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刘宣听见种乡绅的声音有些压抑,还带着一丝哭诉道:“你以为爹爹今天就好受吗,你嫂子不是爹爹逼死的,而是被流贼害死的,是被这该死的世道逼死的,是被旁人的流言逼死的。”

    “如今以是王朝末世,我们能苟全性命已经不易,还是早早埋葬了你的哥哥嫂嫂,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希望他们来生能投一个好胎,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安乐之人。”

第七十七章民心

    刘宣默默地站在墙外,听着种乡绅一家的哭诉,一时间默然无语。

    他大步迈开步伐,雷厉风行的进入节堂。

    节堂之内虽然点着几支蜡烛,但是因为空间较大,一点儿也不显得明亮,反而有些压抑的昏暗。

    节堂之内,轮值的孙登、胡宽二人正在奋笔直书,也不知道在抄录什么文件。

    如今刘宣随身的文案已经超过了四人,除了叶谬之、孙登外,又提拔了现在掌管军妓所的胡宽,与原籍西安府的周建。

    周建本是中产之家,但是现在也逐渐生存艰难,不得已只能去延安府投奔亲族,后被刘宣俘获,为了生存,周建也只能投奔刘宣。

    周建此人四十三岁,还没有考中一个秀才功名,算是名副其实的老童生。他之所以科场失意,并不是因为学问不佳,只是因为记忆力不佳,不善于八股文罢了。周建因为科场失意,最后也绝了功名利禄之心,反而专研算经十书等杂学,就连西方的几何学,周建此人也多有涉猎。

    正是因为身怀大学问,周建很快在军中脱颖而出,被注重真才实学的刘宣发现,提拔为自己随身的文案。

    胡宽的才能不下于周建,但是科场运气更差,他的思想有些离经叛道,被当时的主流文化不容。尽管考了几次,居然连第一轮童生考试都没有过,只能算是乡间的文化人。

    在刘宣攻破延川后,胡宽迅速来投,代替了掌管军妓所的王庚,为刘宣赚取了不少银钱。

    一军统帅的文案,在刘宣这支队伍中的地位也非常不凡,级别与哨长相同,实际上的权势更远超哨长。这些文案秘术,毕竟都相当于天子近臣,长时间伴随在刘宣身边,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刘宣。

    刘宣进入节堂,对正在轮值的胡宽说道:“我们今日攻破堡镇,新投靠的梁绍军纪败坏,杀戮了不少无辜百姓,今日城中多有哭诉之声,我心中也多有不安。”

    “你拿着我的手令,明日去后勤营李营官那里领些银钱,凡是戴孝的人家,每户赏银五两,让后勤营的工匠多打造一些棺木,赏赐给无钱购买棺木的贫困百姓。另外将违反军纪的看押士卒,明日在校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以告慰无辜百姓的在天之灵。”

    胡宽恭敬的接过刘宣的手令,连夜走出了节堂,开始暗中查访镇中百姓的情况,看看哪家哪户今日死了人,毁了房屋,遭受了无端的兵灾。

    走在镇内狭窄的街道上,胡宽的心中也有些兴奋,他以前管理军妓所,虽然没有不情不愿。但是胡宽毕竟自认为读过圣贤书,感情上也不愿意管理这种肮脏污秽的地方。

    如今刘宣提拔他成为亲信的秘书,让自认为是读书人的胡宽有了一种被信任、被重用的感觉。

    这些天来,每当刘宣交代了任务,胡宽总有一份使不完力气的感觉。

    连夜将镇中的情况查探了个大概,第二日一大早,胡宽拿着刘宣的手令,从李昭云手中领取了银钱,带着几名书记官,领着后备营的一队步兵,挨家挨户的为遭受横祸的百姓发放赏钱。

    到了午时三刻,胡宽亲自充当了监斩官,将犯下军纪的乱兵全部处斩,尸身埋在城墙外面,头颅挂在城头之前。

    等胡宽处理了这一揽子事情,刘宣的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从流贼升级为仁厚的义军。

    镇内那些没有粮食吃的百姓,也一股脑加入刘宣军中。

    刘宣回到中军驻地,见种乡绅带着妻儿子女,一同前来感谢刘宣。

    昨日种乡绅家死了两条人命,所以领取了十两白银和一口棺木,尽管种乡绅不算贫困,但是十两白银也算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见刘宣已经回来,种乡绅正要下跪,却被刘宣眼疾手快的扶起来,刘宣拍了拍种乡绅的手说道:“钟先生,我攻破堡寨不少,备受乡绅文官蔑视,主动配合我的乡绅却只有钟先生一人。”

    “如今我已经算是显赫的巨匪大贼,先生配合我做事,恐怕会被朝廷仇恨。我走之后,怕是朝廷会株连先生,不如先生这次随我一同离开,扔下这些坛坛罐罐,做一番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我本人现在是求贤若渴,扫榻欢迎先生加入我军。”

    种乡绅名叫种平,天生就是玲珑剔透非常有眼色之人。在刘宣入城后,他清醒的知道不可能抗拒刘宣,才主动配合刘宣的工作,不仅让出了安身的宅院,还主动捐献了不少粮食,以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

    他本以为刘宣很快就会离开,没有人知道自己配合刘宣,没想到刘宣在甘谷驿休整了三日,自己从贼的名声已经弄得人尽皆知。

    尽管种平不太愿意从贼,但是害怕官府的逼迫,只能将鸡蛋放在刘宣这个篮子里了。

    在种平看来,刘宣如今已经实力不小,加上军纪严明,未必没有招安做官的一天。自己投奔刘宣,也许有一个做官的前程。

    种平本来已经打算投奔刘宣,如今听见刘宣亲自相迎,并没有丝毫矫情的说道:“小人如今已是走投无路,愿意入伙儿投奔刘将军。”

    “钟先生读过书没有,身上有没有功名在身。”刘宣和颜悦色的问道。

    种乡绅脸上一脸惭愧道:“不敢欺瞒将军,小人性子比较愚钝,苟且大半生,并没有考中一个小小的童生。”

    “先生不必挂怀,朝廷八股取士,虽然也能招揽一些人才,但是大部分脱颖而出的却是无用的腐儒。本人重视人才,并不重视八股文章。”

    “先生既然识字,不如就去后备营充当哨长,为在下管理粮草后勤。”

    种平见刚来投靠刘宣,马上就能当一个官做,心中也着实高兴,身子骨也轻了几分。他心情激动的拜谢了刘宣,带着儿女回到了家中。

    刘宣之所以马上重用种平,就是因为种平算是第一个投奔自己的乡绅,对于刘宣来说,这也是一种千金买马骨,尽管很难起到多少作用。

    况且刘宣手中识字的人员非常稀少,每一个人都要当两个人用,种平前来投靠,也算是物尽其用。

    就这样磕磕绊绊,刘宣在镇内多待了两天,他征集镇内的各种物资,开始打造各种攻城器械。

    刘宣在甘谷驿镇休整了两天,然后大军拔营,朝着延安城杀去。

第七十八章围城

    刘宣率兵离开了甘谷驿,不到两天时间,就到了延安城下。

    延安古名肤施县,算是陕北之地数一数二的大城,以前更是延绥巡抚的驻地,丝毫不让于大军云集的榆林边城。如今尽管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城中的户口还是超过了万户,人丁超过了五万余人。

    延安城高三丈三尺,是名副其实的边塞坚城。正是因为城池坚固,新任延安府参将刘勇才决定坚守延安城,想要挫败刘宣的兵锋。

    延安城中现在共有兵丁三千余人,除了张应昌收拢的近两千职业军队外,刘勇另外还募集了上千的家丁。这些家丁,几乎大部分都是刘勇本家的族人。

    刘家人丁众多,家口繁茂,虽然并不富庶,但是却是肤施县第一大户。刘家发迹很晚,到了刘勇一代,才在榆林镇混出了名头,正是因为在朝廷根基不稳,刘家之人才愿意从军打仗,用人命换取功名富贵。

    刘勇虽然骁勇,但是仕途却不算太顺,他与延绥镇副将张应昌交恶多年,一直受到张应昌压制。直到刘宣大破张应昌之后,刘勇才从新获得朝廷重用。

    面对气势汹汹的刘宣,刘勇只能从新召集家丁族人,组成了一支上千人的刘家军。这支刘家军尽管缺衣少粮,兵甲简陋,但是因为都是同乡族人的关系,却能奋勇死战,战斗力还超过张应昌的嫡系官军。

    刘宣全军而来,带着精锐七千余人,老弱上万人一股脑涌入延安城下。面对城池坚固的延安府城,刘宣采取了四面围困的战术,深扎营垒,将延安城团团围住。

    自古以来,守城必守关,城关一失,城池也非常难以守御。如果困守孤城,面对攻城的大军,守城一方也会非常被动。

    面对拥众上万人的刘宣,延安参将刘勇也不敢怠慢,他派遣张应昌的亲信张芳,在南门城关安营扎寨,抵御刘宣的大军。

    张芳是张应昌的嫡系亲信,与刘勇矛盾向来很深,刘勇也一直不信任张芳的能力人品。所以才会将张芳的本部调去最危险的城外安营。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刘勇的官职远比张芳显赫,况且现在更是情况紧急之时,所以尽管张芳心怀怨恨,但是也只能遵守刘勇的将令。

    因为刘宣四面围城的战术,刘勇也不敢随便分兵,害怕被刘宣发现漏洞突然袭城。他只能每一面城墙分配四百名边军,征集城中壮丁协助守城。

    至于刘勇嫡系的上千家丁,都被他亲自率领,当做守城的拳头部队,准备随时给刘宣一个难忘的教训。

    刘宣逼近延安府已经到了下午,整个一下午,刘宣也没有打算试探攻城,所部上万人也一直在建造营寨,看起来想要长期围困。

    刘勇见刘宣防守森严,没有任何空子可钻,也没有白费力气出阵,就这样让刘宣有了一处立足之地。

    深夜子时,刘宣入睡不久,忽然听见一阵阵吵杂之声,他匆匆披上铠甲,紧急的集合随身的亲兵。

    刘宣点起篝火,仔细分辨声音的方向,发现声音传来的方向正是城东的第二营。

    刘宣围城时,因为地形的不同,兵力的分布并不均匀。城南地形平坦,官军还在城外扎营,所以刘宣留下了战斗力最强的骑兵营。城东城北靠近延河水,也摆不开太多的兵力,所以只能留下一个营,分别是张虎成的第二营与白旺的第一营。

    城西地形也比较平缓,是刘宣主力驻扎的地点,不仅驻扎着李旭中第三营,杨四宝第四营,张应金的第五营三个步兵营。就连李昭云的后备营,刘宣亲自兼任的炮兵营,还有刘宣麾下的老弱中军都驻扎在这里。

    听见声音来自张虎成的第二营,刘宣马上招来传令兵,让他们亲自传令各营加强警戒,自己亲自率领麾下的三百亲兵,带着杨四宝一个哨的步卒,朝着第二营方向增援而去。

    就在刘宣增援张虎成之时,第二营已经承受了极大地压力,这一次刘勇几乎倾巢而出,带着麾下所有的亲兵,连夜偷袭第二营。

    第二营尽管也有所防备,对官军袭营有了几分准备,但是面对刘勇狠历的用兵,张虎成刚开始也失去了先手,情况也十分被动。

    好在因为哨兵及时的报警,张虎成立刻有了警觉,他集中了两个哨的兵力,全力阻挡着刘勇的亲兵。

    至于另外两个哨的步兵,已经出了很大的混乱,短时间内根本不能从新组织起来。所幸刘宣军中军法严厉,还用士卒的家小控制大军,才没有深夜溃散。

    古代的军队,能够夜间打仗的都算是精锐部队,刘勇之所以不多带兵丁,也是不放心张应昌麾下的边军。

    刘勇这支亲兵,虽然征集的时间不久,但是却并不算新兵。这些家丁亲兵,都是跟随刘勇作战多年的老兵,虽然已经卸甲几年,但是稍加训练,也算是一支强军。

    因为将官士兵都是同乡同族,所以刘勇的这只家丁部队凝聚力很强,刘勇正是靠着这股强兵,才在榆林镇边军中闯下赫赫威名。也正因为刘勇麾下有如此强军,他才会被张应昌忌惮多年。

    因为血脉相连,乡土相依,所以刘勇对他这支家丁队伍能做到如臂指使。有了这支凝聚力极强的家丁,刘勇才能组织了这次夜袭,打了张虎成一个措手不及。

    所幸张虎成本人从军多年,反应相当果断快捷,他马上放弃了最混乱的一个步兵哨,然后靠着刘武的拼死抵抗,集中了剩余的两个哨的步兵,才能与刘勇形成对峙的局面。

    因为刘宣重视队列训练,几乎每日一操,训练的强度也远超官军,所以能够迅速的排成严整的阵型,才能第一时间抵挡住刘勇麾下的大军。

    深夜的喊杀声传的很远很远,听着城东方向的惨叫声,火铳发射的轰鸣声,刘宣心中的焦急也不由自主的表露出来。但是因为深夜行军的难度很大,虽然短短的二里路程,但是一时半刻却增援不上来。

    今天周一,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明天时间宽裕,应该可以两更。

第七十九章结仇一

    喊杀声还在继续,刘武站在队列的前面,奋力挥动着手中的长刀,精疲力尽的杀戮着前面的敌兵。

    在刘勇率兵来袭之时,刘武为了给张虎成争取收拢士兵的时间,只带着两个队的士兵义无返顾的杀向敌军。所幸敌军将帅刘勇头脑比较清新,没有多与刘武纠缠,分出一部分兵力缠住了刘武,继续向张虎成中军杀去。

    两军对垒的时间虽短,但是这场深夜的战斗却非常残酷,短短的一瞬间,双方死伤的士卒已经超过了上百人。

    刘武长长吸了一口气,胸膛一鼓一鼓,喷出的气流还带着一股咸咸的血腥。他奋力挡开敌军刺来的长矛,高声大呼道:“刘将军听到营中响动,必赶来增援,大家加把力气,随我杀贼。”

    刘勇的士兵,发现刘武就是贼军的指挥官,依靠着优势的兵力,争先恐后的朝着刘武杀来,刘武麾下的亲兵不顾牺牲,奋勇抵抗着刘勇官军,拼命保护着自己的将主。

    张虎成下面的几个兄弟中,刘武虽然是一个万金油,什么都能干一干,但是论起武艺来,其实以刘武最差劲。他虽然在战斗中从来不惜力,也敢于冲锋陷阵,但是却并不以勇武闻名三军。

    面对敌方士兵前仆后继的冲阵,刘武逐渐的感觉到有心无力,他拖着疲惫的步伐,手中的长刀也越加疲软。

    因为刘勇的麾下人数众多,刘武麾下的士兵只能不断地后退,最后退无可退,被逼到营寨的壕沟前面。

    这些壕沟足有八尺深,连通着延河水,算是营寨的护城河,保护着营寨的安全。

    就是这营寨四周的壕沟,挡住了刘武的退路,让他只能够杀敌拼命,没有了后退的空间。况且刘武与张虎成感情很深,如果张虎成不能安全退下来,刘武也不可能独自逃命。

    杀戮还在继续,城东的喊杀声越来越急,情况也越来越紧。

    刘武身边的士卒也从一百余人减少到三十多人,剩下的士卒不是死于敌手,就是在黑暗中趁乱逃命。

    刘武看着张虎成的中军大营,发现自己的大哥张虎成已经落在下风,他神色也有几分庄重,奋力格杀一名敌军,朝着官军的阵型杀去,麾下的士兵也不敢抛弃主将,只能奋起余勇,朝着官军中心杀来。

    刘武形势危急,官军的情况也不好过。刘勇虽然已经高估了刘宣,但是却没想到敌人却是如此难缠,仅仅一营步兵,就扛住了自己的袭营。

    “如果不是占着偷袭的便利,这一营敌兵未必不能击败自己麾下的亲兵。从刘秃子扎营的规模,看起来这样的步兵足有六个营,还有一支马队,一哨炮军,如果不能打败这一营步卒,自己这边野战远不是刘秃子对手,野战无力自然不可能守住城池。”

    眼见刘宣随时都会赶来增援,但是自己还是不能击败敌人。敌人仿佛打不死的蟑螂,总能吊着一口气续命。

    万不得已,刘勇狠了狠心,带着麾下的三十个披甲亲兵,只能亲自搏杀上阵。

    刘勇已经是一方大员,朝廷的从二品武官,亲自杀敌的记忆已经非常遥远,但是这一次情况紧急,刘勇也只能亲自皮甲上阵。

    刘勇作为二品武官,还要披甲上阵,这种身先士卒的勇气,更是鼓舞着官军的士气,官军的精神霎时间大为振奋。

    面对士气大振的官军,只能以两个哨迎战官军主力的第二营顿时压力大增。

    而作为刘武一边,虽然他奋起余勇,但是还是没有冲破官军的阵型,自己一方反而损失惨重,眼见追随自己的士兵只有十多人,刘武的脸上也有几分悲痛绝望之情。

    刘武不住的后退,退到壕沟旁边,他对着剩下的士卒说道:“我们能坚持到现在,也算对得起刘将军恩养之恩,现在我命令大家分散突围,会游泳的军士跳入壕沟挣扎逃命,剩余之人随我缠住官军。张大哥胜败未知,我刘武一定不会苟全性命、弃他而逃。”

    在刘武这个步兵哨中,刘武非常能得军心,他本来在炮兵哨充当哨长,因为张虎成身边缺乏亲近得利之人,才调入了步军。

    因为刘武平时爱护士卒,为人大方爽快,能与士卒打成一片,所以在底层的士兵眼中,威望及其高大。

    正因为刘武威望很高,所以才能第一个反应过来,率先收拢手中的半哨兵力,短暂的牵制住了刘勇的大军,为张虎成第二营的集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听见刘武的话如此悲壮,剩下的士卒也大为感动。除了少数的几人跳入延河水逃生外,剩余之人反而一往无前的杀向敌军。

    刘武长时间的抵抗,让刘勇留下的这支偏师极为头疼。这支两百多人的官军,现在已经损失了七八十人。所幸这支军队都是由血缘纽带组成,才有保持住阵型不溃散的能力,但是已经元气大损。

    随着刘武等人的自杀性冲锋,官军也一时间有些胆怯,反而让刘武一方冲出三四个散兵。

    刘武看见有几个散兵冲了过去,看起来应该能保全性命,脸上带上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死死的抓紧手中的长刀,朝着一个勇武的官兵杀来。

    “斩”

    刘武大喝一声,手中的长刀刁钻的斩在官军勇士的身上,直接砍断了铠甲的背带,斩伤了这名敌人。

    这名官军勇士也非常悍勇,居然用血肉之躯的双手抓住了刘武手中的白刃,差一定夺下了刘武的兵刃。

    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