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中,董有福小声说道:“可是刚才听营长讲,除了59军,其他部队都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说不定李长官喊张军长到徐州,就是专门替庞柄勋说好话。再让汤恩伯跟我们北上也说不一定。”

“咱西北军的汉子,几句好话就能化解这个仇恨?”马见贤对董有福的话不屑一顾。而李德明却突然被两个人的对话开了窍。

“呵呵,正因为张军长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我看他肯定会去救庞柄勋。”得意地看了几个人一眼,继续说道:“我听说7。7事变后,张军长为了掩护29军撤退,主动当上了北平的市长,直到离开前,都还背着汉奸的名声,是不是?”

“是有这个事,虽然报纸上都说张军长是汉奸,可咱29军的人可没当他是汉奸,都很尊重他。”马见贤提起这个事情,既自豪,又有些伤感。

“那不就行了?董哥说得对,张军长肯定是去救庞柄勋,换成汤恩伯跟我们北上。”李德明笑了:“张军长身被不白之冤,我想他也一定急于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你们仔细回想一下前段时间在蚌埠的战役,自从张军长回到59军主政,在南线可算是不要本钱地和鬼子打。这样的汉子,一定分得清楚公义和私仇的区别。”

公义、私仇!

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半天才明白似的点点头。既赶到惊讶,又觉得理所当然。

李德明感慨地说道:“所以一听说徐州李长官召见,张军长就晓得了是怎么回事。他对王代军长说出了这个猜测,王代军长才会下令我们就地转为防守。180多里路,不要命、不要血本地救援生死仇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才是我辈军人的楷模。”

所有的人心里对张自忠肃然起敬,

果然,3月10日,张自忠从徐州赶回来,11日,59军全军整装齐备,告别川军,向战况惨烈的临沂出发。

而谁也没有料到,随着59军的离去,华北日军调动59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早已准备好的矶谷廉介第十师团迫不及待挥师南下,川军在徐州会战中最大的考验来临了。




第六十八章 紧急增援

随着59军的离开,原定的北进攻势也自然而然变成了就地防御。实际上早在8日,日军已经通过破译的电台得知他们深为忌惮的张自忠即将被成功调往临沂,所以第十师团在当天就完成了南下的进攻准备,而他们的急先锋,正是接替田岛荣次郎职务的濑谷启少将。

“营长,不是说就地加强防御曼,你朗个还要下这个命令?”指挥所里,杨天等人奇怪地望着李德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们耳朵聋了曼?听不见界河那头的战斗?”李德明心里很烦躁,虽然并不清楚整个战场的形态,但是界河那边鬼子又是飞机,又是大炮,据说还有坦克,稍稍用点心思,都明白中了鬼子的“调虎离山”之机,不然怎么59军刚走,鬼子就倾全力进攻川军?

界河那边打了两天,看样子形势有些不对,他和王文拔等人一商量,觉得有必要做好被当作援军随时出发的准备,或者换句话讲,也是要做好撤退的准备。

见营长心情不好,几个连排长也不再废话,赶紧跑出去指挥各自的部队做好准备。

“报告!”

刚坐下想缓口气的李德明猛然间听到韩顺水充满焦急的喊声,心里一惊,站起来就迎了上去,急切切地也用吼的方式问道:“出啥子事了?”

“王团长请你过去,看传令兵的样子很着急。”韩顺水放在胸口敬礼的手顾不得放下,连忙回答道。

李德明不敢耽搁,转身抓起桌上的军帽就跑。十几分钟前才从王文拔那里回来,现在又急匆匆叫自己,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有大事了。

来到团部,没等李德明开口,王文拔就说道:“莫的时间说废话了,李营长,王代军长命令你部立刻出发,支援在普阳山阵地作战的745团,鬼子集中了一个旅团3、4千人发起进攻,超哥(姚超伦)顶了一天多时间,有些抗不住了。”

“是!”李德明也知道情况紧急,干脆地答应了一声,扭身就跑,两个人这一次见面竟然就是一问一答两句话!

跑回驻地集合完队伍,部队撒开脚丫就跑。而马见贤的侦察队已经骑上马在其他人集合的时候先出发了。

知道自己是去增援普阳山阵地的,又看见远处的天上飞机满天飞,一股又一股的黑烟腾空而起,想都想得到那边的战斗何等的激烈,李德明带着部下拼命奔跑着。近20公里的路程中途竟没有任何停顿,就连午饭也是一边跑一边吃的。

靠近目的地的时候,他们终于被日军飞机发现,在躲避轰炸的时候,李德明也正在听取马见贤的情况报告。

“不用请示,直接进入阵地?”李德明皱着眉问道。

按照马见贤的说法,当他赶到745团的时候,姚超伦喜出望外,稍稍询问了一下部队的位置就立刻命令李德明他们不用请示,直接进入阵地。

“是的,姚团长就是这么样说的。”马见贤点了点头回答道:“俺还奇怪呢,普阳山阵地不算小,他不给俺们安排,到时候俺们到底上哪块阵地。可是还没等俺问出来,他就急着催促俺向你报告。”

李德明有些不知所措了。发了一会呆,才明白搞不好745团就要和鬼子消耗光了,姚团长也是饥不择食,来了部队就往阵地上填。

他现在当然知道情况危急,可是抬头看着道路上空的敌机,却很无可奈何。只怕他们顶着轰炸进入阵地,人马也会所剩无几。可是要等到敌机离开再走,又怕有所来不及。仔细问清楚了马见贤和姚超伦见面的过程,他有些新的想法。

“这么说姚团长还不晓得我们有12门迫击炮了?”李德明皱着眉问道。

“是,我们见面说了不到十句话俺就赶回来了。”马见贤一听李德明说到迫击炮,也就明白营长在想什么,继续说道:“营长,俺看这个样子我们是来不及赶到阵地了。不如我们驮着炮先过去,用炮支撑一阵子,你们再赶过来。”

李德明稍一犹豫便下定了决心,同意了马见贤的办法。他立刻组织对空火力,在付出10余人伤亡的代价下,终于掩护炮队出发了。

好容易等到敌机离开,他们才重新上路,这一回倒是顺顺当当赶到了普阳山阵地。日军这个时候也没有再进攻。李德明大致看了一下,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阵地上的745团的兄弟们活下来的并不多,看来745团的确是所剩无几了。那些还活着的人摆着各自觉得舒适的方式正在抓紧时间休息,累得根本顾不上修复工事。

留下杨天一连作为预备队,李德明把部队全部放到阵地上,由手下各自的连排长自行安排补充阵地,自己一溜小跑去见姚超伦。

两个人早就认识,在从山西赶往山东的时候,李德明还作过745团的前锋。一见面,姚超伦就感谢他:“明娃子,谢谢,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迫击炮来得及时,老子现在恐怕都壮烈成仁了。”

原来马见贤驮着炮队赶到的时候,正赶上姚超伦准备带领预备队亲自上阵地。当下在他的指挥下,十二门迫击炮对着鬼子就是一阵轰击。打了一整天,欺负川军除了几挺重机枪就再也没有其他重武器的日军,当即被打了个晕头转向,丢下几十具尸体就退了下去。从上面借调过来的炮队队长也是经验丰富,鬼子一退,立刻就转移了炮阵,果不其然,他们前脚走,后脚日军的大炮就打了过来。

姚超伦一看见李德明进来,就唠唠叨叨地说了这阵子话。见这个团长心情极好,又说的是夸奖独立团炮队的内容,李德明几次想打断他,最终忍了下来。好容易等姚超伦歇了口气,他才开口,先说了些诸如“这些都是小弟应该做的,姚团长千万莫往心里去。”一类十分谦虚的场面上的话,最后才问道:“745团防守的阵地有十来里,我一个营过来,团长朗个也不分配一下如何防守,直接喊我们进阵地?搞得我只好留下预备队后,像撒花椒面儿(花椒面儿==花椒末)一样,全部铺开了。”

姚超伦苦笑了一下说道:“李老弟还不晓得,745团从出川到现在,老子手底下连上轻重伤员只剩了400人不到,就是我,也被鬼子的飞机炸伤了。”

“朗个惨啊?”李德明吃了一惊,他原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还是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局面。心里微微有些惭愧。

姚超伦点点头,继续说道:“我晓得你一路解救俘虏,所以尽管在敌后打了一个月游记,部队不仅没有减少,还大大地扩充了一下。可是一个月前在小雪村你们不是损失了100多号人吗?朗个我听那个马队长说你还有600来人?难道你拉了壮丁?”

“团长莫冤枉好人!”李德明没等他说完就赶紧解释道:“我朗个敢违反纪律去拉壮丁,就是有主动报名想参军的难民我都没敢要。我不是还有当脚夫的70多被俘虏的伪军和反正的100多伪警察曼?战事紧急,也莫的时间进行甄别,出发前我只是问了那些人一句:‘你们有没有祖宗?’这些虾子立刻就站起来参军了。这个绝对不会算违反纪律吧?”

李德明说得轻松,其实主要还是靠那些山东籍的官兵。同为山东老乡,沟通也方便,拿一些伤人自尊心的话一挤兑,加上这段时间川军的表现,终于激起了那些俘虏的血性。原本一心想找山东籍的第三集团军的那些伪警察,首先站起来加入了川军,跟着那些伪军也加入了进来,李德明的营一下子扩充到了600多人,几乎等于两个营了。

眼前这个年轻的营长满脸都是急着解释的表情,丝毫没有任何得意的样子,让姚超伦感慨不已。在这乱世当中,军队就等于一切,川军出川两万多人,打到现在,恐怕能剩下一半就要烧高香了,可所有的将领依旧没有保存实力,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杀敌报国!

所有的这一切,让姚超伦既伤感又觉得自豪!

世人都说川军是“双枪军”,一手拿土造枪,一手拿烟枪,听见枪响就往后跑。一路过来,吃尽了白眼,受够了奚落!

“可老子们用自己的性命,用自己的血肉,响当当地给了那些势利眼一个耳光,老子们川军别的没有,有的只是血性!”姚超伦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道。

眼皮一抬,便看见李德明正俯身仔细看着地图,于是笑着说道:“老弟,还研究啥子地图哦,我们现在而今眼目下(现在、而今、眼目下都是一个意思,呵呵。),唯一的任务就是守住龙山513高地,普阳山其他地方不归我们管。妈X,鬼子集中了第十师团濑谷启的33联队四千多人居然主攻方向就选在了这里。”

李德明没有马上搭话,又看了一会地图才直起身子,皱着眉问道:“其他地方鬼子也在试探看我们有莫的漏洞。龟儿子鬼子打得这么凶,李长官难道不晓得这里一旦失守,徐州就门户大开?援军呢?”

“锤子援军!”姚超伦恶狠狠地骂了句脏话,指着地图说:“59军支援临沂,显然是鬼子的一石二鸟之计,不增援,第五师团就变佯攻为主攻,一增援,第十师团就变牵制为主攻。老弟你来看,我们唯一可以等到的援军,就是汤恩伯的地20军团,可是这个虾子非要和乌龟比试一下谁爬得更慢!”

李德明不服道:“话虽然是这么说,难道汤恩伯以为他比韩复榘还凶?以为韩复榘可以被枪毙,他就莫的事情?”说完看姚超伦无比同情得眼光看着他,猛然间明白过来,对于政治,自己还是太嫩了。汤恩伯是谁?天子门生,岂是一个临战脱逃,丧师失地得地方军阀可以相比的?

姚超伦长长地叹了口气:“外无援军,老子们又莫的好多武器,看起来,除了在这里精忠报国杀身成仁,莫的第二条路可走了。”

沉默了一阵,受不了这样压抑气氛的李德明脑子里忽然一闪,跳起来喊道:“第三集团军呢?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呢?他们不是上个月才打了济宁吗?实在不行,请求李长官把第三集团军调过来或者命令他们在敌后打狠点,减轻我们的压力。”

“孙桐萱?哼!”姚超伦满脸的不屑:“他们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几个师攻济宁,居然还有师长为了保存实力走过场(走过场==装样子)!就他们?就是来了老子也不敢要!唉,都说齐鲁出好汉,燕赵尽豪杰,依我看,都是些拉稀摆带的趴耳朵(趴耳朵==没骨气。现代社会一般是指怕老婆的丈夫)。老弟,事到如今,求人不如求己,军人嘛,为国而死,死得其所!你我问心无愧就是了。”

“有团长这句话,小子也心安理得了,一切听从团长的安排。”李德明刹那间也想开想通了,大丈夫死就死,怕个求!

放下心事,心情也好了很多。“你最近跟林参谋长联系过没得?”姚超伦忽然想起林修然和李德明的关系,便笑着问道。

李德明的脸顿时红了,尴尬地笑了笑回答说道:“我在敌后缴获了电台,回到部队以后倒是经常联系。参谋长现在在临城坐阵。”

当兵吃粮,有一个作大官的舅舅,干什么事都是方便了许多,一开始他也曾经这么想过,可是自从当了军官,尤其是升任营长以来,他和林修然的舅甥关系便忽然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每每都想着独自做一些事,好向军中所有的人说明他李德明是有本事的,不是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舅舅提升自己,是属于“举贤不避亲”而不是“任人唯亲”!实际上他当初面对成为孤军,独自存于敌后而不慌张,根子上也有一种赌气的情绪在里面。可所有这一切依旧不能让同僚们,尤其是官衔或者年龄比自己大的同僚们开自己的玩笑。虽然苦恼,却又不能不面对。

见李德明喊的是“参谋长”而不是“舅舅”,姚超伦也明白这个年轻人的心思,当下便说道:“老弟不要误会,只是哥子这阵子忙昏了,鬼子攻得这么急,战区到底是如何考虑的,有没有申请援军,自己心里头没得底,慌得很。我想参谋长既然是你得舅舅,所以老哥虽然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还是想问问你有莫的其他的情报。”

姚超伦这么一讲,李德明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前天的时候,林修然跟着孙震到前线视察,回临城的时候路过这里,林修然专门留下来见了李德明一面。在舅舅那里,他的确知道比那些团长知道得更多的情况。

整个第二十二集团军由于侦察手段落后,对于日军的动向,尤其是日军一旦发动,主攻方向是否是滕县,一直无法判断。所以也做不出重点防御地区,只能全面铺开,以期在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坚守数日等待援军。

司令长官孙震最后对当前形势和对策做出6点判断:

1、津浦北路之敌连日源源增加,似有大举进犯模样。

2、集团以确保滕县之目的,决于滕县以北地区拒止敌之前进,摧破敌之攻势。

3、45军为右第一线守备兵团,占领黄山、普阳山、金山、龙山、界河附近各地区,加强工事,依火力拒止敌之前进,并相机摧破之。

4、124师为左第一线守备兵团,占领石马坡、石墙、常峪、季寨附近各地区,依火力拒止敌之前进,并相机摧破之。

5、41军122师为总预备队,占领滕县附近地区,并以一部(366旅)占领太平邑附近地区,掩护集团之右侧背,并掩护友军庞炳勋、张自忠部左侧。

6、45军副军长陈离,为一线总指挥官。122师师长代理41军军长王铭章,为二线及滕县城防总指挥官。

命令下达以后,孙长官带着几个将领到前线视察并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在前线的时候,他们断定日军一旦进攻,来势肯定异常凶猛,按照本集团军的兵力对比看,凭着手里的武器,根本当不住日军。所以在第一时间已经向战区司令部做了汇报,并请求李长官预先做好增援准备,尤其是督促汤恩伯的第20军团的行军速度。

说到这里,姚超伦点点头:“只要长官们已经请求了援军,我这心里也踏实了。”他在师长那里接受任务的时候,已经知道其他部队的部署了。

他指着地图说道:“45军127师占领龙山522、523高地,与前后枣庄及津浦正面之南北界河,构成纵深阵地。该师派遣一部,占领,侧防津浦正面阵地。

45军125师主力扼守香城、普阳山、白石山、堡子一线阵地,其373旅姚超伦团占领龙山513高地。

41军122师364旅和师部一起从台儿庄、韩庄一待进驻滕县。366旅奔赴泗水至费县间要隘太平邑布置阵地,掩护两侧友军。

41军124师370旅吕康部,占领石马坡、石墙一线,并以一部占领大山、小山、常峪、季寨各要点,阻止敌军右翼。372旅位于滕县西北近郊,策应370旅。”

介绍完毕他叹了口气:“唉,日军从昨天开始进攻,看样子是事在必得,兄弟们打得很是艰苦。现在不晓得援军到底走到了哪里。”

沉默中一阵密集的炮弹声传来,鬼子又开始进攻了。




第六十九章 战前准备

李德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在1938年3月12日那一页,狠狠地划上一笔,组成了一个“T”字,又在“14点40分”下面写上“15:20”,这表明在他率部赶到阵地的两个多小时内,这表明他已经打退了日军两次进攻了。

或许是发现了援军,日军两次进攻的规模都比较大,要不是李德明带了十二门迫击炮,即使守住了阵地,人员也将消耗得差不多。

“李老弟,看到莫的?地上有大炮,天上有飞机,兄弟们打得艰苦啊。”姚超伦很是无可奈何,指着阵地感慨地说道:“小鬼子也是有狠劲的,往往在相持不下的时候,那些军官就带头冲锋,很是鼓舞士气。老子们手里的枪,打得又慢不说,膛线都快磨平了,那个准头,唉,都不好意思提!从两下店到现在,至少要伤亡三个以上的兄弟才能换一个鬼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德明忽然伸手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大声骂道:“妈X,老子也是昏头了!顺水!”

听到喊话的韩顺水赶紧跑到了他边上。

“去把郝建成和马见贤叫进来。”李德明命令道。

等韩顺水走了,他对姚超伦说道:“团长,我看745团的兄弟们也累得慌,打退了鬼子两次进攻,我的手下也熟悉了阵地,我想不如把你的人从阵地上撤下下再组成一支预备队,我把手里的一些武器均一些给你,如何?”

姚超伦没有想到李德明回这么说,愣了好一阵子,心里感动,拍了拍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