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遇上乾隆大叔(何枝可依)-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去校场比赛箭术。
主角还是御前侍卫们。不过其他王公大臣,只要有兴趣也可以报名参加,一展技艺。青依就看见
和亲王和永琪也下场了。
一轮较量之后,优胜者又得到无数赏赐。
最后,乾隆亲自上场表演箭术。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存稿箱君。:…D

花灯

最后,乾隆亲自上场表演箭术。
对于这个环节,青依认为这是乾隆自恋爱炫的集中体现。不过见他二十发,十八中,还有几支是正中红心的。又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有炫耀的资本,奈何!
全场欢声雷动,大臣们高呼着:“皇上万岁!”“皇上威武!”“皇上英明!”
乾隆意满志得地微笑,挥手致意,那情形和贝克汉姆出场和观众招手示意如出一辙。不得不承认这个大叔虽然年纪大了点,但依然英俊,浑身都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看看观众席上那个乌珠穆沁部的那个公主,双眼仿佛发着五千伏的高压电,就知道乾隆对女人的吸引力。估计过几天,乾隆宫中又要多一个外族的公主了吧。
乾隆含笑望向青依,见她只是淡淡地笑着,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
之后,在万方安和设宴款待王公大臣们。
用完晚膳,乾隆率领众人在圆明园几个享有盛名的景点游玩,例如澹泊宁静、坐石临流、瀛岛瑶台等。在众人的称赞声里,乾隆越发得意。
青依非常不齿他这种行为,说穿了就是幼稚的炫富心理。
等到天色渐黑,他们就往山高水长走去。越走就越觉得恍如置身仙境。只见圆明园里到处都挂满了灯笼。
宫殿所在位置,自然灯火辉煌,楼阁、门廊上都悬挂了无数的灯笼。但在所有的溪流、河道、湖泊的水面上,也放置着无数制作成小船形状的灯笼。水上灯笼点点,如同天上的漫天星辰落入了水中。山丘上,桥梁上,还有道旁几乎所有的树上,都挂着灯笼。这些灯笼制作精致,极其漂亮。有鱼、鸟、兽、花瓶、水果、花卉和船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造型。有些用丝绸制成,有些则是利用兽角、玻璃、贝壳等多种奇特的材料制造。简直每一盏都是艺术品。
青依不禁也动容了,看着一盏又一盏的灯笼,也满是好奇。这些灯笼让她熟悉的圆明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感觉。之前如果让她说圆明园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夜晚是过于黑暗。但现在这么多灯笼一起照亮了夜晚的圆明园,如同现代有霓虹灯的都市一样,在夜间也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乾隆看见青依终于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不由得得意地笑了。
“朕让人在周围挂上灯笼的主意很不错吧?”他靠近青依说道。
青依点点头:“真是太漂亮了!你怎么会让他们挂上这么多灯笼啊?”
“只要朕喜欢,要挂再多的灯笼也没有问题。”乾隆得意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那是,谁叫国库都是大叔你家的呢?她记得乾隆年间,大清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人口数量和生产总值都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在有外族的情况下,叫他不显摆一下,实在太难。
一行人走走看看,到了山高水长,只见里面的情景与白天时又有所不同。
走到燃放烟花的位置,只见空地上搭建了巨大的罩棚,用各色灯笼装饰,恍若仙山楼阁,旁边安放了无数个人物灯座,有抬头见喜、福自天来等。
从十二月开始,内务府营造司就制作安装烟火盒架,正月初二起派官兵把守,看管火烛,驱散闲人,以保证安全。
当各人在观景台上坐定,乾隆立起身手一扬说:“开始!”
便见身穿彩衣的舞者三千人列队进入台下空地。口中唱着太平歌,手执彩灯,一个接一个地走着,排列出不同的图案。一阵快速旋转,三千人排成一个“太”字,再转又成“平”字,然后依次排出“万”字和“岁”字。最后一转,竟同时组成“太平万岁”四字。
原来庆典上的人海战术,古已有之。而张艺谋的活字排版的灵感来自这里啊。青依暗想,亏自己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那么震撼,真是少见识。
开场舞完毕,舞者告退。就在此时,听见“砰”地一声巨响,一枚花炮打上高空,然后爆炸开来,形成一朵巨大的红色牡丹,噼里啪啦,光芒闪烁,朝观众迎面飞来。众人惊呼。但未至面前,已消失于空中,只剩淡红烟云弥漫。
众人惊魂甫定,又闻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第二枚花炮又飞到高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声如雷霆,光耀夜空,与明月争辉。
刹那璀璨,胜千万年默默的孤独照耀。
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
火树银花,争奇斗艳,于星辰间。
当最后一枚花炮呈现的大大的“福”直落地面,众人的视线从空中被吸引到地面。
只见灯棚旁边还有一块空地,此时火药慢慢被引燃,像一支光电笔,在地上画出楼阁宝塔、人物山水。还有笼鸽、喜鹊在盒中映着火光飞出,在空中飞翔盘旋。
惊心动魄让人惊叹不已的烟花表演终于结束。
外藩王公、外臣使节都纷纷向乾隆恭贺,称赞这场世间罕有的烟花,乾隆高兴地回应他们。他本就是要借今日来向外族展示大清的武力和财力。元宵节的灯会和烟花,是传统节目,而马术和射箭是为了展示武力特地安排的,以令重武的外族惊服。
看着那些外藩王公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模样,青依似乎也明白了乾隆如此大张旗鼓庆祝元宵节的目的。
繁华落尽,空中只剩彩色烟云。众人四散,各自去寻找喜欢的活动。
乾隆特许,今晚宫女太监们可以出宫观赏民间灯会,但在亥时宫门关闭之前回宫。
青依早就盼着这一天了。烟花表演一结束,她就和叶蓁打了一声招呼,同采萧溜了。
宫中庆典已罢,民间热闹正好。
青依和采萧一路行来,观赏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节目,街道上满是行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图案,仙女飞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灿烂无比。
青依和采萧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一个卖灯笼、猜灯谜的铺子。
“快来看看啦!猜中字谜不用钱,送你花灯一盏!猜不中,买一个送一个,留下一个灯谜,看看谁是有缘人!”
老板大声地吆喝着,门前生意很旺。
“萧姐姐,你要不要买一个啊?”
“先看看吧。说不定可以不用买呢?”采萧对自己的才学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采萧看了看悬挂的灯谜,不一会儿,就指着一盏兔子灯说:“天上无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
猜一字,答案是人。”
老板只有取下灯笼递给采萧,采萧高兴得不得了。
青依也看了看,但没有一个想得出的,便花了五文钱买了一个莲花灯,老板送给她一盏鲤鱼灯,她不要,一定要那盏石榴灯。
青依在自己的莲花灯的花瓣上写下平安幸福四个字,然后将笔递给采萧,让她在石榴灯上留下灯谜:“石榴百子,我特地为你要了这盏灯,看谁是你的有缘人,你将来给他生十个胖小子!”
采萧啐了她一口:“胡说八道!我才不写,要写你自己写,反正是你出钱买的。”
青依说:“我写就写,我代你写!但这盏灯是你的,你记住了。”
她搜肠刮肚,在脑中回想着自己知道的谜语,居然什么也想不起来。然后突然想起一个。
“好!就这个,最应景!”
她提笔在上面写上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猜一字”。
采萧羞红了脸:“你竟然写这个,太直白了吧。”
“嗨嗨,直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遇上有缘人。”青依拉着采萧离开。
“放河灯的地方在哪里?”青依问。
“不清楚,但我知道城里的那条河怎么走。”
两人于是挤过重重的人群,朝河边进发。
河里已经放了无数的河灯,水波流动,灯火摇曳,流锦飘彩,煞是好看。
青依和采萧过了石桥才发现,最近放河灯的地方在对岸下游的码头,便又挤过桥,往下游走。
“青依你要放河灯为谁求平安?”采萧问。
“为我的父母亲。”
“哦,那些家在附近的宫女,今夜还有可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可惜我的家人也在很远的徽州。”
“所以我选了可以放在水里的莲花灯。”
采萧看着自己手里的兔子灯叹了口气:“我这盏灯就不能放下水了,这也不知是谁写的灯谜,即
使遇上又怎么样呢?”
“不怕,人说姻缘天注定,如果真的有缘,兜兜转转还是会在一起的。”
青依安慰着她,心里却想着自己这一生更加地无望。
青依放了灯,蹲在河边,目送着那盏莲花灯渐渐不见,双手合十,闭眼心里默念道: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幸福平安,即使我已经不在你们身边,你们也要快乐。
青依站起身,和采萧一同沿着石级往上走。一个老者迎面走来,对青依颔首行礼道:“这位小姑娘,我家公子看你放了河灯,手中没有灯笼,赠你一盏花灯,好照着路回家。”
说完,便将手中的花灯塞到青依手里,青依本能地握住花灯地木柄:“你家公子是谁啊?”
老者答道:“小姐不必知道,萍水相逢,只是小事,不必挂齿。”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河岸上走去。河岸边的大树底下站着一位身着淡青锦袍的年轻公子,脚边摆
着一盏石榴灯,树影下面目看不清楚,但感觉身材修长,玉树临风,天朗风清。
老者走到他面前,拾起了那盏石榴灯。那位公子便转身和他一起离开了。
青依看看手里的花灯,又看看采萧:“这盏灯……那位公子为什么要那么好心啊?”
采萧扑哧一笑:“你难道不知道,元宵节男女互赠花灯,或交换花灯,就代表着喜欢对方吗?”
她这是被人表白了?
青依傻了。
作者有话要说:伏笔啊,伏笔,传说中的伏笔……

汤圆

她这是被人表白了?
青依傻了。
“有这样不负责任的人吗?如果他喜欢我,起码让我看看他什么样啊?只留一个背影给我做什么?”
以前不是没有被人表白过,但起码她还知道是谁。现在那个什么公子居然面都没露。
“萧姐姐,我们跟上去看看是谁,好不好?”
“这不太好吧!哪有女孩子家追着男人跑的?”采萧犹豫。
“你看见没有?刚才他们提着一盏石榴花灯,和我们在花灯店里留下灯谜的那盏一模一样,你一点都不好奇吗?说不定他就是你的有缘人。”
“什么啊!哪里是我的有缘人,是你写的灯谜,要说有缘,也是和你有缘。”
“才不是,我在写之前就说了那盏灯是给你的。”
她们一边争持着,一边加快脚步,想要追上那个年轻公子。
但街道上人来人往,一下子就不见了那位公子主仆二人的身影。她们只好留意着身边的石榴花
灯,看看是不是他们。
突然,她们看见前方出现了一盏石榴花灯,忙加快脚步追上去。提着石榴花灯的也是一位公子,但似乎不是刚才那位。她们有些失望地想离开,却见那位公子突然转过面来,居然是和亲王!
“王爷,是你啊,好巧啊!”青依和他打招呼。
和亲王看见她们也是一愣,然后高兴地说:“青依妹妹,看来我们很有缘分啊,这么多人,我们
居然碰上了。”
“嗯,我们三个人是挺有缘分的。”青依将采萧拉到自己跟前。
“王爷,你今晚有什么收获啊?”采萧柔声问。
和亲王举了举手中的花灯:“没有什么,只有这盏花灯了。”
青依看着那熟悉的笔迹,惊喜地叫道:“这盏花灯居然落到了你手里,哈哈……”
和亲王和采萧看来还真是有缘。
“怎么了?”和亲王奇怪地问。
“这盏灯本来是采萧的,留在花灯铺里给她的有缘人猜的。”青依说。
“真的?那真是太巧了。”和亲王笑得有些尴尬。
采萧伸手在青依背后掐了她一把:“请王爷别听她胡说,这盏花灯是青依买的,上面的灯谜也是
青依写的。”
和亲王笑得还是那么尴尬。不一会儿,便和她们告辞分手了。
很快就到亥时了,她们连忙赶回宫里去。
回到九州清晏殿,守门的太监说万岁爷还没有回来。她们便在外面等着。
不久,见叶蓁陪着身穿月白色便服的乾隆回来了。
乾隆的面上笼着一层霜。
青依悄悄地朝叶蓁打了个眼色,叶蓁偷偷做了一个害怕的动作。她便连忙缩了缩身子,免得受池
鱼之殃。
乾隆看着她们放在地面上的两盏花灯问:“这是你们买的花灯?”
“不是,这盏兔子灯是奴婢猜中灯谜赢回来的。”采萧回答。
“那么这盏呢?”乾隆又问。
青依这才发现这盏花灯做工十分精致,是一盏六角宫灯,上面画着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六个角上还装饰着水晶坠子,看来璀璨夺目。
“这盏……是别人送的……”青依小声地回答。又给乾隆抓住小辫子了,她为自己哀悼。
但乾隆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不错啊,刚出去这么一会儿,就有人送你这么精致的宫灯。”
然后举步往殿中走。
“皇上,御膳房的人问是不是给万岁爷上点夜宵,万岁爷在外面走了这么久也该饿了。”叶蓁问。
“好吧,让他们上些点心来吧。”
乾隆坐在龙椅上,一副累极了的样子。采萧连忙上前为他按摩放松。
点心上来了。
乾隆看了看,说:“你们也一起吃一些吧。元宵团圆夜,你们不能和亲人父母团圆,但陪着朕,
在这九州清晏殿里,也算是团圆了。”
她们诚惶诚恐地谢恩。
“万岁爷,这元宵有好几种馅,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花生、核桃仁、果仁、枣泥、什锦等,万岁爷要哪几种?”御厨问。
“夜深了,不宜饱食,芝麻、花生、核桃仁各一个吧。”乾隆眯着眼回答。
叶蓁挑了玫瑰、豆沙、果仁馅的。采萧挑了豆沙和枣泥的。青依则只要花生馅的。
“这么多种,姑娘为什么只要一种?”而且是最常见的一种,御厨忍不住问。
“我就喜欢这种,我喜欢了就不再想试其他的了。”青依回答。
乾隆猛地转头望过来,旋即低头看着碗中的汤圆。

第二日正月十六日,按例在正大光明殿举行廷臣宴。所谓“廷臣宴”就是乾隆邀请他功勋卓著的大学士、尚书等肱骨大臣。设宴席两排八张,两人一席。宴会最主要的活动是吟诗作对,所以乾隆邀请的是词臣居多。
去年青依也见识过,也就是一帮老男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吟句诗,做个对,卖弄风雅一下,有些趁机拍拍上司马匹。仅此而已。连找个养眼的帅哥看看都没有。
她真弄不懂穿越小说里那么多美男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看看眼前这帮所谓的肱骨大臣,都是中年
大叔、大伯,和老爷爷,想找个赏心悦目的对象看,还不如看看乾隆的那张脸,起码还是个美人,虽然迟暮。
想当然尔,那些个像比皇子还读得辛苦的孩子熬上二三十年,明亮的眼睛都读成了近视眼、斗鸡眼、老花眼,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不知多久,才有机会坐在这里。不是像他们这个样子,还能是什么样子?
当然,也没有几个穿越女会像她一样悲催。基本上只见过两个男人,乾隆和和亲王,剩下的只是男孩和一堆算不上男人的男人。弄得她想春心萌动都找不到对象。唯一的机会就是红杏出墙了。
但宫墙那么高,爬得过去吗?
青依将视线落回宴会上,乾隆和大臣们琢诗磨句,其乐融融,共同完成了一首长长的联诗。一位书法见长的大臣当庭将这首长诗记录下来。其他大臣在旁边观看。
青依突然发现,在场的居然有一个穿着武官的官服。奇怪也哉,这是谁啊?文武全才?
青依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这个武官年约近四十岁,五官端正,隐约有股书卷气。
这时一个官员站起身对他说:“阿桂兄刚才的那一句真是妙啊!既接了前一句,又照应了皇上的首句,真不愧是文武双全。”
居然是乾隆的得力武将阿桂?那个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频频出征、屡立奇功的阿桂?
阿桂拱手回礼:“忠勇公见笑了,阿桂哪里配得上文武全才这四个字?倒是忠勇公平定大小金川之乱,收服莎罗本父子,才真正让人佩服啊!”
青依这才注意到刚才说话的是乾隆的小舅子傅恒,孝贤皇后的弟弟,他有一个有名的儿子,叫福康安。他也就是野史中说被乾隆带绿帽子的那一位。他也是武职,但今日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件暗红色的便服。刚才青依才没有注意到他。
那两人又互相恭维了几句,便携手走到一旁聊起家常来。青依正好站在旁边,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听闻阿桂兄的长子刚进学,年方二十出头,实在是年少有为啊!真有其父当年风采啊!”傅恒扶着阿桂的肩膀笑道。
“哪里,哪里,犬子只是没有遇上对手,一时侥幸而已,倒是听说忠勇公两个儿子甚为聪慧,待其长成,必定也是虎父无犬子啊!”阿桂也呵呵地笑着。
这两个人都喜欢这样恭维来恭维去的,真没趣。青依悄悄地走到乾隆身边。
“笔墨伺候。”乾隆吩咐。
青依为他铺好洁白的纸张,乾隆提笔在上面题诗。
青依看他写诗时从容、专注的样子,突然觉得极为赏心悦目。是因为殿中糟老头子的衬托?
她最近看他似乎越来越顺眼,因为他对自己和颜悦色,而自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乾隆完成了一首七律。
她拿起来展示给大臣们看,他们都一番称赞,廷臣宴就在一片和乐中结束。

正月下旬,历时两年的伪奏疏案告结。乾隆谕旨,定江西千总卢鲁生、南昌守备刘时达为造孙嘉淦伪奏疏主犯。二月,命将卢鲁生凌迟处死,刘时达及卢鲁生之子俱斩监候,其余人犯从宽释放。
青依想起那凌迟的酷刑,不禁不寒而栗。
乾隆对他的敌人是毫不留情的。卢鲁生伪造奏疏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想要改朝换代,而是要指出乾隆当政的一些弊端,但他用的方式极为不当,恶意煽动不明情况的民众,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坏,冒犯了乾隆的天颜,才使专制的乾隆痛下杀手。
相形之下,自己多次和他对着干,他处罚自己的方式算是轻的了。因为自己是他无法掌控的灵魂?
近来他对自己的态度似乎越来越随和,有时简直是“慈祥”。她摸不准他在想什么。有时看着他亲切的微笑,她心里直发毛。
伴君如伴虎,她很怕哪一天他突然咬自己一口。
就如现在,乾隆微笑地看着她,像一个和蔼的长辈似地对她说:“陪朕下一盘棋,朕保证会让着你。”
那么好声好气,但青依听来像是怪大叔对小萝莉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