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料今日刘校尉之败,不但试探出了冀州黄巾的战力,同时也改变了诸将的骄横之气,这却是意外之喜了。

    广宗死士和丈八左豹的悍勇,一方面勾起了宗员、邹靖、董旻、牛辅等的回忆,一方面震动了后来者诸人。较之昨日军议,今天帐中的气氛有些压抑,聚於帐中的诸将皆沉默不语。

    皇甫嵩心道:“过犹不及。没有了骄横之气固然好,可若是因此灰心丧气、丧失斗志却也不行。”因此笑顾帐中,说道,“今日刘校尉虽败,在我看来却是虽败犹胜。”

    傅燮问道:“将军此话何意?”

    “临战交兵,岂有不败之军?一场小败,无足挂齿。最主要的是看吾等从这场小败中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不错,……,南容,你说说看,吾等从这场小败中得到了什么?”

    傅燮忖思稍顷,答道:“经由今日之小败,吾等了解了冀州黄巾精锐的战力。”

    “战力如何?”

    “广宗死士不可小觑,丈八左豹实为勇将。”

    “以你观之,我军中谁可胜过他们?”

    “孙司马若在,定然足以扑杀彼等。”孙坚的猛鸷奋锐、上战场不要命,皇甫嵩麾下的诸将是有目共睹,傅燮顿了顿,接着说道,“惜乎孙司马从朱中郎去了南阳,而今……。”

    “而今我军中就没有能胜过他们的人了么?”

    傅燮的目光一一落在帐中相熟的诸将身上,最后停在荀贞的脸上,说道:“荀司马英武奋发,其部典韦、刘邓、许仲、陈到诸人皆猛士也,每临战,所向无前,荀司马部亦能胜过彼等。”

    孙坚的猛鸷主要是来自他本人,荀贞部的善战则大半是来自他部下的这些勇将,荀贞个人的勇武虽因自小习练骑射、击剑而胜过常人,但并不是特别的出众,而且在战场上他虽然也不惜命,可毕竟比不上孙坚的那种劲头,孙坚十几岁就以勇扬名,在战场上那是真正的不把自己的命当命,所以在皇甫嵩、朱俊麾下的诸将里,说到“敢战”二字,他逊於孙坚。

    听得傅燮此语,荀贞笑道:“如果说谁能胜过他们,……,将军,我有一人向你推荐。”

    “噢?谁人?”

    “邹校尉部义从刘备。”

    “刘备?”皇甫嵩怔了一怔,很快想起,说道,“便是那长臂大耳之人么?”早在来广宗城外的第一天,荀贞就给他介绍过刘备。

    荀贞点头说道:“正是。”

    “此人有贲育之勇?”

    “这倒不是,他虽忠壮,然若论勇力亦只是常人,不过他部中却有两人,一名关羽、一名张飞,实有万夫不当之勇,古之恶来一流人物,万军之中取敌将头颅如探囊取物”

    皇甫嵩知荀贞不是个说大话的人,闻他此言,又惊又喜,转问邹靖:“邹校尉麾下竟有如此豪杰?”

    邹靖心道:“关羽、张飞?古之恶来?”刘备虽是他的部众,但他堂堂校尉,秩比二千石,平时厚看刘备一眼那是看在卢植的面子和同州的情谊上,对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两个人他虽也见过,却印象不深,见皇甫嵩问话,他不敢隐瞒,答道,“靖部刘备的义从里确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人,但靖也只是见过他们,并不知其能。”

    荀贞笑道:“我与刘备一见如故,这数日闲暇时常相往来,每次相见,关张二人常从侍座畔,故我对他两人之能略有所知。将军,耳闻为虚,眼见为实,若是心中存疑,何不将他两人召来,於帐前一试便知。”

    “好就依卿言。”

    皇甫嵩当即下令,命召刘备、关羽、张飞入帐。

    ……

    刘备就在帐外,仍如昨日,又是正站在日头地里晒太阳。

    昨天军议是上午,今天军议是下午,下午的日头可比上午毒辣得多,他正被晒得汗流浃背、眼花面烫之际,忽见帐幕掀开,出来一人,急忙一边振作精神,一边还忍不住奇怪地想道:“今天军议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正想着,这人立在帐前,听得他大声问道:“谁是刘备。”他呆了一呆,心道:“找我?”来不及细想,忙迈步前行两步,按刀躬身应道:“在下刘备。”

    “将军令你速带关羽、张飞来,入帐进见。”

    “……,诺。”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50 沙丘台上旧时月(五)() 
皇甫嵩的这个军令下得突兀,毫无预兆,刘备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先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明悟过来,心道:“将军正在帐中与诸将议事,忽命人传我与云长、益德进见,此必是得了谁人之举荐,故欲用我三人破贼啊”

    他如坠梦中,初尚不敢相信,随即狂喜涌上,心道:“不意将军亦知我刘备”惊喜之极,强压住喜悦之情,领了军令,去找关羽、张飞。   w w wnbsp;。  。 c o m

    出了中军,他飞奔急跑,奔入本营,见着守营的兵卒,一叠声催促快去叫关羽、张飞出来。

    下午炎热,关张两人闲来无事,正躲在帐中,一个在读《左传》,一个在提笔练字,闻得刘备召唤,丢掉笔,出来相见。

    简雍也摇着扇子出来,看见刘备满头大汗的等在营门口,奇道:“玄德,何事如此慌张?”

    “宪和,将军召我与云长、益德进见”

    “啊?”

    “没有想到将军也知世间有我刘备”在自己人面前,刘备不用掩饰欢喜得意,见关羽、张飞穿着布衣,没有着甲,忙对他俩人说道,“快去换了甲衣来”

    张飞既惊又喜,说道:“将军召我等进见?”

    “是啊,是啊,……,你两个还愣着作甚?还不快回去换了甲衣,带了兵器出来?不能让将军久等。”关羽、张飞领命,忙转身回营,刘备猛然想起一事,又在后头冲他俩的背影叫道,“云长,记着梳理下你的胡须。益德,也好好整整你的容貌……,对了,把马也牵出来”

    虽在大喜时,刘备依然心细,如他所料不错,皇甫嵩召他们是为了破贼,那么很可能就会试试他们的骑射步战,带上马有备无患。关张两人扭回头,大声应了个“是”。瞧着他两人急匆匆地回去换衣甲,简雍既是欢喜,又是奇怪,说道:“奇哉怪也,玄德,现今汉兵营中如吾等这样的义从不下数千,皇甫将军与我等无亲无故,又非同州同乡,却是怎么知道我等名字的?”

    刘备在路上就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充满感激地说道:“此必是吾兄推荐了吾等”

    “为何不是邹校尉推荐的?”

    简雍话未落地,自家醒悟过来,说道:“是了,我等自入兵营便在邹校尉麾下,若是邹校尉举荐,不会等到今日。”感叹地说道,“玄德,荀司马与你相识未及两天便就与你称兄道弟,亲昵过火,我本还为此疑惑,以为怪事,而今观之,却是我多虑了。看来他是真的爱重你啊”

    卢植走后,刘备本以为没有出头时了,却没想到与他仅仅相交三四天的荀贞居然如此看重他,甚至把他推荐给了皇甫嵩。起初荀贞与他相交,确实热情过度,他亦不免为之稍存疑惑,可荀贞先是赠他宝刀,接着又赠他矛甲弩矢,现在又向皇甫嵩举荐他,一件件的实事让他疑惑尽消,感觉到荀贞是真正的爱重他,百感交集,叹道:“得兄如此,夫复何憾”

    关羽、张飞披挂整齐,牵马出来。

    简雍说道:“你们先去吧,我换身衣服,然后去中军营外等你们。”他出来前正赤裸裸地卧在床榻上读,出来时只随便披了件衣服,皇甫嵩召刘备等进见,对他们这个小团体来说是件大事,他也得去看看,只是皇甫嵩没有召他,所以只能在中军营外等候。

    刘备身在营外,心在帅帐,随便应了声,审视了下关羽、张飞的甲衣穿戴,朝他两人脸上细看了两眼,见收拾得不错,当下不多停留,带了关张二人急返中军。三人急趋紧行,入到中军,到得帅帐外,请帐外卫士为他们通传。卫士旋即出来,说道:“将军唤汝等进去。”

    刘备低声问道:“我衣甲兜鍪如何?”

    张飞答道:“很好。”

    刘备兀自不放心,又整了整衣甲,正了正兜鍪,置了置佩刀,这才说道:“走吧,随我进去。”

    三人昂首迈步,进入帐中。

    帐中阴凉,三人骤觉一凉,暑气顿消。

    虽然凉快了很多,可刘备心中却是火热,提醒着自己不要失礼,同时又提醒自己要落落大方,心道:“皇甫嵩将军虽位高尊贵,然与卢公一样都是中郎将,今见皇甫将军只当是又拜见卢公便是,万万不可拘束紧张,以免被人小看。”在帐内立定,谨守礼节,跪拜行礼。

    “起身吧。”

    “谢将军。”

    站起身后,刘备不敢左顾右盼,也不敢直视皇甫嵩,下意识地想要低头,忽醒觉,心道:“不可给人以怯懦之感。”遂平视向前,左手按刀,挺胸直立。

    皇甫嵩於座中细观刘关张。他前几天见过刘备,但当时没有细看,只记得是个大耳长臂之人,今日细细观来,只见刘备昂首挺胸,器宇轩昂,虽是白身,然立於诸多千石、比二千石的高官大吏席中却不卑不亢,心中暗赞,又观关羽、张飞,见他两人虎背熊腰,雄健高大,披甲带刀,越发显得雄武,虽然雄武,然立於刘备身后,却意态恭谨。

    皇甫嵩心道:“只观此三人形貌,已可称豪士。”温言问刘备,“我闻荀司马言,刘君是中山靖王之后?”

    “是。”

    “既为宗室,请入席坐。”

    帐外的亲兵取坐席进来,放在诸将席位的末尾,位置紧靠着帐篷门口。

    刘备谢过皇甫嵩,入席跪坐。关羽、张飞按刀侍立在他的左右两侧。

    皇甫嵩目注关羽、张飞,片刻后移开视线,笑问刘备:“此两人可就是君之义从关羽、张飞?”

    “正是。”

    “荀司马说他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乃当世恶来,眼下一见,果然雄壮威武。……。那佩双刀之人是谁?”

    “是关羽。”

    关羽少时采都山铁为二刀,一铭“万人”,一铭“无前”,今天来见皇甫嵩,张飞带的是荀贞所赠之宝刀,而他带的则是这两柄爱刀。皇甫嵩笑问道:“勇士用刀,多为一柄,关君却携带双刀,想来必有过人之长了?”

    “羽少从名师习骑射、矛刀,至今十余年矣,不敢说有过人之长,然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过能令羽用双刀之人。”

    关羽话虽谦虚,意实骄傲,言外之意,他的确在用刀上有所长,只是从习武到现在,十几年中还没有遇到一个能令他出双刀的敌人。

    帐中诸将闻言,表情不一。

    荀贞抚髭而笑,宗员等面带怀疑,董旻、牛辅这些悍将则尽皆不满。牛辅冷笑说道:“哪里来的狂徒,在将军座前口出狂言?”

    关羽撇了他一眼,没有理会。

    牛辅大怒,倾身跽坐,按剑对皇甫嵩说道:“将军,我牛辅没什么本事,从小生长在西州,后从军征战,常与叛羌搏斗,别无所长,唯有几分勇力罢了。这个关羽不过是个区区义从,像他这样的人,於我军中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此乃中军帅帐,哪里轮得到他来发狂撒野?请将军把他乱棍打出”

    董旻、牛辅这帮凉州人是真正的骄兵悍将,但凡骄狂之人最看不惯的便是同样骄狂的人。关羽的自傲一下就激怒了牛辅。先前只因与傅燮一言不合,牛辅等便就当场甩脸子走人,傅燮是他们的州里人、官居护军司马,他们尚且如此,何况对关羽这个白身?当然更不客气。

    皇甫嵩哈哈笑道:“关君既敢口出此言,想必定有长技。牛君何必动怒?”

    牛辅哼了声,转脸鄙夷地瞧了眼关羽,转回头,复对皇甫嵩说道:“将军既然这么说,辅愿与此人比比武技,若是他胜,辅向他请罪,若是我胜,请将军治他无礼之罪。”

    皇甫嵩摇了摇头,不同意,笑道:“牛君乃我军中猛士,岂可轻易出马?不妥,不妥。”

    董旻也不同意牛辅出手,他心道:“这个关羽敢在中郎的座前口出狂言,定有勇力。牛辅是我兄长的爱婿,如果战败,是给我兄长脸上抹黑。”因此说道,“将军所言甚是。我营中李傕、郭汜皆勇士也,将军若是同意,我可将他们召来,与这位关君比比高下。”

    皇甫嵩转顾荀贞,见荀贞只是笑吟吟的,不说话,心道:“李傕、郭汜常年从董卓征讨叛羌,转战并州、河东,久经血战,位虽不及董旻、牛辅,勇猛实过之,乃是董卓麾下的悍将。贞之闻董旻此言却毫不惊乱,行如无事?”由此可见,关羽刚才的话定非狂言。

    他来了兴趣,笑道:“好。”

    董旻当即唤来帐外的随从,命去营中召李傕、郭汜来。

    关羽冷眼旁观,按刀傲立在刘备座后一言不发。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51 沙丘台上旧时月(六)() 
董旻唤亲兵去召李傕、郭汜。 关羽冷眼旁观,立在刘备座后一言不发。

    不多时,李傕、郭汜来到。

    在来的路上,他两人就听董旻的亲兵讲了前因后果,入到帐内,拜见过皇甫嵩,目光不善地打量关羽。皇甫嵩说道:“帐中人多地窄,施展不开,我等可移步出帐,观彼等交技。”

    众人应诺,离席起身,跟着皇甫嵩出到帐外。

    刘备、关羽、张飞、李傕、郭汜也从在后边出来。

    在帐外的诸将的亲兵们已经得知了有人要比武,在望楼下乘凉的和在帐外守候的悉数聚至场边。

    刘备常从邹靖来中军,这些亲兵们都认识他。

    刘备为人宽厚,善与人交,口碑不错,很多亲兵对他有好感,虽然因为各自的主将在场,不好给他和关羽鼓气,却也纷纷眉眼传意,通过眼神来给他们加油。

    荀贞立在皇甫嵩的左近,对面正是亲兵们聚集之处,把他们这些人的表情尽数收入眼底,心道:“这刘备还真是能得人心,他和这些亲兵们应该并不太熟,只是常在中军相见却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实在难得。”当诸将的亲兵们大多躲在望楼下乘凉时,刘备是为数不多坚持等候在帐外日光下的一个,按理说,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人常常会受到排挤,而刘备却不但没有受到排挤,反而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这要换成是荀贞,荀贞自问就做不到。

    李傕、郭汜低声商量了两句。

    郭汜是盗马贼出身,骑术精良,胜过李傕,但步战稍有不如。两人决定,先由李傕上阵,与关羽步战,若是胜了,万事大吉,若是败了,那么再由郭汜上场和关羽比较骑战。

    李傕为表示勇锐,取下兜鍪不带,只穿着甲,提矛入场,乜视着看着关羽,等他进场。

    关羽不瞧他,旁若无人地取下兜鍪,又徐徐解下甲衣,接着又摘下佩刀。

    皇甫嵩奇怪地问道:“关君此是何意?敢是要与李君比试肉搏么?”

    关羽答道:“若用刀剑恐伤人,故解之。”此前筑营垒时砍伐了不少树木,没有用完,剩下的存放军中。关羽说道:“请将军赐羽一木枝,愿以此来与他较量。”

    李傕大怒,心道:“好个狂夫,居然当众轻视乃公待会儿等你入场,我誓报此辱”虽然大怒恚恨,然却正因大怒,他没有提出也换木枝,打定了阴损的主意,等会儿要当场斩杀关羽。

    皇甫嵩壮关羽之胆气,应允了他之所请,命亲兵取木枝来。

    亲兵抱了一堆木枝回来,放到地上。这些木枝有粗有细,粗者如壮汉大腿,细者如婴儿手臂。

    关羽拨开粗的,选了根最细的,在手里掂了两掂,又将之折断了一截,只余下如环首刀长短,向皇甫嵩、刘备行了一礼,转身步入场内。

    他的这般种种作态,早就令李傕大怒难忍,挺矛就要上。

    关羽止住了他,面无表情地说道:“汝一人非我敌,只与汝一人斗,吾胜之不武。”瞥了眼立在场外摩拳擦掌的郭汜,接着说道,“不如叫他一起来。”

    李傕暴怒,他从董卓征战多年,虽说不上威震西羌,却也早已勇名在外了,不管羌人还是西州的汉人,提起他少不得要赞一声“勇士”,哪里受过人这样的轻视?郭汜亦是大怒。

    两人转眼去看董旻、牛辅。董旻、牛辅暗自切齿。董旻微微点头,示意他两人答应关羽。

    郭汜抽刀在手,跳入场中。

    李傕入场早,抢先挑了一个好位置,背对下午的太阳,立在场西。郭汜站在他的右侧。

    关羽入场晚,只能站在场东,正好对着烈日,微微眯了下眼,却并不以为意,因为不屑先出手,对李傕、郭汜说道:“两位请吧。”

    李傕、郭汜对视一眼。

    李傕微微动了下手中长矛,郭汜了然他的意思,丢弃矛不用,改抽刀在手。矛长刀短,正好用来配合。准备已定,李傕杀气腾腾挺矛直击,郭汜恶狠狠趋前挥刀,从右上向左下疾劈。

    这两人配合得不错。关羽如果闪避长矛,那么腿就有可能会被郭汜砍到,如果闪避长刀,那么前胸就有可能会被李傕刺中,他手中此时若是有矛或者有刀,那么大可以先用来招架,然后趁隙进击,可他偏又弃矛刀不用,手里拿的是一支细短的木枝。眼前的这个状况,正所谓是:“进之不能,退之也难,招架不行,唯有被动挨打”。围观的皇甫嵩等不觉为他担忧。

    众人忧心才起,只觉眼前一花,听得两声痛呼,再定睛看去,却见郭汜已被踹翻在地,而李傕长矛落地,关羽手中的细木枝正顶在他的脖颈处。

    诸人瞠目结舌。

    董旻、牛辅面面相觑。

    牛辅失魂落魄,喃喃说道:“这,这,……,这是怎么做到的?”关羽动作太快,他没有看清。他这个旁观者都没有看清,更别说身在局中的李傕、郭汜了。李、郭二人呆然发怔,莫名其妙。郭汜揉着腿从地上爬起来,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呆呆地说道:“我怎么摔倒了?”

    围观的亲兵们听到他这句话,许多人忍不住捂嘴偷笑,一边笑,一边敬畏地看着立在场中的关羽。李傕满脸涨红,怒视关羽,想挥拳再上,可木枝顶在他喉上,却是已经落败了。

    荀贞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