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册:2007年1月6日第 16 楼
八仙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周之祥抓起话筒一听是陈于华打来,说山东朋友带着郑板桥的画已到上海,他正在新客站接客。陈于华问是现在来龙华还是什么时候来?周之祥问下雨天画要淋湿否?陈于华笑了起来,说古画看得比性命还重,人淋湿不要紧,古画是绝对不会淋湿的。周之祥于是说他也想早点看到郑板桥的画,请陈先生陪着山东朋友马上来龙华,他作东招待午餐。陪着聊天的听得一字半句,说周老板不得了,郑板桥在世时其画就以黄金论价,到现在买卖这件古画肯定是天价的一笔生意了。周之祥说哪里哪里,含糊一笑搪塞过去。接到了古画即将送来的电话,周之祥郁闷的心情一下开朗了许多。
到了中午雨势渐小,继而云开一隙,一缕阳光斜斜地照到了古玩街上。避雨的人散去后,周之祥在店堂门口徘徊许久,见朋友还不出现,于是叫小苏买了两份盒饭。周之祥边吃盒饭边拿眼睛瞟古玩街,到吃完还是没见人影。小苏丢了饭盒趴到墙脚下的小桌上打瞌 ,周之祥摊开晨报看新闻,看着看着眼皮不觉也耷落下来。
“周老板好呀!让你等久了。”一声掺着笑的响亮招呼把周之祥从半昏迷中惊醒过来。身穿休闲夹克的陈于华一脚跨进汇古斋,身后跟着位体量如麻将牌般敦实的北方朋友。
“嗬,两位好。”周之祥赶紧起身迎候客人,吩咐小苏泡茶,又笑着说,“自从接到电话,我就等着两位来吃中饭。怎么,路上耽搁了?”
“火车晚点,接着朋友后就在新客站随便吃了点,然后打的直接来了龙华。”陈于华介绍了周之祥,又介绍来人说,“山东朋友姓孟,孔孟之道的孟。孟先生是位画家,偶尔也做一点古董生意。”
“久仰久仰!”周之祥与孟先生交换了名片,看名片上印着著名画家菏泽齐鲁书画院院长孟庆候,笑道,“菏泽不仅是牡丹之乡,也是闻名的书画之乡。大家请坐。”
“周老板过奖了,兄弟也是混口饭吃而已。”山东人谦虚地点头致谢,然后坐下,很小心地把拎着的银灰色画筒靠在圈椅边上。
“孟先生你看这汇古斋店堂大吗?周老板喜欢排场大的,喜欢做大进大出的生意。”陈于华笑嘻嘻说,“你不要看眼下乱了点,过几天搬了新店,等周老板开出汇古斋拍卖行,气象一新不说,论经营规模,上海滩上玩古董的恐怕没几个人能比得过呢。”
“那是一定的。”山东人很赞成陈先生的观点。
周之祥摆摆手说:“开拍卖行只是想想罢了,未必开得出呢。”
陈于华一拍巴掌说:“脑子里只要有想法,只要一步一步去做,再高的目标也是能够达到的。孟先生,你说是吗?”
山东人点头称是。
“陈先生,你这话几乎就是真理了。”周之祥笑着示意请喝茶。
陈于华喝了两口茶,抬头说:“周老板,你要的古画孟先生带来了。”
“是一张镜片?”周之祥瞥了一眼山东人。
“不是。孟先生讲带着轴头不方便,再说那老裱的绫与轴也脱开了。”陈于华转向山东人说,“孟先生,你把古画让周老板过目吧。”
“好。”孟庆候起身拧开画筒,抖出画心,双手托着递到周之祥面前。
周之祥接手时觉得没了轴头的支撑,画心有点疲软且分量很轻,还闻到了一股老鼠尿的臊味。他想在八仙桌上展示,山东人马上摆手制止。
陈于华赶紧起身,指点小苏清出一只玻璃柜,抹了灰才说:“可以了。”
周之祥把画放上玻璃柜,山东人和陈于华站到两边压住引首,他开始慢慢展开画面。天头的裱绫如陈于华所言已经朽烂,挨着画心的天头也若连若断,观画的人手势粗放一点,那绫就可能脱落酥散。周之祥一寸一寸地展开画心,起首部分纸质灰暗,间隔呈现出卷轴受潮的酱色痕迹,一尺多高的画面已横向皴裂起翘,大如巴掌小似豆瓣,一块块几乎也要从背面的托纸上脱落。周之祥看了不由得心痛得摇头。然而陈于华并不在意,他让周之祥继续展开画心——纸质渐渐白净起来,水渍消失了,郑板桥那标志性的修竹黄石,还有那错落有致的六分半书题款随着画心全部袒露出了真容。周之祥将镇纸压上四角,退后一步观看,见平铺着看不真切,复走近玻璃柜俯首看。小苏递上放大镜,周之祥把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挪着看,持续了十来分钟终于抬起头来。
“怎么样?”陈于华笑着问道。
“东西是好的,可是收藏得不好,你看起首部分。”周之祥拿着放大镜比划了一下。
“我说也是。”陈于华遗憾地拍了下巴掌,说,“听孟先生说,这幅画如果不是弄得烂污糟糟,如果老裱的绫边和天杆还齐全,也就不会落到他的手里了。”
“我觉得这幅画是有艺术价值的。”孟庆候自信地点了点头。
周之祥拿起名片看了眼说:“孟先生自己就是一位画家嘛。”
“孟先生,你把这幅《竹石图》的来历说一下吧。”陈于华从旁说道。
“其实也没啥故事好说的。”孟庆候转向周之祥说,“正像周老板所讲,我们菏泽历来是个书画之乡,大凡像样点的人家都张挂字画,在高墙大屋的老宅里发现几件老字老画也算不上是什么稀罕事,此画也是如此。那日我正在画院画一件八尺山水,朋友打电话说在菏泽南郊拆老房子时,发现夹墙内有一只藤箱,藤箱中藏着些古代字画。我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字画已被比我先到的藏家买去,拆房把头手里只留下了这幅《竹石图》。我一看品相虽然不好但画面简洁笔墨精湛,前脚走的收藏家如果眼力好一点,这幅画就到不了我手上了。”
“凡事讲究一个‘缘’字。如此说来这画倒是和孟先生有缘的了。”周之祥笑了笑说。
“故事还有呢,你且听孟先生往下说。”陈于华坐到八仙桌边,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我兴冲冲抱了古画回家,像现宝一样在画室里展示,不料我老婆却说花大价钱买一张烂画回来做甚,喜欢什么不可以自己画一张么。两位看,我家里就是这个素质了。”孟庆候苦笑笑说,“古画虽好,可烂了天头和起首就挂不出来。如若揭裱尚可,可画心要修复呀,这画心修复的工价就不是揭裱可以相比的了。少则万把块,多则数万,全凭修画技师的良心开价了。”
“怎么就带着画来上海了?”周之祥饶有兴趣地问。
“说出来不怕难为情。周老板你看我名片上印着齐鲁书画院院长,那是骗骗人的,头衔是自封的,如果是真的,那就印中国山东齐鲁书画院了。唯一真实的就是我喜欢书画艺术,画了几十年,想成名难哪。成小名的每平尺卖三千五千,成大名的每平尺卖三万五万,我们没成名的就是画得再好,也只能挂在小画廊里卖三百五百,十天半月还卖不掉一张。”孟先生似乎说到了痛处,顿了下又自嘲地笑笑,说,“我们出门一身西装,其实口袋是瘪的。买画已用掉了所有的钱,正愁这修画的钱在哪儿时,陈先生从上海打来了电话。”
陈于华笑着说:“说来也巧,我和孟先生是在上海艺博会上认识的,后来到菏泽也买过他的画。我闲来无事,忽然想朋友了,打电话问今年还参加上海的艺博会否?孟先生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说锅都快揭不开了,哪有盘缠来上海租展位参加艺博会呀。我忙问是怎么回事,孟先生于是把收了一件古画的事跟我说了。又说老婆跟他闹着,问有什么化解之法。我说他们菏泽虽然有名,但终究是个小地方,平常裱裱画还可以,真的得了件传世古画,谁肯放在小地方揭裱修复呢。我说只要画好,品相不好没问题,品相好了还轮不到沾他的手呢。品相不好怕啥?可以修的呀!满上海跑的漂亮妹妹有几个是真的,都是修出来的呀。财力厚的飞到韩国去修,收入一般的就在上海修,最后的目的是一样的,嫁个好男人嘛。”
周之祥和孟庆候都笑了起来。
“这不,孟先生就来了上海,我就引孟先生来到了汇古斋。”陈于华自己也笑了起来。
周之祥踱到《竹石图》前又观赏一会儿,抬头问道,“画是好的,就看修画技师的法道了。不知两位的意思是——”
陈于华摆了摆手说:“我只不过是介绍人,画好画坏,画价多少与我都不搭界的。”
“那么,孟先生开个价吧。”周之祥转向山东人说。
“十五万可以吗?”孟庆候吞吞吐吐说。
“太贵了。”周之祥审视着画面说,“按理说,五尺全张郑板桥的水墨《竹石图》卖二十万三十万都不算贵的,可古画卖的是一个品相呀。这幅画虽然笔墨不错,可起首部分酥成这样,能修复到什么程度,修复费用是多少,修复了多少能脱手全是未知数呀。”
山东人看了陈于华一眼,然后说:“周老板也是此道中的老法师,我看就十二万五吧。”
周之祥还是摇了摇头。
“一口价十万,再少一分就舍不得出手了。”山东人咬了下牙帮说。
“我暂且答应这个价钱,不过要让朋友鉴定了才能付钱。”周之祥想起了夏琦公的关照。
“你不怕引出麻烦吗?”陈于华不置可否地笑笑,说,“你朋友是吃古董饭的,你把画让他看,他看了画肯定说是假的,肯定劝你不要买。你想这十万块也不是小数,吃了亏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你就不买了。你我分手肯定不会愉快,大家再也不会互通信息。你还没到家,我们倒接到了你朋友的电话,与我们约地方见面,于是乎加一万二万被他拿下,于是乎他转手赚了大把的银子,而你还被蒙在鼓里,还在感谢他的提醒。这样的事我们见得多了。”
周之祥竟被陈于华说得有点心虚起来,抓了抓头皮说:“你们在江湖上走,黑道白道见得多了,我的这位朋友可是位高人,他绝不会做这种下三滥的事。”
“中国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知人知面不知心,用在此处是最合适了。”陈于华干笑一声说,“玩古董的都是高人。可高人怎么着?他的高度是要用银子堆出来的呀。天下乌鸦一般黑,周老板,你用这句话套好了,没一件事没一个人是不灵验的。”
四
车到七宝,周之祥正在口袋里摸钱时,陈于华从后座伸过手来抢先付了车资。周之祥客气了一句,下了车从西街引着陈于华和孟庆候转到富强街,略微看了看刚修复的门面,咳嗽一声走进了夏琦公的家。楼下三间已经打通,木工泥工完成了作业,油漆匠正在刷着仿古漆,室内氤氲着一股强烈的香蕉水味道。
见周之祥引着朋友进屋,夏小阳知道不是来请父亲鉴定就是要推销字画或古董,他迎上前招呼道:“周先生你们来啦,老先生原先一直等着各位,刚才工商局打来电话,说手续已经办好,叫他去拿营业执照了。”
“看这店堂也快完工,这么说博雅堂开业快了。”周之祥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四周说。
“想是这样想的呀。”夏小阳笑了笑说。
“到时候我一定送花篮祝贺,也一定要吃开业酒随喜的。”周之祥笑呵呵地说。
“那是定规的。”夏小阳说,“店堂里还在收作,各位上楼等一歇吧。”
“老先生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周之祥问道。
“这倒有点吃不准,如果就是交手续费领执照的话应该是快的。”
“屋里香蕉水味道太重,时间久了吃不消,我眼睛已经开始涩了。”周之祥笑着说,“这样我们先去看看七宝老街,兜一圈再过来,老先生大概也回来了。”
夏小阳把客人送到门口说:“这样也好,老先生回来就叫他打手机联系。”
周之祥引着陈于华和山东人沿富强街朝东走,到南栅口折向北边,边走边看修复不久的街面房子和新挂上的各式店招。周之祥介绍七宝建镇已有一千多年,明清两朝成为繁忙的水陆码头,后来被太平军和日本人的两把火几乎夷为平地,实在是可惜,现在看到的老房子全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盖起来的。待走到蒲汇塘南岸,周之祥指着高耸的塘桥说这座三孔石桥倒是的的刮刮的老货,筑造于明朝正德年间,只是桥面翻修一新罢了。周之祥见两位反应并不热烈,知兴趣不在观景,心里正惦记夏琦公怎么还不回来,兜里的手机响了,摸出来一听就是老先生打来,说他已回来,请他带朋友马上过去。
周之祥陪客人返回夏家时,夏小阳朝楼上喊了一声。夏琦公应声从板壁后的木扶梯边探了下头,招招手请客人上去,又叫夏小阳泡了茶送到楼上来。
周之祥登上二楼,夏琦公握着手说欢迎欢迎,又低声音问道:“警署的事搞定了吗?”
“没事,交清罚款就风平浪静了。”周之祥哈哈一笑,介绍了陈于华和孟庆候,说,“这位是我的老兄弟夏琦公夏先生,我俩已有三十多年的交情了。”
陈于华和山东人左右握着夏琦公的手说:“久仰久仰!”
宾主交换名片后,陈于华说:“喔,夏琦公就是博雅堂的老板。我们刚才一路走来,看七宝老街修复得不错,楼下三间店面也快完成装修,这博雅堂开张就在眼前了喽?”
“古董白相了几十年,想开家古董店一直没条件。也是巧呀,这回政府想到修复七宝老街而我又有三间门面房,再不开就是浪费资源了。”夏琦公笑着请大家落座,觉得香蕉水味道太冲,开了南北窗通气,又将茶杯一一递到客人面前。
等夏小阳返回楼下,周之祥说:“小阳现在活络了不少,他怎么在店里帮衬着?”
夏琦公叹了口气说:“好好的轴承厂说倒闭就倒闭了。小阳下岗吃了协保,我开店正好要用人,他也愿意做,我们爷俩就开家父子店吧。”
“如果小阳上班的轴承厂好好的,他倒舍不得辞职呢。现在父子搭档开家古董店,倒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呀。”周之祥说话的神情很是羡慕。他又对陈于华和山东人说,“夏琦公祖上几代人都是有名的中医,在七宝也算是大人家了。夏先生做过七宝中学的老师,七宝中学是市重点,夏琦公课教得好,水平比一般野鸡大学的教授不知要高多少倍呢。你们看这卧室兼书房里摆着多少古籍和古董,这还仅仅是夏琦公收藏品的冰山一角。”
陈于华和山东人扭着头来回看,嘴里发出哦哦的惊叹声。
夏琦公摆摆手说:“小意思,不值得一提。”
“大家看到吗,隔壁两间都紧闭门窗,是啥道理?那可是夏琦公的库房呀!”周之祥转首说,“夏琦公,今朝大家能够坐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你能不能开了门让我们参观一下?”
“你老兄一来事情就多。”夏琦公嗔了周之祥一眼,摸出钥匙开了门,说,“大家随意看看,都是玩古董的,民间收藏有啥好东西啦。”
周之祥引陈于华和山东人先看一房间的红木老家具和四壁的字画,然后看了东隔壁一房间的古董,七嘴八舌说虽然不能和上海博物馆媲美,但在民间也算得上是收藏宏富了。山东人看了一副隶书联“沾衣欲湿杏花雨,拂面不寒杨柳风”说写得好,读了下款说:“是夏琦公自己写的,不简单不简单。”
夏琦公听了有些受用,笑了笑说:“搞收藏的都知道,接触到的东西简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总得说来还是以字画瓷器玉器文房摆设为主,能写几笔画几笔对收藏鉴赏也是大有好处的。”
大家都说是,都说夏琦公学养丰厚,鉴赏水平高,等博雅堂开出来一定是风光无限,到时候大家一定要来领教的。夏琦公也笑道到时候一定请诸位捧场。
返回西屋喝了茶,夏琦公问周之祥:“今天带两位朋友来是——”
“上次提及的古画送来了。笔墨蛮好但品相不好,我是想请夏兄替我把把眼。”周之祥见夏琦公点了头,对山东人说,“孟先生,夏琦公是自家人,你把《竹石图》拿出来吧。”
孟庆候手势熟练地拧开画筒,抖出画心找地方展示。
夏琦公一看天杆已经脱落,轴头也已割去,知托在手里不能打开,于是清出南窗下的老式写字台。孟庆候寻两方镇纸压着引首,徐徐打开了郑板桥的《竹石图》。夏琦公先抱着双臂退后一步观看,然后俯首凑近了看,最后拿起放大镜研究。看了半晌抬起头来,他扫视了众人一眼说:“你们怎么说的我不知道。我看下来这幅画靠不住。”
仨人听了脸色都不由得一沉。
周之祥尴尬地挤出点笑容,说:“我看下来是对的,怎么你看就不对了,夏琦公能否讲讲其中的道理?”
“陈先生是画廊老板?”夏琦公看了一下名片问道。
“画廊开在仙霞路上,做外国人生意比较多。古画看得少,我也不是太懂。”
dvbbs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恢复默认设置
动网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1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123
版面双列
版面双列
星秀
星秀
C。B。O
C。B。O
msn
msn
向左走,向右飞
向左走,向右飞
花城
花城
空谷圣诞风格
空谷圣诞
绿色清爽
绿色清爽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秋意盎然
棕红预览
紫色淡雅
青青河草
橘子红了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绿色梦幻
绿色梦幻
yws1976 重登录隐身用户控制面板搜索 风格论坛状态论坛展区道具中心退出
我的收件箱 (0)》》 小说月报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云梦中文网 → ≡世界纵横≡ → 【文学天地】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06年第12期
赞助商链接 您是本帖的第 847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收藏 修复 标题:《小说月报》2006年第12期黑眼睛
等级:版主
文章:234
积分:142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6日
第 17 楼
“盂先生是山东菏泽齐鲁书画院的院长,抬头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