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首太玄经-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中午赵守城回来之后,对于赵玄开口说话,并没有深究。只是对未曾谋面的孙儿表示疼爱,至于心中如何,却不是外人能够得知。

    赵胜三年前离家,胜任一城守将,至今已三年未归。因为并非长驻军中,所以才带着妻子秦嫣一同上任。一年前孕下一子,只是与家中通了书信,由赵守城取名为赵子卿,也就是少妇秦嫣怀里抱着的那个。这一次回来,其实并不仅因为赵玄结婚,还因为皇帝要给他升职。

    赵守城乍见孙儿,自然心中甚喜,连下午的值都不当了,直接推掉,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赵玄自然也没能逃掉,毕竟不论怎么说,他也是家中的一员。而且,他还发现,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其他人热热闹闹的说笑,也别有一番趣味。

    终究他想通了不少,心态平和,不再像先前那般不愿面对。

    直到晚上,一家人聚着一起吃饭,用餐期间。用餐期间,赵玄默默的往嘴里扒拉着饭。赵胜依次看过家人,问道:“爹爹,二弟什么时候回来?”

    赵守城没教训他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笑着道:“快了,快了!前几日他来书信,已经动身,估计再过个三五天就能回来了。”

    赵玄默默的看着这一切,要知道让这老头子笑可不容易,看来他对赵胜的回来以及老二赵莱的将要回来高兴不已。听吴妈与萍儿闲谈时候说。赵胜、赵莱这次回来都要升职,赵胜因为有了儿子,似乎不用走了。而赵莱还没有结婚,估计还要外派一年。

    他还听说,这个世界似乎有一种天马,插上翅膀就能飞。而以赵守城的身份,再加上他们各自的成就,配上这种装备想来并不难。所以对于赵莱几日就能赶回并不意外。

    想来若不是因为当值期间不能离开所管辖的城县,恐怕赵胜、赵莱两三个月回来一次都不是问题。

    ……

    四天后

    一队车马驶入京城。

    只见当先一辆马车沉稳大气,低调又不失奢华,车身乃是上好的楠木雕花,精心雅致,并无多余装饰,富贵之中绝没有半点俗气。前面拉车的两批大马通体雪白,头生独角,身有双翅,竟然是千金难求的天马。就连马车后跟着的侍卫,都骑略逊一筹的黑色天马。路上行人不禁纷纷侧目,不知是哪个大人物出行。

    马车一直行驶到将军府,从里面走下一位二十多岁的儒生,一袭雪白儒袍,容面英俊,身材修长,目光温润如玉。众人看到此时才不禁恍然:原来是赵府二公子回来了!

    传闻赵府三子,大子像父,二子像母,皆为一时英豪。唯有第三子,似乎谁都像,又似乎谁都不像,却是个傻子。

    不过单看这二子的容貌,也可以想象赵夫人年轻时候是个怎样的美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终究婚事当头至() 
“潇洒美少年,卓立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才俊惊人间!”

    赵玄看着面前的赵莱,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样一首诗来。

    他这几天过得不错,那吴妈也不知是怕了赵胜,还是自己也懒得做了,这几天来都没有在他耳边叨叨。倒是丫鬟萍儿,每天一个澡是少不了的,晚上还给他暖被窝。得亏他心性坚毅,再加上本来对美色也没有那么大的欲求,还有被坑的危险下,这才没有做点啥。今日他本带着萍儿跟暗中的监视者在后花园发呆,不料却被赵灵儿找到,告知亲爱的二哥回来了,并把他拉到这赵府的前厅。

    这时前厅中已经有不少人,赵守城、赵夫人、赵胜一家三口、以及丫鬟若干。赵守城今日正好轮休,坐在首位上,同赵夫人一起,对着二子赵莱问询着离家后的生活。赵莱恭恭敬敬的答着。他与赵灵儿一进来,房间中的诸人都立时发现。赵胜大笑着招呼他们过去座,赵莱则来到两人身前,温和笑道:“三弟,小妹,近来可好?”一派温文尔雅的君子之气。

    赵灵儿俏生生道:“都好,都好,二哥好不好?”

    赵莱道:“二哥当然也好了……”

    “二弟,还没来得及跟你说,昨日……”赵胜见得赵玄一进来,双眼一亮,打断赵莱与赵灵儿的寒暄,立刻炫耀起了昨天赵玄夸他儿子“好”的事情。

    赵莱闻言后诧异道:“当真如此?”一双眼在赵玄、赵夫人、赵守城、赵灵儿身上扫视,眼中不乏探寻之意。

    赵胜怒道:“你还不相信你大哥?”

    “当然,大哥小时候可没少骗我。”赵莱一声轻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

    赵胜脸色一黑,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谁让他小时候确实骗过赵莱不少次呢?可根本没有几次成功的好不好!当然这话他是不会当着妻子的面说出来的。求助的看向自己的母亲。

    赵夫人好笑道:“莱儿,你大哥这次没骗你,玄儿确实夸了子卿一个‘好’字!”

    “真的?”赵莱满脸喜意的看着赵玄。道:“快叫声二哥听听!”

    赵胜道:“二哥?哼哼!他连大哥都没叫,还会叫你这二哥?告诉你。咱们三弟可是金口玉言,惜字如金,要想让他开口,绝没有那么简单。也就是我儿子,天纵奇才,被他看出来了,这才夸上一个好字!”言语之间十分嘚瑟。

    赵莱失笑道:“好好好,你儿子天纵奇才行了吧?他又不光是你儿子。还是我侄子呢!”

    “侄子怎么比儿子亲?”赵胜洋洋得意道。

    赵玄看着这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场面,心里面不禁升起一丝羡慕来。这赵守城也不哪来的这么大运气,两个儿子一文一武,老大赵胜虽有些鲁莽,但行军打仗很有一套,几乎与上一世历史中程咬金差不多,面粗心细,足可以继承赵守城的封号;老二赵莱一看就是个精明的,而且性格颇有君子之风,将来成就应该也不可限量;如果不是自己这个“傻子”拖后腿。估计要羡煞天下人了吧?

    看来自己真的要准备一场假死,不然恐怕要拖累这一家子。

    赵玄心中暗暗想着,被丫鬟萍儿领着在下首坐下。赵胜坐在他左侧。对面坐着赵莱、赵灵儿。

    赵灵儿刚坐下就问赵莱道:“二哥,三哥都要结婚了,你什么时候结?”

    赵莱温和笑道:“怎么,这么急着催二哥结婚,难道你也想找个婆家?”不过眼中闪过一抹犹豫,却让刚好看向他的赵玄抓住了。

    犹豫什么?难道有了心仪的姑娘?那也不需要犹豫吧?

    就在他百无聊赖的猜测时,赵夫人也道:“是啊莱儿,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找个姑娘成家了。我听说兵部尚书韩大人家的……”

    “咳咳!”赵守城忽然打断道:“好了。莱儿的事,就让他自己解决吧。虽然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首先要孩子自己喜欢。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不是他不着急儿子的婚事。而是兵部尚书位高权重,统管全*事,而他在军中的声望又高,皇帝绝对不会让两家结为亲家的。

    赵夫人明显也反应过来,讪讪笑了笑。

    赵守城道:“算了,既然莱儿也已经回来了,那今晚我们就准备祭祖。一是通报老祖宗一声,玄儿也要结婚了;二是给玄儿起个字号;第三嘛,则是庆祝咱们赵家又添一丁。”

    “是!”赵胜、赵莱答道。

    祭祖在这个世界乃是大事,除了每年春节、清明、冬至等特定的节日需要,其余不论是添丁还是结婚,也都需要祭祀一下先祖。一干事宜,赵守城在赵胜回来的当天就开始准备,如今早就准备的差不多,就等着赵莱回来了。

    到了晚上,赵守城就带着赵玄、赵胜、赵莱、赵子卿来到祠堂。赵胜抱着赵子卿,同赵玄、赵莱在赵守城身后跪下,并把怀中的赵子卿也摆成跪拜姿势。赵守城也面对祖宗灵位跪下。祭祀之中不能有女人,是以赵夫人、赵灵儿、秦嫣都没有来。

    五人在案前跪下后,赵守城套出祭文,念诵道:“天地悠悠,乾坤朗朗;忆我宗族,源远流长。列祖列宗,德业辉煌;子孙追慕,敬爱勿忘。造父御马,献于周王;稽其后裔,兰桂腾芳……”

    在赵守城念诵冗余繁杂的祭祖祝文的时候,赵玄在后面老老实实的跪着。毕竟是这身体的祖宗,跪一跪也没什么。不过他两只眼可不老实,抬着头看着上面的祖宗牌位。只见从上到下共九排,一排一个,一共九个灵位。他虽然早就见过,但依然不禁抽了抽嘴角:看来他们这一支真应了那句话,九代单传,到了赵守城这一代才开枝散叶。

    赵守城念的祝文他也能听懂,无非是追本朔源,讲赵姓由何而始,由何而传,并历数史上有名的祖先功绩,然后又祈祷一下祖宗保佑家道兴旺,子孙人才辈出之类。

    祝文念完后,赵守城上香、敬酒,然后又向祖宗禀告现在之事,最后说道:“劣子赵玄,年已十六,荣娶公主为妻,特于弱冠之前,赐其字号,为之太玄……”

    太玄!

    赵玄心头笑笑,这还真是巧了,字与号竟然一样。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太”字辈的,他字里有个太字也不足为奇。而至于“玄”字,估计赵守城懒得想了,直接把名扔到字上,最后竟然与王重阳给他起的道号一样。

    不过名跟字相似也没啥,李白不还字太白呢么……对了,太白!貌似自家便宜二哥也字太白。

    太白……太玄……玄为黑,还不如直接叫太黑呢!

    赵玄乱七八糟的想着,赵守城在前面已经说完他的事,然后又说赵子卿的事,最后这个祭祖仪式将近持续了一个时辰才完。

    ……

    接下来的几天赵玄依旧无所事事,但赵府里却彻底忙了起来。

    丫鬟下人们开始布置新房,这个那个的一大堆事。其实原本他结婚之后应该住公主府,赵府用不着这么麻烦。但皇帝陛下念在赵玄即要离京的情况下,特准婚事一切从简,李淑直接嫁到赵府。可皇帝是简单了,但赵玄再怎么说娶得也是公主,赵守城能简单到一点都不布置么?

    日子悠悠晃晃,不紧不慢,来到八月初八,良辰吉日,正是赵玄大婚的日子!

    这一天,赵玄老早就被拽起来,吴妈与萍儿三天前回公主府陪着公主了,又换了几个丫鬟婆子给他打扮。将近有一个多时辰,他穿着一身大红袍,头戴大红花,脸上涂脂抹粉,把一张原本蜡黄的小脸涂得雪白,就是不能笑,一笑掉白面。就这那一帮丫鬟婆子还提醒他笑着出去呢。

    走出“洞房”,外面一大帮人等着,什么李家公子,韩家公子,王家公子,都是跟赵守城关系好的子孙或跟赵胜、赵莱两人关系好的平辈。更有一些吹锣打鼓的仪仗队,还有一匹通体赤红的天马。传说是天马里最顶级的品种,当世无价,乃是赵老爷子的坐骑,这时候竟然给赵玄接媳妇用。因为赵玄傻了吧唧根本没朋友,伴郎……傧相就由没结婚的赵莱充当。哥哥给弟弟当傧相这估计也是京城独一份,这家公子那家夫人没少争着看热闹。

    在一片闹闹哄哄中,赵玄被赵胜拖着上了天马,一旁赵莱也跨上另一匹白马。这时天色还暗,仪仗队稀里哗啦吹着喇叭唢呐,天马晃晃悠悠的载着赵玄出了府门。

    “驸马爷出门喽!”外面竟然等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毕竟傻子娶公主这等千古奇事在哪都不多见。只听见无数的叫喊声有如翻卷的巨浪一般轰然扑面而来,赵玄本就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饶是他心性再经过调整到淡然,这时候也不禁掀起一丝波浪。

    说不清是忧是愁,总之不是高兴便是!

    若不是他怕在京城假死皇帝陛下连他尸体都不放过,早就白眼一翻装做吓死了。

    说起来还是放不下这具臭皮囊啊……

    谁让他*玄元功元神与*同修,两者缺一不可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到底姻缘化云烟() 
在万人的“围追堵截”中,赵玄身骑高头大马,旁边跟着赵莱,前面有两个马夫,喜滋滋美洋洋的前者一红一白两匹天马。前后仪仗、彩典等队伍在闹闹哄哄的人群中穿行,一起向着公主府走去。

    好在围观的人群只是看热闹,没有撒泼打滚要喜钱的,一行人行走的也不慢。不过喜事就是喜事,不给喜钱怎么行?赵莱这个傧相当得极为称职,即命下人一把一把的往外面仍铜板。这样一来人群更乱,除了读书的斯文人,练武的武者,其余不少平民老百姓乱哄哄的抢钱。一直到了一个时辰后,一行人才到了长乐长公主府。

    这时候晨光熹微,长公主府门庭大开,两旁却站了不少丫鬟婆子,手里拿着洗衣服的木棒。赵莱对这些毫不意外,翻身下马,上前挨了一顿胖揍。当然也不是真打,丫鬟婆子可不想被时候找麻烦,只是完成一个仪式。赵莱十分明智的塞了红包,闯过这第一关。之后一路上吟诗作对,又闯过诸多关卡,一直到了公主府后院。眼瞅着到了李淑的绣楼,走到门前,却又被一大票笑语嫣然、扮像喜庆的女子拦个结实。

    领头的是一位窈窕美妇,拦住了众人去路,手插纤腰还未开言,赵莱就当先恭身行礼道:“见过襄城长公主,今日我为傧相……”原来这一大票都是长公主。还有几位三五岁的小姑娘,估计是当今新皇的女儿。

    赵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位襄城公主截下了话头,道:“傧相之仪,本应到此而止。但我这位妹婿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也不为难他。久闻太白公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既然今日你当傧相,就得作出另我们满意的诗词。不然休想进入此门!”

    “是呀,是呀!”后面一大票大姑娘小媳妇笑嘻嘻道。

    这时有两个三五岁的小孩跑过来。冲着赵莱一伸手,奶声奶气道:“红包……”

    “殿下您拿着。”赵莱弯着腰,不敢有半分不敬,毕竟这俩娃小,身份可不小。

    将红包递出去后,那位襄城公主把俩小娃娃叫了回去,交给后面的姐妹抱着,对赵莱道:“好了。不要耽搁时间,若是误了吉时,皇弟怪罪下来,我可不给你求情,快快赋几首喜庆的诗来!”

    赵莱能说什么?只好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将原本准备的诗一首一首念了出来。

    然而一大票长公主却并不满意:“太白公子诗画双绝,更是状元之尊,怎么今日作的诗全然比不上往常水平?是对我妹妹不满意,还是对自己弟弟不满意?哦,我想起来。传言太白公子斗酒诗百篇,难道是因为缺了酒?姐妹们,听见没有。还不快给太白公子上酒!”

    “来喽!”上一位长公主话音未落,另一位已经捧着一坛酒递到赵莱手上。

    赵莱苦笑着接过来,他没办法不接,不然是对赵玄不满意还是对李淑不满意?所以这酒他是非喝不可。但喝两口酒还没关系,诗怎么办?

    要知道所有诗词中就应制诗最难出彩,尤其是寿礼、婚宴上的恭贺诗。但凡写诗,不是伤春就是悲秋,要么就是抒怀、励志、忧国忧民,即使写到爱情。也大多凄婉。喜庆的诗本就难以出彩,更要紧扣婚姻的主题。还要填上衷心的祝福。若是写自己还好,以自身出发。描述美丽的爱情,也可以做出出彩的诗。可问题娶妻的是赵玄,他必须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恭祝他们俩。如此一来,更是难上加难。

    赵莱本以为自己准备的够充足了,谁想到长公主们并不买账。当下他只好提起酒坛,一口一口的灌着酒,趁此时机,暗地里搜肠刮肚的作诗。

    如果实在不成,恐怕只能寄希望于长公主们能放他一马。

    只不过那样未免太丢人了些……虽然有赵玄在这个人丢定了……

    这边,赵玄也从天马上下来,看着愁眉苦脸往嘴里灌着酒的赵莱,都忍不住想替他吟上一首了。

    哦不,是替自己。

    时间缓缓流逝,过了一会儿,襄城长公主忍不住道:“太白公子,太白状元郎,赵二少爷,您还要让我们等多久?”

    等多久?

    赵莱脑海中灵光一闪,抬头望去,只见绣楼二楼窗前人影晃动,似乎向外面窥探,长笑道:“不急不急,这就来!”又饮了一口酒,才高声吟道: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呸!”一大票长公主齐齐啐了一口。

    “楼上残灯伴晓霜”应情应景,这时候已到中秋,又加之昨夜给李淑一阵梳妆打扮,屋里确实烛火将熄未熄。可“独眠人起合欢床”是闹哪样?还有后面什么“相思**多少”,两句结合在一起,不就是在说李淑恨嫁了,想跟着赵玄回去洞房了,偏偏你们在这毫不知趣的拦着?尤其是那句“地角天涯未是长”。两人连地角天涯都不觉得长,还在乎你们这一道墙?

    赵莱似乎酒喝多了点,脸上红晕暗生,却依然风度不减,轻笑道:“几位长公主,不知下官对的这诗能否入眼?”不过语气有些轻浮。

    一大票长公主们相互看了几眼,不得不说,赵莱这首诗做的不错,应情应景,更难得的是反将了她们一道。虽然她们还想再难为赵莱一下,但她们可都听说过,赵莱不喝酒是个温润公子,喝多了可就变成了豪放汉子,这一点似乎遗传于赵守城。这首诗已经有“合。欢床”了,若是她们再为难,天知道赵莱还会写出什么羞人的诗来?

    无奈点点头道:“罢了,今天就先放过你们。”齐齐让开了房门。

    赵莱洒然一笑,回头道:“三弟,我们走!”带着赵玄推开了房门。

    里面丫鬟婆子一大堆,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伴随着一声声恭贺的声音,一抹绿装人影从楼上走下,旁边吴妈扶着。轻绿服简直就是奢华繁琐到了极点,一步一步的走下来。头上照着大红头盖,把好好的绿装衬得有些俗气。

    还真应了那句“红配绿,赛狗屁”……

    赵玄看着迎面走来的人儿,扫了一眼四周,竟然只有吴妈扶着,却没有发现萍儿那丫鬟。眉毛挑了挑,也没有多想。只是诧异这个世界与古代的相似程度,似乎这个世界也讲究个“红蓝绿女”。及大婚之日,男子穿红,女子穿绿。就在他想着的时候,外面又吹吹打打,赵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