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有一定的把握料到此战能胜,可真的打起来,战事居然这么顺利,这也实是出乎了荀贞、孙坚的预料。

    两人都心情舒畅。

    荀贞笑顾戏志才和荀攸,说道:“志才、公达,真一切如卿二人所料董兵士气果然低落,不堪一战。”

    :

98 董卓大败奔逃处 荀贞勒兵宜缓迎() 
荀贞、孙坚登高观战。 ↑頂點小說,。。o

    董兵士气虽然低落,但董卓带在身边的都是精锐,又有他亲自坐镇,战将至午时,许仲、程普虽攻势锋锐,步步前进,然却仍尚未能攻破董阵。

    荀贞对孙坚说道:“如能擒斩董卓,则洛阳以西,直至长安,可不战而定也”

    天子被董卓送去了长安,在长安周边和从洛阳到长安途中的要diǎn之处,现皆有董兵驻扎,如果能在今日此战中生擒或者斩杀董卓,那么不但被董卓留在洛阳和附近诸关的这些董兵,包括长安和从洛阳到长安沿途的董兵,一下子群龙无首,就能都轻松平定了。

    眼看着盖世大功就在眼前,孙坚心潮澎湃,大声说道:“贞之,我要亲带兵出战”

    “卿自可往去亲击董卓,我当带兵绕至董兵侧后,以截其退。”

    荀贞、孙坚当下联袂下到军中,各diǎn兵马,孙坚亲率部前去支援许仲、程普,而荀贞则带着部曲绕过坐落在董卓阵地周围的那些苑林、陵墓,来截董卓的退路。

    荀贞带部行军了约两个时辰,下午时候,抵达到了一处合适的驻兵列阵之地。

    这个地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距离董卓的阵地和其余那些董军诸将的阵地都不太远,最远的约有一二十里地,最近的差不多只有十来里,最妙的是,此地刚好迎对着董卓的阵地。

    荀贞因停下部队,令部队就地列阵备战。

    前边有孙坚亲自攻阵,战至此时,不仅董卓急危了,别的那些董军诸将也都看到了危险已是迫在眉睫,早前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几支董兵试图冲破荀贞、孙坚的部阵,而现在各处的董兵都出战了,都以精卒为锋,猛击荀、孙部阵,希望能打开一个缺口,以扭转战局。

    荀贞这个位置现在算是“后方”,可以总观全局,他远眺之,只见前方或近或远,处处战火,或高或低,尽是喊杀,整个战线排开,足有二三十里之远。

    以荀贞久经沙场的阅历,似眼前这般的大规模战斗也是只有当年击黄巾时才见过的。

    戏志才没有理会别的战场,他聚精会神地观望董卓的阵地,每有探马斥候从董卓阵地处来,他都要细细询问各种战情,以图通过此来判断孙坚、程普、许仲的进展。

    当听到“董阵渐乱,旗鼓混杂”的这道军报后,他立刻对荀贞说道:“董卓将败君侯,可传令各部,做好迎击准备了。”

    荀贞当即下令,命荀成亲自去最前阵指挥,又令列在最前阵的陈午、陈到、江禽、甘宁等等诸部做好战斗准备,又把赵云唤来,把留在中军听命的余下那些骑兵系数拨给与他,命他带骑兵列阵於陈午、陈到诸将之前,又下令道:“获董卓者,我将上奏天子,请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荀成、赵云、陈午、陈到、江禽、甘宁诸将列好阵后,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

    此次出兵,从出郡到现在,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孙坚先发,后来鏖战太谷关下,又是大部队作战,而刘备麾下兵少,并亦非是精锐,故而他一直没立下大的功劳,此时他从在荀贞左右,心知眼前此战如能功成,就将会成为是击董的最后一战了,实在压不住渴望立功的心情,出列求战,对荀贞说道:“董贼将败,君侯以逸待之,以备愚见,当此之时,似不必等董贼逃到此地再开战,可以先出阵迎击之备请为君侯先击。”

    戏志才不同意刘备的意见,说道:“不然。董卓败军至此,将为穷寇,不可急与战,宜少缓。”

    “志才之言正合我意,我当以计破之”

    先前,离洛阳还有三十多里的时候,吴景等人建议先休息一晚,而戏志才进言当疾驰击之,现下,董卓将要败了,荀成、赵云诸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刘备更是请求先击,而戏志才却又进言应“宜少缓”,一急一缓,他的意见皆与诸人相反,而细思之,他这先急后缓,却是该勇往直前的时候就勇往直前,该谨慎对待的时候就谨慎对待,视局势、情况之不同而各得其宜,正是深得兵法三味。

    荀贞叫来乐进、臧洪、高素诸将,命道:“汝等带本部,可往吾本阵侧前边埋伏,待董兵至,汝等先将之放过,候我与董兵接战,汝等再掩杀而出,袭其后,与我合力,共歼贼兵”

    乐进、臧洪、高素诸将应诺,各带本部,急往前边埋伏。

    荀贞各项部署妥当,过了约小半个时辰,见得前头烟尘四起,斥候驰返来报:董卓兵败了

    荀贞传令前阵:“贼穷途窘困,攻成在此一举,诸部不可轻动,当听鼓声为节。”

    斥候不断来报董兵距前阵尚有多远。

    从十几里,到七八里,再到五六里,再到不需斥候来报,荀贞也已能看清董兵的队伍。这期间,荀贞一直按兵不动。当董兵离前阵不到五里地时,前边的江禽等将按捺不住了,连续不断地遣人来到中阵,请求荀贞下令击敌,而荀贞却俱皆拒绝,一再不肯。

    “贼距前阵三里。”

    “贼距前阵二里。”

    随着董卓败兵的步步逼近,原本还能神色不变的程嘉等人也变得渐渐焦急起来,都看向荀贞,而荀贞却一直稳如泰山,沉着稳定。

    “贼距前阵三百步。”

    “贼距前阵百步。”

    刘备忍不住了,他出列说道:“君侯,贼离前阵只有百步之远,可以击之了”

    荀贞面色如常,行若无事地说道:“不急,再等等。”

    “贼距前阵五十步。”

    直到前边来报“贼距前阵二十步”,荀贞才下令道:“击鼓”

    董卓的败兵离荀贞的前阵只剩下了二十步的距离,在这个时候,荀贞才传令击鼓。

    鼓声大作,前头蓄势已久的骑、步兵卒,闻声而动。

    赵云一马当先,带着骑兵先击,荀成、江禽等人麾步卒继之其后,甘宁、潘璋、凌操诸悍将皆披甲冲锋,驰击在部曲之最前。

    荀贞部本是胜兵,士气高,此时又是以逸待劳,面对的是董卓的败兵,再加上荀贞直等到董卓的败兵离前阵只有二十步时才下令击鼓,蓄气甚久,是以这一出击,真一个个都如虎狼,在赵云、荀成、江禽、甘宁、潘璋、凌操、姚颁等等诸虎将的带领下,无不一当百。

    只一个冲锋,他们就把当面逃冲到的董军败兵给冲了个七零八落。

    董兵军中,有人聚集兵士,想要突围,而便在此时,闻得阵后鼓声响起,却是乐进、臧洪杀出。前有如虎如狼的荀军精锐,后有忽然而起的荀军伏兵,当此之时,便是董卓本人,恐怕也是约束不住本就已是败兵的董军了。董军慌乱失措,不知所向,溃败如潮,自相践踏。

    荀彧急令兵士往前边去大声重复荀贞之前的许诺:获董卓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一时间,前边阵中、战场上,到处都响起了“获董卓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的喊声。

    :

99 董仲颖毁弃洛阳 孙文台拔剑立誓() 
见前头战事顺利,董军的败兵一触即溃,荀贞获胜在即,从在荀贞身边的徐荣出列说道:“董兵虽败,而董卓左右皆精锐也,当此穷途,势必死战,眼前这支董兵却溃乱得如此轻易,事有可疑。 小说/”

    荀贞说道:“噢?将军有何高见?”

    “董卓狡诈,或不会在此股败兵中。”

    “不在此股败兵中,能在何处?”

    “洛阳周边道路通达,或许他会从别地逃往渑池、新安。”

    “如此,将军有何对策?”

    “荣愿提本部兵马,急往渑池、新安,搜截董卓。”

    荀贞看着前头的战事,也觉得这支败兵溃乱得太快了一点,说不定董卓还真的是没在其中,遂应了徐荣之请,说道:“如获曹操,我必上奏朝中,为将军请五千户侯”

    徐荣接令,转回本部,带着三千兵卒急往渑池、新安方向而去,——降了荀贞后,他收拢本部,得了两千来人,荀贞兑现了承诺,又给他补了一千兵士,是以他现下共有部曲三千。

    有了之前骗杀太谷守将的事,这回徐荣请令去追董卓,荀贞左右诸人中却是无人表示怀疑了。

    渑池、新安在洛阳的西边、西北,是从洛阳去长安的道经之所,董卓在此两地皆驻有兵马,徐荣自请带兵前去渑池、新安间阻截董卓,如是董卓真的没有在前面的这支败军里、真的先逃掉了,那么自是最好不过,而如是董卓在前边的这支败军中,也无妨,反正灭了董卓后,荀贞、孙坚早晚都是要向西去长安的,这渑池、新安乃是必至之地。

    孙坚带部由后头追上,与荀贞合力,前后夹击,把这支董军的败兵或斩、或俘,很快就消灭一空。'看本最新章节请到'诸将6续前来禀报战果,各有斩获,而终无一人得董卓。

    荀贞心道:“徐荣说的不差,董卓果是狡诈,看来他是先逃掉了”

    不但没有董卓,如牛辅、杨定、吕布等等这些董军上排得上字号的众人也没有一个被现,这些人应或是在别的战场上,又或是跟从在董卓身边,和董卓一起先逃走了。

    等消灭掉这支败兵,时已入暮,远近别处那些战场上的喊杀声有的变小了,有的依然很大。荀贞令人开路,赶到前头见着孙坚,对孙坚说道:“虽未获董卓,而董卓本军已败,文台,你我可分兵遣将,一路往渑池、新安方向,追索董卓,一路则去驰助那边的战场。”

    孙坚以为然,两人遂各点骑兵,命急往渑池、新安方向去,沿途搜索,以求能得董卓下落,然后,两人各带部曲,分头去援助那些还在交战的战场。

    直厮杀了一夜,到得次日清晨,各处战场皆平。

    董卓尽管分兵各地,留在洛阳的兵马并不是很多了,然亦有两三万之众,带兵之将又多是如牛辅、李傕、郭汜这样的悍将,故而荀贞、孙坚此役虽是大胜,可也没能把董军尽数歼灭,计算战果,两军合在一起,大约斩获得董兵一万余人,被逃出去的董兵也在此数。

    老实说,荀贞、孙坚这次急击洛阳,原本都是打了苦战的准备的,两人却都没有料到,胜利来得这么快,而且还这么容易。

    迎着升起的红日,荀贞、孙坚复又会师一处,两人相见,看着彼此征尘满面,相顾而笑。

    不过,这场战役虽是打赢了,整个的讨董之战还没有结束。

    荀贞说道:“董卓或已远遁,暂时难以擒获他。文台,你我的部曲连着急行军了一天一夜,未及休憩,又和董兵激战了一天一夜,将士已疲,应该休整一下了。你我不妨便令三军寻地驻扎,你我且先入洛阳,如何?”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我闻董卓在洛时,掘诸帝陵墓,烧毁皇城宫殿,种种悖行,难以尽述,昨日、昨夜一战,更又是加重了对诸帝陵墓的破坏,你我可趁此三军休整的机会,先入城中,埽除宗庙,平塞诸陵,然后待探得董卓去向,再西击函谷,谋取长安,迎天子驾返。”

    函谷关,也是洛阳周边的八关之一,如想取长安,这个关卡是必须要先攻取下来的。如是董卓死在了此战中,荀贞、孙坚固是可以鼓起剩勇,接着便再去进攻函谷,可现下董卓下落不明,而荀贞、孙坚的部队鏖战至今,已俱疲惫,却显然是不能继续作战,需得休整一下了。

    荀贞说道:“卿言甚是。你我这就入城去罢”

    荀贞、孙坚两人令三军驻扎休整,各带了千许护卫,驰入洛阳城中。

    到了城中,入目只见遍地都是断垣残瓦,放眼望去,偌大一个神京洛阳,而今竟是看不到半点人烟,野兔、狐狸奔跳在处处残破的屋舍间,风一吹来,使人觉凄凉无限。

    再往前行,到了皇城,南北两宫的宫门残破不全,进入宫中,也和宫外城里一样,只见残垣断壁,不见一个人影。损破的宫墙、殿舍中,时可见到倒毙地上的宫女、宫臣,死状都甚凄惨,有的已经腐烂得不成人形,不时有野狗之类在这些死尸边上冲着荀贞、孙坚等汪汪吠叫。

    孙坚、荀贞不忍多看,命左右留下来一些兵卒,收拾宫中的这番惨状,两人带着部曲从宫中折了出来,又往宗庙前去reads;。

    宗庙、社稷都在城南的正阳门外,荀贞、孙坚是从城西入的城,皇城南北宫在洛阳城的北边,此时他俩从宫中出来,行不多远,即到横贯洛阳东西的铜驼街上。

    这条街以铜驼为名,是因为在街的两边各有一个高九尺的铜驼,而如今,这两座铜驼都不知去向,不必问也知,显然是被董卓的部曲搬走,或是熔冶为了兵器,或是被熔铸成了钱币。

    过了铜驼街再往前,路东相继是百郡邸、三公府等官寺,往昔之日,这些官寺门前车如流水马如龙,而现下却是只有残砖断瓦,哪里还有半点人气?

    荀贞不觉叹道:“之前我来洛阳,想当日洛阳是何等盛况,户民百万,商贾云集,刚才咱们经过的那条铜驼街上人潮拥挤,挥袖成云,挥汗成雨,并常有少年在此街上集会,喧闹非常,……这路东的百郡邸中,集满了天下的诸郡使吏,各地口音皆有,诸色人等并在,又及这三公府内,衣冠云集,贵胄赫赫,可现在?观之於今,这洛阳城竟是如成鬼蜮”

    两人从城西进城起,到入南北宫中,再到一直出了城北的正阳门,这一路行来,连一个活人都没有见到过,所能见的,只有掩伏在断专残瓦间、或干脆被抛在路上的无数死尸。

    出了正阳门,再行一段距离,离宗庙、社稷已是不远。

    远看去,只见原先威严屹立的宗庙、社稷,却竟是和城中的屋舍、南北宫里的宫殿一样,也变成了残垣断壁。

    孙坚终於难以克制情感,啼泣泪下,拔剑在手,立誓说道:“不灭董卓三族,坚不为人臣”

    洛阳城中如此,是不能住了,荀贞、孙坚因便驻於城外,两人一面等着董卓的下落,一面点派兵卒埽除宗庙,平塞诸陵,收拾董卓留下的那一番城中、宫中的残局。

    ……

    河内,袁绍营中。

    探马来报:荀侯、孙侯攻破太谷后,於前日急击洛阳,与董卓激战一日夜,大获全胜。

    袁绍闻报,面色顿变。

    :

100 荀友若奉使离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 
袁绍营中。 txt小说下载

    探马来报:荀侯、孙侯攻破太谷后,於前日急击洛阳,与董卓激战一日夜,大获全胜。

    袁绍闻报,面色顿变。

    时曹操、逢纪、许攸、审配、郭图、荀谌诸人俱在座。

    袁绍的“闻报色变”虽然很短暂,“色变”只是一个刹那间的表情变化,几乎是马上就恢复了本来的神情,但在他“色变”的这一刻,曹操正好在看着他,所以却是一眼就发现了袁绍的这个“色变”。

    曹操性敏机智,与袁绍相识又久,深知袁绍的脾性,因在看到了袁绍的这个“色变”之后,顿时暗叫了一声“不好”,心道:“贞之与文台必是已引起本初忌惮”

    郭图起身离席,下拜堂中,大胜对袁绍说道:“恭喜将军”

    年初诸侯讨董时,袁绍自号车骑将军,是故郭图有“将军”一称。

    袁绍问道:“喜从何来?”

    “荀、孙二将军先破太谷,又败董卓,今洛阳光复,天下欢动,……这难道不是喜么?”

    “此是荀侯、孙侯之功,与我何干?”

    “今次讨董,将军乃是盟主,荀、孙二将军之功,自便是将军之功。”

    袁绍哈哈大笑,说道:“我岂是夺功之人么?”

    郭图赞拜说道:“将军的宽容谦退之风,世人共知。”站起身来,回坐席上。

    看完郭图的这番表演,曹操心中想道:“郭公则与贞之到底有多大的仇?三番五次的在本初面前说贞之坏话、挑拨贞之与本初的关系。”

    想那袁绍乃是此次讨董的盟主,而他自到河内以来,除两次遣淳於琼带兵五千到河边为荀贞、孙坚进击洛阳的呼应外,半点击董的功劳也没有立,不但没立,效命於他的王匡还被董卓给大败了一回,而今在荀贞、孙坚大败董卓、光复洛阳后,郭图却出来恭喜袁绍。txt小说下载

    这明是恭喜,实为挑拨。

    荀谌也看出了郭图的用意,他心道:“贞之和孙侯在司隶、洛阳与董卓血战,袁本初身为盟主,在河内按兵不动,别怀心思,坐观而已,今贞之、孙侯获胜,郭图这竖子又出来挑拨,……我观袁本初面色,他虽故作谦退,可应是实已怀忌。袁本初非成大事者也”

    荀谌此前就有了离袁绍、回就荀贞的心思,现在更是坚定了此意。

    荀谌来冀州就袁绍,原本就是因为荀氏抱有“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之故。荀贞虽是本族人,可名声比不上袁绍,实力比不上袁绍,所以荀氏遣了荀谌来冀州,一方面是为了袁绍将来如能有成就,可保荀氏地位,再一方面,有荀谌在袁绍身边,对荀贞也有利。

    可现而今,情况出现了变化。

    荀贞立下了击败董卓的大功,此是其一。

    可以想见,不日之间,荀贞、孙坚的名字必就将会震动天下,只凭这一份功劳就足可以使荀贞和孙坚鹤立於山东诸将之中,足可以够荀贞和孙坚将来立下一份基业了。

    反过来看袁绍,他虽有家资、大名,却不似个成事之人,而且他对荀贞已生忌意,此是其二。

    袁绍身为此次讨董的盟主,因为别怀心思,从年初到现在,寸功未立,既比不上曹操、鲍信,也更比不上荀贞、孙坚,这回荀贞击洛阳,出发前是邀请过袁绍的,袁绍自己不愿意去,现在荀贞功成了,他又生忌意,这种为人行事的作态,哪里像是个成事的人?

    荀谌心道:“袁本初非能成事者,今他又对贞之生了忌意,我不可在河内再待了,当寻个借口,去河内而归贞之。”

    他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