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糊涂谈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悄歉龃蠼拍锩牵且桓雒写b妃的高丽棒子。我相信朱老四是中朝优秀儿女杂交的精品,因为史书上说他不但英武过人,而且还是个帅哥。那个老大-皇太子朱标,倒是马大脚所生,但是长得很不咋地,是个大头儿。大头儿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短命-革命接班人等不到接班那一天就死了。 

朱棣的爹可能最后悔的是,自己小时候没有遇上希望工程,这让他老人家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时候,很吃力。那些鸟大臣动不动就上个万言书,他听不懂。据说他为开国功臣兼亲家翁徐达墓撰写的碑文,全大明的的文人没一个能读通的,因为没法断句。 

总之,他老怀疑自己玩不过那群鸟文人。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给朱家争口气,他给孩子们请了最好的家教,朱棣就是这种家教下的一个优等生。表现如下:之一,能把反革命弄到成功。这种事在历史个是很少有人能弄成的,常胜将军林彪都没这能耐-朱重八一死,朱棣短短几年内就把侄儿-建文皇帝给闹没了。我们常说:人心向背与正义是非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放在朱棣面前,恰恰失效了。民心不向他,他也不正义,居然就弄成了。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婊子。真理坚挺,朱棣就欺负实践,向国内外宣布:老爹本来是要把位置传给他的,却让建文篡了位。这样,反革命就变成了革命! 

之二,诛灭十族的创新举动。朱棣即位,相中了名士方孝孺,老方字写得好,圈也划得圆,朱棣就让他起草即位诏书,奈何方先生不干。两人就较上劲儿了-朱棣:我法周公辅成王耳。 

方:成王安在? 

朱棣:伊自焚死。 

方: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此朕家事耳,先生毋过劳苦。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老方同志还是不干,朱棣也就拗上了:不干也得干。 

方:死也不干! 

朱棣:我诛你九族。 

方:诛我十族又奈何? 

朱棣:好,我就成全你,诛你十族,九族之外,加上你老师一族!谁让你老师教出你这倔种来! 

朱棣诛十族的时候,还来点心理小折磨,每逮一个人,都要送老方面前叫他看看:你看看,一人升天,十族陪葬! 

不知道老方拗什么拗,一肚子才学,不知道皇上轮流做,明年到咱家啊?至于名节,只要没在夫君坟头前扇过土,能做到祥林嫂那个样儿-改嫁时众目睽睽之下,跟香炉抵个头,额头上贴个创可贴跟继任丈夫拜堂-就够意思了,值得咱全家老小一块儿殉情吗? 

之三,引蛇出洞的阳谋计策。众所周知,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可大明那些倔种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动不动掂着脑袋上书。朱棣罢了三个倔种,反对的声浪渐息。可迁都后,新建的三座宫殿起了大火,那些对迁都一事耿耿于怀的臣僚借题发挥,把火灾与迁都挂起钩来,私下里互发短信。朱棣想治他们的罪,又没有证据,遂下诏让大家大鸣大放,一帮傻鸟以为遇上明君了,就百鸟齐鸣,人人写折子,个个贴大字报。等他们闹腾够了,朱棣弄个“谤讪罪”-收网,一群反革命全栽网套里了:一网打尽,群鸟失声啊! 

朱棣这一招很绝,遂成中国的政治遗产。 

之四,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作派。朱棣对待他的政敌,手腕可是流氓到家了。 

对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两旁至双耳”。我估摸着是这意思:叫你嘴硬,我给你弄好大一张嘴!王光美也有同样的遭遇,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出访过印 尼,去的时候穿高跟鞋,戴珍珠项链。文革时,脖子上不但被挂了双鞋,还挂了一串乒乓球串成的项链-叫你臭美个够! 

对待兵部尚书铁弦:割其肉烤了,塞铁铉嘴里给他吃,还问他甜不甜-“甘否”。 

铁铉说当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之肉竟然是甜的?这倒出我意料了。当年北京人吃袁崇焕同志的生肉片时,也没留下个笔记来,否则咱们倒可以两相里印证一下的。 

对待礼部尚书陈迪:割其子鼻舌,强塞给陈迪吃。这一手是跟商纣王学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过此等待遇。当年的周文王一吃儿子肉,神经就错乱了,一错乱,就弄了个周易六十四卦。至如今人们还愿意跑到那八卦迷魂阵里,体验一下文王吃过儿肉后的精神幻觉。 

对待左佥都御史景清: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我估计可能跟剁饺子馅差不多。我不知道,人们剁饺子馅的灵感是否来自于刽子手们的快刀,但饺子乃中国传统食品精华之一却是公论。饺子俗称扁食。我们现在骂人还是:找扁吗你? 

至于案犯家的女人们,就更惨了。被送去犒军了-“转营奸宿”。死了,就“抬去门外,着狗吃了”。反革命贼首齐泰与黄子澄家的女人,据教坊司汇报:每人给安排了20条汉子,让年轻的都怀上胎。生开男孩,就让他做小龟子,但是还生个女儿,三岁了,咋办?朱棣的批示如下: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原来皇上百忙之中还操心三陪人员的国家储备。 

朱棣就这么一个大尾巴狼,有小虫子爬他身上,他不但不剁它,还着令太监把它放回树上。而且,也挺亲民的。比如永乐元年他曾下诏说:“近河南数处蝗旱,朕用不宁,故遣使省视,不绝于道。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话翻译过来挺感人的:河南百姓遭灾了,我吃嘛嘛不香啊。我派去的特派员,满道路都是啊。让百姓致富走向小康,那是俺的愿望啊!为了让海外诸友邦惊诧于中国的小康生活,朱棣就派宣传部长郑和到西洋诸国搞境外宣传去了。 

郑部长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因为中国不搞裸体新闻,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部长同志是个阉人!明年是郑部长首下西洋600年祭,估计史家们又该大力宣传他的功绩了:别看是个阉人,但是能让爱国贼们一阵一阵儿的亢奋!这就是朱棣同志的能耐,大流氓啊! 

21。小流氓朱厚照 

黄鼠狼下老鼠,一窝不如一窝。朱重八的威风,朱棣的能耐,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一代,就只剩下小流氓风度了。 

厚照小的时候很爱读书听课,当然那时候他别无选择,因为大明的皇宫里除了女人多以外,也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厚照的爹孝宗觉得应该加强儿子的素质教育,所以经常让他做户外活动。这一户外就不得了了,小厚照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此对读书听课没了兴头。这一点我有体会,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就最爱体育活动,昨天下午由于打扫卫生没有踢成足球比赛,回来哭得两眼泪汪汪的。 

1505年,也就是郑部长郑阉人同志首下西洋百年祭的那一年,明孝宗同志与世长辞。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的手说:你办事,我放心。如有事,找内阁。朱厚照继位,是年15岁,虚岁。小小少年没想到,一做皇上,自己的体育课反而都被取消了,天天净成政治课与语文课了。政治课,一副孔朱面孔,令人生厌。语文课呢,更是那种误尽苍生式的:可恶的大臣们,仗着自己高考状元的功夫,上的奏折长、净用生僻字不说,还玩王蒙式的语言瀑布-句与句之间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天天批改这作文放谁也烦,何况一个小小少年?小小少年身边终于出现了一位心理学大师,名叫刘瑾。他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什么,逗鹰斗狗啊,牛羊抵角啊,一帮子玩得好欢。大臣再上折子,小小皇上写个“阅”就完了。有时候玩得正高兴,刘瑾也撵着叫写“阅”,小皇上一听就急了:事事都需要我来阅,要你们干什么?刘瑾要的就是这句。虽然刘瑾认字也不多,但是跟太祖元璋同志相比,也不算太文盲。国家大事,说穿了就那么一回事,放谁也能阅两下的,大不了念个同志冒号罢了。江山就这么坐了下去。 

少年皇上似乎除了不适合做皇上,其它方面则样样拿手:他适合做经济人。他在后宫弄了店铺,自己穿上平民服装在里头跟人讨价还价,讨得那个乐。如果大明不搞海禁,那么那时的百姓会跟现在的百姓一样全民下海,十亿人民九亿商,中国明朝那颗资本主义的小豆芽也不会只发展为萌芽状态。他适合做酒店老板,他率先在自己的酒店里弄了吹拉弹唱的三陪小姐,弄的那个热火啊。他适合做杂技团团长,他让各色人等在自己面前表演绝活,央视的曲艺杂弹估计也就这么一个水平。他还举办世界小姐的选美比赛,最后发现西域小姐比中国小姐俏多了。他把这些俏小姐,弄到自己的别墅-豹房里,亲密接触,亲密会谈,加强了中西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深了中西人民的友好与感情。他还特喜欢卡拉ok,兴致一来,就扯开嗓子卡拉一首,堪称与民同乐,当然他的人民只限于三陪小姐和宦官们。 

少年皇上渐渐长大成人,成人的标志就是,二十岁的皇上开始喜欢给人做干爹了。 

众所周知,做干爹是明朝的太监、近代的黑社会和现代的贪官最喜欢做的事。太监喜欢做干爹是为自己留后路,黑社会做干爹是为了给自己找打手,贪官做干爹是为了泡干女儿时比较方便。而朱厚照喜欢做干爹,却是因为他的好武,他有127名干儿子,全都是军官。干爹闲来无事,就在京城里和干儿子们表演军事会操,他自己单独指挥一支方队,当然他的兵都是太监,号为中军。他可能读书少,不知道孙膑为吴王阖庐训练英姿飒爽之女民兵的事儿,否则他可能把后宫那么多的小脚老虎们拉出来进行军训的。干爹也没白当,他和干儿子们的军事演习接近了实战水平,因为京城百姓不但惊动了,争相围观,就连京城的鸡啊狗啊也跟着狂吠三天。 

演习并非实战,不算过瘾。终于有了机会,1517年,厚照和干儿子们在塞外玩的时候,正值蒙古鞑子在关外骚扰,厚照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身先士卒,与蒙古人激战,战争结果:厚照同志差点被俘,蒙古死16人,我军伤亡600余人。 

蒙古人跑了,当然就是我们胜了。班师回朝的路上,大将军那个乐啊,专门弄数十辆大车,上载和尚妇女数百人,令他们互发短信,自编荤素段子,打逗取乐。真正实现了孟子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与民同乐的圣训。 

1518年,皇上又想打仗了,命令大学士起草敕旨,命令“威武大将军”再次到北方巡视。四位内阁学士都不愿干这种缺德事,其中有一位哭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说:打死我我也不干。小流氓比朱棣那种大流氓仁义些,根本不屑理这帮泪腺发达的傻鸟们,他自己上路了。在路上,还不忘封自己为镇国公,后来又封自己为太师,位居大学士之上,这样朱寿将军就成了厚照同志手下的最高级的文官了。不但做官,还有薪水-岁支俸米五千石。 

遗憾的是,蒙古人的战术是敌来我跑的游击战,所以朱寿将军找不着敌人,无功而返。京城里迎接他的,是一场辩论赛-大臣们发现光靠哭也不行了。两位大学士说,皇上自我降级为镇国公,先皇们如何排位,跟着降吗?内阁首辅干脆装傻发愣:所谓的威武大将军朱寿到底是何人?如果并无此人,就是伪造圣旨,依法当斩。厚照同志依旧用浪漫来回击这帮傻瓜呆鸟-1519年,厚照同志又想南巡了。全体傻鸟就跪在午门前集体哭丧-明朝官员们的泪腺是有史以来最发达的,也不知咋搞的。傻鸟们哭得地动山摇的,厚照同志就命人趴他们的裤子,每人屁股蛋上赏30板子。这些文官们从来不上体育课,屁股估计特嫩,所以,最后因屁股问题而致死的,计11人。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被皇上打屁屁,都是忠臣才能摊上的待遇,打死,虽然不能叫死得重于泰山,但其码死得重于屁股,比鸿毛要有份量多了。所以有些大臣在屁股疼得要命时,脑袋却挺坚挺,对那不争气流泪的儿子吼叫:哭什么哭!为皇上而死,死得其所,虽死犹荣!我一朋友(处级干部)怀疑自己得了坐骨神经痛,屁股老疼,我就替他遗憾:你要是生在明朝就好了,有事没事犯个小错,政府里就有专人拍你屁股。要不你就写个折子,强烈要求恢复挺杖制,持仗人都换上政府女秘书之类的,多好玩啊,至于引咎辞职什么的,不符合咱国情,就算了。 

闲话少说,厚照成全了诸多屁股英雄,最后还是南巡去了。他的南巡,不是划圈,否则大明就走进那资本主义新时代了。他在南方打虾来着,撒网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自己撒河里去了。厚照平日里日理万鸡,身体状况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次掉河里做了回落汤鸡,元气大损。回来后还住进豹房,坚持与小姐们同乐,1521年,不幸牺牲,终年31岁。 

厚照同志不是个好把式,“亲亲啃啃”的种地多年,浪费恁多肥田肥水,也没结出一个谷穗来,导致革命之班无人接。临终前,他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种轻佻与浪漫与大明的整体气氛是格格不入的,直到今天,还有史家在谴责他:某日紫禁城的乾清宫起了大火,自二更天一直烧至天明,作为当朝天子的他,很幽默很富想象力地脱口而出:好大一棚烟火啊。他是不能承受之轻,而他的大臣们则是不能承受之重,他的轻松,有意无意中恰恰形成了对大臣们的一种嘲讽,甚至是一种调戏。我喜欢这种嘲讽与调戏,它让沉重的大明,有了一丝浪漫,几许轻松,否则明史还有什么意思?临终前的他,可能觉得自己走得太远了,所以他对司礼太临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走完了自己的人皇之路,临终还要大包大揽:这一切都是我的错!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我的一位做中学老师的朋友感叹:中国这环境下,老师真不是人干的活。我想说的是,大明那环境下,皇上也不是人干的活,这么好的一个领导坯子,让体制给毁了! 

22。一代倔种 

朱厚照同志走了,但他永远活在大明人民心中!政府给其谥号为武,是为明武宗。 

众所周知,从大宋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就开始重文轻武了。所以这谥号总透着点不地道的意味。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这是明褒暗贬。我觉得,用不得暗贬,这是直接明贬。中国文人虽然斗不过文字狱,但在玩纯文字游戏时,还是游刃有余的。正因为武宗的轻佻与浪漫给明朝官员们找不着北的感觉,所以,等新皇上一上任,他们就开始给他罩笼头了。 

新皇上是厚照的堂兄,名叫朱厚骢。天上掉下个肉馅饼,朱厚照竟成了革命接班人,1521年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 

估计是朱厚照小流氓过头了,为了拔乱反正,此后的大明官员们,在拉大明这辆破板车的时候,很有点一根筋的倾向。在此之前,洪武时代,就初露一根筋之端倪。比如高丽大将李成桂幽其主而自立,以国人表来请命,很给咱这边面子,咱就很高兴,更其国号曰朝鲜,从此,朝鲜就成咱的贴心小蜜了。安南擅废立,咱就不让其来朝贡了,他们屁颠屁颠地来了,咱拒不接贡。当然安南也是咱的小蜜,但是小蜜不听话,咱就不“宠幸”它。这还都是小意思,随着海禁的严厉,国门国窗的关闭,整个大明愈来愈一根筋了,遗憾的是,大清也继承了这种一根筋,发展到最高峰,其状态只能用河南内黄那句老话来概括:敬酒不吃吃罚酒,挨整砖不挨半截砖。我们的史书上简而概之为“落后挨打”! 

此是后话,我们还是接着说嘉靖。嘉靖一上任,就因为自己亲生父亲的庙号与群臣干上了,史称“大礼仪之争”:嘉靖认为,我是皇上,俺亲爹当然就得追封为皇上。朝臣们认为:那可不行,你是过继过来的,你爹追封为皇上,你爷又往哪里摆?武宗、孝宗这一支怎么办?虽说嘉靖给老爹弄的庙号都是虚的,可谁不知道中国政府就喜欢务虚?直到今天,求真务实还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之,治理国家靠的是虚的-仁义和道德,就连郑和下西洋这么大的动静也能给整成猪尿泡-空的!所以,嘉靖怎么称呼亲爹的问题,成了革命的首要问题。 

一根筋遭遇一根筋,倔种碰上了倔种,双方就拧上了。众官员拧不过嘉靖,只好用本朝老办法:九卿23人,翰林20人,给事中21人,御使30人带领下,二百余倔种跪在了左顺门外,当然不是静坐,因为静坐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但是跪哭总是说得过去的。可惜那时没有dv,否则拍下片片来,我们也能欣赏一下,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来这么多爷们集体哭鼻涕,那情形到底会多么有趣。不过,我们根据事情的结果大致能判断出:嘉靖皇上没有幽默细胞,不喜欢这种群口相声。皇帝几次派司礼太监持手谕劝大家冷静理智退走,可大家跪得腿麻了,起不来了,这下把嘉靖惹急了,倔劲儿也上来了:不走? 

好!给我打屁屁!结果有17个官员因屁屁问题而牺牲…三年争斗,终于有了个结果,嘉靖赢了,或者说嘉靖那死去的爹赢了,被追封为睿宗。 

上帝有时候是个顽童,似乎嫌大家还不够倔似的,又给大明贡献了一个特级倔种:海瑞。黄仁宇先生比较客气,称海瑞为古怪官僚。其实倔种更通俗形象些,当然,民间也叫二杆子。常言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要命的不怕玩命的。淳安知县海瑞,被升任户部主事后,就开始玩光脚二杆子作风了:他买了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准确地说,是家僮被他的二杆子作风吓跑了),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递了上去!故事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嘉靖本来要杀他,一听说老小子抬着棺材来的,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老小子,想叫我成全你的美名?没门儿!海瑞越骂越来劲儿,“嘉靖嘉靖,家家户户都干净”就是他独创出来的。嘉靖拿他没办法,只有回骂海瑞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到后来,宫女挨了打,也敢背后说皇上: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 

嘉靖始终憋着一口气,最后还是放出来了-他把海瑞关监狱里去了。脑袋都不打算要了,住监狱又何妨?刑部想以儿子诅咒父亲的律例判海瑞绞刑,奈何嘉靖没有批复,海瑞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