诏加元吉,廷麟并督师大学士,维经兵部尚书。命郑彩出杉关,苏观生出南安,进恢湖东,援赣。彩逗留不行,而永宁王招峒兵谢志良等,复建昌、抚州,数月之间,湖东屡失屡复。
丙戌二月,吉安陷,元吉退守皂口。大清尽下湖东西,杀永宁王,进逼赣州。元吉亦遂入赣,赣人将窜,见督师移眷入署,始定。元吉分兵三营,番休辟,黎遂球等为监军,以兵科杨文荐任城守,而身昼夜督战。下及妇女,皆感其意,曰“甘死无贰。”援兵累败。六月,廷麟等又收散亡及滇粤兵,进营城下,共四万余人。元吉欲待水师至方战,王其弘谏,不听。
八月,大清兵迎击水师,乘胜遂破诸军,自是赣州城下,无一厮卒。廷麟等人,与元吉共死守。福州既陷,赣州援绝,元吉断指入函,请救于湖南、广东,苏观生在南安,观望不敢
前。大清兵筑长围困之。自五月至于十月,城中食尽,斗米至八钱,饿死载道,人无畔志。元吉子欲缒城请降,斩之,人呼元吉为“万精忠”。
初三日,大兵获响导,夜,自小南门上,乡勇犹巷战。及明,大兵大集,城上举炮,皆裂,遂陷。元吉、廷麟赴水死,维经入嵯峨寺禁死,同死者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太常卿彭期
生、主事袭芬、林珽子、斯昌、王其弘、黎遂球、柳昂霄、鲁
嗣宗、钱谦亨、御史姚奇胤、舍人袁从谔、刘孟钧、刘应泗、
赣州同知王明俊、推官吴国球、知县林逢春、临江推官胡缜、
监纪通判郭宁登、乡绅卢象观、举人马芝、贡生杨述鸿、诸生
段之辉等数十人,士气大丧,南中精锐亦尽。时议以为王亟幸赣,则元吉等不死,而赣不陷,福州亦不亡。赣之陷,唐王为之。
○杨廷麟〔传阙〕
○曹学佺
曹学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嗜古博学,天启中,以文字触魏忠贤怒,削籍,名重海内。累官四川按察使。唐藩即位,文臣任事者,首张肯堂、何楷及学佺,而学佺尤饶大略,因事有匡建,郑芝龙以下咸敬礼。王知其宿儒,言无不从。晋太常寺卿,行在礼部右侍郎,署翰林院事,纂修崇祯实录总裁,专设兰台馆处之,编修何九云等皆属焉。
学佺讨论本礼经,行朝戎祭,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