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吾,佟大为没有办成事情,根据情报,范文程,那个满清的谋士,受伤逃脱,我决定这次派你带着人去把范文程给抓回来,米林的部将马汉会给你派一些人手协助你。等完了以后,你可以和黄韬换个位置,去第一骑兵旅担任旅长。”张强拍着他的肩膀道。

    “是,大都督,为大都督效力,末将毫不犹豫。”

    “好,去吧,”张强挥挥手。

    朱大典的行为,让张强对那些投降过来,或者后面加入的明军官员不太信任了,只能从自己的亲卫队里面选人,安排到各个职位上,都是一些要害职位。

    黄韬原先就是情报员,这次要把他调到民情部去主持哪里的大局,原先他就是担任民情部的部长的,但和清军的大战,又把他调回去,领军了。

    因为黄韬配合过金麟的行动,也是一个既能打战,又能搞情报的全能。

    送走高会,古月笙来拜见。

    两个人坐下以后,张强笑道:“怎么样,在兵部哪里还干的可以?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古月笙和张强也熟悉了,笑道:“大都督,哪能不熟悉呢,我干过一任知府,这些琐碎的事情还是能拿的起的,根本没有什么挑战力,要不你放我出去领军?”

    “怎么,不甘心当个文职了?想要出去大干一番?”张强笑道。

    “是啊,坐在那里,我这么年轻,手下却有一帮南明和大明原先的老秀才,老书吏,还有一帮老举人,这实在是不协调啊。”

    “你只能呆在这个位置上,你看朱大典这事情我想周粥已经告诉你们了,他要不是犯了这样的事情,贪污一点小钱,我还会留着他,可如今把他打发走,我手中居然没有人能接任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的人选,悲哀啊,武将倒是人才济济,随便挑选一下,就能当大用,月笙,你要体谅我,我现在朝中无官可用啊,”

    张强感叹的说道。

    “看把你难的,知道我怎么管理好兵部的吗?”古月笙悠闲的问道。

    “哦,说说?”张强有兴趣了,多日来的操劳,多日来压在心头的那种抑郁,压力此刻在古月笙这帮最初跟随自己的,同样年轻的朋友似得的心腹面前,张强放下了作为大都督的威严,以朋友谈心的样子对古月笙身体前倾,双腿架起,凑了过去,望着他,等待他说出这个堪比朱大典这样的人的大才。

    “他好像叫方大,一个四十岁的落魄举人,但才情很高,而且对于咱们现在的制度很感兴趣,夸赞咱们才是以民为本,真心为老百姓办事情的好朝廷。”古月笙笑着说道。

    “能不能带他来见我,或者把这个人交给内阁考察一下,如果可以,就让他出任内阁的户部尚书。”张强谈心大起,着急的问道。

    “这个不行,他走了,我可要受苦了,你知道我也经验不足,何况,他不过是我手下一个办事的老生,如果你让他出任户部尚书,这可是内阁里面仅次于吏部尚书的角色,按照以往朝代的排序,那可是十分重要的第二位的宰相位置热门人选,是要入阁拜相的,这么就骑在了我的头上,不好啊。”古月笙卖关子了。

    吊张强的胃口了,也只有他们这帮当初起家的时候的这些人才敢和张强如此矫情,其他人早就被张强哄出去了。

    (本章完)

第371章 你给我当什么官?() 
“哈哈哈,老兄,你着急什么呀,公事是公事,私交是私交,再说呢,你擅长什么,能达到什么地步,这都是天定的,不是让你上了那个位置就能干得了的,想开点吧,天下不只有当官这件事情。

    让别人说去吧,你干好兵部尚书这一职位就行了,你掌握兵部,看好兵源,那是咱们的后备军,是咱们的底气来源,以后天下总是要交给文人管理的,但这兵一定要掌握在咱们手中,才能让咱们基业不乱,明白了吗?

    真正的重用是这里,而不是朝堂上的排名,那些谁想要争,就争去吧,都不过是我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古月笙尴尬的脸红,有些愧疚的说道:“大都督,我有些肤浅了。”

    “知道就好,记住了,掌握在咱们手里的都是基础,都是别的东西全部没有了,只要咱们还拥有这些,就一定能东山再起,或者别人动摇不了咱们根本的东西,……对了,去把那个你说的老生叫过来,我看看。”

    “大都督派一侍卫去通传我的命令,让他来总督府就行了。”古月笙道。

    “这合适吗?”

    “会不会让他有别样心思,他接近你或许有别的心思,如果听到了大都督召唤,这个人是不是想着其他的事情,这样主动来的人,是官迷还是敌人细作,还是其他别有用心的人?”

    张强对古月笙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由不得他不担心,朱大典就是表现的太积极,太势力了,才会被张强恼怒的囚禁武夷山,心中还存着一丝过往的情分,所以不是杀他,而是囚禁他,要不然帮助敌国奸细,这样的罪名可是叛国罪,以极刑论处的大罪。

    张强担心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不容易掌控,怀着其他的目的,自己虽然是穿越者,但前世还是如今,都不是一个玩心眼的好手,更不会玩政治,像这些沉浸在大明官场几十年的老官油子,他还是感到不放心,压力很大。

    “没关系,你刚才还不是说,只要咱们掌握了华夏军的基础,那些人翻不起大浪来吗?这个人我看行,虽然有点热血,鲁莽和冲动,但落魄到如此地步,重新获得新生,想来他不是去破坏,而是去珍惜咱们给他的机会。”

    “你当初怎么遇上他的?”张强很感兴趣的问道。

    “我当初还在台州任知府,那是第二次反海盗的侵袭作战期间,我带着卫队连夜追缴海盗,在一处寺庙遇到他,海盗据寺庙而守,地形坎坷,带来的民兵和侍卫们都无法靠近寺庙。

    当天大雨,火绳枪又不顶用,只能强行派人攻击寺庙里面的海盗,伤亡颇大,我派人再去调集人手,这时候海盗突然从一条小道转出来,我吓了一大跳,当时我身边仅有两名侍卫,其他的都去攻打寺庙了。”

    海盗有五六个人,给他们带路的就是这个老生,海盗从一条小路逃下寺庙,想要从这条交叉口突围,当时大家一愣以后,纷纷欺身而上,战斗在一起。

    海盗毕竟人多,逃跑的肯定是头目,头目的武功可是比我这个穷秀才,书生厉害了。

    他们四个人缠住我的两个侍卫,剩下那个人朝我而来,想要抓住我。

    我虽然也受过你的训练,也打过战,但毕竟咱们那是大兵力对战,讲究的是团体配合。

    单兵素质,还真不如这些每天提心吊胆,走南闯北的海盗。

    几招下来,我就被逼的险象环生,一个不慎,滑倒在地。

    海盗头目乘机挥舞着一口大朴刀,当头劈下来。

    雨夜,寒光,狰狞的面孔,吓的我魂飞魄散,大叫一声,快把胆汁都吓出来了。

    我以为我那时候就要和你们永别了,没想到危急时刻,从背后冲上来一个人,猛地一头撞在了海盗腰间,海盗不防,一头栽倒在地上。

    当时,那口大朴刀离我的头仅仅有一指距离,直接劈到泥土里面,斩断了我几根青丝,儒巾也被大风吹跑了,披头散发的。

    可我毕竟是受过训练的儒生,秀才,还带兵打过战,镇守过几个县城,当时没有带我的兵器,是因为我当时的官职是文职,没有机会带兵出来,遇到这些事情,那一刻,我先前的战斗经验告诉我,不能留恋,迟疑。

    电光火石之间,抽出筒靴里面的匕首,翻身压在海盗头目身上,一刀捅在了他后脑勺下面的脊髓处,用尽力气,直到他死去,才敢精疲力尽的翻身仰躺在泥水中喘气。

    听古月笙说完遇到这个老生的经过,还真是传奇,张强笑着问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方大啊,我不是说了吗?”古月笙道。

    “哈哈,有这样胆识,又这么机警,临危不惧,在你身边能呆的住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方大能解释的?我决定他也可能是土匪,或者是海盗原先的老海盗,或者是勾结海盗的豪强,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和尚。”

    “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和尚,法号弘智,字密之,这个人可是个全才啊,我感到他知识渊博,可为吾师啊,文,可为大儒之才,还擅长医药,很多时候,连城中的郎中都无法辩驳过他,精通药理,兵部很多官员有时候不请郎中,却请他去看病。”

    “哦,很厉害吗?”

    “嗯,尤其是思想,很多思想,闻所未闻,却发人深思,能讲佛道,儒道,道教典籍也顺口而来,通晓很多地方的地理环境,哪里有什么,地形如何,都能说的上来。”

    “哦,对了,现在你的那些兵工厂,火炮厂归兵部管理,他经常留恋在那些地方,和万思元交流,沟通,常常感叹咱们的技术,感叹泰西人的聪明,经常请教那个弗朗西斯·弗朗索瓦问题,两个人竟然成为莫逆之交,时常两个人在弗朗索瓦的小楼里面喝个小酒什么的,他竟然学会了弗朗索瓦家乡的语言。”

    说到这里,他感叹道:“这是个能人啊,今天到你这里,听到朱大典去位,你渴求人才,我忍不住就把他说了。”

    “好,好,兄弟,给你记一功,”张强拍拍古月笙的肩膀,笑着道。

    “可惜,推出他来,我就要落后了,让他压我头上了。”古月笙还是对内阁的排位耿耿于怀。

    “去,人家的学问都能做你师父了,你难道能比你师父能?你这个小官迷。”

    古月笙忧郁的神情望着门外,“千里读书只为官,惟有读书高啊,你说,我一个小秀才怎么能逃脱这种读书人的命运,摆脱这种执念啊。”

    “虽然我达不到师父的那种文学水平,可我还是向往自己可以步步高升,官越做越大,但如今乱世,这种想法可是不可能实现了,要想实现只能去清军哪里当官了,现在清军占据大明江山大半个江山的土地,很多学子早已转而去清朝哪里考官了。”

    “他们想去就去吧,我这里不需要那种官员,需要实学的官员,能办事,能把握这个华夏军弄得强盛的才干官员,可不想要一些诗书才学高超,却无法做事情的官员,诗书朗朗上口,感怀情事,描写风物,可那又有什么用呢?

    之后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山,还是那个水,你改变不了什么,只有放手去做,才能真正改变什么,比如咱们,现在我敢说这是华夏大地上最强的军队,最强,最富有,繁荣的地方。”

    “我看到的,也感受到的,方大也经常赞叹咱们领地内的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富庶繁华,没事的时候经常请假出去游历各地,回来以后,经常一宿一宿的站在天井里面,感天感地。”

    古月笙笑着站起来,学着方大的样子,在张强所在的大堂里面,仰头学样,笑的张强肚子都疼了,伸手指着他道:“你也是个好人,没有听过学生这么揶揄师父的。”

    古月笙背着手,一副老儒生的感怀的样子,嘴里朗诵道: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三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这首诗一出口,张强就浑身一颤,好熟悉的诗啊,好痛的感悟。

    刚才还对诗歌不屑一顾的张强,能深深的感到老人家的那种家国情怀,想要改变时世的那种无力,无奈。

    还有那种心里苦闷,无法找人倾述的痛苦。

    正在他和古月笙谈笑为方大的时候,侍从进来禀报,“大都督,方大带到。”

    古月笙一下刺溜的从站着迅速的溜回自己的座位,一副好学生的样子,端着茶杯低头不语。

    “带他进来,”张强回头看看古月笙的模样,然后正色的对侍从道。

    一个根本就不像是老儒生的中年人进来,月白儒生袍,明朝方巾裹头,躬身对张强施礼道:“老生方大,拜见大都督。”

    张强站起来,仔细围着他看了半天,然后突然问道:“你就是死在惶恐滩头的方以智吗?”

    张强这句话问的没头没尾,还有些晦气,满屋子的人都在惊诧的望着他。

    (本章完)

第372章 潜移默化() 
很久没有求过票了,大家有推荐票吗,给点推荐票,涨涨人气。

    ****************

    众人皆惊讶,而这句话的受体,方大却没有任何惊讶,反而神色淡然的跪倒下来。

    “大都督英明,什么都逃不开大都督的眼睛,下官正是方以智,永历朝廷曾经的首辅宰执,当初清军在江西州抓住小老儿的时候,的确是几乎把小老儿折磨死在惶恐滩头,后来同僚不顾危险,半夜跳入江中将小老儿救了下来,如今苟且偷生,隐名埋姓,入华夏军想要为我大明河山再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请大都督恕罪。”

    “永历朝廷还没有亡,朝堂还在缅甸,国内还有文督师,李定国定西王这些人,你为何要在华夏军?”张强平静的问道。

    “老臣要的是光复大明江山,让大明百姓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只是一家一姓。”方以智悠悠的仰头对张强说道。

    “老臣要的是光复大明江山,让大明百姓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只是一家一姓。”张强的耳鼓膜犹如被重锤敲过一样,猛地响起,震动不已,心也跳的突突。

    眼光猛地暴涨,死死的盯着方以智,这家伙的思想怎么会如此先进?

    莫非他也是穿越者?

    张强作为一个穿越者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可不会把后世的那些什么政客模式的国体弄过来,那不是对人民的福,那是更加紧固的把人民当羊,当奴隶圈养的方法,科技进步,只不过是换了一张皮罢了。

    实际上,哪怕是老美也没有摆脱封建体制思想的束缚,他们也没有解决富有的人还有贵族们和百姓之间的平衡关系,只不过身上披着的皮更加文明,更加隐秘罢了,大家都以为这是进步,是先进,绝对没有人说这就是文明,一个种新的文明。

    而张强想的是既能让自己体会古代皇帝一般的人生,又能甩开皇帝也是一种职业的桎梏,完全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啊。”张强道。

    “哼,没有什么大逆不道,如果说大逆不道,忠臣不事二主这句话就让所有的人大逆不道了,那说正常的传承,弘光帝最正统。

    臣等侍奉弘光帝也算是正常传承,没有不事二主的这一说法了,可鲁监国,隆武等人就有些牵强,可大家还不是相继立二者为帝,然后争先侍奉吗?

    既然如此,那往下排的话,是不是一个稍微有名望的大明百姓也能称王,称帝,也能被大家侍奉,这么推导下来,这天下又怎么会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呢?这是大明百姓的天下,谁人都有德而据之。”

    没等方以智辩解完,张强大笑:“哈哈,你这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个意思吗?”

    方以智道:“目前来看,这种说法最适合当下,只要百姓能获得好处,谁当王,谁称帝都无所谓了,而根据臣这几年在华夏军中的所见所闻,华夏军最适合这句话了,天下必为华夏军的,百姓也能从华夏军这里得到实惠,方以智甘愿侍奉这样的主。”

    方以智的想法也有些偏激,至少这种提法在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那个道德沦丧,好坏不分的年代,都只不过说一句而已,笑笑就过去的事情,而根本不可能付诸于现实的事情,这是一种极端,在大明乱世,起码在大明的反抗清朝统治的火焰还没有熄灭的时候,这种极端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也太极端了。

    不过想想当年,想想历史上对于方以智的研究,这家伙连天地会这种鱼龙混杂的组织都能参加,恐怕他还是里面一员干将,有这种想法就不为过了。

    力量的对比悬殊下,反清势力和清军的实力,这样的情形下,天地会这个组织会越来越变质,成为以后社会的一个毒瘤,渐渐的是为反而反,不再是为了江山百姓的组织了。

    这样组织肯定有他当初创立者的思想余毒延续的,而不只是因为后面变质的原因,看方以智现在的情况,就能知道,天地会其实成立的时候就不是太成熟,太稳定,带着那种暴力性质的意味。

    不过现在的方以智肯定还沉静在国破山河碎,予以挣扎,却无力的义愤中。

    结果就是这个人现在的才学和人还能用,不至于被别的势力渗透,从他惶恐滩头死的时候,可能他就已经和天地会断了,兵荒马乱的想要联络起来,想要把组织成员凝聚起来,以现在天地会的能力,组织松散的程度,还做不到。

    “这个人现在对我有几分忠心?”张强和自己形影不离的骑砍系统对话,外人根本听不到。

    “目前看来极低,不过二十五,算是一个亲近的朋友的角色吧。”系统道。

    “才二十二五啊,朱大典七十五都背叛,这不成啊。”张强道。

    “忠诚不是说他背叛你了,而是说他不背叛你,但他毕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朱大典的心里,他还是大明官员的做派,大明官员贪一下,这对于大明官员还是挺平常的,相当于一个人的本性,无法更改,朱大典其实还是对你忠心的。而且他也不知道那些山西商人是清军派来渗透华夏军的,所以他也谈不上背叛,”系统机械的说道。

    “看来我错怪他了,不过还好,只是把他贬斥到武夷山当个闲人而已,相信他这次吃了这个苦,会警觉起来,能改的好一点。”

    “这个人能使用精神力控制吗?”张强问道。

    “可以控制,不过一次不能使用超过三点以上的精神力,因为普通人扛不住,”系统道。

    “好,我知道了。”张强微微点头。

    将目光转回跪在地上的方以智,“起来吧,坐,”。

    “来人,给方大人沏茶。”张强吩咐侍从。

    “你能有这种想法,我很高兴,这证明通过你这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