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之弃地-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5年8月6日,广岛扔下了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扔在了长崎。

随着两朵蘑菇状烟云的狰狞升起和60,000个日本国民的瞬间消逝,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黄敬仪咬牙切齿地骂出来:“贱!他妈的日本人真是贱!!”

那阵子广播里反反复复地说着这一段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没有人不会停下忙碌的脚步,聆听这个声音。
极端安静之后,机场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喊叫!
胜利了!光复了!日本鬼子完蛋了!
中美双方的小伙子们用各自的母语对着天空叫嚷:“我们赢啦!”
“不打仗了!”
“日本人投降了!”
“我们不用死了!”
“去他妈的驼峰航线!”
“感谢上帝!”
喊着喊着,他们当中一些人蹲下身,开始哭泣:“我想回家……”
很多人后来加入了哭泣的合唱。
他们想念家乡,想念父母,想念篱笆农舍,还有远在天边的姑娘……
死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想到这样多美好的事情从此和自己再无关联,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舍生忘死的小伙子,他们想念家乡,想活到老,非常非常想……
第十运输联队隶属美国空军,中航公司里亦有诸多借调的空军精英。想家这个词在哪国部队里都于英勇善战关联不大。但是没有哪个长官或者上级出面对这次有损行伍形象的集体痛哭出面干预。
那些黄头发、黑头发的年轻人,他们经历了困难、恐惧、危险、伤痛甚至死亡,他们有权利放声哭泣宣泄自己心中多年的悲愤。他们有权力从此解甲归田,享受安宁幸福,受人尊敬的生活。

章素节在和美国人抱头痛哭。陈定睿没有。也许胜利来得太突然,陈定睿觉得很迷茫,他觉得不真。他心目中的抗战胜利不是这样的。陈定睿觉得咱得反攻,得收复失地,得真刀真枪一城一池地把守在那里的日本人击毙俘虏,追敌千里,一路雄师奏凯地把倭寇赶回汪洋大海。
远远眺望着敌人逃遁的背影,再视情形是否说一句:“穷寇莫追。”
这才叫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这样才叫胜利!才叫赢!
这是军人的尊严,这是他们唯一赎罪的方式。
可是居然不是这样的,天杀的日本人在投降的时候还占领着中国的大半领土。中国人还没组织起有效的反攻力量。甚至他们投降前还能组织出有效的战役攻势,芷江会战是日本人发起进攻性军事行动。
十五年艰难困苦屈辱异常的战争,赢是赢了,别人打的。
无论付出了多少生命鲜血,陈定睿还是觉得羞愧,刺骨地羞愧。
这样不够好!

章素节觉得挺好的:中国大陆那么大,要是依着陈定睿的主意还得打二年。犯不上!杀人不过头点地,日本人投降了就完了。谁打的不是打?重点是现在不打了。
不打了,就不用飞驼峰了。
不飞驼峰了,这些人就有机会活到七老八十,老得只能抱着孙子坐在壁炉边摇啊摇。

孙子反正一时半会儿是没看到,陈定睿抱了儿子了。小婴儿出声在1945年八月底,日本投降后没几天的好日子里。董小鱼一辈子吃亏在藏不住话,生儿子更是惨叫到地动山摇。吓得陈定睿站在医院门外满脸苍白一身冷汗,赶过来帮忙的萧观音念个佛:“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早知道董家姐姐嗓门这么亮,底气这么足,该让她去学戏才不耽误人才。”
陈定睿就是好脾气,也给了弟媳妇若干白眼。
董小鱼在产房里叫足整整一天,几乎把妇产科洋医生的耳膜震破,才把宝贝儿子平安生出来。
小伙子粉白雪嫩,七斤六两。
陈定睿抱着儿子看了半天,有泪盈盈,说:“叫光复。陈光复!”
董小鱼才不管儿子是光复还是太平,天下娘心,只要他好好长大,就怎样都好。
章素节搔搔后脑勺,看看可爱的陈光伏再看看清秀的陈定睿,心里也不是不醋的。
他搂着萧观音几乎赌气:“老婆,我们走!”
萧观音“扑哧”一声笑出来。
是夜,章素节贪婪地吮吸萧观音雪白滋润的皮肤,抚摸她乌黑润泽的发,亲吻她满是药香的唇。
他的妻玲珑有致,身段起伏仿佛天下最明秀的山川,他的妻津液芬芳,温软润泽如同滋生万物的泉水。
章素节拼命地抱着萧观音,声音气促如同山盟海誓:“让我带你飞,我们一起飞到月亮上去,我们永远不分开……”
萧观音搂住他的颈,用情好似赌咒:“好!我同你去!我哪里都同你一起去!我们生死都不分开……”
微风吹过,床帷轻摇。
唐妈并没有拉好少奶奶屋里的窗帘,肉身交缠的极乐时候,萧观音恍惚看到:一轮将满将溢的圆月低低的挂在那桂树的枝头,泛出不吉祥的粉红银光……
她模糊地想:天快亮了吧……这样血色的月亮……
轻轻地搂住精疲力竭到旋即熟睡的章素节,萧观音轻柔地亲吻他的眉眼。
小小女人,悄无声息地安慰自己:明天是个好天……

那是个极好的天气。
劳苦功高损失惨重的美国第十运输联队在中国光复之后,立刻停止了驼峰航线的飞行。
1945年8月14日500架C…47、C…46、C…54依次排列在停机坪上,整齐待发,威廉·H·滕纳将军曾经站在停机坪上,对着他英勇无畏的部署说过这样的话:“诸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日本人离上帝越来越近了,而我们,恰恰相反,即将远离这个连上帝都不来的该死地方。这,意味着“驼峰”、这条令人恶心、生畏的航线今后只会出现在各位的梦中。今后,等我们进入老年,那时,但愿是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我们可以安静下来回忆年轻时代的往事。我们会想,在飞越“驼峰”的三年中,我们虽然在这里失去了无数的伙伴、丢掉了无数飞机,但是,我们却做了一件几乎无人能做的事情,那就是,我们曾无数次地飞越了“驼峰”!我们还活着!明天,我们就要告别这里,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穿越它。我们联队所有的飞机都将全部起飞。我知道,每架飞机上的诸位都是勇士,我现在命令你们,不仅要活着过去,而且,还要活着回来!上帝保佑,起飞!”
当日,有600架飞机自汀江飞往昆明,运量总数达到驼峰航线开通以来的极值。

从1942年中航开辟驼峰航线,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中国航空公司、美国陆军航空兵印中联队,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先后投入飞机2700余架,参加人数84600余人,运送各类物资80万吨,运送战斗人员33477人次。

三年中,中印运输联队和中国航空公司等运输单位损失飞机超过1500架,阵亡飞行员数字由于各国统计口径问题,始终莫衷一是。但是仅仅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三十块纪念碑的六十面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

1945年的美国《新闻周刊》,它是这样描述驼峰航线的: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8月16日晚上,昆明处处灯火辉煌,街头巷尾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仿佛节庆,时刻有闪亮烟花拔地而起,绽放出绚烂色彩,霎那间点缀深蓝的夜空。更有爆竹声声,惊天动地。勉强出院的黄敬仪总经理让夫人备了满满一桌丰盛酒菜,宴请他的副总经理。
邦德向来会过日子,听说黄敬仪请客,老实不客气地嘱咐家中不必开伙。将老婆儿子儿媳妇悉数带去赴宴。一家人浩浩荡荡奔黄府杀了过去。
总经理自然会殷勤接待。
看窗外烟花璀璨,章素节忽然福至心灵,吃洋面包长大的少爷居然出个七绝迷题给黄熙宁:“能使妖魔胆气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黄家小少爷自幼家学渊源,章素节的这点儿道行难他不倒,小小少年迅即答复:“是爆竹!”他还皱皱鼻子,开始鄙视:“素节哥哥!你明目张胆地抄《红楼梦》,当自己是贾元春么?”说着手上捏个兰花指,小家伙已经开始嘲笑大哥哥不男人!
章素节俊脸通红:“我才不是贾元春!你观音姐姐扮起来才像!”
萧观音演惯了娘娘的,“噗哧”一声笑出来,她揽过来黄熙宁的脑袋,狠狠地在小家伙额头上亲了一口:“观音姐姐不要做贾元春。我想要做……嘻嘻……熙宁喜欢小侄子还是小侄女?”
黄熙宁乖巧地擦擦脑门,他忽然说:“我喜欢小耶稣!”
小男孩白皙的手指,定定指住章素节胸口的项链,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事物:纯金锻造的十字架雕像,那是章素节的护身符,那是中航公司的太子印信。
章素节笑一笑,把十字架摘下来,亲手挂上了黄熙宁的脖子。
他说:“上帝保佑你,孩子。”
黄熙宁喜欢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担心地问:“哥哥,那你呢?”
章素节回身搂住老婆:“哥哥没有耶稣没关系,哥哥有观音就够了……”
萧观音微微浅笑。她眉目如画,端庄秀美。
便真的如同那史书中的辽国皇后,如此这般,色相俱全。

黄夫人在旁边笑吟吟地听着看着,也不知怎地就想起来当日章素节笑委员长当了亚洲抗日总司令如同贾元春封妃的机锋。那时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黄夫人是明白人,心里默默地叹一口气。

黄敬仪没留心这边的陈年过往。
他端了满满一碗茅台敬到邦德的鼻子尖底下,说:“副总,这几年辛苦你了。”
明晃晃的灯光底下看着这碗清澈透底的水酒,明晃晃夺人耳目,冷森森耀人胆寒。再看看黄敬仪那端庄肃穆得能进中国人祖宗太庙的一张脸,邦德打消了黄敬仪这是想灌死他好卸磨杀驴的念头。
他接过酒碗,沉了好一会儿。黄敬仪惊奇地发现这美国老货眼圈儿少有地泛起浓重的水光。
良久,邦德叹一口气,很中国式地把这大碗酒狠狠地闷了进去。
黄敬仪热血沸腾,豁出性命地陪了他副总一碗。
酒碗见底,空瓷相碰。
这对儿互相帮忙,互相提防,互相扶持,互相藏心眼,互相在心里把对方骂成王八蛋又知道对方有多大难处的中航领袖,也算是相逢一笑泯了恩仇。
仗打完了,这篇儿是翻过去了。
俩人都明白:分赃对掐,就在眼前!
那就喝吧!
金樽与汝共,白刃不相饶。

那晚上,醉眼迷离地邦德拽着黄敬仪的手腕子车轱辘地说了一晚上的知心话儿:“谢是不用谢了。可是千万别再来一回……麻烦你们中国人自己争争气……”
黄敬仪一愣,哆嗦着拿毛巾帮着邦德擦了擦挂到胡子上的眼泪鼻涕。
邦德是让章素节扛回家的。
后来据玛姬夫人说:“邦德醉的厉害,他划着十字架跪在床头哭了一宿。”
可是那又有什么呢?转天早上起来谁不说咱中航副总又是一条好汉?
1945年是农历乙酉年。
雄鸡一唱天下白!
那个时候中国人都雄心勃勃:打跑了日本人,我们怎么不能踏踏实实地过上太平盛世的好日子?

美国第十运输联队在日本宣告投降之后,立即解除了驼峰航线运输之职。一帮人有序撤回,这事理所当然,即便开货运飞机,人家也是空军编制打仗来的,如今兵戈已歇。再跟着混属名不正言不顺。搞不好你帮了中国人他们还要抗议。再说这倒霉航线少飞一次是一次,谁想留下来战争结束了再去找死?
昆明和密支那机场在到达八月中旬的运输极值之后盛极而衰。没了第十运输联队的主力人马,陈纳德亦在抗战胜利前夕政治斗争中败北,被打发回美国安度晚年,第十四飞行大队即百姓口中的飞虎队也无重任。
很快偌大机场只剩下孤零零的中航公司,停机坪上新旧不齐的三十几架客货飞机。陡然间没了热闹,让人瞧着怪凄惶的。其中更有奸细一二,空军出身的陈定睿打了报告:死活要回去继续当空军。
章素节不明白,打完仗了陈定睿还哭着喊着回空军去干嘛。
邦德也没想到:中航公司并未完全停飞驼峰航线。
国民政府指令:将加尔各答在港物资全部运输完毕,才算功德圆满。
黄敬仪叹口气:毕竟是国力有限,舍不得那真金白银的好东西。
吴成宪也觉得国府有理:汀江机场还有好多设备,当初第十运输联队跟他借的东西,战时友谊不可不给。如今消停了,以后就是两国,来去不便还是拿回来省心。
陈瑞平到底是调度出身,最有良心不过。他想着:怎么也得安排个航班把云行远接回来。就说这人扫把星一点儿,看在他功劳苦劳的份儿上,也得许人家病老归西,叶落归根不是……
黄敬仪没想到:第一个离开中航公司的不是陈定睿,反而是A马和C马。彼时陈瑞平下了调度单子,A马和C马已经不必再飞驼峰航线。日本人刚刚投降,国民政府忙于接收。偌大中国领空一下子陷入和近乎真空的状态。中航公司的业务量激增到无法应付,那是货真价实的机翼一张,黄金万两。所有有半年以上飞跃驼峰经验的飞行员在世界各国的航空业内都是炙手可热的天之骄子,走到哪里都不愁日进斗金。
陈定睿万般爱国,千般简朴,收入也以金条计算。他们都值这个价钱!
所以黄敬仪就更想不到为什么A马和C马会提出离开。中航开一年的价码够俩小伙子在加拿大种一辈子庄稼撒一辈子农药。钱还在其次,这一对儿技术优良的宝可是中航的摇钱树,谁不敬让三分拿他们当爷供着?!回加拿大?哪儿的能还这样?
可是A马和C马不肯留下,他们执意回去加拿大种庄稼。兄弟俩齐刷刷地向总经理鞠大躬,还是用他们磕磕绊绊的中文讲:“总经理,我们要回家。家里还有爹妈,还有土地、还有庄稼……”说到这里几乎同时羞红了脸哥哥捅捅弟弟,弟弟看看哥哥,他们难得扭捏起来:“还有……饭馆里的丽萨还有阿曼达……”
羞涩的,怀春少年的声音,春日暖风一样美好,让人不能拒绝。
A马和C马在1945年9月,辗转返回加拿大。
兄弟俩临走的时候和所有中航的弟兄们拥抱,依依惜别,他们无比郑重地许诺:“总经理,兄弟们。有生之年,如果祖国危难,只要A马和C马活着,我们就还会回来的……”
陈定睿狠狠地捏了捏这对儿小兄弟窄窄的肩膀儿头儿:“好汉子!”
章素节一人捶一拳:“常来信!”
小兄弟俩摸着脑袋笑:“祖国无恙的话,我们就回去孝敬爸妈啦……”
有人起哄:“还有孝敬那对洋妞儿!”
笑语声声,大伙儿好像已经关看见了A马和C马的混血儿女。
章素节说:“运气好的话,也许他们有黑眼睛和黑头发。那多漂亮!”
人群外的华童痴痴地看着A马和C马离去的背影,他低低的声音自言自语:“祖国不会再有危难,不会的……”
华童紧紧地攥着拳头,眼圈发红。
欢送双马回来的黄敬仪,恰好看到了这一眼。
总经理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没想到的事情仿佛不只如此。

谁也没想到,按照中华民国政府电令续飞驼峰航线的中行公司,这一飞,拼死拼活又是小半年。
重庆谈判云烟未散,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共双方就已经撕破了脸。
毛泽东昔年有诗如同谶语: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最后一个坠毁于驼峰航线的机组牺牲于1945年11月末:原欧亚航空公司机长林汉宇并机组三人因天气恶劣,密支那机场大雾能见度低,不及转场,盘旋中飞机撞山,起火爆炸。
塔台说:当天什么都看不见,只能无线电联络。报务员一直喊看不见看不见。我们听到机长‘啊’的一声惊呼……
那架撞山空爆的飞机上装满了燃油,林机长知道运输燃油任务重,所以不舍得中途转场。
委员长一道道的电令催促下来:前线缺油。
只是时过境迁,这前线已经不是抗日前线了。
黄敬仪躺在病床上,茫然地看着晶莹的液体滴入自己干瘪的血管。他昏沉地想:十一月阵亡的机组,恐怕上峰难以再按抗日英烈加以抚恤,他们……他们死的……晚了……哎……他们死得冤啊……
生逢乱世,何人不冤?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第43章 红烛玉杯
这世道有回事儿叫苦尽甘来,这世道有回事儿叫美梦成真。
打跑了日本鬼子之后中航公司的业务额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在伟大的1945年,整个中航公司、整个麦道公司、整个美国都承认威廉姆斯•;霍兰•;邦德先生是这样一位高瞻远瞩的英雄人物。这位爷能够早在香港尚未陷落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日本人的败亡。和未来独立、统一巨大的中国航空市场和令人血脉喷张的垄断局势。
那是每一个航空公司的美梦,不,那是美梦都无法企及的天堂:在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空域里,只有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前德国投资的欧亚航空公司改建)以及为数不多的中国空军才有权力飞翔。飞行员可以在宽广到孤寂的碧蓝天空中划出任意优美弧度来展示自己的飞行技巧或者仅仅因为他想多拉一个弯单纯享受一下儿御风感觉的美妙。不必顾及空域是否清洁,不必考虑航道是否拥挤,不必想你有可能在这条航线上碰到其他人类制造的飞行器。
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机场塔台的调度空间宽敞到让人妒忌,每一个中国机场,哪怕是首都机场都无私地敞开她最温柔和煦的怀抱等待着商业航班的起降。战后的中国是那样缺少飞行力量,航空公司拥有定价权力。
飞机甚至成了权势和尊贵的代表。宰相门前三品官。能和中航说的上话的都不是白丁一个。黄敬仪总经理是货真价实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国人历来羡慕红顶商人,比如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倘若这一头一尾咬上了扣儿,那就围圈成环,功德圆满,是货真价实的前途无量。至于官商勾结,中饱私囊的种种弊端那也就说不上了,总之倒霉的无非“国”、“民”二位。事后想想,执政党取名“国民”大有深意,不由得让人钦佩其先见之明。

当时的中航公司无疑就是中华民国境内最有实力的航空服务提供机构。他们拥有最多数量的各式飞机,他们拥有有飞跃驼峰航线经验的主力飞行员,他们拥有最好的维修技师。
中航公司无与伦比,不可替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