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事件再度向我们敲响警钟: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应该重视、关爱那些精神忧郁患者,防止他们做出过激行为。
许多自杀者在自杀前多有自杀征兆,这种自杀征兆也常被患者家属或同事、同伴忽略,如一些暗语或行动不被进一步地理解等。
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的心态,同时又有渴望被人救助的矛盾心理,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通常一个人考虑要自杀时,我们可以从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来加以判断,是否这类的话语或事件可以造成自杀行为的产生。一般而言,在自杀行动执行之前,想要自杀的人不管是在语言或是在非语言的表达上也好,都会显露出极为明显的警讯。
但是仍有一些危险的指标,我们必需加以注意:喜怒无常的情况增加;看似情绪低落或是哀伤;感到无价值或失望;从朋友、家人与日常活动中退缩下来;饮食、睡眠或性习惯的改变;特殊的自杀性威胁信件、诗词或短文论及预期性死亡的内容;持续性的苦闷;课业或工作表现的低落;在年轻的朋友身上,可见暴力、敌意或反叛的行为,其中也包括经常性的不告而别,中断亲密的关系,增加药物及酒精的使用量,失败的爱情关系,不寻常的忽略个人的外表,快速的人格改变,生理症状的抱怨,如:头痛或倦怠感陈述,“这是没有用的”、“不再有任何牵挂”的字句,突然丢弃所拥有的物品;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事情,整理得井然有序,等等。
当发现所接触的人,有类似的情形时,你可以确定他是自杀的高危险群者。他急迫需要你的紧急送医协助,不管你是自行送医或是报警处理,你的立即性协助,将可挽救一条脆弱无助的生命。
人类为什么会有自杀现象呢?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什么是最大的生存恐惧呢?那就是绝望,就是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绝望。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防止自杀,首先要铲除产生绝望的土壤。
有一些绝望基本与社会或他人无关,比如某人患了人类目前无能为力的疾病后对生活失去了勇气。这似乎是他一个人的事,但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因此而自杀,因为他的一死了之,作为一种记忆的阴影,会把长久的遗憾和疼痛留给活着的人。我们应该帮助他战胜病魔,应该给他以关怀,应该尽力为他减轻痛苦,让他用自然的方法走完人生之路。
有一些绝望既与个人有关,也与社会有关。比如:恋爱、婚姻失败,经营破产,上当受骗等等,少数人也往往会选择自杀。怎样减轻他们的绝望感呢?对绝望者,我们可开导他擦干眼泪向前看,而社会的责任是,要不断改善整体生存环境以改善个人的处境,如通过法律、道德等多种因素,让恋爱、婚姻、家庭更加理智和谐,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让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让奸诈者越来越少。
一份调查显示,在自杀人群中,90%是由于一时想不开冲动地选择了自杀行为,这是由于浮躁在作怪。所以,除了要帮助想自杀者建立希望外,最重要的是要帮他从心底里把“浮躁”这棵毒草拔出来。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
浮躁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状态。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乏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
急于成功
成功的女神为何迟迟不来?或许成功的女神早已来临,只是你没有发现,想一想,你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或许你对于成功抱有一种急切的心态,导致了一种浮躁心态,这样反而会阻碍你的成功,无论何事都需要一个过程,况且,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的。
尽管眼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让人乐观,但还是有不少将要跨出校门的和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对此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月工资低于2000元的工作不 值得去做。但令人忧虑的是,虽然这些学生对待遇的要求很高,可是实际工作能力却并不出色,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业绩平庸,有的根本就拿不出手。这是一些大学生急于成功的浮躁心态在作怪。
一位大学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少年轻学子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著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了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些学生忘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他们希望立杆就能见到影,他们甚至渴望科学家们能发明“知识注射液”,在数秒钟内使自己成为天才,这都源于浮躁的驱动,源于年轻人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态。长此以往,很容易渐变为一种病态的人格。
虽然我们满脑子皆是愿望,譬如:希望成为大富翁、名人、伟人,或创一番大业等等,每天不停地想法子去达到这些目的。但很多时这些理想,最终却成为空念。
你是不是也听过类似的例子:某某人因为过度努力,结果却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有人努力读书,考试却老考不好,甚至毕不了业;有人努力保持一流的成绩,却找不到好的工作;有人坚毅不挠,但却怎么也挽救不了自己濒临破裂的婚姻。
很多人常常喜欢将成功归因于运气,而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不可否认,大多数人对成功下的定义比较浅显,以为努力追到一些表象的东西就是成功。他们相信只要在得到某种地位、财富,名誉之后,就是成功。所以,他们强迫自己努力、再努力,满心期待成功的到来。可是,左等右等,成功就是不来
你知道为什么吗﹖或许“成功”早已经悄悄地来了,可是,他们内心并没有感受到喜悦,这些人因为过度相信“成功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始终把眼光放在远处,看不清现在,想法变得愈来愈鲁钝,他们的情感和心灵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到底“快乐不快乐”。美国女作家安吉丽丝就说过:“努力做事以换得财富,并不表示你达到了目的,努力之后能换得喜悦和满足,这才重要。”换句话说,你是要为了满足而努力,不是为了外在的表象而努力。
不管你的工作是食品店的收银员、超市送货员、垃圾清洁工、交通警察,还是保姆、出租车司机、小贩,或许别人不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只要你找到了自己内在价值,并且你也很努力,你就是成功了。
反之,如果你的内心始终不满足、不快乐,即使你昨天签妥了两笔大生意、股票赚进了500万……都不能代表你有多棒。因为,你努力做的事,对你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你赚到了别人眼里的“成功”,可是,你的内心却很“失败”。
对于如何看待成功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待成功不要浮躁,成功是急不得的。
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即使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不努力,你绝对不会有收获。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为此,心理学家一再告诫人们:成就某事的动机水平和压力程度以适度为宜。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和顺序,人生宏大的目标应当以累积诸多小目标为基础。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一切都有赖于下功夫才行,当获得一些小成功时,大成功也就在门外了。
此外,还有许多成功者是大器晚成的人。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宋仁宗嘉祐年间,他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作品二十二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苏洵推病不愿应试。后来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50岁了。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是在60岁后完成的。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器晚成。
盲目地坚持到底
当你强行做而又做不到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导致浮躁,你不妨学会放弃,放弃痛苦的追求。很多时候,坚持未必会成功。如果你百般努力却成功无期,你可以选择放弃,换一个活法,会给你带来新的契机,或许你会因此而惬意无比。
一对师徒走在路上,一个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他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
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
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着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会绕过去呢?”
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绕,我就想要从这个石头前穿过去!”
师父:“可能做到吗?”
徒弟说:“我知道很难,但是我就要穿过去,我就要打倒这个大石头,我要战胜它!”
经过艰难地尝试,徒弟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最后徒弟很痛苦:“连这个石头我都不能战胜,我怎么能完成我伟大的理想!”
师父说:“你太执著了,你要知道有时坚持不如放弃。”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有时坚持未必会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放弃。
生活有时候会逼迫你不得不改换爱好,不得不放弃你的远大理想……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对了,是成功的帆;选择错了,势必会是南辕北辙。尤其是遇到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时,果断地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放弃,不是自认失败,而是在寻找成功的契机,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放弃,也许使你为期待的目标失去了好多,有些甚至是很珍贵的,可你却不应该后悔,你要知道:没有放弃,就不会有更牢固的拥有和获得。学会放弃,在放弃中你才会击败过错,战胜自我,走进一个多彩而瑰丽的立体世界。
最后请记住:如果你走进一条无路的死胡同,你应该赶快放弃前进,必要的回头,可以使你找到出路,否则你只会悲惨地撞死。
不付诸行动就想获得成功
你希望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你渴望成功,你甚至想得到别人没有的东西,可你行动了吗?大多数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他们毫不吝惜地浪费时间,做起事来拖拖拉拉,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可他们又渴望成功,这种矛盾的心理冲突会造就浮躁。尽管成功是急不得的,但如果不立刻行动起来,永远都不会成功。
每个人都有或有过非常美丽的梦想,只是有的人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而有的人只能永远 与梦想相伴。一个声音说,我要将成绩提高到班级前三名,另一个声音说,这不可能,我不够聪明,我条件不好;一个声音说,我想要考上大学,另一个声音说,那么多人要考大学,你竞争不过的;一个声音说,我想考上研究生,另一个声音说,你平时成绩也不怎么好,希望太少了,简单是浪费时间;一个声音说,我想自己创业,另一个声音说,你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三没市场,四没技术,等等吧,等到有了资金,有了经验,有了机会,再创业吧……这些声音听起来,似曾相识,因为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内心冲突。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美丽的梦想,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实现,因为没有立即行动起来。
人们常常对那些精力充沛、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很羡慕。同样是一双手,为什么他们能创造令人羡慕的财富?同样都有24个小时,为什么他们却能将这24个小时当作48个小时来使唤?他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能从容惬意地享受生活;而你,却只能永远地拒绝朋友们的邀约,因为一天的工作已经耗干了你的精力,更加不能忍受的往往是老板给你的最后期限已经步步紧逼,可是工作却依然没有完成。这究竟是为什么﹖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时间会飞翔,而你却是驾驶员。不过,时间却并不能被每个人轻易地控制在手中。因为时间就像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小偷,它总是在你不留意的瞬司出击,偷走你那些宝贵的时间。或许,你因为个性弱点,成为了时间小偷紧盯不放的对象,他就在你犹疑、斟酌、抱怨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把时间带走了;又或许你自以为个性圆满,不应被时间小偷侵袭,可却整日生活在生死时速中,又无所作为。
如果你是个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的人,那么你必须想一想迟疑的后果,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大了压力。你是否要求事事完美?你是否带着情绪去做一件你不愿做的事?无论前者或后者,都是错误的做法。事实上,这样的行事风格只会延误工作、降低效率,并且导致你的自信心受损,以及令别人对你失去信任。
俗话说“一懒百病生”。人的许多恶劣品质都是由懒派生的。克服懒惰的惟一办法就是立刻行动起来,就是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节约时间,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学会将时间据为己有,善于利用时间,一分钟都不要轻易浪费,会使你的工作更加精彩。
如果事情对你很重要,同时你也很想做到,那建议你现在就开始做,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将你的全部能量都投入到为成功所作的努力中,这样,结果往往会令你满意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考虑失败,不要考虑万一,只要你行动起来,你就会有收获。
茫然地活着
人为了什么活着?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就会活得很茫然,就会陷入浮躁之中。人是为了希望而活着,心存希望的人才不会活的空虚。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希望,他的人生将是一片黑暗。
一天,一位心理医生接到了一个中年男子打来的热线电话:“我不知道我究竟怎么了,总觉得什么都没意思。那些年,我因自己是一名工人而经常有这种感觉。现在,我已是一家 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不知怎么还有这种感觉。要说钱,我也不少。要说家庭,我的妻子挺漂亮,对我也不错,且也有了一个两岁的儿子。我也去过酒吧、歌厅、夜总会之类,但那些也让我感到厌倦。没钱时想拼命挣钱,得不到女人时想占有女人,但真的有了钱和女人后,得到的只是索然寡味。我常想,人活着其实没意思;亿万富翁也好,美国总统也好,最终还是会和最底层的人一样死去,成为乌有。我有时想,死其实一点不可怜,活着和死其实没什么两样。我知道我已把什么都看透了,有时我真不想活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医生对这名男子说:“你的这种状况是由于丧失了希望而造成的,你想想看,你是不是很希望你的儿子长大成材?你是不是还有其它心愿没有实现?把你的希望点燃,给自己确定一些目标,你才能改变自己。”
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人生的失败者。人很容易遇到失败或障碍,有些人会变得悲观失望;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或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满怀希望的人,往往会找到一条出路。
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人活着也等于已经死了。只要心中存有希望,我们才会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然后再把希望化成具体的行动目标去加以实现,我们才会活得精彩。
人生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探索、一种生活,包含着酸甜苦辣,得失成败,荣辱沉浮。而人生目标,则是一种自我设定,选择怎样的体验、经历、探索、生活,都因其而定。生活中风景众多,每每看到一处,人们便有走近它的愿望,而接近之后,就会见识到原本从未料到的更加广阔的风景。从这个意义上,人生目标在于追求,只有不断地追求,才能有更加充实、不断进取的人生。当然,这种追求不仅是纵向的拓展,更应该是横向的探索。只知低头赶路,那必然会错过沿途很多奇特的风光。抬起头,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的同时,欣赏周围美丽的风景,才不失为丰富的人生,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它不一定是鸿鹄大志,不一定必须撼动天地,但要有一个切实的规划,目标既定,就不要犹豫,就要朝着你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确立明确的大目标很重要,它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决定你的起点,散发出你的热情,让你产出一种汩汩流淌的动力,燃烧你的潜力。
有大目标固然重要,但有明确的目标更重要。具体地说,不但要有大目标,还要有一个个小目标。
小目标,就是阶段性的目标。从出发点到目标,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便要想方设法把它们逐个解决。确立的目标要明确,确立的目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前前后后多想一想,但一旦定下来就不要被其他诱惑所干扰,要全身心投入,直至达到目标。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青春的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从珍爱的财宝到他所有的土地,几乎全部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臣下中的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在走向人生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