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半仙将毛巾披在了身上,翻身坐起,顺手从旁边的小桌子上拿了一根烟,自顾自的点上,一本正经的说道:“刘浪,我知道你今天来所为何事,上次我本来想把那半本卜书的事讲给你听,可不知为何,我老感觉在师兄面前讲不太合适,所以就一直忍到现在。”
朱涯听到吴半仙的话,披上毛巾,下了床,冷声道:“这里风景不错,我出去转转。”
朱涯似乎知道吴半仙讲的东西非常重要,刻意不去听一般,也没等刘浪答应,自己就出了房间。
刘浪看着吴半仙,本来想问一下能否算出两只小鬼的父母到底是为何而死,此时听到吴半仙的话,也立刻收起了嬉笑的表情,神色郑重的问道:“好,你说,我听着。”
“咝……”
吴半仙深深吸了一口烟,沉声道:“古有赵普半本论语治天下,但是,给我半本卜书的人也说,只要我能真正学会那半本卜书中的东西,足可以半本卜书算天下!”
第315章 诡异的村子()
吴半仙深吸了一口烟,瞟了一眼别在刘浪腰间的那把铜钱剑,小眼一眯,微笑道:“刘浪,铜钱剑是克鬼的不二法宝,哪儿有直接照着身上抡的啊?”
刘浪一怔,低头看了一眼铜钱剑,面露疑惑之色,问道:“怎么,这东西是你帮我修好的?”
吴半仙没有回答,却是呵呵笑道:“五帝铜钱剑是铜钱剑中最为厉害的一种,尤其以红绳缠绕,用红绳配以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术,不但可以增加铜钱剑的威力,而且还能让铜钱剑更为结实。”
刘浪立刻瞪大了眼睛,看着吴半仙,追问道:“这捆绑铜钱的红绳还要讲究?”
吴半仙白了刘浪一眼,颇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叹了口气道:“哎,如果随便是个人,用绳子将铜钱一绑就有驱鬼的效果,那还要专业的道士干嘛?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我现在身上没有半点修为,但结出一个有威力的铜钱剑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浪不再说话,看着铜钱剑愣了几秒,发现铜钱剑上面的红绳似乎真是以一种奇门遁甲之法游走,丝丝相缠,根本看不出头尾想接之处。
道术博大精深,刘浪现在虽然对抓鬼有些本事,但根本不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每次出手就用自己最擅长的符咒之术,可真要在道术上走得更为长远一些,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最基础的东西,还是要慢慢学习的。
将铜钱剑往腰间收了收,刘浪特意用上衣盖住,不想再听吴半仙显摆,而是问道:“行啦,你快点告诉我,那半本卜书到底是什么回事?”
吴半仙微微一笑,给刘浪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五六年前,正是吴半仙心灰意冷之时。
那时的吴半仙因为与左言一战,修为尽失,后来浪迹红尘,本来以为这样就能消亡自己,可没想到,不但不能让自己放下心来,反而却更加耿耿于怀。
在吴半仙的心里,自己害死了师妹云姑不说,而且还成是一个废人,活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吴半仙想找一块风水宝地,了此一生。
那一日,吴半仙来到了一片大山之中。
懂得道术之人大都有一些看穴相地的本事,吴半仙抬头望山,却见四周虽然一片荒凉,但的确是个绝佳的风水宝地,如果按照行内人看的话,有可能还有什么达官贵人葬在其中。
吴半仙走进深山之中才发现,在山里面还有一个不小的村落。
村落前面有一条水泥铺就的大路,正好从山侧压过。
当时吴半仙本来心意已冷,可看到这条大路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山是好山,山前还有一条大河,从风水上来讲,自然是一片大好的风水,可是,偏偏山上却修了一条路。
这条路不但是画蛇添足,而且完全将本来的绝好风水给改了,变成了一个死人局。
以前有句宣传口号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无论多偏僻的地方,只要通了公路,外面的人进得来,里面的人出得去,那经济自然可以带动起来,富起来也会很容易。
可是,修路是一种讲究,不能说修就修,见山开山,见河过河,这种完全没有规划的修不但不会让人富,甚至还有可能会带来灾难。
这种死人局吴半仙知道,相当于一座囚牢一般,如果住在局内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大碍,可里面的人千万不能出去,一旦出去,只有一个结局,横死。
吴半仙看到这副情景之后,又叹气又摇头,心中念叨道:“哎,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好地方,还被破坏掉了,好吧,就算是给自己积点阴德,帮帮他们吧。”
于是,吴半仙进了村子。
村子虽然在大山之中,却非常大,足有六七百户,几千号人。
一进村子,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里面就像是一座小城一般,竟然还有集市。
集市上卖的东西大都是经过包装的,一看就是从外面运进来的。
当时吴半仙非常纳闷,这种死人局里竟然能运进来东西?
一打听之后,原来是外面专门有搞批发的,每个月往村子里送一次,专门跟村子里的人换一些山货。
看着那些交换的山货,吴半仙不禁也有些眼馋。
什么灵芝人参,竟然摆在了街上,像是垃圾一般,随意被人挑选。
吴半仙咽了一口唾沫,走近看了两眼,发现那些山参的等级似乎还不低,成色也比市面上的要好很多。
吴半仙越来越奇怪,这种死人局怎么可能还能种出这种上好的山参呢?
按照常理来说,死人局克死人,像人参这种有灵性的东西,也不会在这里种地方生成,更何况还会长得如此上等呢?
吴半仙当时就感觉,肯定这里有什么秘密,并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一直等到了太阳落山,外面的人离开了村子,村子里的人也纷纷闭门关灯。天刚刚擦黑,整个村子就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像是一片死城一般。
空旷的大街上就只有吴半仙一个人,山风一吹,还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吴半仙没有半点修为,可感觉这种阴冷似乎不太正常,忍不住打了一哆嗦,正想着找一户人家问问情况。
可是,吴半仙双脚还未动,却猛然间听到山路那边传来了阵阵汽车鸣笛的声音。
鸣笛声非常的刺耳,比平时的货车要尖锐很多,此起彼伏的响起来,刺得吴半仙耳朵都有点疼。
吴半仙一愣,似乎也意识到了不正常,连忙找了一个墙角蹲了下来,看着那些疾驰而来的货车。
货车共有七辆,一辆一辆依次开进了村子,前面的大灯开着,将整个村子照得灯火通明。
吴半仙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喘一口,额头上冒着虚汗,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七辆大货车。
可是,一直等到半夜,七辆大货车一直停在街上,不但没有人下来,而且连村子里也没有人进去,这让吴半仙更加紧张。
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村子里的一声鸡叫之后,那七辆大货车忽然间熄了灯,掉头就往村外开,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第316章 黑衣煮药人()
整个村子再次恢复了安静,可短暂的安静之后,那些村民纷纷开门,有上山砍柴的,有上山种地打猎的,像是普通的村落一般,根本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吴半仙当时就有点糊涂了,忍不住拉住一位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头,哆哆嗦嗦的问道:“大叔,你、你们村子咋了啊?
老头发须全白,嘴里的牙也都快掉光了,说起来话来满嘴跑风。
“啊?啥咋了啊?”
吴半仙吞了一口唾沫,将昨晚见到事情跟老头一说,老头似乎并没有什么意外,摇了摇头道:“哦,这有啥啊,那些村里出去打工的娃娃回来探亲呢。”
听到这话,吴半仙只感觉脊背发冷,又问道:“探、探亲?探什么亲啊?”
老头吧嗒着嘴,似乎极为健谈,嘿嘿笑道:“你这个外乡人,怎么那么多问题啊。村里的娃都喜欢到外面打工挣钱,没有钱,你看看,我们这里哪儿能家家户户起了大瓦房啊,真是的,问题真多。”
老头晃着脑袋,步履蹒跚的朝着村头走去。
吴半仙越来越好奇,一头雾水,看着村子里的人似乎都乐呵呵的,根本不像是死人那般,不禁更加纳闷了。
可越是这样,吴半仙越是好奇,又问了好几个人,答案几乎都是差不多。
白天送的货是在外打工的村里娃赚的,而晚上的货车是村里娃回来探亲呢。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答案。
吴半仙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来,决定自己看看这到底有什么猫腻。
站在村子的中央,吴半仙仔细端详着整个村子的格局,这才发现,从村子不但可以看到外面那条盘山大路,而且还能看到绕村而走的大河——
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大部分河水都是自西往东流,而这条河却偏偏是自东往西流,而且,盘山路几乎是与大河平行,都是呈s型蜿蜒出村。
看到这里,吴半仙心中的好奇心完全被调了起来。
以前修道的时候,吴半仙对风水这东西虽然也研究过一点儿,可大多也只是一知半解,根本没有深入的研究。
吴半仙只知道那条大河把这块风水宝地便成了死人局,可如今怎么破掉的这死人局却完全看不懂了。
吴半仙想死的心完全被自己的好奇心勾了起来,踱步走到村外的河边,仔细看时,却见河绕村走,路绕河走,而河与山路之间有一片坟地,那些坟地也呈现出奇怪的s型排列。
这次吴半仙是彻底傻眼了,也顾不得口干舌燥和一身的疲乏,直接沿着盘山路上了山顶,然后朝下一看,顿时又目瞪口呆。
这盘山路先上山后下山,靠村的一面靠坟靠河,另一面直接通往了外面。
可是,等吴半仙站在盘山路上往村子里看时,终于看出了一点儿端倪。
村子的房屋排列也有一种s型的趋势,而与盘山路和大河正好交相辉映,仿佛彼此首尾相接一般,如果站在高空往下看,正好形成一个八卦盘的模样。
一阴一阳,相互对应。
吴半仙学习道术那么多年,自然知道阴阳在道术中的重要性。
万物皆从阴阳起,而八卦也是道术所习的基础所在。
看到这里,吴半仙终于明白了,自己小巫见大巫了,这看似被破坏的风水局,其实根本不是死人局,而是另一种先死后生的脱困局。
这种风水局虽然不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但却可以让死去的人隔一段时间回来,正如那些村民所说,探亲。
而且,更为诡异的是,村子里所有墙壁都被刷成了白色,夜幕降临之后,与盘山路一对,正好的是一黑一白。
吴半仙深吸了一口气,不禁暗自琢磨了起来。
这种大格局想都很难想出来,别说依据地理位置造出来了,能造出这种大格局的人,其风水之术绝对世之罕见。
吴半仙双眼不停的扫量着村落,正寻思间,忽然眼前一亮,看到全部被刷成白色的村落竟然有一间黑色的大瓦房。
大瓦房的位置恰恰就是阴阳双鱼的鱼眼所在。
我靠,造这种格局的人指定就在那所房子里。
吴半仙兴奋无比,一溜烟从山下跑了下来,直接冲进了那所房子门口。
房子除了颜色是黑色之外,跟其余的房子都差不多。
吴半仙走到门口的时候,房门正虚掩着,从里面传出来轻微的咳嗽声。
吴半仙知道里面那人是个大能,自然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衣襟,轻轻敲了敲门,礼貌的问道:“大师,我可能进来吗?”
里面那人又咳嗽了一声,声音有些嘶哑,回了一句:“哦,是茅山道友啊,进来吧。”
吴半仙当时一听,顿时就愣住了。
自己这一没报姓名,二没报身份,他怎么就知道我来自茅山的啊?
不过,吴半仙还是强压着心中的疑惑,推门走了进去。
刚一进门,迎面扑来了浓重的草药味。
吴半仙一皱眉,环顾了一下房间。
房子布局非常的简单,里面都只是普通家具,连个电视都没有,除了中间摆着一张桌子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那个人身穿一件黑色长衫大褂,头发散乱,看不出年纪,正坐在桌边,背对着吴半仙。
见没有其它的人,吴半仙连忙拱手,恭恭敬敬的施了施礼,说道:“大师,茅山弟子吴得钱拜见大师。”
黑衣人并没有动,而是又咳嗽了两声,忽然间一挥手,指着门口处一个小灶台说道:“道友,那里有熬的药,麻烦你帮我端过来。”
吴半仙转头一看,见就在自己的旁边正烧着一锅水,水里煮着一些树根草药之类的东西,浓郁的味道正是从里面飘出来的。
吴半仙连想都没想,点了点头,看着旁边有一块抹布,连忙拿起来,趁热端到了桌子上。
放下之后,吴半仙又问道:“大师,哪里有碗,我给您倒一点儿出来?”
黑衣人又抬手,指了指墙角。
墙角处放着一个供桌,桌前摆着香灰还有三个碗。
吴半仙满脸的疑惑,又问道:“大师,用那种碗?”
“咳咳,当然。”
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吴半仙还是走到供桌前面,拿了一只供碗,回身放到了桌子上,给黑衣人倒了一碗药汤。
整个过程中,黑衣人一直背对着吴半仙,甚至身体都没有怎么动。
第317章 隐秘的村子()
刘浪听得聚精会神,听到这里,忙问道:“吴半仙,你说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人啊?”
吴半仙看了刘浪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这一次刘浪没有反驳,点了点头,坐在一边。
吴半仙继续说道:“当时我也非常好奇,心道,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啊,进来就吩咐我干活,而且还不正面示人。”
吴半仙心里虽然有点疑惑,但刚来时就被识出茅山弟子的身份,知道对方肯定是个大能,倒也不敢怠慢。
恭恭敬敬将草药盛好之后,吴半仙站在一旁,刚想开口发问,却听黑衣人忽然问道:“怎么?你是不是对这个村子非常奇怪?”
吴半仙顿时愕然,似乎自己的一点儿小心思都逃不过对方。
吴半仙连忙点了点头,拱手说道:“是啊,前辈,依我看来,这里本来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可那条山路咱却完全改了风水,但却不知为何……”
黑衣人摆了摆手,示意吴半仙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又咳嗽了两声,沙哑的说道:“呵呵,天下大道历尽千百年,出人意料之事自然不胜枚举,你又何必纠结于此?”
说完,黑衣人又咳嗽了两声,端起那碗草药,咕咚咕咚两口喝了下去。
吴半仙顿时愣在了当场,嘴角微微颤抖了两下,还没来得及制止,黑衣人已将碗放回了桌子上,一抬手,大笑道:“哈哈,好喝,真好喝!”
要知道,这草药刚刚煮沸,滚烫无比,黑衣人竟然一口就喝了下去,没有半点反应——
吴半仙此时已完全无法诠释自己震惊的心情,还没来得发问,却听黑衣人说道:“茅山弟子,你现在心中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啊?”
吴半仙连忙点头如捣蒜,竟然双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诚心拜服道:“大师,还请不吝赐教。”
“哈哈,哈哈,赐教倒是不至于,但是,看在你帮我送药的份上,我倒可以送你一份好处。”
“好处?”
吴半仙脸上全是疑惑,抬起头来,看着黑衣人将左手放在身前,然后再拿出来之后,手里多了半本书。
黑衣人将那半本书放到了桌子上,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世间奥妙无穷,这里是半本卜书,你且拿回去好好研究,等你找到另外命、道两本书或者其传人的时候,可以来问我要另外半本卜书。”
卜书像是被大力撕成了两半一般,只有前半部分,已看不出原来的材质,但吴半仙拿在手里,质感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润,透着丝丝凉意。
吴半仙欢喜不已,将书拿在手里,还想再问,却见黑衣人一摆手,沉声说道:“你走吧。”
“啊?大师……”
吴半仙大惑不解,却莫名感觉黑衣人身上传来一股压力,让自己根本没有挣脱的勇气。
吴半仙大惊,连忙磕头退出,再也不敢有半句言语。
整个过程中,黑衣人一直背对着吴半仙,而吴半仙连黑衣人的侧脸都没有看到。
吴半仙离开之后,没有耽搁直接出了村子,走到村口的时候,看到一块大木牌上写着几个模糊的大字,像是村名一般。
但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木牌已经腐烂,只剩下隐隐约约能看到清一个字,韩。
当时的吴半仙像是有股力量在推着自己一般,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村子,可等走出盘山路再回头去找时,却莫名其妙找不到那个村子了。
吴半仙边说着,眼神中也尽是茫然之色。
刘浪听完之后,也更是一脸的迷惑,忍不住问道:“吴半仙,你说了这么多,那现在让你去找那个黑衣人,是否还能找到啊?”
吴半仙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叹息道:“哎,我也不知道,当时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般,可等我回到燕京市后,我身上的确带了半本卜书。所以,我知道那不是梦,肯定是那位大师身负极大能力,才让我有这种感觉。”
刘浪沉吟了片刻,也完全理不出个头绪,只好又问道:“好吧,等这边的事忙完后,我们再去找找看,如果能找到那个人,是不是就可以找到另外半本卜书了?”
吴半仙又是摇头,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突然压低了声音,像是害怕别人听见一般,沉声道:“刘浪,自从茅山回来,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另外半本卜书就在燕京市。”
“啊?吴半仙,真的?”
“我不确定,可通过这么多年对卜书的研究,这种可能性极大。”
说完之后,吴半仙忽然间一咧嘴,恢复了那副欠揍的表情,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