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州河网密集,步军、骑军行进困难,必须有水军方可破之。”刘晔说道,“水军训练,我看没个三五年不能大成,丞相三五年后再去吧。”
曹操点点头,上次蔡阳之战,他吃了荆州水军的亏。不过现在他信心满棚:“北方几支水军虽然少了一点,但是勤加训练也还是能一年成军的。用来运粮草什么的总没什么问题吧。”
荀彧说:“现在刘备没有攻打我们的意思,孙权的态度又很模糊。士兵经过一场大战已经疲劳,我看还是休整几年再说吧。”
贾诩摸着老鼠胡子沉吟不语。
曹操问道:“文和你认为呢?”
贾诩谦虚地说:“其实两位先前已经分析得很周到了。我也不赞成去打荆州。”他熟悉荆州的情况,知道现在去打荆州基本上是自讨没趣,“现在关中不稳,我看还是请丞相先平关中,然后自汉中取蜀,得蜀则取荆州反掌尔。”
程昱搓手说:“马韩虽有隙,但是反扑一击的力量非常强不如等上一下。张鲁、刘璋,守户之犬,大军一到必然投降。只有大耳贼,是世之枭雄,现在他的力量未逮,一旦强大,袭击我根基,大业覆也。”
“正是!”曹操不等其他人表态,马上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决定打荆州。”他派人去接徐母却发现人早被人接走了,因此深忌刘备。
“长文,你和毛君负责派人挖掘玄武池,引漳水灌之,造大船。”
陈群、毛玠领命而去。
******
曹操造船的事情早有情报传到荆州。
“曹贼不死心啊!”刘备也展开军备竞赛,准备扩大军队的规模。
“我不赞成!”刘封参加会议的时候说道,“曹军久历战事,而我们的士兵多是新兵,论打仗打不过曹操。所以增加再多的人也是徒然。定陵一战,元气没恢复,应该让老百姓安心农桑恢复生产。”
刘备的脸有点挂不住:“封儿所说不错。”
“那么你认为怎么能抵御曹操呢?”关羽问道。
刘封展开地图说道:“各位都是转战南北的老革,不知道谁能告诉我,我们荆州和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吗?”
“哦!”大家都看着地图,徐庶点点头,微笑不语。刘备虽然一头雾水,但是却又不好动问。
赵云果然心细说:“我看这里比北方多了许多河流。”
大家点头,刘备也做沉思状。
刘封没再说话了。
徐庶说道:“郎君的意思是应该着力发展水军。”
“战,势形力也。敌远来,我可以逸待劳。敌虽众,在这河网之地又有什么用?掌握水道也就是卡住了曹操的喉咙。势可为形,形可扭转力量对比,可以把握战争的胜负。”刘封一席话说出来,大家都安静了。
“高论!”张飞最直白,虽然他是武将,但是肚皮里的书未必少,只怕比起刘备、关羽还要多些。只是他是个真性子,不喜欢表现出来,不然他那个夏侯夫人怎么会肯和一个粗鄙的人过一辈子呢。
刘备也点了头,他虽然不喜欢被扫面子,但是能打败曹操才是他最大的面子,那点度量他还是有的。
关羽虽然一脸冷漠,不过他心里也赞成刘封的看法,只是不想表示出来,在他看来这个年轻人锋芒太过了。我唱衰你是为你好,野心大能力也大,那样子的人有几个能安心做臣子的,邺城那个曹操不是个活例子吗?他不希望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就丧身在倾扎中。
刘封又说:“其实我也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各位是我的长辈,也有很多经验,大家一起想办法,这样的漏洞才最少。毕竟这次我们要对付的是非常强大的敌人。”
诸葛亮送走了鲁肃和自己的哥哥,心里为这次联盟盘算着什么。
“先生要去江东?”刘备吃惊地说。
诸葛亮说:“是啊,孙将军派了人来,我们也该派人去回应一下嘛。”
“恩,好吧!”刘备也觉得应该找人去,不过现在熟悉江东的只有诸葛亮和沈友,沈友是孙家旧人改了门庭,不好再去,只有请诸葛亮出马了。
沈友请诸葛亮给家人带了封信,现在两家关系还算可以孙翊也不好不放人,再说孙老三喜欢喝甘蔗酒(没当上接班人喝闷酒),诸葛亮的礼物最对他的心思。他私下也和刘封有许多生意往来,这个认清自然要卖的。
“孔明先生如果见到周郎请带我问好!”刘封笑着说。
“亮一定带到!”诸葛亮说道。
*****
却说曹操,任命崔琰、毛玠为丞相东西曹掾选拔干部,整合新吞并的势力的旧官员。这两位都是作风正派,两袖清风的人物,见不得油滑的老官僚。任用的都是清贫守节儒生和地方上持重仁厚的长者,地方上也安定下来了。
曹操登上城门,看到一位朝中显贵坐着一副瘦牛拉着的破车路过。
曹操叫着他:“郗君,你怎么现在如此潦倒啊!”那是光禄勋郗虑。
郗虑原是曹操旧相识,苦笑:“现在有崔君、毛君二人选拔官员,都穿着破烂的衣服,一副吃不饱的样子,我怎么敢张扬啊,只好坐柴车算了。那些低级点的便是车也不敢坐,走着去上班。卢君(毓)的名声我们也是很害怕的”卢毓担任的是当时的法曹议令史,相当于地方法官。
曹操笑道:“我今天才知道只要用人得当,治理天下是如此轻松的事情。现在我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了。”
曹操又看了看郗虑说:“鸿豫(这个字是网上查到的),你却好好干,我以后还有用你的地方。”
司马懿的“病”也好了,跟曹操玩心计,却是不那么明智。他很愉快地接受了担任文学掾的职务,为丞相府起草文件,一来二去和曹操的秘书曹丕同志有了交情,这让他后来收益非浅。
战争也越发临近了。
谁都知道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就要打起来,但是谁都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是那么一个结果,赤壁没有硝烟,却惹起了三国时代最为混乱的和旷日持久的战争。这是刘封这个时间流浪者没有想到的,也是战争的发起者和参与者都没有想到的。
————————————————————————————————————————————
此卷终
欢迎大家继续支持二卷《东南战未休》
第一节 山雨欲来
建安十三年六月
洛阳的天气还是那么闷热,白天街上行走的人不多。
朝廷的公卿们依然能找到躲避暑热的地方,现在曹操不在都城,大家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一些人约好一起到太中大夫孔融的府邸去做客。
菜过五味,孔融一扬:“上酒浆!”
众人失色劝告:“文举啊,丞相钧旨,已经颁布禁酒令,非婚丧祭祀不可燕饮。你莫要认错了对头啊。”
孔融冷笑:“怕他作甚,我自喝酒与君等无涉。这是年前老酒,祖宗传下的秘方,大家不喝,融可不客气了。”
“家中有事,告辞了!”几个胆小的纷纷走人。
孔融哈哈大笑,又是一大觥。
好友脂习落泪不止。
孔融惊奇地问:“脂君,为什么要哭啊?”
“君性直,屡次冒犯上颜,仆恐君大难到也。”脂习说道。
孔融一指身边穿着褐色衣服的人说:“每次看到文礼(边让字),我都恨自己是个文弱书生。现在的朝廷还像个朝廷吗?曹公已经不是当初的曹公了。”那人本是一个路人,偏长得像边让,所以孔融常把他请来。
“孔君啊,你那封信让丞相多尴尬啊!”脂习说道。
“哈哈!”孔融笑道,他听说曹操让自己的儿子取袁熙的老婆,所以写了封信:“当初武王伐纣,把妲己赐予周公。丞相你的做法是效法古人呢!”
曹操当时看到信没多想,你个孔鹊(当时风俗,乌鸦报喜,鹊鸟报祸和现在说法刚好相反),终于说了好话。把信给旁人看,你看孔融都赞成我的做法呢。
没多久曹操就回过了味,曹操是什么人啊,大诗人,文学家,不是大老粗。曹操这个无名业火腾起三丈高,难道我打袁家就是为一个“妲己”吗?难道我儿子就是拣旧鞋的料吗?
曹操喜欢开玩笑,但是他也最开不起玩笑,特别是身为一个被曹操恨的人,那一个玩笑足够引发曹操的杀意。
郗虑最近不敢出门了。
原因是上次朝廷公卿一起吃工作餐(内赐食,汉代大臣在公厅办公加班,皇帝派人赐食),大臣按照礼节都要写个短折子来歌颂皇帝对自己的体贴。
郗虑也不是没学问,但是他可能太久没吃肉,被油弄昏了头,居然忘记了在写到皇帝的时候抬行。孔大家鹊恰好当班,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也要来值班不是。老孔看到了自然要挖苦一番,还写了首小诗讽刺一下。
郗虑这下可好,成为公卿们的笑柄,“顿首郎中令”的名声传了出去。光禄勋在秦代被称为郎中令,是郎官的头,管理禁军。
“你个孔文举,老子不整死你我就不是郗虑。”郗虑恨道。
“现在丞相打败了乌桓,百官都上表祝贺,孔君正好借次修补一下。”
孔融一乐:“我早写了!”
“。。。。。。。公以雄兵惩不驯,幸也。然不查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终非大成。。。。。。”看着孔融那份祝贺的表章,曹操一拍案几:“腐儒利口,孰不知吾刀甚快也!”
孙权派出使者到了洛阳,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回了来。
于是曹操就在朝廷上接见了孙权的使者。
“孙将军替朝廷牧守很是辛苦啊,他的子弟也该到这里来为陛下效劳。”曹操对孙权的态度还算认可,但是孙权不肯送人质,他很不舒服,认为孙权没什么诚意。
“我家几位郎君年纪还小,不足以担当。”张弘说道。
“那没什么关系,可以担任议郎嘛!”曹操说道。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身后还坐着皇帝。
孔融虽然没职权,但是还是不得不出席一下这类场面上的事。
他出班启奏:“朝廷任命皆出自陛下,典章制度才是根本,孙将军几位兄弟年纪的确还小,不足以担当。”
曹操当着大臣的面不好发作,略微点头。
后来孔融进一步把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子再拉一下他进言皇帝不要给大臣太多封地,这样会导致臣子强,君主弱。
‘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是说在首都范围的土地不可以随便来赏赐臣子,而曹操正好上表希望把自己需要训练军队,希望可以在首都内设置军营方便训练,也可以防止有人来劫持皇帝。这其实是赵高那手投石问路的变化版而已,只是这次把指鹿改为指地而已。引蛇出洞使阳谋,像孔融这样的正好跳出来。
“某一再忍让,今是不忍了!”曹操马上任命郗虑为御史大夫,让他侦办(这和历史有出入,郗虑此人是曹操打手是很久的事情了,迫害大臣多出此人之手,所以孔融看不惯他)
郗虑马上叫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表称孔融诽谤朝廷,公然违反禁酒法令。
孔融被抓了起来,被判弃市。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孔融唱着临终诗慷慨赴死。
**************
“又死一个!”刘封叹气道,“曹操虽是人杰,但是也太过狠辣了吧,这等文人把他贬斥到远处就行了,杀了他做什么。”刘封也好杀,不过却不轻易杀文人,因为这个国家的文化被摧残得太厉害了,这些人死了,他们的学问也死了,非常可惜。
“郎君的胸怀也忒仁厚了,这等腐儒,便是我等也是容不得的。何况曹操。”沈友说道。
刘封直摇头,从来都说文弱书生,却不知道这文化人杀起文化人来可一点都不比那些凶残的武夫逊色。
“现在农田得如何了?”
“已经找了熟悉农务的人下去了,争取早点成熟。”沈友也知道刘封的担心,麦子成熟的时候就是曹操打过来的时候。
“去江东购买粮食的力度还要大一点,我恐怕现在的存粮不够。炒米的生产如何了?”刘封现在还没办法研制出压缩饼干,他偶然从沈友那里知道有一种军用的干粮——炒米。所以经过研究后,命令大量生产。
刘封吩咐完正事,拿起空钟(空竹)到庭院里抖了起来,他没想到三国这个时代还有这个东西。空钟流行于吴地,沈友看着刘封那身手恍然有回到故乡的感觉。
诸葛亮已经到达江东。
他很第一个是去会见孙权的代表鲁肃同志,并表达了刘备的歉意和慰问。
至于说刘备本人是否觉得需要道歉那倒是另外的一回事。
“孔明先生客气了。”鲁肃虽然觉得自己被投到监狱有点憋屈,但是也是孙权害得他那样子的。没有甘宁的孙权反而被有甘宁的刘备打了个落花流水。
现在孙权对刘备的武力多少有了点恐惧,但是他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一方面他和刘备达成口头协议,一方面他又派人到洛阳去朝见天子。
孙权拿捏不准一方面上由于他在政治上还只能算是年轻的政治家,另一方面局势还不是那么的明朗。但是这不阻碍他的臣子们的想法。
张昭几乎是每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强调,应该和曹操联合,而不是选择刘备。曹操实力强大而且又有朝廷的名份在那里。
这个看法几乎代表了当时江东所有豪族的看法,也是很实际很现实的想法。
而周瑜为代表的鹰派人士,主要是军方,则有另外的想法。无论和谁联盟,都必须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也没有任何的实际利益可言。
而仔细分析一下形势,从简单的地缘政治来说,选择曹操固然取胜肯定没什么问题。但是那样的话,孙权集团就只能是一个地方性的集团,只能是为中国统一添砖加瓦的对象。和刘备联盟,则胜算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过至少可以保持现在的局面。那么孙权集团就可以成为一个割据性的政权,而不是做为绿叶衬托曹操那朵花来。
张昭的看法是符合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是很理想的看法,而忽视了孙权集团本身的利益,是广大的国家主义精神,构筑和谐大汉的高尚情操的表现。
周瑜等的看法是狭隘的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的看法,是分裂中国的顽固势力,把孙权集团的利益放在了国家、民族之前。也是比较现实的看法。不独不统,最好是逼迫中央政府承认自己的地位,那么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了,三国鼎立是汉末政治博弈的最大的合数。
诸葛亮去拜会孙权的政治导师和顾问张昭的时候,两个人并没有像后人揣测的那样进行激烈的辩论。他们各自都是着自己的立场和坚持,这就是一流的政治家风范。说可些不痛不痒的话,谈了些很琐碎的杂事。
基本上诸葛亮先把外围扫了一遍除了自己的亲大哥诸葛瑾外,基本上在京城(今镇江,此京并非是首都而是名字叫京,参见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一诗)的高级文官,他都拜会了一趟。
磨蹭了一段时间,孙权才打算会见诸葛亮。
丹徒(镇江东),镇东将军府。
诸葛亮望了望府外的北江,正做欣赏状,有仆役来领诸葛亮去见孙权。
孙权正端坐在席上,他今年27岁,却蓄起了胡子,因为不可知的原因,胡子头发都有点发红,所以被称为紫髯,而他的眼睛可能是感光细胞比别人少,看起来那个瞳孔的颜色要浅一点。
“孔明先生!”孙权非常有礼貌地直起身体,一抱拳,身体微屈。
“孙将军!”孔明的礼节也很周到。
两个人谈话,并没其他的人在场,诸葛亮的意图其实孙权已经弄得很清楚了。而诸葛亮也知道这次会面后孙权会下最后的决心。见面的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两个人谈话内容没有被历史所记录,不过也不难猜测。
孙权承诺,如果刘备受到了攻击,那么孙权会给予援助,而同样孙权遭遇到了攻击,刘备和会同样援助。援助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就未来的大汉帝国的版图,实际上刘备提出了一个预案。尽管孙权知道自己或许永远也看不到那天,但是这是必须的,这象征着两个对等政治集团的联盟。
孙权还会走钢丝,但是留给他走钢丝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第二节 武侯八阵
关于这章曾经很犹豫,拿不准写不写,因为本人在这方面不是很懂,虽然也知道一点易经的皮毛,但是要探究一下深奥难懂的古代兵家文化,我觉得很吃力的。之所以下笔写这章,主要是想抛砖引玉。望各位读者大大不要砸板砖,砸票偶喜欢^…^
——————————————————————————————————————————————————
诸葛亮带着孙权的承诺回到了襄阳。
因为要大打打仗了,所以诸葛亮回来没坐热,马上投入到抓后勤,搞士兵训练的工作里去了。
宛
沈友拿着一张大纸正和周不疑两个人在参详。
刘封进了来,两个人居然也没看注意到。
“子正先生、元炬(由于作者自己的失误,让两个元直碰了面,因为小周年纪小,所以只好请他改字了),你们在看什么呢?”刘封问。
“郎君来了。”周不疑一抱拳。他的舅舅被刘备任命为别驾,他自然也跟了来,刘封没放过他。本来这个时候这位神童的大限就到了,但是历史因为刘封而改变,周不疑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
“郎君也来看看!”沈友招呼道。
刘封摇头:“算了,这些东西我看了头就疼。”看着那大段的文字,刘封就发憷,倒不是他拒绝学习,只是汉代这些书在他看来不是讲没有用的就是讲些他都知道的。
“郎君不喜欢读书,我等也不好强求,只是这事郎君要看的。”周不疑说。
刘封奇怪了,什么东西还必须我看啊。于是凑了过去,眼睛看到那几个大字就离不开了。
《风后八阵图》,来汉代,刘封对篆书认识不少,所以也能看出来。
风后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大将,他辅佐黄帝统一了中原,开创了万代一系的炎黄文明,也为华夏族奠定了根基。
阵图训练和后世的操典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是训练士兵的协调性和,便于将领对军队的整体把握。当然也有的人走火入魔认为阵图有什么奇幻色彩,纯粹是胡说八道。兵家讲的是欺骗敌人壮大自己,兵者,诡诈道也。这些阵图属于军事机密,所以为欺骗敌人赋予它许多神秘色彩,当然也和古代哲学蒙昧不清有关系。只有真正了解阵图的人才是最清楚它的作用的,而那些不甚清楚的人对他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不管是不是从黄帝那里传下来的,这也是古代军事的杰出成果嘛,当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刘封看了一下阵图,笑了笑:“这有点八卦的味道。”
沈友看了看周不疑说:“我说郎君是天生聪慧吧,一下就看出了门道来。”
周不疑点点头:“郎君真是厉害,这是根据先天、后天八卦演变而来的。五十人为一阵,共八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