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数坑死新安城南。 

项羽既坑秦兵,遂前进至函谷关。闻沛公已定关中,关门有兵把守,心中大怒,使英布领兵攻破。十二月,项羽兵进至戏地,要与沛公为难,算是六国灭秦到此成功。刘、项战争,又从此起手。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项伯夜走灞上军 沛公身困鸿门宴 



话说项羽领兵前至函谷关,闻知沛公定了关中,心想“被人占了首功 !”已是不悦,又见有兵守关,不得前进,愈加忿怒,便命英布攻破函谷关。一路前行,到得戏地之西鸿门地方驻扎。 
此时项羽虽怨沛公,尚未十分决绝。一因从前共事兵间,同经患难,已有许久;二因自己兵威强盛,将来各事,可以自由处置,沛公必不敢反抗。谁知却有沛公部下左司马曹无伤,因见项羽势盛,沛公难与抵敌,便想先来讨好,希望将来求得封地。遂暗地遣人报告项羽道“沛公欲据关中为王,使子婴为相,所有府库中一切珍宝,都欲据为已有。”项羽听说,气得暴跳如雷,厉声大骂。范增在旁乘机说道“沛公平日为人,贪财好色。此次入关,闻说是不取一毫财物,不近一个妇女,观此种举动,可知其志不小。吾曾令望气之人往望其气,据说皆成龙虎之形,具备五彩,此乃天子气也!可乘其不备,从速起兵击之,勿得迁延,致失机会。” 

项羽依了范增之言,便下令军中大排筵宴,遍享士卒,准备明日往攻沛公。此时项羽部下有兵四十万,号称百万,驻扎鸿门。沛公部下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扎灞上。两军相隔四十里路。沛公虽知项羽攻破函谷关,含怒而来,但尚不知项羽即欲兴兵攻己,如在梦中。此时事势非常危急,却亏得项伯前来解此大难,也算天幸。 

说起项伯,亦是项羽叔父,前次杀人避到张良处,藏匿得免。如今却在项羽军中,闻说项羽欲击沛公,他与沛公素日毫无交情,自然并不在意。只因知得张良现在沛公军中,是他救命恩人,如今大难临头,岂可坐视不救。遂乘夜骑一匹马,私自出营,加上一鞭,直奔沛公营前。寻见张良,密告项羽来攻之事,便要张良与之同去。因说道“在此与众人同死,有何益处?”张良答道“吾为韩王送沛公入关,今沛公遇此急难,若私自逃去,乃是不义之人。必须告知其事,再决行止。”因留项伯在营暂坐,自己走入中军,便将项羽来攻消息,告与沛公。 

沛公听了,大惊失色,连连顿足,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张良却从容问道“公之本意,是否欲与项羽抵抗?”沛公暂恨道“有小人教我守关,勿纳各国之兵,可据秦地称王,我故听从其计,如今侮之无及 !”张良又道“公自料部下兵士,足以当得项羽乎?”沛公默然。少顷,说道“我兵自然不及项羽,但是如今计将安出?”张良道“臣今当往告项伯,说公不敢背叛项将军,托其将此情转达便了。” 

当时沛公一闻“项伯”二字,急问道“君何以识得项伯?”张良便将项伯如何杀人,自己如何救他,告知沛公。沛公便令张良往请项伯。项伯等候张良许久不来,正在着急,今见张良回来,又要邀他入见沛公,心想“沛公是他侄儿对头。”自然推辞不肯人见。张良再三固请,项伯碍着张良情面,只得应允,同到沛公营前。沛公十分恭敬,出来迎接,延请上坐,排出筵宴,亲自举杯敬酒,并欲与项伯结为男女亲家。项伯见沛公礼数殷勤,情意周到,也就十分浃洽。沛公因说道“吾此次入关,一毫不敢擅动,造成官吏人民册簿,封锁各处宫室府库,专待将军到来。所以遣将守关者,恐别处盗贼擅自出入,并防有意外之变,日夜盼望将军速至,岂敢造反?望伯善言转达,备说臣不敢背德也 !”项伯许诺,因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遂告辞起身出营。沛公亲自送出,项伯临去又叮嘱沛公道“明日须要早来面谢。”沛公应允。 

项伯飞身上马,当夜赶回自己营中,已是三更时候。却好项羽尚未就寝,项伯知项羽性急,今夜若不说通,明早一定发兵,待到其时,已来不及。于是立即入见项羽,备述沛公言语。 

随后自己又帮说道“若非沛公先破关中,我兵岂敢长驱直入。 

今见人有功,反欲起兵击之,是为不义!不如善加看待,以结人心。”项羽闻得叔父言语,气已消了一半。也就点头道“是”! 

到得次日一早,沛公果然带了张良、樊哙及马兵百余人,来至鸿门。望见壁垒如云,旌旗蔽日,将士人人持戈贯甲,似将出征。沛公吃了一惊,暗想“此来如入虎口,能否生还,尚未可知。但事已至此,只得听之天命。”正在凝思之际,车马已到营口。沛公下车,整肃衣冠,遣人入内通报。项羽传令请人相见,沛公一步步行进营门,张良随从在后。沛公望见项羽,先自下拜谢罪,说道“臣与将军并力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不自料竟能先入关中,破灭暴秦,得复与将军在此相见。今闻有小人谗言离间,使将军与臣不睦。” 

项羽本是粗人,生性好高,今见沛公举动谦卑,言词逊顺,立时怒气全消。及听沛公说到小人谗间之语,便不待沛公说完,直答道“此乃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所说,不然借何至如是?” 

沛公力诉枉屈,项羽也就释然。便命设宴留沛公在军中饮酒。不消片刻,筵宴已陈,大众入席饮酒。当时尚是席地而坐,又因楚人尚左,故席次以西边为上坐,项羽也不谦让,自己与项伯坐了西边,范增坐在上首,沛公坐在东边,张良在下首陪侍。 

此一番宴会,席上诸人心绪各自不同。项羽性情爽直,从前嫌隙既已解消,便亦照常看待沛公。又听了项伯之言,算是沛公入关有功,所以不忍加害。偏是沛公坐在席上,如同针毡,刻刻提心吊胆,捏一把汗,惟恐遭了毒手。张良心中也替沛公担忧。项伯新与沛公交好,自然也十分关切。只有范增一人,真是沛公宿世冤家,沛公心目中所畏者即是此人。在范增,原不过各为其主,因见项羽势力已成,只有沛公一人是他大敌,所以存心要将沛公除去。昨日力劝项羽发兵往攻,不想今日一早沛公自己到来。范增以为沛公自来送死,到省得攻击费力,趁此筵宴中间,只须项羽喝令左右将他拿下,如同囊中取物。 

谁知,项羽今日却无心杀害沛公。 

范增坐在席上,甚是着急,当着众人又不便明言,只得频向项羽以目示意,并举起身上所佩玉块,与项羽观看,其意是要项羽决断,速将沛公杀死,一连如此三次。沛公吓得汗流遍体。却幸项羽虽明知范增之意,但只默然不应。范增寻思无法,立起身来,向外而去。沛公见此情形,知他又来算计,心中愈加恐惧。范增走到外边,密唤项羽从弟项庄近前说道“将军为人仁慈,心存不忍,汝可入内敬酒;敬毕便请舞剑,趁势就座上将沛公杀死。不然汝辈皆将为此人所擒矣 !”项庄依言,入内敬酒已毕,便说道“将军与沛公饮酒,军中无可娱乐,请舞剑以佐杯勺?”沛公知他不怀好意,急得心中有如小鹿乱撞。偏是项羽不知项庄是计,竟然许诺。项庄拔剑起舞,便要来杀沛公。沛公此时惊慌万状,魂不附体。未知沛公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图沛公项庄舞剑 说项羽樊哙当筵 



话说项羽留宴沛公,项庄依范增之言,借舞剑为名,欲将沛公杀死。既得项羽许诺,项庄便拔出剑来,当筵起舞。此时沛公正在危急之际,忽见项伯离座,拔剑在手,转至东边,与项庄对舞。叔侄二人,各逞伎俩,但见两道剑光,如片片梨花,随风飞舞。项庄心绪原不在于舞剑,每欲趁势趋进,杀死沛公。 
无奈被他叔父将身遮蔽,不得近前。沛公心中十分感激项伯。 

张良见事势不佳,便托故走出营外来寻樊哙。樊哙在外,久候沛公未见出来,正在坐立不安,今见张良走出,连忙迎前问道“其事如何?”张良答道“甚是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观其意思,意在沛公,常欲加害 !”樊哙听了跳起道“如此,势已大迫矣!臣当即入,与之拼命 !”说罢,左手挽着革盾,右手按着佩剑,奋然上前。将入营门,两边卫士见樊哙一脸怒气,莽莽撞撞直闯进来,便一齐拥出,想要拦住,不许入内。樊哙心中惟恐沛公有失,急欲入内一看,却被众人阻着路口,顿然大怒,也不与之交言,横着革盾一路撞进。两边卫士抵拦不住,一齐被他撞在地上七颠八倒。到得爬起来时,樊哙早已入内,张良也随后同入。 

项庄因杀不得沛公,将剑空舞一回,只得收住,项伯亦收剑归座。范增在席上满望项庄杀死沛公,又被项伯保护,不得下手,直气得哑口无言。樊哙走入,以手披开帷帐,到得筵前,见沛公安然无恙,心中始安。便立在沛公座旁,面向西方,环睁两眼,怒视项羽,眼眶尽裂,头上之发一根一根向上竖起,此种情形,真欲寻人拼命一样。 

项羽素来勇猛,见了樊哙,不觉动色。遂以手按剑,将身跪起,向外问道“来客何人?”张良代答道“此乃沛公骖乘樊哙是也 !”项羽随口赞道“好个壮士 !”命左右赐以卮酒。左右看他是个大汉,要试他酒量如何?却用一个大卮,斟满一斗之酒与之。樊哙拜谢已毕,立起来将酒一饮而尽。项羽见樊哙酒量甚豪,想食肠自必宽大,命左右赐以猪蹄。左右又作弄樊哙,却取一支生猪蹄与之。樊哙也不管他生熟,便也受了。但是完全一个猪蹄,如何吃法?樊哙到有主意,将革盾覆在地上,作为砧板,再将猪蹄放在革盾之上,左手按住,右手拔出佩剑,一块一块,切下生吃。不消一刻,竟将猪蹄吃得精光,左右之人都看得呆了! 

项羽不禁复赞道“壮士!能再饮酒否?”樊哙见问,趁势用语打动项羽,便答道“臣此来死尚不肯避,卮酒何足推辞?论起秦王,心如虎狼,杀人惟恐不及,是以天下叛之!怀王与诸将立约先入咸阳便为关中之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丝毫不敢擅动,封闭宫室,回兵灞上,以待将军到来。所以遣将守关,乃防备盗贼与非常变故,似此劳苦功高,未得封侯之赏,将军反听小人之言,欲杀有功之人,此种举动直与亡秦无异,窃为将军不取。”项羽听了樊哙一篇话,要想将言对答,一时却想不出,便令樊哙就坐。樊哙与张良一排坐下。坐了片刻,沛公起身托言上厕,暗作手势,招樊哙出。樊哙会意,便随沛公出营,张良亦随后走出。 

樊哙便劝沛公逃走。沛公道“此次出来,未曾当面告辞,如何是好?”樊哙急道“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又何必辞 !”说毕,连声催促沛公起身。沛公遂嘱咐张良“暂缓回去,代向项羽道谢。”张良问沛公“今日来时,带有何种礼物?”沛公记起说道“我带有白璧一只,欲献与项羽玉斗一双,欲赠范增。适遇其怒气未息,不敢取出,君可为我献之 !”张良应诺。 

沛公打算回去,因恐惊动众人,报与项羽,或被留住。遂不敢乘坐原来车马,自己独骑一马,旁有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四人,手持兵器,步行随去。却取僻近小路,从骊山下走。 

沛公临行又对张良说道“由此路到我军,不过二十里,恐被项羽知得,遣人来追,君在外少待,约计我已到了军中,方人与项羽道谢 !” 

项羽坐在席上,等候了沛公许久,不见回来,便命军尉陈平往请沛公。陈平寻觅沛公不着,却见沛公车马仍在营外,入内回报。少顷,只见张良走进,对项羽说道“沛公不胜酒力,不能面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只,再拜上献大将军足下又有玉斗一双,再拜奉与范将军足下。”言毕,便将白璧、玉斗呈上。项羽问道“沛公何在?”张良答道“沛公闻说将军有意责备之,私自回去,现已到得军中矣 !”项羽无言,受了白璧,放在座上。范增见己计不行,竟被沛公脱走,误却机会,一腔怒气,无从发泄。又见沛公赠与玉斗,心想“此是仇人之物,岂可收受?不如借他出一口气。”便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佩剑,砍将下去。只听得叮噹之声,可惜一双玉斗,都被打破。口中不敢骂项羽,却骂项庄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天下者,定是沛公,吾辈必为所擒 !”项羽见范增发怒,默然无语。 

沛公与樊哙等数人,从骊山下一路趱行。回到灞上军营,立将曹无伤唤至,大骂“不忠之人,卖主求荣!使我今日几遭项羽毒手。”喝令左右“立时推出斩首。”可叹曹无伤未曾讨得好处,自己先丧生命。真是小人枉自作恶,结果却没收场,何苦如此!沛公既杀曹无伤,不过一刻,张良也带同随去人马回营。沛公得脱此险,都赖项伯、张良、樊哙三人之力。 

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 封诸将项羽称霸 送汉王张良进谋 



话说项羽因沛公自来面谢,陪了许多小心之后,怒气虽消,但因被沛公先入关中,占了首功,心中终不免芥蒂。过了数日,项羽遂引兵入到咸阳,先将秦降王子婴杀死,再将秦宫中珍宝、妇女一概收取,放起一把火来。此火可算古今无二,一连烧了三个月,烟焰不绝,竟将数百里楼阁亭台,化成一片焦土。 
项羽怒气未消,又令人发掘始皇坟墓,收取圹内货宝,共用二万人,搬运三十日始完。项羽部下随来兵士,也向民间淫杀掳掠。可惜咸阳地方,平日宫室何等华丽?人民素称富足,经此一次糟踏,地方残破,户口稀少,霎时变成荒凉景象。在项羽,不过快其一时之愤,遂使秦人失望,众心愈归向沛公。 

沛公此时畏惧项羽势力,任他肆意妄为,不敢出头干涉。 

但尚望项羽能依怀王之约,自己仍可称王关中,也就心满意足。 

项羽引兵在咸阳住了数日,忽有韩生来劝项羽建都关中。 

说道“关中一面临河,三面依山,四围都有险可守。中间平原千里,土地肥饶,真是天府之国,可以建都称霸。”项羽心想“韩生之言,固然不错,但因咸阳宫室都已烧毁,人民大半逃亡,自己又思念故乡,决计东归。”便答道“富贵不归故乡,譬如身着锦衣,昏夜出行,虽然荣耀,无人看见。”遂不听韩生之言。韩生出,对他人说道“人皆言楚人是戴冠猴子,此语果然可信 !” 

有人听得韩生之语,报与项羽。项羽大怒,立将韩生烹死。 

项羽心想“自己虽不欲建都关中,但竟将关中让与沛公,实不愿意。”又想到“入关之约是怀王所定,不如报知怀王,看其如何办理?再作计议。”遂遣使到怀王处,将破秦之事复命怀王。怀王听了,便说道“依照原约办理 !” 

使者将怀王之言回报项羽,项羽本欲怀王自己解除原约,便可由他主意。今见怀王仍要依约办理,不觉发怒,对诸将说道“怀王乃吾家武信君所立,并无功劳,何以得专自主约? 

当初起兵之际,不过假立各国之后,借其名义而已。至于倡率义兵,被甲执戈,攻城陷阵,辛苦三年始得破灭秦国,平定天下,此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无功,自应将其地分立各人为王。不知诸君之意,以为何如?”诸将皆畏项羽,同声应道“甚善 !” 

于是,项羽既不遵怀王命令,又不与诸将会议,独自一人主张,先尊怀王为义帝。说道“古之天子,地方千里,所居之处,必在水之上流。”遂迁怀王于长沙,名义上尊之为帝,实则移于僻远之地,以便下手。项羽既立义帝,便将天下土地分立诸将为王。心想“众人皆易区处,独有沛公甚难位置,欲照怀王原约,又恐沛公据有险要地方,与己为敌。欲待违背原约,又恐人心不服。”遂与范增秘密计议道“巴蜀道路甚险,秦时犯罪之人皆迁居其地,不如封沛公于巴蜀,将关中地分为三国,封与秦三降将,使之拒绝沛公出路。”商议既定,乃对众说道“巴蜀亦是关中之地,应立沛公为汉王。”其余诸将并原来六国之后,各有封地。列记于下尊楚怀王为义帝,据有长沙之地,建都于郴。立沛公为汉王,据有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建都南郑。 

立秦降将章邯为雍王,据有咸阳以西,建都废丘。 

立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据有咸阳以东,建都栎阳。 

立秦降将董翳为翟王,据有上郡,建都高奴。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据有河东,建都平阳。 

立楚将申阳为河南王,据有河南,建都洛阳。 

立赵将司马卬为殷王,据有河南,建都朝歌。 

徒赵王歇为代王,据有代地,建都代。 

立赵将张耳为常山王,据有赵地,建都襄国。 

立楚将英布为九江王,建都于六。 

立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于邾。 

立楚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建都无终。 

立燕将臧茶为燕王,据有燕地,建都于蓟。 

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建都即墨。 

立齐将田都为齐王,建都临淄。 

立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建都博阳。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楚、梁九郡,建都彭城。 

此外,惟韩王成仍旧,又赵将陈余,弃将印不从入关,现在南皮。项羽闻其素贤,且有功于赵,就南皮四围封以三县。 

齐相田荣,不肯助楚击秦,故不得封。 

项羽既已分立诸王,各令罢兵归国。沛公见项羽背约,立己为汉王,使居巴蜀险远之地,心中大怒,便欲发兵攻击项羽。 

部下诸将周勃、灌婴、樊哙等,皆愤愤不平,赞成其计。独萧何谏道“汉中地虽险远,然犹南面称王,比之战败而死尚为远胜。”沛公道“何至便死?”萧何道“今兵士众寡不敌,百战百败,不死何待?古语有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又俗语常言天河为天汉,以汉配天,其名甚美。臣愿大王先据汉中称王,爱养人民,搜罗豪杰,然后起兵回定三秦,天下事可图矣 !”汉王乃依言就国。 

独有张良相从汉王已久,甚属相得,此次须随韩王成归国。 

汉王念其功劳,赐以金百镒、珠二斗,张良受了,却都赠与项伯。汉王又另备厚礼,嘱张良转赠项伯,托其尽求汉中之地。 

原来,项羽分与汉王汉中之地,不过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