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飞雄-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庆英看到长安县衙门首先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不像个县长呆的地方。
逻卒把这一干人等拉到大堂,早有堂上文吏去请长安县尉。
那长安县尉却是老军人打扮,开口却是益州腔看了一下堂下人,便问:“谁个是原告?”
那长安肥皂商人讨好道:“少仙,小的是西市皂商徐二,便是原告。”
那贵公子冷笑:“你是这里的县尉?正好管管这里的奸商。”浑不把县尉放在眼里。
那县尉非常硬气地说:“如果他真有不法本官确实要追究,但是先把你们白日当街斗殴的事弄清楚再说。”
那贵公子哼了一声说道:“好大口气,就凭你?”说完拂袖而去,那逻卒要阻拦却被奴仆们推搡到一边,那公子跳上了马自走了。
那县尉自然是面如青铁,问过那徐二情况后,又问了几个证人的证词。
“几位证人请回到住处,这几日不要乱走动,本官到时候需要你们佐证。”那县尉核实了几个本地人,又把辛庆英等几个外地人的过所拿了,那这些人便走不出涂市城。
*********
刘封正在府里和几个心腹喝桂花酿,谈些本地的情况。却有京兆尹庞迪求见。
“君上,下官手下的一位县尉一时间失察却被训检都督府的人抓了去。此人虽然卤莽,但是念在他有下情,还请君上网开一面。”庞迪说道。
“元炬,这是怎么回事啊?”刘封看了看周不疑,自和曹操最后一战后,刘封实行军政分离,训检都督府专门处理军队司法工作的,拜周不疑为护军中郎将都督训检事。
周不疑也一脑袋雾水,主管民政的盖肃不干了:“训检如何干涉民政,胡闹。不过元炬事物繁多,手下妄为也未可知。”
周不疑一脸汗水,说道:“我马上回去查查。”
过了一会儿,周不疑回来说道:“本都督府并无颁发此令。”
刘封心里怪道,只是不说破,站了起来对庞迪说:“子发,你放心,有这事我一定会认真查处。”带着周不疑和大管家吕袭进去了。好好的宴会不欢而散,沈友摇了摇头。
*******
“你说的是真的?”听完周不疑的报告,刘封点了点头,“又一个强项令,这样的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叫李节拿我的教令去救人,敢抵抗者依法处置。”
看着刘封非常平静地样子,周不疑内心发毛,要是刘封发火,这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现在看刘封这个样子,肯定是有了决断。
濯庆园,是仿造洛阳的西园里最著名的濯龙苑而建造的,当然规模并不大,原本是刘封养病的地方,后来梁王妃住了进来。
两个人公开分居的原由是刘愈被刘封送到了襄阳,而把做“人质”的刘兰和刘林接了回来。孙夫人不愿意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和刘封大吵了一架,但是刘封态度非常坚决。
天下做母亲的没有不为儿女考虑的,孙夫人从小要强,性刚烈,但是生了儿子后性格大变,非常护犊子。跟刘封感情淡漠后,孙夫人就有点神经质(现代医学叫产后综合症),对儿子看得更紧,刘封可不想看着自己的儿子成为废柴一堆,索性让他到襄阳却独立面对。而孙夫人认为刘封是把对自己的愤怒转移到了儿子身上,两个人的裂痕越发巨大。但是在这个男权社会,她又如何去反对呢?
“王妃,大王来了。”一个使女急忙进来禀告,孙夫人正看池子里的红金鱼(根据考证对野生鲫鱼的驯化从成周就开始了)发呆,刘封每个月要来看她一次,她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索然,她始终无法拉下脸来去做那些狐媚的姿态博取欢心,也没有自己嫂嫂那样的资本动静皆流露出一段风流,她是正妻,妻贵德妾贵容。本来高氏是她的强大后援,但是两个人生了儿子后逐渐走得远了,为了捍卫子女的利益,作为母亲绝对不介意和昔日的姐妹做生死之争。
“大王。”周元君一直伴随在孙夫人身边,孙权已经派使者来催,要把元君许配给全琮的儿子。
这个周胤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那么有才华,甚至比起他死去的大哥周循也差得远,因为是周家的独苗,有鲁大叔等强人罩着,他就有点骄横不法。
这小子到了关中也不消停,招惹了官府要封驿站抓人,还亏孙夫人找了个训检的旧相识才让他躲过了大难。先把那县尉一干人软禁几天,等周胤一走,那么刘封也不好再追查什么,只能怨毒孙夫人。孙夫人反正是觉得自己债多不压身。但是那仅仅是从女性的感性角度来看,而 孙夫人忘记了在贵族的政治斗争中原本没什么男不跟女斗之类的标准,任何给人口实的举动都被认为是致命的。
虽然夫妇之间已经形同路人,但是起码在台面上不能太尴尬,孙夫人还是盛装出迎。刘封也是非常尊敬她的样子。
刘封按照习惯问讯了孙夫人身边的侍女,关照要好好地对待孙夫人,要保障她的生活愉快。例行谈话结束后,按习惯刘封就要离开,但是今天有点特别,刘封说道:“今天天色不早了,我就住在这里了。”
做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人,特别是贵族,没有什么比陪伴丈夫一起睡觉更显示女主人所获得的“恩宠”了。说到底结个老婆主要目的就是要传宗接代,如果连丈夫的床角都沾不到,恐怕很难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
使女完全没这个准备,长久以来,这两口子都不睡到一起。但是孙夫人也能想得下去,刘封在梁王府邸也极少让女性陪寝之类的。至于和冯氏的露水因缘,只怪刘封当时修炼《参同契》姹女阴法(比类西藏的欢喜禅。具体内容作者也很想知道,但是可惜读不懂,邪恶一笑:嘿嘿),不慎惹动了真气,所以抓过使女冯氏来灭火。
用过夜宵后,刘封屏退众人,然后把佩剑放到了榻上。
“让妾身为郎君宽衣吧。”孙夫人说道。
刘封摇了摇头说道:“长久以来,你是知道的,我疏远你很多,亏欠你很多。我这是不得已啊,希望你能明白。”
阻止孙夫人的推委之词,刘封说道:“你认为在这里不会获得真正的关怀,你只是一个人质而已。那么你就错了,我刘封何幸,能得夫人如此。”
刘封站了起来说道:“我自己知道,我不过一个破落的贵族子弟,试看天下如我辈万人也。而夫人你贵为江表公主,一二人而已。”
孙夫人说道:“郎君你错了,英雄何须计较出身。我父亲不过一豪强,便是先兄也不过出身一个小校,成事者人,天命终不可谓。”
刘封点头:“夫人是巾帼之雄,我竟把你当普通女子。”
孙夫人黯然地说:“我却不是一个好妻子,更不是一个好母亲。”说着拿出一件做工粗糙的衣服说道:“这是我为愈儿做下的衣裳,希望郎君能带给他,告诉他穿着这衣裳便如同娘在他身边一样。”
刘封说道:“夫人长久在这里不曾外出,却不知道今天倒出了件新鲜事。”
孙夫人知道刘封绝对不会“闲谈”这些东西,肯定有所指,不禁心里咯噔一下,假装镇定说道:“妾的确是大门不出,无从得知这新鲜事。”
刘封叹了口气:“今天贼曹从郊外的破屋里找到几个人,其中一个居然是失踪了两日的长安西部尉张裔,你说怪不怪?”
孙夫人脸色难看。
刘封装着没看见说道:“更奇怪的是,这张少仙当日是被训检别使带走的,如何不在训检都督府而是在一个破屋,还被一群流氓看守着。”
孙夫人的心继续下沉。
“好在这些大胆的狂徒已经被全部捉住了,北寺狱的那些刑法本王要让他们都去领教领教。”刘封看着孙夫人脸数变,关心道:“夫人怎么啦?”
孙夫人连忙掩饰道:“我在听大王说呢,这些流氓真是胆大妄为。”
刘封说道:“也怪不得他们胆子肥,原来有后台的,据说来头还不小呢。”
孙夫人脸色绯红:“我……”
“夫人一定想知道答案吧,我已经派人去请那位周正周郎君去了。”刘封森然说道,“居然拿国家的权利去交换他私人的所谓情面,这等蛀虫,我要把他钉死在长安城门上,给天下那些胥吏做个警标!”
不一会儿,那周正就被押解进来。
周正看了看刘封跪倒说:“大王我错了,请把我明正典刑。”
刘封冷笑道:“错了?其实是我错了,我以为我找了一批可以被信任的人,但是事实却是我错了,错得离谱。”
刘封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当时人差不多都在,你还要说什么就说出来,我想听真话。”
周正说道:“是我一时脑子发昏,并不关其他人的事。”
刘封点点头说道:“你是自江陵就跟着我的,那批丹杨兵活下来的不多了,我记得你身上有三十多快伤疤,你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可是不能因为你有功,你就可以蔑视法度,蔑视朝廷的规矩。你有功劳,所以你的父母兄弟都成为军户,有良田有仆役,那是你应该得到的。但是今天你犯法了,那么也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刘封一挥手,周正含着眼泪跪着磕头:“希望不要牵连我的家人。”
“你的家人不受连坐之罪,这是法律规定了的,放心去吧。只是你的儿子没办法再进入朝廷了。”刘封叹了口气。
周正感激地说道:“感谢大王。希望大王转告我的儿子,做人要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学他的父亲,也不要做官。”
刘封看着周正被带走,又有一拨人过了来,搀扶着一个人,却是张裔。
“你是燕子卫的?”刘封问道。
张裔说道:“下官曾经当过燕子卫白牌子。”
刘封点头赞许道:“好样的,回去休息去吧。”
刘封也没再说什么打道回府。
孙夫人木然地目送着刘封离开,却看到那剑鞘还在地上。
孙夫人决然地抽出自己的剑往雪白的脖子上一横。
第十八 虎狼之争(6)
    得知孙夫人安然无事,刘封长出了一口气,虽然他深怪孙夫人干涉他的权威,怕孙夫人成了吕雉那样的人物,但是现在他还不是汉高祖,这些担心有点过于“早谋”。
“夫人思念家乡,还是让她和使者一起回去吧。”刘封做了安排,变相地把孙夫人“休”了回去,并写了封秘信告诉孙权“任改嫁之,勿坠其名”。
暂时性地排除了家庭的定时炸弹后,刘封开始了重新整编军队的行动。在战乱的年代,每个带兵的将领手头有有相当的空额,这个古今皆然,因为打仗消耗的是人。每个将领都有权利多支一些兵饷方便填补自己的损耗,所以喝“兵血”的事情在汉代的军队里也是很普遍的事。虽然汉朝自光武起有招募“义从”的征兵制度,但是汉朝仍旧保存了大量的常规部队。实行义务兵制在汉朝是不现实的,因为当兵的丁也是每户的主要劳力。抽调一次,那么生产也耽搁下来。
所以刘封和几个谋士经过反复商量,刘封决定效法北周实行府兵制,结合梁军置将不置兵的策略建立折冲府,养折冲兵(常规军)。除了折冲外,就属直领八卫最为强大。而直领八卫也轮换守戍,从最繁华的新长安到荒芜的居延海,雍凉十三折冲府,到处都有八卫的身影。
经过了难熬的元熙二年,梁军消化了投降的魏军,终于具有了强大的实力。
邺城
曹丕这几天真是不想理那些朝政上的事,魏国几乎遍地烽火。鲜卑人和匈奴叛众在并州闹得天翻地覆,而且大有波及魏国粮仓河东的趋势。被迁徙到邺居住的移民开始蠢蠢欲动,一些乱民纷纷聚啸山林,最厉害的“太平众”居然火烧始安县,眼看着刚刚平定的地方又要掀起新的“黄巾贼”。
朝廷有人建议把司马懿的军队和曹休的大军调回来,但是辛毗说道:“如今这些暴民作乱本因为官吏刻薄,如果朝廷用大军镇压,那么就是把这些人逼到一起,他们铁下了心和朝廷作对,那么朝廷就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那才叫危险。
所谓“官吏刻薄”那是为“上讳”,曹丕自称帝来宫殿的规模一再扩大,尽管陈群这些人屡次上书,但是曹丕表面虚心接受实际上还是照样搞建修。曹丕还下令在民间遴选适龄女子充实后宫,便是那些丈夫兄弟战死的军烈属也不放过,寡妇也没什么问题。
在汉代其实没那么多臭讲究,汉武帝的母亲还是个“二锅头”不照样贵为国母?曹丕也没什么罗莉情节,照单全收。要知道在民间两兄弟共娶一妻都还是普遍的事情,弟娶寡嫂在三国也没什么被人说闲话的。至于荒唐,那个关中的刘“疯”不是还鼓励娶胡人女子吗?真是个不知道礼仪的家伙,居然忘记了华夷大防。
“恭喜大家。”孔桂现在担任黄门侍郎,在建武年间宦官还是任命的士人,直到明帝永平年间才任命阉人担任宦官,魏承汉制所以宦官和阉人在三国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不过多数宦官那是阉人无疑。所以孔桂不是阉人却可以担任内朝的职务,虽然黄门侍郎比大鸿胪寺正诣要低上几个级,但是在中朝官员吃香的东汉,无疑黄门侍郎这样的中朝要员那是相当地有权。
曹丕因为他是宦官,没有地外朝官那么客气,也不起身,哼了几声问道:“有什么可恭喜的?”
“辛翁已经说服了太平妖首,现在邺城稳如太山啦。”孔桂谄媚地笑道。
曹丕的病也好了一半:“果然是个好消息啊。”
曹丕抖擞了一下精神:“听说翠笼宫的王充华病了,朕也要去看看她啦。”
孔桂一笑:“诺!”忙出去找大长秋。
安排好了皇帝,孔桂自出了南掖门往中书治事吴质的府邸去了。
“孔君慢行。”有人在身后叫道。
孔桂一看却是秦高这个阉人。
孔硅这号人就是笑面虎,在宫廷的倾扎里能生存下来,那都有一套本事。做和气状说道:“原来是秦老,见教。”
秦高尖个嗓子说道:“奴婢怎么敢在您老面前当个老字哦,折杀奴婢了。”随后神秘地说道:“平原王想闻知公家有一玉璧,想来观赏一下。”
孔桂内心一惊:“妈妈的,这小子消息挺灵的,我刚收到西边的好处他就知道了。”他毕竟是在残酷的环境生存下来的,面不改色一作揖:“那是一位故人寄存在我那里的,我好面子便向外称是自己的,实在是,哈哈,虚荣浮华害人啊。如果殿下喜欢,那我……”
秦高也是在粪堆里长大的苍蝇,见孔桂误会了也不点破说道:“呵呵,我只是个带话的,到时候殿下自与先生说去,告辞。”
孔桂一肚子心思到了吴质府。
*********
“烧冷灶?”孔桂看了看政治上的导师一眼,没明白。
吴质嘿嘿一笑说道:“当年这个人。”他伸出四个指头说道,“比当今更受宠爱,把可比现在的济北王还厉害,可是长幼之分啊。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就难落。你说到时候是平原王会记忆更深刻还是济北王更感激你呢?”
孔桂马上明白了,磕头道:“哎呀,老师您真是智慧无比啊。难怪深受陛下信任,学生真是拍马也追不上哇。”
孔桂又说道:“但是这个甄皇后的事情是最大的阻碍,这个……。。难啊。”
吴质说道:“这个嘛不是问题,你看这样……”
到了五月,身体一直还不错的曹丕忽然得了重症,经常半夜惊醒。整个魏廷开始出现微妙的氛围,朝廷的重臣王朗、陈群、卫臻、徐宣等人开始上表请立太子。而中书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刘放和孙资整夜守侯在掖廷,准备随时发布皇帝的诏书。皇帝下诏,招回曹休、曹真。
中军大将军曹休任命满宠暂时代行其权,而豫州刺史贾逵(贾充之父,贾南风之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曹休素来和贾逵不对付,这是从小兵到皇帝都知道的,那贾逵性格梗直做人不会拐弯,对眼高手低的曹休没什么好感。言谈之下也没那么客气。
这两个人见了面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没办法皇帝只好派出满宠来协调军队和地方的关系。
六月中,皇帝已经开始神智不清了,好容易病情缓和了一点,皇帝的大臣赶紧请皇帝立太子。
曹丕有气无力地一指外面,夏侯称赶快把平原王带了进来:“陛下,平原王到。”
曹丕本来的意思是立上党王曹炯,但是看到这大臣一个个看着他,再看看跪在边上的曹睿,顿时心里雪亮。就算自己再要立曹炯,只怕大臣也要以“乱命”来对抗。
曹丕干枯的手抓住了曹睿吃力地说道:“立平原王为太子,拟陈群、曹休、曹真、司马懿等辅之。朕之身后当效法太祖武皇帝,简葬之。”
七月,曹丕死,太子睿即位是为魏明帝。
********
“好,好,好!”头发几乎白了六成的刘备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在病榻上击掌叫好。拖死了曹操,现在又拖死了曹丕。那曹睿不过二十还没到的小P孩。刘备已经仿佛看到了自己进入洛阳,老百姓夹道欢迎“王师”的到来。大汉再次要中兴了。
“还请陛下珍重龙体。”许靖说道。
刘备说道:“朕不能再耽搁了,去找丞相他们来。”
许靖劝阻道:“待陛下身体好转,自然可挥师洛阳。”
刘备怒道:“朕怎地不好了,一点小毛病而已。人来,朕要去升云殿,不知道朕修养这几天堆积了多少奏章了。”
内侍扶着刘备起身到升云殿去了。
“咦,这个驸马张绍不是在这里当班吗?怎么没见他啊。”刘备记性还挺好。
左右支吾着不说话。
“陛下,张驸马身体微恙,回家休息去了。”
刘备点点头,叹道:“这些年轻人倒不如老骨头,对了,朕顺便去看看太尉。去太尉府。”
内侍赶忙跪下:“陛下还是不要去了,万一感染风寒……”
“怎地,我就是要去。”刘备发了火。
内侍赶忙说道:“太……太尉身故了。”
“什么?”刘备差点晕过去了。
********
楚汉太尉府
“陛下驾到!”
作为孝子,张绍赶忙带着家人到中门跪了下来。
刘备那衰老憔悴的样子,两行浊泪挂在眼角。除去华丽的衣服,他和世界上一个普通的老头并没什么区别。哪里还有昔日英雄影子啊?
倒不是刘备对生死看不开,毕竟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一时间就去了。
“益德在哪里?益德在那里?”刘备在内侍的扶持下,径直到了灵堂,刘备敲打着灵柩,声音哽咽。
“陛下身系一国之重,岂可为私情而弃社稷?”忽然刘备听到一声喝问。
刘备几乎大怒:“谁敢如此狂悖?”
一看那人,刘备有些惊奇:“原来是你!”
第十九 鸡塞风云
    说话的却是太子冼马霍弋,只见他根本无视刘备的愤怒慨然直陈地说道:“人主代天守牧,您的喜怒关乎天下,过度的悲伤会伤害您的身体,也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是先太尉在天之灵也会不安的。”
刘备点了点头:“太子能有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