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家工坊-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这颗没响。”林宪天扔完这颗长弹后发现没响。
“诱爆吧!红莲,把运输艇开远点。”林玉山对着嘴边的麦克说道。
“知道。”在驾驶室的许红莲回应道。
“将军阁下,您受惊了。”由于不敢靠得太近,年轻军官不得不距离老军人一段距离。
“犬饲君,这就是你在报告里提到的神秘狙击?”将军一脸木然地问道。
“是的,将军阁下,我军数次扫荡这里,都会遭到这种神秘狙击,这次我把所有车辆罩住,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破坏。可是联队长不许我把军衔都撤掉。”年轻军官遗憾地说道。
“通知斋藤联队长,让他下命令把所有军官的军衔摘下。”将军说完,就把自己的军衔摘下揣到上衣兜里。
“明白。”年轻军官起身赶往另个宿营地。
不得不说,鬼子这两招很管用,军官伤亡立刻减少了不少。但随之而来的是士兵的伤亡直线上升。
接下来的战斗,可能是这位日本将军经历过的最苦闷的战斗。一路上地雷、冷枪不断,好不容易到柳条沟村外围,摆开架在准备进攻。后队的炮兵又遭受袭击,四门山炮毁了两门,炮弹除了事先取出的几箱,其余均被打爆。
将军并没被这个不好的消息打动,而是继续通过通过九八式炮队镜观察柳条沟村。“石头水泥结构的房屋。告诉炮兵把所有炮弹都打到村里,通知斋藤联队长,炮火结束立刻组织一个中队试探进攻。”
鬼子的一顿炮火过后,一个中队的鬼子交替掩护着冲进柳条沟村。
接下来在村子外围的将军,就听到村子里厮杀声、枪声连成一片。一会儿功夫,那个试探进攻的步兵中队,就灰头土脸地从柳条沟村逃了出来。
将军一询问才知道,村子里尽是地雷和暗房工事,这个中队进村后,根本找不到人,还到处挨枪子。
“撤退,通知陆航炸平这里。”将军下令道。
“可惜咱们兵力不足。”邱团长看着远去的鬼子说道。
“是呀!再有两个团,咱们不把他们包饺子,也要扒掉他一层皮。”范虎也是十分遗憾。
虽然他们把这一路日军的这次扫荡打退了,但整个联队的鬼子根本没有伤筋动骨。
虽然这伙鬼子退的很快,但这不表明这次扫荡的结束,就在柳条沟村人欢庆打退鬼子的扫荡时,鬼子的轰炸机编队对柳条沟村进行了一次轰炸。
“村民死亡27人,其中有4个孩子。伤43人,其中老人17人,妇女儿童16人。”王彦宾低声把柳条沟村的人员损失念了一遍。
“估计以后的空袭会更频繁,要尽快把防空武器造出来。”林玉山低沉着声音说道。
这次空袭谁也没想到。这也让林家意识到光有对地武器是不行的,也要把防空武器造出来。
“爸,39式通用机枪可以改造成防空机枪,要不这段时间我暂时不整理迫击炮的图纸了,先把防空机枪画出来。”林宪天首先想到的是39式通用机枪,毕竟这种机枪的原型枪有防空功能。
“不,迫击炮的图纸尽快整完。这机枪的事情交给我。”林玉山拒绝了林宪天的建议。
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鬼子的陆航对柳条沟村进行了三次空袭,甚至又一次还投下数枚毒气弹,还好村子里的村民都转移到其他村庄去了,不然损失将更加惨重。
“团长,村子里发现三枚没响的炸弹。”一个小战士向刚赶回来的王彦宾汇报轰炸后的损失情况。
“上面绑上手榴弹,诱爆。”王彦宾想都没想就下令。
“政委,陈厂长不让,他要把炸弹卸开。”小战士严肃地说道。
“这个陈秦山,真是乱弹琴。”王彦宾拾起桌子上的帽子和小战士来到哑弹排除现场。
只见陈秦山和一个年轻的技工试图把埋在土中的炸弹引信卸下。王彦宾不敢现在打搅他们,只有让附近的战士拉好警戒线,等待他们把炸弹引信卸下。
“老陈,你不要命了!”王彦宾看到陈秦山把引信卸下后,才开口喊道。
“没事,这不卸下来了吗。”陈秦山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说道。
“那两颗别卸了,诱爆吧。”王彦宾说着就把陈秦山拉走。
“没事,有了第一颗的经验,第二颗就好卸了。再说炸弹里那么多zha药,炸了多可惜。”陈秦山想要那些zha药造地雷。
“不行,万一你光荣了,我找谁下棋去。”说着王彦宾让警卫战士把陈秦山拉下去。
真的是战时速度,林玉山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39式通用机枪图纸的修改,并增加双联对空机枪架,林宪天也在同一时间完成了迫击炮的图纸。而付出的代价是父子两人在各自的卧室里睡了整整两天。当然这次出来两人没日没夜的绘图外,对原有工艺方面的工作也有新认识。
“还好现在对扫描仪和绘图仪熟悉了,连带工序都不用排了。”林宪天抻着懒腰说道。
“你现在不写工序,日后生产,你不还要做这份工作。”林玉山进洗手间洗了一把脸后说道。
“暂时顾不上了,等日后再说,反正2D、3D图纸都出来了,让八路军那头自己研究吧。”林宪天实在没时间即画图,又编写工艺文件。
“那你也要抽时间补上。”林玉山命令道。
“明白。不过我想咱们光有这一种防空机枪可不行,还要搞大口径的,可惜我没有造防空炮的经验。所以只有试着造大口径高射机枪了。”林宪天摇着僵硬的脖子说道。
“这段时间先有这种机枪应付,你要尽快把大口径高射机枪造出来。”林玉山的精神也没有完全缓过来。
这次反扫荡很残酷,恶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就这时开始的。
“这个村子完了。”范虎看着村外洼地里老百姓尸体悲愤地说道。
“还有活人吗?”邱团长问进村搜索的战士。
进村搜索的几个战士带着哭腔说道:“报告团长,我们找遍全村,一个活人都没找到。”
“咱们不能老跟着这伙鬼子走,要想办法扒掉他层皮。”邱团长说道。
“敌人近二千人,咱们一路骚扰还可以,想要扒他的皮……”范虎毕竟实战经验少。
“咱们在他们要出山时,打他一埋伏,我负责阻援,你负责吃掉他们的后队。”邱团长想利用鬼子出根据地精神松懈时,打一次伏击。
“阻援还是我来吧,后队就交给你吃。”范虎知道他们这次伏击如果打不好,会损失很大,所以他想倚仗自身装备好,来抵消鬼子的火力优势。
“阻援还是我来,你的部队硬仗打的少,正好借这个机会磨磨。”邱团长的话很委婉,但范虎也听明白了,自己的部队虽然装备好,但硬仗打的少,缺少一股子死拼到底的硬气。
“好我去,这样我派一个机枪排和一个小炮班支援你。”范虎知道阻援是这次伏击的关键。
“如果把你的那两支宝贝狙击枪借我一支就更好了。”这时邱团长要起东西也不含糊。
“行,大口径狙击步枪增援你一支,你可要注意这一支可值一门山炮。”范虎叮嘱道:原本第四团有四支大口径狙击步枪,后来刘子傅外调带走两支,范虎一直没有得以补充。
“知道。”邱团长可是这种大口径狙击步枪惦记很久了,一直想知道杀伤力如何。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七集 扫荡的后遗症
更新时间2010…4…26 12:41:52  字数:3013

 “虽然不熟悉这枪的结构,但我想这种枪最有可能发展成咱们急需的大口径机枪。”林宪天拍着三十节重机枪说道。
这也是有依据的,美国使用了80多年勃朗宁大口径机枪就是从这种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发展过来的。
“反正你自己看着办,现在鬼子的飞机没事就在咱家脑袋顶上飞来飞去。”林玉山这段时间一直在训练民兵,如何用机枪打飞机。
“尺寸放大,后面的发射机构还要参照马克沁改成双握柄。有的改了。”林宪天自言自语道。
范虎和邱蔚两个团成功伏击斋藤联队,消灭了二百多鬼子,由于斋藤联队反应很快,范虎没有仔细打扫战场,就掩护邱蔚的三团后撤了。
“看,这次咱们捞到大鱼了。”范虎高兴地把一柄佐官抛给邱团长。
邱团长接过军刀,拔出军刀看到刀身云纹环绕,说了一句:“好刀!”
“我估计这把刀应该能换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范虎依照自己的判断说道。
“能这么值钱?”邱团长知道这是一把好刀,也知道能换武器装备,但具体能换多少,还真不知道。
“差不多,上次我看一个从山东过来的干部用两把这种上面满是图章的军刀换了十支狙击步枪(捷克造),那还只是两把尉官刀。”范虎解释道。
“这么值钱!”听得邱团长眯着双眼细细抚mo着军刀。
“不用摸了,这刀归老邱你了。”范虎十分大方地把军刀的归属划给邱团长。
“那我就不客气了。”邱团长听后喜笑颜开。
“犬饲君,这次遇伏你表现的很英勇,但你的军刀在战斗中丢失,所以有关你的嘉奖就很难通过铨议。”旅团长有些遗憾地对年轻军官说道。
“多谢将军阁下提携。”年轻军官鞠躬说道。
进入12月中旬,日军的冬季扫荡结束,柳条沟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过日军扫荡遗留下的破坏还没有完全消除。
“村长,村外来了不少难民。”一个民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村公所。
“这已经是第三批了”张宗昌念叨着。
“村长在这样下去,咱们村的存粮是挺不过这个冬天的。”民兵也知道村里家底不厚。
“这样,你先带上几个人把难民安置在咱们和跑马沟(村)之间的那所庙里,我去找范团长和林家,估计他们那里能有办法。”张宗昌把民兵安排一下,就出门了。
这次日军的扫荡造成根据地内大量难民的产生,虽然边区政府尽力疏导安置,但鬼子的三光政策破坏了老百姓赖以生活的家园,迫使老百姓背井离乡,再加上数九寒天,没有足够的房屋御寒,更加重了边区的负担。
“我家能出粮食,但这粮食不是白出的。”林宪天靠在炕沿旁说道:“知道以工代赈吗?鬼子打来,这渠就修了一半,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渠修一修。”
王彦宾一看林家肯出粮,那一切都好说了。“我会组织新兵把各村的旧房子翻修一下,然后把难民安置在那里,等开春再把难民遣送回各地。”
“那些闹事的怎么办?”张宗昌问起几天前带头闹事的那几个人。
“先看押起来。”王彦宾也为这事头疼不已。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最初来柳条沟的难民都是三人、五人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难民,柳条沟老百姓把他们都安置在各村闲置的房屋中。后来又来了一群难民是一个同姓村的,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凭什么他们就有好屋子住,我们就没有。”一个汉子嘴角挂着浆水,中气十足地喊道。
“对呀!对呀!凭什么他们住好房子,我们住破庙。”其他吃饱喝足的难民帮腔道。
“你们总要讲个先来后到吧!再说你们是一个村的,村里没有那么多地方安置你们。”张彩妮叉着腰站在庙门口泼辣地回应道。
“你个小妮子,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难民中一个上年岁的老头说完话,又喘了几口。
“我是柳条沟村妇救会长,现在你们都要听我的。”张彩妮知道这些人拿她当小孩子看。
“这真是变了天,什么时候一群大男人要归一个黄毛丫头管。快去找个男人管管你吧。”难民中一位妇女一边给自家的孩子擦嘴,一边取笑着张彩妮:
听到这句话,张彩妮气的原本就冻红红的脸蛋更加血红了。
接下来的几天中,不断有这个村的难民在村子里偷鸡摸狗,为此各村的村长都找过张宗昌和张彩妮。最后无奈的张宗昌给张彩妮出了一个馊主意,就是限制难民每天的稀饭量。这一下就通了马蜂窝,这个村的难民在几个壮汉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来到村公所找评理。同时在这些难民中,一些手脚不干净难民也借此机会盗窃周围农户家的财物。于是矛盾彻底爆发了。
由于柳条沟和周边村庄都有完整建制的民兵,所以一上来,机枪一架,十几支长短枪一瞄,这些难民就傻了眼。最后当地驻军介入,这才暂时平息了事端。
“好像除了新四军,你们八路军基本把我家的武器包圆了。”林玉山翻看许红莲手里的记录。
“哪能,先生家武器这么多,我们想包圆也力不从心。”一位从太行山根据地过来接收设备的干部说道。
“对了,你们的新四军在黄桥把人家收拾的那么惨,小心人家日后报复你们。”林玉山有心无心地提醒道。
“不会吧,谁要是首先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谁就是民族的罪人。”干部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林玉山想通过他去提醒八路军高层。
随后皖南事变爆发了。
鬼子在冬季扫荡后,又改变了进攻策略,由原来的多路围攻,变成在根据地边缘蚕食分割,用铁路、公路、碉堡、据点逐步缩小根据地的面积,同时对用公路铁路圈定的区域进行反复清剿,对抵抗到底的地区实施三光政策。
“为了响应边区‘叫日伪军据点搬家、公路开花、电话成哑巴’的口号,团党委决定从即日起,抽一个步兵连并辅助一个炮排,在根据地边缘地区进行反扫荡作战。”王彦宾在团党委会上宣布道。
“这次反扫荡战斗是我团练兵的一个机会,所以每个连都有机会出击。”范虎给每个连长讲解部队轮战的目的。上次邱团长跟他说的话,现在他仍记忆犹新:“你的部队硬仗打的少,正好借这个机会磨磨。”
“记住,这次出击一定把民兵带上。”王彦宾刚交代完,下面的连长们一阵哄笑。现在四团上下都知道,跟民兵一起训练可以不浪费部队库存的弹药,甚至晋察冀边区也知道这里的情况,所以只要有机会,第一、第三两个军分区就会把自己的新兵部队派到这里训练。这一来二去,范虎落下一个新兵团长的称号。
“这次炮排携带有迫击炮用长弹,是专门对付坚固据点的,所以出击部队一定写好每次的战斗总结。都听明白没有!”范虎很想知道这长弹的效果如何。
“明白!”众连长回答道。
黄崖洞兵工厂
“这是林家新出的迫击炮,带迫、拉两种模式,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平射。”随炮一同过来的干部介绍道。
“也就是说可以打碉堡?”129师炮兵主任赵章成仔细地研究这门迫击炮的拉发机构。
“是的。”说着那个干部演示了一遍迫击炮如何平射。
“他这个机构做的太小巧,咱们能做来吗?”赵章成问一同过来的技工。
“可以,但撞针材料咱们不好解决,只能改一门是一门。”技工说道。
实际不光是迫击炮的撞针,连步枪撞针,黄崖洞兵工厂都现在都无法生产。
“步枪的撞针都可以用缴获的钻头生产,一个迫击炮撞针就那么难?”赵章成想到,现在黄崖洞的八一式马步枪都可以用缴获的钻头、锉刀生产撞针,迫击炮的撞针也可以这样生产吧。(感谢萨苏注:《萨娘出塞》。附录:赵章成将军领导研制的平射迫击炮,出现时间略晚于这个时间,大概在41年8月左右。)
随着仿制的不断深入,林宪天越来越感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尤其在金属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面欠缺的厉害。
这天许红莲看到林宪天坐在山谷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来往的运输骡马队,“想什么呢?”许红莲好奇的问道。
“材料选择和如何处理。”林宪天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听到这许红莲也没有好建议:“那你就多看看书。”
林宪天不为所动,还是直勾勾地看着装卸弹药的骡马队。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八集 日制九七式狙击步枪
更新时间2010…4…27 13:18:34  字数:3199

 “发现四个可疑的,其中有一个经常和跑马(沟)村的有名的二流子在一起厮混。”一位内保战士低声说道。
随着百团大战的结束,日军的注意力开始从南方战场逐渐转移到华北,同时林家名声也随着两棵松树标志的狙击步枪的广为流传,而让华北日军所熟知。于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彻底打响了。
“严密监控,一定不能让他们和林家接触到。”刘昌平命令道。
“是!”
“玉山,你说现在村里的男民兵我咋一个都不认识呢?”许红莲出门办事回来说道。
“你要能认识就怪了,现在这周围七个村的民兵,除了女民兵没有变,男民兵基本是一个月换一茬人,每次四团的司务长来领取弹药,都是超额领取。新兵、民兵一起训练!我看倒不如说是边区新兵训练中心。”林玉山自嘲地说道。
“那原来那些民兵呢?”许红莲问道。
“估计都被调走了,毕竟当初培养他们时,就是按照技术兵种培养的。”林玉山早就知道范虎的那点猫腻,刘子傅在时,民兵还是民兵。等范虎来了,就逐渐把男民兵外调或者编入正规军,空出的名额用新兵去补充。林玉山为了自家的安全,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正是林家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整个晋察冀边区的新兵素质整体上升了一块。
“咱们边区乃至华北其他根据地的狙击手,所使用的全部狙击步枪和子弹中有90%是来自柳条沟林家,边区最大的子弹复装厂在柳条沟,各部队除了缴获外,能搞到火炮的渠道也在柳条沟,各根据地兵工厂需要的部分设备、工具也可以在柳条沟找到。我估计鬼子的下一轮扫荡重点一定是柳条沟。”聂政委在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说道。
日军为了抗衡越来越多的八路军狙击手,把以往只在配备到中队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开始下发到小队一级。
但是光学瞄准镜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被追平的,2。5倍对4至8倍,看起来差距不大,但在这个差距确实致命的。
“当我只看到你的头时,你却能看清了我的脸。”这是我军战士对一支缴获到的九七式狙击步枪进行的效果对比。
“林先生,这种枪的瞄准镜你们能造吗?”范虎把一支缴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摆在林玉山面前。
“这不是三八枪吗?”林玉山对武器的认识没有林宪天那么深刻,所以难免认错型号。
“这是冀中部队缴获的一支九七式狙击步枪,现在冀中装备这种狙击步枪的鬼子很多。”范虎介绍道。
“应该能做。”以林玉山的眼光看,鬼子的瞄准镜制造水平,实在没有林家生产的4倍或者8倍瞄准镜好。
“那我代表边区就委托先生家制造一批这种步枪用瞄准镜,这时定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