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让全部小船都去运送伤员。1942年11月9日0时前,伤员已全部送到后方”。
白天,敌人用迫击炮进行直瞄射击,同时还用设置在马马耶夫岗上的机关枪向左岸100米长河道和岸边扫射。因此,白天小船的活动局限于执行紧急的、需要迅速完成的运输任务或将少量指挥员和他们的通信员从一岸送到另一岸。在这种情况下,更常用的是小型渔船。到11月1日止,各种载重量的渔船共有9条。大批量运输时,效率较高的是恩勒波舟桥纵列的小船,渡口有l0条这种小船(其中5条属于特种任务队)。
尽管伏尔加河及其两岸处于敌人大力的严密控制之下,小船渡口在10月27日到11月11日这段期间,只有一条小船是在航行时被击沉。小船在游戈时被水雷碎片轻度擦伤则是常事,但经修理后,仍可航行。有几条小船是泊靠在岸线上被击毁的,但大多数小船是白天荫蔽在沿岸沙地时被击沉的。
ll日l2日,因伏尔加河开始结冰、起风,小船渡口停止工作。
在斯大林格勒浴血奋战的部队,此时与左岸失去了联系,他们的弹药、粮食和药品储备也所剩无几,右岸还聚集了大批伤员。
N·N·柳德尼科夫上校在回忆录中写道:11月14日前,步兵第138师的全部储备都已消耗殆尽。“不仅健康人,连伤员也在挨俄,且伤员数量逐日增加,达到了300,而以后则更多,连备用绷带、药品都快用完了。”到11月18日,全师约有400名左方的伤员。飞机空投补给也未能兑现,原因是步兵第138师防御的登陆场面积有限,飞机空投的弹药、食品大部分落入河中和敌军手中。此时,敌人高炮连和步兵的重型武器仍在猛烈攻击,阻止飞机低空飞行,使空投命中率更是低得可怜。这就给第62集团军工程兵司令部提出了新任务,即给步兵第138师组织补给并用小船把伤员从驻地运出来。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在河面封冻时,穿越扎伊采夫斯基岛,驶过伏尔加河和没有转运站的杰涅日纳亚沃洛日卡河。
1942年11月17日深夜开始第一次行动。第327工兵营派往步兵第138师的2艘小船之一,带着6箱弹药和无线电台所需电源到达了目的地,但在返航时遭到了炮击。小船班5人中2人负伤,红军战士苏沃洛夫和扎哈罗夫牺牲。另一艘小船停泊在扎伊采夫斯基岛右岸时,被水雷击沉,当时小船班成员不在船上,所以未遭伤亡。”
尽管有许多困难,小船仍然在这几开辟出自己的航线。扎伊采夫斯基岛——步兵第138师的渡口,从11月18日起交给第107独立舟桥营负责。步兵第327工程营则负责将步兵第138师所需的一切物品从伏尔加河左岸调运到扎伊采夫斯基岛。而经该岛的小船和物资,以及小船的装卸任务由专门分队保障。N·N·柳德尼科夫上将写道,因伏尔加河区舰队完成了修复连接左岸交通线的主要任务,“11月19日,终于用装甲艇将弹药、食品运到前线,并将伤员送到后方。”
在防御战中,除第62集团军管辖的伏尔加河交通线外,由舟桥营架起的便桥和徒步桥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敌人炮兵常常把桥炸坏,但这些桥梁始终是同左岸联接的主要交通工具。十月初,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街垒”厂地区内建立了三座徒步桥,将杰涅日纳亚沃洛日卡河右岸与扎伊采夫斯基岛相连。第一座桥建在岛南端,“街垒”厂区内,使用时间达一个多月之久,曾有几千人次路经这里。这座小桥显示出了异常的生命力,敌人俯冲轰炸机的无数次攻击及连续的迫击炮炮击,只使它受到轻微损伤,稍一修复后又可使用。但最后敌航空炸弹将左岸的钢索支架炸毁,致使小桥倒塌,被水流冲走。第2座桥建在第一座桥以北40—50米处,只存在了3天,就因右岸钢索架断裂而被卷入水中。第三座桥长达200米,横跨拖拉机厂区的杰涅日纳亚沃洛日卡河。
伏尔加河会战到1942年深秋还未结束,但是,整个事态在这个时期将要发生根本转变已经日趋成熟,这一转变终于成为以后斗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防御战的杰出战士顶住了敌人优势兵力的凶残进攻,为动员苏联资源并使它们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当时,交战双方谁胜谁负虽然还不得而知,但世界上许多公正的观察员们认为希特勒计划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必然会遭到彻底失败。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除了对苏维埃国家力量所作的正确估价外、还有就是在精神上红军比法西斯法国军队占有绝对优势,而这种精神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
200天大血战
第五节 精神因素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有种东西比苏德战场任何一个地段上的武装斗争更重要。敌对双方——社会主义国家和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检验。
防御战参加者首先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地域的交战中,而后直接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交战中,表现了沉着坚定的意志。同时,军事事态的发展也有力地证实了苏联社会、政治制度是巩固的,苏军思想上的武装对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初期,当战斗主动权再次落入敌人手中的那个困难时期,伏尔加河右岸的战斗决定着十月革命成果的命运。战局结果不仅取决于敌我双方各自的物质条件,而且取决于支配前线和后方千百万人民行动的精神力量。斯大林格勒防线之所以战无不胜,在许多方向是由其捍卫者高尚的精神力量决定的。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表现在他们为争夺每一栋房子、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而顽强战斗的英勇行为之中。斯大林格勒会战如同前次战斗一样,强有力地证明了,忠诚于社会主义祖国,团结一致、奋不顾身捍卫自由和独立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中,各级党组坚定正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出了各兵团、部队全体指战员良好的军政素质。
成千上万的城市保卫者积极要求入党就是对红军官兵进行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结果,也是党的威信日益提高的表现。截止1942年9月1日,第62集团军有7859名联共(布)党员和候补党员,13038名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仅9月份,集团军党委就吸收了423名党员和候补党员。9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各部队共有14500人入党。1942年10月13日第62集团军政治部给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A·C·谢尔巴科夫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旅级政委)П·N·多罗宁递交一份政治报告,名为《关于共产党员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先锋作用》,报告中说:入党和入团的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真正先进的优秀战士。”
许多非党战士在战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从牺牲的共青团员沙米托夫的衣袋里找到了一张纸条:“我要去执行一个极重要的任务——烧毁向我军战斗队形直射的敌坦克。如果我牺牲了,请接收我为共产党员。”沙米托夫爬到敌坦克附近,点燃了它,但德国阻击手的子弹打中了他。类似的事情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各方面军内层出不穷。
希待勒分子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到了越来越猛烈的反击。城北和城南的作战部队牵制了敌军集团的大量兵力,这也是斯大林格勒没有失陷的原因之一。在这些战斗中坦克第1和4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21、63、66及其它集团军的部队在没等炮兵到达及没有航空兵掩护、支援的情况下就发起了反突击。
7、8、9三个月敌人一直在进攻,甚至到10月和11月上半月希特勒匪徒还企图摧毁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防线。敌人在整个防御阶段中兵力处于优势。苏军虽顽强作战,还是被迫向伏尔加河撤退,这是最后一道防线,谁都不再往后退却了。新补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几千名军人经受了1942年夏季撤退几百公里的严峻考验。
敌人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遇到了难于击退的抵抗。第227号命令严肃坦率地指出国家所处的危险形势。这个命令坚决地要求绝不允许再向后撤。但是,在严酷的战斗中,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即使最严历的纪律手段也不可能阻止部队后撤。全部现代战争史,其中包括二次世界大战史都说明了这点。纪律措施虽对违抗军令者有恐吓作用,但它往往不能从根本上决定战斗和战争的命运。苏联军人在伟大卫国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捍卫正义家业的坚定性,及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坚强信念,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鲜明深远的影响。第227号命令就说明了这点,甚至连资产阶级报刊也报道了苏联部队坚强的精神因素。1942年9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斯大林格勒——顽强精神的辉煌胜利》。文章说:“在斯大林格勒有一种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有一种比普通战争机器更优越的东西在起作用。”
作家K·西蒙诺夫在《战争中形形色色的日子》一书中,引用了一位炮兵中士写给他的信,下面摘录一段:
“我终生不会忘记1942年8月初,夏季炎热的一天。在这一天的战斗短暂间歇期间,我们全连列队聆听了斯大林发布的命令……
你们当然也记得,第227号命令是极其真实的,它开诚布公地宣告了国家和人民在严酷的1942年中所历处的恶劣环境。我简直无法形容我们听完这个命令时的情绪及感情。
……我认为,完全可以说,这个命令不是从字面上,而是从精神和内容上大大促进了人们心灵上的精神转变(如果允许这样表达的话)。他们当时聆听了这个命令,他们手持武器,这意味他们掌握着祖国的命运,不光是祖国的命运,而是祖国和全人类的命运。
问题并不在于命令中所提到的那些极端手段,而在于它的内容,它为加快这种转变做出了贡献。
依我看,更重要的是,它敢于将我们已经滑到深渊边缘这一可怕、痛苦的事实如实地、不带任何掩饰地告诉大家,告诉全体人民(命令传达到整个部队)”。
现状必须改变。苏联军人在斯大林格勒巷战时期克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战斗中发挥了先锋作用。政治工作活跃在各排、连、营及各部,分队。他们召开各种会议,散发传单,利用前线刊物教育全体官兵仇恨侵略者,忠予军人誓词,树立不怕牺牲的精神。战士们在堑壕和掩蔽部里就知道苏维埃全国和全世界都在关注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保卫者们的功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在当时就已十分明确了,而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是保卫战的直接参加者。
苏共中央委员B·A·马雷舍夫、Д·З·马努伊尔斯基,E·M·雅罗斯拉夫斯基以及许多指挥员及政治工作者都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表过讲演。
在顽强持久的战斗中,党的政治工作和战斗政治保障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由政工干部提议,首创了“列宁室”,并为此修建了专门土屋。
战士们不分昼夜地守在堑壕和掩蔽部里,无休止地作战,到这土屋后可以得到短暂的喘息,精神也相应地放松一下。在这里可烤烤衣服、取暖、写信,与同志们交流体会,总结战斗经验,参加座谈会,阅读报纸及各类书籍。下面仅举一个例子,就可说明这里开展的工作具有多么深远重大的意义。“帕夫洛夫大楼”英勇防御战的参加者,机枪班长、共青团员伊里亚·沃罗诺夫在列宁室看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他从中受到了深刻教育。在后来的许多战斗中他都表现得十分勇敢顽强。反攻开始后,“帕夫洛夫大楼”的守备部队放弃了被炸毁的楼房(这座大楼已成为传奇式的),向“1月9日”广场区内的敌人发动了冲击。在殊死斗争中,伊里亚·沃罗诺夫负了伤,但他们坚持作战,直到他几处受伤,手无法活动时,才下火线。当他被送到卫生营时,他说:“现在我才算是一名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青年团战土。”
战士们将自己喜爱的英雄形象深深地铭刻心中,在最艰难困苦的考验时刻,用他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在大型居民点实施战斗行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政治机关帮助指挥部总结推广了它,并使之要为斯大林格勒所有保卫者,各部、分队全体指战员和政工干部的精神财富。建立顽强防御体系是主要经验之一。第62集团军政治部在分折了巷战中造成伤亡的原因后,杰出的军政干部迅速将部队荫蔽在堑壕、掩体、避弹坑深处的经验普及推广。在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的帮助下,各部队为建立顽强防御体系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10月2日23时整,第62集团军政治部在电报中要求各级政委、政治部主任、指导员以及各部、分队的党政机关在建立顽强防御时对所出现的问题必须当天解决。例如:挖掩体、避弹坑、挖断街道、在高层建筑物内修筑土木火力点、修建阻塞物和街垒、设置地雷场等。
就在当天夜里,有八名政工干部被派到各部队帮助落实集团军政治部的命令。各部队、兵团的党政机构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反复向部队阐明,精心修筑工事不仅有利于完成保卫期大林格勃这一根本任务,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10月3日傍晚,近卫步兵第39师政治部向集团军政治部报告:“防御地域正在修建工事,为保卫‘红十月’厂,正修筑攻无不克的要塞,如:永久火力点,土木火力点,街垒、鹿寨等。”第193师也在进行特种工程:设置了300枚防坦克和200枚防步兵地雷,就地取材修建了7个街垒,将几座楼房改建成强大的抵抗枢纽部。集团军政治部的政治报告指出:“部队在进入防御地域时,进行的战壕作业是要让每个士兵都有一个避弹坑或全断面战壕。近卫步兵第13师也修建了许多支撑点、街垒及防坦克壕。此外,师司令部与政治部在防御地域共同对值勤、火器配置及前沿部队的战斗准备状况进行夜间检查,以找出不足,提高警惕。”
军队党政工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这项工作是为执行战斗任务服务的。10月底,第64集团军政治部召开了神枪手代表大会。优秀狙击手们发言后,通过了与会代表向所有狙击手们提出的倡议书。
倡议书中说道:
“全体狙击手同志们!当前,这残酷的交战,这特大战役的惊风暴雨、决定着我们的祖国和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命运。全苏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在注视着我们——伏尔加河要塞的保卫者。
苏维埃人民的信任鞭策我们为正义的解放斗争再立新功。战斗越来超激烈残酷,敌人遭到巨大伤亡。数百辆敌坦克,成千上万德国官兵的尸体堵塞了城市接近地和郊区的通道。难怪德国人自己都将这些通道称做:‘死神之路。’我们的任务是捍卫斯大林格勒。这是祖国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完成这个任务——保住英雄城市,把敌人消灭在城郊。”
在防御交战的严酷条件下,各级政治机关和党组织给予指挥部实际帮助,保障了顽强的防御。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士气。近卫步兵据第13师师史记载,“指导员或宣传员常常与士兵进行简短亲切的谈心,然后与土兵们并肩作战。共产党员、师政治部主任、正营级政治干部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维奇·马尔琴科和近卫步兵第34团副营级政委彼得·瓦西里耶维奇·丹尼洛夫就是在强击分队的战斗队形中负了重伤的。
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在这些战斗中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共产党员的队伍在战斗中却更加壮大、坚强。烈土们来完成的业绩由他们的战友继续完成。
同全国各地区保持经常的联系对提高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士气起了巨大作用。方面军刊物发表了斯大林格勒地区人民、参加过国内战争的老战土、各城市、乡村、共和国全体劳动人民和其他方面军战士,号召顽强保卫伏尔加河城市的呼吁书,及斯大林格勒人民的回信·国内战争的老战士,察里津保卫战的参加者这样写道:
“……我们决心不让敌人占领任何城市。你们要像察里津的保卫者那样战斗,不惜任何代价保住英雄城市。你们要勇敢战斗,你们的荣誉也像察里津保卫者的荣誉一样,流芳百世。
你们要记住,亲爱的朋友们,儿女们,我们的国家和全体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他们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人民幸福英勇奋斗,为保卫英雄城献身的人们。”
近卫步兵第13师的战士对这封信首先作出反响,并对斯大林格勒全体保卫者发出公开信:
“……战友们!
……我们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正在努力工作,日日夜夜为我们的生产枪械坦克、飞机、大炮、炮弹相子弹。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他们要求我们坚决无情地打击敌人,为被敌人践踏的俄罗斯土地,为被破坏和烧毁的城乡,为被打死的俄罗斯人民复仇。他们要求我们要向国内战争时期察里律史诗中的英雄学习,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地去战斗。”
近卫军战士们呼吁全体斯大林格勒保卫者无情地打击敌人,直到全歼他们。
第64集团军军史资料中讲到他们是如何响应这一呼吁的:“10月1日,集团军《为祖国而战》报发表了近卫步兵第13师全体指战员的信……军人大会和其它各种会议都对呼吁书进行了讨论,它在第64集团军备部、分队指战员心里引起了极大反响。”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全体军人致最高统帅的信是他们对上述两封信讨论的结果。信中说,他们要为祖国尽自己的天职,保卫所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贺信,和成千上万的包裹礼物。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人民、苏联科学院、切利亚宾斯克和斯绍尔德洛夫斯克的工人、摩尔曼斯克海员都在向他们致敬。许多来自后方的信中表示,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突出的成绩,更多地支援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
党政机关、党的刊物展开了巨大的工作,以提高军人的士气。这种士气表现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世界舆论对此评价是罕见的。党的积极有效的思想工作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政治教育和党的工作形式,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目标一致。红军全体人员的高度思想觉悟是部队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