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这个机会,不光是可以通过参军给自己和自家人赚回这自由身,甚至还能拼回来一份家业,就算是拼命也值得了。
尽管是无数的屯田户踊跃参加,但却只有那些能参加过护庄队的庄丁才有机会,那些在崇祯十二年加入屯田田庄的流民饥民则不在此列,这些新加入的人还要为那些离开当兵的屯田户耕种土地,正好是补上这个劳力的缺口。
李孟做出这个决断之后,粗略的估算,应该会扩军两万,分驻各个州府的军将都是得到了通告,马罡、陈六、赵能三人的兵马都要分出四成或者五成,抽调基层的军官和士兵们的骨干,去教导训练新军。李孟的本部则抽调两成人马出去充实新军部队。
逢猛镇附近的兵器制造局,郭栋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这一扩军,库存的兵器差不多就是空了,还要打造大批的兵器补充。
灵山商行的侯山亲率商队拿着大批银子去往南京城武库,和武库总管徐笑楚讨价还价,购买兵器衣甲。
虽然军队的规模骤然的翻了三倍,不过财政压力却不是太大,因为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在屯田田庄的现有资源中实行调配,衣甲和兵器储备也足够的大,相对来说还是轻松不少的。
这些工作可不都是能一蹴而就的,事件缓慢在进行中,李孟这边的生活也要继续,到六月初的时候,虽然说天旱无雨,不过胶州一带还算是支撑的过去。
六月初七这天,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李孟带着全家人和亲信军官以及家眷来到海边,颜若然和家中其他的女眷在家留守了大半年的时间,也是闷坏了。富贵人家的女眷在这个时代规矩也是很大,李孟不在家中,她们也出不得门。李孟带着她们出来也算是透透气,散散心。
孙和斗、孙和京、孙和鼎三兄弟也是带着家眷来到这里,虽然是有人看管,可孙家的女眷和小孩还是极为的高兴,这也是孙和斗的请求,说是自家兄弟在砦堡里面呆得久了,想要出来走动,正好是借这个机会一同出来。
邓洋人邓格拉斯和费德勒神甫以及苏安琪也是跟着出来,总归这一行人是热闹无比,气氛欢快。
这天气出来游玩,就近的风景也就是看看大海,颜若然虽然在胶州呆了好几年,可一次也没有见到过海,顾横波和柳如是也是如此,正好是出来开开眼界。
至于游览的地方,却是当年胶州营初建还是盐竿子,和海盗作战时候李孟指挥观战的所在,稍微高出来一块,下面海边和远处可以一览无遗,这里下面其实就是灵山盐田最开始的所在。
此处因为地方适合已经被改造成了港口,而原来在这里做工的薛家岛千户所的军户们则都是到灵山盐场那边去做了。
一帮人在这高处,早有下人拿着帆布支架把几个地方和周围隔起来,铺上毛毡,摆上家具,酒水和食品都是灵山卫所的人做好送来,看着下面码头上的帆船和忙碌的人员,看着远处碧蓝无际的大海,真是愉快非常。
赵能的母亲,马罡的父母,王海的父母,还有张林这样的老军户也都被请出来,单独开辟一个区域,赵能的老母在李孟的婚宴上是作为男方长辈出面,颜若然也是要把这儿媳妇的本分做好,领着其余几个女孩过去陪着老太太说笑,大家笑声不停。
众人休闲,李孟却闲不下来,亲卫们单独在下面给他打了个行军帐篷,需要求见的人,办理各种公务的属下,鱼贯而入。
第270章 各色人等
在这个私港附近,说是这一带最安全的地方也不为过,居民是胶州营战士的军属,附近驻扎着军队,海上也有胶州营同盟的力量。
因为周围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亲卫的首领王海也颇为的轻松,他现在也才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对于和父母在一起观赏海景休闲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何况这海景从小到大看了许多年,早就厌烦了。
王海和汤二两个人距离这些人聚会的地方稍微有点距离,两个人都是带兵的武将,没有太多的讲究,在这个向阳避风的地方直接就或坐或趟,惬意的休息起来。
这边能看到山下李孟军帐那边进进出出的人群,王海打了个哈欠,低声抱怨了句:
“难得咱们大人有个空闲,这满山东的人就都找过来了,真是麻烦!”
汤二和李孟的关系毕竟不如王海那么亲近,在边上只是嘿嘿笑了两声,却没有接口,这句话说完之后,王海却来了精神,翻身从地上坐起,兴冲冲的开口问道:
“最近周同知和宁师爷那边的招兵筹划已经是做出来了,屯田田庄那边已经是发动,老汤,你这有消息吗?”
说到这个,少言寡语的汤二也是来了兴致,打趣地说道:
“大海,你是整天跟着大人在一起的,还来问我,别卖关子了。”
王海嘿嘿笑着却故意端起来架子,闭嘴不说,汤二可有些哭笑不得,按理说两人眼下也算是李孟的亲信将领,一人负责马队,虽然职衔只是千总,可实际上的地位却等同于马罡、赵能等人,王海的情况也是如此,甚至在不明胶州营架构的人看来,王海的地位甚至还要高过其他的将领,这可是亲卫大将,最核心的人物。
两人的年纪都不算大,当然,就算是年纪最大的赵能眼下也不过快到四十岁而已,胶州营的军将年纪普遍是年轻,王海和汤二平日里在下属面前也都是保持着个上司的威严气度,绷着脸,此时两人在一起闲扯可就是随便多了。
王海始终不说,到最后却笑着让汤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自己来给补充,汤二仔细想了想,开口说道:
“这件事在济南回程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是议论过,胶州营现在是一万三千左右的战兵,此次征兵是增加两万人,编成四个军,登州军八千人负责登州和莱州北部,青州军一万人,负责青州和本部这边,兖州军六千人镇守兖州,老营九千人,负责济南和东昌府。”
仔细的把这些都说完,汤二捡起块小石子丢出去,笑着说道:
“咱们兄弟两个还要跟着大人走,这几天我已经是命令手下开始把一些粗重的物品开始整理了,不过去济南和东昌府那边也好,靠着河南北直隶近面,要买马容易些,现在的坐骑,驮着披甲的骑兵来回冲锋不了几次,大海,我把我知道的都说了,你呢!”
相比于汤二高兴,王海这边的情绪却不太高,有些悻悻地说道:
“还能知道什么,你猜也能猜的到,马罡和赵大哥那边分守的参将,陈六哥提了镇兖游击,都是号令一方的将军,咱们两个从千总到都司,一个亲兵都司,一个马队都司。”
汤二看着王海这样的情绪,知道这个原因,开口笑着安慰说道:
“在大人身边没有什么不好的,也不是没有打仗立功的机会,将来的日子还长,这才算是到那里啊!”
听到汤二的这些话,王海点点头,没有再出声,看着下面的帐篷,却看到郭栋从下面的帐篷那里出来,想起来一件事情,开口说道:
“兵器制造局那边应该也要搬到济南和兖州交界的地方去,说是那边靠着莱芜和滕县,煤铁都是方便,那边也是山东的繁华之地,河南、北直隶两处的工匠也是容易招募些,听我手下那些火铳兵说,眼下他们兵器制造局那边一来要忙着赶工兵器,二来忙着搬迁选址,老郭都快累脱形了。”
莱芜素来有铁矿,大明在莱芜有专门的衙门负责开采铁矿,锻造铁器,并有矿监负责,资源也是十分的丰富,滕县则是产煤,这个时代对煤的需求量并不是太大,尽管那边有丰富的煤矿,可规模很一般。
这几年有了发展的原因还是因为胶州营的兵器制造局的大批量采购,银子大把的花下去,见到有利可图,这才是逐渐开始招募工人,扩大生产。
李孟在帐篷里面,从附近的军户家中搬来的桌子,在山上忙碌的厨子给他做了条烤鱼,还有一盆羊肉,又有几张面饼,带着全家老小来这海边郊游,其他人是在休闲和休息,不过李孟这边却清闲不下来,这个场合算是个非正式的场合,很多在公务上不能贸然提出的询问或者建议之类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拿出来说说。
结果自从早晨过来,李孟就在军帐里面接待,没有一丝空闲的时间,到了午饭的时候,上面那些家眷几次下来相请,都没有时间过去,索性是让厨子单独做一份饭菜,自己将就将就抓紧时间。
这下面的人要是在吃饭的时候见到上官,可是极为失礼的事情,但这上面的人吃饭见下面的,可是不把属下当外人,表示亲近的意思,反正对李孟来说是方便,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一早过来的,却是港口上管事的郑家的代表,恭恭敬敬的给李孟问好请安,然后说了下,说最近郑家准备在这灵山卫和鳌山卫之间的地方开设个船厂,消息是昨晚刚到的,先通知到李孟这边,也算是讨个彩头。
去往日本和朝鲜的航线,在北方必须也要有个修船的地方,郑家在这里的选址也是正常,终究对李孟是好事,可以跟这些人学习,在航海和水手的方面得到些便宜,这还真是个高兴的事情。
港口上也有胶州营的驻守人员,这人来报告的就相对简单了些,无非是那一千一百多名选中的青壮,开始分成小枇跟着郑家的船回到附福建,这名驻守的头目倒是从起家的时候跟着李孟的老弟兄,年纪大了,来这里守门,也有说话的资格和份量,小心翼翼的建议说道:
“大人,咱们自己掏银子送人去那些南蛮子那边,这些好儿郎还要给他们卖命,这买卖咱们做的是不是亏了,要是跟着久了,这些人还听不听咱胶州营的话呢?”
李孟先是问了个问题“那郑家从头目到水手都是那里人”这名驻守在这里的头目稍一琢磨就回答道“都是他们福建人,听说都是一个府里面的”,李孟这才说道:
“咱们这些山东的汉子去那里能受信用吗,肯定要小心提防,既然不能同心,家人亲眷又都在咱们手中,你说他们会听谁的。”
这没说完之后,那名守卫的头目才恍然大悟,这些时间的叫到打下来,李孟对郑家有了个判断,虽然有巨大的实力,可却没有相应的格局和气度,终究成不了什么大局面,还真是没有必要太担心和太高估他们。
兵器制造局的郭栋进来之后,一来是说南京那边监工,逢猛镇这边兵器制造的进度和情况,二来是把下面的人去莱芜的情况禀报,朝廷在重要的地方都有专门的官员和太监管理,特别是铁矿这样的资源,那边的官员都是小吏,不敢和山东总兵闹些什么,可矿监许七却是个麻烦角色,这铁矿主要做主的就是这位太监,他对于灵山商行过来购买铁矿石的商人们一直是百般刁难,所要贿赂。
灵山商行和兵器制造局的人合计之后,发现要是按照这太监出的价钱,还不如在南京的武库里面直接购买成品划算。
而且灵山商行的人也是打听明白了,据说这太监许七的后面是司礼监的某位大佬,得罪不起,郭栋一直是在这制造上忙碌,对胶州营其他的方面还真是很少接触,生怕因为延误进度耽误了事情,也顾不得面子,直接过来找李孟,一来是有请罪自责的意思,二来是问个处置。
“这样的小事,理会他作甚,你先去把匠坊建起来,其余的不用你来操心!”
郭栋惶恐异常,还以为李孟生气了,不过李孟却是实实在在的和颜悦色的模样,后面又有人在那里等候着,也不好在这边多耽搁,也只好躬身退下。
接着走进来的却是孙和斗,今日孙和斗总算是穿上了长衫,勉强有些士子的模样,李孟有些奇怪,孙和斗眼下是兵器制造局里面地位最高的两个人之一,方才郭栋来了,他有什么事情?
第271章 放与收
“孙某先恭贺大人与鞑虏之战得胜,自此军威必然天下远扬。”
到底是读书人,一进屋来很正式的对胶州营的胜利做出了祝贺,要是这一战刚结束的时候,李孟搞不好会否定对方的这个说法,济南军议之后,心思却是平和了不少,点点头谢过对方的贺词,等待孙和斗接下来的话。
“学生此次来见大人,是请大人开恩放人的!”
听到这话,李孟脸上虽然不动声色,不过心里面却是转了个弯,心想莫非是对方想要离开,自从对方改进了火炮之后,这人才对于胶州营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尽管李孟不知道这些火炮的改进技术到底是原创还是早已有之。如果有人在西洋通过种种方法得到那自然由他,可万万不能让人从孙和斗手中得到这些技术。
而且按照郭栋的禀报,兵器制造局之中,得益孙和斗的地方甚多,这孙和斗和那些空谈妄想的文人不同,家学渊源,又学习西学,有这个时代难得的技术人才的特征,经常是就铸造锻打和材料的细节做出改进,这对于一帮铁匠和匠户组成的兵器制造局,简直就是大脑一样的存在,实际操作不缺,理论可太难得了。
“孙先生想走吗,可是我胶州营款待失却了礼数?”
李孟淡淡的问道,心中却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对方想走却也是正常,毕竟来胶州并不是请来的,而是被郑家用强掳掠来的,至今松江府和南直隶的衙门,还挂着这个孙府满门一夜无踪的大案,只不过大家都猜到些东西,或者是被人报复灭门,或者是全家连夜离开,遮人耳目而已。
用强掳来的,对方当然是不会心甘情愿的呆在这里,也许想要回家,也许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不过李孟已经是打算重新把这些人软禁起来了,或许是给孙家三子的自由有些太多了,让他们想要更多。
“胶州营待我如国士,学生每日忙碌之事都是平生所好,怎么能说失了礼数,这次来却是替学生的两个兄弟求情!”
李孟没有出声,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孙和斗又是开口说道:
“李家庄园的砦堡虽然是饮食温饱无忧,还是太憋屈了些,我那两个兄弟虽然是安静书生,却也觉得对家眷子女不好,孙某斗胆,敢请大人放他们去屯田田庄之中,在那里参与公塾,教书育人,总归是天地广大些。”
原来是这个要求,在屯田田庄之中,李孟同样是可以严密的监视控制,而且孙和京和孙和鼎两人是书香门第的读书人,水平自然比在屯田田庄里面的那些破家的童生秀才要强出不少,他们去了也可以加强笼络人心。
李孟心中决定,脸上却显得有些迟疑,那孙和斗看到,连忙又是深深的作揖为礼,开口恳求道:
“孙家满门如今生死都在大人手中,学生兄弟几人绝不会做那糊涂之事,还请大人放心。”
见到自己的矜持有了效果,李孟这才是点点头,开口沉声说道:
“既然孙先生这么急切,本将就答应了,山东各府都有胶州营的产业,让你那两个兄弟自己去选一个吧!”
孙和斗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了大喜的神色,又是行礼谢恩,这时候军帐外面有人掀动帘子,外面守卫的亲兵朝着里面看了一眼,这就是后面还有要求见的人了,孙和斗得了李孟的允诺,也没有其他的是请的,连忙知趣的告辞。
他走到帐篷边上,刚要出门的时候,就听到后面李孟悠然地说道:
“孙先生,孙家在我手上的把握着的不光是生死,还有荣华富贵,本将也不想让先生在胶州这穷乡僻壤呆一辈子,还有将来。”
听到李孟这大有深意的话,孙和斗身体僵了下,笑着转身又是施礼,然后走出了帐篷,看他的精神状态,像是真的理解李孟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李孟看着桌子上的饼和羊肉,用手一摸都已经有些凉了,禁不住苦笑了几声,心想别人家都说什么安享富贵,自己却没有这么好的福气。肚子也的确实是饿了,也顾不得饭菜有些凉,直接就开始吃起来。
这次外面的亲兵却没有通报,反倒是先拿着刀鞘探入帘子之中敲击地面几下,李孟立刻是明白了,把嘴里的面饼咽下,扬声说道:
“请他进来!”
客人求见,亲卫家丁要高声的通传,这不光是上位者的规矩,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只不过还有些人的身份不能被外人知道,所以就有这样的法子,刀鞘敲击地面,就是某些人求见的通报。
一名穿着亲兵打扮的人走近了军帐之中,进来之后,跪在地上给李孟行礼问安,态度很是恭谨,李孟点点头,开口说道:
“黄平,你家里人可都平安吗?”
跪在地上的黄平恭谨的回答道:
“多谢大人的关心,父母和兄弟都在半月前迁往苏州,一切都操办完了,小人感激不尽。”
“我知道你想要上阵厮杀带兵作战,只是胶州营这边缺少你这类的人才,暂时却是委屈你了,不过你也不必丧气,这番事业也未必不能做大,李某对待手下,一向是有赏罚分明,只要是做好做大,其余的不用担心!”
黄平听到李孟这话,又是磕了三个响头,口称“多谢大人恩典”。这黄平毕竟是世代军户出身的军官,又在京师南京历炼过的,行事作风颇为讲究礼节规矩。
他目前明面的身份就是李孟身边一名亲兵把总,当然,王海没有管辖和过问黄平做事的权力,黄平的一切都是归李孟直接统领的,黄平和手下人的花费和计划报备,外面的人只有宁师爷一个人,其余的都是在内宅的木云瑶等人处理和核算,这些费用的名目也都以所谓的内宅采买,尽可能的做的隐秘。
李孟身边的亲信人都已经是手握军权的大将,这等刺探情报的阴私之事却不可能再委托给他们了,黄平是专业的世代锦衣卫出身,又是不属于这个团体的外人,有相对于独立的态度,财政和人员都是出自李孟的手中,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别的心思,用起来也很是放心。
平日间李孟接见和黄平差不多身份地位,甚至是身份还要更低一些的人的时候,很少摆什么大将总兵的架子,态度非常的和蔼可亲,但和黄平见面的时候,都是威势十足,从不假以颜色。
外人看到,还以为黄平此人并不得李孟喜欢,连带着外人对黄平的态度也是不冷不淡的,却很少有人知道,黄平就是胶州营暗地里那套系统的头目。
李孟停顿了下,开口问道:
“今日叫你来,问你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你那边的人员招募的如何了?”
黄平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回答说道:
“这次募兵,地方上来报名从军的年轻子弟,被拒绝的里面挑出来一百四十人合用的,收上来的人招了十五人,准备等募兵完毕后,就带到山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