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算计。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末世,没有什么人会考虑这个“长远”,要是考虑到长远,大地主们根本就不用等胶州营示范,自己就先干起来了,就是因为不知道十年后甚至一年后,这天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才人人短视。

矿监丁旭大发了一番脾气之后,却也是无可奈何,自己既然用生意上的方式和对方拉锯,灵山商行所用的方式也是商业上的手段,原材料上掐你的脖子,而且一方是提督矿监,另一方是山东总兵,背后都有深厚的背景。反倒是不能拿着势力来压人了。

灵山商行今日所说的南京镇守刘福来却还是让丁旭吃了一惊,不过他背后依仗的靠山却比这刘福来更胜一筹,倒也不担心。

脾气发完,丁旭把冶铁所负责库存储藏的账房和小吏都是叫来,询问煤炭的储藏,那小吏平日里正是为这件事情发愁,见到自家主子问讯,连忙是据实禀报,目前莱芜的官营铁矿以及铁匠工场之中,煤炭最多也就是再用五天。

丁旭听到之后也是无奈,不过要是让他和灵山商行让步,却也是不能,只能是吩咐在几日后把冶铁所的生产停下来,等待这边交涉的结果。

在双方交涉的第二天,混天龙周八喜正在自己租住的小房子里呼呼大睡,狼狈之极的在山东地面上亡命的奔逃,晚上睡觉都是要换好几个地方,来到这莱芜城之后,也算是有了个容身之处,心中放松,睡的也就是踏实了些。

昨天灵山商行的人来,周八喜也是知道了些消息,具体谈了些什么虽然不清楚,不过到最后不欢而散,他却知道,灵山商行是李孟胶州营的外围机构,曾在黄平手下做事的周八喜自然之道的比别人清楚些。

听到双方闹得很僵,周八喜心中却愈发的高兴,这样他才有在夹缝间求生存的机会,心态愈发的放松,睡的也就更加的实了些。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灵山商行的动作有多快,这天一早,就有拿着济南府印信文书的衙役来到了莱芜城的城门口,这些印信文书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城门上的守卫士卒自然不会有别的意见。

谁想到这些衙役一进城门,马上又是拿出来公文几封,上面白纸黑字,还有济南知府的大印,说的是莱芜城盗匪猖獗,特意派遣济南府的衙役来到莱芜城,引导官兵进行剿灭。

莱芜城本来就有千余官兵,也有自己的衙役之类的,听到这些济南府的来人要如此做,都是着急了起来,但大家还都是官面上的关系,不好动刀动枪,正在那里扯皮僵持的时候,在外面等待了多时的兵马进城了。

这部队是驻扎在济南府和青州府一带的胶州营兵马,带队的人正是千总张江,传授胶州营马队战技的老军官张林的侄子,李孟手下各个部门和机构彼此关系都还是不错,这等配合的事情也是尽心尽力。

城门口还在争执,莱芜城内的驻军也没有想到集中力量防御,等看着张江率领的人马蜂拥而来,从城门处直冲而入的时候,却已经是来不及了。

眼下胶州营正在大幅度的扩军之中,留在济南府镇守的也就是两千多人马,一人是张江,另一人却是立下头功的魏力,两人分驻在济南府的南北,另有武装盐丁和其他人员的配合。

魏力的提升可算是迅速了,而且在胶州营之中也有些传言,说是扩军之后,魏力将要独领一营,也算是有自己的一份天地。

这样的擢升,旁人还真是无话可说,魏力的头功,对比于后面的那次齐河县的遭遇战,越发显得光彩夺目,正如山东巡抚颜继祖要借李孟这个胜利大肆宣扬一样,魏力对于胶州营来说也是要作为典型立起来的。

不过魏力的提升,给同在济南府的张江不少压力,也有不少动力,一来是后起之秀眼看就要追上自己的位置,二来是张江也想的明白,这魏力就是给大家看的榜样,说明只要是立功肯定会有相应的提升。

自己在胶州营系统里面也算是提拔很快,眼看着胶州营扩军在即,如果自己再立下什么功勋的话,想必前途不可限量,这办差事的态度也就无比的勤快,灵山商行发出协助的文书之后,张江也就早早的做好了准备。

都是朝廷的官军,眼下张江这一行人所做的事情都有程序和文书可以查证,自然不能进城之后就大打出手。一进城之后,现有几个十人为单位的小队开始朝着其余的城门跑去,去了城门下面,一来是表明自己的身份,二来是出示山东巡抚、山东总兵、济南知府三方下的文书公函,命令关闭城门。

今日早晨突然发生的事情,让这些守卫莱芜的兵马措手不及,各处城门压根没有什么联系沟通,此时的莱芜城驻军的守备,莱芜县令,矿监丁旭还没有人通知到,没有人做主,对方又是理直气壮的公事公办,却也是无可奈何听从了命令,关闭了四处城门。

稍微有些见识的莱芜军兵都能看出来,进来的胶州营兵马杀气腾腾,衣甲精良,这等强兵自己望尘莫及,还是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吧。

有些胆大的在附近看着,就看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的,带着厚毡帽遮住面目,胆子更大的直接走到胶州营军兵跟前,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胶州营的军兵马上分出五十人或者一百人的小队,跟随那带着毡帽的人离开,去往城中。

混天龙周八喜不愧是混迹生死地多年的人物,听到外面喧哗声加大,他就已经从熟睡中醒了过来,听着声音靠近,他已经是把床边的大刀抄在了手中。

胶州营的小队伍有人带路,虽然是第一次来莱芜城,却对谁在何处门清路熟,一帮人走到周八喜居住的宅院那边,有人一脚踹开院门,几个人交替掩护着撞开了屋门,可屋内却空无一人。

看着后窗大开,却正好是能看到穿着小衣的周八喜正要翻越后墙,胶州营的士卒也不含糊,那边有人拿着火铳,朝着夹子上的火绳吹了一口,就把火枪架在了窗棂上。

“呯!”的一声大响,屋子里面人的视线被硝烟遮挡住了,一帮人也不敢在屋子里面耽搁,急忙的转出去追赶。

只有几个眼睛比较尖的,却看见枪响之后,周八喜身子一软,已经从墙上掉了下来,屋中几个人转悠过去,却看到周八喜已经是瘫软在地上,一名拿着斧枪的士兵笑骂道:

“你小子瞎猫碰见死耗子,居然打到他腰上了!”

那名火铳兵也是得意非常,开口说道:

“俺这是枪法好,你别眼红。”

这时候有人开口问道:

“周八喜抓到,怎么处置。”

“这批人上面哪里只是要脑袋,不管死活。”

听到这句话之后,那斧枪兵后退一步,把手中的斧枪比了比,干脆利索的把周八喜的脑袋砍了下来,实际上这倒是对周八喜是一种慈悲,被那火铳打中腰间,实际上脊椎和腰间的所有器官,都好像被大锤砸的稀烂。没有砍下他脑袋之前,周八喜已经是疼的说不出话来了。

从天启末年开始一直到崇祯朝,常有文人笔记,市井传闻,说是闯贼围某城,久攻不下,官兵来解围,闯贼撤走,官兵入城之后,城内凄惨甚于城被闯贼围攻之时,城内平民嚎哭奔跑,如末日将临,官兵杀人劫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此时的莱芜城却也有这样几分景象,不过莱芜城内的平民百姓,地主士绅却没受到什么损害,反倒有人兴致勃勃的趴在墙头,或者是藏在门缝后面看着街道上的景象。

街道上确实是有人哭喊嚎啕,还有人绝望的呼救,不时间见到几名谈笑风生的官军,从房屋里面抓住某人,直接是按倒在街道上砍掉了脑袋,尸体就那么放在那里不管,只把头颅拿去。开始的时候,还能听到呼喝喊杀之声,后来只剩下了求饶哀号。

这场面看似凄惨,可莱芜城中的居民却都是看的大乐,那些家境殷实的还让家里人准备酒菜,晚上要好好的庆祝一下。

外面被杀的这些人都是平日里在莱芜城横行霸道,祸害乡民的所谓江湖好汉,莱芜城内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他们家破人亡,可这些混账有矿监庇护,这兵荒马乱的局面之下,莱芜城因为有铁矿和冶铁的,所以还能勉强糊口,要是去往他处,难保就饿死在外面,还离不开这全是虎狼的莱芜之地。

今日间却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些杀神,把这些虎狼混账一个个的当街处斩,看着这些人渣哭喊求饶,身首异处,人人都是大呼痛快,也有人去打听进城的这支兵马到底是什么来历,听到是山东总兵李孟麾下的胶州营,都是暗自记在心中。

人人高呼痛快,却也有不同的存在。

披着一件外衣的矿监丁旭就坐在矿监衙门的大堂之上,这大堂的位置是整个莱芜城最好的地方,衙门正对面的就是主要的街道。

从前这地方是莱芜城真正的中心,寻常百姓路过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甚至宁愿是绕远些路走,此处也自有一番官府的森严气派,不过今日这一切都是荡然无存。

矿监丁旭虽然端坐在上面,可身边却有胶州营的士卒进进出出,不停的就有人哭喊叫骂着被拽了出来,平日间自负勇武的这些护卫,在正规军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稍有反抗就被杀死,让他们心胆俱寒。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喊“丁公公救命!”后来看着丁旭铁青着脸也不出声,后来的人却干脆不喊他救命了。

太监丁旭坐在那里看似面无表情,可脸色都有些青白,嘴唇不住的颤抖,像是咬着牙再说什么,若是临近了,就能听到他好似冷笑一般的颤声说道:

“好……好……好……”

事情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277章 始料未及,大事

山东总兵的兵马在莱芜城内展开了彻底的清查,很多江湖凶徒,独行的匪盗,有些人还没有投入矿监丁旭的手下,只是借着这么块地方来隐藏自己的行踪,连周围的人都没有发现,直到被胶州营的士卒揪出来砍头才发现。

胶州营的士兵在莱芜城内所做的处置很简单,凡是在抓捕计划之中的,一概是“罪大恶极”“当场处斩”,若是没在名单上的,则是不闻不问。

莱芜城被矿监丁旭经营多年,好似独立王国一般,莱芜居民和冶铁所的一干人等,都是只知道有丁太监而已,那些过来投奔的亡命匪盗,更是把这位矿监丁旭看成是庇护者,但今日胶州营的士兵在城内旁若无人的抓人杀人,丁旭除却在那里生气之外,却也没有见到用什么方法来阻拦。

搜捕和杀戮持续了一天,到晚上,胶州营却也没有做什么其他的事情,直接是撤出了城外,都是按照正规的程序来进行。可矿监丁旭的威望已经是跌到了谷底,偏偏山东巡抚、济南知府和山东总兵一起下达的这个命令他根本没有制衡和反对的能力,说白了,他只是矿监,并无地方上的行政和司法之类的职能,胶州营人多势众,莱芜的兵马一来是没有防备,二来就算是有了防备,也是占不到法理的便宜,而且要打也根本不是对手。

矿监丁旭心知肚明,胶州营这突如其来的清洗到底是为了什么,早不早晚不晚恰好是在灵山商行那些人说完狠话之后就过来,这不是为了对自己施加压力,又是为了什么。

果不其然,灵山商行的那几名代表甚至连拖延几天的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第二天又是直接找上门来,说是要与丁公公重新的商议冶铁所之事。

灵山商行的这几位代表进城的时候,还能看到没有来得及冲洗掩盖的血迹,还有弥漫在城中的那股焚烧尸体的味道,不过和上次来的时候不同,上次来街上的行人都是小心翼翼,行色匆匆,这次街上行人却比当日多了不少,而且脸上有些阳光兴奋的神色,显然是那些恶徒被诛杀之后,莱芜百姓的心怀畅快,也敢在街上从容行走了。

按照灵山商行的估计,断掉这铁矿的燃料来源,然后再让胶州营进城来把那些通缉追捕的匪盗诛杀干净,即达到了清洗这些山野武人的目的,又能够对矿监丁旭进行危吓,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矿监,在这双管齐下的手段之中,谁也不会相信会挺多久,这次来应该是马到成功了。

一行人来到冶铁所衙门的门口,站着的几名护卫已经不是昨日那些凶神恶煞的草莽汉子,而是几名莱芜城的官兵,几名商行的掌柜站在门口,客客气气的请人进去通报,本来以为这矿监丁旭或者是避而不见,或者是态度恭谨,没想到的是,出来一名冶铁所的小吏,平平淡淡的把人请了进去。

这种做派倒真是让灵山商行这些人吃了一惊,对方镇静自若,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也不知道是不是故作声势。

此次进去之后,灵山商行这些帐房和掌柜本来信心满满的又提出了上次的条件,以为对方应该会答应下来,谁想到矿监丁旭神色如常,也不见他愤怒或者如何,却死死的站定了自己的立场,铁价要涨,可高价的煤却一斤不要,宁可停产。

灵山商行的几名掌柜当即面面相觑,这下子真是有些没办法了,这矿监竟然是软硬不吃,这光天化日之下,对方又是朝廷派出来的内差宦官,直达中枢的角色,总不能派人进来用强杀掉,这可就成明目张胆的造反。

天下间,有武将擅杀文官者,也有文官手持符节斩武将的,可就没有听说谁敢杀死宦官,在官场之上从来没有听到,即便是民间传颂的那几次,也都是官员把种种的罪行禀明皇帝,得到许可之后方敢动手,与其说是官员动手,倒不如说是皇帝的意见。

在各地的太监们有几个非正常死在任上的,都是在任内激起民变,百姓群起攻之才有那样的下场。

而各地的文官武将,不管再怎么跋扈,也不敢擅杀这些宦官,因为这些镇守、分守的中官,提督矿监,提督税监等等的太监,都是内差的差事,严格来说都是皇帝直接派出来的使节,和钦差的差别也不大。

杀死矿监,实际上等同于造反,没有一丝可以转圜的余地,胶州营不是没有想过对这不识好歹的丁旭实行雷霆手段,可胶州营毕竟还是朝廷的兵马,这么做等于是立刻成为全天下的公敌,为了一个铁矿委实是得不偿失。

矿监丁旭在堂上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灵山商行的这些掌柜反倒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那些威胁的手段差不多都已经是用出来,对方依旧是这番模样,还真是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好,总不能开口说你再不答应,就要小心颈上人头,恐怕这句话一说,矿监丁旭马上就要上奏朝廷说山东总兵目无法纪,有谋反之心了。

无奈的灵山商行诸位商户只得是不尴不尬的说了几句,便起身告辞,矿监丁旭也不说什么狠话,就是平淡语气的对待,反倒是让灵山商行这些人更加的捉摸不透,出门之后真是有些灰溜溜的模样,彼此相对,心想这次的差事确实是办砸了。

侯山正在济南府主持搭建灵山商行的仓库和店铺,招募人手,听到在莱芜商谈的这些手下的报告,心中也是有些怒火和惭愧,不过听到情况之后,确实是感觉无可奈何,只得是写封信给李孟,说明情况。

胶州营的扩军虽说是在屯田户的庄丁之中选择,少了许多麻烦,但毕竟是增加两万多人的大举动,千头万绪,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涌过来,除却兵源的分配,还有新旧军官的提拔和赏罚,以及各地防务范围的重新划分,李孟也是忙碌的焦头烂额。接到侯山这封信之后,却也没有当成什么大事。

眼下逢猛镇的兵器制造局也有自己的储备,而且在南京的武库购买武器也可以添补不少的缺口,之所以需要这莱芜的铁矿,也是为了今后的长远打算,这等事完全是生意上的往来,也着急不得,所以只是回信叮嘱侯山那边继续和莱芜矿监衙门那边接触,不要断绝,徐徐图之就是。

不过这封信却也让李孟感觉有些好笑,总觉得灵山商行这提高煤价要挟对方的手段,和自己现代见识过的某些新闻颇为的相似,古今居然有这样相通的地方,确实是让人感觉到有趣。

李孟而今是一省的总兵,这莱芜的矿监虽说是天子内差,可管辖的不过是一县的地盘,双方纠缠的不过是铁价的买卖,对于李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他觉得并不需要放在心上。

灵山商行的那些掌柜和帐房,虽说也都有些商业经验,但这些人因为在胶州营和李孟的威名庇护下,一切事情都是顺风顺水,这些人与其说是商人,倒不如说是一些军人兼职带些商人的色彩。灵山商行的这些人执行命令一丝不苟,不管是遇到多少困难都要把李孟交待的事情办成,这点是好的。

不过在商场之上,像是军队那般直来直去却是不行,灵山商行的这些角色,总是缺少了一丝委婉,这也是缺憾。

比如说这次的商谈,如果说是文如商行或者是八闽商行,总归是会把矿监丁旭劝服,双方把事情谈妥,达到个大家满意的局面,再说,这些太监职位高低,管辖大小不同,但却出自内廷,背景深浅往往都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何况内官都是些阉人,身体残疾,难免心态就比较狭隘,容易走极端之事,所以正规的商行做事总归是留几分余地,不会把关系闹僵,免得双方撕破面皮,闹得不可收拾。

但灵山商行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开始简单的几次商量之后,就开始胁迫威压,那矿监丁旭显然也不是什么懂得退让的角色,双方这么一来二去,就闹成了现时的局面。

莱芜除却官营的冶铁所之外,还有些零零散散的小矿,灵山商行可以通过收买这些小矿,不过这些小矿产量太少,也就是稍有补充罢了。

七月下旬,莱芜铁矿因为煤矿没有运来,果然是停产了,同时在兖州的煤矿也因为铁矿停产,没有人需要,也跟着停止了出产。

矿监丁旭这边一时间看着偃旗息鼓,也没有太多的动静,灵山商行没有放弃,还是定期的安排人手过来联系,可这丁旭已经是硬下了一条心,绝不恶声恶气的对待,可就是咬定不放松,当日的条件没有一点的让步。

局面就这么僵持了下来,矿监丁旭在胶州营的士卒离开的第四天之后,派人给京师送去了一封信,莱芜冶铁所的所有收入的四成都是送往京师,而这四成并不是送给内廷的各位权阉,只是送给一个人,那就是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

大明的每位皇帝差不多都有一位从小就跟着一起的宦官,可以说是贴身的仆人,也是皇帝最亲信的人物,皇帝为亲藩的时候,和这名亲随的太监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