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0岁职业人生的10大归宿-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考问题的独特性以及敏锐性。拥有10多年互联网工作经验,是一个未来趋势观察家。现在清华大学及INSEAD商学院攻读EMBA。



三年之后解禁期到了怎么办,这些造假的漏洞最后被爆出来怎么办,当股民醒悟过来怎么办。今天大家当然可以莺歌燕舞,集体躁动狂欢,但是总有酒醒的那一刻,总有梦醒时分,怎么办?


6月11日,本土著名投行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做客腾讯,就当前新媒体行业发展趋势和融资等话题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还就VC/PE行业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等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其观点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核心是本土

今年正好是易凯资本成立十周年,我们是2000年4月份正式开始搬到嘉里中心,当时我们租的是办公中心那样的一个地方,家具都配好了搬进去就可以办公。十年的时间,我们也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了整个中国投资银行业发生非常深刻变化的这样的十年。我们自己也是从最早开始第一批客户,当时都是像新浪、网易这样的一批互联网客户,一点一点发展到后来开始有传统IT的企业,开始有媒体的企业,开始有消费者的企业,开始有健康产业的企业,有新能源的企业。

其实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我一直说我们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只有在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这样一个大环境和大背景,我们才有机会从头开始去创立一家新型的投资银行。

如果是在这些成熟经济,在欧洲也好,美国也好,虽然也不断有人从大的投行出来然后自己做一个小的精品投行,但是总体来讲这些精品投行真正发展起来很快能够成长成为一个行业中的有力的竞争者,这个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在中国这方面的机会可能相对来说就稍微好一些,因为很多产业都在发生剧变,很多的产业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成为十年走过来发展到今天成为市场中新型投行的一家领先的公司。

从我们的业务来讲,很多网友也许不一定非常熟悉,我们的业务其实就是分三大块,一块也是我们现在最核心的一块业务,就是兼并收购,因为并购顾问在我看来是一个可以支撑一家投行长期发展的一个业务,而此前很多新型投行做的思维私募股权融资其实它是一个带有阶段性的这样一个业务。私募股权融资的业务我们还在做,但是他目前不是我们的重点。

第二部分是所谓我们的企业为客户融资的业务,为客户融资我刚才说,我们比较喜欢的是相对来说有一定规模,相对来说企业已经发展到,虽然仍然是高速增长但是相对有成熟模式的这样的阶段的企业,帮助他们去做,无论是通过IPO来完成上市还是在上市前做比如说B轮、C轮这样的融资,这是我们的第二块业务,就是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第三块业务,我们也会有一些相对早期的项目,比如说它融资的金额不是一千万美元,一亿美元这样的大项目,比如说只是一千万美元,两千万美元这样的项目甚至更早期一点,这样的项目我们现在仍然会有选择的做。但是我们对于这种早期项目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些,我们只会去做那些我们认为真的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钱放进去,来跟企业一起成长的这样的项目。所以在很多早期项目里面越来越多的我们开始不仅仅是帮助他以财务顾问的身份帮助他完成融资,而是我们直接也参与投资,跟投资人一起参与投资。

我们主要的业务直到今天仍然是投资银行业务,因为投资银行业务平台相对于现在风起云涌的基金管理这个行业而言,投资银行至少对我们来讲是蓝海,而不是红海。在这里能够把我们的投资银行平台建立得更加扎实,让这个平台具有更大的张力,能够为更多的优秀的中国企业提供一流的投行服务仍然是我们的战略重点。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因为在中国的市场当中有很多新兴行业,新兴企业的成长机会。在这些新兴行业当中如果你每一次都带着投资银行的眼镜,以投资银行的身份来参与交易的话,有的时候你未必能够最好的享受到他未来长期的增长。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在充分规避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我们也会适当选择那些最优秀的初创型的企业直接参与投资。

我是用我们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来进行投资,目前也有很多外面的机构在跟我们在谈,也不排除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成立专门的一个基金。

我觉得从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来讲,因为其实虽然我们都笼统的叫投资银行业,但是在整个大的格局上有不同的玩家,有一类玩家比如像中金、中信,它更多的要参与的是这种大型国企,无论是海外还是境内IPO,这是他们的核心业务。

国内的券商他们的业务虽然有些券商也开始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兼并收购业务等等和一些资产管理业务。但是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上它的轴心仍然是IPO驱动的,IPO的业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周期。所以当市场好的时候IPO的业务就会蓬勃而出。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一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做,它有很强的周期性。

而对我们的新型投行来说,我们因为没有券商的IPO的这种能力,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多的是深耕于我们各个聚焦的行业,比如说我们聚焦的四个大行业,TMT,也就是传媒、娱乐、互联网为主,消费者和消费者服务,健康产业,新能源、环保,我们往往选择的是剑走偏锋的方式,初期我们会看很多跨境交易,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战略投资或者是兼并收购,也会看很多吸引大的国际的PE基金来投资国内的这些企业。

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实走到今天,所有的这些新型投行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把自己的目光重新拉回到国内的市场,拉回到我们的本土的市场。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市场它真正的核心一定还是在我们的本土,我们不可能忽略A股市场的客观存在。很多优秀的企业最终一定也会出现,虽然A股市场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可能一会儿我们还会谈到。但是毕竟它的市场的存量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未来一定会致力于更紧密的和A股的这些上市公司包括和国内的这些券商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国内的这些重大的交易当中来。

我觉得我们其实跟国内的券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因为往往他们擅长的事情我们未必擅长,而我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未必能做。所以他们擅长的是比如说整个国内的IPO包括跟有关的政府部门、证监会沟通,打交道,然后利用他们的流程把一个项目能够推介出去。我们擅长的是真正去发现企业,围绕企业的核心战略帮助他去构造企业,更加扎实的战略,然后把这个战略帮助他执行出来。然后发现企业的价值,为他的IPO之前引荐合适的战略投资人,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在一些重大的方面为他提供符合他长期发展的一些顾问和战略选择。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可能相对来说更偏重于服务,我们更强调的是对企业的深刻的理解,对产业有一个长期的判断,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企业去一步一步去从一个中小型的企业逐步长成一个大企业,最后长成一个超大型的企业。

而大的投行,这个不仅是国内的投行,包括国际的投行也一样,他们更多的是交易驱动,流程驱动,他只是做中间的某一个环节,所以这种长期客户关系虽然说起来大家都会说我们是一家客户关系驱动的一家投行,但是其实正因为像我们这样的新型投行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依赖,你不能依赖你的政府关系,不能依赖IPO承销的资质,你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服务,所以从第一天专业服务和能力就在我们的基因里。

国有媒体公信力和吸引力决定其发展

媒体产业和娱乐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我们此前做了很多,这让我有两个深刻感受:一个是这个行业它确实需要长期的一些信念,一些判断,一些洞察。你要有自己对于他的一个长期的见解。比如说我们现在关注整个中国传媒娱乐产业,到底核心的主题是什么,比如说无线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主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是一个主题,比如说国有传媒的改制是一个主题,比如说一些新型的娱乐产业的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和高速增长是一个主题,你围绕着这些主题你也要有一些判断,哪个企业和哪个企业将来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者是哪个企业你给他足够的资金的话一定能够帮助他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对于其他的产业我不是说不需要这个,尤其是在传媒娱乐产业,因为整体的动荡,由于新技术带来的动荡,比如说十年前谁能想到今天的苹果能够形成这样一个产业链,这些东西包括未来,比如说微软、谷歌、苹果这三家之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未来中国哪些公司有可能在云技术,云计算有可能真正的发展起来。这些东西你都要对市场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和自己的一些观点。

第二,我觉得很重要可能在传媒娱乐产业包括新媒体产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因为这个行业它仍然是一个初期阶段,整个中国拿电影产业为例,到今年可能是100亿左右的规模。不用说跟别的相比,跟电视700、800亿相比,跟网络游戏相比它仍然是一个很小的盘子。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产业格局当中真正大企业相对来说还比较稀缺。更多的这个行业的企业都还是这些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它成长为一个大企业甚至是超大企业这是需要走过漫长的一段道路。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就不能太急功近利,要有一种耐心伴随这些真正你认为有未来成长潜质这样的企业能够共同成长,耐心很重要。

如果像人民网、央视网这样的传统国有媒体所衍生出来的这样的网站,他确实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政策上的这种独特的优势。在整个政府的资源倾斜方面它一定会充分的利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我觉得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无论你是国有还是民营,其实真正的核心在于你怎么样建立起真正的有壁垒有门槛的这样的长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怎么样能够利用这种核心竞争力创造出强劲的现金流,强劲的商业价值。

在这一点上我不认为你是新华网也好,人民网或者是新浪网和腾讯网,百度和阿里巴巴有任何的区别,大家最后都是靠自己真正市场的这种核心竞争力来立足于这个市场。而对于媒体来说,其实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你对于受众的吸引力以及在受众当中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所以我觉得判断未来人民网也好,新华网也好这些国有媒体特别是国有新媒体他们的市场前景很大程度上要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利用自己的这些特殊的优势,迅速的把一些政策法规方面的优势,牌照方面的优势转化成真正市场的优势,用户的优势,以及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优势。如果这一步他们能够做到了,做好了,我相信他们未来同样可以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首先因为中国整体的零售环境还不成熟,中国的地面零售产业高度分散,所以其实为这些新型的零售业态带来了很多超常规的发展机会,不光是电视购物,包括所谓目录销售,包括我们现在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就是这种替代性的零售渠道在中国变得非常具有前景,正是因为你传统的零售渠道没有充分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大的市场环境。

第二个市场环境是说中国的广电播出平台,由于它的特殊的一个位置,它在百姓当中确实建立起了一种公信力,它有其他的媒体所不具备的这样一个穿透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利用传统媒体它的这种影响力,公信力,把这个东西跟零售业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想象空间的这样的一个课题。

再加上其实“快乐购”它不仅仅是电视购物,电视购物只是它销售渠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一定不是全部。包括广播领域以及未来的网络电子商务,这些多渠道多平台的这样一个结构,其实最终回归到一点,就是你怎么样为你的客户提供既是标准化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个体需求的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当时看到的“快乐购”除了刚才提到的这样一个平台以外,它有一个非常敬业,非常团结也非常具有战斗力的一个团队。陈刚,陈总为领队的这样一个团队可以说在整个电视购物行业都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执行力非常强。后来投资人进来其实他们最看重的也是这个团队的执行力。

我觉得团队执行力,因为体制内已经有了一个先天的政策法规的优势,平台的优势。接下来最核心得就是,你看到一个战略你是不是能够把他执行出来,这个不仅对湖南广电,对江苏广电、上海文广其实大家都一样,绝大多数具体的业务领域它不是集团和集团的战斗,它其实是你这一块的业务和那一块业务在战斗。在这个时候团队变得非常重要。当然集团的整体布局也很重要,湖南广电最近这一两年来,欧阳常林台长最重要的对市场的认知的变化就是说他愿意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去跟社会上这些最优秀的商业企业进行合作,包括腾讯。

我觉得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以一种平等的地位,比如说跟盛大的合作大家都是真金白银掏现金来进行合作。因为传统的广电以前最好是空手套白狼,我用我的资源来换取你的资金,但是这种东西其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一起建立一个更大的生态圈,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发展增量的业务,增量的资产。把新的业态做大做强,这个成为湖南广电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思路。我相信其实其他的地方广电也一样,尤其是这些领先的,像江苏和上海也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大家说对于未来的判断,大家对于未来的格局、观点比较接近或者是比较一致的时候,其实真正考验你的就是你的团队的执行力。

99%的团购网站都将死掉

现在全国已经有几百家团购公司了,总体来讲,我觉得团购在中国它一定会有它的市场,因为毕竟价格优势这个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但是确实,它是不是能够真正做成一个很大的企业,做成一个很大的平台,这方面确实有很多的挑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适合团购的商品它都需要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高的毛利,而且不是非常标准化。对消费者来说往往可能会有一个,在任何一个行业无论是美容,无论是餐饮还是食品,往往卖得最好的东西或者是质量最好的东西,最抢手的东西他未必能够最后放到团购的平台上,而需要用团购促销的东西一定是他本身因为种种原因本来就没有吸引足够多的顾客。

所以长此以往,他一定会有他的消费群体,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消费群体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得很大,而且在这个团购平台上如果每天只放一款东西这显然不是一个生意。如果每天能有一个客户自己去检索的这样一个东西的话那就变成一个打折的网站。这种东西到底一个打折网站他作为一个平台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像淘宝,像京东像当当有这么大的一个空间,这个我觉得还需要假以时日。

我个人对这个业务来讲,我认为它能长成一个不错的业务,这个业务很可能最终它会附着在另外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就好比社交游戏也一样,他能做成一个很不错的业务,也能吸引很多人,但是这个业务你说在更长的一段时间他是不是能够独立发展一直支撑一家天王级的公司,这个我是有怀疑的。

我相信99%的团购网站一定会倒闭,肯定会被淘汰掉。剩下最优秀的有三家五家这些团购网站,我相信他们各自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更大的平台。

优秀的内容永远是有价值的

我觉得平面媒体其实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相比较而言,我昨天晚上微博里还提到了报纸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尤其是随着微博的出现,腾讯现在也开通了微博。这种平台对于保值它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其实每天掌握最新的这些新闻也好,资讯也好其实更多的是通过无线,通过手机的终端来获取,你不再需要手里拿一个感觉像是一张纸一样的东西或者是一打纸获得这样的资讯。

像杂志本来也面临同样的挑战,但是因为出现了平板电脑,出现了新的手持终端,它可以更加丰富内容,视频的,颜色的,声音的更加立体丰富的内容为自己找到自己未来在新媒体上的一席之地。

杂志跟报纸的好处在于很多杂志从第一天起他在市场中立足他就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独特的定位,这个独特的定位以及由这个定位产生的独特的气质会让他在新媒体上有独特的生存的空间,而报纸所有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报,这些报纸和报纸之间他们的气质很难有特殊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独特气质的内容会更容易被淘汰掉。我一直在说,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会对平面媒体带来冲击,在这里首当其冲的是报纸而不是杂志。

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平面媒体一定要转型,这个转型其实就是你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内容提供商,每一个记者和编辑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内容提供者,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和编辑。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未来很可能我们所知道的报纸和杂志,传统的纸质的,以纸为介质的东西还会存在,但是它会变得非常小众。它甚至跟很多时候像以互联网为平台做品牌的消费者企业最后要做地面店,地面店更多的是它的一个门面,是它的一个广告牌。最后纸质的媒介就成为你数字化媒介的一个广告牌,而真正你去触达你的受众,真正和受众能够发生关系的这个介质一定会转向我们的手持终端,也许是平板电脑,也许是未来新一代的手机。这是第二个。媒体本身它要发生变化。

第三,优秀的内容永远是有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