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鸿嘉元年,张禹以老病乞骸骨,成帝慰留再三,然后准奏,赐安车驷马黄金百斤,罢相就第,又加位特进,朔望朝见,礼如丞相。张禹为人谨厚,家世以田为业,及身已富贵,多置田产,至四百顷,皆是肥美之地,其财产之富,也可想见。张禹既拥有大财,罢相之后,落得在家享福,平日服用奢华,自不消说,更兼他性知音乐,闲居无事,便就后堂畜起一班歌妓,终日吹弹歌唱,以为娱乐。张禹平日所教弟子,学成出仕者,为数甚多,中有二人最为出名,一系淮阳人姓彭名宣,至大司空;一系沛郡姓戴名崇,官至少府。彭宣为人恭俭,举动有法;戴崇为人和蔼,多有智谋。二人品行不同,张禹看待二人也分两样。每遇彭宣到来问候,张禹在便坐接见,所有谈论,不外经义,到了天晚,留他吃饭,饭菜虽有数品,荤味不过一件,杯酒相对,并无音乐;及至戴崇到了,便向张禹要求道“先生应该置酒作乐,与弟子同乐一日。”张禹见说,便带领戴崇,直到后堂,大开筵宴,唤出歌童舞女,奏起丝竹管弦,师弟二人兴高采烈,直饮到更深,戴崇方才告辞回去。彭宣却从未曾到过后堂。后来二人彼此查知张禹看待不同,在戴崇自以为先生爱他,在彭宣亦自以为先生敬他,因此各自得意,也可见张禹能体贴人情了。 
成帝素来敬重师傅,对于张禹,前后赏赐不下数千万。张禹受成帝此种恩遇,也应心满意足,谁知他年纪愈老,贪得之心愈甚。他自想生前固然快乐,也须预为死后打算,便欲寻得一块好地,营造生坟,起盖祠堂,为未来之受用。于是四出寻觅,只有平陵肥牛亭地最为中意,又与成帝所造延陵相离不远,但此地乃是官家所有,不能用钱买得。张禹倚借身是师傅,便老着面皮,上书自向成帝乞取此地。成帝见书,心想一块小小之地,既为师傅所爱,何妨赐之,遂即批准。时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闻知此事急进前阻止道“此地正当平陵,每月寝庙衣冠出游必经之道,张禹身为师傅,不知谦让,妄行求索,且旧亭所在,移徙亦非所宜,应请另择别地以赐张禹。”成帝不听。 

说起王根虽是成帝母舅,又兼当国秉政,成帝敬重他却远不及张禹。只因王根前此兴建园林土山渐台,俨如白虎殿。成帝见了,曾经大怒,意欲加罪,碍着太后情面,只得责备一场了事。今见王根谏阻将地赐与张禹,成帝暗想张禹却不曾似汝那种骄奢僭上,便作是先帝衣冠出游所经之道,岂有不许人造墓起屋之理,因此不肯依从,竟将此地赐与张禹,并命有司将肥牛亭移建它处。 

王根见成帝宠爱张禹,不听其言,心中愈加妒忌,便屡在成帝面前诉说张禹不好,成帝早已识破王根心事,腹中自语道“汝王氏一门八侯,富贵穷极,便想占尽朝廷风光,连我一个师傅都不能容,我偏要格外优待,看他有何办法。”于是成帝每遇王根进言一次,其看待张禹,反比前加厚一次,弄得王根也就无可奈何。 

张禹年老多病,每遇抱病,成帝必命其家人将起居情形随时上闻,有时成帝亲自驾临张禹私第,问候病情。张禹病重,卧在床上,成帝来到床前,向之下拜。张禹在床上叩头谢恩,成帝用言抚慰,问其所欲。张禹被问便对道“老臣生有四男一女,平日爱女尤甚于男,如今女儿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之妻,病中不胜父女之情,意欲与之亲近。”成帝闻言,立即下诏调萧咸为弘农太守,使他女儿得随时到京见父。 

一日,成帝又来看候张禹,适值张禹最小之子在旁侍病,张禹偶然望见,便又提起一宗心事。原来张禹所生四子,三子皆已得官,只有小子尚未出仕。张禹意思欲趁成帝在此,替他小子求官,但又自觉不便启口,只得频频举目看他小子。成帝见此情形,知得张禹暗中示意,立就床下拜张禹小子为黄门郎给事中,张禹方才欢喜。读者试想天子敬重师傅,到了成帝,也算极点,张禹遭遇也算好到极点了。 

张禹虽然家居,成帝每值国家大政,必与张禹商议。此次吏民上书,多言灾变由王氏专政所致,成帝见书也颇相信,但想起王氏诸人不过奢侈,尚无大恶,未便将他贬退,因此心中怀疑,欲请张禹代为决断,遂命排齐车驾,亲到张禹之家。张禹闻报,急忙出外迎接。成帝下车,步行入内,拣了一间静室,屏退左右,独与张禹二人商议此亭。成帝将吏民所上之书,交与张禹阅看。张禹逐一看毕,也知道众人指斥王氏,不为无见。 

又转念现有太后在上,做王氏诸人靠山,我便赞成众人之言,劝主上将他贬退,但恐事未必成,徒与王氏结怨,我今年纪已老,子孙弱小,况因请求墓地已为王根所忌,若再有碍他言语,必至遭其陷害,不如趁主上来问,替他成全几句,使他闻知,自然感我,我身家也得保全,岂不是好? 

张禹想定主意,便对成帝道“灾变之事,深远难见,陛下宜修政事,以善应之,自可转祸为福。如今新学小生,乱道误人,不宜信用。”成帝素来信爱张禹,听了此言,从此放心,不疑王氏。不久此语传到王氏诸人耳中,俱各欢喜,都来亲近张禹。读者须知,成帝如此倚任张禹,张禹理应尽忠竭力,报效国家,方合臣节。且成帝此问,关系何等重大。若使张禹力劝成帝抑制王氏,则汉家社稷,便可长保,王莽又何从篡位? 

乃因一念之私,但顾自己利害,不管国家兴亡。况当日君臣密议,王氏何从得知,岂非张禹有意漏泄,卖此人情,此等患得患失小人,比起权奸巨憝,更为可恨。成帝尚自不知,十分信任,因此旁边恼了一位直臣,便向成帝上书,自请求见。读者欲知此位直臣是谁,原来即是朱云。朱云自与陈咸一同下狱,罚为城旦,终元帝之世,废弃不用。朱云家居,教授弟子甚多,此次闻知张禹对答成帝之语,不禁大怒。遂诣阙上书,求见成帝驾坐前殿,公卿人等侍立两旁,朱云被召入见,对成帝说道“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属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警其余。”成帝见说问道“佞臣是谁?”朱云对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汝乃小臣,胆敢廷辱师傅,罪在不赦。”喝令左右拿下,御史应声上前来拿朱云,朱云用手攀住殿前栏槛,大叫道“臣得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于愿足矣!但未知圣朝如何耳?”御史欲拖朱云下殿,朱云抱住栏槛不放,谁知用力过猛,栏槛竟被折断。御史遂将朱云带去,旁有左将军辛庆忌,即辛武贤之子,见朱云直言被诛,心中不忍,急免冠解印绶叩头谏道“此人素以狂直著称,使其言果是,不可加诛;其言即非,亦当容之,臣敢以死力争。”庆忌说罢,连连叩头,皮破血流。成帝见了,怒气顿释,命将朱云释放。后来有司欲将坏槛拆去,另易新者。成帝道“不必更易,只须将坏处修补,以旌直臣。”相传唐时代,宫殿正中一闲横槛,独不施栏楯,谓之折槛,即是依着汉时朱云故事。 

朱云自被赦免,不复出仕,常乘牛车,带领诸生出游,所过之处,人皆敬礼。一日往见丞相薛宣,薛宣待以宾主之礼,留他在府住宿,因说道“君在田野无事,不妨留我东阁,也可结识四方奇士。”朱云闻言张眼看着薛宣道“汝乃后辈小生,竟欲我为汝属吏耶?”薛宣见说,不敢多言。朱云年至七十余寿终于家。 

成帝既听张禹之言,不废王氏。到了绥和元年,大司马王根因病辞职。成帝诸舅除红阳侯王立尚在,因犯法不得任用外,其余皆已死亡,论着次序,便应轮到淳于长辅政,谁知却被新都侯王莽夺得。王莽自从封侯之后,官拜侍中,官爵愈高,待人愈加谦恭,常将车马衣服,散给宾客,家中并无余财;又收养名士,交结公卿,朝中之人,争相推荐,一班儒生游客,皆称其贤,由此王莽在王氏中,算最出色。 

王莽之兄王永早死,生有一子名为王光,王莽使他投拜博士门下读书。每遇休沐之日,王莽整备车马,携带羊酒等物,来见其师,奉上羊酒谢其教授之劳,连着王光同学之人,皆有赠送。众人见了都叹其待师之厚。王光年岁比王莽长子王宇尚小,王莽使他二人同日娶妻。到了是日,正当宾客满堂异常热闹之际,忽有一人自内走出,对着王莽说道“太夫人患某处疼痛,须服某药。”王莽闻言急撇下宾客,入内看视,如此不下数次,意欲对着众人卖弄其孝,众人何曾知得。 

王莽一意收买名誉,专喜弄假,种种做作何曾是他本意? 

大凡弄假之人,任他如何巧诈,往往于无意之中露出破绽,被人窥见。王莽也是如此,但他偏又善于掩饰,使人不觉,也算是奸雄本领。先是王莽曾私买一个侍婢,藏在家中,意欲纳之为妾。若论古人纳妾,本是常事,何况贵戚侯门,更视为应有之事。独有王莽要想事事高出众人,虽然满心好色,却不愿旁人闻得,生出议论。谁知他一班兄弟之中,早已有人探得此事。 

王莽见消息泄漏,连忙变计,对着众人说道“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婢宜男,故替他买得。”于是即日将婢送与朱博。 

朱博竟白得一妾。众人不知,还说是王莽真心为友。 

此次王根病甚,意欲辞去大司马之职。王莽心想自己名望甚好,原可代叔父之职。无奈淳于长是他表兄,论起资格,在他之上,且得主上宠幸。叔父若是辞职,继任之人必系淳于长,须是设法将他除去,我便可坐享高位,独揽大权了。于是暗中探得淳于长种种不法之事,告知王根。原来淳于长倚着太后外甥,又得成帝信用,广畜妻妾,多受贿赂,种种骄奢不法,尚在其次。更犯了一件大罪,当日许后之姊许孊,嫁为龙额侯韩宝夫人。韩宝死后,许婶寡居,被淳于长引诱通奸,后竟娶之为妾。许后自被废之后,居住长定宫。许嬉偶入宫中看视其妹。 

许后闻说许孊再嫁淳于长,素知淳于长有宠成帝,言听计从,便托许孊转嘱淳于长,替她在成帝面前求复得为婕妤,并将出许多财物赠与淳于长。淳于长明知成帝对于许后恩情已断,复水难收,不敢开口代求,但又舍不得许多财物。未知淳于长对于此事如何处置,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七二回 王莽计害淳于长 成帝逼死翟方进 



话说淳于长明知许后已废,万难再得进幸,却又舍不得许多财物,心想她自送来,落得收受,但用空言买她欢喜罢了。 
遂嘱许孊转达许后,说是等候机会,准向主上进言,为她为左皇后。许后闻言,愈加欢喜。谁知日复一日,并不闻有个好消息。许后盼望到极,又将出物件送他,催他从速进说。淳于长含糊答应。如此经过多年,淳于长前后所受财物不下干余万,并未曾替她说一句话。淳于长欺骗许后,白得财物,尚不足意。 

他见许后现在失势,更不把她放在眼里,每遇许婶入到长定宫,他便作书寄与许孊,书中言语,还要戏侮许后,说出许多不堪入耳之言,真是小人毫无忌惮。谁知此种行径,却被王莽探得。 

王莽欲除淳于长,便趁着王根抱病,前来侍候。等到无人在旁,便先用言激怒王根道“淳于长见将军久病,意中甚喜,自以为当代将军之位,对着众人预先说定,某人当做某官,某人应办某事。”王根听了,已是愤怒。王莽又将淳于长种种罪恶,说了一遍。王根怒道“既然如是,何不早说?”王莽道“未知将军之意,故未敢言。”王根道“汝可速奏太后得知。”王莽遂入见太后,备言淳于长欲代曲阳侯辅政,又与许孊奸通,私受长定宫财物。太后听说,也怒道“小儿竟敢如此,汝可往告主上。”王莽奉命来见成帝,照前述了一遍。成帝将淳于长免官,遣其归国。 

淳于长一向得意洋洋,忽然得了免官就国消息,正如晴空中陡下霹雳。事后探知原由,虽然心怨王莽,但因自己实有其事,无可分辩,只得收拾行装,预备起程。读者须知,淳于长虽然免官,尚是列侯,且平日所得赏赐及贿赂不计其数,若使安静无事,回到定陵本国,一生受用也就够了。谁知他贪心不死,尚欲设法挽回,只因此一举,遂连身家性命一齐断送。也是他作恶多端,当受显报,孽由自取,却怪不得王莽了。 

当日淳于长临顾起行,忽有红阳侯王立长子王融到来,淳于长接入相见。说起王融与淳于长,原是中表兄弟。今因淳于长就国,知他财产甚多,粗重物件不能尽数携带,意欲向其索取车马,遂来向淳于长说明本意。淳于长听说忽然心动,便将出许多珍宝,交付王融托其转恳王立代向成帝说情,仍准留京居祝王融依言,回家告知王立。王立见了珍宝,满心欢喜,立即入见成帝,极言淳于长冤枉。成帝闻言,顿然生疑。原来王立前因犯罪,不得辅政,心疑是淳于长在成帝前说他坏话,因此怨恨淳于长。成帝久知其事,今见王立反替淳于长求情,觉得前后相反,料得此中定有他故,不但不断王言之言,且命有司查办。有司查出王融经手,过付贿赂,便来拿捕王融。王立闻信,恐受贿发觉,连自己都要犯罪,便命王融自杀灭口。 

有司见王融已死,只得将情形回奏成帝。成帝愈疑其有重大情事,下诏将淳于长拿捕下狱究办。先是王莽但知淳于长私通许孊,暗受许后贿赂,尚未知其详细。到了此时,淳于长被官吏追究到极处,只得将自己如何应允许后,代求成帝立为左皇后,并如何致书许孊戏侮许后情形逐一供出。刑官依律,判定罪当大逆。淳于长竟死于狱中,妻子移徙合浦,母归故郡,许后赐药自杀,红阳侯王立勒令就国,此案连累将军卿大夫郡守免官者多至数十人。于是太后与成帝皆称王莽为人忠直。王根久病未愈,遂上书乞骸骨,并荐王莽自代。成帝准奏,即拜王莽为大司马。 

王莽由侍中光禄大夫一跃而登高位,年才三十八岁,自以身继伯叔父四人之后,初出辅政,欲使名誉胜过前人,乃聘请贤良为其掾史,所得赏赐,皆用以宴享宾客,家中衣食,却十分节俭。一日王莽之母抱病,朝中公卿列侯皆遣其夫人前往问候,于是香车宝马络绎盈门。诸人下车入内,大抵满头珠翠,满身罗绮。王莽之妻闻报,争出迎接,身上仍穿常服,腰围布裙,众人见了,还道是个仆妇。暗问旁人,方知她是大司马夫人,无不吃惊。 

王莽辅政年余,到了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忽然驾崩。当驾崩之前一月,太史奏说荧惑守住心星。原来荧惑乃是恶星,据古代天文家之说,以为荧惑所居之处必受殃祸,心星号为天王,荧惑守心,应在君主不利。成帝因此心中畏忌。时有郎官贲丽善观天文,知得成帝忧虑,便上言道“大臣应当此咎。”成帝听说便想杀一大臣,以当星变。说起当日朝中大臣,惟有丞相与大司马最为尊贵。大司马王莽乃是太后内侄,视事未久,又兼平日名誉甚好,自不能无故杀他。只有丞相翟方进系由微贱出身,在位已有十年。成帝便想移祸到他身上。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幼孤,年十二三为太守府小史。生性迟钝,屡被掾卑侮辱。方进心中自伤,便往寻本地一个善相人蔡父,请他一看,到底应作何事。蔡父一见方进之面,大加奇异,因说道“汝有封侯之骨,当由经术进身,务须努力勤学。”方进本不愿为小史,闻此言语,心中暗喜,立即告病辞职回家,向其后母告辞,欲往长安从师求学。其后母怜他年纪尚幼,孤身远出,无人照应,放心不下,遂随着方进一同到了长安。方进拜博士为师,日夜勤读。其母织履自活。过十余年,方进学问成就射策甲科,得为郎官,又被举明经,迁议郎,转博士,出为朔方刺史。依法劾奏不职官吏,甚有威名,在任数年。成帝召入拜为丞相司。丞相薛宣甚加敬重,尝对属吏说道“诸君务须敬事翟君,翟君将来定当到我地位。”果然不久成帝便攉翟方进为御史大夫。 

到了河平二年冬,丞相薛宣因事免职,翟方进也被连累,贬为执金吾。成帝命群臣推举丞相,群臣多举翟方进。成帝也器重方进才干,遂拜方进为丞相,封高陵侯。方进新遭贬官,忽被超升相位,也算是意外遭逢了。 

方进为人公廉,不受请托,但是用法深刻,倚势立威。当日朝臣中如陈威、朱博、萧育、逢信、孙闳之类皆出身世家,又有才能,名闻当世,因与方进有隙,皆遭劾奏罢职。方进甚得成帝信任,每奏事无不当意,所以在位日久,一向无事。及至定陵侯淳于长罪犯大逆,死于狱中。朝臣中与淳于长交好者甚多,翟方进也在其列,因他曾向成帝保荐淳于长,成帝为翟方进是个大臣,且素来器重其人,故虽将诸人免官,独替方进隐讳,置之不问。方进自觉惭愧,上疏谢罪,乞骸骨。成帝下诏慰留,方进复出办事。欲买成帝欢喜,遂又搜寻得二十余如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等,皆与淳于长结交者,一概罢官,方进竟免连累。 

及此次荧惑守心,有丞相议曹李寻者,素知天文,上书方进,说是君侯大祸将至,不止贬逐而已,阖府官属三百余人,望君侯选择贤能,与之商议良法,转凶为吉。原来方进也知天文,今见李寻所言,心中忧惧,计无所出。也是方进命该枉死,偏逼贲丽奏请成帝移祸大臣。成帝此时但求保全自己性命,闻道可使别人当灾,便想到方进身上。明知是屈杀方进,但事急也顾不得许多。当日成帝即召方进入见,借着种种灾异之事,将他责备一番。方进被责恐惧,回到相府,心中尚在留恋,未即自荆成帝也料方进未必便死,遂又下一道策书,叙述历年所有灾异,归罪方进一人。并使尚书令赐以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头。方进接读策书,只得服药而死。原来汉时故事,凡遇天地大变,天下大过,便都归咎在丞相身上。但因丞相地位尊贵,未便明白办罪,遂想得一法,要他自荆其法由皇帝使侍中一人,持节乘坐四白马之车,往赐丞相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头,并颁策书告以殃咎。使者奉命前去,不啻一道催命符,早有人将此事告知丞相,丞相便早作预备。使者行至半通,尚未到来,丞相早已遣人告玻使者行到相府,开读策书,致了使命,回到宫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