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时分:纯悫皇贵妃-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
并在康熙帝颁诏废除太子的当天,当着众人的面,大力向康熙帝推荐相面人张明德。康熙帝心中生疑,派人暗中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此事属实,且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这让康熙对胤禩戒心更加重了一分。
胤禔觉得胤礽虽被软禁,但势力尚存,于是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听了非常惊异,忽然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之心已久,如今竟欲杀害胤礽,心思狠毒至极。康熙帝痛斥胤禔,说他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同时,命人暗中调查皇八子胤禩,伺机待发。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胤禩因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废太子胤礽之奶公凌普家产’一事,上朝回奏时,康熙帝当众宣布:“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
对此,康熙似乎觉得还不称心,由于次日,即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再召众皇子至乾清官,宣布:“废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称胤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著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
事后,皇九子胤禟连同皇十四子胤禵,带了毒药前去阻谏。胤禵跪在地上,匍匐着爬到康熙帝脚下,连声说道:“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康熙帝勃然大怒,呵斥道:“你们两个是要指望他做皇太子了?日后登了基,封你们两个亲王么?你们想表示你们有情有意了?我看都是梁山泊义气。”
情急之下,胤禵脱口而出:“虎毒不食子,皇阿玛,您就绕过八哥吧。”
康熙帝怒吼道:“你的意思说,朕还不如畜生了?你要死,如今就死好了。”说罢,拔出随身携带的小刀,欲当场诛了胤禵。
众阿哥见了,慌忙劝住。皇五子胤祺更是扑过去,跪抱住康熙劝止阻。众皇子皆叩首恳求了半日,康熙方才收下小刀,命人将十胤禛胤禵拉出去,责打二十板,逐出乾清宫,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
朝上乱成一片,后宫也是人心惶惶。德妃娘娘听闻胤禵在御前胡闹,很是担心,虽也派了人去探望,但碍于皇上也不好亲自去看,总是不放心,只得让人找来了胤禛。
“儿臣给恩娘请安。”
“快起啦吧。”德妃娘娘连忙拉起了胤禛,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跟额娘细说说。”
“皇阿玛斥八弟有不臣之心,锁了八弟,交与议政处审理。九弟和十四弟不服,带了毒药到皇阿玛那里死谏。十四弟言语上冲撞了皇阿玛,险些被当场诛杀。幸亏众人劝租,才只打了二十大板,放了出来。”
德妃娘娘缓缓地输了口气,说道:“还好,还好,这也算是完了。这个老十四,心太直,成日里就知道跟着老八、老九厮混,如今竟成了他们的挡箭牌了。这孩子不懂事,你们是一奶同胞,要多劝着点。”
“额娘,十四弟有他自己的主意。儿臣劝不动的。”
“我也知道,若不管教,这孩子早晚出事。老四啊,你弟弟年轻不懂事,今后还得你多帮衬着,额娘可都指望你了。”说完,德妃娘娘似有似无地拍了拍胤禛的手。
“额娘放心,儿臣知道怎么做。十四弟那边,额娘以后也要多劝着点,让他少跟八弟他们掺和。这样大的事,十弟都不出面,就十四弟一个人在御前求情,算什么啊?”
德妃娘娘点点头,不再言语。
出了永和宫,胤禛按照德妃的意思,直接去了乾西四所。此时的十四爷,正趴在炕上生闷气,见胤禛进来也不搭理。
“十四弟,额娘担心,让我来看看你。”
胤禵听了,气不打一处来,梗着脖子问道:“不必了,四哥还是自求富贵去吧,何必来搭理我这样的乱臣贼子。”
胤禛听后,冷笑了一声,坐在炕边,说道:“你当我想管你啊?额娘伤心,非央着我过来看看。你既这样精神,明儿赶紧去给额娘请安,也好让她安心。”
“四哥不必在这虚情假意,若真关心弟弟,当时在皇阿玛那里,四哥为何见死不救?同胞兄弟,为何偏偏是五哥抱住了皇阿玛?”
胤禛冷冷地看着十四爷,虽说个子长高了不少,怎么这心性还跟个孩子似的?“我不救,是不想火上浇油。我只问你三句,九弟拽着你去殿上死谏,和老八关系更好的十弟,怎么称病在家?老九既然为了老八,敢带着毒药面圣,为何皇阿玛要杀你那会儿,他不挡在你面前?皇阿玛若真有心杀你,你觉得你现在还能在这跟我赌气?”
一席话问得十四爷哑口无言。胤禛倒了杯茶,递给十四爷,说道:“抢打出头鸟,你虽与老八他们交好,凡事也要留点心,别为他人作了嫁衣。”
十四爷接过杯子,一饮而尽,说了句:“谢了。”
紫禁城–延禧宫,五阿哥胤祺来给宜妃郭络罗氏请安。
“额娘吉祥。额娘今日身子可安泰?”
“安泰?”宜妃挑挑眉毛,厉声地问道:“若你为了老十四,被伤了,你看额娘安不安泰。”
“这……”五爷胤祺生性纯良,不善言辞。
宜妃起身拉着儿子在炕上坐下,痛心地说:“你呀,心太实。那么危险的时候,你往前扑个什么劲儿啊?再说,万岁爷要砍的,是她乌雅氏的儿子,又不是你的亲弟弟,人家亲哥哥都没出面呢,你瞎掺和什么。”说完,宜妃气得用手指狠狠地戳了一下五阿哥的额头。
“额娘,那儿臣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你说说,我怎么生了你们两个活宝,这心眼怎么全长你弟弟身上了!老九那个混小子也真该打,白长了那么多心眼,不为自己筹谋,一味地为了个老八上蹿下跳的。你让我将来指望谁啊?”说完,不禁抽泣起来。
“额娘……”
第四十六章 战团中的失败者
当众人还在为皇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的境遇唏嘘不止时,紫禁城的天又变了。这一次,风起云涌,黄沙满天。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五日,皇三子胤祉在朝上,奏称:皇长子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性情大变、言行荒谬。康熙听后勃然大怒,未经查证,立刻革去胤禔爵位,幽禁在其府内,终生不再相见。自此,皇长子胤禔永远地退出了‘九王夺嫡’的战团,成了第一个失败者。
而此后,皇三子胤祉又给康熙帝呈上一道密折,里面详细记载了自己调查皇长子胤禔诅咒皇太子的种种证据,同时里面还附上了一份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的证词,称皇十三子胤祥也曾因同事,而隐秘地找过自己,妄言废立之事。康熙看完不禁痛心疾首,皇十三子胤祥一直是他很疼爱的皇子。当年他出生命名时,自己就选了“国之将兴必有祯祥”中的‘祥’字,正是抱着大清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的臆想。在康熙的眼中,胤祥的出生不只是一个生命的开始,而是大清将兴的前兆。这数十次的出巡,只要有皇子随行,康熙必定会带上胤祥,可见他有多喜欢这个儿子。
如今,诬害太子一事,竟也牵连上他,这除了让康熙伤心外,也让他左右为难。在热河拘禁太子时,因胤祥挺身而出为太子求情,康熙帝在盛怒之下,也命人锁了他。原想着过两天就把他放出来,也算小惩大诫。可现在胤祉密折一上,这个儿子也是断断放不得了。于是尽管康熙有万般地不舍,十三爷胤祥还是开始了他漫长的幽禁生涯。
‘九王夺嫡’的战团中,接连有两位皇子出局,另一位灵魂人物,皇四子胤禛此时却隐忍不发,在康熙面前极尽孝道。不光亲自申请督办十八皇子的葬礼;还曾在押解胤礽回京时,向康熙奏请撤除胤礽的枷锁,适时地表现了他兄友弟恭的一面。这让本已伤心欲绝的康熙,略感安慰。
胤禛独自坐在书房了,手上虽拿着本诗书,却一个字也看不下去。十三爷胤祥尚在幽禁之中,如今自己如断臂一般,无法伸展拳脚,目前自己只能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但一想到十三弟,心里不免有些伤感。多年兄弟情分,以前他虽无爵位,也无府邸,但皇阿玛恩准他住在乾西四所,那些奴才们也不敢怎么样;可如今他幽禁狱中,那些势利小人还指不定怎么欺负他的姬妾们呢,只怕抱怨几句、甩个脸色都是小的。
现在,皇阿玛正在气头上,梁九功说胤祉又隐秘地参了老十三一本,看来这一时半会儿是出不来了,以后再徐徐图谋吧。只是,如今要想法照顾他的家人才是正经。想到这,胤禛放下书,来到雯杨院中。
雯杨正在看书,这些书都是十三爷带给她的,全是市面上畅销的小说。自小和十三爷相识,他的为人自己再清楚不过,怎会妄言废立呢?一定是有人陷害,但具体是谁,只怪自己当时没有留意过。可是,即便自己真的知道了,会去阻止吗?
胤禛看见雯杨捧着小说发呆,知道她也在担心胤祥。慢慢地走过去,把书从她手里抽走,说道:“要是想他,你坐着想就是了,站着怪累的。”说完,拉着她坐到炕上。
雯杨看着胤禛,很心疼,多久没有见过他这样寂落的表情了?眼睛里的血丝、眼下的青色都表示他彻夜未眠,如此疲惫的样子有多久了?他和十三爷的感情非比寻常,如今十三爷被幽禁,杀与不杀仅在皇上的一念之间,他能不担心吗?将胤禛搂入怀中,让他的头枕在自己肩上,雯杨轻声地说:“要是觉得累了,就睡会儿,我陪着你。”
胤禛心中一动,平躺下,将头枕在她的腿上,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真想一睡不醒,哪怕能片刻忘记这世间的种种也好啊。半响,胤禛说道:“明天,我会让人给老十四传个口信,说你找他。他的伤已经大好了,应该可以过来。我给你张银票,你求他转交给老十三的家眷。他们如今都住在乾西四所,出入比我方便些。”
雯杨听了顿时掉下眼泪,那样好的十三爷,怎么要落得如此境地?那个皇位真的重要吗?重要得连父子亲情、兄弟手足都可以不顾了?她搂着胤禛,手轻轻地在他头上**着,像是在哄孩子一般,希望他可以睡会儿,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胤禛蹙着眉,躺在她的怀里,享受着她的爱抚,像个孩子般地安心,渐渐地竟睡着了。
看着熟睡中的胤禛,有多少烦心事啊,即使睡着了,还是皱着眉。脆弱的一个男人,妄图用冷漠来掩饰自己的软弱,将自己包裹在冰冷的外壳之中,可是一旦伤到自己在乎的人,所有的掩饰立刻土崩瓦解。他今后要面对的还不止如此,他怎么挺过去的?
手轻盈地在他脸上滑动,慢慢地抚平了他的眉,低下头轻吻他的唇。今后再苦的日子,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第二日,十四爷胤禵如约而至。
“真是稀奇,你居然想到找我?是想看看我伤得怎么样了吗?”十四爷今日兴致很好,见了雯杨也不忘调侃一下。
“十四爷,妾身今天是有事相求。”说罢,雯杨应声跪下。
唬得胤禵一跳,连忙把她拽了起来,说道:“好好的,你说就是了。你的事,我什么时候没答应过。”
雯杨从怀里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银票,足足有一万两。如今身为贝勒的胤禛,一年的俸禄才不过两千五百两,还要应付这一大家子的开销,这一万两对于胤禛来说恐怕是倾其所有了。
雯杨将银票递给十四爷胤禵,说道:“十三爷,这张银票麻烦您带给十三爷的福晋,如今十三爷被幽禁,但他一家大小还得过活。虽说尚在宫中,吃穿用度还有份例,可是……您也知道,那些势利小人……”
十四爷点点头,将银票小心地收好,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为何四哥不亲自跟我说?”
“啊?这,这是妾身的主意。”
十四爷指指自己的脑袋,对她说道:“这里是脑子,不是浆糊。你一个格格,即使再得宠,拼劲一生也不过能攒个千百两银子,这一万两若不是四哥给的,你是断断拿不出来的。也罢,四哥可以倾囊,我这个弟弟自然是要奉陪的,我就替你们跑这一趟吧。况且,我自小和十三哥玩大,比你们还要亲近些,他的家人我自会照顾,你们就放心吧。”
“谢十四爷。”
十四爷看着雯杨,半响才问道:“你就没别的话说了吗?”
“没有了。”
胤禵长叹一声,说:“罢了,你心里只有四哥,其他人是入不了你的眼了。我这个当哥哥的,恐怕也不如他了。先回去了,你在这里万事要当心啊。”
雯杨点点头,微笑着送十四爷离开。
作为未来最有机会获得储位的十四皇子胤禵,出了胤禛的府邸,骑着马朝紫禁城跑去,自此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
回到宫里,十四爷胤禵先回了一趟乾西四所,吩咐自己的福晋完颜氏,准备了一些绸缎、配饰、补品什么的,连同银票一起送到胤祥的福晋手中。随后,便去永和宫给德妃娘娘请安。
“额娘吉祥,儿子来给您请安了。”
见了十四爷,德妃很高兴,连忙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说完拉起十四爷,上下仔细打量着,双手不住地在他脸上**着,“可全好了?”
“额娘,您看,我都好了。”
“唉,你这孩子啊,尽让额娘担心。”德妃哽咽道
“额娘,儿子知错了,以后不会了。”
德妃娘娘擦干眼泪,拉着十四爷来到东暖阁,低声地对他说道:“你如今大了,额娘不该过问太多了。况且,前面的事儿,也不是我们可以议论的。可是,只一点,以后你别再这么实诚了,让别人枪使,自个还浑然不知。”
“额娘。”
“我知道你不爱听,也管不了你。也罢,如今太子废了,那些虎视眈眈的阿哥们怕是等不及了。额娘管不了那么多,但是你要记着,凡事万莫太尽,别像你大哥那样。”德妃见十四爷没有言语,继续说道:“你和老四是同胞兄弟,如今不亲近,也未必不是件好事。那位子只有一个,无论哪一边登上了,终是可以保全自己人的。额娘将来的指望,就全在你们俩身上了。”
胤禵听完,没有做声,只是点了点头。许久才小心地对德妃说:“额娘,儿子今日有一事相求。”
“又什么事啊?你要是想额娘替八阿哥求情的话,你趁早打住吧。这个忙,额娘是断断不会帮的。”德妃板着脸,回答道。
“不是,额娘。我是为了十三哥。我们自小玩到大,如今他落了难,一家大小无人照抚,我们住得又相邻,所以儿子看着心里难受。如今额娘掌管六宫,儿子想让额娘吩咐内务府多照顾一些。”
德妃娘娘听了点点头,笑着说:“这个容易。老十三原也是我自小看大的,他如今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多照抚一些也是应该的。只是你啊,凡事多为自己想想,别总替别人着想。”
十四爷胤禵默默地点了点头。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帝大病未御,自南苑回官。人在生病时,是最脆弱的,即便是一朝天子也不例外。躺在病榻上,康熙回忆往事,不禁流涕伤怀。
随后,召见了皇八子胤禩。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听闻皇阿玛身体抱恙,儿臣十分挂心,但有不得见。今日见了,也算了了儿臣的心愿了。”将近一个月的幽禁,消弱八阿哥胤禩身上的锋芒,略显颓废,竟让他看起来有些孤弱无依。
康熙见了不禁有些心软,想他之前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敬孝躬亲,想到他的额娘良妃是如何地以泪洗面。良妃是多么的温婉安份,怎竟生了这么一个心肠歹毒的儿子?也罢,毕竟他并未亲自出头去争过太子之位,纵有一二屑小之人于此间挑拔搬弄,亦非他之罪。父子之情犹在,也就给他的机会吧。
康熙想到这里,挥挥手叫退下,并说道:“你也回去好生保重吧,之前种种,朕不想再提了。只希望你可以安分守己,少生事端。”
待八爷胤禩退下,康熙帝又召见了皇二子胤礽。问及当夜太子在帐外窥探一事时,太子申诉说:“皇阿玛,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儿臣自知罪无可赦,不敢求情。但,只这‘弑逆’一事,我实无此心啊。皇阿玛多年悉心照顾,儿子再猪狗不如,也断断不会存这样的想法。”康熙听了,不但未斥责太子,反而认为他说得对。同时,见他也是神色萎靡,身体羸弱,料想在幽禁期间,他也受尽了苦楚。心中不免有些发酸,多年的父子亲情,怎是说断就能轻易斩断的。自此,康熙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并每每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
第四十七章 太子的废立
数十日之后,康熙觉得满朝文武应该已经基本上了解自己的心意了,于是故作姿态,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再议国本,令众人在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并当场宣布:“除大阿哥外,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于是,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众人纷纷揣摩圣意,暗中联络。此中,声望最高的就是皇八子胤禩,其次是皇三子胤祉,再次是皇四子胤禛。于此同时,众阿哥也摩拳擦掌,上下串联,急于笼络人心。
八爷府
“八哥,这可是个好机会。皇阿玛已然赦免了你,在这个时候再议国本,又指明了会遵从众心。这不明摆着,准备立你为太子了吗?”九爷说着说着,不禁眉飞色舞起来,多年苦心经营,终于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十爷也附和着:“是呀,八哥,这次的机会,咱们一定要抓住。”
十四爷胤禵没有做声,这些天他一直在想,大哥胤禔失了势,属下亲信纷纷投靠了八哥,如今八哥党羽众多,背后又有九哥这个经济支柱,同时还有十哥这个位份最尊贵的皇子跟从。眼下正是如虎添翼之时,为何偏单单地拉上自己呢?是准备拿自己当挡箭牌,还是借此来消弱四哥的势力?
此时的八爷正在得意,未注意到十四爷的异样,只是微笑地回答道:“不急,不急。一切尚未定论呢。”
“八哥,你就别谦虚了,我们这就联络咱们的人,明日就上折保举你为太子。”说罢,九爷拉着十爷、十四爷告辞了。
四爷府,隆科多也为了保举太子一事来找四爷。
“贝勒爷,您看咱们要怎么做?是否也联络咱们的人,保举一下您?”
胤禛喝了口茶,缓缓地说:“不必,这次我打算保举二哥。”
“什么?皇太子不是已经被废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