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干坐着,看着各方打啊。

    想到这里,张强连忙叫来传令兵,“让萧飞,朱哥,梅林鱼来来饶州府来见我。”

    同时,张强写了一道手令,盖上自己的印章,传给中枢,让中枢转呈在金陵府坐镇的魏无忌,让他发布一道命令,调第二十,第二十一野战旅到南昌府去,隐蔽行军,物资做隐蔽处理,野战旅装扮成民兵大队的样子调动到南昌府。

    张强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想让清军的细作发现军事调动,以触动他们的神经,让清军针对性的做出防御动作,以免这几个月来的筹谋都化作灰飞,洪承畴是一个敏感的人,也是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张强可不能说自己能战胜他的头脑,古人肯定比后世这个打工者聪明。

    发布完命令,张强接到了佟大为的汇报,苏正清的四万大军被围,他和李成栋,王得仁的四万大军却逃了出来目前在柳州府附近转悠,希望张强给个指示,下一步该怎么做。

    张强想了想,马上让传令兵转告佟大为,让李成栋他们寻机大量歼灭莽古尔泰的清军,最好能抓住他。

    张强知道,如果自己不给佟大为命令,李成栋,王得仁这些滑头,说不定和孔有德,尚可喜这些人一样,又去干别的无关大局的事情了。

    这就是南明为什么亡的原因,没有一个统筹大局的人来全盘掌控局面,天下大乱,连皇帝都死了,新的皇帝又不能服众,大家各自为政,各自为自己的前途打算,而清军又势大,看起来像是能一统天下的样子,大家肯定把心思都放在怎么积攒势力,实力,然后让清军看着办,给个好的官职和出身,自己能继续当官,享受荣华富贵了。

    之后,张强又操作战鹰飞上天空,朝着苏正清哪里去了。

    他要看看苏正清怎么在强敌面前抵抗的,是不是一个可造之材,把他也收复了。

    战鹰翱翔天空。

    苏正清所在的永福县尽收眼底。

    他们被困在一个县城里面,县城三面环水,一面呈半岛状,二三十公里以外就是桂林府府城。

    两岸是清军围困,半岛正面清军大营就扎在五里地以外。

    县城外面简简单单的挖了一道战壕,设置了一些障碍物。

    其他的没有什么,这已经是被围困的第七天了,战壕前面清军的尸体堆了一大堆,绵延一里多地,看来清军被苏正清的南明国新军反击过,所以尸体有的头朝永福县城,有的头朝桂林府方向。

    战鹰到达战场上空的时候,清军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闭营高挂免战牌,拒绝出战。

    而在下方,苏正清正在和李光地商量。

    “李大人,咱们不能光守着不做反击,咱们已经是朝廷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了,不可能等到援兵了,没有人能救咱们,对面虽然有敌人十几万大军,两边还有几万大军。

    可咱们是什么啊,新军啊。

    对面的清军是什么啊?

    冷兵器的旧军啊!

    咱们能打过他们!

    就像张强大都督在壕门境那时候一样,那时候,泰西人联军加上土著军队,清军,明军降兵,四万兵马,大都督才有多少兵马?五千,不到六千兵马。就那样还击溃了敌军,然后全面收复了壕门境,咱们大明的土地。”

    李光地面有难色,“贤侄,要慎重,慎重,皇上不是说咱们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吗?”

    “援兵?”

    “不可能啊,皇上和华夏军不对付,苏观生也不会低声下气的去求华夏军,难道咱们就这样等着?等华夏军来救援吗?皇上把华夏军的那个野战旅给招回去了,把王得仁这个华夏军训练处来的骑兵旅也给招回去了,李成栋滑的和泥鳅一样,总是不听号令,清军打来的时候,他拔营最快,转身就跑了。咱们还得靠自己啊。”

    苏正清背着手,走来走去,焦急的同李光地道:“李大人,不能坐着等死,咱们有四个野战旅,还有一个炮兵旅,两千战兵,一千民夫,永福县城还能组织两千人守城。

    不能再等了,再等孔有德兄弟,马得力兄弟,还有尚可喜他们围上来,就真的跑不了了。

    我给你留下两千战兵,一千民夫,再加一千火枪手,五百炮兵,你再组织城中的两千青壮民夫,总共六千五百兵力,你留下守城,如果我不能击败当面的十几万清军,那我还能退回来,那时候咱们再商讨怎么守城。

    反正我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说完他转身出了县衙,对身边的亲卫道:“击鼓,聚将,准备出兵。”

    李光地伸了伸手,想要开口,最终没有开口,看着苏正清上马去往军营校场。

    (本章完)

第436章 南明烽火18…逆转2() 
桂林府府城,莽古尔泰在满营当中,听到南明军竟然出兵了,被吓的一下从椅子上滑落下来,“我的祖爷爷啊,我不去打你们,大家都保持这样不好吗?非要弄个兵戎相见。好吧,既然这样,那我就赔上一些兵将也要将你剿灭。”

    “传令孔有德部将高志祥,让他整顿兵马,马上出击,给我去打南明军的那个苏正清。”

    莽古尔泰也是被苏正清的打法给吓坏了,刚开头,他带着二十万大军信心满满的来,本以为可以很轻易剿灭对手,以前南明军听到是他来,早就鸡飞狗跳,弃城而逃了,一些实在走不了的老弱残兵会马上投降,他也不为难,只要他们效忠大清,为大清子民,断绝和大明的联系,做大清的奴才,奉上财物和美女,他就会放过。

    这几年却越打越难打,越来越得动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比如屠村,制造几个百里的无人区,让那些耗子一般的明军余孽吃不到东西,得不到明朝百姓的支援,最后不得不冒险和他们死磕,然后他上千骑兵冲出去,一阵箭雨,杀几个顽劣的,马上投降如潮,后来他都不用使用满营的人马,光这些汉人士兵,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麻烦一些,可也不会太难。

    最难的是来到了这里,沿路上不断有起义军放冷枪,打冷炮,让他的二十万大军从淮安府赶来的时候损兵折将几千多人,几天前一次大战,他围困了贸然突进桂林府的苏正清的南明军主力部队,这下好了,如果能剿灭这些南明军,就可以挥兵南下剿灭隆武南明了,可不想,敌人太厉害了。

    正面和你对抗,厮杀几次,他都吃亏,平常一万人上下的汉人部队,一个突击就被敌人的骑兵击溃,几万人的部队也被敌人一顿枪炮打的哭爹喊娘的,再也没有战意,他不得不把兵力拆散,江岸左右各放六万兵马,自己带着八万兵马会同孔有德的部将高志祥守卫桂林府,他也不打,就围困,想要耗死对手。

    先前那一次进攻是他的直属满营部队,还有桂林府监视孔有德的一万满营,结果,六千人死亡,四千多人受伤,逃回来三千兵马,他现在直属兵马不足一万,其他的都是洪承畴调给他剿灭南明军的部队,受他指挥和节制,但并不是他的部队。

    这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的直属部队上了,先拿孔有德的部将的开刀,然后是其他的清军部队,反正他兵多。

    用兵力和肌肉说话,这是莽古尔泰的打战和做人的信条。

    高志祥接到命令以后不得不出战,虽然自己是孔有德部将,效忠的是定南王,可怎么说自己也是大清的将领,也得听大清太君的话,要不然,二十万兵马反过来剿灭他还是很容易的。

    他还得为孔有德守住桂林府呢,他小心翼翼的应付着这位太君,他总要走的,这里还是孔有德经营的地盘,他们是走不了的,到时候,还是他们的天下。

    想到这里,他就对马得功和马得力兄弟恨的直咬牙,要不是他们,自己的兵力还有七八万之多,要不是他们和尚可喜勾结,自己的兵力还有十来万,也不是没有和莽古尔泰叫板的实力,莽古尔泰是旧军,他手里可是握有两个镇的新军,他是见过新军的战斗力的。

    饶州府战役,他也参加过,华夏军那种排着整齐的队伍,大炮轰,火枪兵推进,敌人犹如被快刀子割破的豆腐,犹如一块石头砸在豆腐上,豆腐迅速的四分五裂,溃不成军,加上敌人骑兵的追击,他和孔有德狼狈率领几千残兵败将,逃过了江,以后发愤图强,狠狠的训练新军,新军比起他们以前的神机营,火铳部队要厉害多了。

    双方在江边列阵,苏正清三万多剩余的新军部队尽出,每一个方阵都厚厚的达到了九层之多,骑兵谨慎的分列在两翼,保护方阵部队,方阵部队中间是火炮方阵,每一个火炮方阵六门火炮,总共三十六门火炮。

    火炮从华夏军的三磅炮火炮到九磅炮,十磅炮规制大小都有,有些仿制的,比如六磅炮,九磅炮,有些是购买自华夏军的,比如三磅炮,四磅炮,十磅炮,这些都是华夏军退出现役,并且转为军火出售的,但这些军火目前也只有郑成功和隆武南明国才能享受到的,其他的买家是没有这个优待的。

    毕竟相比其他的火炮,华夏军的火炮质量好,射程远,威力大,同级别的火炮,完败仿制的或者其他势力的几个相近级别的火炮,这样的武器出口是相当慎重的,华夏军是最近才把这些武器列位出口的武器,南明国是拿到了现货,郑成功的水师还只是列位销售对象,并没有出售。

    这边,高志祥直接上自己的新军部队,他知道以前的那些汉军旗火器部队面对南明国的这些新军是没有一点优势的,肯定败,他不会脑残的用那些兵当炮灰的,怎么说也是自家的精锐士兵,他所掌握的兵力越来越少,他不能再去故意损失了。

    这边正正经经的打战是迫不得已,他希望自己的新军可以对抗南明军的新军。

    他派出了自己掌握的一个镇的新军一万多兵马,另外孔有德留下协助的一个镇的新军,九千多人,还有两千骑兵,就在这个狭窄的半岛地带,同南明军对阵。

    身后,莽古尔泰也带着自己的亲军在远远的看着双方的战斗。

    战鼓声擂的咚咚作响,气氛压抑的快要爆炸,快要窒息,双方的主将都面色凝重,这是决定双方能否生存的决战,是国运之战。

    对于高志祥来说,这一战如果赢不下,那么桂林府就要让给莽古尔泰掌握了,战败的自己,即便能幸免逃回桂林府府城,也没有力量或者脸面去见孔有德了,莽古尔泰还会彻底掌握桂林府,孔有德的后方家园,地盘,就要拱手让给清军了,以后他除了流浪或者彻底跪伏大清,将没有任何资本再和大清对抗了。

    当然如果他这次拿下云南州,并且击败退回来的李定国,那么他还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高志祥回头看看远处旌旗招展,隐没在其中的莽古尔泰的清军中军,心头沉甸甸的。

    回头他对身边的亲兵道:“击鼓,进军。”不一会儿,高志祥这边的鼓声一变,两万新军缓缓推进,朝着苏正清的南明军阵型逼迫过去。

    身后一万五千汉军旗部队跟随着,他们也是火器部队,不过是以前孔有德的手下精锐火器部队,这一支火器部队曾经是孔有德投降大清的资本,是他的骄傲,给大清开疆拓土,从辽东一路打进燕京城,从燕京一直打到了陕甘,从陕甘一直到四山,从四山到贵州,云南,直到在广东州,广西州势如破竹碾压永历大明和南明军。

    (本章完)

第437章 南明烽火19…逆转3() 
在张强的注视下,当然是通过战鹰的观察,南明军同孔有德军的第一次野战,正规野战在桂林府郊外正式来开序幕。

    两军正式逼近对方五百米距离。

    高志祥很早就命令自己的炮兵进入阵地,摆开架势。

    “轰隆,轰隆,轰隆,”他的炮兵首先开火了。

    巨大的弹丸带着巨大的动能从炮口发出,空气中传来撕裂心扉的呼啸声,所有人下意识的低头,好像这样能不被高空飞过的炮弹砸中似得。

    事实证明,没有用,不过炮弹不是打向他们的,炮弹没有挨着任何人什么事情,在南明军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上,炮弹落了下来,在松软的土地上用力的砸了几个坑以后重新弹起,又落下,几次以后无奈的在南明军不断前进的队伍十几米远的地方无奈的停止了弹跳,安静的躺下了。

    “哦——”南明军所有人的心里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逃过大难的松气声。

    “唉——”清军这边,包括正在观战的莽古尔泰都不由自主的放下单筒望远镜,发出一声可惜了的惋惜声。

    炮弹打早了,这是谁都得出的结论。

    清军这边的炮队并没有跟着方阵前进,而是早早的安排在一处斜坡上,离着战场不过一里多地,八百多米远。

    他们的这些大炮并没有那么轻,如果不是及早进入战场,如果不是早点架起来,恐怕忙碌就得一盏茶功夫,那样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清军也有不太重的大炮,比如虎蹲炮,九磅的佛朗机炮,以及仿制华夏军的小炮,五百多斤重的三磅炮,也是马拉大车,华夏军炮架,他们还在跟随着队伍前进。

    此刻正位于清军两翼。

    看看接近的距离差不多了,在四百多米,高志祥让这些大炮中能打一里多地的大炮卸下,开始准备,而华夏军也开始准备了,他们的十磅炮,九磅炮也在两翼架了起来,有着华夏军的训练,他们又是机动力很好的马拉大车大炮,还是仿制华夏军的产品,有了华夏军的指导,他们的炮比清军的大炮显然要轻,移动便捷,而且不需要固定那么多,很快就好了。

    这时候,双方的火绳枪队伍已经接近了二百米距离,连小炮都开始展开了,队伍停止了前进,都在希望自己一方的大炮能轰散敌人的队列,然后自己冲上去几轮射击就能将敌人击溃。

    “轰隆,轰隆,轰隆,”清军的第二轮两千多斤的大炮又开火了,这时间有些长,不过也算及时,赶在了南明军火炮准备好之前开火了。

    清军炮兵选择先打击敌人的火炮,这一次清军挑选的是南明军刚刚准备发射的大型火炮,比如千斤的自己的火炮,以及华夏军的十磅炮,九磅炮左侧的阵地,清军的右翼,南明军的左翼。

    炮弹飞过南明军的方阵,直接砸进南明军的炮兵阵地,三十多颗炮弹砸了过来,三颗炮弹砸中了目标,一枚南明军仿制的九磅炮被砸翻,周围十几名炮兵倒了大霉,炮弹弹跳几次,连后边来不及躲藏的拉炮车的驮马和民夫都被砸死十几个人。

    另外两颗炮弹一个扫中了几个搬运炮弹的民夫,一颗扫中了来回奔跑的传令兵战马,打的战马飞出四五米远,肠子都流了一地,马上的骑兵当然也好过不了,整个上半身都飞了十几米远,下半身被战马的残破尸体压在身下。

    面对两次清军的抢先发炮,南明军士气顿时下降一大截。

    所有人心里面都在打颤,阴影面积无限扩大,对于失败的预期都在显著增强。

    炮兵的准备工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在军官的弹压下才恢复了镇定,花费了一些时间才重新进入状态,这时候,清军的大炮已经进入了第三轮发射的时间。

    苏正清也是满脸郁闷,自己看来还是不如张强他们,让敌人抢在了前面开炮,给士兵造成了心里阴影,打击了几方的士气。

    不过还好,他端坐战马上,在整个军队的队尾,目光笼罩全场,看到炮兵部队受到一些影响,但准备工作还是不错的,他的命令也是和高志祥一样,重炮先打击敌人的炮兵阵地,中间推进的小炮打击敌人的火绳枪队列。

    此时,再怎么迟疑,炮兵们也应该准备好了。

    数息之间,先准备好的南明军炮兵准备对准了给他们三轮火炮奇袭的清军重炮阵地,小红旗猛地挥下,两边二十四门火炮一起朝敌人的重炮阵地开火。

    二十四颗炮弹划过天空,这次握紧拳头,紧张的盯着空中的炮弹祈祷的是清军了。

    “啊——”

    “妈呀——”近九百米距离上的清军炮兵阵地上一片惨叫声。

    有六颗炮弹砸进了敌人阵地,其他的炮弹不是近了,就是远了,再就是偏了。

    可六颗炮弹却把前期的清军给予南明军的惨重损失全找回来了,并且大过了清军的炮弹给予南明军的损失。

    六颗炮弹有三颗砸翻了敌人六辆马车,并且给敌人的十三匹驮马造成致命的伤害,然后烫伤了一名搬运炮弹的民夫。

    有一颗炮弹直接在保护炮兵的骑兵中间砸出一条血路,五匹战马,十几名骑兵躲闪不及,落了一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两颗炮弹砸翻了一辆拉炮弹的马车,又弹跳起来,砸伤了三十多个民夫,十几名炮兵,直接将一桶正在被搬运中的火药桶砸破,炽热的炮弹还引燃了火药,在炮兵阵地上放了一下焰火,硝烟迷茫大约十几米的炮兵阵地后方。

    倒是没有给清军大炮造成损失,可人员损失和辎重损失让清军大呼悲催,晦气。

    民夫立刻逃散一地,骑兵也逃散一地,炮兵指挥官马上派遣列阵的步兵前去阻挡,炮兵阵地一片慌乱。

    高志祥和莽古尔泰同时得出结论,南明军的炮兵比自己的炮兵发射速度要快,要镇定,要更加打的准,以后炮兵得放后面了,不能再如此靠近敌人了。

    这样一耽搁,清军的第四轮火炮没有开火,双方再次回到起跑线上,双方的炮兵紧张装填中。

    而停止在两百米距离上的双方火绳枪手则紧张的握着手中的火枪,听着军官的指挥,下枪,装填,准备,点火绳,队列中的炮兵,小炮,迅速的被调整好角度,也在紧张的装填中,此时双方的炮兵都被推到了第一线,准备给敌人先轰击几轮,远处重炮是对付对方的重炮的,他们要面临的威胁还是这些被排列在前面的小炮。

    小炮在各个方阵的一边,清军比较集中,都是在方阵的两边,南明军则学华夏军,在两个方阵的中间,每个方阵中间六门小炮。

    稍微大一些的火炮六磅炮在两边侧翼的方阵一侧,和清军的大炮对上。

    清军一共六十门大炮,一边三十门,南明军一共三十六门,中间十二门,两边各十二门,稍微靠后一些,华夏军的九磅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