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吱声。
他接着说,阿成老师,咱们在一起成立一个东北影视班,您来挑头儿。现在,东北的影视资源还没得到充分利用呢,上来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货,整的都是一些外在的花活儿。真的,时代在呼唤着我们
dvbbs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恢复默认设置
动网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1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123
版面双列
版面双列
星秀
星秀
C。B。O
C。B。O
msn
msn
向左走,向右飞
向左走,向右飞
花城
花城
空谷圣诞风格
空谷圣诞
绿色清爽
绿色清爽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秋意盎然
棕红预览
紫色淡雅
青青河草
橘子红了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绿色梦幻
绿色梦幻
yws1976 重登录隐身用户控制面板搜索 风格论坛状态论坛展区道具中心退出
我的收件箱 (0)》》 小说月报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云梦中文网 → ≡世界纵横≡ → 【文学天地】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06年第12期
赞助商链接 您是本帖的第 847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收藏 修复 标题:《小说月报》2006年第12期黑眼睛
等级:版主
文章:234
积分:142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6日
第 9 楼
我听了以后,尽管表面上不断地点头,但坚持一言不发,坚持未置可否。因为在我见到黄葵之前,我是不能表态的,只能用“肢体语言”作一下场面上的应付。要知道,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疯狂的世界,疯狂的世界里到处都是疯狂的表演。一定要冷静啊。阿成老师既为老师,就别像傻柱子似的陶醉得过早,当今社会谁教谁,谁是老师还不一定呢,别把自己的形象整滑稽了。
吃过饭,赵总把我们送到地方,立刻就开车走了,离开时的车速非常快。感觉他很忙,还有急事在身。是啊,干事毕竟艰难,我可爱的东北人哪。
我们下榻的宾馆就在北京西客站的边上。
客房不错,但是,宾馆外边却乱得一团糟,到处都是上下车的旅客,到处都是到北京来的扎钱者、漂客,那情景俨然淘金者的大迁徙。我出远门还是第一次住在火车站附近。大凡有经验的人,经常出差的人,都不会把自己下榻之地安排在火车站附近,除非是今天到,明天走。
但谁又能说我们就不是今天到,明天走呢?
在宾馆里我见到了穿着宾馆简易拖鞋的黄葵。
我悄悄问他,兔崽子,你怎么没来接我?
黄葵急赤白脸地说,小高不让!我也不能硬去呀。估计是怕我跟你说什么。
我问他,你觉得这个剧怎么样?靠谱吗?
他说,我看还行,可以干,关键看给多少钱呗。
我连连点头称是,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在老百姓当中有句大实话,叫做“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干这种事,没钱,或者钱太少,那就不值得浪费时间了。当然,人这一生要想做到不浪费时间也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事先知道哪件事是浪费时间的,哪件事是不浪费时间的。
在客房里稍事休息了一下,喝了一杯温茶后,便随着小高,肖鹏去了他们的那个公司。
其实,这个公司的“办公室”就在这家宾馆的另一侧,而另一侧的那些房间主要是租给那些办公司的人,不接待普通旅客。
小高的公司或者那个军人后代的公司,在8楼的一个客房里,房间很小,也很挤,里面所有的家具、电脑、办公桌、窗台、茶几,均落上了一层极厚的灰尘。隐隐约约感觉像一个草台班子,抑或是该“公司”正处在草创时代。其实,任何一个个人、团体、同志式的组合,其草创时代都是这种状态,都是落满了灰尘。因为房间里的人们全都撒了下去,粗鲁地挤公共汽车,在人行道上大步流星地走着,诚恳地同对方交谈,陈述,在社会上的各个角落里寻找合适的“接头”,企望点亮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照亮他们梦想中的“锦绣前程”。这相当亢奋,相当闹心,也相当严肃。这种事我是大致了解的,所以,过去我每走出一家草台班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充满同情地长叹一声。我觉得那不仅是有意义的人生,也是有趣儿的、永远值得怀念的珍贵时光。哪怕是最后一事无成。
当然,我不希望是前者,不希望这次又是在和草台班子打交道。然而,也无所谓,只要给钱,那就是人间正道。现在,在“钱”面前,很多人的操守与个性都相当值得推敲。
在办公室里,小高说,阿成老师,本来以为你是今天早晨到,这样A总就可以早晨请一天假专门接待你,和你谈谈这个剧。但是,您是下午到的,那就只能谈一下午了。
我说,行。
小高说,他一会儿就到,咱们稍等一下。
然后,他给我们泡那种宾馆提供的小袋儿茶。我们几个边喝茶,边添水,边等。一路上的疲惫还厚厚地裹在身上呢,第一个反应就是口渴呀。
过了一小会儿,A总果然到了。
这个A总气宇轩昂,居高临下,派头不小,是个大首长的样子。感觉他也很忙,也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决策。另外,虽然这个公司、这个“剧”是他主抓的,但感觉他似乎不在这里“工作”,或者还没有过来主事。总之,此“身份”与彼“身份”之间还隔着一层雾,猜不出这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怎样一个构成。
也可能是我的错觉,A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好合作,也难以合作。他对待我们完全是首长接见的姿态。我冥冥之中感到前途有点渺茫,此事有点悬了。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他人即坟墓。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别再因为他走进黑暗的坟墓里去。
这个A总倒也痛快,连一句寒暄也没有,一句问候没有,坐下来就开始讲,从他父亲从老家出来当兵开始讲,而且是事无巨细,左右勾连。讲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讲到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滔滔不绝。而且,他的记忆力惊人地好,无论是讲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是讲打游击战,中间一律穿插着许多部队的番号、首长的名字、地点、时间、年代、敌军的情况,当时国际的情况和那些老将军、老战友现在的情况,包括他个人的感受、判断、资料来源,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相互穿插。听得我们一头雾水,肉体完全蒸发掉了,各个器官像一个个气球似的飘散在空中,在这个落满灰尘的房间上空无助地飘浮着,痛苦地对接着,组合着。如果想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相当相当困难。他再这么哇哇哇地讲下去,我就会疯掉了。
原以为,他先简单地同我们谈谈一般的情况,剧的概况,谈谈彼此的合作方式,互相商量个价钱,设计个合作的方法,大致排个日程、进度。按照惯例,甲乙双方见面应当谈这些。没想到,他一见面就是铺天盖地的一套准军史。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乙方”的身份,就是几个下级军官在听首长冗长的报告。
由于屁股底下的椅子是木条椅子,兼坐了一天的飞机,真是疲惫不堪,神情恍惚。A总一直讲到晚上八点,整整讲了六个小时。听得我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看状态,让A总再讲六个小时也毫无问题。
据A总讲,这些材料都是他多年搜集来的,在与我们合作之前,也和几个编剧谈过,但都没弄成。我估计,所以没弄成,很可能是被他这种气势与讲势给吓回去了。
最后,到了不得不吃饭的时候,A总这才不情愿地结束了这次谈话。他最后表示,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当然不能随便讲,只是说,除了资金之外,第一,这种重大军事题材,据我所知,必须经过中央重大题材办公室批准才行。第二,恐怕要开几个座谈会,找几个相关的老将军采访采访。第三,得到先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实地看一下。第四,还要查阅一下有关资料。另外,我们还得知道您在这个剧里想要讲些什么,突出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反正,这个“剧”瞪着眼珠子在屋里编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室内情景喜剧,或者城市生活肥皂剧,男男女女的,几个人扎堆儿编就行了。您讲的这些,给我的感觉正经挺严肃呢,内容也相当丰富,而您要表现的东西像大海一样的广阔……
A总非常专注地,一脸狐疑地听着。
我补充说,最好是您有一本书,我们可以根据这本书改编,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A总说他有一部书,但被出版社删来删去,没剩多少了。
我问,那跟您下午讲的这些差多少呢?
他说,五分之三吧。
这时,黄葵才说话,A总,你刚才讲的并不是剧,而是……
我立刻瞪了他一眼,他马上闭上了嘴。
A总看在眼里,脸子很不好看。
此刻,我已经预感到这次合作的前途渺茫了,只是表面上不动声色罢了。
小高一直紧张地观察着我们。肖鹏也一直在紧皱着眉头。我想,他们应当能感到点什么。
吃饭的时候,A总声色俱厉地让服务员把已经摆到餐桌上的四瓶啤酒马上撤下去,继续讲着他下午的话题。的确,如果几个人一喝酒,一干杯,那还怎么说,怎么听呀?
开始,我们还放下筷子礼貌地听着,后来就边吃边听,或者干脆不听了,饿了,肚子咕咕叫,真的听不下去了。可惜了他那么珍贵的军史资料了。
这伙计的确是一个活的、了不起的军史专家。看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什么人才都有哇,有些领域还真的要靠这些专门人才来支撑。只是,他离开了“剧”的特质讲给我们听,就有点白瞎了。他应当清楚地明白,我们大老远地,急匆匆地过来,关注的并不是这个,这个不归我们关注,那是军队的事情,我们关注的是剧,说白了,我们关注的是编剧和挣钱。
吃过饭,回到宾馆的客房,就我们两个人了,我问黄葵,怎么样?
黄葵是非常沮丧,一副闹心的样子,只说了一个字:悬。
我叹了一口气说,那就顺其自然吧,反正我们的返程票已经事先买好了,两天后我们就离开这里了。明天,我还要去见我一个老朋友,他也要策划一个电视剧。咱哥儿俩的生活,就是把死马当作活马医,所以,要学会善待自己,把自己当成小朋友一样照顾自己。
黄葵翻了翻白眼,说,我可告诉你,你朋友的那个剧如果有谱,我来当编剧。
我说,行。
肯定?
肯定。
我又接着说,不过,我得先过去看看,探探风。鲁迅先生不是说嘛,希望本无所有,也无所谓无。既然“无所谓无”,那就过去看看,来回也就三十块钱的出租车钱,小投入,大回报,谁知道哪条马路上有黄金哪。
黄葵咧了咧嘴,丑陋地笑了。
在海岛小住的时候,另一个在北京的东北朋友老郝,听说我在海岛写东西,便也想带他的家属一块儿过来玩玩,让我帮他找一个旅馆。尽管我知道他的话没准儿,但我还是到附近的一家旅馆帮他打听一下。这家旅馆是一个私人的家庭旅馆,条件还行,挺干净的。有一个老先生在那看着,也是一个东北人。他乡遇故知,像亲人见面,两个人特别地坦率,特别地知心,特别地放松。
老先生一脸无奈地说,这家旅馆真正的老板是他的儿子,我是给我儿子打工,没办法。
很显然,这个老先生已经对海岛厌烦透了,似乎在这个四季长夏、炎热全年的地方待得快发疯了。
他说,这个熊地方太热了,热得我浑身直起热痱子,不知咋办好。你说,咱们东北多好啊,四季分明,该冷冷,该热热,是个人待的地方呀。这儿可好,白天黑天,就这么一个劲儿地热,人像上了蒸锅似的。
反正也没事,反正人已经在蒸锅里了,我们就站着聊了起来。
他告诉我说,他那个当老板的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
我问,那是为什么?
他说,为什么?手里有二百多万哪,就是钱烧的,要是没钱,随便找一个丫头早就结婚了,现在我连孙子都抱上了。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说,我让我儿子赶快找对象结婚,我儿子说,一个人清静。我说,出家当和尚更清静,你咋不去呢?
老先生说,我当初在东北,我儿子说,海岛这地方空气好,爸你就来吧,人能够长寿。我说,我也没看哪个东北老头、老太太短寿了。
我问,那你儿子在干什么?
老先生说,到处扎钱呗,东一趟西一趟的,脚不沾地。
我没说什么,心想,看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人都在忙着扎钱哪。
老先生说,反正待到年底,说什么我也得回东北老家了,我咋也得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哪,我跟着他瞎忙活啥,有我什么事呀?我都多大岁数啦……
聊到最后,我问了问他房钱的事。
他说,春节期间每天400元,平时每天60。短时间过来玩玩还行,十天八天的,长了谁也受不了。
…………
我将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了老郝。
老郝说,春节期间400,不便宜啊。
我说,这是便宜的了,还有每天两千的,在吴支洲岛。
老郝立马就急了,干啥那么贵?
我说,你问谁呢?又不是我要你两千。
放下电话,心想,也难怪黄葵把钱看得那么重,人哪,要想过那种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得有钱!就得有好多好多钱哪。但是,我现在已经跟黄葵不一样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可能有好多好多钱,所以,我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会理解它,谅解它,亲近它,充分地跟它沟通,从它身上挖掘有温度的、惬意的、让人迷醉的东西。我告诉我的生活,我认了,我喜欢你,那样深情地爱着你……
那么,我与黄葵连一丁点共同点也没有吗?这可信吗?不可信。我不过是把心中的魔鬼装在瓶子里。现在的我,正在过着一种童话般的生活,现在的我很儿童。
第二天一早,我就扔下黄葵一个人到老郝那儿去。我知道黄葵其实是想跟我一起去。但是,生活就是残忍的,需要我们去面对它,认可它。
我跟黄葵说,你守在这里,万一有什么好消息。比如说,他们来跟咱们谈定金的事,你立刻打电话告诉我,我马上就赶回来。
黄葵说,能谈定金的事吗?
我说,现在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黄葵说,真的?
我没吱声,一脸凝重地开门走了。临出门前还补了一句,有事立刻给我打电话。
黄葵说,知道。你也快点回来,我一个人应付不了,我不行。
…………
老郝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北京“漂”的那一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就不甜蜜地描绘与述说了,总之,他成功了,拥有了眼前的这幢大楼的整整一层楼,干得挺气派。
老郝是个古董迷,过去喜欢文学,曾经读过北大作家班,是我非常铁的一个东北哥们儿。眼下,他正和香港方面联合办一本杂志,综合性的,印刷精美,办得挺火。最近,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搞点电视剧,想涉足影视圈儿,并且打电话让我来当策划。
我一进门,他就把一本书摔到桌子上,愤怒地说,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太庸俗了,像通俗小说。
我故作紧张地问,不是我送给你的那本书吧?
他说,不是。妈了个巴子的,就这种书也好意思送人。
我说,别这么说,人家出一本书不容易,这也是一种成绩,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嘛,别那么不厚道。
他一听,咧嘴乐了。
然后,他一本正经地跟我讲,他要搞一个“牛布衣”的电视连续剧,戏说的那种,二十集,或者三十集都行。
看他这种牛皮的神态,好像他已经拍完了似的,并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用脸皮淡淡地笑了笑说,兄弟,现在像可地扔的矿泉水瓶子似的,到处都是戏说的电视剧,你还弄戏说?有点落伍了。另外,你不是反对庸俗吗?兄弟,戏说就是庸俗!
他笑嘻嘻地说,现在我变了,我开始喜欢庸俗了,他们戏说咱们也戏说,他们搞笑咱们也搞笑。识时务者为俊杰嘛。这种事全世界都一样。
我说,是啊,现在的人变的速度可真快,闪电一样,一秒钟之前是一个立场,一秒钟之后,刷!变了,变成了完全相反的立场了。正像“领袖语录”263页最后一段说的那样:要使我们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不跟不上啊。
他说,你只要记住“挣钱”二字,一切就跟得上了。
我说,看来,钱是方向盘哪。
他说,行了行了,不说那个。还说这个电视剧。咱们要弄的戏说和他们的戏说不一样,咱们戏说的对象是古代的文化人,知识分子,是“牛布衣”那一类的角色。
我说,意思都差不多。
他说,这个剧你一定好好给我编着,编完了之后,我送你一个宋代的瓷瓶,价值一百万,有鉴定证书的。怎么样?
我说,哥哥,我一分钱不要,你就把你屋里的这个办公桌给我就行了,我看这个办公桌挺好的。
他听了非常震惊,说,这个你也搬不走啊。搬哪去?搬东北去呀?
我说,你还以为我真要啊,咱们是哥们儿,我能要你的钱吗?再说,你要弄的这玩意儿也是即兴的,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咱们是多少年的朋友了,我还不知道你呀?一拍脑门儿一个主意。
他一听立刻就火了,抓起电话,马上给香港打了电话,询问有关电视剧的制作问题。最后,对方说,晚上给他发一份传真过来。
撂下电话,他说,这你都听见了吧?真的假的?
我说,真的真的。
然后,他说了一下对这部所谓的电视连续剧的要求,约定了一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