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满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围墙前那一段的竹签是不可能再派人搜索了,只能在冲锋时用士兵的身体的铺平,否则在敌军的近距离打击下,搜索队还没接近就完蛋。
于是赵满派出一万人,从三面同时进攻,士兵们象蚂蚁一样蜂拥而上,快速冲锋,以期尽快接近围墙。
李新一面指挥投石机居高临下打击,由于宋军非常多,几乎每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凡是被砸中的士兵不死即重伤,彻底失去战斗力。宋军爬得越高,就有越多的投石机达到射程参与进来,各种大小的石弹泥弹满天飞舞,仿佛是一出死亡之舞。
随着宋军到达山腰,李新下令近卫步枪连开火,射击目标是那些宋军军官,不管是都头还是指挥使,见一个杀一个,由于宋军既不懂弯腰也不懂找掩体,而且近卫都是精选的射击高手,军官们纷纷被杀。军官的死伤使得士兵更为混乱,许多士兵更是偷偷地躲在同伴身后,或者干脆停在原地不动。
失去指挥的士兵乱哄哄向上冲,面对着投石机、弓箭、火枪、步枪的四重打击,当历尽艰险的宋军士兵冲到围墙,可是当他们冲到近前一看,顿时绝望了。
中华军没有足够的水源,也没那么多劳动力,不可能建起一条护城河,可是中华军在围墙前面挖了一条壕沟,沟里密布着竹钉木钉,对于没有云梯的攻城部队来说,远不能与护城河相比的小小的壕沟无异于天堑。
宋军只能用血肉之躯顶着枪林箭雨试图填平壕沟或者清除竹钉,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军官协调,有些士兵开始这一壮举,而更多的士兵们则乱哄哄挤在围墙前,不知所措,后面的宋军还不断向上冲,任凭中华军单方面的屠杀。
赵满得报,也是目瞪口呆,眼看天色不早,只得收兵回营,明天把梯子准备好再攻。
今天一战,宋军死伤一万一千人,中华军只死了三十七人,受伤四百人。龙山上到处都是宋军尸体,血流成河,此外还有大量的伤兵躺在尸堆中呻吟惨叫。在宋军撤退后,中华军清理战场,除非认识否则不论死活一律扔到远处,远离围墙,既防止尸体腐烂的臭味,又防止明天宋军直接用这些尸体填壕沟。
第十八章 血染龙山2
    第二天,赵满准备了大量的梯子,派出整整两万人,并下了死命令,任何人敢转身向后,立即斩首。
当宋军拖着长梯爬上山腰以后,李新把准备好的武器滚石扔了出去,由于长梯需多个人抬,因此目标相当大,用滚石来对付再好不过。一个个磨盘大小的圆圆的滚石顺着山坡飞速滚下去,在密集的宋军队伍中砸得血肉横飞,形成一条长长的血路。
可是宋军的恶梦仍然没有完,中华军的火力明显比昨日强,昨天李新故意减弱火力,使得宋军能大量冲到围墙前面,既可以检验壕沟的效果,又使宋军误以为只要云梯准备好就可以攻下龙山,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量宋军前来送死。而假如一开始便显露实力,宋军发现上万人的冲锋居然都不能接近围墙的话,那么很可能宋军就会放弃进攻龙山,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立功受赏的机会,也失去用龙山来消耗宋军有生力量的战略意图。
李新做的非常简单,总会根据宋军的数量及威胁放一部份宋军冲到围墙下,让宋军以为再加把劲就能攻下来,于是不断的逐次增兵,让龙山成为一座绞肉机。
赵满在山下看得着急,总觉得宋军已经冲到围墙下,只是兵力不够,攻不下来,于是接连增派了几次部队,但总是棋差一着。
从早到晚,宋军先后投入三万伍千人,虽然好几次登上围墙,但都被赶了下来,从围墙到山脚,整个龙山完全铺上一层宋军尸体,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坡。赵满气得跳脚大骂,众将官面如土色,都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龙山居然这么难攻。
李新却游刃有余,他连大炮都还没动用呢,毕竟占据各种优势,布下层层防御,用投石机、滚石对付密集的敌军,严重打击敌军士气。用步枪消灭军官,没有指挥的士兵战斗力剧减。最后以火枪为主、弓箭为辅大量消灭敌军。而且他还占据高度优势,敌军进攻速度肯定大减,而且已方的各种投掷射击类武器射程大增,这种仗不赢才怪哩。
且说宋军这边眼见攻不下来,天色又渐晚,部队都已经灰心了,多数士兵都在磨蹭时间等天黑撤军,赵满也无能为力,正在琢磨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接报,围江陵的部队被攻,请求救援。
原来,为了防止江陵城内的中华军接应龙山,赵满命孙毅率六万人围江陵,分成三部份从东北西三面围城,赵满以为中华军既然已经分了一次兵,那么城内基本上不会有机动兵力,就算是有一些也不可能在野战中对抗六万宋军,所以就让孙毅部队出去既是示威也当成操练。
昨天中华军没有反应,任由宋军从早站到晚,今天中华军也没出战,看到天色渐暗,于是孙毅下令收兵回营,正在这时,中华军的骑兵约四千人从西门冲了出来,但又不交战,只是在攻击范围外接近西面宋军,由于害怕骑兵的冲击,指挥官不敢再撤,只得请孙毅支援。而与此同时,东面的指挥官也来求援,说中华军大军从东门出城列阵,不过都是步兵。
孙毅不能确定中华军的主攻方向,不敢救援,只得令西面部队原地停留,视情形再定,令东面部队向自己靠拢。
而中华军主力大举进攻东面的部队,宋军站了一天,早已疲惫,再加上中华军用大炮轰击,由于宋军仍然采用密集阵形,在火炮中死伤惨重,阵形渐渐开始混乱,中华军乘势进攻,很快宋军便抵挡不住,节节败退,眼看中华军就要冲了过来,岌岌可危,此时宋军指挥官吴守义带着卫队率先逃跑,由于他的带头宋军全线崩溃,中华军顺势追击,大破敌军,在宋军溃散后,陆富贵分出一部人追赶败军,主力逼近到孙毅处,孙军正在结阵,由于他的部队军容比较齐整,虽然收容了少量败军,但阵形不乱,大量的弓驽兵严阵以待,陆富贵考虑一番,大炮转移阵地非常慢,因此不能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只能依靠火枪,而火枪的有效射程为200米,宋军弓驽一般是120…150米,用于防御对火枪是有相当大的威胁,虽然能胜,但死伤也不少,这一战又不是决战,没必要造成过大损失,决定暂时放过孙毅的部队,留一万人看住防止他反咬一口,然后集中全力包围宋军西面部队,抓紧时间抢在赵满调派援军之前全歼它。
西面指挥官司马南是个胆小之人,被骑兵旅牢牢盯在原处,只要略作动弹,骑兵旅便倚仗自己的速度冲击较薄弱的部位,用左轮手枪的高射速制造一片血腥。宋军动弹不得,司马南指挥无方,只能盼着救援。
等到陆富贵大军渐渐逼近,眼看就要合围,司马南吓坏了,他本是个公子哥儿,来这只是想捡些功劳,可不愿死在这里,一急之下抛下部队掉头逃跑,本来宋军还有一些作战力的,看到主将逃跑,这两万人立即作鸟兽散,骑兵旅旅长李大勇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指挥官!来不及联系陆富贵,马上命令全军突击,宋军一败涂地,大多数宋军被追上后都是直接跪下投降。
为了避免与赵满主力决战,也由于天色较晚,因此中华军在追击一段距离后迅速后撤,脱离接触。
赵满得知后,当时昏过去,宋军只得撤回营地。
当晚宋军各部主将汇集中军帐商议,清点一天的损失,在龙山死伤三万人,而在江陵城外,死伤两万八千人,面对这么大的损失,全军士气低落。
第十九章 追击
    赵满心里后悔,早知道这些贼兵如此强悍,当初就不应该主动请缨,以自己和童贯的关系好不容易抢得这个好差使,本来一向认为自己熟读兵书,谋略堪比孙武、吴起,以为能弹指间强虏灰飞烟灭,捞个天大的功劳,哪知道真实的战争会这样难。想了半天,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众将,强打精神说道:
“诸位,虽然我军首攻受挫,但是匪军又能支撑多久呢?胜利终将属于我军,诸位难倒不想封妻荫子吗,难道不想封候拜相吗,只要灭了匪军,皇上亲口许诺,一律重赏!”
这一下,帐中的气氛活跃了许多,许多将领开始笑起来,做起封侯梦。
正在这时,营门来了王禀属下的军官要报告紧急军情,赵满便让他进帐。那名军官是个都指挥使,赵满以前也认得的,一进得帐来,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人,王禀将军已经战死了,我军全军覆没了”
赵满脑子里嗡的一声,血往上涌,喷出一口血来,再次昏倒。
众人手忙脚乱把他救醒过来,赵满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向那名军官细问详情,那名都指挥使是留在沮水对岸的部队,眼见王禀被围,中华军已经追过岸来之后,便逃到一树林中,因而脱身,离开后,他与同僚分赴荆门军和赵满处报讯。
听他说完,帐中刚才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生气顿时不复存在,王禀战死,意味着中华军在后侧还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可以随时威胁荆门军,而宋军在荆门军仅有一万五千人驻防,一旦失守,那赵满的后路就被断去,陷入中华军的包围。而这两天中华军的表现也已经让宋军感到害怕,再来个断粮无援,那可就全完了。
众将开始纷纷议论,争论的不再是如何进攻,而是分兵支援还是撤退,如何保住荆门军。分兵支援的话,本地的部队更少,而这两天的血战,每个将领都看在眼里,怕在心里,谁都不希望被派去进攻龙山。
大家越想越怕,提议全军连夜撤退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了,名义上说得很好听,叫增援荆门军,挫败敌军合围我军的阴谋。
赵满也不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以前还有一些自满,经过两天的血战,已经失去信心,听到大家一说,于是下令连夜撤退。
中华军的侦察兵突然发现敌军各处营帐大乱,人马开始喧哗,以为是敌人准备夜袭,于是加紧观察,看了一会觉得不对,宋军在收拾营地,不敢耽搁立即将相关情报传到龙山和城内。
陆富贵已经知道尹东进攻荆门军的消息,他估计这一两天宋军也应该知道了,撤退是完全可信的,但现在是夜晚能见度低,为了避免上当,只是派出大批的侦察兵,并将骑兵旅派出去,由骑兵旅紧咬住宋军,防止宋军设伏。他交待李大勇:“你的任务不是消灭宋军,而是消灭留在最后面的那一支宋军,让所有的宋军意识到,只要跑得快,我军是不会管他的”。
陆富贵认为打了一天仗士兵已经很累了,与其让步兵在黑夜里追击,还不如让他们睡一觉,在白天步兵能跑得更快,反而效果更好。
李大勇带着骑兵旅到位后,他让士兵们休息打个盹,自己随时观察宋军动静。三更时分,宋军开始撤退,到凌晨时,大部份已经出发,只剩下不到两万人,李大勇觉得是时候了,于是率队冲锋。
宋军前一天就劳累了一天,而且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回到营地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要收拾东西撤退,于是都没能睡觉,好不容易快到凌晨,眼看其他人纷纷后撤,快要轮到自己时,突然中华军开始进攻,只听得中华军的呐喊声山崩地裂,在又黑又乱的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军营里乱成一团,留下来抵抗?白痴啊,给谁卖命,主将又没有交待,那就提前撤退吧,聪明的人开始迅速加入撤退的队伍,总觉得跟着人多的地方最安全,于是留下来抵抗的人越来越少,能跑的都追大部队去了,跑不了的在中华军一片投降不杀的口号声中纷纷跪下投降,两万人的后卫,不过一个小时便不复存在,俘虏超过八千人,数量多得李大勇都无可奈何,他只有四千人,而且还要继续追击。幸好这时陆富贵指挥的大军到了,迅速移交俘虏后,继续追击。
宋军听得后卫部队被歼,跑得越发快了,也有将领提出必须要留人下来抵抗大家才安全,于是这位主动建议的将领当然是最合适的留守人选,在他被消灭后,再也没有哪个人主动提出留在后面啦。人人都装做不知道后面的情况,只顾争先恐后一心向北逃。
宋军的撤退由于主将组织不力,无人断后,更由于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在中华军的追击下迅速变成一次溃退,凡是留在最后的部队很快就不再存在,中华军不断的对宋军进行小型的切割,总是把最后面的部队割去,不断地迫使宋军进入更混乱的状态,无法有效的组织起来,宋军不但丢弃了所有的辎重物资,大多数士兵甚至丢弃了武器和铠甲,在面临追击时,大批宋军四散逃入树林山地,远离大道。
中华军对于离开大道的敌军视若未见,一群没有士气、没有指挥、没有组织的士兵还不如土匪能打呢,把他们留给后面的部队慢慢收拾吧。
经过连续一天两夜的狂奔,甚至于李大勇的骑兵旅都有些吃不消了。但宋军发挥了超人的体力,看来人类确实是危机动物,在危险关头总是能激发潜力。除了中间吃些干粮喝点水,宋军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一直跑到荆门军的范围,整个宋军已经完全散了,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大家只是本能的向前跑,互相传递着恐惧。
能跑到前面的都是骑兵,建制还算完整,赵满以前一直舍不得使用,因此保存较好。
清晨时分,听听后面似乎没人追赶,再看看附近地形似乎曾经来过,印象中距荆门军已经不远,赵满心中开始觉得安定一些了,决定暂时停下休息派人收拢部队,这才发现,南下时多达20万的部队,现在跟他一起回到荆门军的只有大约三万人,而且士气低落,所有的东西都丢光了,武器装备不全,连粮食都没有了。
此时的赵满已经不敢想奖赏什么的,他开始想怎么推脱罪责,与身边的将领一说,机灵的将领立马明白过来,开始指摘王禀的失败有多大罪责,导致我军后路被断,被匪军包围,幸好赵满将军指挥若定,突出重围,越说越兴奋,本来是一场败仗,但经过这么一番修饰,差点要给赵满请功了。
赵满听到这些,心里很是高兴,正在沉醉于想象之中,突然想起一事,“不对,现在荆门军的情况如何?”
大家面面相觑,都还没人知道,刚才光顾开脱责任了,好在骑兵不少,挑几个还能跑的,马上进城,其他人都累倒了,两天两夜没合眼,又累又怕,总算能停下来了,于是直接倒地就睡。
七月二十五日,荆门军,尹东已经攻占此城一天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采用强攻的方式,全歼守军,但自身伤亡也达四千人之多,现在仍然在清理休整中,突然接到报告,宋军有大量部队从南方接近,数量估计在四万人左右,看旗号是赵满的部队。
尹东吓了一跳,本来他预计最快也得再过两到三天赵满才会出现,现在城内准备工作都没做好,而且自己部队接连经过多场战斗,士兵们体力尚未全部恢复,可是敌军已到,究竟是冲出城去拦截,还是稳守城中呢?
他开始长考:宋军来得如此之快,在昨天都没有发现,一大早就赶到,说明有可能是宋军被打败,正在全线溃退中,也有可能是宋军得到王禀的消息迅速回援。如是前者,自己冲出去是非常有效的,但如果是后者,那固守城池更好一些。
正要下令,转念一想,就算真的是回援,那么快的速度说明宋军也疲劳到极点,战力肯定大降,自己好歹休息了一天,主动出击更能打乱敌军布置,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于是立即召集部队,马上出发,城中只留下少量的地方部队和伤兵。
宋军探子远远发现中华军旗帜,大惊失色,忙回头禀报,至于人数,探子昏乱之中哪看得清,只得随口说道烟尘大起、漫山遍野,显见人数极多。
赵满及众将几乎绝望,目前宋军疲惫之极,更兼士气低落到极点,根本没法作战,拼命召集了一阵,士兵们仍然稀稀落落的,看到中华军渐渐逼近,只得叫一声苦,四散逃命去也。
尹东率队来到近前,还未来得及观察就见宋军四散,初还以为宋军要布个阵势,观察了几分钟才明白,原来宋军在四散逃命,眼看旗帜全无,士兵武器铠甲不全,有的人往东,有的人往西,还有许多人慌不择路往山上密林之中逃窜,顿时哈哈大笑,心想老天爷真好,给俺送一记大功过来。
随着主将逃散,残余的宋军失去了最后的一点斗志,在中华军投降不杀的口号声中,宋军一个个跪在地上举起手来。
由于赵满等人骑的都是精选良马,而且附近地形虽然有山有水,但都比较平坦,再加上尹东属下骑兵太少,因此赵满等人最终逃回襄州。
尹东抓俘虏抓得叫个爽啊,尤其是抓到两万多匹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在宋代,一向缺马,而中华军在南方,这马就更难得了,以前价格马一匹大约五十贯,但中华军起义后,两百贯都买不到,因此几次想扩编骑兵都不行,这一次皇上肯定开心啦。
第二十章 英雄救美
    且说李志远自从大军出发以后,每天无所事事,虽然表面上装做镇静,但心中对此战极为关注,又自知不该指手划脚影响前线指挥官,心里静不下来,于是就出去转转,也算过一回微服私访的瘾吧。只不过,这长沙城(李志远已经将谭州改回原名)认识李志远的人太多了,往往一不注意就有人大喊皇上万岁,最后只得在走远一些溜一圈,这天干脆跑到岳州来,找个酒楼坐下,点了一些酒菜,虽然味道一般,但还算清爽。
听了一回书,正是李志远救刘之华的“义举”,已经被说书人吹得好象刘邦遇张良一般,李志远心中暗暗好笑,当时只是为了买个PLMM而已。
正听得有趣,忽然听见边上一桌在嘀咕,有一个词“美人儿”一下子吸引了李志远的注意,仔细一听,原来是三个小流氓想劫色,据说有一美人每两天就来一药铺买药,而且还经过一个无人的小树林,三人约着到小树林爽一把。
李志远一听,哈哈,踏破铁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以前总想找个英雄救美的机会,现在总算等到了,得谢谢各路神仙。
李志远便留神注意那三人起来,过一会跟着他们离开酒楼,到了一间药铺,李志远也没进去,打个眼色,这跟踪的事自然有卫队接手,李志远只需静静坐着看就是了,过了半个时辰,李志远心急火燎,平生第一次想英雄救美,不会没戏吧。
终于,卫士做个手势,李志远便跟了上去,远远看见,这三人跟着一个面戴白纱的女子出了东门,过了桥,一进树林,三人马上加快脚步,李志远心知到了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