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 []作者:管杀不管填-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6章 远东战事(10)
在埃佛勒斯将军的眼中,面前这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茂密热带原始雨林简直就是一座座令人毛骨悚然的绿色人间炼狱。登陆皮艾角之初,保存着新鲜感的英国人尚且被这里的热带风光所深深吸引,尽管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战争的使命,但并不妨碍搭建完落脚点的英国士兵们,赶在闲暇之余纷纷跑至海边嬉戏,或是在丛林间窥视一番。
沿海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岸边的奇峰怪石林立,与丛林中各类新奇且不知名的动植物,的确让远道而来的异乡人流连忘返。可没过多久,无论是米字旗下信奉耶稣基督的英国士兵,还是用包裹头部的奴仆国印度教士兵,所有人都抛弃了自己最初本能的探索欲望,继而是异常惊恐的发现,看似美丽迷人的热带雨林,事实上却是魔鬼们享乐的天堂。
从南面猛烈袭来的苏门达腊季风,时不时的将天气搅弄的变化无常,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冰冷的大雨倾盆。且不说将要越发深入的陌生地带,但就是这片较为开阔的登陆点而言,也是河流交错,山峦起伏,满眼不仅有参天大树,还存在着遍地丛生的杂草灌木。
葱绿的原始森林里最是闷热难忍,显然不是一个西方文明人所能安全经过的地方,却是肆意传播疾病的成群蚊蝇繁殖的最佳场所,不仅如此,这里到处还有凶恶异常的食人鳄鱼、隐蔽林间地众多毒蛇、浑身带毒的大蜥蜴,横行无忌的豺狼猛豹。以及数量众多的毒蘑菇、毒蜘蛛、蚂蝗和蝎子。任何人倘若稍有不慎,便要送命于此。
仅仅不到一天一夜的功夫,负责营地外围警戒巡逻的英军士兵,就12人因为失去足够的警惕性遭遇毒吻而先后不治身亡,大批地军士也由于误食有毒食物导致腹泻等诸多原因,100多人被迫送上赶赴后方医院的运输舰上。不过是刚刚登陆马来半岛西南端,在尚未与敌人一番正式解除之前。就出现如此损兵折将地意外惨状,很是让野心勃勃的征服者们胆战心惊。尽管上百人的伤亡相对于拥有2万多部队的英军指挥官而言。算不上什么,可莫名其妙的非战斗减员给予军官和士兵们在心理的沉重打击,却是无情且致命的。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埃佛勒斯本人自然心急如焚,他不敢想象自己能否率领这两万士兵,成功穿越这一片人迹罕至且处处充满敌意地原始森林里,出其不意。夺取百里之外的柔佛国首府新山。更何况,如今埃佛勒斯将军的部队里,依然没有一名当地向导的存在。而当初,部队在登陆皮艾角之前,大本营就曾答应自己,会从马六甲一带送来的几个熟悉当地地理环境的马来人充当向导,可因为一场意外的乘船事故,让他们统统丧身于马六甲海峡。
即便是埃佛勒斯将军果断下令。让士兵们大肆搜索地图上标记多个的附近村落,原本想着去抓来一两个可用地当地向导,但等着英国人到达那里时,留给他们的唯有一座座刚刚废弃的村庄,不但空无一人,而且整个村子都被人彻底焚毁。没有食物,没有淡水,没有一间可以遮挡风雨的茅屋。倒是这一大胆深入丛林的鲁莽举动,却让英国军队再度减员不少。
现在的埃佛勒斯及其下属众多军官所能做地事情,就是坐在指挥所内,就如同一个个丧失斗志的瞎子、聋子一般,望着墙上悬挂着的残缺不齐的柔佛国地图发愣。每一个人敢上前怂恿英军指挥官继续遵从马德森总督原先的命令,以既定线路向北进军。那是他们被营地外面野兽们抢夺食物的嗷叫声,以及周围负伤士兵的痛苦呻吟声所吓倒。之前想要征服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恐怖的热带原始森林面前,一下子退回了遥远的英国本土。
当下。作为营地总指挥官地埃佛勒斯将军连夜写信。并派专人送到马德森总督那里,向其报告这里发生地一切不幸事件。埃佛勒斯以北路远征军最高指挥官的名义。强烈要求大本营尽快派遣熟悉当地地理地忠实向导,以及了解并能治疗热带雨林疾病和毒虫伤害的大批军医官,防止各类非战斗减员情况继续发生,指挥官最后说道:
“否则,总督大人,埃佛勒斯只能下令让所有士兵就地固守待援,绝不可以迈出军营一步……总督大人,上述要求的发出,决不意味着我和我的部下贪生怕死,而是面前茫茫的原始森林,事实上已经成为北路远征军不可能逾越的一道道横沟与地狱
……即使是忠诚于大英帝国的士兵不顾及自己的生命,遵从总督大人的原定方案实施迂回突袭,但令人担心的是,等着我们到达柔佛首府,新山城下时,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永远留在丛林里;而另外的幸存人员也将拿不起手中的步枪,去抵御敌人的反扑。”
收到埃佛勒斯将军的紧急信件,一直被各类战事纠缠的马德森总督没有丝毫怠慢,倒是被其描述的热带雨林里种种恶劣环境所震惊,反而忘却了自己手中将要发出给对方的责备密函,由于埃佛勒斯将军没有遵照自己的作战部署,未曾及时按期出兵北进。
在同将军们一番商议之后,马德森总督最终答应了埃佛勒斯将军两项请求。马德森总督从大本营内调出数不多的军医官派遣到马来半岛,并让他们携带大量的药品,帮助埃佛勒斯将军的部队缓解各类热带丛林疾病以及毒虫的袭扰袭扰;
至于向导人员方面,海军舰队在前日清剿新加坡岛外围海域时。曾意外俘虏过五名柔佛国的当地渔民。在军中情报人员不断实施地恐吓与利诱下,胆小怕事的渔民纷纷下跪屈服,主动表示自己愿意充当英国陆军在热带雨林中的行军向导。
在得到大本营的大力支援,驻扎皮艾角营地的埃佛勒斯将军部队的士气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从荷兰殖民者那里重金聘请地军医官虽不是欧洲各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但他们长年在南洋一带地生活经历,对着各类疾病的熟知。的确解除英国士兵们不少热带丛林的痛苦;同时5名承担引路向导的当地居民的及时到来,使得曾摆在北路远征军面前荆棘丛生且寸步难行的道路。也一下子变得异常宽阔起来。
但在远征大军重起信心,收拾好装备,准备再度踏上茫茫征途之时,一贯小心谨慎地埃佛勒斯将军却在内心充满了疑惑。顾虑所在,那是整个队伍前面的五位当地向导,他们的出现显得太过突然。之前,自己也派出过大批士兵在皮艾角上附近人口稠密的敌方。四处搜寻当地居民,可始终一无所获。相信埃佛勒斯是作为附属国的柔佛人在吕宋殖民当局的压力下,已在马来半岛上实施了全境范围内的坚壁清野政策,这也倒不难去理解,但偏偏海军舰队却能硝烟密布的前线战地,出乎意料之外地跑到新加坡岛近海海域附近捕获这些柔佛国渔民。
虽说来自情报人员的报告称,他们是原先布尔丹苏丹支持者,被现在女苏丹王宣布为“叛逆”。埃佛勒斯将军依然觉得他们不太可靠。眼前的这些高度只达及自己肩膀的低矮“马来人”,全身上下的确是一副当地渔民的破烂打扮,且个个皮肤黝黑,笑起来憨厚地模样与被贩卖的非洲黑奴没有什么分别,但却令埃佛勒斯将军看得心烦意乱,生出不少厌恶感。
要不是。马德森总督派上来的胖督战官一再紧逼迫自己,还时不时拿出马德森总总督大人那份措辞严厉的手令,竭力要求指挥官即刻开拔大军赶赴柔佛首府,在规定的时间内于柔佛海峡一带建立前沿阵地。依照埃佛勒斯自己想法,他是要亲自审问一番那5个“马来人”,看是不是敌方派来的奸细。而现在,埃佛勒斯唯有暗中嘱咐军法处务必细致“照顾”好在队伍前方引路的五名当地向导,严防他们从中破坏,偷偷潜逃以及向敌方提供远征军情报。
……
卡伯少校正舒舒服服躺在吊床上假寐,手边放着一张简易木桌。桌面上食物中还有各类让人眼馋的热带瓜果。以及远东一带难得的正宗法国香槟酒;一旁,几个赤luo着大半身的土著少女正举起芭蕉扇。还为吊床上地军官做殷勤服务。若不是卡伯少校地头部以及胸前各处,仍包扎着大量渗血绑带的话,恐怕连卡伯本人就在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在传说中地天堂,或是战争结束,自己赶在原始森林里度假来了。
不过,“天堂”只是和平时期的凭空遐想;而“度假”则是暂时的片刻安定罢了。在30多里之外,一支人数众多的英国远征军地面部队正朝这里全速开拔过来,卡伯少校算过时间,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看似和平安逸的丛林里又将上演一场人类之间的血腥之战,而且它还是一场决定着柔佛国命运,以及保障新加坡岛防御阵地北部安全的关键性战役。
此时,卡伯少校的特种兵部队仍分散在外围一带游动警戒,而负责建筑丛林防御设置的,则是那些成千上万的华人武装与当地居民。他们用铁锹、斧头、锄头等原始工具,甚至自己的双手,在杂草丛生的树林间挖建一条条防步兵壕沟;他们用粗壮的树干、削尖的毛竹、涂上巨毒的箭头、以及隐蔽的大量落叶,制成一个个原先捕获各类野兽的奇异陷阱,来随时“恭候”即将赶到的英国入侵者。只需要耐心一刻,卡伯少校就能听到又有一个参天大树“轰然”倒下,进而横倒在道路中央。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些自己听不懂的欢呼雀跃声。
数周前,就在卡伯少校率部狙杀在布尔丹苏丹及其雇佣兵。成功颠覆柔佛国政权,凯旋而归之后,少校本人再度接到来自王继业将军的最高命令:让他带领所属地特种部队继续回到柔佛国,并在赶到马来半岛的各地华人自卫武装以及柔佛国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抵御英国远征军的地面部队从皮艾角一带发动的突然袭击,捍卫新加坡岛侧翼的绝对安全。
面前突如其来的命令,卡伯少校刚开始自然是满不在乎。自己来新加坡地目的就是与英国人打仗,再多一两次也无妨。只是盘算着一项为兵源缺乏而时常捉襟见肘地司令官阁下。他还会从哪个地方派遣一支上万人的正规军赶来充当此次阻击战的主力部队,可王继业随后讲出来的一席话却让卡伯少校本人目瞪口呆:
“真抱歉,我勇敢的少校!只是,岛上的防御部队不能再调动一兵一卒,这里仅有的2万部队必须全部用来抵御正前面敌人地抢摊登陆……所以,想要消除英国人针对新加坡岛的侧翼威胁,只有靠你们特种部队自己。还有华人武装以及当地土著朋友们的帮助。”
至于皮艾角上英国人部署的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卡伯少校心知肚明,包括印籍士兵在内那是整整两万多人,而自己手中的特种兵有几人,指挥官更是能将所有人的名字叫出来,仅仅屈指可数的284人。各类公开与非公开的场合中,卡伯少校都在异常自信他一手调教出来地特种兵能够以一挡三、挡五,但要求以一敌百。用一支不足300人的部队,去打退2万全副武装且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那简直是天方夜谈式的大笑话。
“可,将军这不是与手持长矛大刀的土著人之间的厮杀,而是同欧洲强国正规军地真实较量。荷南多。科尔特斯以数百人征服整个阿兹特克帝国的辉煌事迹,仅仅停留在发黄的历史书本里。而不是如今虚无飘渺的幻想中。
……不错,我的确是自夸过特种部队无可比拟的作战效能,但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的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神。英国人也不是傻瓜,甘心伸出了他们可爱的脑袋,等着我们去一个个砍下;至于敌人手中的步枪和各类火炮,更不是烧火棍以及无用地摆设!”
卡伯少校反反复复地高声辩解,甚至怒吼咆哮,换来的只是王继业一脸地微笑。
“好了,少校!对于任务情况。我比您更为清楚与详实。安心做您该做的事情。事实上。在柔佛海峡对岸,我早就为阁下准备了一支数万人的庞大部队。全权供您指挥调度。”
话一说完,撂完担子的上司便毫不客气的下达起逐客令,将窝藏一肚子火但无处发泄的特种部队指挥官赶出自己的司令部。王继业让卡伯少校连夜渡过柔佛海峡,赶着明天中午之前,接受那支所谓“数万人的庞大部队”。
人,确实不少,准确的数字是整整3人5千多人。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临海地域内满是密密麻麻、攒动乱起的众多人头。这些身着各类奇装异服,背着斗笠,足登草鞋,由黄皮肤或是黝黑肤色组成的独特“大军”,他们各自三五成群,纷纷坐着、躺着、或是趴在海滩上相互谈笑,以各种闲散的方式等候着自己的最高长官,卡伯少校的视察检阅。
至于他们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火绳枪、土铳、长矛、弓箭、大刀、梭标、弹弓等等,甚至还有昨天仍是田间地头里使用过的,诸如锄头、铁锹、斧头之类的农用工具。而真正要装备给正规部队士兵,应持有的标准步枪却少的可怜,10人中仅有1人用在手中,倒成为那位“幸运农民兄弟”令人羡慕的本钱。火炮?也有不少,但看起来像是吓唬林间野兽的玩意,反正卡伯少校是不准备把它们当作武器来使用。
不光是动怒的卡伯少校个人鼻子就要气歪,就连他的部下,其他特种士兵望见眼前的一切也个个发傻,没有人相信可以凭借这样一支由无组织、无纪律、无装备、无训练的3万多“垃圾”组成的所谓军队,能够在陆地上打退英国人的进攻。
虽说自己牢骚埋怨,甚至想着要转身拍屁股走人,但毕竟是军令如山,而且以服从命令为军人至高荣誉的卡伯少校,即便是数次气昏头过后,最终还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支“特种部队”。
海滩边的一处岩石高地上,站在那里的卡伯少校一言不发的盯着下方,不断向自己一则集结编队的杂牌士兵们,心中更是咒骂让自己接收他们的人。但让少校感觉意外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血腥的丛林战斗,却使得卡伯等人彻底抛弃了之前的种种猜疑,不再与鄙夷的神态注视自己身边的战友们。
……
第76章 远东战事(11)
由于考虑到陌生的丛林里并不适宜大部队过宽过密的开展,以及北路远征军同大后方的后勤补给安全与情报联络的通畅。一番权衡之后,埃佛勒斯将军不顾督战官的反对,坚持在皮艾角的军营附近布置起重兵,3000名英军以及数量相同的奴仆国士兵去协助防守。在突袭新山的行动时,埃佛勒斯率领的英军与印籍士兵不过1万4千人。
行军的排兵布阵方面,埃佛勒斯将战斗力最强的5000名英军放置在整个队伍的中间,前后以及两路侧翼的保护都是奴仆国的印度籍士兵。虽说有了防止丛林疾病、毒虫侵袭的各类特效药物,但充满敌意的原始森林依然存在大量非战斗减员的可能。这数千名英国士兵都是从不列颠本土来到的精锐,即便是阵亡或是负伤,也应该在与敌人正面交战的战场上,而不是被热带雨林里的野兽们无情吞噬。让印度奴仆国的雇佣兵们在前方负责开道,单独承受与驱赶各种危险,即使是伤亡再多也无所谓,只需要战斗的最后胜利属于自己就可以了。
不过,为防止不太听话的印籍士兵们消极怠工,以抗议英国指挥官的不公正待遇,并在遭遇敌方突袭时,慌不择路的向后冲击中央集群的英军队列。埃佛勒斯除了安插大量军士到前方外,还下令军法处组织数支督战队,分布在前后左右四周。在背后监视奴仆国士兵的一举一动,一旦有溃逃地迹象且劝告一次无效之后,便可以无情射杀。
埃佛勒斯的想法的确不错,但这仅仅是对英国士兵而言,使得他们极少单独面对各类恶劣环境以及丛林野兽们的侵袭,而所有一切的灾难都提供给印度籍士兵去慢慢“享受”。当先头部队首先进入原始森林时,到处古木参天。烟雾蒙蒙。尽管有了“向导们”的指路,但走在最前面的很多军士仍时常辨认不清方向。落入泥塘沼泽不能自拔地现象常常发生。
森林里遍地潮湿,生满了苔藓,散发出腐烂的臭气,加上藤蔓缠绕,如密集地枝叶,无数山蚂蚁、蚂蟥,以及各种隐藏于自己脚下的野兽毒蛇。尤其成团成团的蚁子飞来飞去,嗡嗡地叫着,如同天空中突然爆发的雷鸣。这一切,都使得担当开路先锋的士兵们几乎寸步难行,非战斗产生的伤兵数量无时不刻都在增加。
与此同时,印籍士兵再望望自己的后面,上百名伙伴用性命打通地道路上,却让大军中央的英国人在无惊无险、大摇大摆行军的同时。居然还得意洋洋的吹起苏格兰风琴,高唱白人的所谓战歌。要说印度士兵没有怨言,那是假话。内心深处,他们曾无数次诅咒过该死的英国鬼子。但是,荷枪实弹的执法队就在自己身后,先前那些不堪忍受折磨。想着离队当逃兵的十多个同伴,就是被这些人无情枪决于树林里。
一想到这里,印籍士兵唯有再度咬紧牙关,艰难地向前行走着,期盼着能天降大神来保佑,保佑自己有惊无险地早日走出这片该死的“魔鬼地带”,“尤其重要的是,最好也别让自己太过倒霉,在丛林里碰上敌方的防守军队!”这显然是印籍士兵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内心祈祷的大神眼前既没能及时出现。而害人地毒虫也没有为此减少。倒是令所有人最不愿意碰上的丛林遭遇战,却在不久之后恰好让他们一头撞上。
与英国人的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距离浦来河三角洲西岸50多里的丛林间。此次战斗的交战双方是卡伯少校的特种兵小股部队与英国人驱赶上前的印籍士兵。这显然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尽管英军前卫队列里的印籍士兵多达2000人之众,而包括引路向导、华人武装与运送物质补给的挑夫在内,卡伯少校仅仅带了1000人不到,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地劣势。不过,特种部队地士兵个个却是精英中精英,近半年的时间足以让士兵们熟悉热带丛林地气候环境,如何避免毒虫等侵袭。守株待兔的他们开始凭借茂密雨林的掩护,不断声东击西采取麻雀战的方式,突袭与撤退的同时,逐一消灭前来围剿自己的印籍士兵。
在这场持续两个多小时,且呈现一边倒的交锋中,卡伯少校的人仅有26名士兵(包括华人武装在内)负伤减员,并被挑夫迅速抬上担架送往后方抢救;而交战另一方,负责前卫的印籍士兵损失高达数百人,其中战死46人,重伤124人,另外,受到不同程度的轻伤也有280多人。战死的印度籍士兵就地掩埋,但失去战斗力的大量伤兵则是**烦,唯有分出部分兵力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