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大兵-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就在波波夫他们退居第二战线,在森林边缘布置简单的阵地时,战场上的形势开始发生着更大的变化。苏军第4坦克师的全部兵力已经抵达到了这个关乎生死的森林通道的地段上,师长在得知遭遇上德军的装甲主力部队的消息后作出了十分谨慎的部署。在得知坦克团的坦克所剩无几后,及时调整了整个师的战术,在坦克团的两个炮阵地后面,紧靠森林边缘的位置上,投入并展开了师属反坦克炮团的所有45mm反坦克炮及75mm榴弹炮,形成了更为强大的战术炮阵地,并围绕战术炮阵地梯次构筑了步兵防御阵地,试图以强大的炮火威力来阻挡德军坦克钢铁洪流的冲击。并把师的预备队,一个满编的工兵营加强到“U”型战线的左翼波波夫他们那一边。并采取了爆破作用的手法,连夜修筑了一条长300米宽3米的反坦克战壕,以此确保森林边缘的入口不受到敌人坦克的冲击,为大部队留下撤退的退路。而反观德军的部队,也是寸步不让,冲入苏军之中的先头部队并没有后撤,而是在突出部内增派了步兵兵力,临时修筑了环形战壕,像钉子一样打在了苏军的腹地中,为德军后续的部队获得了一个利用进攻的出发阵地天大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就是小事,前面一线阵地虽然干得热火朝天,并且还持续有零星的战斗。不过暂时退居二线的波波夫他们,却是吃饱饭后,就躲在防弹坑里,分批休息睡觉。“大家睡觉的时候要注意防蚊虫蛇蚁。”教导队长莱克斯基少校现在已经火线升任为一营的营长,原一营营长升到团里去任职了,这是团长及大部分团里干部在白天的遭遇战中牺牲后,师部作出的人员重新调任命令。“最好先把这种草点燃了一些后,再休息。”司务长也陪着莱克斯基少校巡视阵地的情况,并给了一大把不知道是什么草的东西给契可夫,让他在阵地的防弹坑里燃烧一下。“我的天啊,这是什么臭草啊,怎么这么难闻,蚊子还没熏死人就先熏死了?”波波夫正想呼呼啦啦地睡上个好觉做个美梦,没想到班长契可夫点燃了司务长给的那一大把草,发出了极为难闻的味道,班长契可夫还要故意拿着它在覆盖了树枝的防弹坑中四处走动走动。熏得半躺在防弹坑中的波波夫赶忙捂住自己的口鼻。“这是有驱赶蚊虫作用的野草,要的就是这个恶心的味道。要想不得痢疾什么的,你最好忍受一下这个味道,还有提神的作用,一举两得。”班长契可夫上士显然是识货的人士,留了一小把没有烧,放入了自己的挎包里去了。“没香烟抽,闻闻这个也能解解瘾。”显然这种草还不仅仅只有一个用途,伊万上士也向契可夫要了点这种草,拿在鼻子下反复闻了几下,顿时令波波夫无语。

    第九十一章 这里的森林哗啦啦(二)

    整个夜晚,在森林的边缘苏军和德军的兵力都不断地在集结中。深夜时候,苏军的第11机械化军的大部分兵力都成功地撤到了预定的地域内,可以这么说苏军作为先头部队的第4坦克师已经完成了任务,抢占了较为有利的撤退地段,并成功防守住了。为参加格罗德诺地区反击战的苏军三个军近5万人留下了一线生机,光是这一点作为在遭遇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坦克第203团的官兵就值得称道,他们所付出的死伤代价换回了同等的价值。当然苏军的撤退行动并非就如此的顺利,在侧翼掩护的苏联骑兵第6军,在格罗德诺市方向上的战斗中遭遇了惨败,被两个齐装满员的德军后备军团,无情地击溃了,甚至连军长也在战斗中当场牺牲。幸好骑兵的越野能力都比较强,该军败退下来的大部分人员还是能够各自向维尔纽斯森林地带撤退。“一夜之间,附近竟然多了这么多友军部队,看来我们昨天的努力没有白费。”26日天亮后,波波夫从防弹坑中冒出头来,用望远镜向森林内外四周观察了一下,虽然已经从上一岗的士兵交接时多少知道了些情况,但亲眼看见后,心里还是比较地兴奋。整个森林边缘地带的内外,都布满了苏军的部队,自己的周围不再是孤零零的了,貌似很有安全感。“战斗值班的人员请注意,等会将有一批友军部队经过我们的阵地,向森林深处转移,大家注意为他们提高掩护。”波波夫才刚进入弹坑伏击的射击位置,医疗兵斯维尔德诺夫下士便拿着两面小旗子,一便向四周喊话一便朝各个方向打旗语。这活儿本来应该是由传令兵来干的,不过教导队的传令兵在昨天下午死在了德军坦克的横冲直撞之下,作为队部仅剩的几丁人中的一个,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在了资历比较老的斯维尔德诺夫下士身上。“这个消息可靠吗?”轮到自己战斗值班,波波夫很是谨慎,立即向防弹坑V型分叉的另一头的班长契可夫寻求证实。现在波波夫他们这些分散开来的隐蔽阵地,相当于大部队把守森林退路中的暗哨,可不要闹出敌人来了还以为是友军到来的笑话才好。“应该是真的,黎明前我才到教导队的临时指挥所跑了趟,队部唯一的一台无线电收发机虽然坏了,不过团里的有线电话却是连夜架设了一台。”契可夫当然知道波波夫为什么这么问,教导队的车辆已经全毁,车载电台自然无从谈起,队部通信兵的命还是契可夫救回来的,单兵无线电收发机却是摔坏了。“有领导指挥就好,最怕的就是同上级的联系中断。”波波夫这就略为安心一点,自从进入了森林里后,波波夫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必要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一支枪,消失在森林之中,德军的飞机大炮就算再厉害,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大不了当个战场失踪人口,世界之大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活下去,能把身边的几个较为亲密的战友都救走,这当然是最好的了。果然,天亮之后便陆续有不同的部队,途经波波夫他们的阵地,朝森林的深处前进,目的是要向森林的东北角斜行穿越,到达白俄罗斯的北边去。“注意,又有一批人员要求通过我们的阵地。”波波夫从伏击的位置上,看见一个苏军士兵向自己的方向按照约定的动作,拿着一面小红旗在自己的头上旋转了三圈又上下挥动了两下。这已经是第三批了,第一批是二十来人的侦察排专门去森林探路的,第二批是近一百人的工兵部队估计应该是去开路的,这次来的不知道又是什么人马。“站住,口令!”虽然对方的旗号打得正确,不过波波夫还是严格地按照战时条令条例来执行,在对方带头领队的几个人距离自己的阵地10米的时候,出声向他们询问口令。“口令是:这里的森林哗啦啦。”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手一举身后的人都停了下来,然后他又大声反问:“回答完毕,请回口令!”“莫斯科的郊外静悄悄。”波波夫也大声回答了对方口令,战场上口令是双向的,如果那一边回答错误,对方都可以马上开枪射击。也不知道今天的口令是那个领导心血来潮想出来的,战场上还这么诗歌连篇。“好了,你们可以通过了。”见对方旗语口令都正确,波波夫这才示意放行,并指了指通往森林深处的正确方向,“从这里向后纵深三十米,都是我方的阵地,通过的时候请小心一点,不要掉坑里去了。”自己的任务是把守而不是引路,略为说一说就是了。“我们是第11机械化军战地医院的官兵,后面跟了一大队的轻重伤员,希望你们能派几个人专门为我们引路,便于快速通过阵地。”带头的军官是一名少校,他回过头向后面的人吩咐了几句后,又向波波夫提出请求。“请稍等,我们队部的人会来为你们引路的。”回答少校请求的是班长契可夫上士,他从防弹坑的另一端冒出头来,朝队部的方向呼喝了几声又拿出班长的小旗子打了几个旗语,队部的人立即有了回应。军的野战医院,伤员还真不少,轻伤员不算光重伤员少说也有八百,随行保护的是一个营的兵力,再加上医务人员,总数量比一个团还多。这批人一拨一拨地通过波波夫他们的阵地,波波夫不得不把自己的警戒程度提高到最高,以保障他们的顺利通行。“注意,有情况!”正当一批医务人员经过波波夫他们的阵地时,森林外的苏军战壕方向,忽然吹起了军号声,军号声很有规律地吹了一次又一次,在太阳初升的早晨听来,格外的刺耳。“糟了,是防空袭的警报号谱!”并不是只有冲锋的时候才吹军号的,波波夫侧耳留心地听了两遍,作出了判断。这时的他对于常规战时代的各种军事通信方式方法很是恶补了一番,已经不需要老是向老兵请教了。心里听了号声后顿时紧张万分,立即掏出换岗时拿到手的哨子放到嘴里,按照防空号谱的节奏用力地吹起哨子来。“哔哔哔哔哔哔”波波夫这边一吹哨子,整个森林边缘里的各个苏军阵地的哨子声,就像接力赛似的此起彼伏。哨子虽小但是在紧急的时候互相之间传递信息,却是最便捷的办法,每一个阵地战斗值班的人员在听到防空袭的警报后,有责任心的都会加入到吹哨子的行列中来。无论是什么单位的人,无论他在干着什么,防空警报一起,大家都知道需要立即找地方来躲藏。苏德两军的大部队在维尔纽斯森林边缘地带大规模集结,这样的军事情报自然有人上报给德军的总部,而德国的空军在昨天小打小闹了一回后,今天上午组织了一个轰炸机群,前来轰炸苏军的部队。“很愣着干什么啊,赶快找地方躲避空袭啊!”那批刚好经过波波夫他们阵地的医务人员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波波夫顾不上危险,立即从隐蔽阵地中探出整个身子来,向最靠近自己的几名官兵大喊着招手。“怎么这么巧啊,波波夫同志,我们又见面了。”一名女军医见到探出身子来的波波夫后,捂着小嘴惊呼了一声,然后向旁边的几名女护士拍了拍手:“快,躲到那个士兵的阵地里去。”率先朝着几米外的波波夫奔了过去。(调整一下的时间,还是在晚上八点至九点左右比较适合我的写作时间,请大家留意。)

    第九十二章 这里的森林哗啦啦(三)

    波波夫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有魅力,本来只是热心地催促那些苏军医务人员快些躲起来,没想到马上就引来几个身穿军装的苏军女兵朝自己跑来。“不认得我了吗,波波夫同志,我是玛利亚。”跑过来的女兵有五个,带头的是一名挂中尉军衔的女军医,为了让波波夫能立即认出来,女军医还特意脱下了军帽,把她的一头金色长发在波波夫的眼前甩动了一下。“难怪刚才我觉得有点眼熟,原来是你。”在林间光线的照耀下玛利亚·卡芙莲耶娃·叶卡捷林娜,一身笔挺修身的军装,腰间还配着波波夫给她防身的那把手枪,娇美的容颜之上多了一分英挺之气,这也是波波夫第一次看见她穿军装的样子,难免一时之间认不出来,不过她的那把金色长发还是很抢眼的。“快,先躲到防弹坑里再说。”这个时候可不是叙旧聊天的时候,波波夫马上往旁边挪了挪,露出防弹坑的入口,再次招手向女兵们喊话,人家都跑到自己的面前了,总不能让她们再去别的阵地躲藏,时间上来不及了。“你们先进防弹坑。”或许是当了几天的军医,又或许是天生的领导者气质,玛利亚比起波波夫从涅曼河里把她救起来的时候要坚强镇定很多,回头命令那四个跟着她跑来的护士女兵进入防弹坑。“大家小心一点,不要被被树枝石头弄伤了。”防弹坑的入口并不阔,女兵们从地面上跳入坑里来的时候,波波夫一一伸出手扶她们一把,“请大家弯低腰向坑的后面去,尽量躲到有厚密树枝覆盖的地方。”波波夫这时所在的战斗值班位置,是V形防弹坑的一端分叉,弹肯十分狭窄仅容一人通行,一下子进来五个女兵,唯有让她们往后端较宽的地方移动。班的防弹坑大极有限,一下多了五个人真是你挤我我挤你。“不要理会那些医疗物品了。”在这大转移的行动中,野战医院的女兵们当然也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医疗物品,刚才为了方便进入防弹坑,她们的东西都堆在的入口边上。波波夫侧耳倾听下,隐约听到了飞机机群在天空中飞行时的引擎轰鸣声,耳朵能够听到声响,这证明德军的机群已经飞临苏军上空,波波夫赶紧连抱带拉地把又探出身去取东西的玛利亚拖入防弹坑里。“呜-呜-呜”德军容克JU-87D“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俯冲时那难听的尖啸声,在头顶一声一声地响起,不用投弹光这尖啸声就够吓唬人的了。“大家都蹲坐下来,双手弯曲在前手掌抱头,必要的时候都向左边侧倒。”波波夫把玛利亚拉回防弹坑后,这才注意到这些女兵都没有戴钢盔,只是普通的军帽,马上教她们做好保护自己的动作。四肢弯曲抱成一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身体的要害部位。德军的这个机群,光俯冲轰炸机就有两个中队近50架JU-87D“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负责轰炸苏军的战术炮阵地,另一个中队则负责轰炸苏军在森林边缘内外的步兵防线,甚至连为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也对处于道路上开阔地段的苏军阵地实施超低空航炮扫射。“轰、轰、轰”原本雁行队列飞行的德军俯冲轰炸机群在空中分成了两个一路纵队,从高空中越飞越低,下降到3000米-2500米高度时,略为在空中盘旋了一下找准需要轰炸的目标后,就突然猛地按下机头几乎垂直俯冲下来,向苏军的阵地实施投弹作业。苏军地面的轻重机枪猛烈地向天开火,一种卡车载的双管高射机枪成了主要的防空武器。到底是缺少高射炮,防空的火力算不上猛烈。很多德军的俯冲轰炸机都俯冲到500米以下才投向炸弹,炸弹带着俯冲的迅猛速度从天空如陨石一样撞向地面,炸弹撞击地面的冲力再加上爆炸的威力,对于苏军这些一夜之间临时挖出来的阵地来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大家不要慌张,只要待在防弹坑内就无事。”女兵也是女人,当炸弹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进入波波夫阵地的女兵们都不约而同地尖叫了起来,惊惶失措地抱成一团。波波夫不得不再次出声制止她们的骚动。“敌人的空袭才刚开始,千万不要乱动。”德军飞机炸弹扔下来的时候,波波夫还抱着拉下来的玛利亚,美女在怀说话当然不累,玛利亚当军医毕竟只有几天,还没有从一个老百姓完全转变成一名合格的军人,吓得面青青的手软脚软地瘫在了波波夫的怀内。波波夫唯有一边安抚大家一边把玛利亚放在坑里的地上,并侧身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作些掩护。“轰”的一声猛烈的爆炸,起自波波夫他们藏身的阵地附近,随着爆炸之声,一个巨大的火团升起,森林的树木立即燃烧了起来。原来德军的轰炸机,轰炸苏军战术炮阵地用的是爆破杀伤炸弹,而轰炸森林边缘苏军步兵阵地用的则是一种原始的油桶式燃烧弹。这种油桶炸弹从空中被扔下来的时候,带着浓浓的尾烟,很容易辨认,掉到地面上时如果冲击力不足够时有的不会马上爆炸,而一但爆炸起来其火焰覆盖面积是很广的,对步兵的杀伤极大。扔在波波夫他们阵地附近的炸弹爆炸后引燃了不少树木,不过这个时候谁也不敢从隐蔽的防弹坑阵地里冒出来,飞行森林边缘的德军一个中队二十多架飞机,逐一投下了他们的机载炸弹,在苏军的步兵阵地上点起了一把又一把的大火。“快,都给我从弹坑里爬出来,清除周围的杂草灌木。”幸亏最近的一枚炸弹的爆炸落点离波波夫他们藏身的阵地也有一段距离,火势一时之间还蔓延不过来。十多分钟后德军飞机的轰炸行动才算结束,随着森林外四声长长的军号声响起,班长契可夫第一时间从防弹坑另一端冒出身来,向自己阵地的人大声呼喝。“你们先待着不要动,我先出去看看情况。”波波夫听到班长的大嗓门在大叫大叫的,虽然有点不愿意,也唯有把玛利亚从怀里推开,丢下了一句话后,自己三两下就爬出了弹坑。“三个人一组,各负责一个方向,在阵地旁边清除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建立一个防火地带。”建立防火带讲究的就是及时迅速,稍为拖延时间就会被火焰蔓延过来,契可夫给班里的人指定各自负责的方向范围,“先清除长草及木质灌木,然后再砍树木的低矮树枝。”大家纷纷把军用刺刀拿出来,投入到防火的行动中。波波夫也抽出了在上次夜战中缴获的那把精钢锯齿军刀,在自己负责的阵地边上,大刀阔斧地挥砍起来。他手里的这把刀比起其他人的刺刀,砍起草木来要顺手很多。在战场上冒险开辟防火地带,总比被火烧来得好,其他班排的人也先后投入到了这个行动之中,建立防火地带的进度大大加快。这个时候是六月底,森林里的草木长得正茂盛,但草木的含水量也是一年中最大的。

    第九十三章 战场不需要眼泪(一)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W ww。yxg。cc) 

    德军的飞机轰炸过后,波波夫他们所处的森林部分地方发生了林火。不过军队毕竟是有组织的群体,在山火刚起的时候就着手开辟防火隔离带,把林火控制在一定区域内,受影响的人员转移到其它的阵地去,人员伤亡情况还不算大,森林毕竟不是十来二十架飞机就能摧毁的。不过在苏军战线后面的战术炮阵地在德军飞机的轰炸下,却是蒙受了一定的损失,多门75mm榴弹炮45mm反坦克炮被炸坏。“注意,敌人发动进攻了,大家快回到阵地里面去。”德军飞机轰炸结束后十五分钟,森林外面又传来了一声声的军号声,这明显是冲锋号,不过却是德军那边吹响的。在作了一夜的准备后,德军的部队终于在26日上午大概九点一刻的时候,向维尔纽斯森林边缘地带 。了总攻行动,试图把这个包围圈的缺口合拢起来,维尔纽斯森林战斗全面爆发。听到营长的命令后,大家都停止了继续开辟防火隔离带,纷纷退回到森林中的隐蔽阵地里。“波波夫同志,你看我们几个人能做些什么?”看得出玛利亚是第一次身在战场一线之上,面上显得有点害怕的样子,不过话音中似乎有带着些莫名的兴奋,漂亮的脸蛋上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于狭窄的弹坑里挤在波波夫身旁。几乎是面贴面地向波波夫说话。“我看这样吧,玛利亚同志,你们不要都挤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