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镖局春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乡兵、练勇,在路上一字摆开,挡住去路,狂妄宣称:“车过压路,马过踩草。但看在咱们江湖一家份儿上,我们也不能不给你们留点面子,放你们过去。但你们必须要赢得了我手中的家伙,否则就对不住了。达官爷是见过世面的人,何不露两手叫我们也长长见识。” 
镖师经常行走在镖路上,这样的场面自然见过不少,也知道他们的心理。因此每到这时,镖师便早已跳下马来,以对待官方的礼节一样,先递上自己的镖单、路引、揖礼请求:“小字号以走镖为生,此次来骚扰贵方,实属万不得已,失礼之处,还望多多包涵。”说完双手一抱拳。 
如果对方是个识相的,见到镖师如此谦和,还有官方的大门坎帖子,哈哈一笑,立刻做个顺水人情,把路让开,放镖师过去。但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方势力,把镖师的礼敬当成胆小怕事,认为这些镖师根本没有真本事,不仅不让路,还狂妄叫嚣着非和这些镖师过过招、学两手不成。 
被逼到此,镖师只好让他长长见识了,于是双手又一抱拳道:“朋友既然看得起,在下只好奉陪了,但客不压主,先让您三招。” 
凡是依众欺寡之徒,大多武德甚差,往往没有什么真功夫。更没有出去闯荡过,是井底之蛙,听镖师说让他三招,认为是把他看扁了,于是勃然大怒,愣头愣脑地扑上来就连进三招,常言道:“程咬金三斧子——把看家的本事都使出来了。”三招进完了,镖师也就把地头蛇的底摸清了,于是狠狠地回敬他三招,这三招不但使地头蛇清醒了,而且长了见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可是又找不到台阶下台,心里十分懊丧。 
而这时镖师却突然收住招式,抱拳拱手道:“小字号走遍江湖,没见过足下这样的真功夫,敢问大名?何师所传?跟您走上这几招,胜过练功十年,在下受益匪浅。”地头蛇一听这番恭维,也就借坡下驴了,答曰:“我打遍三十六方,今天才算碰上对手,不打不成交,赶快进村,好好叙谈叙谈,喝上两盅。”说罢回过头去喝道:“快备宴,接客。”于是化敌为友,镖路上又添了一条门径。 
这就是武师的隐忍精神。 
倘若镖师此时也逞强好胜,继续扩大“战果”,使地头蛇颜面丧尽。那么这伙地头蛇也会孤注一掷,一哄而上,来个好虎难敌群狼,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样见好就收,不仅保住了地头蛇的面子,而且也使他们领略了镖师的厉害。否则,就算镖师当时把他们打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或者暗中跟随,沿途捣乱;或者勾结贼匪,聚众暗袭;或者夜间放火,让你难察难防,后患无穷无尽。特别是纵火,一旦遇见火攻,镖师心里就明白,这回遇见的不是贼人,是仇人。贼人遇镖车是劫而不烧,因为劫车是个案子,地方官不能不过问,烧车往往是无头官司,地方官可以不受理,来个不了了之。   
对挑衅者以礼相待的精神   
世间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是隐忍,就越有人找你的事儿,你说人善被人欺吧,可是镖局这种武林高手云集的地方,也时不时地有人上门挑衅,遇见这些挑衅的人你说镖局会怎么处理呢? 
镖师外出走镖时,会交上形形色色的朋友,而形形色色的朋友也会找上门来,以武会友。京中有点名气的镖局,免不了有人找上门来,声称:自己是个武林之士,粗通器械,略知拳脚,今日登门前来请教,以武会友。遇见这事怎么办呢? 
首先要以礼相待、坐而论道、即兴表演、决不较量。俗话说,“相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一旦失手伤了对方,穷朋友就吃上了;一旦败了,镖师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对于这些上门挑衅者,通常是采取三种方法解决:对武林中的落魄的朋友,本着人不亲、功夫还亲的精神,留他吃顿饭,送些银两和衣物,好生送这位朋友上路;对武林中的高手,先把他稳住,天天当贵宾招待,暗中火速派人摸清这位高手的来路和师传,一旦确认是正道中的朋友,就直言请他帮忙,以客卿相待,走上几趟镖后,认为“是块材料”,不但武功,而且阅历、胆识、人品均够得上位达官,就由前辈老镖师出面请他留下来一道干了。若道不相合,则婉送之;对于那些专门前来捣乱的公子哥、秧子,要谨慎对待,公子哥大多是清廷的王公、高官、宗室之后,身边常有一伙混吃混喝架秧子的人挑唆他闹事,借机敲诈人的钱财,而且大多人又不敢惹。碰到这种情况,镖局的原则是哄。秧子们都是不知世事的小雏,一架就晕、一捧就转。歹人们把“秧子”架到镖局来以武会友,镖师们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个你会架秧子,我会哄秧子,连恭维带奉承,使“秧子”把进店时的初衷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有的“秧子”高兴糊涂了,竟在附近酒楼上摆上几桌,宴请镖局诸达官,庆贺以武结友,而镖局也说不定因祸得福,又添个“大门坎”。   
对盗贼先礼后兵的精神   
我们知道了镖局对待官府、地头蛇、秧子的处事原则和精神,这些似乎都远不及盗贼的危害,自然很好处理。如果镖局遇见了盗贼,又是以什么样的精神来解决呢? 
镖局在走镖的镖路上倘若碰见了打过交道的“朋友”——强盗,通过喊镖和“春点”,进行行话交流,自报家门之后,大家叙旧拉关系,一声“合吾”就算过了,以后有的是礼尚往来的机会。要是遇见了陌生的“朋友”,眼看就要厮杀起来,这时候领头的镖师就会放下武器,上前施礼,若是和匪首“春点”上了,贼首同意“借路”,就会回头喊一声“合吾”放行。如果话不投机,这时候镖师就会说:“既然当家的不肯放小字号一马,那也不要兄弟们伤了和气,在下陪当家的过几招,当家的赢了,我就照您的吩咐去办,如果在下赢了,求当家的放小字号一马。”一般来说贼首也是比较重视江湖义气的,如果输了就会借路放行。 
和匪首谈判的行话,镖局称之为“春点”,也叫“唇典”,我们将在后面的镖局行话里详细介绍。吃镖局这碗饭的,光凭武艺高强还不行,还要有高超的“春点”技术,就是说行话讲得要好,多半就能化险为夷,省去了伤亡和流血事件,还达到了保镖平安的效果,并且能和贼匪交上朋友,在以后走镖时省去了很多麻烦。 
镖局先礼后兵的精神,其实还是想赢不打之仗,作为贼首横刀拦住镖车,往往是等待镖师前来春点。镖师自然也是求之不得,镖师先礼后兵的“礼”,当然是放下武器,承认吃的是朋友的饭,穿的是朋友的衣,天下习武之人同师同源,所以得讲江湖义气,求朋友借路。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先礼”之后,又“兵”动干戈的,大多是化干戈为玉帛。 
镖师和贼人这样相处,有时想想觉得挺好笑的,但是仔细考虑一下,也确实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打胜仗者,恐怕也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莫属了,镖师们却能做到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处理与仇视我们的人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也用上镖师的这种精神,谁敢说不会化干戈为玉帛呢?   
面对饿虎的大无畏精神   
镖师要是在镖路上遇见了能“春点”的“朋友”,是有惊无险,但是要是碰到了无法交流、或者根本就不允许镖师交流的恶人怎么办呢? 
在走镖的过程中,镖师最常碰见的是“打杠子”的“朋友”。打杠子,就是半路出家的劫匪,什么江湖规矩、春点都不懂,阅历浅,武艺低,十个八个地结伙打劫,手持大刀片红缨枪,身上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嘴里喊着从评书艺人那里学来的台词:“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大刀管杀不管埋。” 
镖师一看就知道是一群“打杠子”的,也犯不着和他们“春点”了,反正他们也不懂,所以上前三下五除二,把一帮人打翻在地,把刀搁在脖子上,教训几句劝其改邪归正老老实实地回家做人,然后就放他们走人了。 
遇上“打杠子”的确实是小事一桩,镖师走镖最害怕的就是遇上“饿虎”。饿虎都是饿红了眼并且有些真本事的强盗,这种盗贼见了镖车,根本就不听你什么“春点”不“春点”,从来不和镖师废话,志在必夺。饿虎劫镖大多是先阻断交通,破坏桥梁,设置路障。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前锯断路旁的两棵树,然后用绳子拉着,等镖车一到立即放倒,放树就是动手的信号,埋伏在路旁的贼匪一拥而上,见了镖师也不答话举刀就劈。如果饿虎没有阻碍交通,那说明这只饿虎当真是穷凶极恶,连镖车的骡马也想一起吃掉。 
一旦遇上了饿虎,免不了要有恶战,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镖师以身殉职牺牲生命,或因公受伤废了武功的也都是寻常之事。但是英勇的镖师们面对凶悍的强敌,从来就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倘若不是战略的需要故意拖长战斗的时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迎刃而上,在三五招之内解决战斗,近身肉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表现出一种中华武术健儿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来。   
对雇主的忠诚守信精神   
镖局的镖师遇到打不过的强盗,会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扔下雇主的货物或者扔下雇主溜之大吉呢?万一要是把押送的镖丢了该怎么办? 
别看镖局对待强人一贯坚持谦和、委曲求全的精神,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们是非常坚决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保护雇主人身财产的安全,这一点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旦镖局和雇主签定镖单,形成了合同关系,他们就会坚持对雇主忠诚守信的职责,所谓人在镖在。如果强人危害到了雇主的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所有的谦和和求全精神都不复存在,他们就会拔刀向前,舍命护主,用刀光和生命,履行自己的职责。 
镖局对外界的一切挑战,都是采取避战的精神,这并不是说镖局的人就低人一等,而是镖局的职责所在,保镖的目的是赚钱,使用的手段是保证雇主的人财两安,他们没有必要对强人赶尽杀绝,倘若强人真的强人所难,镖局为了坚持对雇主的忠诚守信的精神,也只有和强人一搏生死了。 
北京的会友镖局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生死搏斗。当时镖局接受押“皇杠”的大买卖,镖船在河上遇到了强行登船的一批假冒的检察官,当他们发现上船的不是官而是匪的时候,立即进行了手枪战斗,贼匪被打退之后,又把船困在河心进行了二次进攻,战斗十分悲惨激烈,押船的镖师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顾生命危险和匪贼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死伤过半,损失了两千多两银子,镖局毫不含糊地照价赔偿了。 
在后来的走镖过程中,又有几家镖局遭受过同样的损失,为了能够保证雇主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不再受到损失,全国各大镖局为此举行了联合大会,不惜代价组成联军除掉了闯关东当了“马达子”之后又回到冀州为匪作案的“饿虎”宋锡朋。 
镖局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为雇主效命。虽然镖局的镖师和雇主只是合同双方的受益人和责任人,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但是镖局的职责毕竟是保护雇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此而获得报酬养家糊口,所以镖局始终坚持着对雇主忠诚守信的精神做事行镖。     
第十章镖局三硬   
官府有硬靠山   
镖局无论大小,只要打出了镖局旗号进行营业活动,包括那些被正统镖局视为“编外镖局”的“野鸡镖局”在内,大小都得有个靠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台,为什么把事情说得这么绝对呢? 
人常说“朝里无亲难做官”,仕途如此,开镖局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后台的势力和影响,与镖局的经营范围和镖路的活动区域几乎是成正比的,北京的镖局在朝里找后台,地方上的镖局在地方官中找后台。大型镖局的活动范围几乎遍布中国,依靠的“大门坎”自然是朝中大员。就拿贯市的李家镖局来说,趁为“两宫西狩”贡献骡车的机遇,受封为“御前镖局”,每年都要打着“引路侯”的旗子招摇过市,进京找慈禧太后领赏,其实还不是趁着机会向老佛爷进贡一些土特产,拉上这个无与伦比的后台。 
所谓打通朝中关节,并不一定是结交上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政要机关,因为对镖局来说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同三大宪的幕友或者亲朋说上话,必要时请得动一纸公文、书信,或者一个帖子就行了,这些东西往往是备而不用,只是一种免得临时抱佛脚的预备。 
譬如说,跑蒙古生意的镖局,因草原辽阔,盗贼多为马贼,有时抢了东西,你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绝尘而去,却无力拦堵。再加上他们时聚时散,没有众多的武装力量,是根本奈何不了他们的。因此,镖局要结交的硬靠山,往往不是政府官员,而是镇守草原的将军、都统或巡防统领。这些人大多握有兵权,不仅能临危救难,而且威名远扬,对一般盗匪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而走水路镖的镖局,结交的硬靠山也是漕运总督衙门的各个关节,并同税务司、厘金局通上气。两千多里的运河两岸,“吃漕的”盗匪和“司漕的”的官员不计其数,但相互间都有联系。有了硬靠山,便可以攀上交情,让人另眼高看。 
须要特别指出的是,镖局交“大门坎”与趋炎附势、拍马溜须完全是两码子事情,和现在出现的个别“官商勾结”现象也是两码子事情。镖局交后台基本上不牵涉大利益的交往,他们不是用银子交出来的“朋友”,最多算得上在特殊的情况之下,“大门坎”和镖局互相保驾护航的一种交易。   
绿林有硬关系   
绿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镖局必须要在绿林中有硬关系?绿林中没有硬关系对镖局的损害非常大吗? 
绿林也叫绿林山,今在湖北大洪山一带,最早是指西汉末年的公元17年,王匡、王凤聚集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为绿林军,反抗王莽政权。后来“绿林”一词逐渐引申泛指聚结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和团伙。 
那些拦路抢劫镖车的盗贼大多也自然都是绿林中人,关于镖局和绿林中盗贼的硬关系的来源、形成、发展和深交我们就不再多说,这里只说说镖局和江湖绿林之中一些其他势力的硬关系。 
这些硬关系,通常都是在当地较有影响的地方乡兵和团练,也有以强宗大姓为基础的习武团体。这些组织通常被地方豪强所控制,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雄据一方,连朝廷官员也不敢小视。对于镖局过境,只要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常常也不会跟镖师过不去。而所谓面子,也不过是当镖车通过他们的地盘时,镖师下马步行,先去拜会拜会他们的头面人物,给地头蛇烧烧香,上上供,然后再驱车过境。 
在这些绿林好汉中,虽然也不乏歹人,但一般都讲交情。清朝末年的大刀会、红枪会都是属于此类组织。他们常与官府作对,与前来镇压他们的官兵分庭抗礼,但对镖局,通常都称为江湖朋友。当年义和团兴起之后,镖路表面上受阻,实际上由于义和团的头目与镖局关系密切,所有镖路上照样畅通无阻。 
所以,许多镖局走镖时,一面打着镖旗,一路喊着镖号,大张旗鼓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村、集、镇、屯,就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结交了无数的绿林好汉,趟开了自己的镖路。到了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大动荡时期,绿林的朋友层出不穷,官逼民反的绿林豪杰、化兵为匪的老总,都成了等米下锅的“饿虎”,没有工夫和镖局讲关系论交情了,许多镖局的镖师才感叹绿林无道,无法和绿林的朋友打交道了。   
自身有硬功夫   
常言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就算是有了官府的硬靠山,有了绿林的硬关系,如果自身没有真本事,镖局还是无法走得通镖路、保得住镖,硬是打肿脸充胖子走镖,那就等于去送死。打场卖艺的人中有“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当兵吃粮的职业军人可以当“混营子——开仗就溜”,福气大、造化大的还可能当个“太平军人——没打过仗”。镖师走镖可就不同了,走镖的时候“见贼就溜”,那将要面临“照价赔偿”;如果“光说不练”,碰上贼人必定更吃大亏!所以,要想走好镖,当一名镖师,比习武卖艺、当兵吃粮困难得多。他必须得精通水战、车战、马战、步战、夜行五大门类的拳脚上硬功夫,以及“七春八点”的嘴皮子上的硬功夫。所以也只有镖局的镖师,才被江湖上尊称为“尖挂子”。 
拳脚上的硬功夫我们在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这里再加以补述。 
首先说水战功夫。由于交战的场地小,就决定了水战的短兵相接和快速制胜的特点,尤其是在船舱里,几招之内定生死,套路基本上是非常直接的,所以“闪功”非常重要。若在舱顶或两船之间交手,“轻功”和“梅花桩”功夫是绝不可少。上蹿下跳,身轻如燕,腾挪闪转,矫健灵活,拳打、脚踢、头顶、肩撞、擒拿、点穴、肘击、膝抵、掌劈,甚至潜水凿船底,真可谓使尽浑身本领与杀人越货的水匪展开生死搏斗。 
再说车战功夫。车战主要是押车的镖师,车把式策马狂奔的时候,镖车异常颠簸,镖师的“站功”要非常扎实,能在颠簸的车上保持平衡,还能和贼人进行战斗,镖师一手持矛一手持刀,矛是保护骡马不被贼人所伤,刀是防止贼人爬上车,保证自身安全,所以“十八路转盘刀”和“三十六路绝命枪”是车战必备之功,同时“鸳鸯腿”也是不可缺少的功夫。 
马战功夫更是令人惊叹。惊人之处是镖师把好端端的马训练得有“毛病”,别人休想骑,比如镖师一足刚踏上马蹬,还未及翻身落鞍,马就飞奔起来,在飞跑的过程中,骑者翻身落鞍,另一足入蹬,这就是俗称的“飞蹬”。“飞鞍”则是骑马的人刚一贴近马腰,准备踩蹬,马就飞奔起来,骑者从马的臀部上马鞍。马战中的镖师个个还都是“神箭手”,有“百步穿杨”、“辕门射戟”的真功夫,弯弓搭箭,专门射马贼的马鼻子,所谓“射人先射马”。一旦和贼人打肉搏战,镖师们的“马刀”功夫可不是闹着玩的花架子,可是刀刀见血。 
步战大多发生在镖车的夜宿之地和坐店。与夜贼交手镖师决不会手软,招招致命从不含糊。同时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