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不能熟悉这种语言,那么调到北方河南一带进行纠正发音,什么时候学会语言了,再调动回来,学不会移民出去,开荒去吧,死了也白死,活下来的话,你会被丢进俘虏营每天练习发音,实在没救的话丢进苦役营里面,那样你基本没有出来的可能,如果苦役营里面不行,丢给三王子,他们会把你丢入炮灰部队,去挡敌人的炮火,子弹去吧,或者在前线累死,或者被打死,你自己选择。

    总之成果不错,全核心区域百分之九十八的人熟练的使用普通话,并且私下里基本上没有人使用他们曾经的语言。

    剩下百分之二还是有特殊用途,比如渗透敌人,或者移民出去和其他移民交流的人员,亦或者是特赦人员,只有这些人员才能不用执行语言统一这个政策。

    我们汉人不是善于同化别人,融合别人的民族,恰恰是一个善于融合在其他民族的民族。

    蒙古人原先肯定没有多少,很多人都是边境的士兵逃亡,做买卖的商人,或者其他百姓主动过去,或者被蒙古人俘虏的,他们在蒙古人多的情况下被融入了蒙古里面,甚至是主动融入,否则无法在人家的社会里面生存下去,我们中国人去了美国马上被同化为美国人,或者说主动要求融入。

    南洋和东南亚汉人都是主动融入人家的,不融入人家的都被消灭了。

    郑克爽的意思是把南洋丢给华夏王国,他们管不了哪里了,但又同情哪里的人,可张强现在真的不想去碰哪里,因为投入太大,回报太少,他现在华夏还没有统一呢,最近的进展是收回了四山州。

    “我不想要南洋,不过南洋的橡胶树,矿石,黄金,香料,甘蔗,我想要,你们留一些人先替我打理着吧。”张强道。

    郑克爽有些难色,张强问道:“怎么?有什么事情让你为难吗?”

    郑克爽见张强一再追问,便说道:“哪里的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排挤咱们汉人,他们生存环境相当的恶劣,我们在的时候,因为有我们的水师撑腰,哪里的汉人家族同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利益,现在我们走了,在哪里的势力一落千丈,土著人在荷兰人的怂恿下对哪里的人进行迫害,很多人都被屠戮了。”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一个国王,不是皇帝,连华夏都没有统一的国王,等我当上皇帝,等我一统江山再说吧,既然他们已经忍耐反抗了很多年了,也不差这一二十年,人必须自救才能被救,如果他们不自救,那么我们去了又能干什么?等他们打到了荷兰人是不是也要开始反抗我们?

    我们能得到什么?

    难道就是去救一些白眼狼吗?

    吃饱了撑着,就算我要救他们也是要把他们统一到华夏王国的范围内,而不是要帮住他们,现在条件不成熟,我就掺和了。”

    郑克爽有些为难,“陛下,都是汉人,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吧,帮他们就等于帮自己,我们的贸易船只可以通过他们中转去西方泰西人的地盘,他们也可以维持个活下来的利润,现在荷兰人知道了我们的所在,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哪里你说的可是比我们汉人的地盘还要大的一个大岛,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探查明白这个岛的边界在哪里,几次船只都是在海上失事,失去联系,内陆的探查更是进行了两年时间了。”

    (本章完)

第785章 南洋危机2() 
“我不想管你们的事情,如果你们想管的话,就去管吧,你们不是手里有九百多艘船吗?加上你们原先就拥有的船只超过一千二百艘了吧,你们再自己造的船只超过一千五百艘了吧?

    虽然我估计有五百多艘是商船,运输船,但改造一下加上几门炮,填上一点士兵就是战船了,即便不是战船也是武装商船了,人家荷兰人可是只有十几艘战船,二十几艘武装商船就敢统治整个南洋,即便不是人家一家统治,也统治着相当大的一些地盘,你们人口有近五百万了吧,虽然汉人人口不过六十多万,南洋土著混血汉人也有几十万,如果加上你们在日本原先的那些日本打手水手,你们的实力是相当庞大了。

    分一部分去南洋帮助那些南洋汉人还是不吃亏的。”

    郑克爽笑道:“陛下,当初是你把我们撵走的,现在又让我们回来,这有点不好吧,我们回来你放心吗?”

    “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反正我暂时不想染指南洋,我陆上的事情还一大堆呢。”张强丝毫没有一点羞耻心,望着郑克爽说道。

    郑克爽小心的说道:“那么,我们可是派人回来了,你们可别怪我们啊。”

    “不怪,不怪你们,你们帮我们拖住泰西人,我们还感激呢,这样,每吨铁矿石的价格给你们提个一块钱华夏元如何?当然我们是想要你们的鸟粪,你们的鸟粪能多弄点来就好了。”

    “那感激陛下,我们马上回去组织人手,在公主港建立一个转运基地,这样我们的物资就能很快从公主港转运到华夏王国这里,这样我们的速度将会提高至少五分之一,原先四个月才能来一趟,这样下来我们三个月就能来一趟,来回三个月一趟将给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路上也安全多了。”

    “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不管,希望下一次你们能多带一些货物来,和我们进行贸易,如果你们能建立转运基地,那么你们还能带更多的南洋货物来,我们也高兴啊。”

    “是,是,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如果陛下答应了我们,我们将会派遣至少一百艘商船和八十艘战船驻扎在巴拉望岛,牵制荷兰人的行动。”郑克爽道。

    “嗯,很好,不过你们希望不希望在东南亚拥有一个港口?”张强问道。

    “东南亚拥有一个港口?”

    “陛下这是真的吗?”

    “你真的希望我们在东南亚拥有一个港口吗?”

    “是的,柬埔寨,也就是以前的真腊,在这里你们可以拥有一个港口,并且同这里的人进行贸易,允许你们的水师驻扎在这里,不过你们要为我们提供一下便利,比如派遣你们的兵马一部分帮助我们打战,你们如果能在暹罗夺取一个港口并且守住哪里,我们也可以承认那是你们的地盘。

    但除了那个港口你们不能再往内地发展,并且允许我们的兵马通过或者暂时驻扎在哪里,成为我们的前进基地,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你们的事情了。”

    周粥很是鄙视的看了张强一眼,这个国王陛下,又想玩他对鲁国的那一套,让鲁国去打日本,结果鲁国的洪承畴死了,他儿子三王子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过程有些曲折,不过三王子在他的支持下还是全面夺取了鲁国政权,最终改回了琉球王国,现在还在一边抵抗大清的入侵济州岛的事情,还一边帮助华夏王国守卫中国岛一半的地盘,现在他已经派遣了古月笙再次催促三王子攻打日本人了。

    好像他这个人总喜欢借别人的手消灭对手一样。

    郑克爽不是一个年轻气盛好忽悠的主儿,至少他比三王子来说,不好忽悠,主要是三王子局限于国内的阴谋估计斗争,属于内部斗争的行家里手,他老子洪承畴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洪承畴打战术战,也许败得一塌糊涂,要他谋划大局,他在大明和大清做的不错,但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可郑家,那可是在大海上纵横的人,见的世面多了。

    郑克爽一直负责郑家的同华夏王国的矿石换水师和人口奴隶的计划,锻炼了有两年了,他不会一下就去答应张强的。

    “陛下,我能回去和我父亲和兄弟们商量一下吗?”

    “你知道我只是郑家的一份子,甚至连世子都不是。”

    郑家的世子也就相当于王储或者太子了,而郑克爽属于最小的那个,上面还有很多的兄弟和姐妹,他在郑家不过是一个跑腿的,因此他提出这样谨慎的建议可以看做是他做不了主,也可以看做是他为人谨慎,希望能在不得罪其他人的情况下把事情办了。

    张强和周粥很理解他。

    于是郑克爽走了,带着他从华夏王国购买的货物,生丝,火药,大炮,茶叶,以及各种物资走了。

    周粥看着张强道:“陛下,你的意思是让郑家去帮助李元胤和田显他们?”

    张强点点头,“是的,东南亚的部队我不准备动了,反而要裁掉一些部队,让大量的民兵能恢复成百姓,就地转为百姓,哪里的治安由民兵精锐大队担负起来,哪里的区域作战由守备部队负担起来,民兵普通大队得裁掉,要不然就会拖垮我们的经济,延缓我们的经济建设,同时那种紧张的状态也让一些人心里面还存着侥幸心理。

    如果我们减少一些部队,他们就会觉得这里已经没有希望了,只能老实的做人,老实的做我们的汉人,老实的做一个百姓,等待被归化。我们用时间来慢慢的消化掉他们的民族性。

    这点我们国内做的很好,核心区已经基本上稳定了,至少让人们远离战争了,下一步把云贵州划入核心区,云南州已经进入了核心区建设之列,加快我们的统一步伐,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虽然我们已经启动了几次对陕甘的进攻计划,却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下来了,现在陕甘一带,我们只是推进了不足百公里,连人家的家门都没有摸到,尚可喜又转到那边去了,我要把一些马三立和马汉的部队调到陕甘去对付尚可喜和吴三桂了。”

    周粥问道:“大金国怎么办?你不是要用他们牵制和拖垮大清国吗?”

    (本章完)

第786章 大金国亡了() 
张强转身走来走去,好半晌豁然抬头,“大金国实在拖的我们太久了,太久了,大清没有被拖死,因为他们后面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的农业国家高句丽在为他们生产粮食,支援人口上次我算的大清的人口五千万,可是没有加上高句丽的人口,哪里的人口也有两千万之多。”

    张强又背着手走了几步,“两千万啊,我们今年新出生的人口有多少?也不过是两千三百万人口,等今年结束,我们这里新出生的人口可能增加几百万,但不会超过三百万,这是因为我们国内的汉人人口,年轻一代的人口被移民出去几百万。

    去了四山州,云贵州,东南亚,琼岛,新鲁府和四国府,还有被卖给了郑克爽几万人,这些都是到达结婚生育年龄的人,少了这几百万人口,我们一年至少能少两百万的生育人口,四山州现在还不能算作我们的正式国土,只能算是我们的占领领土。

    等他们哪里稳定了至少得两年时间,两年之后是同化教育,等他们哪里没有战争威胁了,才能转入我们的核心区,算作我们统一的正式领土,加入华夏王国的怀抱。”

    周粥想了想十分不解的问道:“为什么高句丽都有这么长的历史,人口却发展不起来呢?”

    张强笑道:“因为他们地盘太小,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我们汉人是地盘太大,但粮食太少,土地太少,也是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别看出生人口不少,但死亡的人口也不少,加上每到人口多的时候就会爆发起义,战争,每一次至少能把最近百年发展的人口消耗掉,剩下的人口在有限的粮食下继续死亡,直到掉到大家都可以接受,并且勉强能养活的地步,才会平和下来。

    高句丽也是如此,而蒙古人不事生产,虽然地盘大,但草原上养活一口人需要的草场更大,因此他们的人口始终发展不起来,现在清朝为了不让蒙古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实行减丁政策,多的人口会被杀掉,现在由于我们的存在,他们需要大量的兵源,可也不会让蒙古人多生多少人。

    大清以前的生存环境恶劣,比起蒙古人更加恶劣,所以他们的人口少的可怜,现在他们的人因为抢到了比较容易生存的地盘,而且有我们汉人养他们,所以他们不停的生孩子,最近的人口才能达到千万人,而大金国地盘狭小,不断的打败仗,使得他们民不聊生,连粮食都是我们支援他们的,因此人口发展不起来,所以他们一定会失败,这是我们早就预料的事情。

    本来想着他们能拖住大清的,但现在看来,他们的作用不大,因此我决定让我们的兵团上去灭掉他们,不过现在看来,我们不用和大金打了,大清国在得到尚可喜他们的增援以后前后夹攻,已经使得大金国呈现出败相了。用不了多久,大金国就会灭亡。”

    果然不过几天,魏无忌来找张强,“陛下,萧飞兵团最近已经拦截了不少逃难的民众,大约有二十万民众,他们带来消息,鳌拜已经攻破了娘子关,雁门关,大军正在挥师南下,连河南府和山西州接壤的地方都出现了很多逃难的人群,三五成群,大股的有上千人,不到五天的功夫,轩辕龙飞兵团已经接纳了五万难民,轩辕龙飞向我们请示如何处理这些民众?”

    张强严肃的答道:“全部拦截下来,要粮食给他们,派出军情部,民情部,监察部,惩戒营监工,在边境地带建立难民营地,每个营地相隔五里地,每个营地最多容纳一万人,规划好营地,不要出现什么疫病什么的,同时防止大清国的奸细混入,捣乱,调派河南府,山东府,四山州的民兵大队对他们进行看管,同时发动边境的账册民兵出去宣传和巡逻,不能让细作渗透到我们境内捣乱,从今天起封锁边境,不能让一个人溜进来,中止所有的援助,中止所有的走私项目,不允许任何一个商队过境。

    然后让他们去打吧,我们做好进攻的准备,让野战旅准备进攻,民兵精锐大队准备配合进攻,守备旅加强地方上的治安,并且随时准备应付敌人突然从想不到的地方进攻,作战战争准备。”

    交代了魏无忌准备,魏无忌肯定会交代总参谋部去策划,下达作战命令,然后兵团根据总参谋部下达的命令去完成任务,下面的人即便指挥经验不够,只要能完成任务,也会达成目标,战争基本上会胜利的。

    张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跑到前线去指挥和查看了。

    现在华夏王国的军队已经成熟了起来,一大批的军官毕业并且投入了实战当中,在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作用,即便没有名将,华夏王国凭着装备优势,指挥和统筹优势,凭借着熟练的战斗技能,也能完成作战目标,战略,保卫国土,统一大业需要的只是等待和时间。

    张强放下手里的活计,带着家人出宫去各地巡视去了,说是巡视其实是带着老婆儿子们去游玩去了,他不是其他的皇帝,呆在皇宫中哪里也不能去,像坐了监狱一样,他有着足够的自由度,当然保卫工作肯定不会拉下,保卫人员肯定的辛苦,他肯定得花钱,华夏王国国王和其他国王一样,都有自己的内库,内库里面有专门的官员掌管,主要为了王室开支。

    一个月之后,张强在杭州顺便看了一下新船的建造,然后在杭州玩了几天,之后去了壕门境,视察了一下哪里的驻军部队,尤其是去了原先的葡萄牙总督府,葡萄牙议事厅,看了看哪里的葡萄牙人的教堂,返回广州府呆了几天,又去江西州巡视了一番。

    三个月之后返回了金陵府,这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大金国被鳌拜灭了,大清已经一下扩张到了一个比较庞大的地步了。

    张强唏嘘了一下,摇摇头笑了笑,这下不用顾忌大金的面子了,可以放心的打击陕甘的尚可喜和吴三桂了。

    (本章完)

第787章 新的人员培养() 
大金亡国太突然,连张强也不敢相信。

    按说大金国的兵力也不少,经过这么多年战争大金国的士兵肯定是骁勇善战的,而且通过这么多年培养了不少精锐士兵,还有能打善战的将领,就在几个月前,大金国还全歼了从长城哪里突袭的一个蒙古骑兵旅,然后出兵突袭了敌人的几个蒙古部族,获得了近五万蒙古人口,內迁到大同边城内草原上。

    这样的打击使得蒙古人根本不敢在短期内骚扰大金国了。

    同时因为宋向策的计谋使得鳌拜的部队即便能力压大金国的部队,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可却是每次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去,重新训练部队,等实力再次强大再来打,山西的表里山河让外人想要攻入这个地方,变得相当的困难,它不是像四山州那样的一个大盆地,中间弄些弯弯曲曲的山脉挡住分割成几个小盆地,其实只是相当于比较复杂的大平原而已,而山西不同,它是无数个小盆地,地形复杂,而且关口相当的多,只有在并州方向才有比较大的平原盆地,几面都是山,里面还是山,关卡太多了。

    即限制了他的发展,又限制了敌人的进攻,而面对草原又有长城阻隔,长城还有内长城和外长城之分,相对于冷兵器时代,这个不攻下关口几乎无解,攻下关口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下来,只能慢慢蚕食。

    在枪炮火药时代,补给更是让人疯狂,冲进去没有补给一坚持不了多久,人家可以从另外一面进攻你,所以根本站不稳脚跟。

    有山有水,有地,还有丰富的资源,能炼铁,能种植桑树,能纺纱,能从草原上获得马匹,毛皮,还能经商,几乎就是为一个生产力不高,人口不多,但防御力强大的小王国准备的好地方。

    一条黄河隔绝陕甘,隔绝河南州,少了两方面的掣肘,从北方草原来的民族被长城挡住了,被复杂的地形挡住了,枪炮部队被补给拖累了。

    这是大金国的优势,但也劣势,要生存,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和兵力就行了,要打出去也不容易。

    拼消耗才是对付他的最好办法,而大清恰恰不缺拼消耗的兵力和资源,也许打不过已经占据广漠国土的华夏王国,可面对只有一省之地的山西州的大金国,大清还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

    于是同样勇猛的鳌拜能耗死豪格。

    事情真的让人感到疯狂,就是这么简单的办法,居然让大清做成了,当大军浩浩荡荡的漫过山西州的时候,豪格选择了自杀,宋向策选择了逃亡。

    其他的文武官员选择了投降。

    还真让人感慨,大明就是这样亡的。

    而且是君死臣降。

    多么相似的结果。

    大清就用极为低廉的成本,汉人的血肉和蒙古人的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