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西伯日行仁政,民争归顺。纣王日行暴虐,民多背叛。 

时商都城中有民姓姜,名尚,字子牙,年过七十,家道寂寞。 

有经天纬地之才,排兵布阵之术。但时未遇,甘守清苦而不仕。 

及闻纣王恣行暴虐,浩然叹曰“吾闻君子不处乱邦,今商家殄灭人伦,焉可再居!” 

乃携家属徙居东海之滨,钓鱼为生。 

毕竟后来如何,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六回 姜尚避纣隐磻溪 子牙代武吉掩灾 



却说子牙之妻马氏见其老而不遇,终朝求去,道“姜子牙今七十以上,竟无显大,吾请与子诀别。” 
子牙曰“吾年八十位至封侯,尔且暂守目下之贫,富贵之乐终有在也。” 

马氏快快不悦。 

一日,垂钓海滨,马氏馈饷,子牙迎而受饷,恭敬如宾。 

子牙乃按竿垂钓,坐石矾而啖饭。马氏私视篮,并无片鳞。及以钓视之,则其钓不曲钩,但直针而已。乃怒曰“吾以子为时未遇,甘守贫穷,然不知子乃嗤嗤之士,何足怪其贫落?” 

子牙曰“何谓也?” 

马氏曰“丝不投饵,钓不曲钩,其鱼从何而得?子将穷困至死,又何尚望封侯乎?” 

子牙笑曰“吾丝不投饵,钓不曲钩,不钓鱼鳖,独钩王侯,此非妇人之见所能知也。” 

马氏曰“虽钓王侯,亦必曲钓而得,焉有直钓而能取者乎?” 

子牙又曰“吾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尔且归家,再过数年不遇明王而取富贵,誓不立于天地间。” 

马氏不对而归。 

子牙终日垂钓,只见民有扶老携幼担囊挈饷,纷纷西行,接踵不息。子牙怪而问之,行者曰“商王无道,苦虐生民。 

今闻西伯侯以仁政施于四方,鳏寡孤独各得其所,为其民者,老则衣帛食肉,幼则不饥不寒,四民乐业,草木沾春,所以吾等欲避商而西投也。” 

子牙闻言,浩然叹曰“西伯既善养老,吾盍西归乎?” 

遂收纶竿,挚妻孥,奔往歧州。 

至潼关下,但见老幼男女数千,悲号不得过关。子牙问其何故,众民曰“关主以我等为逃亡之民,不肯放开关。” 

子牙问“关主是谁?” 

众民曰“正主太子殷郊,副主乃国舅姜文焕也。” 

子牙遂直扣关门,求见关主。关主问曰“汝何方人氏?” 

子牙曰“小民乃商都之民姜尚也。” 

殷郊曰“求见为何?” 

尚曰“吾闻良禽择木而栖,良民择地而主。方今商王失德,苦虐百姓,民不堪命,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故民欲弃暴归仁,以求自活。今殿下以此等为逃躲之民,不肯开关,罪其去商。民死不足惜,然民亡财竭,国家岂能独安? 

且商王宠妲己,嬖费仲。姜皇后无罪见投,东侯伯因谏被醢。 

太子遭废,国舅被谪。此乃三纲殄绝,伦理乖违。公等名呼君父,实皆仇敌也。” 

太子默思不语,姜文焕不觉放声大哭曰“昏君实我杀父之仇,如何更为守关?” 

即令开关放其流民。又说殷郊曰“殿下有君父之义,不可弃职,吾愿西投求兵伐商。” 

殷郊曰“我母因妲己而死,梅伯因我而亡,我亦同母舅西投,借兵除此妖妇,以雪母恨。” 

子牙曰“二公皆商家臣子,岂可背叛? 

况当今未有明王出,公等必欲报父母之仇,不如暂守潼关,俟后有兵东伐,会兵助阵,生虏妲己,以雪前恨可也。” 

殷郊喜纳其言,欲留子牙。子牙辞曰“尚本细民,不足奉承左右。 

且商王闻知,必以殿下招亡纳叛,得罪反重。” 

殷郊然之,放子牙下关而去。 

却说子牙将至歧州,遥见二士蛾冠博带,状貌非常,端坐息于道旁树下。子牙进前长揖曰“二公何方人氏?” 

其士曰“吾等乃孤竹国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也。” 

子牙忙拜于道,曰“公子何以至此?” 

伯夷曰“吾弟兄因让国而出,欲投于商。 

商王失政,故处北海之滨,亡世三邱。今闻西伯发政施仁,尤善养老者,故徒步而来,拭目西方太乎?” 

子牙叹曰“得天下者,得其民,吾知商德丧矣!” 

遂相辞而别。夷、齐竟隐岐山之西,不在话下。 

且说子牙既人歧州,遍游都内山川,无一可栖之所。一日,游于城外,见樵夫,问曰“吾乃远方细民,渔钓为生。今闻西伯行仁,是故挈妻孥来投。路僻人生,不知何处可垂钓,敢烦指引,使渔樵皆在春风之下,有何不可?” 

樵者曰“此去西南五十里,有地名曰‘磻溪’,原从渭河而出。此处石室深邃,林下苍苍,兼有石室清幽,波涛汹涌,乃鱼鳞所聚之处。 

子欲钓鱼为生,非磻溪不能以为长久之计。” 

子牙谢曰“子试为我指引,何如?” 

樵者辞曰“吾有老母在堂,采樵为活,不能远出。今邻友亦是渔者,可令引子而行。” 

子牙曰“感承子厚意,愿乞姓名,以为他日相逢之志。” 

樵者曰“吾家住歧山之西,姓武,名吉是也。” 

子牙辞谢武吉,遂携妻子与渔者溯水而上,次日行至磻溪。果见石室清幽,波涛汹涌。浩然叹曰“不缘渔父引,岂得见波涛!” 

遂谢渔者,安居石室。 

却说磻溪上有大石,子牙终日立于石上,垂竿而钓。不觉三年之间,须眉皓白,并无贤士往来,独有樵牧之夫相为邻友。 

然子牙甘守清苦,以仁义之风化诸樵牧。磻溪前后村中民户皆服其化,亦有清高气象。独其妻马氏不乐贫困,一日又诘子牙曰“子言年至八十位已封侯,今日东迁,明日西徙,寂寞如故。年光屡换,如之奈何?” 

子牙慰曰“吾观西北有祥云瑞气,三年之后,必有明王来此。汝宜暂守清寒,富贵指日可得矣。” 

马氏郁郁不乐。 

一日出钓磻溪,见一樵者扣歌而至。近前视之,乃故人武吉也。姜尚曰“子何至此?” 

吉曰“吾乘间访亲于前村,因来谒子。” 

尚即收钓,延入茅,一煮鱼酌酒以叙故旧。姜尚熟视吉之相貌,惊曰“子何神彩俱散,昏黑障天庭,非伤他人,则为他人所伤。” 

武吉泣曰“吾死不足惜,但有老母无养,子有何术,幸为我图之。” 

尚笑曰“死生祸福皆系于数,固非人力所能迁改。然子倘有事变,即来磻溪,吾当与子谋议。”武吉辞谢而归。 

一日,采樵卖于城中,门吏拦索钱物。武吉曰“西伯之政,关隘城市俱察往来奸细,不收商贾之税,鱼梁水利与民共而不禁。今吾卖柴之夫,钱物仅足保身,尔敢背上而欺下乎?” 

门吏大怒,即欲欧吉。吉拔樵斧便打,这也是他合当有难,姜尚合当发迹。门吏措手不及,竟死于樵斧,伤下马绑。武吉来见西伯,西伯令其供招,武吉即具始末以上。西伯曰“噫,此吾教化未孚,以致奸吏欺压下民。本当赦尔归家,争奈人命为重。亦不治尔偿死,但囚系三年,以赎死罪。” 

卫士即押武古人于土牢。只见门无镇锢,不设监司,惟有木刻吏人而已。 

武吉怪问其故,卫士曰“西伯德教,不以(纙)絏坚狱以拘罪徒。但有顽民不遵教化,只画土为牢,刻木为吏。罪徒虽欲逃亡,慕其德义,不敢虚脱,此西伯仁政所致也。” 

武吉凄然下泪,曰“西伯仁化若此,吾罪虽死无恨。但有老母在堂,旦夕无人侍养,岂能握度三年?” 

卫士曰“汝既有老母,又无兄弟,吾即代尔奏闻,使伊免罪归养。” 

武吉拜谢不已。卫士即以告于西伯,西伯曰“吾以仁孝治民,岂可囚人之子而绝其母乎?” 

遂令取出武吉,令其归家安奉老母,自来赴狱。 

且诫吉曰“旬日不至,差人捉到,死罪不赦。” 

武吉叩头谢罪,忙跑归家。 

时母闻吉被囚,忧惶号哭。见吉归家,且惊且喜,曰“吾儿焉得逃回?” 

武吉具西伯德政以告母。母曰“上既如此,不可违刑,汝宜速赴囚系。” 

武吉泣曰“吾赴囚后,母之甘旨谁人侍奉?” 

母曰“不必虑,吾织纴足延岁月矣。” 

武吉不从,自思姜尚言语,即日投入磻溪,来见姜尚,求保身之策。 

尚曰“吾曾言死生有命,自非人力所能保。然吾有一小术,亦能救子。” 

即在石室布一掩星局,缚一草人置于局中。燃灯一盏于脚下,密演袖咒,口含清水,喷灭其灯。左手望西北一招,牵起黑云,掩却武吉之辰,投草人于渭水。乃告吉曰“汝暂隐于家,七日不出,西伯再不来拘子矣。” 

待过旬余,西伯疑吉不至,群臣皆曰“此乃顽民,重违犯罪,可令卫士捕获,斩之以惊顽民。” 

西伯曰“吾演先天之数,武吉投河而死,其象已没,何必搜寻?” 

君臣正议之间,有商都一万三千流民投告西伯曰“崇侯虎日与妲己蛊惑商王,苦虐生民,使民冻馁。我等皆无天日,故投贤伯台下,愿乞处置。” 

西伯惨然不乐,闳天奏曰“主公广行仁政,今关南尧山之下,其地广阔肥饶,人烟稀少。可迁一些流民居于尧山,因其家口,派与田地,使其耕布就食。” 

西柏嘉纳其言,即准施行。 




   
    
第二十七回 西伯侯出聘姜尚 西伯载子牙归朝 



西伯既令流民就食于尧山,是夜梦有一白颈猛熊,胁生两翼,自东南飞入殿阶,顷刻侍立于侧,群臣各拜伏。忽然惊觉,乃是一梦。次日,以梦访问群臣。散宜生曰“熊本良兽,又生飞翼,其贤可知。侍立座侧,百官拜伏,此必为群臣之表,相君左右者也。自东南飞入殿阶,贤人当出东南。主公宜猎此方,以求贤者。” 
西伯曰“善。” 

乃卜之,因而喜曰“今日出猎所获非龙、非彪、非熊、非虎,其所得者,乃王霸之辅。” 

于是,命五百卫士引九龙车,与数文武即日出猎于东南。驾至洛谷溪边,有三五渔者或钓或网,休息于磻石之上。弹竿击石,相与赓歌。其歌曰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 

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 

我曹本是沧浪客,洗耳不闻亡国音。 

日逐洪波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 

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乾坤老。歌罢,拍手大笑。辛甲闻其笑声,出谷问其何意。渔者曰“我等海滨钓夫。” 

辛甲引见西伯,西伯问曰“汝等既是钓夫,何其歌韵趋俗?” 

渔者曰“非小民能歌此韵,前去渭滨之西,有白发钓翁,道号磻溪,数年常作此歌,以教臣等也。” 

西伯顾谓众将曰“贤者固在是矣。” 

群臣曰“主公何知?” 

西伯曰“古云里有君子而鄙俗化,今渭水渔家皆有清高气象,非有贤者而何?” 

车马遂望磻溪而进。行至数里,又有一起耕牧之夫,荷锄横笛,互相歌曰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 

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莱贤路。 

君不见兮莘野夫,心乐尧舜与犁锄。 

不遇成汤三使聘,竟抱经纶卧空谷。 

君不见兮傅岩子,萧萧蓑笠甘寒楚。 

当年不入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筑。 

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 

且横牧笛歌清画,慢叱犁牛耜白云。 

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皆春风。 

西伯在车上闻之,抚膺叹赏,谓从者曰“其中必有贤士,急宜访问。” 

辛甲复将一起耕牧之夫唤至西伯驾下,西伯慌忙下车,曰“贤明君子愿与相见,俗眼不能深辨。” 

一起细民惊而顿首曰“臣等乃僻谷耕牧野人,非是贤明之士。” 

西伯曰“又何歌韵清绝,皆有贤明气象?” 

细民曰“非臣等有此清歌,前去渭水溪头,有一渔翁,制此以教臣等也。” 

西伯曰“其人安在?” 

细民曰“其翁丝不设饵,钓不曲钩。自言不钓鱼鳖,只钓王侯,镇日垂钓磻溪岸口。大王欲访高贤,直至上流可见。” 

西伯登车,又行数里,将近磻溪;不见钓叟。 

遂乃停骖,浩叹徘徊不已。少顷,碧岩背后转出一樵夫,扣柯下山曰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鳌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看作溪边老钓矶。 

西伯视之,乃昔日逃囚武吉也。左右拥至驾前,西伯责曰“吾以汝为投河而死,焉敢罔上逃刑?” 

武吉顿首曰“非臣敢罔上逃刑,此间有一渔翁,善理阴阳,颇知兵略。与臣结渔樵之交,代臣掩却灾星。故臣得至今日,乞望赦罪。” 

西伯惊曰“其人安在?” 

武吉曰“现隐磻溪石室,小臣时来访他,因宿一宵。大王欲见此人,小臣愿引驾。” 

西伯内喜,遂赦吉罪,令其引驾直至磻溪。 

却说姜尚三日以前仰观天象,见一道祥云渐逼渭西,因知有贤主至此。特按钓竿于垂杨岸口,遂隐而不出。及武吉引西伯驾至,不见子牙,直到石室。只见林木苍苍,清幽雅淡,泉石交接,云树相映。须臾,有一童儿出迎西伯与数从臣,同步入于后堂。问小童曰“主翁安在?” 

小童曰“今日有数个道友相邀,入山采药,要在三日后方返。” 

西伯浩然叹曰“访贤不遇,是何孤之不幸也。” 

乃取纸笔,书二十八字,置于琴案。曰宰割山河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克谋。 

此来不见垂竿老,天下人愁几日休。书罢,散宜生曰“昔者汤聘伊尹于莘野,币聘三至而后起。欲见贤者,非志诚不能得遇。宜洁诚斋戒而后至。” 

西伯曰“善。” 

遂出草堂,发车而归。还绿杨岸口,见其钓竿,徘徊不进。又令取笔纸索句,命使者送于石室曰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只见钩。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西伯车驾回歧,乃谓文武曰“吾斋戒沐浴再往磻溪。” 

辛甲进曰“吾居之民,三分而有其二,今欲见一钓叟,彼必引领赴阙,何斋戒沐浴,敬之如神明,尊之如人母乎?” 

西伯笑曰“敬贤臣之礼,岂敢怠乎?” 

由是,辛甲默然而退。 

时纣王十五年,岁次辛酉,秋九月,西伯再访子牙。乃撤去戈矛剑戟,独带文武,将出岐州。散宜生奏曰“宜封武吉为引驾将军,以彰求贤之笃。” 

西伯然之。遂拜武吉为引驾将军,令保安车满轮,先投渭水。武吉谢恩而出。大驾徐徐而进。 

初,子牙疑西伯因猎而至,非有求贤诚心,故隐不出。及见西伯遗下之帖,知其心诚志笃,必然再至,乃复出钓磻溪。端坐钓矶,扶竿不动。西伯驾至溪头,令武吉先探在否。武吉见子牙独钓溪旁,回告西伯。西伯下车与群臣徒步行至溪边,见一人童颜鹤发,貌伟非常。子牙垂竿不顾,乃击石歌曰西风起兮白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 

五凤鸣兮真主现,垂午钓兮知我希 

西伯端恭立于石侧,待其歌声已毕,徐曰“孤乃西方侯伯姬昌一也。当今商王失政,天下万民溺于水火。孤不度德,欲拯民庶。争奈智穷仁薄,不足以副民望。今闻先生道高德重,敢屈归朝,辅孤不逮,实为天下枯槁之幸。” 

子牙对曰“臣乃海滨细民,素无深谋远略。然承侯伯赐问,不敢不尽其愚。 

当今海内之地三分,侯伯独有其二。其为侯伯献策者皆曰‘可举东征之兵而取商家天下。’愚谓商不可伐,其道有二商王失德,殄绝彝伦,人神共怒,四海共知。然侯伯祖父皆为商家之臣,一不可也;臣尝上考天文,下验人事。商家天命未改,成汤恩泽未竭。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相与辅弼,二不可也。侯伯惟修德政,抚字生民。若夫商秽不悛,民陷既极,天命安有在商?不攻自破矣。” 

西伯曰“善谨奉教,愿闻先生名姓。” 

子牙曰“臣之祖贯本在商都,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因避商乱,徙居东海之滨。又闻侯伯善养贫老,复迁于此。” 

西伯大喜,顾谓群臣曰“飞熊入梦,信不诬矣。昔吾先祖太公尝谓数十年后,当有圣人至此,以兴吾国。然则吾祖太公久望子矣。” 

时西伯与子牙语,日照桑榆上,桑阴未移。遂拜姜尚为太公,载于后车而归。时子牙年已八十二岁矣。后人钟伯敬有诗云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当年未入飞熊梦,几向斜阳叹白头。 

后子牙果能成周。唐梁肃先生有诗云 

一顾成周力有余,白云闲钓五溪鱼。 

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世传子牙钓于磻溪边之石,有脚迹尚在。宋贤东坡苏先生题其石云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兴。 

苍苍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西伯引子牙归朝,拜为镇国大军师,总领内政。西伯曰“愿闻治国之要。” 

子牙曰“一敬天,二爱民,三亲贤而已。” 

西伯曰“然则治天下如何?” 

对曰“王者之国富民,霸者之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无道之国富君廪。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为国大臣不可不知。” 

西伯曰“善。” 

子牙曰“宿善不祥,宜行仁政之实。” 

西伯即日发君廪之粟,以赈鳏寡孤独,即以大政一与子牙议论。行至二年之间,西方大治。 




   
   
第二十八回 姜子牙收服侯虎 周武王拜将伐纣 



却说崇侯虎倚纣王宠爱之势,不敬父兄,苦虐百姓。百姓投告于西伯,西伯曰“崇可伐矣。” 
遂调辛甲为先锋,子牙运筹,自督大兵出城。子牙督兵,不数日,屯于石楼山下。子牙下令,戒诸将卒毋得妄进,先揭榜文于城外,数崇侯虎之罪曰崇侯虎蛊惑商王,陷害百姓,蔑侮父兄,不敬长上。决狱不呼百姓,力尽不得衣食。此所谓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不可为民父母。今西伯侯亲率大兵五万,前来与民除害。曾诫三军入城之日,毋得杀人,毋坏房屋,毋伐树木,毋伤六畜。有犯一件,斩首不赦。尔等崇民急早出降,兔遭涂炭。榜文至示,军民知悉。 

百姓见榜,自相告曰“此吾之父母也。” 

相率开城投降。 

间,崇城百姓三分而降者去二。 

崇侯虎闻知大怒,急令姜皓、应彪截住四门,出城者乱斩。 

城中百姓悲啼鼎沸,争攻军吏,突门而出。姜皓、应彪不能禁止,反被百姓所伤,逃入见崇侯虎。侯虎慌忙披挂,率将士杀出西门,列开阵势以备厮杀。崇侯虎大骂姬昌“逆贼,尔我皆为商家诸侯,焉得兴兵犯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