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堞残阳-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禄倒并无惊骇之状,从容地甩下马蹄袖,跪奏道:“启奏万岁爷,臣等奉旨恭备大婚典礼,差务繁多,在在均关紧要,需用银两款数甚巨,而如今银两筹拨不足,是以延误……”
“狡辩!”同治打断了他,怒喝道:“怎么还敢说银两不足?自大前年四月筹办以来,户部往你们内务府拨了几百万两的款子了,单是今年上半年,每个月都是内库平银六十万两,你倒是说说,这三百六十万两银子都做了什么了?!”
荣禄叩头道:“启奏皇上,今年以来,臣衙门季实并未接到户部拨款三百六十万两的数目。正月、二月,两个月应拨银两,经皇上谕旨严催,接到一百二十万两属实。三月分文未有。至四、五、六三个月,前已奉旨允准,户部应拨一百八十万两,而臣衙门行文去后,旋据户部文称,该部不能照数筹拨,每月至多以十万两为率,共筹银三十万两以供急需,如今却只出具印结,接到二十万两银子。”
同治瞪着他,半晌答不上话来。
他跳下马,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好半天才说道:“户部拿不出银子来,自有难处,你们就这么费,一点不知俭省?”
荣禄哭丧着脸,一副苦相儿,说道:“回万岁爷,大婚典礼用款浩繁,臣衙门各司处承应内廷各宫殿绣做铺垫、帘幔拜垫、桌套欢门、长幡短幡并乐器套、百花衣、补服衣、护军长短褂、男女官朝衣、朝冠,及各项轿围和直省解到绣片添做缎绸里绸里等项活计用费尚属较少,尤以大内要工挑换木值、拆墁地面、油饰彩画、添做楠柏木各式装修,陈设宴桌宴盒,各项器皿、门钉面页、对联供器、玻璃灯支、暖轿亮轿、金银珠石、珐琅器皿、金玉辇、车辆鞍辔等,更兼有纳采、大澂、册迎、合卺庆贺筵宴等各项礼仪,暨皇上、皇后、妃嫔主位前应行预备一切差务,款目繁多,实难枚举,惟恭乞万岁爷明鉴。”
同治越听越烦,挥手道:“罢了。你也别唠哩唠叨,好歹大婚礼就这一回,你们看着办吧,倘若朝中有人挑眼,朕可不答应你们内务府。”
荣禄一听,可真慌了,讲了半天的难处,还不是为了要争银子,开脱责任,皇上给钱的话半句没说,倒先压上事后算账的话儿了,这还得出?
他见皇上翻身上马要走,连忙追过去跪下道:“启奏万岁爷,臣衙门应行恭备项差务,在在均关紧要,亟须预为制备。臣等严饬各司员为一律办齐,此时正在万分吃紧之际,除续有奉旨传办活计外,仅就现办各款核计,臣等格外撙节,仍需一百七十万两之数,若户部仅拨三十万两,实恐临期致有贻误。臣等受恩深重,目睹时艰,何敢稍涉虚麋?非不知部库支绌,难于筹措,惟在婚典礼崇隆,臣衙门恭办各项,非奉特旨传交,即系有关典礼之用,惟有仰恳天恩,饬下户部,无论如何为难,于无可筹惜之中设法移缓济急,迅速筹拨银一百四十万两,务于八月内陆续拨齐,由臣等择要撙节运用,以期饷不虚麋,工归实济。”
“樽节运用,工归实济?”
董大全在一旁听着荣禄的禀奏,心中由暗暗冷笑:“只怕你们内务府这些贪心不足的家伙们,要把户部大库搬到自己家里去才会不再伸手了呢。”
同治却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朕就再催户部拨一百四十万两银子给你们。”加重语气道:“俭省着些用!”
“嗻。”荣禄叩下头去。
“走。”同治无心再看那仪仗中的幡幢旌盖、刀枪剑戟,打马往东转去。
第五十三章
    清代皇帝立皇后,礼仪当然是很隆重的了,但是细讲起来,还有着两种不同的规模:其一曰“册立”,撙节而简。
其二曰“大婚”,麋费而繁。
从顺治帝福临到咸丰帝奕裕馄呶换实郏挥凶畛醯乃持魏涂滴趿降劬傩泄蠡槔瘢踩巍
第一次在顺治八年,福临十四岁举行大婚礼,立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中宫皇后。
但后来两相处不睦,顺治帝便以“与朕志意不协”的罪名,将她降为静妃。
顺治十一年福临举行了第二次大婚典礼,立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吉特氏为皇后,即孝惠章皇后。
第三次康熙四年,玄烨十二岁,举行大婚礼娶辅政大臣索尼之孙女赫舍哩氏为中宫,是为孝诚仁皇后。
往后,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道光帝旻宁都没有举行过大婚礼。
原因有二:一是他们皆以成年承继大统,在做皇子时便有了妻妾,登极以后,直接在宫中将正妻册为皇后即可。
二是经济上的因素,举行一次大婚典礼,至少要化上千万两的银子,麋费甚巨。
惟有咸丰帝奕泞裕挥薪龌首邮钡氖替贫崃ⅲ蚰戏侥痔教旃阎柙觯饪招榱耍簿傩胁黄鸫蠡槔瘢坏醚⌒闩牍确庹赕桑蟛崃⒒屎螅蔷褪侨缃竦拇劝蔡笈レ锫皇狭恕
到了同治帝载淳这儿,慈禧兴头突起,说什么也要给她儿子举行大婚礼。
因为,南方闹了十多年的太平天国、北方兴了十多年的捻军,皆为湘、淮、楚三军镇压了下去,尽管目前西北的左宗棠尚与回民军激战正酣,且嘉峪关外的天山南北路尽为外虏所占,但她仍执意要普天同庆,庆贺这“同治中兴。”
大婚典礼的筹备是大前年开始的。
同治八年二月初五日,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正式责成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宝洌е鞒帧
宝洌б恢弊龌Р可惺椋衲炅率蝗詹诺魅卫舨浚Р柯鄙惺橛勺谑以亓浣庸ァ
当时的懿旨是这样的:“皇帝大婚礼仪,典则崇隆,允宜先期预备,一切应办事宜著派恭亲王、宝洌Щ嵬芄苣谖窀蟪肌⒗窆ざ刻霉傧昊湔拢唇靼炖怼G沾恕!
慈安最是操心同治的婚事,甚至那时候便想到了册迎皇后应用的盖头的样式尺寸,于养心殿召对之时,嘱咐恭亲王道:“六爷,你告诉内务府说,册迎皇后应用的盖头是大红净江绸面的,上面用南绣,要垂平金穗,通长得足二尺。”
恭亲王答应时,心里忍不住发笑。
慈安是老皇帝正儿八经的中宫皇后,但是,她没有经过大婚礼。
尽管小皇帝载淳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善良的慈安,也要儿媳体面。
经过三年多筹备,大婚所须的一切布置差不多都办妥当了。
宫中的主要殿宇皆油饰一新,并且按婚礼的要求,有许多地方届时要悬挂架彩。
一笔一笔的开支,银子象海水般地淌了出去,尽管户部大库已经十分空虚,但是为了撑住这“普天同庆”的大喜场面,各项费用总加起来,还是超出了一千万两银子的额限,使戾部的堂官们叫苦不迭。
大婚典礼的正日子选在九月十五是有用意的。
钦天监的官员们考虑到,十月初十日同治帝载淳的生母慈禧皇太后三十八岁生日,提前举行合卺礼,到那时便有皇帝皇后双双向叶赫那拉氏递如竟祝寿,这是件能讨上头欢欣的事。
慈禧果然很满意。
尽管皇后的人选不甚符合她的心意,但是经过这些年来大风大浪的磨练,她已经是个拿得起放得下地的女人了,凡事总有个妥善的安排,不会为些微小事误了大局。
对于同治夫妇两个,她已想好了一套整治的办法:儿子嘛总得象个儿子,就是他亲了政也不能由他反。
儿媳嘛,也得象个儿媳,虽然正位宫中,也不能忘了百事“孝”字为先。
总之,水再大也漫不过天去。
皇后娘家陪送的三百六十抬妆奁,头四天便开始分批往宫里送了,招得满京城的百姓都涌到安定门板厂胡同至大清门的这条黄土铺就的大路边来看热闹。
十三日,瑜嫔、珣嫔、瑨贵人三主位先期在皇后邸第西所中受册封,当日便进皇城地安门、紫禁城神武门。
十四日,銮仪卫校尉再至皇后邸第,将慧妃迎入宫中。
这就该进入高潮,奉迎皇后阿鲁特氏了。
十四日寅时,同治帝换了吉服冠升太和殿,阅册阅宝,然后授命正使礼部满尚书灵桂、副使吏部右侍郎徐桐,持节往安定门板厂胡同的皇后邸第去行册封礼。
到了下午申刻,同治再到慈宁宫给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行礼,坐太和殿受百官朝贺,遣使往皇后邸第去奉迎皇后进宫。
爱新觉罗家的媳妇:恭亲王奕訢嫡福晋、礼亲王世铎嫡福晋、肃亲王隆勤嫡福晋、克勤郡王晋祺嫡福晋四人,皆戴凤钿、穿蟒袍、挂朝珠,先到乾清宫中将龙字如意请出,陈设于停放在丹陛下的皇后大凤舆内,然后至坤宁宫东暖阁的洞房里,率领内务府女官们给皇上皇后铺设龙凤双喜床,装安了宝瓶,又将四柄如意分别在床的四隅压了被褥,方才敬请龙凤同和袍、盖头、双喜如意并簪环、藏香等,置于特为奉迎皇后而制做的彩亭内,偕睿亲王德长嫡福晋、怡亲王载敦嫡福晋共八人,并内务府众女官们,启行出神武门,往安定门板厂胡同奉迎皇后阿鲁特氏。
皇后的父亲崇绮率合家老少在家门口跪迎。
由于他的女儿被册立为当今皇后,皇家的恩典随之降临。
崇绮原本是翰林院侍讲,从五品的官儿,今天圣旨下来,命“委散秩大臣、三等承恩公、候补内阁学士。”
一下子连升三级,成了从二品官,而自此以后,他便是当今皇上的岳父了,恩宠绝不止于此的。
其得意的心情,可想而知。
重重交待,礼仪繁缛,皇后阿鲁特氏在众福晋,夫人及内务府女官们的服侍下,梳双凤髻,戴双喜如意髻,着龙凤同和袍毕,子初吉时到,便由大家簇拥着,上了专来奉迎的大凤舆,启程出家,往皇宫而来。
前面新承制的皇后仪驾开道,后面无数侍从拥卫,一路浩浩荡荡,把那挤于道路两侧的百姓们皆看得呆了。
是啊,前面的三次大婚礼,最未一次是在康熙四年,扳指算算,到如今足有二百年出头了。
百姓中也有白发如银的耄耋老叟,虽然能几日不休地说《三国》、讲《水浒》,却夸不得海口说见过皇上大婚。
清朝的前三次大婚礼,离现在太久远了,使最喜卖老的人也张不开口。
人们不解的是,乾隆爷那会儿了,户部大库够充足的了,皇上能有六次南巡之举,却也未办过大婚礼。
如今大库空虚,市价暴涨,铜钱贬得这么厉害,当今皇上却有“余资”闹排场,倒真是四海升平,万民齐乐吗?!观者中不少是流落街头的乞丐,他们披着麻袋片,在九月的寒夜里羡慕地望着这庄严、华贵的队伍,打他们眼前过着……
皇后的仪驾是很暄赫的:最前边吾仗、立瓜、卧瓜各四,跟着就是十面五色龙凤旗。
再后是赤、黄龙风扇,雉尾扇,赤、素方伞,黄缎绣四季花伞和五色九凤伞。
金节、拂尘,金香炉、金香盒成双成对,然后又是金盘、金盂、金瓶、金椅、金方几。
一把九凤曲柄黄盖引着皇后所乘的大凤舆过来,跟着仪舆、仪车各两乘,单有凤车一辆。
当然,这都是摆样子,皇后是不会换舆换车的。
后面侍卫跟从簇拥着,一路真是威风极了。
启程是在子初时分,天色当然是很黑了,但这不要紧,导子们手中提着照明的宫灯,足有几百对,沿途又有步军统领衙门、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和各旗都统衙门、兵马司预先准备的无数的喜字灯笼,直把这条道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从安定门板厂胡同出来,到交道口往西折,至钟鼓楼再南折,进皇城地安门是最近的路了,但是不成,那不符合礼制。
这条路是前天瑜嫔、珣嫔、瑨贵人,昨天慧妃等四个主位走过的路,她们不算皇宫正室,是应走皇城后门的。
阿鲁特氏以中宫皇后之尊,要走内城的正门大清门,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二门端门、紫禁门的正门午门。
在声震九城的钟乐声中,皇后乘着大凤舆进了紫禁城,绕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走中左、后左门,直抵皇帝的正寝乾清宫,降舆后步行至后隔扇,再换乘孔雀顶轿往她自己的寝宫——储秀宫小歇。
丑刻,举行合卺礼的吉时到了,同治帝载淳从他的养心殿,皇后阿鲁特氏从她的储秀宫,分别往中宫坤宁宫而来。
坤宁宫在乾清宫、交泰殿之北,明代时是皇后的正寝,到了清代后期,皇帝平日住养心殿,不住乾清宫,皇后呢,平日住储秀宫(或钟粹宫),也不住坤宁宫。
但是按照礼制,大婚的合卺礼是规定要在坤宁宫举行的。
坤宁宫大部分已僻为祭神之所,惟东暖阁,几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做为大婚的洞房。
洞房里,早已油饰、铺设一新,同治帝和皇后一到,合卺礼即刻开始,载淳与阿鲁特氏面对面盘腿坐在床上,由众福晋、夫人、命妇们服侍着吃“子孙饽饽”,进合卺宴。
南窗下,一些结发双全的侍卫唱起了“合卺歌”。
同治望着皇后那红扑扑的脸蛋儿,有些醉了……
第五十四章
    大婚以后,第二年的正月二十六日,两皇宫太后撤帘子,同治帝载淳亲政了。
不过,虽然在名义上他掌理朝政,但基本上还是不能独裁什么大事的。
慈禧太后对他控制很严,处处得以懿旨行事。
皇帝的圣旨——上谕,不过是军机大臣根据慈禧的意思代拟一道明文,完成皇帝亲理朝政的形式而已,其实凡诸要政仍是由慈禧幕后定夺。
同治虽想整顿朝纲,颇欲有一番作为,但碰了几次钉子,也有些气馁了,加之这时新婚燕尔,对后宫生活十分热心,便也不过于勤政,每每下了早朝,留下一大堆折子懒得批阅,自向后宫寻欢作乐。
这日下了早朝,他本应去弘德殿听林天龄讲《尚书》的,但心里一懒,便命扶轿的太监:“去弘德殿传朕口谕,放林师傅一天假,出宫去歇息吧。”
小太监应声传旨去了。
同治便命轿子往储秀宫而来,与皇后阿鲁特氏同进早膳。
膳毕,两人携手往北边御花园中散步消食,然后,又一同回储秀宫歇息。
其实也睡不多一会儿就起来了,两人摆开棋盘,围棋取乐。
在棋盘四角的星位上摆好座子以后,同治执黑棋先走。
他首先在左上角三。六“小飞挂”,攻击皇后,皇后不假思索地在五。六上飞镇,这是“镇头神”起手式着法。
于是,帝后二人,一黑一白,厮杀起来。
至第四十二手,同治已有两块棋被皇后围困起来,成为“征”形,急得他鼻子上沁出汗珠来,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棋盘,不知何以脱身。
皇后见他着急,不由暗暗好笑。
同治决定弃掉一块,保全另一块,同时破皇后左边的“势”,于是投子叫双吃。
皇后微笑道:“皇上,那一块就不要了吗?”
“朕不在乎。”
同治摆摆手说。
皇后将白玉棋子挟在右手食、中两指之间,便要投子将同治的一块棋尽行提起,同治却又拦住她,急道:“等一等,朕再看看。”
皇后笑了:“皇上莫非要悔棋不成?”
“不是这个意思。”
同治脸一红:“反正朕是要掉一块了,只是想再看看,丢哪块亏得少些。”
皇后便收住,静等他看好。
“提那边两子,还不如在这边叫双吃呢。”
同治自语道,点点头:“娘娘投子吧。”
皇后却不投子,道:“其实不必丢,只要点好一子,皇上两块棋都可救出。”
同治听了,低头看棋盘,细细思考。
“唐代王积薪有局棋,其形势与此极似,却能走出妙招儿,尽皆解脱……”
“噢。”
同治大悟,忙道:“娘娘见谅,朕这一着是非悔不可了……”
皇后笑而无语。
同治不客气地拾起了原投的那一子,重新投放——于是两块棋都活了。
皇后屡让,同治颜厚,一局棋不知悔了多少次,到底还是皇后官子时占先手,赢了同治。
直到快该上长春宫请安去了,皇后方才笑道:“皇上歇会儿吧,免得奏对走神儿。”
承值的宫女听说,便忙将预备好的香茶奉上来,同治推开描金漆盘道:“朕不喝这个。你们沏出来的茶,没味儿得很,还是娘娘烹吧。”
皇后听说,有点脸红,低头道:“奴妾烹得也不十分好。”
“不,不。”
同治忙道:“味道大不一样,还是有劳娘娘吧。”
皇后只得笑着吩咐宫女们:“把那套家伙都送东暖阁来。”
宫女们应着,便去前面体和殿里取烹茶器皿,不一会儿,抬进一个具列来,放在南窗下的短炕上。
外面有太监禀报:“荣安固伦公主、荣寿公主前来给万岁爷、主子娘娘请安。”
同治喜道:“快请!”
说着与皇后一起站起来。
荣安、荣寿两公主进来,一边请安,一边就看炕上的烹茶器,荣安笑道:“皇上福份大,总有好茶吃,咱们可能沾一沾光吗?”
同治笑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朕才央着娘娘烹碗茶吃,姐姐们就象得了信儿似的那么准,怎么不吃。”
大家都笑了。
荣寿公主为人随和,拉着皇后的手一同观赏方才的棋局,一面悄声议论着。
同治和姐姐坐着说话儿,看宫女们把一应物件皆取出来摆好,又在地毯上支起炉子,上置交床,坐上锅子,燃着木炭,又有太监忙着开瓷坛,取出旧年贮的玉泉水。
都准备妥当了,皇后便开始烹茶。
荣寿公主也坐下来看。
同治看着皇后摆弄,不由笑道:“他们只以为烹茶是差事,品茶方是享受,其实蠢得很,烹茶又何尝不是享受?”
公主们皆点首赞同:“皇上说得是。”
荣安固伦公主见皇后用瓢往锅里舀水,因问:“娘娘,这玉泉水好用吗,比之惠山、天台的水如何?”
同治抢答道:“自然是比那些水要好得多,高宗纯皇帝早就尝试过,下了定论的。”
皇后点首,表示赞同。
荣寿公主道:“我听说唐朝的时候,陆鸿渐曾将天下的名水按序排列出二十名,当中却没有我们燕蓟西山这玉泉水。”
同治因问:“都是哪二十种呢?”
荣寿公主想了想,扳指数道:
“庐州康王谷水第一。
无锡惠山石泉第二。
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峡蛤蟆口水第四。
虎丘寺石泉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瀑布水第八。
桐柏淮源第九。
庐州龙池山顶水第十。
丹阳观音寺井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井第十二。
汉江金州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千丈瀑布第十七。
郴州园泉第十八。
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她记忆力强,一口气将所排二十水名皆背诵出来,同治听得直咂嘴,道:“这二十种水,除了最未的雪水遍处可寻,其余哪样也不易尝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