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骠骑-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被杀和出卖匈奴人之间,乌代选择了后者。如果一开始霍去病就抛出这个选择,结果难料。但霍去病并非如此,先是辗转提出结盟之念,最后才提出,就不容的乌代不深思了。

    “站住。”等了不久,呼衍顿就厉声喝止了前面带路的赤山。虽然现在方向难辨,但呼衍顿对自己的记忆从来不会怀疑,这赤山带路的方向和火光所在方向已有偏差,顿时令他起了疑心。

    “你要带我们去哪里?”呼衍顿怒声吼道:“不要妄图欺骗,不然就用你的鲜血来偿还。”

    “大人,这是正确的路途,要是直接行走,前面有一断崖,虽不深却难行,所以小人才带大人走了这条路。不然大人请看脚下,还存有小人前来时的脚印。”赤山显然对他的怀疑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

    呼衍顿重重一哼,仔细一看雪地,果然如此,至于乌代等人的脚印,由于时间过久,想必已然被雪掩盖,他也没有追问。“谅他们也不敢欺骗。”长久以来匈奴在草原上建立的威信,让呼衍顿随即松懈下来,不再怀疑。

    “还不快走。”呼衍顿狠狠抽了呆立的赤山一鞭,骂道。追击的匈奴人已然减员甚多,现在只有六七百人,还尽皆人马疲倦,战力只剩下全盛之时的三成,呼衍顿心中的怒火不言而喻。

    前面的赤山突然停了下来。

    “狗奴才,又怎么了,当真不要命吗?”呼衍顿怒道,啊已经没有太多的耐心了。

    此时所在的是一小谷,两边都有二十数米高的陡坡,前面的因为赤山的缘故停了下来,后面的继续跟上,六七百人已然统统挤在狭小的谷道之中。

    “呼衍小狗,你听。”赤山一脸疯狂,恶狠狠的望着提剑而来的呼衍顿。

    四周除了人马走在雪地上的“梆梆”声外,果然还有天上降下隐隐雷鸣之声,正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接近。

    下雪之际,哪来的雷鸣之声……

    雷鸣之声化为轰隆隆的巨响,其他的匈奴人也听到了,尽皆面露骇色的望着两旁的高坡。黑漆漆的夜空中,无数巨大的黑影从陡坡之上滚落下来,积雪簌簌不停的从陡坡上面掉落。

    “苍天在上,这到底是什么?”

    “快躲起来。”呼衍顿拼命大声呼叫着,可是他的声音在轰隆隆的响声中显得那么的渺小。混乱的匈奴人纷纷寻找周围的遮蔽物,但面对着这避无可避的黑影,又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呼衍小狗,纳命来。”赤山疯狂的往呼衍顿扑去,自己一族受他的欺压还少吗?

    “找死。”威震草原的射雕勇士的威名岂是儿戏,呼衍顿轻松隔开赤山长剑,愤怒之下无伦的一剑把赤山砍成两段。

    这些滚落的黑影正是雪球,经过这一路的加速,已然拥有可怕的破坏力,濒临死亡的惨叫声四起,这些雪球个个有一人大小,把挡在前面的匈奴人和马尽皆无情的碾碎。这些雪球核心都是断木和巨石,即使破开了雪层,里面的断木和巨石也足以致命,一下子,无数的匈奴人被砸得筋断骨折,死于非命。

    呼衍顿狂吼一声,用尽全身的力量往往自己砸来的雪球击去,生裂狮虎的力量展现了恐怖的破坏力,当先一个雪球被他轰然击碎,连里面的断木也被一击而碎,往四周迸射出去。

    呼衍顿双眼赤红,状若疯狂,这一击他带领的匈奴人就死去了九层多,如何能让他不怒,侥幸逃得一命的匈奴人尽皆颤颤发抖,恐惧的望着发狂的呼衍顿。

    喊杀之声从两旁的陡坡上传来,无穷尽的人影从上方冲了下来。
塞外苍狼 第七十一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卑鄙的汉人,我要杀光你们。”一丝血痕从呼衍顿的嘴角挂下,人力有穷,呼衍顿虽然是最为勇猛的射雕勇士,毕竟还是人身。

    雪球虽然不坚,但挾带着的无边冲势才是最大的杀伤力,虽然一击将雪球击碎,看似威力无边,但巨大的反震力当即使呼衍顿内腑动荡起来,受了不轻的内伤,执剑的右手更是麻木至差点失去知觉。

    剑交左手,呼衍顿一剑和朱诺相交,当的一声巨响,朱诺往后退了一小步,面露骇色。呼衍顿的伤势自然瞒不过精明的他,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力气仍然胜他一筹,射雕勇士之名果然不虚。

    幸好这样的勇士匈奴并不多,整个匈奴能当得起射雕勇士之称的也不过区区二三十余人,更庆幸的则是这风雪天气,消去了呼衍顿最大的威胁。风雪势大,难以视物,弓箭的威力被大大的降低,要不然以射雕勇士的箭术,就算在现在的优势,也需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原本派出呼衍顿追杀,就是为了一举去除霍去病等眼中钉、肉中刺,哪知道一场风雪,一次背叛就扭转了结局,全军覆没的变成了匈奴方。

    剩下的匈奴人早就被清理干净,朱诺只是和呼衍顿游斗,慢慢的消磨他的力气,他还有用处,却舍不得下手杀了他。周围围了一堆人,不过朱诺打的发了兴致,不肯让他们帮手,一心一意要凭自己的实力取胜。

    “当”的一声,朱诺寻机击在他手腕之上,呼衍顿只觉一痛,长剑脱手飞出,顿时速手就擒。

    “哈哈,你可心服?”

    呼衍顿双目只欲喷火,却不出声。

    “上兵伐谋,怨不得别人,呼衍顿大都尉。”霍去病从上方踱了下来,笑道。

    呼衍顿一颤,随即怒吼道:“乌代这废物竟敢出卖我们,他们乌桓一族就等着被血洗吧。”

    霍去病嘴角划过得逞的笑容,手一挥:“带走。”

    匈奴官职自单于以下,各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和左右骨都侯,现在霍去病一口叫出呼衍顿的官职,除了是乌代说的,还有何人。像呼衍顿这样的世袭贵族,除了匈奴语是母语外,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汉语,所以霍去病不虞他听不懂。

    这场战役以极微小的差距轻松获胜,使得这些幸存的战士都对霍去病视为神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然超过了李敢,只逊色于李广了。

    虽然前世也没有当过兵,但这世卫青的教导以及发挥最大的优势的道理霍去病自然明了,这段时间的磨砺,也使他渐渐成熟起来。

    “为什么不杀了他?”李敢兴冲冲的走了过来,这场大胜也让他心中极为兴奋,去除了呼衍顿这的后顾之忧,在大雪的情况下,有一段时间内他们就高枕无忧了。

    “难道你还想着那不切实际的招降乌桓人的妄想。”李敢不可思议道,尽管这次的大胜使他和霍去病之间的不快烟消云散,但不代表他就同意了霍去病的想法。

    “事先有谁能想到这场大胜吗?”霍去病反问道:“同理,招降乌桓不去做又怎知不行。乌代出卖了呼衍顿,只要呼衍顿在我们手中,乌代将不得不慎重考虑,否则现在呼衍顿知道了乌代确实出卖了他,如果放回草原的话乌桓一族就面临被血洗的命运,我会让乌代知道此点,不怕他不心服。”

    “你也看到了,呼衍顿有万夫不当之勇,我们这几人如何看得住他。况且你要招降他,却如此算计他,他如何肯心服,一旦临阵倒戈,将会带来灭顶之灾。”李敢反唇相讥道。

    霍去病默然不语,他也不打算说服李敢了,就算他说的再有道理,李敢也可以霍去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由反驳。霍去病又不能透露真正的身份,所以根本就说不通。

    只要乌桓人拿出诚意,真正站在大汉一方,霍去病自会考虑杀死呼衍顿,去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况且大汉打败匈奴,就意味着草原势力重新洗牌,在无可选择之下,乌桓自是乐见其成。

    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霍去病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打败匈奴,去除边患,而是要占领草原,把这广阔的土地纳入大汉的版图。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过,就算霍去病说出这个意图乌代等人也会笑他痴心妄想,不加理会。

    不过,呼衍顿的确是个麻烦……

    以他的勇力无人能敌,要是一个看不住让他逃了,招降之事立即泡汤。而要是让乌代等人寻机杀了他,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他们尽可抵赖,招降一事就前途坎坷了。

    “我有办法。”朱诺眸中精光闪闪:“只要在他全身筋脉上斩上一小刀,自会让他成为一个废人,一般活动自是无碍,要运力却不可能,包他插翅也难飞。”

    “就按你说的办,还有将呼衍顿分开关押,千万不能让乌代等人靠近,一待雪停,立即逐乌代等人上路。”霍去病立即同意下来,对这么一个自付勇力的人这样做,虽然残忍了点,但却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无任是霍去病还是匈奴人,都是如此。大雪绵绵,将周围数郡全部包括在内,上谷、右北平等郡都下起了大雪,东边一时罢兵,西面的战事则热闹起来。

    -------

    晚上一章。

    http://
塞外苍狼 第七十二章 攘外安内(上)
    长安城迎来了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雪,瑞雪飘飘,但长安的百姓脸上却没有多少的欢容。

    清冷的早晨并没有多少行人,只有早起的人在各自清扫着自己门前的积雪。

    刘彻站在高台之上,远望着这雪国世界,白雪给整个长安披上了一层雪装,在冬日的照耀下,无比的瑰丽神奇。

    眼前美景虽好,刘彻却心不在此,一大早登高到了此楼唯一的目的也不过是登高望远,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好对现今的局势进行毫无遗漏的分析。

    眼中犹有熬夜留下的血丝,前方的战况异常的严峻,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随着东边数郡的战事一起,西面匈奴右贤王也像吃了春药般,提兵南下,直入河西平原,猛攻上郡、太原等地,远方腾起的烽火有时候站在长安的高台上犹能隐隐望见。

    “河西,河西平原。”刘彻眉目间一片忧色,黄河以西的这片广大的平原,一泻千里,最适合骑兵的纵横,匈奴人占据了这片土地,一旦烽火起,数万匈奴骑兵顺着河西平原侵入内地,对大汉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长久以来,已经成为大汉最大的软肋。

    “必夺河西,去朕心腹大患。”刘彻目中尽是决然,东面虽然渔阳被破,但那边布有重兵,且离长安甚远,匈奴不足为患。

    想起渔阳,刘彻心中又不解起来,原本以为匈奴占据渔阳后,就会大举入侵,以一支骑兵深入汉地,烧杀抢掠。实际上刘彻等人已然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哪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匈奴似乎想长久占据渔阳,集中兵力在渔阳境内,并不四处掠夺。

    当时分析匈奴意图时,有的大臣出言耻笑匈奴人异想天开。春秋战国,至秦始皇统一全国,乃至如今大汉威加四海,华夏内部进行了几百年的内战,无一不是攻城略地之战。对攻城、守城的战术、兵法已然达了一个高度,各种攻城器械更是精妙绝伦,远不是匈奴这些草原民族能够想象的。是以尽管匈奴全民皆兵,在大汉手中依然讨不得好。占据渔阳和大汉对抗,以渔阳的地势环境而言,根本是以己之短攻我之长,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也许是渔阳沦陷的太过容易,让匈奴人生出了轻视之心,这种看法在朝中有最多的支持者。

    “哼,没想到渔阳沦陷还有这般好处,朕就要好好打击一下匈奴的气焰,让他不敢小觑了我大汉。”刘彻心中冷笑,眼角彆见下方一人往未央宫而来,一拂袖:“回宫。”

    雪花一样的战报不停的送入未央宫,以那时记载的方式,阅读量和难度也是成倍的增加。一筒筒的奏章堆积了好几个屋子,兀自有不断的信息传了进来。在送到刘彻面前之前,首先经过中朝官员的删选,尽力把最重要的事情和情况上报给刘彻知晓。

    李息垂手立于阶下,将奏章呈上之后,就等着刘彻判决和询问了。

    “嗯,全国选拔三万士兵已然办妥,现交由卫青统一训练,很好,李卿,你说卫青需多久能将这三万兵马训练完毕。”第一条就是好消息,刘彻不由喜上眉梢。

    “回禀陛下,要成百战雄师,尚需时日,以卫大人之才三月足矣。”李息小心回答道。

    “三月。”刘彻微微皱眉,这时间长了点,刘彻最希望自然是尽快能训练好,最好能在春开雪融之际给匈奴重重一击方合刘彻之意。

    “李卿,如让你训练,需多久?”

    “要是李息来训练,至少需五月才能和卫大人效果一般。”

    刘彻淡淡一笑,不再追究,边地战事吃紧,所以这三万士兵多是地方郡兵和保卫长安的南北二军中选出。其中一些人更是连马都没骑过,要将这一支骑兵训练合格甚至能和匈奴抗衡,的确需要时日。

    随手翻出最下面一卷,细细读了起来。

    李息脸色变幻,这一卷原本是放在最下,希望前面的数件好消息能多少使刘彻欣悦,哪知……

    “哼,韩安国止兵不前,竟然到现在都没到达渔阳,看来朕还是高估他了。”刘彻勃然变色,原本以为他就算到不了渔阳,也该到了渔阳郡南的广阳国了,好配合周围数郡兵马将匈奴拖在渔阳,给卫青出击创造机会,哪知道……

    “陛下,韩大人上报说是,说是……”李息吞吞吐吐着不敢之言。

    “说……”刘彻阴沉着脸,刚才的好心情早就不翼而飞。

    “说是中山王有意刁难,以国内大旱为名,不济粮草,又借故要韩大人带兵绕道而过,所以才耽误了行程。”李息嗫嗫道。

    韩安国带兵,数万兵马一路上的粮草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原本刘彻就下旨要求所经郡县提供粮草,不得有违,哪知道中山王还是阳奉阴违。

    “好皇兄啊好皇兄。”刘彻恨恨道。

    中山王刘胜,汉景帝庶子,刘彻兄长,颇有才华。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刘彻。以巧妙的多少削去了刘彻对诸侯国的戒心,被誉为“汉之英籓”。可以说现在诸侯国的壮大,他也有功劳在内。不过近年来,他沉迷酒色,不问政事,却不想出了这档事。

    “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看他是否刻意而为。”刘彻近年对他放心不小,心中也颇有怀疑:“令韩安国不任如何,都要在雪融之前达到广阳国,不然提头来见。”

    按下怒火,刘彻又拿起一份奏章,刚一扫眼顿时头大如斗。

    http://
塞外苍狼 第七十三章 攘外安内(下)
    赫然是尚在淮南国的平阳公主呈来的奏章,不用细看,就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这都是第七次了,皇姐还真是不依不饶。”刘彻心中暗责不知所踪的霍去病,看来要找点找到霍去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估计此事是淮南国在暗中陷害,现在皇姐身在淮南国,更是越描越黑的,刘彻心中早有定见,不过和现在的局势比较起来,实在算不得一件大事。

    “以后平阳公主上疏仍是如此,就不用呈上来了。”刘彻随意的把奏章扔在一旁,如此时刻,当一心放在安国内诸侯和攘塞外匈奴的大事上,别的一概不足为道。

    李息恭声应是。

    剩下的奏章总算都是好消息,并没有让刘彻再次大动肝火。

    待李息退下之后,刘彻坐在龙案上皱眉不语。

    换成是平常时期,中山王刘胜之事当可徐徐图之,但放到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就非常令人玩味了。到底中山王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刘彻必须要弄清楚,不然不可能安下心来打好这一仗。

    此行一定要派个精明能干之人方可,刘彻暗暗叹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

    汉文帝之时,曾派丞相灌婴北击匈奴,适时济北王反,只能罢远征之兵。殷鉴在前,不由得刘彻不担心啊。要是当卫青这一支雄兵北击匈奴时,国内诸侯王反,一个不好就是江山不稳,国之不国了。

    虽然诸侯国威胁无时不存,但刘彻并没有去藩的意图。且不说会引起强烈反弹,况且立刘姓王乃高祖刘邦之令,是为了保证这汉家天下,要违背高祖之言简直比登天还难。

    心中闪过诸位大臣的面容,但一个个都被刘彻否决了。汲黯太过耿直,不可;张汤虽能干,但不尚圆滑,不可;郑当时才能不足,不可;田汀悸嵌疾挥每悸恰桓龈雒级急涣醭狗穸ǎ闹忻腿簧凉蝗恕

    “杨卿,还记得当初宫门外劝退众儒生的老者否?”想了想,刘彻心中还有点犹豫。

    杨得意躬身道:“回陛下,此人乃公孙弘。”

    “嗯,你观公孙弘此人若何?”

    杨得意吓了一跳:“陛下,奴才不敢议政。”

    刘彻摆摆手,他心中也犹豫不决,极想听听别人的意见:“无妨,你尽管到来,朕赦你无罪。”

    杨得意揣揣的看了看刘彻,小心道:“奴才平日一直伴在陛下左右,但求服侍好陛下,不问其他,公孙弘此人奴才虽不了解,但观那日表现,也算是一机灵之人。依奴才愚见,为人臣子者当解陛下之忧,公孙弘上次解陛下之忧,算……算是一忠臣吧。”

    刘彻微微一笑,杨得意此番话借公孙弘表他自己心意的因素居多。不过,想到他日表现,和众儒生一起到来,居中却不加阻止,当刘彻挂剑宫门之时,知事不可违,遂以口舌劝回众儒生,看来的确圆滑聪慧。况且此次派一微不足道的小官前往调查更不易引起反弹,想至此处,刘彻不再犹豫,转头对身旁一脸忠心样的杨得意道:“派人把公孙弘召来。”

    “微臣公孙弘拜见陛下。”

    “起来吧。”

    公孙弘闻言起身立于一旁,虽年近古稀,但身子却依然健壮,可现在却微微有点发颤,此番天子召见,却不知是福是祸。到了他这个年纪,一般人早就回家颐养天年,可他并没有。封侯拜相一直是他的梦想,建元三年出仕后出使匈奴的挫折和之后的罢官再到现在的待诏金马门,之间的坎坷当真不足与外人道。人生还有多少寒暑,已然屈指可数,一有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

    “朕有忧患在身,可无人可解,朕观尔或可解朕之忧,然此事凶险未知,却不知你可有胆量?”

    凶险未知,公孙弘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